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的解脫方法有哪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意水墨(繪:賢書法師)

  解脫的原則是性空,解脫的目的是無我,至於要真正地實際證驗解脫的境界,那絕不是單憑紙上談兵,說說道理就能辦到的。因為理論是一回事,實證又是一回事,正像一部歷史,雖然記載著古代的事物狀況,但這歷史記載的本身,絕不等於古代的事物狀況;又比如‘美國’這個名詞,是指美國那個國家,但是‘美國’這個名詞,絕不就是美國那個國家。所以,講說解脫是不太難的,要實證解脫就很困難了。因此,盡管多數的人把大道理講得滔滔如流,若他們的身心行為只是另外的一副面目,這就只是販賣知識的理論,而沒有得到實際的證驗,和由實踐而來的心得或功效。

  那麼,佛教的解脫方法應該怎樣證驗呢?

  佛教把實踐解脫道的方法稱為‘修持’,也絕對重視修持。如果不做修持的工夫,便不能實證解脫的境界;若不實證解脫的境界,終究淪在生死境界而不能自主於生死;不能自主於生死的人,縱然學佛,縱然出家,縱然自以為是行了菩薩道,那也僅是種些解脫的種子,等待未來的成熟,現前的身分畢竟還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雖行菩薩道,也屬人天業。

  所以,太虛大師說:‘不登祖位,不能真正的弘揚大乘。’所謂祖位,就是六根清淨位,是即將入初地菩薩聖位的候補者。由此可見,我們學佛的人,如果不重修持、不求解脫,光在言語文句上拾一些古聖先賢的牙慧,作為賣弄的本錢,那是沒有太大意思的。

  說到修持解脫道的方法則不勝枚舉。比如在《華嚴經》中,許許多多的菩薩,各有各的解脫門。文殊及普賢兩位大菩薩,更是各有無量無數的解脫門。

  不過,解脫道的修持,有一個最大的原則,那就是‘戒、定、慧’的三大門徑,從這三大門徑,就可以進入不受生死束縛的解脫境界,所以稱為‘三無漏學’。漏是煩惱生死,是解脫大船的漏水之洞。現在,就讓我們介紹三無漏學的修持。

  (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作的不能作,應當作的不能不作。總括起來就是《增一阿含經》卷一的迦葉佛偈,也就是一般通稱的﹁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過去世中,離現在最近的七尊佛陀,對於弟子們所通用的戒律。我們如果確實做到了這樣的要求,便是一位標准的清淨佛子。事實上,這在三歲的兒童都說得上口,但在八十歲的老翁也不容易行得貼切,簡單之中蘊有嚴格的要求,那一個凡夫能夠完全做到?

  因此,釋迦世尊的教訓之中,戒是分有層次等級的:那就是通俗的五戒十善,半通俗的八戒,出世的沙彌戒與具足戒,以及入世救世的菩薩戒。這些戒的內容,本文限於篇幅,不能廣為介紹,如有興趣,可以另看拙著《戒律學綱要》一書。

  在此,只能介紹通俗的五戒十善,事實上,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礎。能把五戒十善持好了,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所謂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內容,分為三類:1。身業類有三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2。口業類有四種:不兩舌挑撥、不惡言謾罵、不YIN詞艷語、不散亂雜話;3。意業類有三種: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把十善修好,就稱為三業清淨,如果身、口、意的三種行為不能導入正軌,不能保持清淨,那不要說修持解脫,就連一個基本的人格,也是有缺陷的。所以佛教的修持法門,是以持戒為一切法門的基礎。剛開始不能持得清淨,也不要氣餒,只要持之以恆,漸漸地成為習慣,久了自然就會清淨;要是怕犯戒便不持戒,乃至反對持戒,那就不行了。

  在十善之中,意業類配飲酒戒,前面的身口兩類,配殺、盜、YIN、妄的前四戒,便是五戒的范圍。犯戒以既成的行為事實為主,所以僅有意念犯戒,不成正罪。但在十善之中,卻以意業的主宰力最強,所以佛教的持戒精神,重在內心的發意,不重肉體的貞操,比如遭人強奸而不受YIN樂,便不成犯戒。特別是‘邪見’一項,那是十善的罪魁禍首。所謂邪見,就是不信善惡因果,如果不信因果的人,他是不能學佛的。不信因果,未必就是惡人,甚至也可以是善人,但是,最大的惡人,定是不信因果的。不信因果,就不會考慮到未來的業報問題,業報問題雖屬於功利的庸俗的范圍,但那確是存在的,並有抑制罪惡作用及鼓勵行善作用的。既然否定了業報的觀念,巨奸大惡,也就可以為所欲為了。所以,唯有深信因果的人,才能把戒持得清淨,才能把心擺得平穩。

  戒持清淨了,心擺平穩了,然後才能談到學定的工夫,太虛大師曾說:‘戒為三乘共基。’信佛學佛,如果看輕了戒的持守,便不是學佛法,縱然持咒、習定,能夠感通神鬼,那也僅是旁門左道而已。(請閱讀拙著《戒律學綱要》)

  (二)修定

  定,也就是禅定,如果說戒是為善去惡,定便是心的收攝,所以禅定的名稱叫作禅那(靜慮或思惟修),又叫作三昧(等持)。總之,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的狀態,便是禅定。

  定的修持,可以說是一切宗教所共通的要求,要想在身心方面得到宗教的顯著受用,唯有修習禅定是最好的方法。印度的各派宗教--佛教稱他們為外道,都有禅定的經驗。據佛經的記載,印度有很多外道,最高的定境能到無色界的四空處定。在中國,太虛大師則說:‘在中國書上,只有老子始有此境。’(《佛學概論》)在西洋的基督教徒,雖然沒有打坐的方法,但在他們的祈禱之中,往往能夠得到神秘經驗,那也算是禅定的一種。所以也有人說:佛教徒離開禅定,或者基督徒離開祈禱,就不能得到宗教的實益。這雖未必是絕對的真理,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說法。由此可見,禅定對於宗教價值的重要性了。

  因為禅定的作用,在消極方面,可以抑制我執、我欲的奔放;在積極方面,又可以自由開放我們精神生活的天地。禅定既是散心的收攝,所以能夠防止物欲的泛濫,乃至排除了欲念而進入無欲的狀態。禅定的修得也必須是離欲之後的事實,所以在(欲、色、無色)三界之中,欲界天是福報而不是禅定,離欲之後的色界天,才是禅天的開始。因此,要想證得無我,首先要離欲,要想離欲,最好是修定。禅定既可離欲,離欲之後的精神領域,自然是一種自由的領域。

  但是,禅的境界有很多,通常所說的是九次第定,從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色界定,經過無色界的四空定,進入滅受想定(亦稱滅盡定),才是解脫的境界,才是羅漢的境界。外道只知修定,而不知性空的無我,所以即使到達第八定,一切物質及妄念都空去了,一個我字還沒有空去,所以出不了三界的生死,等他們的定力退失,從定中出來之時,便又回到生死的漩渦中去!

  修禅定,不是簡單的事,如果知見不正、夾雜妄念,比如為了求生天國而修禅定,便挾帶有情感信仰的成分,厭此欣彼,所以他的定力只能使他生天,只能使他依戀定樂而不再希望解脫生死,這不是佛教希望的。通常所稱‘著魔’,那又是等而下之的一類了,那往往是把幻境認作是神跡,認作是證果。本來,定中就可能出現幻境和定境兩種現象。但是,幻境與定境不同,從不淨的妄念中產生的是幻境,這在神經系統不正常的人最容易發現。他們所見的幻境,跟他們平日所想的境物是相同的,只是更加奇妙化了而已;其實,這是他們心底妄念的反映。未習定時心太散亂,所以不易覺察,一旦把心稍微靜下,微細的妄念便會趁機顯現,這在缺少反省力的心態之下,就會以為那是一種神跡。這是很危險的,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指導和矯正,極容易成為神經錯亂的精神病患者了,那是很不幸的!

  至於定境,那是在把心念集中於一點,普化成一片,擴大成一團,把這集中了的不散亂的心力,融和了外境成為自心的內境,隨著定力的深淺,能把心力擴大開去,感應開去,其中所得的經驗,便是定境。神通,是定力的化現,感應力的作用。但是,定境是不容許分別的,只能體會而不能名狀,即使說出來,那也變了樣的,否則,那便是幻境了。如果定境而有現象的作用,那已是由定力所生的神通了。

  修定的方法很多,如果歸納起來,不外是‘止觀’的修習與協調。‘止’是心的著落、安定、靜止,‘觀’是根據這個止的要求而思惟。如果只止不觀,便會偏於枯槁而易昏沉,如果只觀不止,便會偏於分別而起散心,所以要主張‘止觀均等’,才能產生禅的活用,才能進入定的境域。

  中國的禅林,有一句名言:‘念佛是誰?’通常被視為禅定的入門工夫。定的工夫,固然要有靜坐作為基礎;定境的獲得,卻不一定全靠靜坐。所以不稱坐禅而稱參禅,這個‘參’字,就是‘觀’的工夫。參‘念佛是誰?’,就是觀‘念佛是誰?’,所以天台宗修持的場合不稱禅堂,而稱觀堂,浙江的觀宗寺就是如此。

  念佛是用心念的,用誰的心呢?我念佛當然是我的心在念,最要緊的關頭,就在這個‘我’字上面,從‘我’字上面一針見血地戳下去,問:‘我在那裡?’肉體四肢是我?五髒六腑是我?呼吸是我?精神是我?找找看,我的本體究竟在那裡?找到最後,終究是了不可得,‘我’既找不到了,妄心也就靜止下來。一到心止的時候,便得身心輕安,離開定境就不太遠了。但是一般的心止,未必就是入定,要是工夫不到家,散亂的分別心一止下來,就會漸漸地入於昏沉狀態,那不是定而是枯、而是悶。定不是昏沉,定是精勤不懈地保持著一片空明朗澈的心境。因此,止了之後,如覺昏沉來臨,馬上再起觀照思惟:‘念佛是誰?’這樣連續下去,工夫純熟了,自然會引入定心的。

  還有一個公案:中國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師,他教惠明參禅,是用這樣的指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就是說,當你正在不思善也不思惡的心境之時,那個就是自性本體的顯現。試問:我們離開了善惡的一切心念思惟,不就是一片空明朗澈的定境嗎?那也正是一種無我境界的顯現。所以禅宗教人參禅,還有一句明訓,那就是‘離心、意、識而參’,不依心體、不藉意思、不用識辨,正在此時,那能還存有什麼事物在我們的腦中呢?這些都是頓悟的方法,是直下指歸的方法,比起止觀均等的方法,又更直接了一層,也更高深了一層,這在普通的人,在短時間內,恐怕是用不上力的。所以用止觀的方法還是比較安全的。

  禅觀的方法還有很多。根據唐朝宗密禅師的分類,共有五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如來禅。它們的內容頗多,已不是本文的篇幅所能容納。大致上說,中國的禅宗修的是如來禅,那是一種將定的工夫活現並融和在實際生活中的禅定,所以經中說‘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中國的禅師則說‘饑來吃飯困來眠’,都是禅定的表現。這使得枯坐守寂的小乘禅,全部活了起來。但這也有流弊,因為如來禅雖能與實際生活打成一片,若非上上根機的人,那就用不上力。試問:能有幾人做得到心‘常在定’的?定是收攝散心,不受外境的蠱動便是定,誰能如此了?見色、聞香、聽聲,乃至觸惱等等,能夠毫不動心嗎?這是很難的修養工夫。如果僅在口頭撥弄幾則禅宗的公案,焉能算是修禅?所以,安全的修定方法,還是從靜坐及止觀方面著手。

  靜坐,不等於修定;修定,最好是請已有禅定修養的人直接傳授,否則就容易出毛病。比如: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蘊處界觀、數息觀,這是小乘的五停心觀,尤其是不淨觀與數息觀,最受重視。這些觀法,在南傳的泰國等地,以及現在的歐美,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的。從文字書本上學,那是靠不住的。

  但是,修定的人最好先由靜坐著手。靜坐時必須注意以下事項:第一,要有一個寂靜的環境;第二,要有一個平靜的心境;第三,要有一個平穩的坐姿。不論單腿盤坐、雙腿盤坐,或交叉盤坐都可以,主要的是平衡身體的重心,保持著不倒的坐姿。如果年老的人腿無法盤,也可把兩腿垂地,不過那是不能持久的,一則要倒,再則由於血液循環的受阻而會使腿腳發生不良的後果。還有,兩眼的視線,最好要集中在座前的二三尺處之一點,不注意它,也不放棄它,否則,不入昏沉便會散心。眼睛如覺不適,也可暫時閉上後再微啟。

  如果沒有高明的禅師指導,就照上面所說的止觀方法練習也可以,但要注意:千萬不要希望從修定的工夫中求得什麼神跡,如果先就存了某種雜念,修持之後,一定會出岔子。要是不存雜念也有幻境顯現時,那就必須提高警覺,馬上回心返照,觀察我在那裡?我也找不到時,幻境自然消失。或者是對於很可能出現的種種可喜或可怖的幻境,置之不理,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切勿以為是靈驗,也別怕它是魔障。

  如果有些人不習慣靜坐,心太散、意太亂,靜不下來,那就另修禮拜、讀誦、忏悔、持名念佛等的法門,這是依賴佛菩薩的他力,提攜接引我們本具的自力,選定一門,或選定有連貫性質的數門,比如修彌陀淨土的,應該拜彌陀佛像,誦淨土經論,念彌陀聖號,觀西方樂土的種種莊嚴,這就是一貫性的法門。只要懇切持久地修持下去,就會漸入佳境。所以,這也是修定的方便法門,這是從動中取定的方法。比如《阿彌陀經》的念佛法門,也在求得一心不亂,那也就是定的一種。

  修持,最要緊的是信心、敬心、決心、恆心;死心塌地地信,虔誠皈命地敬,勇往直前地行,持久不懈地修。不要三心二意,不要急求速效,每日定時定數地修持下去,平心靜氣地修持下去,必然會有成效的。即使久修不驗,那是工夫不純,不是佛法不靈。在此,我想順便一提:時下一般寺院的課誦,往往只顧形式唱念,而不顧內心修養與陶冶的修持法,實在是極待糾正的。

  (三)修慧

  慧,是睿智的意思。修持佛法的目的,是在求得解脫,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智慧,還是不得解脫。戒的作用,像是治病的藥;定的作用,像是調補的藥;慧的作用,像是指導生活的知識。治了疾病,強了身體,還得要有超人的理智,才能做出偉大的事業。所以慧的功用,要比戒定更大。

  至於慧的產生,也與戒定有關,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又轉過頭來,指導持戒,指導修定,就這樣連環地形成了螺旋狀態而向解脫之道邁進。如果只修戒定而不修慧,那便是不得解脫要領的盲修瞎煉!

  不過,慧的成長,不一定全部要賴戒定的滋養,所以,通常把慧的來源分為四類:聞慧、思慧、修慧、證慧。從聽法(包括閱讀)而得到的智慧,稱為聞慧;加以自心的思惟而後,所得的心得,稱為思慧;再將自己的心得,從事於實際的踐履,從實踐中所得的心得,稱為修慧;若能親自體驗到了這種心得的本來面目,便是證慧。但我在此必須指出,在這四慧之中,除了聞慧以外的其他三慧,都與戒定有關,特別是與禅定的關系。因此,解脫道的證得,沒有這三學的相互為用,根本辦不到。雖然有些慧力特別高的人,不必經過呆板的禅定修持過程,一經點破,就得解脫,但是在其解脫之際,仍得有一種定的力用促成,不過那是非常快速的,所以稱為電光喻定。由此可見,我們也不必批評不修禅定的人就等於沒有修持。前面說過,如來是‘無有不定時’的,真正的大定、深定,絕不限於靜坐,《首楞嚴經》所說的大定,也就是這樣的。

  本文節選自《法鼓山智慧隨身書·學佛入門》

 

上一篇:二十五種正向思維
下一篇:常福法師:為什麼阿彌陀佛亦稱不斷光佛?與諸佛涅槃常住及菩薩慈悲心不離眾生常護念有如何差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