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大乘起信論(胡小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起信論(上)

  各位同學,各位法師: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這次來香港跟大家見面,因為老和尚現在不經常來這裡了,所以,我這次來香港特別想來到學會看看大家。

  今天給大家匯報的題目呢,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信佛”這個題目。這個問題一直是我學佛六年來試圖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信佛?佛是一個什麼東西?信佛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利益?不信佛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損失?。

  其實現在學佛的人很多,但是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信佛?不信佛怎麼樣?信佛又怎麼樣?我覺得首先要解決“信”的問題,為什麼?因為佛法是“為證方知”,是要靠證得的。所以,我們作為凡夫來講,我們證得不了佛的境界,我們只能聽他老人家說,證得佛的境界出現的現象是什麼?

  那麼我們的生活當中也不是佛的生活,我們的境界也不是佛的境界,如果佛說的東西我們再不信,我們只能聽他的。因為這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只能聽他說。他說的不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生活當中又沒有佛的生活,佛說的佛的境界我們再不信,那這個佛就干脆別學了。所以,一切佛法的根據,首先要相信他老人家說的。那你讓我相信他老人家說的,那不就是迷信嗎?我們的六根接觸不到他老人家的境界,而且像老法師在講經的時候說,我們的第六意識圓不到自性,那麼我們對他那種生活的境界,我們眼、耳、鼻、舌、身、意都聯系不上,那你讓我信,我憑什麼信呢?

  在信佛的問題上,首先它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就說你拿出事實來、講出道理來,我才信你。它是什麼呢?是道德層面問題上師和生之間的這種相信。這種相信是沒有條件,也沒有代價的。那麼這樣說的話,信佛是不是特別勉強,好像是被逼著信佛?所以呢,佛祖在世和我們的祖師大德說,我們有四門功課,第一門功課就是“信”,第二門功課是“解”,第三門功課是“行”,第四門功課是“證”,“信、解、行、證”。那麼首先就是有信心。剛才我說了,你既沒有佛菩薩的生活,說了他的生活你再不相信,那這整個前提就不存在了。

  那即便如此,它不是我們的生活,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增長“信”的根,對佛法增長信根。所以我們的祖師大德和當年佛祖在世的時候,關於培養我們的信根、種植我們的信根有很多的著書,千方百計增長我們的信根。這當中有一本很好的論,叫《大乘起信論》,最近我一直在看這部書。

  我今天跟大家匯報的呢,就是我完全在看這本書的過程當中,如何從一個原來相信佛法,只是跟老和尚的感情,相信他老人家不會騙我;而且自己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按照老人家說的落實《弟子規》,孝敬父母;在企業落實儒釋道的教育,得到了實際利益。而真正的那種境界不是我的境界。我對“佛是什麼東西”、“我為什麼要信他”,這種信心實際上是很茫然的。最近在讀了《大乘起信論》之後,我才慢慢慢慢的清楚:佛是什麼東西,我為什麼要信他,我不信他會怎麼樣,我信他將會怎麼樣。所以,我今天來到此地,就是想讓大家匯報一下,我在讀《大乘起信論》的過程當中對於佛法認識的一個變化。希望講出來能夠供養大家,可能大家會從我的學習體會當中起到拋磚引玉的啟發,那我就非常高興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什麼是佛。佛,是覺悟了的眾生。那麼他覺悟了什麼呢?他覺悟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佛是覺悟了的眾生,他覺悟的對象:他覺悟了這顆心。明心見性,他明白了心的作用,見到了心的本性。這就提出兩個概念了。第一個是佛,我們大家都是佛,不過我們都是迷了。那麼釋迦牟尼佛是覺悟了的我們,我們是迷了的釋迦牟尼佛。那麼佛覺悟的對象是什麼?我們怎麼稱之為他是佛?我們怎麼稱之為我們自己是眾生呢?就是我們對這個“心”的認識掌握、使用、了解之間的差別。而佛呢,是對這個“心”明白了,對他的作用了解了,所以,我們稱之為“覺”。

  那麼,這就談到“心”的問題,我們大家都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眾生跟佛,這三者沒有差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什麼是眾生呢?這又引出“眾生”的概念。“眾生”叫眾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這當中包括精神現象、包括物質現象,也包括自然現象。毛巾算眾生嗎?算眾生。茶杯算眾生麼?算眾生。那麼這個眾生跟我的心沒有差別,跟佛也沒有差別,一切的眾生跟一切的佛、還有我們這顆心是沒有差別的。沒有差別的話,眾生很多,虛空無邊,世界無邊;世界無邊,眾生無邊。眾生無邊的話我們要研究這些眾生是不是很麻煩?我們從哪裡研究起呢?我們是研究有情呢,還是研究無情?我們是研究依報呢,還是研究正報?無從下手,眾生太廣太廣,是吧!你說我們研究佛吧,不是佛的境界,他的生活跟我們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我們研究他,又不是我們的生活,研究他有很大的障礙,他的境界太高了!那我們怎麼辦呢?佛說,我們有一顆心,每一個眾生都有。你要把你這顆心研究透了、研究明白了,你就知道佛是什麼樣子了;你要把你這顆心研究透了、搞明白了,你就知道眾生是什麼樣子,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與其上外邊尋常學佛的途徑、尋找覺悟的辦法,不如坐下來看看我們這顆心是怎麼做的。它是怎麼做的,是怎麼運作的,我們了解了心的變化規律,我們就能找出來覺悟的道路。所以,這顆心對我們特別重要。這顆心真的很重要嗎?真的很重要!我們有辦法治這顆心嗎?我們有辦法。我們治這顆心最後達到什麼目的呢?我們成佛。哦,那這顆心太重要了!我們了解了這顆心,我們就能獲得“常、樂、我、淨”;我們了解了這顆心,我們就可以盡虛空遍法界度眾生;我們如果迷了這顆心,我們就六道輪轉,累劫出不去,特別特別的苦。當眾生苦也罷,當佛樂也罷,就是這顆心在起作用。

  了解的心的左右,咎由自取。你願意幸福,你善待這顆心;你不願意幸福,你迷了,這顆心也能把你帶到地獄。這顆心能把你帶到地獄,它就是一輛車,我們叫做“乘”。“乘”是名稱。這顆心也可以把你帶到佛地。

  ……

  馬鳴菩薩說,它確確實實心沒有生滅。您所謂感覺到心的生滅,什麼原因呢?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心是一法吧,剛才我們說了,心是一法。一法界大總向法門體,心有生有滅,是不是差別?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我心的生滅這個差別什麼造成的?妄念。心的生滅是妄念造成的,我這生和死呢?胡小林五五年生,沒准過兩年死了,生、死,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胡小林這一法有生有死這個差別,怎麼產生的呢?因為胡小林有妄念,所以就產生了胡小林的生、產生了胡小林的死。這個定義非常嚴格: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這句話包含兩個比較:一個是法之間,按照時間順序的比較,生、滅;第二,法和法之間的差別,也是由於妄念造成的。胡小林是阿彌陀佛嗎?不是,您是凡夫。看,您有妄念。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我就是阿彌陀佛,你一有妄念,你把我看成胡小林,你把阿彌陀佛看成了阿彌陀佛;你要沒有了妄念,你看我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淨空老和尚看誰都是阿彌陀佛,為什麼?他沒有妄念。這是娑婆世界。還有西方極樂世界,有差別嗎?你看,一點頭,錯了。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西方極樂世界是一法,娑婆世界是一法,你把它看成二法。娑婆跟西方有差別,怎麼造成的?皆因你有妄念而造成。

  你要沒有妄念呢?下邊說了。馬鳴菩薩,“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大家知道了吧?為什麼要念佛知道嗎?就是要把“妄念”這個壞東西念掉。念著念著,娑婆就變成西方了。為什麼?沒妄念就沒差別了,貓就變成阿彌陀佛了。為什麼?因為沒差別。名號功德是不是不可思議?就這四個字,把你所有的妄念打掉,恢復一切法沒有差別的原始狀態。

  好了,那我們今天看,這人真是。今天大家給我提的這些問題:有些人用幸福人生這些講座來掙錢;有些人看到了很多現象,有對和不對,有善和惡,有是和非,有利和害。我們要用心的真如門這個有效的工具來分析現前的世界。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誰的妄念?您的妄念。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是別人的妄念,是您的妄念,把這些本來沒有差別的法變成了差別。所以你埋怨誰啊。你生活在痛苦的世界,還是生活在幸福的世界,別問別人,你沒有妄念,好事、壞事,都是好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不是騙人的嗎?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為什麼人有好有壞啊?“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

  各位同修,我們能把馬鳴菩薩這兩句話記住,您就成佛了。真的!您就成佛了。您每天做如是的觀照,你剛剛把法分成好和壞,男和女,左和右,色和空,你剛要分,“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噢!這個法的差別是由妄念產生的,那我妄念要是沒有了,那是什麼樣子呢?“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他又給你把這話堵住了。法和法之間的區別是由於我有妄念,沒有妄念呢?沒有妄念就沒有境界的差別之相。境界是什麼?就是我們看到的對象叫境界,六塵境界。有差別嗎?沒差別。為什麼?沒妄念了。所以你今天看到這個法、法的差別,不是真有這法,不是法真有這個差別,是因為你的妄念把它變成了差別,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可不能當真,你不能怪這些法有差別,是因為你有念頭,把它染成了差別。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大家記住嗎?多美呀!“心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心就像一個畫家一樣,它干嘛呢?它的工作,分布,就是布置、塗抹各種彩色。本來舉個例子,我們坐飛機,飛機上吃飯,他給你上來便當。便當有叉子,有勺子,有盤子。叉子、勺子、刀子,塑料的。什麼顏色?大家配合配合我,什麼顏色?(佛友:白色)。不是白色,透明的。白色,白色還是色;透明的,沒色,對不對?沒色。“心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您把這勺子抹成了紅,你再把這刀抹成了白,你再把這叉子抹成了綠,你看,你變成了一個紅刀子、白勺子、綠叉子,法和法之間的差別這麼造成的。原來它都是透明的,它無色,誰給它上的色?不是人家刀子本來說紅的、叉子是綠的,沒有,人家是透明的。是你給它畫上顏色了。《華嚴經》上多美的語言,非常淺顯易懂,就把馬鳴菩薩這句話說清楚了: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若離開這個畫家呢?“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這個畫布上根本就沒顏色了。

  噢!鬧了半天,法與法的差別是我們這個心產生的妄念造成的。如果沒有這個妄念,是不是法就平等了?沒差別不就平等了。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男就是女,女就是男;色即是心,心即是色;物質就是精神,精神就是物質,對不對?物質跟精神是一法嗎?點頭了,因為你沒妄念了。你要有妄念,你就會把我們眼前的現象分成物質跟精神,“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所以我們的智慧,跟我們智慧所要證得的眼前這個理,智慧是用來干什麼?證得我們眼前的這個理。我們動腦筋就是要把這個理琢磨透,所以理是我們智慧所證的,我們的智慧是能證得,“能”和“所”是二法,“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有“能”有“所”嗎?沒“能”沒“所”,對不對?“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能證如來的智跟所證如來的理沒有差別。智跟理、能證跟所證、境跟智合在一起了。這叫什麼呀?我們的智慧跟我們的智慧所證的理合在一起,佛在《金光明經》上說,“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如如”就是我們的智所要證得的對象這個理,“如如智”就是我們要證得這個理的智慧,二法,有差別嗎?沒有差別。智就是理,理就是智。智和理是兩回事,道理是被我們學的,我們用智慧來理解道理。能理解的是智慧,所理解的是道理。“能、所”是二法,“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你把智慧跟所證得的道理混為二法,是因為你有妄念。你要沒有妄念呢?我們說如來是法身,法身就就它物質這一面,是法身,因為這都是法麼。

  法身跟智身什麼區別?一個身。他又是智身,從法身上來講,我們說色;從智身來講,我們說是心,心、色不二,心、色一如。所以我們證得如來境界之後,我們的物質到哪兒,我們的精神就到哪兒。我們的精神就是我們的物質,我們的物質就是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法身,我們講的在物質這一面就是我們的智身。你看到如來這個物質,你就想到它是智慧,它沒二。多不可思議!我們認為精神就是精神,物質就是物質,對不對?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有色、受、想、行、識,色跟受、想、行、識分開的,那是你的意思。其實他的五蘊合在一起,色、受、想、行、識這五法沒有差別。學佛就要學。到最後我們去了西方,從等覺之後,我們證了佛以後,我們就發現,我們的身體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的智慧盡虛空遍法界。我們證得佛身之後,佛在經上說,盡虛空遍法界,一佛之依正,是一個佛的依報、一個佛的正報。好理解嗎?我證得佛之後,所有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胡小林的依報,跟你們都沒關系,全變成我的依報了。同時盡虛空遍法界又是我的正報。我的正報跟我依報沒有差別,合在一起,無所謂環境跟我的正報;無所謂生命現象跟宇宙現象,宇宙現象跟生命現象合二為一了。我成佛了,盡虛空遍法界變成我胡小林一個人的依正了,那你們大家干嘛呢?你們成佛,盡虛空遍法界也變成你們的依、正。所以有一個同學問我,我要成了佛,還有我嗎?我學了半天,灰身滅智了。我在這多好啊,我能看見人,我能吃麥當勞,我還能談戀愛,我到那去我能干這個嗎?我還有感覺嗎?我還能看、能聽、能說嗎?我還有感受嗎?有啊!你不僅有感受,而且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你一個身體,身到哪兒,心到哪兒,智慧就到哪兒。而且沒有色、也沒有心,就是一個你。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你看這種境界。

  那整個盡虛空遍法界都變成我胡小林的依正了,那阿彌陀佛的依正跑哪兒去了?阿彌陀佛也是這個依正。所以佛在經上講,這個房間有兩個燈泡,阿彌陀佛的燈泡一開,他的光把這個房間全照上了;胡小林的燈泡一開,這個房間也全照上了。從我這個燈泡講,我說這個房間是我的,因為我這個燈泡全照上了;從阿彌陀佛角度講,這個房間也是我的,我的燈光也都到了。我們倆的光互融互遍,互相不干涉。那這屋裡有多少個燈泡?有多少個眾生就有多少個燈泡,關鍵你要點亮。那這房間是什麼?房間就是你的法身,色。這個光就是你的智慧,智身。當這光一旦亮,照遍了整個房間的法身之後,法身跟智身合為一身,“唯有如如及如如智”,“如如智”就是燈泡,“如如”就是這個房間。所以法身遍一切處。

  法身遍一切處,智身遍一切處。遍一切處,所以你得謹慎,你在屋裡覺得沒人看見你,搞點自私自利。法身遍一切處,智身遍一切處,你可別糊弄它。老和尚今天中午跟我講,它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說“慎獨”。十方佛都證得這種境界,他們的燈泡都亮,就你胡小林一個人的燈泡是黑的。你說黑的,人家燈泡都照著你呢,是不是?所以要謹慎。所以印光大師文鈔說,念佛的時候如同佛在,不是如同佛在,他就在。他就在你的身邊,你想這種加持,你想這種感應。我們還要到佛前面燒燒香,跪著磕三個頭他才來嗎?不用,就在當下就跟著你呢。

  所以“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是不是一法?是一法。那這一法,既然阿彌陀佛證得法身,我這四個字是不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是的。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既然承認名號是法,而你又承認阿彌陀佛證得法身,那您今天這四個字就在念他。喲,我這念了阿彌陀佛哪一部分呢,我這四個字?我念了是他的頭發,還是他的牙齒呀?是他的左耳朵,還是右耳朵?全體!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全體的真如做成的,一點不少。你可千萬別小看這四個字,全體真如做成。你胡小林這一米八六,一百八十斤,這點重量也是這個真如做的,也是全體真如做的。這四個字也是全體真如做的。

  這四個字就是阿彌陀佛,我念這四個字就是念他,他就知道,是不是?那他是不是跟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相應呢?我覺得我們好像不相應。我念我爸我爸來不了;我念火嘴上不熱;念水嘴上不濕。你看,咱有障礙,你念什麼不來什麼,你不念什麼它來什麼,這叫什麼?色不相應,物質跟咱們不相應。你想吧,咱愛什麼琢磨什麼,想是一回事,真正獲得是一回事。我想考大學,考得上嗎?不行,不相應。我現在渴了,我說來點漢堡包?不來,不相應。色與我們不相應。阿彌陀佛可是色相應、心相應。大家明白這意思嗎?這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他,他跟所有法都相應。所以心想佛時“汝心即是阿彌陀佛”。心想佛時,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因為心想佛是一法,他跟他所有的法都相應,他就是你的心想。所以阿彌陀佛在眾生的心想中,因為他色無礙。心想是精神,精神無礙,心無礙;佛號是法,是物質,法無礙,物質無礙。所以你心想,觀想佛,是你心裡的精神活動,他跟他心無礙、心相應,跟精神相應。那我念佛號呢?是物質,他跟你的物質也相應,他沒有不相應的。

  但是心想佛好像不如念佛號來的容易是吧?既然都不妨礙,那我們干脆用佛號不是更好、更簡單一些。所以阿彌陀佛已經證得眾生的心性,他已經跟一切法、一切精神活動、一切自然現象都相應了。換句話說,一切精神、一切物質、一切法都是他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感,他一定會應,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感我爸爸不應,感我妹妹不應,因為他沒有證得這種色無礙,也沒有證得這種心無礙。那曾子跟他母親證得了心無礙,曾子上山上砍柴,他媽媽一扎,一扎手,他媽一疼,疼,受想行識,心理活動,馬上曾子就接受到他媽媽的信號了。我們看《論語》這一段,我們就知道,曾子跟他媽媽好象似乎有一點心無礙,心相應,一扎他就知道了。所以這叫心無礙、心相應。我們今天是色有礙、色不相應、心不相應,我們什麼都不相應,很可憐!所以我們接著說,“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是故,所以,我們這個心,就“離心緣相,離文字相,離言說相”,對不對?所以他說,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永久不壞的。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為什麼?不平等就有差別,對不對?差別,你妄念造成的。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永恆不變,那變,不就前後有變化嘛。一切法究竟平等,這是講法和法之間的關系;永恆不變,講這一個法的歷史過程。永恆不變。永恆跟不變是兩個概念,永恆就是永遠存在;那變了呢?我禮拜一買的黃瓜,禮拜三馊了,是永恆,禮拜一到現在還在,變了;變不行。你不永恆,就有生和滅,這就是二法。所以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既然沒有了妄念,它就沒有了生死。它要變化呢?變前跟變後是有差別的,它也不能變,要變它不就有差別了嗎?所以一切法它有不變,一切法它有不生不滅,所以說究竟平等、永恆不壞。

  哎喲,那叫什麼呀,這東西?為是一心。我們就這樣吧,給它取個名字,叫它一心。一心代替所有法。因為什麼?法法平等。你看到這顆心,你就看到了所有法;而且這顆心,那萬一過兩天,星期一這顆心是這個毛巾,星期二這顆心要不是這個毛巾,它不變?這顆心跟毛巾等,但這顆心跟這棵樹不等,究竟平等!那過兩天這顆心沒有了。永恆不變!永恆!怎麼辦呢?我們管這叫什麼東西?給它一個名字吧。佛說,馬鳴菩薩說,“唯事”,從事上來講,我們管它叫一心,就是你這顆心。叫一心,看得見摸得著的,這一顆心,就是我們現前這顆心,是一心,代表一切法,對不對?學名呢?叫做真如。真如的概念是這麼產生的。

  真如就是一心,一心就是真如。一心就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平等的。為什麼會有差別?因為你有妄念。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我們要扣緊我們的主題,佛是覺悟了的人。他覺悟了什麼?他覺悟了這顆心。他知道這顆心叫做大乘,它有大乘的作用。大,說明它具備的特點,體大、相大、用大。胡小林高,那高就是相;胡小林能賣爐子,就是用。胡小林的體呢?胡小林一米八六,一百八十六斤,這就是我的體。

  我們再舉個例子,體、相、用這三者什麼關系。比如咱們看一盆水,這水的體是什麼?濕。水有濕性,這性是濕。同時這個相呢?溶相。水放在臉盆裡,它溶在臉盆裡;放在杯子裡,成了杯子的形狀,溶溶的相,它的樣子。用呢?洗手、喝,管用。所以你看,水有體、相、用。我們這顆心也有體、相、用。但是我們這顆心的體、相、用可比這水的體、相、用大的太多了。我們這顆心的體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我們心的相,在這裡我們要解釋,我們剛才說心的相是講的是智慧。心的體、相、用反應的是三德。它的體叫法身德;它的相交般若德,它有智慧;它的用叫解脫德,它自在了,它能做的了主,不用生不用死了,它能不隨著業力走了。我們不行,我們要生就得生,要死就得死,被業力拽走的,不自在。它解脫了,它從業力的纏縛下解脫了。

  我們特別想問問這個心的相是什麼樣?心的相,馬鳴菩薩說,心的相,無量功德藏法在裡邊。您不是說一心嘛,怎麼又無量的功德法藏在裡邊?到底是有法是沒法呀?您剛才說法都是一心,謂之真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怎麼這心裡面有說無量功德法?這不矛盾嗎?佛說,心所具備的這無量功德法,就是我們說的這個心的相大。那怎麼來的這功德法?馬鳴菩薩說這功德法怎麼產生的?原來,就舉個例子,這不是他舉的,印光大師舉的,說這有個房子,這個房子蓋好了放在那兒,這個房子沒有什麼轉或不轉,沒這個概念,蓋好了房子放在這,沒什麼轉或不轉,明白嗎大家?後來,胡小林一喝多了酒,一走到這房子裡頭,嘩,看到房子轉了。房子是轉的。我給了它一個概念。我迷了,喝酒我迷了,我把原來無所謂動或不動的房子看成了動,我給它施加了一個“動”的概念,這是妄吧?錯了吧?誰把這無所謂動或不動的房子看成了轉的?凡夫呗。把這本來不動的心看成了動的心,起心動念了,相當於把這個無所謂動或不動的房子看成了轉的房子。看成了轉的房子,有錯必糾,咱們得覺悟吧,你不能老這麼轉下去。突然一覺悟,它不轉了。我們又給它一個“不轉”,你說這房子冤枉不冤枉,人家原來無所謂轉,也無所謂不轉,是因為您老人家喝了酒給我看成了轉,後來你們這些喝了酒又醒了的人,又給我一個名字,說它不轉。你說那不轉,也沒有反映這房子原始的狀態,所以真、妄,二妄。妄,第一個妄,你把房子看成轉是妄的;你把房子通過轉又看成不轉,這個不轉也是妄的,也不是人家真正原來房子的狀態。大家明白這意思吧。但是,特別奇妙的,這個房子“不轉”雖然是妄,雖然是我們強加給這個無所謂轉或不轉的房子,但是不是這個不轉就符合了現在這個房子的特性?符合了沒有?符合了。起碼轉是不符合的。不轉這個名字是差點意思,但是它確確實實符合了今天這個房子,總比那“轉”強。我們說,這個“不轉”兩個字,就是房子的功德法。本來那房子沒有功德法,是你因為最後把我看錯了,又把我看對了,然後你說我是不轉的,我這不是多一法麼。房子不轉。你再喝了酒,房子本來是白房子,你看成紅房子;後來你一醒以後,你把白房子又看成白房子,又來一功德法,白房子。人家原來無所謂白和紅,是你把我看成了紅。現在你發現我不是紅,你發現我的本色。我原來沒有什麼無所謂的白,是你給我染成顏色,看成紅了,現在你把紅顏色糾正過來,你說我是白。原來我根本不知道我這叫白、我那叫不轉。

  那我們心的真如這一個心,有多少功德法?你把這個心看錯過多少個錯誤的方法,你把這錯誤的方法一反過來,你的心就具備多少功德法。這個心就像這個房子這樣,人家沒有什麼轉或不轉,是因為你曾經錯誤地理解了我,把我看成轉;今天你把我看成不轉,說房子不轉,給它來一個功德法。是原來我是白顏色,我也不知道我那叫白顏色,在我這沒有什麼白不白,是你把我看成了紅,今天你給我說了一個這叫“白”,我又多了第二個白顏色。我原來無所謂三米高、四米高,是原來你把我看成八米高,最後你一量,我是三米高,我這房子又多了一個功德法,三米高。所以我們的心有無量功德藏,就是我們的心曾被無量的煩惱看錯過。我們把這些錯誤,凡是把這心看錯的地方,我們通通糾正過來,都變成心的優秀的本質。所以我們說,心有無量的功德。大家明白這意思嗎?

  大家明白這意思,我們再看阿彌陀佛,成佛法藏菩薩,是叫法藏菩薩吧?他在打造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是不是考察了?考察了很長時間。全世界各地都去,所有的佛剎土都走遍了。走遍了以後形成了四十八願,在大家都記得吧?這四十八願怎麼來的?就是針對諸佛剎土四十八條缺點,四十八個,把這個佛剎土給變壞的看法翻染成淨,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好事從哪來的?從壞事來的。失敗是成功它媽媽,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嗎?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就考察了諸佛剎土,總結了四十八條缺點,說:我成佛之後,我一定要把這四十八條缺點給它改了,變成四十八善願。所以他成佛之後,他那個世界真有這四十八條特點。我們得感謝當年提供給阿彌陀佛這四十八條缺點的諸佛剎土,他正是總結了大量的諸佛剎土的缺點和失敗的地方,他才打造出來他優秀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十八個特別大的優點。所以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十八條大功德,它跟其它的華藏世界不一樣。為什麼?因為毗盧遮那佛在打造華藏的世界,他沒有考察出這四十八條優點;沒有考察出四十八條優點,他就沒有發這四十八條願要把這缺點改了。你從來沒喝醉過酒,把這房子看成轉過,你也就不可能給房子一個不轉的定義。你從來沒有把這房子看成八米,所以你也從來沒有給這房子一個三米的概念。所以佛佛道同。

  但是佛和佛又不一樣。藥師佛和阿彌陀佛為什麼不一樣?那都是佛,為什麼他不能接引眾生?就是因為當時藥師佛他總結的是所有眾生得病的這種現象,發了一個願:我成佛之後我要看病,我要把所有眾生的病給去掉,他成佛,他在這個世界裡面真的就是看病特棒。那換句話說,藥師佛也是水,阿彌陀佛也是水,佛佛道同嘛,大家都是一個水。但是阿彌陀佛這水放在鍋裡頭了,它變成鍋裡的水;藥師佛這水放在杯子裡,它是杯子裡邊的水。盡管都是水,放的地方不一樣。阿彌陀佛覺得我這成佛之後,我得解決眾生做飯的問題,所以我願意變成鍋裡的水;藥師佛說我要成佛之後變成水,我願意成為杯子裡的水,大家忙了,回家第一口就能喝上。因地發的願不一樣,在果地上,結果就不一樣。所以,阿彌陀佛我們舉個例子,他是鍋中的水,拿來做飯用的;藥師佛是杯子裡的水,拿來就能喝了。你看,“用”上不一樣,但是“體”跟“相”完全是一樣的。那麼阿彌陀佛這四十八願是他的四十八大德相,那藥師佛肯定不具備,為什麼?當時他沒有在考察這些世界的時候,總結出這四十八條來,所以他在發願修行他的世界的時候,創造時他就沒有按照這四十八條來打造藥師佛的世界。那藥師佛,他當時看這房子,他可能沒看成轉,他也沒有看成顏色,他也沒有看成這房子的高,他在這三個問題上沒有出錯。換句話說,藥師佛考察的那些眾生,他沒有把房子看成轉,他也沒有把房子看成高,他也沒有把房子看成紅,他把房子看成圓的了,他是解決這一類眾生,專門把房子,方房子看成圓的房子,最後藥師佛一覺悟:我告訴你,這房子不是圓的,是方的。好,我們又給這房子一個方的,又來一功德法。所以我們這個真如,我們這個心體的真如就有這個本事,無量功德藏,所以能生一切法。這個房子能生一切法,為什麼?你怎麼看錯了,你怎麼把我看成惡的,我就怎麼個善。

  我們講到心的真如相,就講這個心,“是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所以心的生滅念頭,還有事物的生老病死,以及法與法之間的差別,全是因為妄念造成的。

  “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是故,心真如者,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然後怎麼辦呢?“究竟平等,永無壞滅。唯是一心,是名真如”。就把真如闡釋清楚了。我們心有真如這一特點,而真如是造成了所有的法,所以我們這個心是不是就攝一切法?一切法全含在我們心當中。大家這點能明白嗎?因為真如做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含在我們心中。這個可還沒有解決法怎麼產生的。我們只是說,目前擺了這五件東西,一個《大乘起信論》的書,幾張紙,一個眼鏡,一個盤子,再加一個表,五法。法和法的差別,妄念造成的。若離妄念,這些法沒有差別。唯是一心,是名真如。叫做真如。但是心的真如門沒有解釋法怎麼產生的。怎麼來的這五法?是,我眼前擺了五法,差別是我妄念造成的。我如果沒妄念,差別就沒有了,這我明白。那您能跟我說說,胡小林,這法怎麼來的呀?我怎麼眼前就來這麼多法呢?它盡管沒差別,它盡管是平等的,究竟平等永遠不壞,那怎麼來的這法?所以佛特別慈悲,他給你講,你看到這些法是平等的,它是沒有差別的,它跟你心是一回事。那又怎麼著?那又管什麼用?我能起什麼作用?佛說,咱們現在一塊到生滅門,心還有一個生滅的作用。生什麼?法生法滅。您看到這毛巾、眼鏡、書、紙張、桌子、板凳、鐘表,這法是法,怎麼來的知道嗎?心生滅產生的。這就太偉大了。法就是這顆心,法跟這顆心平等。而且生滅門給你解釋了,這些法怎麼來的呢?是你心想生的。這還得了嗎?大家明白嗎?法是平等的,是究竟的,是平等的,是永遠不壞的,是跟我的心一樣的;同時他還又告訴你,不僅這樣如此,我還告訴你法是怎麼來的,法是你的心產生的。這就全齊了。

  所以心的生滅門,它既包括所有的法,同時它有能生一切法。你看這心多厲害。心的真如門我們討論了,心包含一切法,但是並沒有討論心能不能產生一切法。我們現在在心的生滅門當中討論,這個心不僅能夠含攝一切法,同時它還能生一切法。這太偉大了!這心還有這個作用,心的生滅產生了一切法。原來我們在心的真如門還埋怨天埋怨地,怎麼那麼多法,那麼討厭,在我們面前,我們還得研究它平等不平等,它有沒有差別,它是不是有生老病死。等到了生滅門以後突然恍然大悟,誰也別埋怨了,法怎麼來的?自己心裡產生的。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這是心的生滅門要解決的問題。

  那心的生滅門怎麼就能產生法了呢?什麼原因呢?所以你看,我們講了心的真如門的時候,是不是空的?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空的,誰解決的問題?般若,真空。為什麼說它空?離一切妄念相,根本不是你的心能碰到的地方。“非汝心所觸”,不是你的心能碰到的,所以它空。但是它空嗎?真實不空。剛才大家說了,我說這房子,最後你看,又是白顏色,又是不轉,又是三米高的,還是方的,真實不空吧?真有特點,這房子。但是你不把房子看錯,你能發現房子這些優點嗎?你不從生滅門進來,你能找到真如門這特點嗎?找不到。我們首先是把房子看錯了,才能看對。所以能放棄生滅嗎?不能放棄生滅。我們剛才講,心的真如門講的是真空,唯是一心,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空的,這就是我們般若當中要解決的問題。告訴我們這宇宙人生當中的真相: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那這樣咱們就宿命論了,算了,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

  別別別,咱還有“生、滅”這麼一說呢,您等等!它是講“空”,這邊就給你講“有”了。真“有”啊,各位同修。八識、五十一心所,真把這世界就產生了。產生也罷,好也罷,壞也罷,還是心的八識,心的心所,還是心產生的。

  這一段就是法相唯識解決的問題。因為太“空”了,人就會寂寞了,人就會沒情緒,就會油瓶子倒了也不負責了。都空的,算了吧,該怎麼著怎麼著,吃點喝點。沒勁了。還是有勁的,這個世界還是實實在在產生出來的。被誰產生出來的?被八識五十一心所產生的。一切法唯識。而識呢,就是心,還是歸到心的真如。它是妄相,它是被心變現的,你不能當真。

  那為什麼這心還能生一切法呢?他說這個心叫如來藏。這一說如來和佛呢,就牽扯到有情了。那麼這個如來藏,藏在哪裡呢?藏在煩惱當中。你看我們現在都是如來藏,咱們是如來,但是別著急,後面還加著一個字“藏”,被煩惱給藏住了。這如來藏就是真如。那真如,為什麼不叫真如藏呢?真如講的是體,如來藏講的是真如的相。它的樣子是什麼呢?到了我們有情這一份上,真如變成什麼了?變成如來藏,它是樣子,它的體是真如。

  這個如來藏既然是真如,是不是就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但是如來藏有一個特點,它象水一樣,它自己不動,對吧,沒說水是一定要動的。風是動,風的特點就是動;水的特點是濕的,性質不一樣。所以水不是天生下來本性就是動的。但是水它有一個麻煩,它特隨緣,風一來它就動,是這意思吧?風一來它就動。風是什麼呀?無明。無明風一吹如來藏這水,了不得,就起了波瀾。起了波瀾,這波是什麼呀?就是我們說的末那識、意識、眼、耳、鼻、舌、身五識。加起來這是七識。這七識就是如來藏上的波,把這好好的一盆淨水疊加成這七個波,變成了生滅。所以你看,我們這個如來藏遇到了無明風,它產生一個現象,原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跟這個生滅起的波合在一起,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大家記住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就轉到我們萬法世界來了。生滅與不生滅合。如果沒有這個不生滅,能產生生滅嗎?不能。沒有這水能產生波嗎?不行。沒有真如能產生這世界嗎?不行。那你說這波是不是就是水呀?不是。為什麼?波沒了,水還在。所以我們考察波和水這個例子,你說它是一個吧,不對;波沒了,水還在,怎麼能是一個呢。你說它不是一個吧,沒波就沒水,沒水就沒波,我摸到波的時候就摸到了水,對不對?那它又不是不是一,它又非一。它正是這麼一個東西和合在一起。我們叫什麼?阿賴耶識。阿賴耶是梵文,翻譯成漢文叫藏識。藏什麼?藏所有的種子。藏所有的種子,所以叫藏識。這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跟無明在一起合成的。“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

  阿賴耶有兩個特點。第一個,能攝一切法,包含一切法。為什麼?因為它是真如做的。真如既然攝一切法,那自然阿賴耶就攝一切法。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真如,如來藏變成了阿賴耶,不是把種就都帶進去了麼,把所有法都帶進去了麼。它還能生一切法,那您得說說為什麼。它後邊就解釋了,為什麼阿賴耶能生一切法。它先給個定義,阿賴耶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阿賴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們最關心的作用,阿賴耶有覺意和不覺意。阿賴耶有覺悟的意思,還有不覺悟的意思。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心的真如裡邊不討論覺,覺、不覺是二法。不覺生起了,覺就滅了;覺生起了不覺就滅了。生滅。真如不生不滅。但是心的生滅門當中的阿賴耶它裡邊有一個作用。第一個,從法上來講,所有的法是它產生的,同時最寶貴的,我們對這個法能迷一切法,同時我們也能覺悟一切法。所以我們至關重要的討論,這個法怎麼從阿賴耶產生的,我們又是怎麼迷了這些法的,我們又是怎麼通過迷而覺悟了這些法的。最後,從阿賴耶走出來,回到真如,成了佛。今天時間到了,整個四十九年,一再施教,就講這麼兩件事。明天有時間,我到這來再給大家繼續匯報,阿賴耶的生滅現象,給我們提供了無限的生機。正是因為它的生滅,生滅可是好東西,不生不滅,你離開了波就找不到水了。而且我們從來就沒見過水,我們從無始來就是跟波打交道,我們從來不知道水是什麼樣子。

  我們明白了,我們今天回到這個主題,為什麼要信佛,為什麼要信佛。佛乘,就是大乘,其道理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佛來到這個世界上,告訴了有這麼一個東西,它叫心。這個心它是大、又乘。那麼這個大和乘,能把我們含識,我們所有有心的眾生,都能領到幸福的彼岸,叫波羅蜜。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感謝這些佛菩薩,更要感謝我們的淨空法師在這兒,就是因為他們把這麼圓滿、至真、至善、至美的教育帶給了我們。我們真的比別人幸運的要多的多。昨天我到師父那,胡居士搬過去了,胡妮妮。家裡裝修完了,門口覺得大白門特難看,貼了個紅色阿彌陀佛,鄰居不干了:這不是骨灰庵啊?多喪氣,貼個阿彌陀佛。這佛是管什麼的?不是死人麼,都是放骨灰的地方。今天趕快就摘下來,貼了個福字。各位同修,多可憐!不知道佛是什麼東西。所以我們今天這盤,一定要送給這個所謂骨灰庵的這些眾生們,讓他們能覺悟。

  佛是太好了,太該學,太該信了。我們明白了佛是什麼,而且我們是佛的弟子,無上的光榮!無上的幸運!多大啦?我五十六歲了,還有多少年?我還能活一萬天嗎?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三十年一萬天,到八十六歲,時間緊、任務急。有心就有大乘,有乘就能達到目的。但是今天,能不能在一萬天把大乘的車子恢復起來,真正利用大乘的心法走向佛地,我們每一個同修都不能擦肩而過,我們每位同修都不能浪費時間。太可惜了,有這顆心就能去那兒。有心者事竟成。所以不要再浪費時間了。胡小林,從哪兒下手?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如何把一切法、一切妄念打掉,阿彌陀佛四個字。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這個道理。今天時間到了,謝謝大家。

  大乘起信論(下)

  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阿彌陀佛。

  下面我們就接著昨天講的,為什麼要信佛這個題目,咱們再繼續討論。我們先總結一下昨天講的。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一生我們碰到了佛法,我們為什麼要信佛呢?信佛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利益,不信佛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損失。昨天就圍繞這個問題咱們展開了討論。討論的基點是說,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佛經常在經典上說的“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一個相,一個樣子。什麼樣子呢?“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你不能說他是什麼樣子,你也寫不出來他是什麼樣子,你也不能拿心來想他是什麼樣子,因為這三個東西都是對差別的描述,這三個東西是產生差別的源泉。而世界上的諸法,實際上是沒有差別的。那麼我們覺得有差別,春夏秋冬,山河大地,生老病死,佛說呢,這個差別是由於你有妄念造成的,如果沒有妄念,這些差別就沒有了。我們昨天講到,觀察一個法,以時間為坐標,我們發現這個法,會有生住異滅,會有生老病死,會有成住壞空,他在變。就時間來考察一件事物,他的變化是有的。那麼這個變化怎麼產生的呢?是由我們的妄念產生的。那麼我們平衡的來比較一切法,有水、有土、有人、有植物、有動物,擺在我們眼前的這些法也有差別。佛說這些差別也是由我們的妄念造成的,如果沒有了妄念這些法都沒有差別。法太多了,我們管這種法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這個法太多了,這些法又是一樣的的平等的,我們隨便舉一法是不是就涵蓋了所有的法?因為既然是平等的,既然是沒差別的,那我們隨便研究一法,就能夠把所有的法都研究透。佛在經上說,“如海一漚”,就是大海上一個水泡,“研此一漚”,你只要研究這一個水泡,整個大海的水性就全都包括了。佛說我們研究哪一法比較方便呢?佛說我們都有心,心是萬法當中的一法,那麼我們如果把心給研究透了,心就等於所有法,因為萬法是平等的。所以,心研究透了就等於把所有的法研究透了,這就是我們在經上看到研究心這個現象。研究心的這個現象呢,心是一心,每個人只有一顆心,誰都不承認自己是兩顆心。這一顆心他有兩種現象,或者說我們研究這一顆心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研究他。一個方法上是說,心有真如這個特點。首先什麼叫真如呢?這顆心他有生滅,心的生滅指的是什麼呢?念頭生起來,念頭又滅了,叫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心的生滅。這種心的生滅是不是差別?有生有滅就是兩法,生了滅了就有差別。佛說一切法皆因妄念而有差別,那心的生滅這種差別,是誰造成的呢?是我們自己的妄念造成的。“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差別之相”。我們研究心,心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對象,就是我們觀察的一個境界,這個境界有差別嗎?有,有生有滅。這個境界的差別,生滅是怎麼造成的呢?是由於我們的念頭造成的,如果我們離開這個念頭,我們的心就沒有生滅。其實心是沒有生滅的,心是不動的。我真的覺得心在動了,心動的原因是因為你有念頭。我們覺得有心就應該動,心的目的就是起心動念,這是心本身的作用,誰能有心不動呢,對不對?我們心的目的就是要使用這顆心產生念頭,來琢磨事情,來研究問題。那是不是心天生就是動的呢?他的本性就是動的呢?如果說心生下來就是動的,從一開始就是動的,那你說我這個念頭的產生就很自然了,因為有心就有念頭,心本身就是動的。就和咱們講刮風一樣,風就是動的,你說讓風不動,那不是風的特性,那我們心的特性是不是“動”性呢?是不是這顆心就一定要動呢?不是的,佛說心的本性是不生不滅的,是沒有動的,那我們怎麼覺得心動呢?佛說因為你迷了,你把這心看成了動,你把心動看成是自然而然的現象,看成是一個顛撲不滅的真理,看成是一種不可消除的現象。佛在經教上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看東方,我們因為迷了,我們把東方叫成了西方。那東方變成西方了嗎?沒有,還是東方,只不過你迷了,你把東方叫成了西方,你愛叫他什麼就叫他什麼,他還是東方。佛說我們這顆心原來不動,這顆不動的心相當於東方,你現在把這顆不動的心稱之為動,你是把東方看成了西方,無論你看成西方也罷,看成南方也罷,他還是東方,心根本就沒有動過。特別不好理解,心確實沒有動過。那麼心沒有動過,我們感覺到心動,是我們的一個錯覺。那麼這個錯覺的產生,他又因有緣。他的因,為什麼你會心動呢?因為有一種東西叫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什麼呢?經上叫“不如實知”,不如實的知道,“真法一故”,真正的法是“一”,山是一法,毛巾是一法,人是一法,都是這一法,彼此之間沒有差別,我們因為不知道所有的法是一法,是平等的、是不變化的,我們不知道這個理。我們不明白這個理叫無明,“不如實知真法一故”,所以你就會起心動念,你要知道這個真法是“一”,你還琢磨什麼呢?因為你所有的琢磨都是琢磨“二”的東西,“三”的東西,“四”的東西。如果真的是一個東西,就一個媽我還琢磨什麼呢?我要可能有兩個媽我就想,除了這個媽,我那個媽長什麼樣啊,你會琢磨。如果世界上的法是一法,你就不會琢磨。你就沒有動力去琢磨他了,正是你不知道你眼前這個法是一法,所以你會起心動念,那麼佛說,“不如實知真法一故”,在我們佛學上名詞叫“無明”,你不明白。因為這個無明的因,我們就產生後面一系列的問題,那大家就會問,“不如實知真法一故”這個現象產生,為什麼會有無明產生?佛說,沒有道理,“無始無明”,意思是說,他的產生就沒有原因了。他叫什麼呢?“獨頭無明”,說明這個東西的出現沒有頭了,沒有東西產生前於他,他是頭,獨頭。為什麼會有這種東西產生呢?沒有原因。這不好理解,你說什麼事情產生沒有原因啊。這就是真如的特性。真如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這對我們來講不是我們生活的經驗,我們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有開始,正是因為有了開始,所以他才有了結束,開始和結束是二法。佛說,你把東西看成二法,有開始有結束,是什麼原因造成呢,不是事物本身有開始有結束,是因為你有開始的念頭,你又有結束的念頭,把事物沒有開始沒有結束,變成了有開始有結束。那麼你為什麼會把沒有開始沒有結束的東西,看成有開始有結束呢,就是由於你有無明,什麼是無明,就是你“不如實知”,這是一法,一法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有開始,開始前面是什麼?另外一法。就變成二法,有結束,結束這法後面是什麼?就有另外一個事情出現,又是二法。一法就沒有生死。我在這兒給大家舉個例子,你比如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你當然說,蛋是雞下的,那應該先有雞,那這個雞是哪個蛋孵出來的?既然蛋在雞後面,那這個雞怎麼來的?那不對,那應該先有蛋後有雞,你要先有蛋,這個蛋是誰生的,對不對,因為蛋前面沒雞啊。你不是說蛋在前面嗎,蛋在前面就沒有雞了,沒有雞,蛋哪兒來的?不對,那應該先有雞。先有雞,雞生蛋,蛋孵雞,這就說通了。這個雞的前面是什麼?還是蛋。所以這叫什麼?不相應。無明就是不相應,沒有原因他就產生了,無明前面是什麼,沒前面了,獨頭,或者叫做不共,沒有任何一法跟他共同產生。我有爸爸媽媽產生了胡小林,爸爸媽媽跟我是共的,我正是因為有了爸爸媽媽,我才生下來,所有我跟爸爸媽媽共同存在。而這個無明是不共的,沒有東西產生他。真如就是不共。誰產生真如啊?沒人產生,沒人產生他滅得了嗎,他滅不了,所以真如就是不生不滅。你要問他為什麼,沒有道理,自然而然就這樣。那我能看見這個真如的本來面目嗎?能。我怎麼看見真如的本來面目?你把妄念放下,你就見到了真如,你就看到了這個不生不死的東西。所有我們正是有了無明這個因,這叫不相應,就是沒有產生的這個原因,我們找不到產生他的原因,不知道他為什麼就來了。忽然,莫名其妙他就來了。正是因為這個無明,就產生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十法界,無明一起,十法界(四聖法界加上六道法界)就出現了。因為有了這個無明,這個無明他叫做業相,是動的意思,“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你動了這個念,這顆心就有了業相。業相,業就是因,“業因果報”,業另外還有動的意思,這個業一動啊,就產生了要看見事物的這種要求,就出現了見分。一有要看見事物的這種要求,就必然有要看見的這種事物產生,就出現了境界。有了要看事物的這個要求,又有了被看事物的出現。師父在大經解上說,阿賴耶識像水一樣,因為被無明這個風一吹就起了波浪,這個波浪我們叫業相。這個業相一起,就出現了見分,就是要見的欲望,這個見分就是我們說的生命現象出現了。換句話說,我就出現了,我們所謂的人就出現了,能看、能了解、能認識的這個東西出現了,這個東西我們姑且給他一個名字稱之為人。“能”出現了,“所”呢?能看的是人,所看的是境,六塵境界。一旦人出現之後,馬上人想觀察的六塵同時就出現了,這是說阿賴耶識的相分,相分就是物質現象,老和尚在講經的時候講的非常准確,所謂阿賴耶識的相分,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宇宙現象,就出現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無明產生了見分,這個見分又產生了相分,這個相分就是我們看到的宇宙,這個無明產生的見分就是我們說的生命現象。這三個所產生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阿賴耶識,也叫第八識。那麼這三相(業相、見分、相分),這三樣東西產生出來之後呢,這三個東西叫不相應,因為他是無明產生的,而無明是沒有原因的,所以這個叫做不相應。正是因為產生了相分之後,下面就會越來越復雜,我們就會琢磨這個相分,六境色、身、香、味、觸、法出現了,然後我們的心就根據這個六塵,我們叫做妄緣,境緣出現了,然後我們的心就琢磨這六塵,然後我們就出現了分別。第一個就開始出現了智相,智相就是聰明有智慧,他就分析眼前出現的這個東西,就分別喜歡和不喜歡,就是佛經上講的,愛和不愛就產生了,這就需要智相,他需要智慧才能產生的,這個智相就是老和尚講的“分別”。愛和不愛一產生,就出現連續不斷的一種反映(心裡作用),叫相續相,一分鐘都不停,一秒鐘都不停。這個相續相所產生的結果是什麼?在愛和不愛的基礎上產生了感受,愛的東西產生了樂的感受,不愛的東西產生了苦的感受,感受出現了。剛才給大家講了,有一個業相,有一個見相,有一個境相,三個相就出現了,然後這個境界相出現之後呢,我們的心就開始琢磨這個境界了。大家注意,前三個東西我們叫阿賴耶識。我要給大家講講,阿賴耶識是怎麼出現的:阿賴耶識我們字典上叫第八識,或者叫藏(cang)識,他是怎麼一個東西,這是個根本。阿賴耶識是這麼形成的:第一個佛說我們心會有生滅,心的生滅主要產生了如來藏,因為如來藏的存在,產生了如來藏基礎上的生滅現象,這種生滅現象跟如來藏的不生不滅合在一起。這種生滅和不生滅合在一起之後,這種生滅和不生滅兩個東西合在一起,這兩個東西,生滅和不生滅,不是一個東西,叫非一,但是又不是“不是一個東西”,叫非異。非一非異和合而生,稱為阿賴耶識。所以我們要想把阿賴耶識講清楚,我們必須把如來藏講清楚。如來藏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要把“如來”解釋清楚。如來是佛的十個稱號之一,佛是覺悟了的的眾生,所以我們用佛來形容有情的眾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他是一個覺悟了的人,我們給他十個稱號,形容所謂我們人看到的佛。我們給他十個稱號,比如說如來、世尊、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如來就是我們給佛的一個稱號。嚴格說來為什麼叫“如來”呢?這個“如”字就是“真如”的意思。那麼什麼叫“真如”呢,真如是一個理,什麼理呢?萬法一相。所有的東西都是真如,而且真如跟真如之間沒有差別,“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個東西叫真如,所有的東西都是真如產生的,而真如又是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楚的,這是世界產生的道理,叫做真如。如來呢,就是做著“掌握了真如之理”的人,他一開始了解真如的特性,按照真如的方法來修行,最後證得了果,果來了。如呢,乘真如之道(駕著掌握了真如的道理),來成正覺,正覺就是果,真如之道是因,他因為掌握這個因,他最後成了佛的果,這個果就是正覺,所以他的嚴格定義叫“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吧,這個意思很深。如就是真如之道,來是一個人的名字,為什麼管他叫如來呢?因為他掌握了真如的道理,他從因地上按照真如的道理來修行,最後結了果,成了正果,我們稱為正覺。“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這叫如來。我們是如來嗎?是。您絕對是如來,因為您是真如做的嗎,沒有一法不是。別說您是如來,蚊子都是如來,更何況人呢?因為你是真如做的,佛也是真如做的,您也是真如形成的,您跟佛沒差別,那我也是如來,我為什麼覺得我不是如來呢?你藏起來了—如來藏(cang),你藏在哪裡了,你藏在煩惱當中。如來藏(cang)的定義是:“真如在煩惱中,謂之如來藏(cang)”。真如出了煩惱叫什麼呢?通過累劫修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成佛之後,出了煩惱,這個時候我叫什麼呢?你叫法身。我們一定要先把這三個概念講清楚,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離不開丁福保老先生的大辭典。真如這東西不一定是人,他是一種道理,他是一種本性。真如就相當於“濕”,牛奶也濕,水也濕,眼淚也濕啊,濕的東西多了,不能都叫眼淚啊。佛說,有一種東西他是“濕”來的,但是他是水,他是水的樣子,水的樣子是不是有濕性啊,他是濕性的一部分啊,他既有濕性,但是他是水的濕性。他是濕性,用水來表現出來的。那濕性還有用眼淚表現的,濕性還能從牛奶表現啊,濕性還能從天上下的雨表現啊,所以濕是一個絕對的東西,是一個性質,可以通過不同表現形態把濕表現出來。正好這個真如來到我們人的心裡頭,我們管這種濕,這種來到我們身體裡頭的真如叫做如來。如來就是真如,不過呢,這個真如是來到我們身裡頭,稱為我們心的真如,我們稱之為如來藏(cang)。如來藏(cang)是什麼,就是真如,那我們為什麼不叫真如啊。這是水,你為什麼不叫濕啊,你不會這麼說。這是水,但是他有濕性,如來藏他也有一個性,他的性是真如。但是這個真如隨緣了,這個真如他可能隨緣變成了石頭,碰巧他隨緣變成了我們這顆心,這個時候,我們把隨緣來到我們身上,成為我們這顆心的真如,我們給他一個名字叫“如來”。你是凡夫,藏起來了,被你的煩惱藏住了。我要修行成了佛呢,如來出來了,如來出來之後不能叫如來了,我們管你叫法身,為什麼不叫如來呢?因為如來太多種了,你看,我們六道能看到如來吧,釋迦牟尼佛不就是我們看到的嗎,方便有余土也能看到如來,實報莊嚴土也能看到如來,您說的如來到底是哪個如來啊。我們剛才說如來是水,您說這如來是什麼水啊,是杯裡的水還是鍋裡的水,還是臉盆裡的水啊,不能叫。一說到如來,他起碼有兩個如來,一個叫真身如來,一個叫應化如來,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管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的如來再叫如來,而叫法身。法身就是一個絕對的稱呼,這個法身能隨眾生的因示現個個不同的如來。我們心有起心動念,我們心的起心動念怎麼產生的呢,是因為我們有一顆如來藏(cang)心,如來藏(cang)的心,本性是濕,像水的濕性一樣,這個如來藏(cang)就是真如,如來藏(cang)我們給他個比喻叫做水,你說這個水一定動嗎,不一定動,水絕對濕,這濕是水的本性,動可不一定是水的本性,誰說水一定動啊,沒有。水一定濕,濕是水的本性,如來藏的本性是真如,從來沒有聽說如來藏動過,但是如來藏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有一個特點,他隨緣,你來了風,他如來藏就動了,水就漲了波浪了,風一停水上的波浪就息掉了,是這樣吧。好好的水他不動,電風扇一吹,臉盆裡的水就動上了,風扇一關,臉盆裡的水又平靜了,所以水的本性是不動的。但是正是這個不動的水,他有一個特點他隨緣,你沒風我就不動,你有風了我就動,不跟你客氣。你還別拿我不當回事,我不是不動,是時候沒到,我時候到了比誰都動的厲害,我能跟你動到地獄去,我能跟你動到天上去。這如來藏就相當於水,這真如就是水的濕性,所以真如就是如來藏,我們之所以不把如來藏叫真如是說,我們從來不把水叫濕的。如來藏是真如在我們心中的一種表現,如來藏是真如的一個相,一個樣子。在人體中的真如什麼樣啊,心的樣子,如來的樣子,藏(cang)起來了。那麼這個如來藏,一遇到無明這個風,就和水遇到風一樣,他就起了波浪,這個波浪跟我們剛才說的如來藏這個水,你再大的波浪,我這個水是不是不生不滅,你動的水也罷,你不動的水也罷,我水的濕性是不變的,大家這點能承認嗎?這能承認對不對,你說水來了風起波浪了,我濕性變了嗎?沒有。風一停,我水平靜下來了,濕性還是不變,這叫不生滅。有風、無風,起浪、沒浪,沒關系,我濕性未變,這叫不生滅。不生滅跟生滅和合在一起,生滅就是我們說的浪,你看浪跟水合在一起,水是濕性不變的,不變的濕性跟起伏的波浪,跟有生有滅的波浪合在一起了,水遇到風起了波浪,波浪跟水合在一起,無論波浪有還是沒有,無論波浪大還是小,水的濕性是不變的,這個不生滅與起伏的波浪和合在一起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我們的心叫如來藏(cang)心,因為無明的風一吹,心就起了波浪了,心的波浪就是第七識莫那,第八識意識,然後,眼耳鼻舌身意,七識,這個七識就是作用在如來藏上的波浪,這是生滅的,無明風一停這七識就沒了,所以這個波浪是生滅的。無明風一停,所有的識浪一消滅,但是我如來藏(cang)的心還在,所以我不生滅的如來藏跟跟生滅的七識合在一起,叫不生滅與生滅和合,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嗎?不生滅跟生滅合在一起叫什麼呢?梵文叫阿賴耶識,翻譯成中文叫藏(cang)識。什麼東西都藏在這裡邊,藏什麼啊,三種藏。第一個,世界上所有的法都是真如產生的,就如世界上所有的金器都是金子產生的,世界上所有的法都是真如產生的,真如產生多少東西?沒有一法不是他產生的。真如所產生的東西放在哪兒呢?誰幫他保管呢?真如所攝的一切法,所藏的一切法,在哪兒呢?在如來藏(cang)。所以如來藏(cang)是個倉庫,所有被真如包含的所有法,都放在這個倉庫裡,他是真如所藏之法的大倉庫。這是阿賴耶識第一個作用。他既然藏一切法,他是不是具備能生一切法的條件?我們一會再討論他怎麼生。首先他有,你沒有這東西你怎麼產生,我攝一切法,一切法都被阿賴耶識所藏,所以我們下面要解決一個問題,他怎麼把所藏的一切法變成了現形,產生了這個大千世界,產生了我們所看到的法。所以阿賴耶識稱之為藏識的第一個原因是,真如所含攝的一切法全藏在阿賴耶識當中,他是真如的倉庫。第二個作用,阿賴耶識叫執藏,他被一種東西在把持著,被誰把持著?被我們人把持。這持藏(cang)就是我們生命輪回的根本,什麼意思呢,如來藏(cang)被我們人擁有了,擁有的這個如來藏(cang),被我們把持著,累生累世不離開,一直跟著我們,到哪兒跟到哪兒。持就是擁有、持有,所以如來藏(cang)還能被別人持有,被誰持有?被那些迷的人持有,形成了我們說的神識、靈魂,一代一代的投胎,所以他叫持藏,被人所持,被一個主體所持。所有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其實在輪回過程當中,什麼跟著我們走啊,就是這個阿賴耶識。前邊那七識,水跟著你走,波能不跟著你走嗎?所以就不討論波了,波肯定跟著水走。阿賴耶識跟著你走,阿賴耶識產生的波(七識)一定跟著你走。所以阿賴耶識叫做本識,根本的識,這個識有藏的意思,有記憶的意思,有很多很多意思。阿賴耶識還有第三個意思叫做能藏,他能藏什麼啊?他是真如的所藏,真如所有擁有的法全藏在阿賴耶識裡邊了,所以善惡的因全在裡邊。阿賴耶識能藏東西,能藏什麼啊,能藏一切如來果地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法。成也阿賴耶,敗也阿賴耶,所以這個阿賴耶有三藏(cang),第一所藏,真如所藏之法全在他這兒,第二持藏,他被別人持有,累生累世跟著我們,形成我們生命的根本,形成我們依報的源泉。正報依報都是由他產生的,山河大地和五根、色身都是他產生的,第三能藏,能藏如來一切功德法。這是阿賴耶識的意思。正是因為他有這三個藏的意思,所以我們說阿賴耶識有兩個特性:第一個特性,這個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他擁有一切法,同時他還能生一切法,這是我們最要關心的,他能生法。能生善法,能生惡法,能生眾生能生佛,所以我們講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攝一切法就是老和尚經常講的,阿賴耶識裡邊的種子。一切法的種子都在阿賴耶識裡邊藏著,種子是一個名相一個名詞,我們要找一個具體東西,阿賴耶識你藏什麼啊?藏一切法,一切法怎麼藏在裡邊啊?你看種子的倉庫,種子倉庫不就是藏著種子嘛。阿賴耶識是藏著所有法的種子,所以這個種子一現形一發芽,這法就在你眼前,你能看到了,你就能摸到、你就能聽到,眼耳鼻舌身就接觸到。所以他沒有起現形的時候,我們叫種子,他起現形的時候,我們說種子變成了現行,就變成了我們眼前的大千世界,所以阿賴耶識能攝一切法,是在種子這個角度上說的。阿賴耶識能生一切法,是在種子發芽的前提下說的。他攝一切法,所有的淨法、髒法、染法都是他攝的,所有的淨法染法都是他產生的。我們能不能駕馭阿賴耶識呢,能不能隨心所欲呢。我就讓好種子發芽,我不讓壞種子發芽,行不行?行。為什麼?阿賴耶識還有一個作用,“覺”和“不覺”。覺和不覺你自己定,阿賴耶識絕對沒有不隨緣的時候。你想覺,阿賴耶識有覺的意思,你想不覺,也沒問題,他也跟著你不覺走,所以阿賴耶識有後面最重要最重要說的兩點,有覺義和不覺義。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並且有覺的意思和不覺的意思。這個覺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剛才講的“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這東西可控嗎?阿賴耶識攝一切法,阿賴耶識生一切法,這個東西我們能加以控制嗎,能加以調整嗎,能加以培養嗎,能加以引導嗎,來產生我們產生的法嗎?佛說能,因為他有覺的意思。你覺了就能,你不覺了就造業,造業的業種藏在阿賴耶識裡頭,這個業種一起現形,你的生命就被這個業拽了,你就做不了主。不覺就迷,迷惑就作業,造業之後,業種又存在阿賴耶識裡頭,就讓你更迷。掙一萬美金你想兩萬,掙了兩萬美金你想三萬,越來越厲害。抽了煙你來精神,然後把煙改為白面,白面又改為嗎啡,這越來越厲害,迷的厲害,阿賴耶識幫你這個。煙的種子放進去了,來瘾了,再來點厲害的吧,再抽點白面吧。抽煙是一分的毒,吸白面變成三分的了,白面一吸想要五分了,你看,這個種子就越來越厲害,起了現形了。這是不覺,不覺什麼?不覺“真法一故”,種子起了現形之後,你就開始迷惑,迷惑你就造業,造業就通過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和你的末那這七識(種子收集站),把你看到的種子全都收集在一起,放到阿賴耶識當中。佛說這個七識叫能熏(就是臭味熏的衣服),阿賴耶識是被熏的對象,能熏所熏不一樣。剛才我們講了阿賴耶識是生滅和不生滅和合,還有一個特點,阿賴耶識是非一非異。生滅跟不生滅不是一,生滅跟不生滅又不是“不一”,這怎麼解釋?佛舉了個例子,水和波的例子,水和波不一,波停了水還在,你不能說波就是水,他不一。他又不異,不是不一,為什麼呢?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波裡邊是不是有濕性啊,有。水裡邊也有濕性,共同一個濕性,你怎麼能說他不一呢。波,你摸摸他也濕,你摸摸水他也濕,是不是他不異啊,都是一個濕性,摸波他也濕,摸水他也濕,從這個濕性角度來講他不異,但是從現象上來講呢,水是靜的波是動的,波停了水還在,不是一,要是一的話,波沒有水也沒有。佛說生滅跟不生滅也是非一非異,為什麼呀?因為生滅是真如做的,不生滅也是真如做的,從真如這個角度來講,他不異。這就知道了,所有的妄念都是真如做的,所有水上的波都是水做的,不異。但是,又不一,妄念無明一沒,妄念就沒了,妄念一沒我們的心還在。心相不在,心的樣子不在了,就是波不在了,心相滅了,心體不滅,就是水體不滅,要不然咱們學佛學了半天,無明一沒,心也沒了,那成佛的人沒心啊,那誰也不干。有些人提這個問題,學完佛我這念頭沒了,無明也沒了,境界也沒了,“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還有我嗎?有你,心體不滅。所謂心體就是老和尚在講經的時候說的,轉了八識成了四智,這個四智就是我們說的心體。這四智可了不得,我們後邊會講到四智的偉大,四智的光榮。所以,阿賴耶識是如來藏,因為如來藏的存在,在如來藏的基礎上產生的生滅現象,如來藏不生不滅,而前面的七識—末那、意識、眼耳鼻舌身,這七識加在一起,跟如來藏一合,我們管這個時候的如來藏(沒刮風之前的),和刮了風以後的如來藏,這個時候刮了風的如來藏叫阿賴耶識,這個時候的如來藏實際已經動起來了。阿賴耶識跟如來藏是什麼關系,阿賴耶識和如來藏是一回事,只不過如來藏沒動,阿賴耶識動了。動了不就是前七識嗎?是,但是有波了,不能說水不動啊,波在動,水也在動,水動了,就是如來藏動了,如來藏一動我們叫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上面的波叫前七識,八識。所以我們前七識跟第八識,容易把如來藏跟阿賴耶識混淆,阿賴耶識就是動了的如來藏。但是這個阿賴耶識又跟前七識和在一起,前七識是生滅的,如來藏是不生滅的,換句話說,阿賴耶識是不生滅的,阿賴耶識會滅掉,轉成大圓鏡智,但是他這個智體是在的,水一動我們叫阿賴耶識,水上一起波我們叫前七識,前七識跟動的水合在一起,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所有的妄念都是真如做的,所有的波都是水,觸波即濕,摸到波你手就濕了,摸水是濕的,摸波也濕。非一非異。然後和合,能和合,說明不是一才和合,對不對。就是一個東西誰跟誰合啊,所以不生滅跟生滅不是一個東西,所以我們才能跟他合在一起,牛奶和水正因為不是一才能合。因為他是兩個才存在合的前提,一個就不用合了,你本身就是一合什麼啊,但是又不是“不是一”,如果絕對是二,一個是鐵一個是水,他能合嗎?也合不成,對不對?大家想想。一旦說到和合就干了,但是一定存在兩個特性,第一個,他倆絕對不是一回事,要不然不存在合,你不是開玩笑嗎,他倆是一你合什麼呀。他倆不是一,都是他倆真的不是一了,風馬牛不相及,一個是鋼一個是水,這倆合合試試,但是這倆不是不一,又不異,所以他才能合。波和水都是濕性,你甭合了,你合什麼呀。一個火性一個濕性合得了嗎,肯定合不了,火跟水合不了啊。為什麼波能跟水合啊,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濕性,從這一點他們存在合的前提。火和水為什麼不合,沒前提,但是波和水不是一回事所以我們才談到合,但是他們本質又是一回事,他們的表現又不是一回事,波有波的樣子,水有水的樣子,但是一個濕性。我們跟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的,不一不異,你要從不異來講吧,他是真如做的,我也是真如做的,他不過是如來出來了,我是如來藏起來了,所以不異。不異才能有感應啊,倆完全都是異誰感誰啊,一個是鋼,怎麼能感水。牛奶為什麼能跟水合在一起啊,因為牛奶有濕性水也有濕性,阿彌陀佛有如來藏,我也有如來藏,所以我們才能有感應,我們才能溝通啊。我們倆風馬牛不相及,你是一,我絕對的二,你是你我是我,那就不存在感應了,我們正是不異才存在感應的前提。但是我們又不一,不一才感啊,能感所感不一是二法,阿彌陀佛是一個,胡小林是一個,所以兩個東西存在,才存在一個能感的胡小林,所應的阿彌陀佛。如果阿彌陀佛跟胡小林是一,哪兒還有能所啊,哪有能感的胡小林跟所應的阿彌陀佛,所以他又不是一,他不是一才存在感應的前提。他是二他才能感應,感和應是二,但是絕對的二,他又沒法感了,他又不是絕對的二,他又不異,我們都是如來,如來和如來相感。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嗎?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在佛門當中說的真如不可思議境界,我昨天跟大家講,比如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堆金子,這一堆金子做了胡小林,我全用了,一點都沒剩,這一堆金子又做了淨空法師,你這金子做了您了,怎麼又做了他,真如就這特性。你們這倆加起來是兩堆啊,不,還是一堆。螞蟻也是這一堆金子做的,微塵也是這一堆金子做的,您這樣說就四堆了?還是一堆。每一個眾生都是這一堆金子做的。都是這一堆真如做的,我們把這一堆金子叫真如。這麼多真如加起來,不增。這麼多真如分布到這麼多眾生,不減。個個都是一堆,這太不好理解了。怎麼大家都是一堆真如,你也一堆真如,我也一堆真如。你還別不理解,而且你們這些人加起來還是一堆,一個真如,咱們這麼多人具備全部的真如,這屋六十個人,就六十個真如,這個真如跟真如之間絕對平等,重量一樣,性能一樣,特點一樣,誰也不比誰多,誰也不比誰少,我們每個人擁有真如的全部,同時我們所有的人加一起又是一個真如。六十個人不是六十個真如嗎?還是一個真如。不可分,不可割。正是因為我們大家是一個真如,所以我們老法師說我們是一體,正是因為我們一體所以我們才有感,我們溝通啊,我們是一體,所以你疼我就能感,你樂我也跟你樂。假定大家都是一個人,那就不存在感和應了,對不對。大家又不是一個人,不二,大家是一。又無不二。沒有一個真如說不是一個真如,你也是真如,我也是真如,正是無不二,這個二的現象是永遠存在的,我們才存在感和應。二的現象是永遠存在的,才存在能感的一和被感的二。如果二和一合在一起就沒感應了,胡小林和胡小林能感嗎,就和眼睛不能看眼睛一樣,長眼睛不是為了看眼睛,就為了看你們,你們都不在了,我看誰去?就這意思。所以眼不見眼,心不見心。我們跟阿彌陀佛不二,又無不二。我們跟阿彌陀佛加起來就一個真如,我們都在一個真如體上。我們又無不二,阿彌陀佛是一個全體真如做的,胡小林也是這個全體真如做的,無不二。又絕對不是一回事,你是你的,我是我的,你是全體真如做的,我胡小林也是全體真如做的,但是我們倆又在一個真如體上,那不就是三個真如了嗎?他一個真如,我一個真如,我們倆在一個共同真如上(一個真如),這就是我們說的最難理解的地方。我們眾生跟佛就是這個關系,所以這才存在感應的前提,要不然沒法感對不對?就如火和水不能和合一樣。“如來藏有生滅心轉,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非一非異,謂之阿賴耶”。阿賴耶有兩個意思,第一個,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另外還有一個意思,覺義跟不覺義。生一切法能不能施加作用呢?我們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否則的話,我們就只能接受阿賴耶識,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就沒有一點作為了。我們討論心的真如門之後,我們進而討論心的生滅門,生滅門最主要的前提是如來藏,肯定我們是如來,但肯定我們被藏住。之所以被如來藏,就是我們有無明,就是因為你有風,水上有風就一定會產生波,這個波跟如來藏的水和合,生滅跟不生滅合在一起,非一非異,叫做阿賴耶。這個阿賴耶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有覺義有不覺義。我們下面就討論覺的意思。阿賴耶裡的覺義我們怎麼說呢?“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講的是什麼呢?心的第一義性。什麼叫心的第一義性?錢的第一義性是什麼?買東西。錢除了第一義性還有什麼?可以裝飾,把錢掛在家裡頭。我是個貪財奴,還可以看可以欣賞,是第二義性。什麼叫第一義,所有的意思都不如這個意思重要,叫第一。義就是為什麼?為什麼他叫錢,他之所以叫錢的原因是什麼,這叫義。第一義,第一個你管他叫錢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他能買東西,所以買東西是錢的第一義性。床的第一義性是睡覺。心的第一義性是什麼?之所以他稱之為心的第一個原因是什麼?覺。心有很多意思,心有不覺,心能拉你去地獄,心能搞貪嗔癡慢,心能搞五欲六塵,心能搞自私自利,心能給我們變現地獄,能給我們變現善和惡的境界,但是他的第一義性是什麼?他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主要的功能是什麼?他壓倒一切的原因是什麼?覺。之所以稱第一義的原因是因為他有覺的意思。凡有心者皆有覺也。凡是有心的人都存在這個覺。三藏十二部,四十九年講經,就講怎麼把覺啟發出來。學佛學什麼?佛者覺也。佛把阿賴耶識裡的覺徹底顯現出來。所以我們今天的題目,為什麼要學佛。把阿賴耶識裡面的覺找到,把他發揚光大,得到真實的受用。什麼受用?常、樂、我、淨這四大受用,都是覺帶來的。只要有阿賴耶就有覺,佛說的。那麼這個覺是什麼樣子呢,能給我們說說嗎?馬鳴菩薩往下說,“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什麼樣子呢?“離一切妄念相”,這個覺真存在,存在他就應該有樣子,存在就應該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他不行,覺是我們凡夫妄念達不到的地方。“離一切妄念相”,這句話是兩層意思,覺離一切妄念相,就是你的妄念絕對研究不到他是什麼樣子。第二,覺講的是心,覺心。覺心是什麼樣子,沒有一切的妄念,這個心叫覺。咱們能體會到馬鳴菩薩說的這兩點嗎?離一切妄念相,第一個,所有這些不覺的人,要想琢磨阿彌陀佛這顆覺的心,對不起,想象不到。佛地深不可測,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你甭琢磨了,他能覺到什麼程度,覺心什麼樣子,你別琢磨了,你按他說的去做,這個東西為證方知,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你絕對琢磨不到,他“覺”是什麼樣子。第二個意思,什麼叫覺心啊,離一切妄念的樣子就是覺心的樣子,你的心離了一切妄念,這顆心就是覺的樣子。這邏輯很清楚啊。我們想找到覺心,我們希望得到覺心,因為覺心給我們帶來的利益太大了,後面會解釋覺能給您帶來什麼利益。在我給您闡述覺能給您帶來什麼利益之前,我告訴您覺心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離一切妄念相”。這時候的心叫覺心。什麼叫離一切妄念相?您能不能再具體點。除了離一切妄念相,能不能再給點描述,我們都不容易來這兒。錢能買東西,錢還有什麼作用啊,銀行存啊。錢存在銀行還有活期定期,這都不是錢的意思嗎。覺義離一切妄念相,沒有了念頭。這個心叫做覺心。“離一切妄念相故”,因為你的心離開了一切妄念這個狀態,保持在沒有一切妄念這個心。怎麼樣啊這個覺?“等虛空界”,覺的范圍,大啊。為什麼離一切妄念相他就等虛空界,那您說,他等虛空界等到什麼程度呢?等一個香港,香港這兩個字就是一個妄念。那就把這個覺給限制住了,大家明白嗎。你就不能說他的范圍有多大,您說了就是一個妄念,你這一個妄念就不是覺。你說我這個覺到底能多大,銀河系那麼大,銀河系又是一個妄念,您這一個妄念,您的心就沒覺,所以您就把一個覺得心變成一個不覺的心。不覺的心是有范圍的,因為你給了他一個范圍。大家能繞過來這個圈子嗎?這個覺心您不能形容他有多大他有多遠,您一形容就不覺了,就真的有那個范圍了。這個覺心是不能形容他有多大,所以他無窮大,您看這多嚴謹啊。因為“離一切妄念相故”,因為離開了一切妄念相這個原因,等虛空界。因為任何一個語言施加在這個覺上,就是一個妄念施加在這個心上,把妄念施加在這個心上,這個心就不覺,而范圍就是一個妄念,你心有這麼一個覺的范圍,本身就不覺了,他這個心就不是等虛空界了,他不得已他才用虛空界,形容無邊就這意思。我們正是離一切妄念相,你說我們覺的范圍有多大,你不能琢磨是多大,該多大是多大。那不就是無邊嗎?很嚴謹啊,博士論文都不如這個嚴謹。離一切妄念相故他就等了虛空界,因為什麼,你給了他一個妄念,給了他一個范圍就不是覺。這個覺有,但是你不能說他是什麼樣子。我不能說,他多大范圍?該多大就多大,等虛空界。完了之後呢?無所不變。等虛空界講大,無所不變講小。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所不變,就是沒有一個地方沒他的。芥子呢,芥子有,汗毛呢,汗毛有。等虛空界是講大到什麼程度,無所不變講小到什麼程度。覺就是佛,等你成了佛以後,汗毛你也知道了,美國你也知道了。大能大到哪兒去,等虛空界,我語言不能說他有多大,我一說就糟蹋了這個覺了,你說這個覺十平方公裡你糟蹋人家了,你說這個覺一萬平方公裡你又糟蹋了,哪只一萬平方公裡啊,你就不能說他多大,他就那麼大,就是等虛空界。小呢,你說芝麻那麼小,你糟蹋人家了,他比他還小,你就不能說他有多小,不是你說出來那個小,他小到那個程度,這就是覺的范圍。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我們阿賴耶識裡頭就有這個東西,我們要掌握了這個東西,發揮這個東西,我們覺的范圍就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學佛呢?我們為什麼不獲得我們本有的這個覺呢?你不傻嗎?怎麼獲得這個覺,“離一切妄念相”,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念佛了吧,用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把所有的妄念打掉。念阿彌陀佛怎麼樣啊,離妄念啊,等虛空界無所不變,您現在才多大本事啊。你到家關到屋裡你覺的范圍有多大,關了燈連對面床都看不見,雲彩一遮太陽都看不見了。印光大師文鈔中說了,覺為什麼是光明的意思。你不覺,伸手不見五指,你范圍就這麼小。所以我們一定要覺,覺太自在了。我們要覺就得把妄念放下,妄念放下有什麼好方法沒有?念阿彌陀佛,而且一舉兩得,為什麼說一舉兩得呢?如果我不念阿彌陀佛,我念“唵嘛呢叭咪吽”行嗎,可以,“唵嘛呢叭咪吽”把所有妄念都給打掉了,一切妄念全都打掉,覺已恢復,但是“唵嘛呢叭咪吽”是自性佛,沒有他力。這阿彌陀佛四個字可了不得,第一個把你自己產生的妄念消滅掉,在這個作用上和“唵嘛呢叭咪吽”是一樣的,這叫念自性佛。我把我自性覺念出來,但是沒有借助他力。而你這句阿彌陀佛一念出來,第一步就起到念自性佛的作用,第二你把阿彌陀佛感來了,借助他的力量幫助你念。雙保險,干嘛不念呢,不念不傻嗎,淨土法門自他二力啊。能念的心是自力,所念的佛又幫你。因為他發願了,只要眾生念我,“隨感赴應靡不周”,沒有不周全的時候。何時何地,只要有人念我我就來。太偉大了,所以就不用念“唵嘛呢叭咪吽”,你就阿彌陀佛念清靜了,他就來了。我們通過這一點知道,阿賴耶識裡有覺的意思。我們希望得到覺,馬鳴菩薩說,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南無阿彌陀佛”。上上法門,能念阿彌陀佛的人上上根人,最聰明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就是巨人,你念“唵嘛呢叭咪吽”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所以我們要弘揚淨土,為什麼要離妄念,離妄念以後的結果的是什麼,同時我們要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離妄念,“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老和尚老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自他二力法,世界上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是自他二力的,就這麼一個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再給阿彌陀佛磕頭的時候,你想想那種感覺,這頭磕下去,這柱香燒的真幸運,太幸運了。所以等虛空界無所不變,覺的范圍大能大到這個程度,小能小到這個程度。下邊又說了,你不是想看看覺是什麼樣子嗎,“法界一相”。這個覺是一法嗎,是一法,他有邊嗎,有邊。界,法的范圍,比如說界的范圍這麼大,這裡邊是什麼模樣啊,能給我們說說嗎,整個覺的范圍裡是一個模樣嗎,還是說這是中國人,那是歐洲人,那是美國人,這個覺三個樣子?一相。整個這個范圍內,覺的樣子沒變過,一相。阿彌陀佛是這麼個覺,釋迦牟尼佛是這麼個覺,只要是覺,這個覺無論大到哪兒,無論小到哪兒,一個模樣。什麼模樣?無相。這不氣人嗎,法界一相,這不吊胃口嗎。整個覺的范圍是一個模樣,什麼模樣,離言說模樣,離文字模樣,離心緣模樣,那他跟誰的模樣一樣啊?跟真如的模樣一樣。真如什麼模樣?離言說模樣,離文字模樣,離心緣模樣。所以法界也叫真如。法界一相第二層的意思是說,一相跟真如一個樣子。首先我們討論這個覺什麼樣子,整個覺的范圍內一個樣子,所有的覺都是一個樣子,你別期望兩個樣子,阿彌陀佛的覺跟釋迦牟尼佛的覺絕對一個樣子,你甭琢磨了。一樣,你能弄個參照系嗎,跟什麼一個樣子?跟真如一個樣子。哦,你別笑,這很偉大。真如是那個鍋,覺是那個蓋,蓋扣到鍋上,完全一樣,不大不小。鍋蓋太小掉裡邊,鍋蓋太大扣不上去,他跟真如一樣大小,真如多大他多大,真如多小他多小,真如到哪兒他到哪兒,法界一相裡邊有這個意思,他跟真如吻合了。佛在《金光明經》上說,如如跟如如智吻合,如如就是我們說的真如,真如是個理,什麼理啊?昨天給大家匯報了,所有的法都長一個模樣,唯是一心,真如沒有差別,真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這是個理,這世界的道理是真如做的,而真如是什麼樣子呢,是這樣一種狀態,誰證得這個理了?誰看見真如這個德行了?您慈悲慈悲,你說這世界真如做的,法法皆真,法法皆如,對不對,所以的法都是一樣,他不能用語言說,不能用文字說,不能用心琢磨,您說了這麼多大道理,誰看見了這道理?誰證明了這道理?這個鍋蓋扣上了,如如就是我們剛才說的真如,如如智就是我們說的覺,如如智這個鍋蓋扣在如如這個鍋上,法界一相,當他一旦扣上來,鍋蓋沒了,鍋也沒了,合為一體,這個時候叫什麼?“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什麼叫如來的法身呢?如如的智跟如如的理合在一起,理是我們所證的,智是我們能證的,智是能證,理是所證,能所合一、能所雙泯,都不在了,這個時候我們是一種什麼狀態,我們的覺悟跟我們眼前看到的世界吻合在一起,在這個時候,你也不能說哪一部分是智,那一部分是我們研究的境,智、境冥合為一,智跟竟不知不覺就合在一起了,在這個時候,你也不能說他是智,你也不能說他是境,你也不能說他是理,你也不能說他是智,理智合在一起,境智合在一起。法身,一切如來平等法身。大家注意這幾個字,一切,沒有一個如來逃出去的。如來,“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如來就是這些人。他們的平等法身,阿彌陀佛的法身跟釋迦牟尼佛的法身,跟毗盧遮那佛的法身平等的,跟胡小林的法身平等,跟我的法身真是平等,只不過我沒證的,我是如來藏,出來了才叫法身。因為心離了一切妄念相,這個覺的范圍就是等虛空界無所不知,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什麼樣子?法界跟真如一個樣子,你不是想知道真如什麼樣嗎?妄念一放,覺一恢復,法界一相,這個時候你就看到了真如。拿什麼看到了,拿覺看到了。我們的智慧證得了真如的理,這個智慧怎麼揮發出來了?離一切妄念相故,因為離了一切妄念這個狀態,我們證得了真如,這就是老和尚經常說的,到此時為止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得了法身了,是不是法身德。佛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覺就是我們的法身。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我們根據這個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一切如來,他原來就是覺悟,雖然你是今天成了佛,但是你早就是佛了,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叫本覺,過去你就是覺悟。為什麼,你阿賴耶識就有覺這個意思,你有覺的種子,你現在把妄念一放,你覺得種子起現行了,你今天覺了,2012年。其實你覺的種子無始以來就埋在阿賴耶識裡邊,所以我們管無始那個覺的種子叫本覺。所以不管我們什麼時候成了佛,其實我們都是本覺,你原來沒有覺的意思,我跟您說,您在怎麼覺也覺不了,所謂今天你的覺就是你藏在阿賴耶識裡邊覺的種子今天起了現形,你稱之為覺,稱之為如來。對不起,你還別說你是新佛,你原來就是佛。你也別太驕傲了,你原來就覺。依此法身,根據你這個法身,根據你這個能力把真如證得,這個鍋蓋原來就應該在鍋上,長時間你的鍋蓋不在本位,扣不在這個鍋上,說什麼啊。今天你把鍋蓋找到了,扣在鍋上了,我成佛了。太晚了,應該早點對不對。我們根據這個法身,如如和如如智證得,智和理冥合為一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狀態,這個時候的你,我們說獲得了法身。我們學佛念佛放下妄念,覺悟發揮出來,最後我們什麼身,法身。這個法身是概念還是具體的內容,每一法都在你身上,因為什麼,你覺的范圍有多廣,那個范圍的法,都在你的范圍之內,而你的覺有跟你所覺的法合在一起,所以這個法就是你的覺,你的覺就是你的法,在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再討論,那一部分是覺,那一部分是覺所發現的法。覺跟法合在一起了,所以哪一法不是你呢?所有的法都被你這個覺轉化成了你,精神變成了物質,就你這個覺把所有的法變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就這麼大力量。所以老和尚說念頭的力量不可思議,你真要覺到那個程度,所有的法都是你。所有的法都是你,原子彈還能爆炸的了嗎。你想讓他滅就滅了,法身啊,原子彈是你法身的一部分,結果你皮膚上長了疙瘩上點紅藥水不就好了嗎,你就有這個能力。無量功德藏,原子彈不爆炸也是功德之一,你要想救這個世界你先把妄念放下,你先把覺心恢復。覺心恢復,覺心跟所有的法合為一體,法就是你身體一部分,你就有能力控制所有的法,有感就應。但是他不亂來,眾生不感他不控制這法,眾生一感他就來控制這法。我們依照我們阿賴耶識裡邊本覺的種子,起了現形而形成的法身,我們說一切如來原來是本覺。雖示心誠原為舊佛,你雖似寶馬,但是舊寶馬改裝出來的,你原來就是舊佛啊。根據你今天覺悟,開始成佛這一天,我們再建立一個本覺。就是你今天開始成佛,你今天開始成佛以前的種子叫什麼啊,叫本覺。所以始覺跟本覺是一個覺,始本不二。原來你就有這個種子,你變成始覺了,你這個始覺也是原來種子的覺,他倆原來是一回事。始本不二,始覺跟本覺是一個覺,開始成佛是以前的種子起現形了。你可千萬別想,我這始覺是自己得來的,不是。是你原來的種子起了現形,你今天的始覺是原來本覺來的,我們管原來的覺叫本覺。當你開始覺悟的時候,就是你原來的本覺。你不要想我今天成佛了,我今天的覺跟原先的覺是兩個覺,不,就是原先的覺。你阿賴耶識就有這種子,阿賴耶裡邊的種子叫本覺,今天種子發芽成了現形你開始叫始覺,沒有別的始覺。舉一個例子,本覺相當於水,不覺相當於冰。正是因為你有本覺的水,溫度到了零下凍成了不覺的冰,今天溫度到零上了,這個不覺的冰又化為水了,這水是原來本覺的水嗎?是,始本不二。沒有別的新水了,你本來就是水。在這個意義上說眾生本來涅槃,無復更滅。冰就是水,不過你沒當過水而已,根據你從來沒當過水的條件,說你叫不覺。你本來是覺的水,但是你從來沒當過,為什麼,無始無明這個零下溫度,給你凍成了冰。今天你學了佛法,把這溫度提高了,無明這個溫度提到零上,你變成了原來的水。佛是水眾生是冰,迷了佛就是冰,所以我們覺悟的時候,我們這個水就恢復原狀,就跟我們原來的水合在一起。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生佛平等,冰跟水是平等的,但從相上講,水跟冰可差大了,冰的相第一個很堅硬,第二他很冷,這都是他的相。他有沒有用啊,有,把豬肉放上去他不壞,這是冰的作用。水呢,水有容相,倒進臉盆就是臉盆的形狀,放在杯子裡是杯子的形狀,這是他的相。體相用,體都是一個濕性,冰是濕的水也是濕的。相可差大了,相用懸殊,冰有冰的用,冰有冰的樣子,水有水的用,水有水的樣子。冰的樣子跟水的樣子決然不同,阿彌陀佛跟我們的樣子決然不一樣,你別看都是佛,你別看都有如來,你別看都有法身,你藏起來,是零下的水,他是零上的水。所以阿彌陀佛怎麼那麼大的本事,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你要化了你也是那樣,問題是你老不化。我們看到了阿彌陀佛的樣子,知道了我們成佛以後就是那樣子,阿彌陀佛有什麼作用你就有什麼作用,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也是冰化過來的,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那時候他是冰,他不是生來就是佛。阿彌陀佛之所以偉大,“乘真如之道從因來果而成正覺”,他因地到時候發了四十八願,那時候他是凡夫,那時候他是冰,但是五劫之後開始覺悟了,他在當冰的時候按照四十八項來努力,最後果然冰化了,突然就在水裡頭了。佛法在哪裡,佛法在生活當中,佛法在生滅當中,捨去生滅你找不到真如。

 

上一篇:憨山大師:大乘起信論直解
下一篇:慈舟法師:大乘起信論述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