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咒頌念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九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第九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九頁,「辛二、釋心生滅門」。 本論的宗旨,是要引導我們眾生能夠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怎麼樣才能夠成就究竟的離苦得樂?從本論的開導當中,我們必須修學三個主要的法門:第一個是觀照力、第二個是誓願力、第三個是行動力。這三個法門的修學有一定的次第。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先成就對生命的正確觀照,才能夠產生正確的希望,引導一個正確修學的行動。所以在本論的「解釋分」當中,剛開始就是引導我們能夠正確的觀察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實相可以說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也會從現在流到未來,在這樣一個相續變化的水流當中,我們應該如何來了解生命的真相?從馬鳴菩薩的開導,我們應該從二個角度來觀察生命的真相。剛開始,我們應該是從假入空觀,就是依止我們現前這個身心世界的果報體,來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不管是外在的身相、或者是內心的思想,都是假藉種種業力的因緣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透過緣起性空觀,把這些假藉因緣所生的身心世界撥開來;就觀照到我們內心深處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現前。在真如的理性當中,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一種絕待平等的生命,我們稱為所謂的整體生命,或者叫真如門。也就是說我們在觀察這個水流的時候,我們先觀察在整個波浪的變化當中,那個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濕性,就看到整個生命總相的一個整體生命。第二個方法,我們可以從空出假觀,從絕待平等的生命當中,再回到現實的個體生命。可以了解到:我們由於過去某一個時空所創的業力,這個業力就出現一個暫時流轉的個體生命。你現在的生命有一個外表的形狀,這個外表的形狀在內部有很多的受想行識──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思想、很多的了別作用,這個都是你在過去的某一個因緣當中所創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就是說你從一種平等的法界,又回歸到你個體生命的觀察。我們就是從個體生命的觀察又回到本體生命,從本體生命又回到個體生命;從真如而觀察生滅,從生滅而觀察真如。你能夠從真如跟生滅這二個角度來觀察生命,你就是正確而不顛倒的了解到生命真的實相,也就是你已經具足大乘的觀照力。前面一科主要是針對於整個流轉生命當中的真如門,一個平等的生命來說明;以下「心生滅門」就講到我們在流轉當中,由於業力變現的個體生命。 辛二、釋心生滅門 壬一、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 「心生滅門」分二科,我們先看第一科。生滅門它是由業力所變現,我們在造業的時候是剎那剎那生滅的。譬如說你拜佛,每一拜佛是剎那剎那生滅,所以它得果報的時候,它的果報相也是剎那剎那生滅,所以叫做「生滅因緣相」。他這個個體生命的相貌:你昨天的身心世界跟今天不一樣,你今天的身心世界跟明天也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我們因地造業的每一個剎那都是有變化的,所以會出現所謂的生滅因緣相。這一科就廣泛的說出「生滅因緣」的差別「相」。這當中分二科: 癸一、明染淨生滅 子一、正釋心生滅 丑一、標名列義 生滅因緣相,具足來說其實就是二種相貌:一個是雜染的相貌,一個是清淨的相貌;一個是隨順於六凡法界流轉門的雜染生滅,一個是隨順於四聖法界還滅門清淨的生滅相貌。這二個相貌在本論當中,會詳細說明它生起的因緣跟消失的因緣,所謂「染淨」的「生滅」。這當中分成三小科,先看「子一、正釋心生滅」。既然講到「生滅」的因緣相,在大乘佛法生滅因緣相是一個果報相,所有的果報都不能夠離開心──它的一個原點。所以一定先了解心的「染淨生滅」,你才能夠知道果報的染淨生滅。所以我們剛開始先就著我們心的生滅相,來探討為什麼會有這些六凡法界的出現?為什麼會有四聖法界的出現?先從內心的世界去了解,所以先「正釋心生滅」。這當中分成三小科,先看第一小科「丑一、標名列義」,先把生滅心的名稱跟它的內涵作一個總說。我們看論文: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這個地方,法藏大師把它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標題,說明生滅心所依止的體性。「心生滅者」,我們平常個體生命的心是變化的,這些生滅心是怎麼來的?是「依如來藏」才「有」所謂的「生滅心」,這個「如來藏」簡單的說就是真如。真如有二部分我們前面說過,真如有如實空義跟如實不空。在如實不空當中,講到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在真如裡面的如實不空這一部分就安立做如來藏,說它等於是真如的一部分,它是屬於不空這一部分。什麼叫如來藏呢?「如來藏」字面的意思,就是「如來」的功德法是含「藏」在眾生的心中。就是眾生的心,有成就如來功德的可能性,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這叫「如來藏」,如來之法含藏在眾生的心中。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解釋。譬如說有一個平靜的海水,這個平靜的海水由風所吹就變成了波浪。當然波浪會變化,前一剎那的波浪跟下一剎那的波浪,就產生很多個體的波浪出現。我們就問為什麼會有波浪呢?你說有風,當然風只是個助緣;究竟來說因為有水才有波浪,是風吹著水而變成波浪,所以它是依止這個水而有的。這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滅心是怎麼有呢?它剛開始是一念清淨的平等心性,為無明妄動的風所吹,所謂「真如不守自性」,不守自性就向外攀緣,一念的妄動,這個時候就變成所謂生滅心。就是「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這句話,馬鳴菩薩要告訴我們一個觀念,就是生滅心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它是後來才有的,我們後來一念的無明以後才有的,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如來藏,這句話有這個深義。「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就是我們在如來藏清淨的法界當中,一時的顛倒,所以變成了生滅心。所以生滅心是因緣所生法,如來藏是眾生本具的,就有這一層意思。所以這一科是標題,先把生滅心它的一個根源全說出來。第二科是辨相,辨別這個生滅心是什麼樣的相貌。什麼叫生滅心呢?「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合和,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這個生滅心簡單的講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翻成中文叫「藏」,它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變現一切法的果報,這叫做藏。這個阿賴耶識,它是一個什麼相貌呢?本論說阿賴耶識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或者講真如,跟我們後來一念不覺以後那個妄動的「生滅」相,二個「合」起來叫阿賴耶識。就是「不生不滅」的本性跟「生滅」的作用「和合」起來叫阿賴耶識。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什麼叫「和合」?一個是生滅,一個是不生滅,這二個東西怎麼混在一起?這個「和合」不是二個個體混在一起,而是一個個體的一體二面。我們怎麼了解「和合」呢?馬鳴菩薩慈悲,怕我們誤會「和合」這二個字意思,就標出什麼叫「和合」呢?簡單的說就是「非一非異」。這個「非一非異」,蕅益大師在注解上說:這四個字就是解釋「和合」這二個字的意思。說「非一」,真如的不生滅跟這個生滅的作用,它們二個的作用是不同的,相用差別故,所以「非一」。為什麼講「非異」呢?因為同是一心故,它們是同一個心的體系,所以攝用歸體來說叫做「非異」。依體起用來觀察它們二個各有各的相貌:一個是寂靜的不生滅相,是無為法;一個是生滅變化,隨業力變化的有為諸法:所以是「非一」。我們為了解釋「非一非異」,簡單的說就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這個地方阿賴耶識的定義,跟《唯識三十頌》的定義有所不同,我們作一個說明。我們過去研究唯識的經論,不管是《瑜伽師地論》,或者是《解深密經》,乃至於《成唯識論》講阿賴耶識,它是講生滅,沒有說生滅跟不生滅和合,唯識沒有這個觀念,唯識學是說每一個眾生流轉生命的根本處就是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前七意識不斷的活動,它就熏習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不斷的去接受前七轉識造作的訊息,它就不斷的變化。在變化當中,它沒說有一個不變化的本性,它沒有這樣講。唯識的經論沒有這樣講,它開導出所謂五種種姓,就是有些人是人天種姓、有些人是聲聞種姓、有些人是菩薩種姓、有些人是一闡提種姓,就沒有明顯說出每一個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為它的不生滅本性,並沒有普遍到每一個阿賴耶,就是這個不生滅性只有少數幾個人有,有些人有成佛的可能性,有些人就沒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唯識學這麼一個殊勝的教法之所以會判作權教,就是它這個生命根源點的阿賴耶識,它完全用生滅相解釋阿賴耶識,因為這一點所以被判作方便法門。本論馬鳴菩薩主要根據《楞伽經》,當然《法華經》《涅槃經》都有這個思想。就是說阿賴耶識是我們雜染個體生命的依止處,但是阿賴耶識的本性是不生滅的。就是說我們看到很多的波浪,但是波浪的本性是濕性,這個濕性不會因為風的吹動而改變。所以不生滅的本性,所謂的真如,它就是普遍在每一個人,每一個都有阿賴耶識、都有真如。只要你願意努力,你就有可能恢復你的本性;不管你過去起多大的煩惱,不管你過去造多大的罪業,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它沒有真實染污到你的清淨本性。在大乘的經典當中,包括《楞伽經》《法華經》《涅槃經》,佛陀都是非常肯定而明確的說出這個觀念。所以在本論當中,諸位要知道,阿賴耶識的定義跟《唯識論》《唯識三十頌》的定義有所不同。「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阿賴耶」。當然它所起的作用沒什麼差別,但是它的第一因,明確的說出──阿賴耶識之前是清淨的本性,所以阿賴耶識的本性也是清淨的,它的染污只是表相的染污而已,有這一層意思。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讀到阿賴耶識,要把過去唯識學的阿賴耶識稍為融通一下。這一段是辨相,辨出這個生滅心的相貌,其實就是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第三段是明用,說明生滅心它會生起什麼作用?「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阿賴耶識是整個生滅相貌的根源,這阿賴耶識有二種的功能。第一個,它能夠「攝一切法」,這個「攝」簡單的講就是含攝,它能夠含攝一切染淨諸法的種子,這是第一個功能。第二個,它能夠引「生一切法」的現行,這個「生」就是引生它的現行。譬如我們講倉庫,倉庫本身不能創造物品,但是倉庫扮演二個角色:第一個,它能夠把你的物品收藏起來,它能夠進貨;第二個,它能夠出貨,等到你有需要的時候,也能夠把這個倉庫裡面的東西搬出去:它有進有出。阿賴耶識身為整個流轉個體的根源,它也是這樣,在無量劫當中它不造業,它不造善也不造惡。那它在整個生滅因緣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它扮演色跟身二個功能。第一個,前七轉識所造的善惡業,它把它的功能保存下來;第二個,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它把這一期業力再變現某一期的果報。如果是一個善業,它就把這個業力轉成安樂的果報;如果這是一個罪業,它就把這個罪業變現成一個痛苦卑賤的果報。所以阿賴耶識它「含攝種子、變現果報」,它就做這二件事情。「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這二種義有二種的差別相,「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身為阿賴耶識它能夠含攝、也能夠變現,這當中有二個差別:第一個是覺悟的因緣,第二個是迷惑的因緣。這一段蕅益大師的意思是說:假設我們是由「覺」悟的因緣所啟動,就是阿賴耶識當中隨順於覺悟的因緣,它就能夠含攝一切無漏的種子,戒定慧相應的無漏種子,引生一切清淨的因果,所謂四聖法界的清淨因果。我們隨順於這個真理的觀照,這個時候阿賴耶識是攝無漏的種子,生起清淨的因果。如果我們的阿賴耶識是隨順於「不覺」,隨順我們這個感情,跟著感覺走,不隨順佛法的真理;這樣子阿賴耶識是攝持一切有漏的種子、貪瞋癡的種子,引生一切雜染的因果。有這樣的差別。這一段等於是把生滅心的體相用,先作一個大綱的說明。 前面的心真如門,它非因緣所生法,是本來具足的東西,你不管造什麼業,對它絲毫沒有任何影響,它是一個無為法。但是今天講這個生滅心,它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法當然是隨業力而有變化。因緣所生法是整個佛法在解釋染淨緣起一個主要的觀念,一切法是因緣生,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是假藉因緣而顯現。「因緣」這二個字,在小乘跟大小乘經論的解釋,的確有一些淺深的不同。我們看小乘的經論解釋因緣,說是「因緣所生法」,什麼叫因緣?就是業力。就是你今天造的是有漏的業力,你的生命就是苦集二道的流轉;你造的是隨順於戒定慧無漏的業力,你生命的活動范圍就是在滅道二谛裡面安住,它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由這個業力來主導我們整個個體生命的流轉,乃至於還滅的因緣。當然這樣講很容易理解。但是以大乘的角度來看這個業感緣起,會覺得這樣講不清楚。大乘佛法說小乘是半字法門,這個字你怎麼寫一半!大乘佛法用這種清淨光明的智慧來觀照這個業,這什麼叫業?說「業」是推動整個生命染淨的一個因緣,那什麼是業呢?其實業就是一個造作,就是身口意的造作。究竟來說,身口是不能造作,它只是工具;其實是心的造作,你的心一動,就是一個業,所以業是由心所生的。這個業最後又跑哪裡去呢?說我造了一個業,我剛剛拜了〈八十八佛〉,我很虔誠的「南無普光佛」,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贊歎、內心至誠的歸依,身口意這樣的造作,在每一個佛號的所緣境當中,剎那剎那的造作。〈八十八佛〉每一佛這樣子慢慢拜好了,這個業就造好了。造好了,現在這個業還沒得果報,這個業跑哪裡去呢?這個業我們造了以後,我的個體生命沒有多大的變化,如果說這個業消失了,那佛法就是斷滅見了,這個業它既然有招感果報的功能,就表示它存在。那存在哪裡呢?小乘的學者就不明白的說出有阿賴耶識這個觀念,在小乘部派有的觀念說:有一個「得」(得失的得)把這個業保存下來。這個得跟阿賴耶的觀念很接近,所以大乘佛法簡單的說就是阿賴耶識。就是你前六識在造業的時候,你的內心深處有一個不造業的心識在那個地方,寂靜的等待你造業。那第八識干什麼呢?它就把你造的每一個業所釋放的訊息全部的吸收起來;等到業成熟以後,再把它釋放出去。說阿賴耶識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我們過去研究《成唯識論》就有這個偈頌,就是從一個生滅門的個體生命,我們觀察過去的生命是「無始時來界」,我們曾經經歷過無量的生命,上至轉輪聖王,下至卑賤的螞蟻,我們都曾經扮演過這樣一個個體生命的角色。當然每一個個體生命都造了很多的業,有時候造了一些善業,有時候造了一些罪業。那這個業都跑哪裡去了呢?「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都被阿賴耶識這個廣大的藏識海全部吸收。那麼阿賴耶識不是只有吸收,它還會釋放。它怎麼釋放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等到它釋放出來的時後,有些人就變現六凡流轉的痛苦果報,有些人的阿賴耶識就變現一個「及涅槃證得」清淨安樂的涅槃功德。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生滅門,你應該要先知道整個生滅的根源,是因為有阿賴耶識的含攝一切法、引生一切法,所成就的生滅門。當然這當中有二種因緣:第一個是由覺悟推動的阿賴耶識,假設由覺悟所引導的阿賴耶,這個時候是趨向於涅槃安樂的;假設是由不覺,是由情緒化的感覺所推動的阿賴耶,這個阿賴耶它生命的趨向,是往生死流轉的方向前進。說生命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有二種方向:一個是由覺悟引導往上的清淨水流,一個是由迷惑顛倒引導往下墜落的痛苦水流。這一段是先把生滅心的體相用作一個總說。 丑二、依各釋寅一、釋覺義卯一、總立本始二覺 前面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把覺跟不覺這二個內涵「各」別加以解「釋」,這當中分二科,先看「寅一、釋覺義」,先解釋覺悟的功能及相貌。「覺」當中分成三小科,先看「卯一、總立本始二覺」。這個「覺」有二個:第一個是本覺,第二個是識始覺,先把這二個差別的內涵說出來。我們先看第一段: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先解釋什麼叫做「本覺」。在講「本覺」之前,先解釋什麼叫做「覺」?我們平常說:你這個人是覺悟了。那什麼叫覺悟呢?它的定義,簡單的講就是「心體離念」。 平常我們一般人的心就打很多的妄想,以自我意識為中心,變造很多善的妄想、或者邪惡的妄想。當我們內心當中有一種功能生起,它能夠「離念」,這個「離念」簡單的說就是遠離一切的妄念,佛法的名詞叫做對治。就是說你內心當中,或者修止、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觀想修觀,總之你對你心中的妄想有對治的功能,當這個功能生起的時後,我們安立你內心已經安住在覺悟的內涵當中。外道也會做慈善事業,蓋個醫院、或者放生,但是這樣不能講覺;因為他只是在阿賴耶識當中成就一個善業,但這個善業它不能夠離念的。雖然造了善業,但是你的妄想還是很粗重──弟子心不安,你那個不安穩性依舊存在,所以不能夠叫覺。也就是說,當你覺悟的功能生起的時候,對你的妄念有遠離、有對治的功能,佛法才定義做「覺」,「覺」是這個意思,這個跟積集善業是不同。解釋「本覺」之前,我們先解釋什麼叫「覺」?有一種能夠遠離妄念的功能,這叫做「覺」。知道這個「覺」以後,就可以解釋什麼叫「本覺」了。「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明本覺。」什麼叫「本覺」呢?這個地方先講一個譬喻:「等虛空界」,用虛空來形容本覺的相貌。這個地方法藏大師解釋說:為什麼用「虛空」呢?因為虛空有二層的意思:第一個是周遍義,「無所不遍」。就是說不管你是好人、壞人,你都是活在虛空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遠離虛空而安住的;也就是說「本覺」它是周遍在整個十方一切凡聖的眾生當中,皆平等具足,一切的凡聖都平等具足的,所以它有周遍義。第二個是無差別義,虛空是「法界一相」沒有差別。我們之前講過什麼叫無差別呢?簡單的講有六層的無差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它遠離生滅的差別,遠離垢淨的差別,遠離增減的差別,它是無差別的。你造善業,本覺也是這樣子;你造惡業,本覺也是這樣:它不會因為你造業而有所變化。簡單的說它是周遍義、是無差別義,它「是如來」清淨的「平等法身」,「依」止這個平等「法身」,我們安立一個「名」稱叫做「本覺」,本來具足的一個覺性。 就是說我們一般的個體生命,就是一個五蘊身心,你由過去在阿賴耶識當中某一期的業力:假設有些人是善業強,他這一期的個體生命特別殊勝,外相特別的莊嚴健康;他的內心世界也特別強悍,有堪忍性,心力強,內心當中快樂的時間也多。他不斷的造善業,他的五蘊身心就是特別的不斷的變化,來生會更好。假設有些人是罪業強,他所變現的五蘊身心,這個個體生命就比較差,外相看起來也比較丑陋;他的內心世界一天到晚經常感到昏昏沉沉的,要思惟東西、要打坐,這個心提不起功能,這個五蘊差。五蘊個體生命這個修行的工具,是過去罪業所招感的,就比較差。所以業力是主導我們五蘊身心的變化。但是這個地方「本覺」不是這個意思,它是不變化的,「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到這個地方,我們應該都有一些觀念,就是你看到一些不變化的東西一定是真如門,真如門有如實空跟如實不空:它如實空,離一切相,覺跟不覺都是離的,如實空是離一切的相;如實不空,就是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得故,這個就是本覺,以本具的覺悟來總攝一切的無漏功德。所以這個地方是說明真如門不空這一部分叫本覺。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前面是說明本覺的相貌,這以下說明這個始覺跟本覺的相互關系。「何以故?」這個地方是提出一個問:本覺是不生不滅,那跟始覺、本覺是什麼關系呢?他提出這個問。這以下有二段回答,先看第一段。「本覺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把本覺跟始覺的關系講出來,說「本覺」的安立是相「對」於「始覺」而安立的。這個我們解釋一下。這個「本覺」是眾生本具的,不必你去造作,它就法爾存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有一種覺悟的功能等待我們去啟發它,所以叫做「本」,這個本就是本來具。這個「始」就是有個開始,就是本來沒有,始覺不是每個眾生都有的,這一定要有個開始,有個開始當然就是生滅相。就是說我們凡夫無量劫來是隨順於一念的無明,無明一動了以後,眾生就「一念不覺」開始向外攀緣。這個一念的妄動以後,糟糕了!停不下來,就一直動下去了。當然我們在無量的生命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著感覺走,我這一念心跟環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個感覺、一個心情。我現在的心情想做什麼事就去做了,我現在的心情想要做那件事情也就去做了,從來沒有用道德理性來約束自己的感情,就是跟著感覺走,這樣子在個體生命當中,就招感很多痛苦的果報。我們在痛苦當中就產生一個慚愧心:可能跟三寶有一點結緣,個體生命當中就生長在有三寶住世的地方;看到佛像的莊嚴,生歡喜心;參加法會,唱唱爐香贊,就刺激內心本覺的功能;這個時候發心修行、斷惡修善。當我們開始發心修行、斷惡修善的時候,內心當中那些妄念開始對治,我們開始用佛法的道理來檢查我們內心的活動──有些該做、有些不該做,開始對治,這個時候我們安立你「始覺」的智慧正式生起、正式啟動。所以「本覺義者」是針「對始覺」而安立的,它們二個是相對的,一個是本來具的,一個是你要發心才有的。下面這一段很重要,「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跟本覺不同,但是它「即同本覺」,這個「同」就是隨順,它有開顯本覺的功能,就是說始覺是從本覺而引生的。就是我們的本覺遇到三寶因緣的刺激,從本覺裡面引生始覺,這個始覺當然慢慢擴大。始覺的擴大,也就不斷的開顯本覺的功能,所以講「以始覺者」,「即」隨順於「本覺」的體性,這是第一段的回答。第二段,「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為什麼會有始覺呢?就是你因為有「本覺」才有「始覺」。我們前面說過,你一定是先有平靜的水為無明的風所吹,所以才有所謂的生滅心。所以我們剛開始是清淨本然的「本覺」,所謂的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這當中由無明的妄動以後,全體的本覺變成「不覺」,全水成波浪,我們在「不覺」的當中不斷的活動、不斷的流轉才吃到苦頭,這個時候遇到三寶,開始歸依三寶,發心修行,才起動了「始覺」,開始對治我們的不覺,彼此相互的關系是這樣子。我們待會再把這一段補充說明,先休息十分鐘。
|
|
|
|
|
|
上一篇:南懷瑾:小富由勤,大富由命,看看你是什麼命
下一篇: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八卷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