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續法法師: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卷第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五)

  續法法師會編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五

  唐 西京太原沙門 法藏 述疏

  終南草堂沙門 宗密 錄注

  宋 秀州長水沙門 子璇 修記

  清 錢塘慈雲沙門 續法 會編

  順天府府丞 戴京曾 閱定

  △二寄問列名。

  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記》雲何。問也。一下。列也。

  △三依名辨釋。(三)初覺義。二不覺義。三雙辨同異 初覺義。

  《疏》約淨法明心生滅故。

  《記》覺是淨法。於中有始有本。則隨流時。體隱用廢為滅。反流時。體顯用起為生。

  △文二。初略辨本始二覺。二廣明本始二覺 初略辨本始二覺。(二)先本覺。次始覺 先本覺。(二)一顯本覺體。二釋本覺名 一顯本覺體。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疏》所言句。牒章。謂下。釋義。離念者。離於妄念。顯無不覺也。相者。非唯無不覺之闇。乃有大智慧光明義等故也。虛空有二義。以況於本覺。故雲等。一。周遍義。謂橫遍三際。豎通凡聖。故雲無所不遍。二。無差別義。謂在纏出障。性恆無二。故雲法界一相。即是法身者。欲明覺義。出纏相顯故。依此等者。既是法身之覺。理非新成。故雲本也。無性攝論雲。無垢無掛礙智。名為法身。金光明經。名大圓鏡智為法身等。皆此義也。

  《記》論謂心下。分三。初。正顯覺體二。先。標也。疏雲離於等者。心體真實。本自靈鑒。念想虛妄。從來闇昧。若心有念。是謂闇昧。名為不覺。心既離念。則無闇昧。唯一靈知。名之為覺。論中言體離者。當知本無。以本無故。名為本覺。論離念相下。次。釋也。相。謂義相。即下遍一二義。此之二義。正是本覺相。即相大也。等。謂齊等。本覺之義。與空齊等故也。疏雲非唯等者。正釋相義。以一一義。稱體而周。不異不二。皆等虛空也。此乃海東疏義。故今引用。二義。如下所配。橫遍等者。若言遍。則合雲凡聖。若言通。則合雲三際。今所異者。以三際凡聖。互有相通。舉三際時。一一際中。必具凡聖。凡聖皆如。故雲橫遍三際。舉凡聖時。一一凡聖。必具三際。始終皆爾。故雲豎通凡聖。蓋欲異於常說。橫不該豎。故有此言。顯無不遍也。在纏等者。此雖約時豎說。語似未盡。然理亦該收。謂在纏必其情器。出障必收身土。二俱無二也。論即是句。二。會體同身。如來。是應身。法身。是真身。如來之法身。依士釋。意明心體與法身無二。故雲即是。又離真無應。應即是真。故雲即也。又如來法身。並同真身。但以約人標法。故曰如來法身。亦是即義。上三皆持業釋。由是即字。通茲三用。然初一是正。余二是兼也。言平等者。聖凡情器。無二圓滿故。疏雲欲明等者。欲顯在纏之本覺。遂舉出纏之法身。此則約果以顯因也。名雖因果有殊。而真實之體無二。故論雲即是也。論依此等者。後。依體立名也。謂心體寂滅。無有變改。從本巳來。可軌則故。名之為法。是體依聚故。名之為身。今依此體而立覺名者。以顯法身。非是一向凝然寂滅無知無覺也。又顯此覺。非是有為生滅之法。故約法身以立。是則一體之上。寂故名法身。照故名本覺。所言依者。但是依約之義。不同草木依根有苗分能所也。亦不同依如來藏有生滅心有真妄也。此乃一體真實。但約此體上靈照之義。便名本覺也。疏雲既是等者。法身之理。三乘教中。同許不生不滅。是本有之法。既目此法為覺。是可為本。無性下。引證本覺。即法身義也。以此宗中。理智無別。謂即理之智。名為本覺。即智之理。名為法身。如珠即明。無二無別。不同權宗為無為異。

  △二釋本覺名。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疏》何以故者。責其立名。責有二意。一雲。上開章中。直雲覺義。何故今結。乃名本覺。二雲。此中既雲本覺。何故上文但雲覺耶。

  《記》責意有二者。但反覆成難。而實無二。故本疏雲。進退成難。

  《疏》本覺者。以對始故。說之為本。答初意也。又以本覺隨染。生於始覺。還待此始覺。方名本覺。

  《記》本下。先。正釋責意二。初。辨名本覺所以。以對等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今此且約對於新生。立為本有。以始覺從修新生。本覺性自元有。由是對始以立於本。又以下。約別義釋。前約對始名本。今約生始名本。原其始覺。是本所生。內因熏習。外假緣力。創然而有。故名為始。生於始故。名為本也。苟無所生。亦不名本。如女生子。方得母稱。

  《疏》即同本者。以至心源時。始本無二相故。是故上文但雲其覺。答後意也。又此始覺。是本所成。還契心源。融同一體。方名始覺故。

  《記》即下。次。辨但名覺之所以。以始本既合。則無二相。無二相故。但是一覺。故下文雲。亦無始覺之異。以四相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又此下。約別義釋。前是辨一覺所以。此即辨始覺所以。意謂此始覺者。以依本起始。始還同本。故名始覺。以始得無念之覺。名真始覺也。巳前雖亦名始覺。以未離念。猶名不覺。或立相似隨分等名。至此念盡。巳覺初相。故名始覺。是知直待合同本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智淨相等。並同是始覺也。

  《疏》問。若始覺異本。則不成始。若始同本。即無始覺之異。如何說言對始名本。答。今在生滅門中。約隨染義。形本不覺。說為始覺。而實始覺至心源時。染緣既盡。始本不殊。平等絕言。即真如門攝也。故本覺之名。在生滅門中。非真如門也。

  《記》問下。次。問答通妨。異不成始者。以前文雲。是本所成故。融同本體。方名始覺故。同不成始者。以前雲。至心源時。始本無二。平等一相。無所待故。既而同異二俱不立。如何說言對始立本耶。此問因次前疏文中來。答意。昔日不覺而今始覺。若窮其體。與本不殊。就生滅門相待義邊。得名始本也。形本不覺者。形本覺故立為始。形不覺故立為覺也。若至心源。巳屬真如門攝。不同前難。而實始覺等者。無不覺之染緣可形待。故無覺名。與本平等不殊。故無始名。但名真如。不名始本覺也。由是真如門中。但顯於體。不顯相用。故本覺下。結成可知。

  △次始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疏》始覺句。牒名。依下。明起始覺之所由也。依本覺有不覺者。謂即此心體。隨無明緣。動作妄念也。依不覺有始覺者。本覺內熏力故。漸有微覺厭求。乃至究竟。還同本覺。故下文雲。本覺隨染生智淨相者。即此始覺也。此文意明本覺成不覺。不覺成始覺。始覺同本覺。以同本覺故。則無不覺。無不覺故。則無始覺。無始覺故。則無本覺。無本覺故。平等平等。離言絕慮。是故佛果圓融。翛然無寄。尚無始本之殊。況有三身之異。但隨物心現。故說報化之用。下文顯之。

  《記》始下。初。別解文義。明起等者。正明始覺。文雖在後。轉推其源。元因本覺。由迷不覺。方有妄念。妄念即不覺也。前雲。依如來藏有生滅心。後雲。依覺故迷等。如依不睡人有睡人也。依不覺有始覺。如依睡人方有覺人也。本覺內熏等者。下雲。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等。究竟同本者。下雲。而實無有始覺之異。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故下文雲。引證。即隨染本覺中文。斯則本覺離染初淨。便名始覺。此文下。二。通辨論意。此如好人成睡人。睡人成覺人。覺人成好人。顯展轉成立也。以同下。明展轉泯絕也。如以覺人同好人故。即無睡人。無睡人故。即無覺人。無覺人故。即無好人。無好人故。平等平等。亦不可言。平等者。無始本異故。再言之者。亦有二意。一則始覺與本覺平等。始即本故。本覺與不覺平等。不覺即本覺故。二即始本不覺。竟無差別。本自平等。又差別平等。亦復平等。離言者。欲言始覺。體同本故。欲言本覺。無所對故。欲言不覺。體即覺故。言之不及。故雲離言。以離言故。無相可得。心行處滅。故雲絕慮。此即泯同真如門也。是故下。結示也。圓融者。圓攝染淨覺與不覺。融歸一體。清虛無累。故曰翛然。迷。覺。中道。一不住著。故名無寄。況有三身異者。以三身由始本所成。始本既不安立。豈有三身之殊。此揀權教。定說三身差別。於中分為無為別。及三常之異也。但隨下。釋疑也。或曰。下說不思議業相。緣熏習鏡。報身應身。又雲。無明盡。有不異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此豈非報化之用。何言無三身耶。故此釋之。但約機見有異。名為報化之身。若約果海。實無身說。下文顯者。即真如用大文雲。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谛。無有世谛可見之法。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二廣明本始二覺(二)初始覺。二本覺 初始覺。(三)初總標因果二覺。二廣寄四相釋成。三結明始不異本。

  《記》始覺者。亦可前略明始覺體。今廣明始覺相。後始不異本。即結相同體也。

  △初總標因果二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疏》心源者。染心之源。謂性淨也。又粗相之源。謂生相也。究竟者。始覺道圓。同於本覺故也。此在佛地。非究竟者。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故也。此在金剛巳還。

  《記》染心者。即六染心。性淨者。即如來藏。以污淨成染。故說淨為染源。故下文雲。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粗相者。即轉現二相並六粗等。轉現。亦是細中之粗。並為粗相。生相。即業相。妄中最細者。以粗從細生。故說細為粗源。故下文雲。粗中之細。細中之粗。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然心源之言。疏中兩解。初解依士釋。次解依士持業二釋俱通。或可淨心即源。持業釋。此解與疏初解。俱約所證之極。疏之次解。是約所斷之極。斯則心源二字。通於真妄。覺之一字。即是始覺。始覺至於生相。生相足以斷除。始覺至於性淨。性淨足以冥合。故下文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始覺道圓者。道即因義。至此位中。因滿成果。無始本異。名究竟覺。即佛地也。不了等者。有生相等之所隔故。金剛等者。金剛喻定無間巳還。乃至一切異生。即下文隨分。相似。及不覺等。是也。斯則究竟是果。非究竟是因也。

  △二廣寄四相釋成。

  《疏》前三相。釋上不究竟覺。後一相。釋上究竟覺。

  《記》前三者。即滅。異。住。覺此三相巳還。名不究竟。後一。即生相。此一相盡。故名究竟。此約反流。故生相居後。若約順流。則滅相為後。

  △文二。初正寄四相顯其四位。二引經釋成心源無念 初正寄四相顯其四位。

  《疏》此中文意。將四相粗細。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

  《記》此下。疏總敘意。文分為七。今初。略標大意。粗則滅相。細則生相。中間相望。互通粗細。寄顯等者。寄托四種塵勞相上。顯明始覺功力分齊。是則約所覺之粗細。辨能覺之淺深也。四位者。此同圓覺凡。賢。聖。果。之四。或開為五位。即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也。或合為三。謂信行。淨心。究竟也。廣即五十二位。

  《疏》然此四相。約真心隨熏粗細差別。寄說為四。非約一剎那心明四相也。

  《記》然下。二。料揀四相。意顯真心。隨無明熏。從細至粗。從惑至業。寄此惑業之上。說為四義。乃是一期之四相也。非約等者。剎那之中。雖具四相。非今所辨。故乃揀之。

  《疏》今以二門略辨。一。總明。二。別說。

  《記》今下。三。正釋本義二。初。標列。如文。

  《疏》總者。原夫心性離念。無生無滅。而有無明迷自心體。違寂靜性。鼓動起念。有生滅四相。是故由無明風力。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至粗。經雲。佛性隨流。成種種味等。又經雲。即此法身。為煩惱之所漂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下文雲。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等。今就此義以明四相。既鼓靜令動。遂有微著不同。先後際異。就彼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乃至後際最粗。名為滅相。故佛性論雲。一切有為法。約前際與生相相應。約後際與滅相相應。約中際與住異相相應也。

  《記》總下。次。詳釋二。初。總三。先。總敘起妄二。初。正敘。原。鞠窮義。夫。語辭。謂窮此四相之由。本因迷心所成也。或二字俱是發語之端。心性下。敘所迷心體。即真如門。如前文雲。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乃至離心緣相等。而有下。明迷成生滅。即生滅門。如前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經雲下。二。引證。初即涅槃。又經。即法身不增不減經。彼雲。即此法身。為過於恆河沙無邊煩惱所纏。從無始世來。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往來生死。名為眾生。此下下。即隨染本覺中文。今下。二。就配四相。如文。佛性下。三。引論釋成。彼論所說。一一有為。莫不皆為四相所遷。以證今論一期四相。

  《疏》別說者。對彼下文約位別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異相有二。滅相還一。

  《記》別下。二。別二。初。略配。下文約位等者。即將此覺四相位。但對下六染文。便知此四別分。各成多少不等。如下文雲。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即是此雲。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等。又下文雲。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乃至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此上四染。即是此雲。如法身菩薩。覺於念住。念無住相等。又下文雲。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即是此雲。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等。以此對彼。足見四相別分之義。但以彼約淨智翻染。一向就煩惱道說。故不說於滅相。今文約覺起始終具論。故總明四相也。准海東疏配。生相有三。三細也。住相四。即七識四惑。異相六。即根本六煩惱。滅相有七。即身三口四。然彼所說。法體即同。但開合有異。今疏即就當論所辨。以要順宗故。無以棄近而就遠也。

  《疏》生相一者。名為業相。謂由無明。不覺心動。雖有起滅。而相見未分。以無明力故。轉彼淨心。至此最微。名為生相。甚深微細。唯佛能知。下文雲。依無明所起識者。乃至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細中初一。及六染中後一。五意中第一。此等並同此生相攝。

  《記》生下。二。廣釋四。初。生業相者。標名。謂由下。釋相。以無明下。結成。表此先無。故名生相。甚深下。別歎。下文下。引證。即生滅四緣中文。即下文下。類攝。初一。即業相。後一。即根本業不相應染。第一。即業識。此等下。都結。但以所說為門不同。而法體是一。故皆攝之。為門不同者。九相是明不覺。五意六染。是明生滅因緣。但五意是生因緣。六染是滅因緣也。由義異故。名字不同。及說處亦別。以體同故。故通攝也。下諸段標釋結攝。例此。

  《疏》住相四者。一名轉相。謂由無明力。不覺前動相即無動故。轉成能見。二名現相。謂由無明。依前能見。不了無相。遂令境界妄現。此二及初。並在賴耶位中。屬不相應心。三名智相。謂由無明。迷前自心所現之境。妄起分別染淨之相。故雲智也。四名相續相。謂由無明。不了前所分別。空無所有。更復起念。相續不斷。此二並在分別事識細分之位。屬相應心。無明與前生相和合。轉彼淨心。乃至此位。行相猶細。法執堅住。名為住相。下文三細中後二。及六粗中初二。並五意中後四。亦六染中中四。此等並同是此住相攝。

  《記》住下。二。住。此二等者。巳上三細。是三不相應心。屬於本識。此二並在等者。此是粗中之細。屬於事識。無明等者。結成也。確然不改。故名堅住。後二。即轉相。現相。初二。即智相。相續相。後四。即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中四。即能見心不相應染。所現色不相應染。分別智相應染。不斷相應染。

  《疏》異相二者。一。執取相。二。計名字相。謂此無明。迷前染淨違順之法。更起貪嗔人我見愛。執相計名。取著轉深。此在事識粗分之位。無明前與住相和合。轉彼淨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發動身口。令其造業。名為異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初一。並五意中後意識。此等並同是此異相攝。

  《記》異下。三。異。此在等者。此二是粗中之粗。屬於事識。無明等者。惑妄粗顯。能發身口貪嗔等別。故名異相。中二者。即執取。計名。初一。即執相應染。以合二相為一染故。意識。即意之識。

  《疏》滅相一者。名起業相。謂此無明。不了善惡二業。定招苦樂二報。故廣對諸緣。造集諸業。依業受果。滅前異心。令墮諸趣。以無明力。轉彼淨心。至此後際。行相最粗。極至於此。周盡之終。名為滅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報非可斷故。不論第六相也。

  《記》滅下。四。滅。滅前異心者。謂惑至此終極。入於業道也。如小乘滅相。滅現在心令入過去。以無明等者。從微至著。起惑造業。業因既成。必招來果。一期事畢。故名周盡。以周盡故。故言滅相。非謂從此不起煩惱。如人謀事。緣備事遂。名為周盡。第五。即起業相。以果下。或問曰。生等四相。於九相中。巳攝前八。何故不攝業系苦耶。故此釋之。意雲。因則未造者不造。巳造者轉滅。即有可斷之義。若至果報巳當受處。即不可斷。如巳至地獄。必須受也。故佛令知苦斷集。不令斷苦。是斯意也。故今文中。廢置不說。第六。即六粗之最後一相也。

  《疏》是故三界四相。唯一夢心。皆因根本無明之力。故經雲。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論下文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此之謂也。

  《記》是下。四。總結前說。唯一夢心。喻也。如有一人。忽然睡著。作夢。見種種事。起心分別。念念無間。於其違順。深生取著。為善為惡。是親是疏。於善於親。則種種惠利。於惡於疏。則種種陵損。或有報恩受樂。或遭報怨受苦。忽然覺來。上事都遣。當知此事。唯一夢心。皆因等者。法也。九相之興。皆依此力。如依於睡。有諸夢事。經雲下。引證。勝鬘經也。彼雲。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大論雲。譬如大地有勝力故。持四重擔。故名住地。一。大海。二。諸山。三。草木。四。眾生。無明亦爾。於五住地中。此最難除。故知力大。下文。即九相末都結之文。

  《疏》雖復從微至著。辨四相階降。然其始終。竟無前後。總此四相以為一念。謂粗細镕融。唯是一心。故說俱時而有。皆無自立也。

  《記》雖下。五。據理融攝。先。縱牒前文。謂細不是粗。惑不是業。法執非我執。本識非事識。前位異後位。故雲階降。然其下。攝彼粗細差別以為一念。所言一念相兩意。一則但是一無明之念。二則一剎那之念。且如一人。忽逢一怨。便行殺害。如以為張人王人。定言於我有怨。惡心無間。分別是怨非親。彼為所見。巳為能見。心念起動。即於一念之中。八相具足。然於二義中。正唯前義。亦可一念者。即一心也。故下文雲。一念相應。即無念之一念也。謂粗下。出所以。或問曰。既有粗細前後等差。何得說為一念。故此釋也。謂雖有粗細等差。唯是一心而作。豈有心在滅相。而生相中無心。若言無者。生何所依。亦不可分此一心以應四相。既心不可分。復無前後。如何四相得有前後耶。如人是一。夢種種事。夢事雖多。即無前後。故說下。引證。即始覺末文。正雲。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疏》然未窮源者。隨位淺深。覺有前後。達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時而知。經雲。菩薩知終不知始。唯佛如來。始終俱知。始者。謂生相也。終者。謂余相乃至滅相也。

  《記》然下。六。決通伏難。或雲。既四相同時。何故覺者有其前後。故此釋之。達心下。以了四相同依心者。方得俱時而知也。如人夢中說夢。漸漸而知。或至覺來。方可並悟。斯乃得失在人。不應疑法。經雲下。引證。始者下。轉釋所引。並可知。

  《疏》既因無明不覺之力。起生相等種種夢念。動其心源。轉至滅相。長眠三界。流轉六趣。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猒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於本覺。以體用同融。領彼聞熏。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始覺之異。如經所說夢渡大河喻等。大意如此。

  《記》既下。七。結成始覺二。初。順流釋所覺。所覺。即不覺也。種種夢念。即煩惱障。轉至滅相。即業障。長眠下。即報障。既三障所覆。殊不覺知。無始至今。未曾覺悟。故雲長眠。三界。即依報。六趣。謂正報。於此六中。數數歸往。故名為趣。今因下。二。反流釋能覺。能覺。即始覺二。初明覺起因緣。本覺熏者。內因熏也。覺力冥熏。微妙叵測。名不思議。本覺是體。熏令猒求是用。此即內因體用也。又因下。明外緣熏力。真如是體。所流教法是用。此即外緣體用也。梁攝論說。從清淨法界。流出正體智。正體智流出後得智。後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清淨法界。即是真如。聞熏等者。謂以聞慧熏得真流之教。反資覺性。令彼有力。是則本覺所流教法。還即熏於本覺。以體下。二。顯覺起功用。即指前內外熏力。能起始覺也。體同。即外緣之體與內因體。無二相故。即真如同本覺也。用融。即外緣教法與內猒求。二相通和。無有違拒也。領彼等者。正顯同融之相。若不同融。即不領受。以領彼故。遂能資益。內熏覺性。起始覺之解。解力既增。無明力劣。故得反流。漸向心源也。始息下。明其漸向之義。從初信位。止其造惡。次了我空。漸斷法執。覺至本識。窮了生相。纖塵既盡。覺照獨存。故曰朗悟。即無明夢盡。成究竟覺也。覺了等者。心源常湛。本自不動。動相既無。對誰雲靜。下雲。覺心初起。心無初相故。又雲。譬如有人。迷東為西。方實不轉等。平等者。心無二相故。再言者。平等之相。亦復平等故。或即本末平等。能所平等。自他平等。以要言之。諸相待法。悉平等故。如經下。引證。華嚴經雲。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窖寤。既窖寤巳。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身。在四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巳。一切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現前。彼經意者。說此菩薩。從有相有功用。入此地無相無功用。得無生忍。不見我及眾生。菩提涅槃。生死煩惱故。二行俱息。以得法無分別故。今此約究竟位。始覺同本。無相可覺。平等平等。位雖不同。大意無異。故雲大意亦如此也。

  △中又分二。先總征。次別釋 先總征。

  此義雲何。

  《疏》且總相攝前征起也。

  《記》意問究竟與不究竟覺。約人約法。其義雲何。此則蹑前總標之文而為征問。

  △次別釋。

  《疏》正釋四相也。於中各為四段。一。能觀人。二。所觀相。三。辨觀利益。四結觀分齊。對文詳之。

  △釋有四。一滅。二異。三住。四生。 一滅。

  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疏》凡夫者。一能觀人。位在十信。覺知下。二所觀相。謂未入十信以前。廣造身口惡業而不覺知。今入信巳。能知惡業。定招苦報。故言覺知。此明覺於滅相義也。故能下。三。辨觀利益。今既覺故。能不造惡。止滅相也。雖復下。四結觀分齊。能知滅相。實是不善。故不造惡。名為雖覺。而猶未知滅相是夢。故雲不覺。此但能止惡業。故雲雖覺。未覺煩惱。故雲不覺。

  《記》一下。十信。即劫外凡夫。蓋凡夫言。通至地前。今此既能止惡。則非迷倒之類。未覺煩惱。又非十住巳上。正在不定聚中。故雲十信。二下。未入等者。且明所覺滅相。未入信位迷倒之時。所行之行。唯惡是從。身有三惡。謂殺。盜。YIN。口有四惡。謂妄言。绮語。惡口。兩舌。不了此業。定招苦果。以不知故。熾然造作。斯則不識因果。罔知罪福之時也。今入等者。正明能覺功用。信於善惡業緣。受報好丑。如聲響形影。必無差忒故。覺滅相者。方知此相。過患如是。論文但雲覺起知惡。而無滅相之言。故疏對之。三下。不造惡者。前念雖起。但是惑門。止後不生。終非業道。意地既止。身口即不為也。四下。能知等者。但知善惡之業不亡。不知無我無造。由是雖名為覺。即是不覺。此約當位釋。此但下。約望後位釋。後位巳覺惑故。此位但覺於業。惑與覺義。敵體相翻。業與始覺。猶非敵對。故但名名字覺。雖名名字覺。即是不覺也。

  △二異。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疏》初發意等。三賢菩薩也。十解初心。名發心住。舉初等後。以此菩薩。雖留惑故。不證人空。然於人空。實得自在。故與二乘同一位論。覺於念異者。如上所說二種異相。分別內外。計我我所。貪嗔見愛等。此二種人。共了知故。明本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異相。起諸煩惱。而今漸與智慧相應。從異相夢而得微覺。故雲覺於異也。念無異相者。既能覺異相之夢。彼所夢異相。永無所有也。以捨著者。釋上以成觀益也。起貪嗔等。名粗分別。著違順境。名執著相。以於異相夢覺。故能捨之。而猶眠在住相夢中。故雲相似覺。以此位中。菩薩未至證位。二乘不了法空。故雲相似覺。問。覺異相等。亦不覺後位。何不亦立不覺之名。答。據覺前不覺後。亦得名不覺。故下文乃至十地。皆名不覺。若約覺業不覺惑。止名為不覺。即此文中以覺了惑。正敵對故。非同業也。

  《記》初下。一能觀。問。論文何故不直言二乘而帶觀智者。何謂也。答。二乘偏觀人空。菩薩雙觀二空。故分大小之別。今但就其用人空觀同處為言。故得合論。此則但約觀智力用。分同菩薩。而非全同。既有不同而同之義。須言觀智。如或直言二乘者。恐成濫失。十解。即十住之異名。彼名發心。此名發意。名義俱同。等之一字。意該九住及與行向。故雲後也。留惑者。伏而未斷故。不證者。意為利生故。謂此菩薩。悟真本有。達妄本空。隨順真如。修唯識觀。雙伏二障。不起現行。但留種子。若准法相宗說。以止觀力微。不斷隨眼。若依涅槃經。地前菩薩。依教起行。不可思議。惑障不起。以悲願力。助惑潤業。受生死身。六道教化。正當此義。若唯識論。初地巳上悲增菩薩。方有留惑之義。今此疏中。於三賢位而論留惑者。以此是法性宗實教菩薩。根性猛利。初發心時。便能頓了本性。達妄體空。順性修行諸波羅蜜。趣理速疾。於惑自在。故於三賢便說留也。得自在者。能入此觀。能伏此惑故。用觀既齊。故同一位。覺於下。二。所觀二。先。會通前釋。二種異者。執取計名二相也。分別等者。於身內計我。於外計我所。於中具含分別俱生。故雲見愛。然於六根本中。除我見是見惑。余皆是愛。如常所論。此二等者。即二乘三賢。同覺此相。俱能了知此我執故。明本下。次正解本文。先明所覺異相。發起因緣。謂未起觀智時。無明之念。與異相和合。起諸煩惱。熾然不息。殊不覺知也。而今下。次明能覺異相觀照功用。謂於無明念中。照察人我愛見有無道理。知此煩惱由無明生。始了粗念。故雲微覺。是覺念中之異義。念無下。三。利益。既能等者。於無明中。如理照察人我之體。了無所得。故雲念無異相。斯則我空義也。以捨下。四。結觀。心捨等者。一是釋前二異相。二則結觀。例知。以於等者。以覺我空故。不起我執煩惱。故雲捨粗分別等。而猶下。釋相似。眠在住相等者。以未能覺法執故。此乃通明二乘三賢。俱名似覺。以此下。釋所以也。菩薩未證本分是似。二乘雖在自乘。名為入證。以望大乘。但得我空。未證法空。亦名未證。故同似覺。斯則望於初地證真。故此名似。問中。引前為難。可知。答中。先縱。若約下。奪也。謂依覺有不覺。不覺是惑。不覺與覺。是正敵對。轉依不覺之惑。方始造業。業與覺義。猶隔一重。故非敵對。以敵對故。名為似覺。非敵對故。名為不覺。其猶塵鏡在匣。匣與鏡非正敵對。塵與鏡是正敵對也。此義亦然。

  △三住。

  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

  《疏》如句。初地證法身遍滿。乃至九地。悉同證得。皆名法身菩薩也。覺於念住者。覺前四種住相。雖知一切法唯是識故。不起心念粗執分別。然出觀後。於自心所現法上。猶起染淨法執分別。明彼淨心。為無明所眠。夢於住相。今與無分別智相應。從住相夢而得覺悟。念無住相者。反照住相。竟無所有。以離下。異前人執及著外境。故今約心。但雲分別。又異後根本無明生相細念。故雲粗念相也。此四種住相中。於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離一相。故雲離也。下文自當顯耳。雖於粗念住相而得覺悟。猶自眠於生相夢中。覺道未圓。故雲隨分。

  《記》如下。初。能觀。十地菩薩。皆證真如。依真如法為自體故。名法身菩薩。以十地滿心。便成正覺。故此位中。但標前九。覺於下。二所觀。亦二。先。會前釋。覺前四種者。以此菩薩。於無明念中。次第覺於四種住相。謂初地覺相續。從二地至七地覺智相。八地覺現相。九地覺轉相。此四俱名為住相也。雖知等者。意明此初地相續雖亡。二地去。智相等猶在。在觀則無。出觀還有。雖不故意。任運如斯。以是俱生修道惑故。今言覺於住者。但約在觀時。及後位說也。亦可此文。通攝地前行相而說。意明在地前時。信教修觀。知一切法。唯是識現。不起粗念分別執著。此即巳離前異相也。然未親證法空。至出觀後。而於染淨法上。尚起法執分別。即相續相也。若至初地。親證唯心境界。遠離二取分別隨眠。覺相續相乃至見相。故雲覺於念住。此則約於後位說也。明彼下。次。解本文中。初。辨所覺住相生起因緣。謂未覺之時。無明之念。與此住相和合。堅執而住。竟無所改也。今與下。二。明能覺住相觀照功用。謂於無明念中。照察法我。及能所心境有無道理。即轉分別之心。成無分別智故。念無下。三利益。無明念中。如理照察法我之體。了不可得。故雲念無住相。斯即法空義也。以下。四結觀。異前等者。揀異前後。前雲粗分別執著。今但雲分別。故異前也。後雲微細念。今雲粗念相。故異後也。此四下。明前九地所覺四種住相多少不同。如上所配。此諸菩薩。以於無明念中。各隨其分。以始覺力。離此念中四種相也。然則前不離後。後兼離前。今且就別意。各指一相也。下文。即生滅因緣六染中義。廣釋如彼。雖於下。釋隨分。眠於生相等者。然今且約通意而指生相。若別而言之。初地尚余智等四相。二地至七地。余現等三相。八地余轉生二相。九地余生一相由。是隨其智力。覺彼多少不同。故名為隨分也。

  △四生。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疏》十地學窮。故雲地盡。此句是總舉。下二句別明。方便。是方便道。相應。是應無間道。覺心初起者。根本無明。依覺故迷。動彼靜心。令起微念。今乃覺知也。心無初者。離本覺無不覺。即動心本來寂。猶如迷方。謂東為西。悟時即西是東。更無西相。故雲無初相也。前三位中。雖各有所覺。以其動念未盡。故但言念無住相等。今此究竟位中。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雲心無初相。以遠離下。業識動念。念中最細。名微細念。謂生相也。此相都盡。永無所余。故言遠離。遠離虛妄故。真性即顯現。故雲見心性也。前三位中。相未盡故。不雲見性。前三位中。覺未至源。猶夢生相動彼靜心。業識起滅。故不雲常住。今生相夢盡。無明風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又前未至心源。夢念未盡。求滅此動。望到彼岸。今即夢念都盡。覺了心源。本不流轉。今無始靜。常自一心。平等平等。始不異本。故名究竟覺也。

  《記》十下。初。能觀學窮者。十地滿心。有學位極故。方便道者。是證佛果之方便故。萬行巳圓。故名滿足。此明行滿。無間道者。自此相應。永無間絕故。無間道內。以此為初。故雲一念。此則無念之念也。亦即始覺合本之一念也。此明智圓。故對法論雲。究竟道者。謂金剛喻定。此有二種。謂方便道攝。無間道攝。然准論文。依常所配。即此二句。是標解脫無間也。解脫道證。無間道斷。今方便則覺染心之源。證解脫極。無間則覺粗相之源。斷間隔極故。下從覺心至微細念。是釋無間道義。得見心去。是釋解脫道義。尋文可解。覺心下。二。所觀。始覺覺彼心體初起之相。故雲覺心初起。即生相。起生也。根本下。明所覺生相。謂無始迷時。根本無明。轉靜令動。最初微細。名為生相。由與無明和合。相續不滅。漸至粗著。起惑造業。流轉無窮。前位雖覺粗相。至此位中。微念方現也。今乃下。明能覺功能。謂於真淨心中。照察能起有無道理。所起生相因緣。無不覺知也。心無下。三。利益。根本不覺。即本覺心。本覺心中。求於不覺。了無所得。故雲無不覺。真淨心體。本自不動。即動心時。亦無動相。故雲本來寂。由無不覺本來寂故。故雲無初相也。此則十地住心。猶有微念。及至滿心。不見微念也。猶如下。喻明。可見前三下。對前辨異。然覺業之位。固不足論。即第二位中。由有二相未盡。第三位中。亦有一相未盡。既於念中覺念。未得言心。但於無明念中無住相等。唯此窮極。洞徹心體。真淨獨存。更無別法。故特言於心也。以遠下。四結觀。念中最細者。下文雲。無明熏習所起識者。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生相者。配屬四相也。以在九為業。在四名生。今約四位。故須配入。又以論中。無生相之言故。如前凡位。亦無滅相之言。疏亦配也。此相等者。前諸位中。但言以捨以離等。而無遠字。今以業相最微。更無微細為此相本。既能覺了。更無遺余。方稱為遠離也。遠離下。釋得見句。真性現者。以妄覆故。真性不現。以不現故。不得見性。今既離妄。性即現前。以現前故。即得見性。前三下。對前辨異。下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巳來。未曾離念故。既有念在。為念所障。豈得雲見性耶。仁王雲。始從伏忍。至願三昧照第一義。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前三下。釋常住句。先。敘前位。業識為生滅本。前既未離。豈名常住。今生下。次。辨此位。前但夢中覺夢。今此夢念都盡。是謂大覺。方名常住。佛地論雲。如大夢覺。即斯義也。又下。釋究竟句。論雲究竟覺者。正是結名也。前三相例此知。此有五義。故稱究竟。一。斷究竟。即前離微細念。二。證究竟。即是見心常住。並前行滿(三)智圓。(四)故成四矣。四事既備。即位(五)究竟也。前雲菩薩地盡以此。疏中。先敘前位。既言望到。則知未至。今即下。次。明此位。可知。以更無所進。故得名究竟也。然此十地滿心。與等妙二覺。義說分三。若究其體。更無三異。是故此文。與後相望。互出不定。此中約斷四相。只言菩薩地盡。斷於生相。便是究竟。若下文中又雲。此無明所起識者。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唯佛窮了。又雲。智本業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又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乃至如來地能究寬離。應知第十地覺生相。只一剎那。覺生無生。便是佛位。義說前後也。若准纓絡經說。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今見性常住。即是照寂名究竟覺。即是寂照。此即一位之中。約寂照二義而分二覺。無二體也。

  △二引經釋成心源無念。(四)初引經以證。二重釋前文。三舉不覺失。四顯覺者得 初引經以證。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疏》若有下。在因地時。雖未離念。能觀如此無念道理。說此能觀。為向佛智。以是證知佛地無念。此舉因望果說也。

  《記》在因等者。以因中未能親證無念真理。故但能觀無念道理。此約地前說耳。然以無念是佛地故。能觀此者。是向佛地之智也。亦可智字。通於所觀。是則向於佛智。故後譯雲。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以是下。明引經意。經中既言觀無念者。是向佛智。當知佛果。決定無念也。此舉等者。眾生是因。佛即是果。能觀無念。即是望義。望。即向也。

  △二重釋前文。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疏》又者。牒上覺心初起之言。無初相者。非謂覺時知有初相故也。而言下。問。既無初相。何故說言知初相耶。故為此答。如覺迷方時。知西即東。更無西相可知。言知西相者。謂即東也。覺心之時。知初動念。即本來靜。故雲即無念也。

  《記》牒上等者。恐聞前覺心初起之言。將謂真心。實有所起之相。今方覺此。名覺初相。今欲釋出。故此牒之。非謂等者。以迷時謂有。覺處元無。唯是一心。何有初相。此亦例前位。皆無所知之相。方成知異住等。問下。攝前難起。故為下。指論以答。如覺下。約喻釋意。覺心下。合顯論文。並可知。

  △三舉不覺失。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疏》不名覺者。是前無念。得名為覺故。即顯有念。不得名覺。以從下。顯不覺所以。即金剛巳還一切眾生。未離無始無明之念。故不得名覺。然則前對四相夢之差別。故說漸覺。今約無明眠之無異。故說不覺。故說無始者。結成不覺義也。此顯無有染法。始於無明。故雲無始。又無明依真。同無始故也。

  《記》是前下。釋是故二字。即顯下。解余文。金剛巳還者。無間道前諸位菩薩。與諸異生。故雲一切。未離等者。以生相念盡。始得名覺。當知前之三位。皆名不覺。況異生耶。然則下。對前釋成也。以前說隨分覺及相似覺者。以約無明夢中四相差別。各齊一相而論。故有覺義。由分淺深。遂有隨分等別。今約無明眠之不別。俱名不覺。夢雖有差。眠豈有異。無明。即生相也。此顯等者。顯無明即為諸法之始。以是五住煩惱之端。十二因緣之首故。故下雲。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既為能生。則知無有先於此者。斯則無始。屬於他染。無始之無明。依士得名。又無明下。約當體釋無始也。謂此無明。無有初際。以依真故。斯則無始即無明。持業得名。故下文雲。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

  △四顯覺者得。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疏》若至心源。得於無念。則遍知一切眾生。一心動轉。四相差別。以無念者。釋成上義。疑雲。佛得無念。眾生有念。有無懸隔。何能知耶。釋雲。眾生有念。本來無念。佛既得彼無念。無念與念。本來平等。故雲以無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釋雲。以四相念中。各即無念。故雲以無念等也。是故得無念者。遍知四相諸念也。

  《記》若至等者。此顯始覺。覺至心源。見自無念。亦知一切眾生。皆悉轉彼一靜心。成四相差別也。雖雲知四相。乃是知眾生同是一心。本來成佛也。如華嚴說。如來成正覺時。普見一切眾生悉皆成佛。釋雲等者。佛得無念。知念本無。眾生雖現在念中。佛知彼念。亦即無念。斯則佛無念。與眾生有念義齊。故雲等也。以念即無念。故得彼無念。始知四相念也。此即生佛相望論等義。又釋下。約四相相望明等義意明四相。皆是轉彼一靜心所成。所成四相。既各無體。豈不即是一靜心耶。靜心。即無念也。既一一相。皆即無念。是故平等。以平等故。得無念者。而能知之。如一珠中。現四色像。見珠體者。悉能知之。然前以有念即無念為等義。此以四相各即無念為等義也。上解是海東疏。依大論釋。義則約覺至心源。以巳得無念故。則知一切眾生生住異滅也。據論文。只有知心相言而無眾生語。今直就文。更助一解。謂得此無念之時。巳覺初相。本無所起。常自一心。本來無念。由是則知四相皆然。即是一心。是心之相。元未曾起。非謂別有生住異滅。從心而起也。何以故。以一一相。皆同初相。即是無念。故雲以無念等故。無念唯一。故雲等也。故次文雲。四相俱時同一覺故。一覺。即無念也。後譯雲。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

  △三明始不異本。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疏》而實句。標也。雖始得無念之覺。然其所覺四相。本來無起。待何不覺而有始覺之異。

  《記》先。標立。得無念者。謂得覺無念之始覺也。本無起者。即四相本無念故。待何等者。因不覺有始覺。今不覺既無。始覺亦絕也。

  《疏》以四下。釋成上義也。以彼四相。一心所成。□鎖連注。無有前後。離淨心外。無別自體。無自體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然未至此位。隨其智力。前後而覺。未稱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時平等。覺知皆無自體。同一本覺。是故則無始覺之異。

  《記》次。釋成二。初。正為釋成。四相俱時有者。以轉彼靜心一念所成。一念本無念。四相無自性。是故皆無自體得成立也。如依一水而有千波。波無別體。皆同一水。然未下。對前辨異。先。指昔。今既下。顯今。並可知。

  《疏》問。四相雲何而得俱時。既其俱時。何故上文覺有前後。答。上巳辨竟。謂唯一夢心。四相流轉。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各隨其智力淺深。分分而覺。然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辨前後。故雲俱時無有自立等也。故攝論雲。處夢謂經年。悟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此中一剎那者。即謂無念。楞伽雲。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解雲。以剎那流轉。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是無生。若非無生。則不流轉。是故契無生者。方見剎那也。又淨名經中。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等。楞伽又雲。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此等經意。並明真心隨流。動作諸法。諸法無別體性。故唯是真心。無有別法。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覺即同本覺故。

  《記》問下。二問答通妨三。初。正申問答。問中兼難。可詳悉。答中。辨竟者。指前正釋。是也。謂唯下。重釋。處夢士者。即金剛巳還。及一切異生也。大覺。即佛位。並如前說。攝下。二。引經論證。三。初。引攝論別證四相唯一心。先。引文。前二句。舉喻。後二句。合法。以須臾間睡。成多年夢。如有說言。一夢之間。經歷三世。受身生死。此之謂也。此中下次。明意。經年夢事。不出須臾。無涯生死。不出剎那。彼論剎那。即今之無念。故指彼同此也。楞下。二。引楞伽通證心相。二無異二。初。正引。剎那。生滅流轉也。滅。即不生義。初二句。無生即生。證一心不異四相也。次二句。生即無生。證四相不異一心也。解下。二。釋文。先順明釋第三句。意雲。剎那生即無生。以無自性故。若非下。次。反顯釋初二句。謂若剎那不是無生。即有自性也。既有自性。即不流轉。今剎那既是無生。即知無有自性。既無自性。必能流轉。故雲一切法不生。我說為剎那。是故下。後。總結釋第四句。由是剎那即無生故。所以契無生者。即能見剎那也。此即例前四相諸念即無念故。是故得無念者。方覺四相。唯是一心也。又下。三。引二經別證一心成四相。先。淨名。意雲。無常之法。必無自性。以無性故。即不生滅。不生滅。證一心。無常。證四相。楞下。次。楞伽。此引宋譯文。若唐譯雲。五識身非流轉。總之不論五識七識。皆非無生。故不流轉。圓覺雲。知是空華。即無流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如來藏等者。以有實體不可泯故。故生滅處。即如來藏。楞嚴雲。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當知前三句。反明七識無體。非無生。則不流轉。是帶引也。後三句。順明藏心有體。是無生。無性。故流轉。即將彼流轉無性。證此四相無念義。如來藏。即一無念心。生滅等。即四相諸念。此是正引也。深思之。此等下。三。總結大意。真心作諸法者。結釋第三引淨名楞伽二經意。諸法唯真心者。結釋初引攝論一意。合之則結釋第二引楞伽心相相即意。是故下。會通此中文旨以答釋也。然此前四位文一段。及引經後至今文一段。正同圓覺經中。依位漸證。忘心頓證。具明此者。意令頓悟漸修。自然成位。其猶學射。心唯在的。箭有近遠。楞嚴亦雲。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由是若不說漸位。則階降何知。若不說頓門。則終卒難入。由是具說以備修行。

  △二本覺。(二)初明隨染本覺。二明性淨本覺。初明隨染本覺。

  《記》亦可前則略說是體。文雲。心體離念故。此段是相。文雲。生二種相故。後四鏡是體相雙辨。文雲。覺體相故。

  △中又三。初總標。二征列。三辨相 初總標。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

  《疏》此二既在隨染門中。故雲生也。生巳不離。不動覺體故。

  《記》此二下。以是本覺。不合言生。今隨染緣還淨而顯。故有生義。斯則顯故名生。非創然而生也。故下文雲。顯現法身等。生巳不離者。其實即是彼覺。今此言。是義說也。其猶明鏡。在塵出塵。其體不別。

  △二征列。

  雲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疏》智淨者。明本覺隨染還淨之相。不思議業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此之二相。若離染緣。則不得成。故雲隨染也。

  《記》明本等者。自隨流而還源。自垢染而清淨。亦即自隱而顯也。覺處不覺。久被塵染。卻復本真。故雲還淨。明還等者。昔以相隱而用廢。今以相顯而用興。其猶出塵之鏡。形對而像生也。此之下。總明二相。得稱隨染所以也。然智淨相。離自業識等染緣故不成。以無能顯故。故下雲。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等。若不思議業相。離彼眾生等染緣故。亦不成以無能感故。故下雲。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谛。無有世谛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由是此二。俱名隨染。

  △三辨相。(二)初智淨相。二不思議業相 初智淨相(二)初直明淨相。二問答釋成 初直明淨相。(二)初因。二果 初因。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

  《疏》智句。牒章。法力熏者。真如內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緣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習資糧加行善根也。如實修者。登地巳上。行契真如也。滿足者。十地行終也。此在金剛因位極處。

  《記》真如等者。在內為理法。在外為教法。雖內外不同。皆名為法。由是論中通言法也。此在等者。但由熏習力故。緣教修行。從初信位。終至第十回向也。資糧者。謂十信三賢。具修福智。為成佛之資糧故。亦名順解脫分善。加行者。即暖。頂。忍。世第一。四種加行。此在三賢位後。十地位前。加功用。行。以求見道故。亦名順決擇分善。此四加行。依四尋伺四如實觀。觀名。義。名義自性。名義差別。假有實無。如暖頂二位。同修四尋伺觀。忍世第一。同修四如實觀。暖位修明得定。發下尋伺。觀無所取。頂位修明增定。發上尋伺。重觀無所取。忍位修印順定。印前順後。發下如實智。此有三品。下品印無所取。中品順無能取。上品印無能取。言如實智者。如實遍知名等四法。離識非有。所取若無。能取亦無也。世第一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二空。又離所取。能除遍計。離能取。除依他起。雙印二空。得圓成實。猶帶空相。非真唯識。故彼頌雲。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登地巳上者。初地見道。二地巳上。即是修道。以此二位。證真起行。還契於真也。非同地前緣教而修。故雲如實。以地前是教道。此名證道故。金剛等者。於此定位二種道中。方便道也。義見前文。

  △二果。

  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疏》由前方便。能破和合識內生滅之相。顯不生滅之性。此根本無明盡故。心無所合。即顯法身本覺義也。即於此時。能滅染心之中業相等相續之相。不滅相續心體。故令隨染本覺之心。遂即還源。成淳淨圓智。成於應身始覺義也。然此始覺。無別始起。即是本覺隨染作也。今染緣既息。始還同本。故雲淳淨。淳淨智。即智德。余皆斷德也。

  《記》由前等者。即方便行為能破。生滅相為所破。又方便道為能顯。不生滅性為所顯。此根等者。以未至此位之前。根本無明。與真淨心。常相和合。成此識相。今至此位。無明既盡。唯一心在照體獨立。與誰為合。故中論雲。一法雲何合。即顯等者。此中疏意。明今論文是隔句顯發。謂破和合識內根本無明生滅之相。即顯不生滅法身本覺。滅染心中業等相續之相。成淳淨圓智報身始覺。今此且明初段顯法身義。法身即本覺。隱顯得名。今雙舉者。要對後始覺故也。即於等者。以六染心。皆依無明。與真和合而得相續。今既無明既盡。和合不成。染心依何而得相續。故並隨滅。然諸染心。皆相妄而體真。故相滅而體不滅。故雲不滅心體也。故令等者。比以無明和合。染心相續。故使本覺。曠劫隨流。今既無明破。染心滅。無所拘累。故得此心。卻復元淨。其猶窮子歸家。摩尼出垢也。成淳淨圓智者。不雜故淳。離染故淨。無缺故圓。滅識故智。成應身始覺者。應有二意。一者。應字。平聲呼。名相應身。謂始覺智與本覺相應。即報身也。例如下雲自然相應。二者。真谛三藏。呼報身為應身。應地前相似名字覺位菩薩。名為劣應。亦名為化。應地上隨分覺位菩薩。名為勝應。亦名為報。此之他報。屬下用中。今是自受用報。修因所感。故名為應。智德圓淨。亦名智身。並屬此攝。然此始覺與前本覺。皆是能成。此應身與前法身。皆是所成。意謂識相破而性在。性即本覺。本覺能成法身。心相滅而智淨。智即始覺。始覺能成報身。此皆義說能所成也。然此段文。亦是海東疏義。疏注參而用之。石壁失照。作應化解。不知下之不思議業相。方是應化身故。如此。則三身義足不爾。文中便成欠剩。剩一化身。欠一報也。然此下。始本同也。以始覺是本之用。由有染故。本覺起用以為對治。今染緣既息。用還歸體。故轉其名為圓淨智也。斷德者。除淳淨智外。余三句文。悉是斷德。識與心相。是所斷法。法身。是彼斷所顯故。後之一相。即是恩德。則三德備矣。若依此說。前之應身。正當屬報。文理甚順。

  △二問答釋成。(二)初執真同妄問。二簡妄異真答 初執真同妄問。

  此義雲何。

  《疏》問意雲。如上所說動彼靜心。成於起滅。今既盡於生滅。應滅靜心。

  《記》如上等者。前雲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仍說和合不相捨離。今生滅既滅。真亦合滅。如何卻雲滅相續心顯現法身智淳淨耶。斯則約相即門。以相難性也。

  △二簡妄異真答。(三)初法。二喻。三合 初法。

  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疏》以下。答意雲。業等染心。名諸識相。此等皆是不覺之相。非約心體說。

  《記》初。釋正難。前說心成識者。但是心相成識。今言識滅者。亦是心相滅。斯則生之與滅。皆約心相。不約心體。故得說言滅相續心顯法身等。此則約非一門。性相不即而答也。

  《疏》無明下。轉難雲。既言識相。皆是無明。故說滅者。皆應別有體性。離於真如。即真妄別體難也。故此答雲。如此諸識不覺之相。不離隨染本覺之性。

  《記》次。釋轉難。難意雲。既若起滅不干心體。斯則真妄迢然。如何前雲轉彼靜心成起滅耶。此約性相相離義邊為轉難也。如此等者。意雲。前雖雲相滅。但是相融歸性。義說為滅。以此識相。不離覺性故。是則真妄元無別體。如何難雲離真有妄耶。此乃約性相不離義以答釋也。

  《疏》非可下。謂此無明之相。與彼本覺之性。非一非異。非異故非可壞。非一故非不可壞。若依非異非可壞義說。無明即明故。涅槃經雲。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就非一非不可壞義說。無明有可滅故。涅槃雲。因滅無明。得菩提燈。無明滅覺性不壞。滅惑之義。准此知之。

  《記》三。結前義。雙結成前二義也。前句結後義。相不離性。成得轉彼靜心為起滅等。後句結前義。心相是無明。成得滅相續心現法身等。非一異等者。後譯本雲。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等。生滅門初。巳曾廣釋。今卻以彼非一異義。成此文中非壞不壞義。此即約義總標也。若依下。引經別釋。無明即明。故不可壞。壞則壞於明體故。涅槃具雲。明與無明。凡夫為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就等者。以識相即非心體故。所以因滅無明。得菩提也。無明滅下。結成可壞之義。此正顯前文滅相續心顯法身也。如正法念經說。水乳一處。鵝王飲之。乳盡水在。滅惑准者。世人皆謂斷盡惑結。然後證真。殊不知惑體本真。全覺之不覺。如迷東為西。誰之過耶。而欲求滅西相。然後見東。愚之甚矣。

  △二喻。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疏》一。水因風動。真隨妄轉喻。二。水風不離。真妄相依喻。三。水非動性。真體不變喻。此顯非自性動。但隨他動也。四。風滅濕不壞。息妄顯真喻。此明若自性動者。動相滅時。濕性隨滅而但隨他動。故動相滅時。濕性不壞。

  《記》真隨妄轉者。即下淨心因無明風動。水風不離者。濕是水相。動是風相。動處全濕。濕處全動。是不相捨離。亦可水相者。波動也。風相者。亦波動也。以水之與風。俱用波為相。故雲不相捨離。以喻一切染法。依真而起。由癡所發。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於癡。是癡之相。如下雲。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又雲。皆同真如性相。故此喻之。真妄相依者。即下心與無明。不相捨離。真體不變者。即下心非動性。心性寂滅。本非動作。以不守自性。隨他無明。故成起滅。如水濕性。本不動搖。由風故動也。息妄顯真者。即下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滅。此明等者。意謂若自真性是動法者。識相滅時。真性應滅。今既不滅。應知非自性動也。如彼水性。若自性動波相滅時。濕性應滅。今既不滅。應知非自性動也。

  △三合。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疏》一。心因無明動。合水隨風動也。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風起波。風不能自現動相。要因水方現動相。故風動即水動。無別體也。所況可知。二。心無明不離。合風水相依也。以濕全動。故無於水相。以動全濕。故無於風相。心法亦爾。真心隨熏。全作識浪。故無心相。然彼識浪。皆即是真。故無無明相。三。心非動性。合水性不動也。四。無明滅智不壞。合風息顯水。根本無明滅。合風滅。業識滅。合動相滅。隨染本覺照察之性不滅。合濕性不壞也。

  《記》水隨風動者。即前大海因風波動也。以水下。喻。所況句。合。應雲。以心不能自生其識。要因無明以成識等。無明不能自現妄相。要因心方現妄相。故無明動相。即心動相。無別體也。故前雲。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無明。是無明相也。風水相依者。即前水相風相。不相捨離。然於中俱無形相義。喻中不言。故今疏中。約法顯喻。以濕下。喻明無水風相。心法下。法合說無心無明相。若據疏意。即約全奪兩亡之義。今於疏外。別助一解。言心與無明俱無形相者。此約真妄各住自位時說也。舉此義者。要顯真妄之相。不相離故。以真本無形相。約染心以說其相。無明亦無形相。還指染心以為其相。斯則住自位時。雖無形相。而真妄和合。共現染相。以此染法。亦是真如相。亦是無明相。故雲不相捨離。如父母共生一子。此子亦是父之子。亦是母之兒也。問。何故前喻中。只言風相水相。不相捨離。而不雲俱無形相耶。答。以前文中。但喻不相捨離義。不喻無形相義。以水不起波相時。亦有濕相故。風動相亦如是。但取分喻。故不言無形相也。問。喻中雲風相水相。法中雲俱無形相。法喻豈齊耶。答。喻中就所起共相說。故皆雲相。法中就能起自相說。故雲俱無。雖無自相之相。而有共相之相。法喻正齊也。然喻中約巳起。故雲相。法中約未起。故雲俱無。又喻中約合法。故雲相。法中約開法。故雲俱無也。然今法喻正意。只明無明之相。與覺性不相捨離義。不顯無形相義。故前喻中。不喻此也。合中雖有無形相言。正意亦要顯不相離。詳之。水性不動者。即前水非動性。風息顯水者。即前雲。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一一別配。可知。根本下。釋無明句。業識下。釋相續句。隨染下。釋智性句。並可見。

  △二不思議業相。(二)初依體總標。二約用別辨 初依體總標。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

  《疏》不句。牒章。能作境者。謂與眾生。作六根境界故。寶性論雲。諸佛如來身。如虛空無相。為諸勝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現微妙色。出於妙音聲。令嗅佛戒香。與佛妙法味。使覺三昧觸。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境界。

  《記》論雲。依智淨者。是依真起應。如依鏡明。現諸色像也。謂前隨染本覺之心。始得淳淨。依此智力。現應化身。與彼眾生作利益故。故寶性論雲。何者。成就自身利益。謂得解脫。遠離煩惱障智障。得無障礙清淨法身故。何者。他身利益。既得成就自身利益巳。無始世來。自然依彼二種佛身。示現世間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他身。即應身也。唯識論雲。大圓鏡智。能現能生身士智影等。疏雲謂與等者。一切雖多。不出六境。故標此也。寶性下。引論釋義。虛空無相者。即前所依之真身。唯是如如及如如智。周遍一切。無有差別。故如虛空。為勝智者。即能感應化之機。深猒生死。樂求涅槃故。此有二類。一。地上感勝應身。二。地前等感劣應身。作六根境。如文具顯。

  △二約用別辨。

  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疏》所謂下。有四。一。無量相。橫顯業德。廣多無量。二。常無絕。豎顯業根。深窮來際。三。隨相應。顯業勝能。無功應機。四。現得益。顯業勝益。利潤不虛。如此則是報化二身。真如大用。無始無終相續不絕故。

  《記》先。通釋論文也。業德者。如下雲。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等。業根者。如下雲。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斯則橫豎皆依真覺。故得無量無斷。勝能者。如法華雲。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等。有感斯應。不用加功。如百水不上升。一月不下降。慈善根力。法爾如此。故論曰自然也。勝益者。或見形以發心。或聞法以起行。乃至知覺。功不唐捐。故雲不虛。此二句別釋此文也。如此下。通結上義也。報化等者。報即地上所見。亦名勝應。化即地前所見。亦名劣應。又下雲。依於業識。菩薩從初發意。乃至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此二種身。皆淨智所顯真如之用也。無始等者。即前常無斷絕也。下文自顯。

  《疏》問。始得自利。方起利他之業。雲何利他說無始耶。答。以無明盡故。始覺即本覺。然彼本覺。無始世來。常起業用。利益眾生。是故始覺同彼。亦無有始。以一切佛。無差別故。無新舊故。皆無始覺之異故。本覺平等。無始無終故。故能常化眾生。是真如之用。故雲不思議業也。此本覺用。與眾生心。本來無二。但不覺隨流。用即不現。妄心猒求。用則於彼心中。稱根顯現。而不作意我現差別。故雲隨根自然相應。雖不作意。現無不益。

  《記》次。問答釋妨也。初問。意雲。始得智淨相以自利。方起不思議業以利他。故上雲以依智淨作勝境界。若然者。則利他有始。何言無始耶。答下。二答三。初。約一佛釋。本覺常起用者。有其兩意。一。約內熏說。即自體相熏習義。故下雲。從無始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等。二。約應化說。應化不起者。但以妄染覆之。非謂本覺無此應用。亦非固心抑令不起。斯則過在於妄。何責於覺。實如昆竹有龍鳳之音。塵鏡有光明之用。如或裁之以利。磨之以塵。則何患乎。雅韻精明而不顯發耶。以一下。二。等諸佛釋。通約十方三世諸佛。皆以始覺同本。故得應用無始終也。此本覺下。三。同眾生釋。以眾生真心。與佛真心不別。故佛應用。即是眾生應用。用即體起。故雲無二。若就佛說。用即屬佛。若就眾生說。用則屬眾生。略同明月現在澄潭。此所現月。亦是月影。亦是潭影。下文廣釋。

  △二明性淨本覺(二)初總標。二別釋 初總標。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疏》再辨前本覺。故標雲復次。牒雲者。以空及。鏡。皆有四義。故取之為喻。一。空鏡。謂離一切外物之體。二。不空鏡。鏡體不無。能現萬像。三。淨鏡。謂磨治離垢。四。受用鏡。置之高台。須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淨。後二離垢淨。又初二就因。隱時說。後二就果。顯時說。又前中約空不空為二。後中約體用為二。又初二體。後二相。故雲覺體相也。又初一及第三。明有空義。第二第四。明有鏡義。故舉二喻。

  《記》論雲四種大義者。但明覺相有四種義。以一一義。皆遍法界。遂舉二喻。以虛空喻周遍。故雲有大義與虛空等。以淨鏡喻四種。故雲有四種義猶如淨鏡。所以具明者。若單舉空喻。則不顯四義。若單舉鏡喻。則不顯周遍。遂雙舉二喻。互相顯發也。又據疏雲。以空及鏡皆有四義。則空鏡皆具四種大義也。四種者。謂無相。等現。清淨。明照也。大者。謂遍空。遍現。遍淨。遍照也。空於平等(二)無相(一)義顯。故雲與虛空等。鏡於清淨。(三)明朗(四)義顯。故雲猶如淨鏡。鏡四大義。如疏可知。空四大義。釋相如何。一者。無相空。經雲。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二者。現相空。經雲。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三者。出離空。經雲。出土尺丈。得尺丈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四。受用空。經雲。若築牆宇。穿為小窦。參合群器。名為異空。下論文不釋者例鏡知故。一下。文二。初。略配。空者。此就真體本無妄染。如文雲。從本巳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猶如於鏡。唯有性明。故雲空也。鏡中所現。但是影像。其相元無。亦成空義。不空等者。雖無妄染。然有自體。及性功德。若無其體。將何現物。余二可見。此四如次以配四義。前雙標而後單釋者。以空隨鏡顯也。但釋鏡義。自挾虛空。四中下。二。料揀。配有五對。初。性淨離垢對。二。因隱果顯對。三。空有體用對。四。體相對。五。空鏡對。一三有空義者。然空語雖同。而空義不同。以第一就因。無妄體為空。第三據果。離妄相為空。二四有鏡義者。義亦不同。二以本來現物為鏡。四以隨時照物為鏡。然則一三非無鏡義。二四非無空義。今但取增勝配之。

  △二別釋。(四)一如實空鏡。二因熏習鏡。三法出離鏡。四緣熏習鏡 一如實空鏡。

  雲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

  《疏》雲何句。通征。一下。列釋。如實空者。真如中妄法本無。非先有後無也。遠離等者。倒心妄境。本不相應。非謂有而不現。但以妄法理無。故無可現。如鏡非不能現。但以兔角無。故無可現也。非覺照者。有二義。一。以妄念望於真智。本無覺照之功。以情執違理故。如鏡非有外物。以彼外物無照用義故。即顯鏡中無外物體。二。以本覺望於妄念。亦無覺照功能。以妄本無故。如淨眼望空華。無照燭之功。亦如鏡望兔角。此約遍計說。下約依他說。故能現世間境界。

  《記》如實句。初標名。本無等者。以從本巳來。不相應故。非同隨相之說。未斷則有。斷巳始無。故名本無。亦非推之使無也。遠下。二。辨相。論中初二句。正顯空義。無法一句。重辨所空。疏中法喻對顯。昭然可見。非覺照句。三。結名二。初。正釋二。初。約妄無真照之功。此則以所對能。於中先。法說。違理者。理有覺照。妄既違理。即無覺照。既無照用。理中豈能容彼妄耶。由是前雲遠離也。如鏡下。次。喻顯。如鏡銅體。本有照用。外木石物。與鏡體違。則無照用。既無照用。鏡中豈能容彼木石物耶。以有照與無照。非和合故。亦猶仁人之家。豈容不仁人共住。以性相違故。二下。後。約真無妄覺之用。此則以能對所。於中亦先法。次喻。並可知。圓覺雲。無知覺明。不依諸礙。即斯義也。然此二義之中。雖約妄約真。皆就無能照說也。問。妄屬無明。容無能照。真性明了。教理俱成。何言無照。答。今言真無照者。但無能所之照。不無性明之照。如楞嚴雲。性覺必明。妄為明覺。今此但無妄為明覺之照也。疏中約所顯能。非謂但無所照義爾。此約下。二。通妨。或問曰。次雲一切境界。悉於中現。雲何此言無可現耶。故此釋通。遍計情有理無。依他相有性無。故知此言無可現者。妄無體故。下雲現者。有虛相故。其次雲常住一心等。即明依他無體。唯是圓成。則三性之義備矣。

  △二因熏習鏡。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疏》因有二因義。初。能作現法之因。二。作內熏之因。亦可初是因義。後是熏習義。故雲因熏習也。

  《記》初。標名。現法因者。以次雲現境界故。內熏因者。次雲熏眾生故。亦可下。重辨。斯則因義通而熏義局也。以現法及熏習。俱名因故。現法非是熏習義故。

  《疏》不空。此總出因熏法體。謂有自體。及性功德故。

  《記》次。出體。有自體者。異妄無自體故。及功德者。異恆沙煩惱故。妄則不唯無功德。兼無自體。真則不唯有自體。兼有功德。如前文雲。以有自體。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疏》一切下。別釋二因。初因。境界悉現者。明一切法離此心外。無別體性。猶如鏡中。能現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變現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不入者。離心無別能熏。故不從外入也。不失者。雖復不從內出外入。緣起之法。顯現不無也。不壞者。諸法緣集。起無所從。不異真如。故不可壞。如鏡中影。非刃能傷。以同鏡故。住一心者。會相同體。即真性者。釋成同體所由。以於心中顯現。無出入等故。即無體性。無體性故。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故雲常住一心即真實性。

  《記》三。釋義二。初。現法因。離心無者。下雲。三界虛偽。唯心所現。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明心等者。待無明緣熏。方變諸法。若自出者。無明斷後。應出法無窮。則修斷何益。故知不待無明。法則不從內出。離心等者。雖雲待緣熏方出。非謂別有他法。自外而入為能熏耳。以是即心不覺之因為能熏故。能熏既非心外。所現安得離真。故非外入。又此諸法。全心而成。非謂諸法從心內出而現於外。此即非如人從室內而出名為現也。又非別有諸法自外而來。入此心中以現其影。此即非如形對於鏡而現其像也。以心無內外故。雖復等者。心境歷然。染淨宛爾故。諸法下。法喻者。鏡。喻真如心。影。喻法緣無從。刃傷。喻智斷。心鏡上無明塵垢。智刃可刮斷。而心鏡內法影。非智刃可割傷也。斯則性起為相。故不失。相同於性。故不壞。以心無失壞故。此四句。揀濫。謂內能不出。外所不入。緣起不失。理實不壞。又因不出。緣不入。相不失。性不壞。又內不從六根出。外不從五塵入。果不從當來失。因不從過去壞。又不從自性生。不出也。不從他性生。不入也。不從無因生。不失也。失去親生真因。便為無因性故。不從共性生。不壞也。自他各壞其體。方可成共性故。常住一心者。有二意。一者。以一切法。常依一心而住。故得不出不入。不失不壞也。二者。諸法當體常住。唯是一心。一心之外。無有一法可為出入失壞也。故經雲。世間相常住。此二中前義為正。以下有論自釋成故。此一句。正顯。良以常住一心。故得一切境界悉皆現也。疏文可知。釋成同體等者。意雲。何以諸法。常依一心而住耶。故此釋雲。以諸法相。即是真性體故。斯則以此二句。近釋上同體義也。以於下。通敘前文者。顯此段論。是展轉互相釋成也。若欲易明。應雲。一切境界。悉於心中顯現者。以無出入失壞故。無出入失壞者。即無體性住一心故。住於一心無體性者。以一切法。本來平等。不異真如性故。是則此二句。遠結前後一段義也。

  《疏》又一切下。釋後因。謂以性淨故。雖現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現染之時。非染所染。亦乃由現染故。反顯本淨。如鏡明淨。能現穢物。穢物現時。反顯鏡淨。豈此穢物能汗鏡耶。若不現染。則無以顯其不染。是故現染。釋成不染義。智體不動者。以本無染。今無始淨。是故本覺之智。未曾移動。又雖現染。不為所染。故雲不動。如鏡中像。隨質轉變。然其鏡體。未曾移動也。具足無漏者。謂此本覺中恆沙性德。無所少也。熏眾生者。謂又與眾生。作內熏之因。令猒生死苦。樂求涅槃樂。故勝鬘經雲。由有如來藏。能猒生死。樂求涅槃。佛性論雲。自性清淨心。名為道谛。

  《記》二。熏習因。以性下。順釋文。非直下。別顯意。先。法。次。喻。若不下。反以結成。以本下。約本淨今淨明不動。又雖下。約現染不染明不動。亦先。法。後。喻。此本下。即下所說大智慧光明義。乃至無有所少義等。又與下。即自體相熏習義。勝鬘下。引經論證。道谛。即出世因。熏習因也。

  △三法出離鏡。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疏》謂真如之法。出於二障。離於和合。故雲出離。前是在纏性淨不空如來藏。今明不空出纏離垢法身。如寶性論雲。有二淨。一。自性淨。以同相故。二。離垢淨。以勝相故。不空。出法體也。即前因熏之法。惱礙者。粗細染心。智礙者。所依無明。離和合者。淨心出障。破業識等和合。淳者。離和合雜相故。淨者。無惑染故。明者。出無明故。謂大智慧光明等。

  《記》初。標名。謂下。解釋當文。前是下。料揀前後。性淨。即初義。不空。即二義。彼二在纏。故通名如來藏。但以空不空異耳。今明不空者。與前不空義同。法身者。與前如來藏。義異體同。彼隱此顯。故前雲依法身說本覺。後雲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然法身但屬第三鏡。其後一鏡即是報化身也。寶性下。引證。同相者。通凡聖故。勝相者。勝於因故。然初淨。即前二義。後淨。即後二義。不空下。二。出體。即前法者。即是前為二因之法也。前明熏因。今明離障。故重指之。惱障下。三。辨相。粗細染心者。四粗三細心也。下雲。染心義者。名煩惱礙。所依無明者。根本枝末。是六染所依法故。下雲。無明義者。名為智礙。出障者。出前二礙。礙。即障也。二障既出。業識等亡。心無所合。故雲離也。離和合等三段。即翻前和合煩惱智礙。成此淳淨明故。淳是總。淨明為別。謂淳淨故。淳明故。淳淨。即滿淨義。揀異菩薩等是分淨故。淳明。即滿覺義。揀異菩薩等是分覺故。斯則六染盡故。謂之淳淨。二覺圓故。謂之淳明也。又此三字。即圓三德。謂法身。解脫。般若。如次配知。備此三點以成大般涅槃。

  △四緣熏習鏡。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疏》即彼本覺出障之時。隨照物機。示現萬化。與彼眾生。作外緣熏力。故雲依法乃至示現。問。前隨染中智淨。與此法出離何別。前業用。與此緣熏何別。答。前約隨染故。還淨說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覺說。此約自性故。離障顯法體。即明此法用。俱就法體說。是故前雲智。此雲法。前雲業。此雲緣也。然法智雖殊。體無差別。以始覺即本覺故。但今就義開說。故有境智不同也。

  《記》論雲緣熏習者。初。標名也。緣。即外緣。為諸眾生而作發起善根之外緣故。熏。資熏也。謂熏成習氣。發善根故。論雲謂依法下。次。釋相。初一句。蹑前起。依於體相也。次三句。釋本門。起於業用也。謂依前法體。出離惑染。遂成三輪不思議化。遍照。即意輪鑒機。示現。即身口設化。以此為緣熏習力故。令修善根也。疏中二。先。通釋論文。與彼等者。謂與二乘十信作差別緣。與三賢十地作平等緣。如下用熏習中說。問前下。次。料揀前後二。初。辨異二義。問意可知。答中。前約等者。意明前之二相。與此二鏡。法體無二。為門有殊。謂前二相以智為門。故雲俱就始覺。後二鏡以理為門。故雲俱就法體。又前約相說。故雲生二種相。此約性說。故二種俱言法。又前約對染明淨相。故雲智淨等。此約自性顯大義。故雲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也。又前以顯為門。此以隱為門。所以有斯二說者。恐有人言。顯時方淨隱時不淨。故說二顯後。又重說二隱。又先明二顯者。以取始覺之末文便故。又亦即是始覺義故。亦即隱處難信。且就顯處而開示故。余義易知。然法下。二。結同一體。此明為門雖異。其體是一。故此結同也。但今下。境即是法。以是始覺所緣所證。故言境也。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會閱卷第五

 

上一篇:做一個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
下一篇:續法法師:大乘起信論疏記會閱(卷第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