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六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六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五頁,「癸二、釋發心」。

  在大乘的修學當中,我們成就的第一個功德是信成就發心。信成就發心前面一科,先講到信心的成就,就是我們依止內外善根的熏習,成就所謂的菩薩種姓,對於大乘菩薩的功德,對於一心具足體相用三大的功德,真實的信心而不退轉。這以下說:我們依止這樣的大乘種姓發起菩提心,它的相貌是什麼?

  癸二、釋發心子一、釋所發之心丑一、正釋

  這當中有三科,「子一、釋所發之心」,先說明菩提心的相貌是什麼,它果地的相貌;下一科再說明它因地修行的方法。先講果地的功德相,再說明因地的修學相。這當中有二科:先「正釋」,再釋疑。先正式的說明: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一個初住的菩薩,他已經依止了堅固的菩薩種姓,一個有菩薩種姓的人,他一定會發起菩提心,因為由信能夠引導我們的願力。一個有菩薩種姓的人是什麼相貌呢?他的心跟凡夫心有什麼差別呢?這當中講出了「三種」差別:第一個是「直心」,這個「直心」就是「正念真如法故」。這個「直心」,在法藏大師的解釋當中,是判作根本行,是整個菩薩道的根本。就是說你這個東西沒有根本,下面的修善、度眾生就變成有漏的業行。一個初住菩薩的內心,他是「正念真如法故」。我們這一念的心性有二個相貌,有真如跟無明二種相貌,都是無始的在心中同時活動。無明主要的、最粗顯的相貌,就是自我意識。我們一般凡夫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都是心隨妄轉,跟著自己的感覺、跟著自己的習氣來活動,就是我完全靠直覺來活動,我現在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個住位的菩薩,他的內心當中,他的心能夠「正念真如」,這個「念」就是他有隨順真如的力量。他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當然也可能會起妄想,也可能不起妄想,但是他起妄想的時候,他有對治力,能夠把妄想的因緣撥開來,回歸到他內心的真如理體,一種清淨本然的理體,他能夠把心帶回家。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他不再隨順妄想而活動,他念念之間,開始隨順真如法,以真如法來對治無始的妄想,這叫「直心」,這是整個發菩提心的根本。這個地方是約著斷惡來說,他所修學的重點是修習內心的體大,就是真如平等無增減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前面的心,它的所觀境是約著惡法來加以對治;這個地方的心,它所修的所觀境是善法。什麼叫善法?就是能夠生起此生、他生安樂果報的,都叫做善法。在佛法當中的善法,有六波羅蜜──布施、忍持、戒辱,乃至於禅定、智慧。住位的菩薩他對於「一切」的「善」法好「樂」的修學,這個是成就了自利行,來成就內心的莊嚴,所謂的「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修習六度,以福德、智慧二種的資糧來莊嚴他的一心。前面是講直心,但直心只是斷惡,缺乏莊嚴;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善法,以福德、智慧二種的資糧來莊嚴我們的心。「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我們不是只是求自己的受用跟莊嚴,我們還有「一切」如母的有情在三界當中過著痛「苦」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要以種種的善巧方便來度化眾生,這個是利他行,成就一心的用大。所以真實信心成就的菩薩,他內心當中是具足直心、深心跟大悲心,這樣子我們就安立做發起的菩提心。他明了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具足直心、深心、大悲心,我們就安立說這個人的菩提心真實生起了。這是一個菩提心的三種相貌。

  丑二、釋疑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我們前面在說理論的時候,講到真如門是「法界一相」,十法界從真如的體性是無差別的,所謂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既然無差別,為什麼我們在修學菩提心的時候,我們「不」直接的「唯念真如」就好?我們可以經常在佛堂當中,觀察摩诃般若波羅蜜,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消滅我們心中的妄想,安住在我們清淨平等的真如就好了,為什麼要去修「善」?為什麼要去度眾生呢?就是因為法界是一相,就提這個出問難,看回答。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

  講一個譬喻:我們這個「摩尼寶」珠能夠所求如願,就表示我們的菩提心,雖然它的「體性」是光明清淨,但是它無始劫來有污「垢」。如果我們在一直憶念摩尼「寶」珠的體「性」是清淨的,但是我們沒有假藉種種抹布、清潔劑的「方便」來加以「磨治」,它還是不能恢復清「淨」的本性。也就是說這個菩提心的修學,應該是理事無礙。在理上,我們應該要能正念真如,生起觀照;但在事上,我們也應該要修善,乃至於度化眾生的行動:這樣才能夠達到目足雙運的理事無礙。這是譬喻,這以下合法。

  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

  就是說「眾生」的「真如之法」,雖然本「性」是清「淨」,但是從作用上來說,我們在三界當中,無量次的受生打滾,熏染了很多貪瞋癡「煩惱的習氣,假設我們只是憶「念真如」,二空真如,而「不」假藉「種種」的六度「方便」加以「熏修」,我們是不能恢復它的清「淨」光明。為什麼?

  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因為我們眾生的煩惱污「垢」是「無量」,他煩惱污垢的生起因緣,是「遍一切法故」。我們要還滅一個東西,你要先找到他生起的因緣。我們的煩惱剛開始生起因緣,是普遍在「一切」的有情無情的境界當中,去造惡而熏習的煩惱。所以我們從「對治」義的還滅角度來說,我們也必須在有情無情的境界當中,去「修一切善」來加以「對治」。所以作一個總結:「若人修習一切的善法」,才能夠「歸順」於「真如法故」,不能夠執理廢事的。

  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前面一心二門三大的理論。我們前面講到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講到我們內心當中有真如跟無明。這當中真如是無始的,無明也是無始的,這表示我們內心的本性是真妄和合。所以你修行不能只是生善,不斷的生起你對真如的歸依就可以了,你還得破惡,生善跟破惡是缺一不可的。你對真如的觀照很強,但是你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沒有對治,真如還是不能開顯。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應該正念真如,對真如生起歸依的心;但是我們要假藉布施來對治悭貪、假藉持戒對治我們的罪業、假藉忍辱來對治我們的瞋恚,乃至於假藉禅定、智慧來對治惡法生起善法。就是事相的修學都是不能免的,這樣子才能夠真實的歸依,歸依到一心真如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在發心的時候,必須要發三種心的理由。因為你正念真如只是理觀,深心、大悲心的事修都不可以缺乏。

  子二、釋發心之行

  前面是講到菩提心的相貌,這以下是說明成就菩提心的方便,它的方法是什麼?

  略說方便有四種。雲何為四?

  我們成就菩提心的「方便有四種」,先看第一種。

  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這個地方的「根本」,其實就是前面說的大乘信心,就是安住菩薩種姓,它是根本,它等於是把信心再加以加強。當然信心主要是靠智慧的觀照引生,不能假藉外在的因緣,我們前面說過的。我們在成就菩提心的時候,第一個要加強我們的「根本」功德,所謂的安住菩薩種姓,這當中有二種的觀察:第一個就是觀察真如的如實空義,就是說我們經常「觀察一切」的有為「法」是「自性無生」,而「離」開凡夫的「妄見」,使令我們能夠「不住生死」,對治我們對生死果報的執取。「自性無生」,就是我們觀察的重點。「自性無生」,簡單的說就是自性空。大乘佛法修空觀,它的一個切入點,不是從無常,大乘佛法是觀因緣所生法,是從因緣上觀進去的。因緣所生法,在天台的止觀當中,智者大師乃至於蕅益大師的觀法,就是從過去、現在、未來的觀察。怎麼樣觀察因緣所生法呢?

  比如說:我們觀察現在這個講堂,這個講堂是一個因緣所生法,它有過去、現在、未來。就是說這個講堂它過去是不存在的,因緣沒有成立的時候是不存在的;這個時候假藉因緣,它暫時剎那剎那現前;等到有一天因緣結束的時候,這個講堂又消失掉了。所以我們透過過去、現在、未來觀察,我們知道它是自性空。這是觀察依報的莊嚴。我們也觀察我們的正報:你的生命有一個外在的色身,有一個內在明了分別的心識,有受、想、行、識,你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各式各樣的想法等等。你這個身心世界怎麼去觀因緣所生法?就是「未生無潛處」,我們還沒有從父母親生出來之前,你這個身心世界是不存在的,它不是本來就存在。「正生無住處」,現在就算存在,也剎那剎那生滅,它也沒有一個安住的處所;等到我們死掉以後,我們來生又換一個色身、又換一個心識。你來生可能是一個男人的心識,或者一個天人的心識,那你那個心識跟現在這個心識,完全不一樣,你外表的色身也完全不一樣,所以「生已無去處」。你等到幾百年後,我們再觀察你這個身心世界,也覓之了不可得。所以你從現在、過去、未來觀察因緣所生法,每一個法都可以了解到「自性無生」。這樣子我們對於三界的生死果報,這種一時的得失,就會慢慢慢慢就會輕薄。就是這個生命它只是一個暫時的夢幻泡影,我們的重點在於過程,我們從這一期的生命當中,如何的積功累德如此而已。我們從夢幻泡影當中,假藉夢幻泡影的因緣,來滅惡生善,這是非常重要的菩薩空觀,你一定要修空觀,你的心才能夠從現前的因緣當中,跳脫出來。這個是觀察它的如實空義,觀察我們真如的如實空義。其次,觀察真如的如實不空。我們不能老是在空義裡面安住,我們應該從空出假,「觀一切法」,只要是「因緣」的「和合」,這「業果」就會出現。你今天有五戒、十善的因緣,就出現人天的果報;你有四谛、十二因緣,出現二乘的偏空涅槃;你依止菩提心、六波羅蜜的因緣,成就菩薩的萬德莊嚴。你用假觀的時候,你就生「起大悲」心,把你這個成就聖道的心,普及在一切如母有情的眾生,為了有情的緣故,廣泛的修習「福德」種種的資糧,來「攝」受「眾生」而「不住涅槃」。前面是以空觀來成就心中的智慧,這個地方是修假觀來成就我們的大悲,以悲智雙運的因緣,來「隨順」真如「法性」的平等,而使令我們「無住」。這個地方的「無住」,包括了不住凡夫的生死,也包括了不住二乘的涅槃,而順入於中道的思想。

  這個地方的菩薩種姓,我們說明一下。菩薩種姓的修學,是悲智雙運,上求下化,名菩提心。我們理觀的時候,應該要空有雙照,保持悲智的平等。事實上從一個實踐的角度,菩薩是有所差別的。有一類的菩薩是悲增上菩薩,他在觀照的時候會偏重在假觀,悲眾生苦,他會偏重修習福德資糧,先成就福德的莊嚴,再成就聖道的莊嚴。另外一種是智增上菩薩,他在修觀的時候,會偏重在觀察諸法的自性無生,對福德的修習,會比較不主動。他生命的因緣,會先成就聖道,然後再成就福報。所以菩薩在實踐上的確有所偏重,有悲增上、智增上的差別,但是你不能夠完全缺乏一個,就是說這二個可能會有所偏重,但這二個都應該有,這樣子才能夠成就「根本方便」,所謂依止正念真如法故,來安住菩薩種姓,這是我們的根本。就像你種蘋果,你一定用蘋果的種子、然後灌溉,你才能夠產生蘋果;你用葡萄的種子,一定長成葡萄。所以你要成就諸佛的功德莊嚴,你剛開始的種姓,這個種姓就是你的宗見,你對生命的知見是什麼,就影響到你的種姓。你的種姓有偏差,後面的行動力那這個方向就會偏差。所以剛開始先強調「根本方便」,先端正你的菩薩種姓;二三四等於是依止這個種姓再加以加行。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當我們對生命能夠空有雙照而順入中道以後,我們應該產生什麼行動呢?產生改過的行動。當然要改過,一定要有「慚愧」心,要增上慚愧。這個慚愧心的生起,就是你要能夠如實的了知「惡法」的過失,你要能夠怖畏當來的果報,就是你要持戒。你要把戒持得好,那這個戒法是由心來推動的,你對惡法的過失不生怖畏,那你持戒沒有什麼力量,因為這個戒法是由心來操作的。這個刀子它能夠把樹砍掉,但是你力量太少了,這棵樹就砍不斷。所以我們在斷惡的時候,你一定要能夠對惡法生起怖畏心,這個時候以怖畏心來修習攝律儀戒,就「能止」住我們身口意的「惡法」,使令我們的惡法慢慢的減少不再「增長」,這樣子是「隨順」真如法的「離諸過故」。所以我們在安住菩薩種姓以後,第一個行動力,先求寡過,這個很重要。雖然菩薩的行動力有三聚淨戒,但是以斷惡作基礎。因為你這個過失不先調伏,你就直接去度化眾生,你所修度化眾生的善業都帶有雜染,所以剛開始先求寡過,這個就是我們第一個行動,修這個止,「止」惡的「方便」。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前面在修習菩提心的第一個是止惡;這個是修善,修習種種的「善根」。

  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贊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我們在斷惡的基礎之下,應該要主動的修善,成就福德、智慧二種莊嚴。大乘佛法應該怎麼修善呢?這當中有二個重點:第一個就是要「勤供養禮拜三寶,贊歎隨喜」,這個是成就大乘的信心。我們剛開始修善,它的所緣境是佛法僧三寶,這應該怎麼修?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名「贊歎」、內心的歸依隨喜,就是這樣子修。以這個身口意的歸依,來修學我們大乘的善根。為什麼我們在修學歸依的時候,要面對三寶的境界呢?古德解釋說:三寶有二義:一者救護義。菩薩道不只是一生一世的修學,我們必須要生生世世能夠遇到大乘的三寶,我們能夠遇到三寶的因緣,就是我們必須要對三寶經常的憶念。《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佛菩薩的心情,就像母親憶念兒子,他經常憶念我們,他經常對我們釋放他的善意。但是我們要能夠跟諸佛菩薩感應,這不是單方面的,我們自己也要釋放出對三寶的憶念。這樣子雙方都有互相憶念,我們在生命當中就能夠產生一種交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容易生長在三寶的地方,有些人很難生長在有三寶的地方,就是你根本不修歸依。你不修歸依,你就算福報很大,你也沒辦法遇到三寶的住持。就是說三寶的心是平等的,就像月亮普照一切有情眾生,但是你要把水准備好,千江有水才能夠千江月。所以我們第一個修學善根,是對三寶的歸依,這是修信心。當然這是一個基礎,祈求三寶的救護。第二個是三寶有破障力,依止對三寶的歸依,來破除我們的罪障;進一步「勸請諸佛」,我們應該請佛住世,請轉*輪。依止大乘佛法的聽聞跟思惟,把文字的佛法轉成我們內心的光明,你要有一種對生命的觀照力,你要能夠判定什麼因緣是過失相?什麼因緣是功德相?什麼因緣是隨順無上菩提?什麼因緣對無上菩提是障礙的?你要能夠善知抉擇。而這個抉擇力的生起,不是你一個人雙腿一盤一打坐就能夠生起,你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親近大乘的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才能夠生起。所以我們應該勸請諸佛住世,來轉*輪,成就智慧的善根。依止對三寶的歸依,跟聽聞佛法的修學,這個時候「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菩提。這個時候我們對「三寶」真誠的歸依,增長對三寶的善根,能夠成就「無上」菩提。所以我們不斷的拜佛、念佛這件事情,是隨順無上菩提,因為三寶有救護義。「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假藉三寶的攝受,這個當中主要是「佛法」的熏習、內心的觀照,來破除我們內心的障礙,使令「善根」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永遠「不退」轉。這樣子而隨順真如「法性」的「離癡障故」。所以在修善當中,有信心跟智慧二種的修學。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余,皆令究竟無余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前面是修善;這以下是度眾生,以「大」悲「願」力來「平等」救護眾生。我們應該發願,發什麼願?在時間上是「盡於未來」。所以我們在受戒的時候,你要受聲聞戒,你的所觀境是「要期誓願」。你在受聲聞戒的時候,你不能說你生生世世要受持聲聞戒,因為聲聞戒是今生今世,你來生你不一定要出家的,你不一定能出家,所以聲聞戒它的要期是今生;但菩薩戒的所觀境是時空無盡的,你可以規劃到未來,就是說你不管來生是出家、在家,你還是要趣向無上菩提,所以你在「發願」的時候,是「盡於未來」。在空間上是「化度一切有情眾生」,不能有所簡別。用什麼樣的功德來攝受眾生呢?「使無有余,皆令究竟無余涅槃。」使令眾生的三界果報,都能夠窮盡,而成就大乘的「無余涅槃」。比如說離苦得樂,這個眾生他沒有飯你給他一碗飯吃,他沒有衣服穿你給他衣服穿,當然這都是一個暫時的離苦得樂。真實的離苦得樂,你應該要開顯佛法的道理給他了解,使令他生起光明的智慧,趣向無上菩提,這才是究竟。因為「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對眾生是「平等不二」,沒有自他的差別,成就「究竟」的「寂滅」。這個地方是講度眾生,斷惡、修善、度眾生。

  度眾生這句話說明一下。在宗大師修大悲心的開導當中說到:我們在發願的時候要平等。比如說你得菩薩戒體,你面對的是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你要是說針對某一個怨家,你不能夠對他斷惡、修善、度眾生,那你這個菩薩戒就不能夠成就,這個因種要圓滿。所以在理觀上,他是平等不二;但是在實踐上,有他的次第。他在次第上,一定先度化有緣的眾生,然後再對中庸的眾生,然後再對怨家的眾生,他是有次第的修。你看佛在世的時候,外道就譏嫌佛陀說:佛陀啊!你的心是平等,但是你花很多時間為佛弟子說法,你花很少的時間為外道說法?這外道就譏嫌佛陀不平等。佛陀說:假設你有三畝田。一塊是最肥沃的田,你只要少分的耕種,就產生很多的水果;第二塊是中等的田;第三塊是貧瘠的田,你怎麼種就長不出水果。這樣子的話,你應該要先耕種那一畝田?外道說:我這個精神體力有限,我應該先耕種肥沃的田。佛陀說:佛陀在度化眾生,亦復如是。當然是對於善根已經成熟的眾生,先加以攝受。所以佛陀花大部分時間對出家眾說法,花少部分的時間為居士說法,花極少數的時間為外道說法,那是因為眾生的善根不同而安立的。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是不能有所簡別,但行動上有它的因緣差別,這個是在度眾生的方便。這個地方是講到修習菩提心的方便,在根本上安住菩薩種姓,你要先把你的種姓建立起來,依止這個種姓修行三種的加行──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加行,使令我們從種姓當中,慢慢的開花結果,成就種種的功德莊嚴。這就是成就菩提心的四種方便,一個是根本法門,後面三種是枝末法門。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之前同學問一個問題(參見三七五頁),我沒有好好回答,我現在再重復回答一下。

  問:法師慈悲!法師曾提到修行的次第,是從業力的修學而到心念的修學;也曾提到大小乘空觀的不同,小乘是把心性完全的否定而滅色取空,大乘有中道的智慧來保留心性本具的妙用。在實際的修行上,當我們在修習空觀的時候,是先修小乘的空觀,再修大乘的空觀?還是二者同時的並行?

  答:我們修大乘佛法,可以從二個角度來修學。第一個就是根本法門,就是安住菩薩種姓,所謂的正念真如。就是你的宗見,你能夠觀察一切法自性無生而不住生死;也能夠觀察一切法因緣生不住涅槃,來積功累德,空有雙照,安住中道實相。當然這個是不能有差錯的。當你在建立菩薩種姓的時候,還要有一些加行對治,就是斷惡、修善、度眾生。這個地方的空觀,主要是約斷惡來說。斷惡的時候,當然眾生惡法的熏習各式各樣。有些人根利遮輕,他大乘善根強,你跟他他講一心真如平等的法門,他就能夠接受;而且他煩惱輕薄,他的貪煩惱也輕薄、瞋煩惱也輕薄、高慢心也輕薄,所以他就不用太重的藥,他只要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可以把他煩惱的相續活動給消滅掉。但是有些人根利遮重,他善根強,但是他煩惱也粗重,他面對煩惱的時候,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這個藥就太輕了。所以聲聞法的好處,諸位讀聲聞法你會發覺:它的藥下得很重,它是對立法門。所以無常觀,有時候是「治亂世用重典」。所以西藏法王有時也一再強調修死亡,就是死亡也是無常觀,就是三界的果報。你說我們對三界果報的執取,觀自性無生,那也是可以;但是如果你觀察「我們總有一天要死亡」,死亡的時候「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生」,這個無常觀就有一點滅色取空。它這個滅色,這個地方在觀的時候,就要注意:小乘的學者在觀察無常的時候,他是把整個三界的果報加以厭惡,所以一切有為法他一觀下去,一切有為法經過無常觀一抉擇下去,沒有一個東西有價值的。所以你看《法華經》《維摩結經》聲聞弟子就很坦白跟佛陀說:

  我觀察這一切的法,不管是生死的法、不管是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都是不生不滅,無大無小,無常敗壞,不生好樂,他對有為法沒有感覺。菩薩在觀無常的時候,他主要是依止一心而修,他就是對治內心的障礙,這一點要注意,就是回光返照。就是說我們也會用聲聞法的這個重藥來對治,但是他所對治的,是依止一心來對治心中的愛取,我們對三界的果報不會產生那麼怖畏,以後你往生淨土,要回入娑婆度有情,你就不會那麼困難。所以我們諸位要知道一個原則,就是說成佛之道有很多事情要做,斷惡是第一件事,但是你在斷惡的時候,不要產生後遺症,不要為你以後的菩薩道做遮障。就是你在斷惡的時候,你不能錯損你的善根。我們今天觀無常觀,是對治內心的執取,對於三界的果報,你如果極度的厭惡,你以後要回入娑婆就有困難,你到時候還要再修一個法門來破除這個障礙。就好象說我們學鋼琴,學鋼琴你一開始沒有跟一個好的老師學,你跟世間那些在路邊上彈鋼琴的人學,你一下子也會把鋼琴彈得很好,但是你手法不是完全正確,你要去彈正式國際的名曲就有困難。有困難的時候,你再請教善知識,善知識要花二倍的時間教導你。就是你要是一張白紙,還好教導。就是你要花一半的時間,把你過去的習慣全部洗掉;然後再花一半的時間,重新學習正確的手法。所以你剛開始就應該把正確的法門,這個正確的方法學對,不要為以後造成障礙,這個道理就在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也用聲聞法,甚至於我們用人天法來對治,但是你的根本法門──正念真如,不能有差錯,這是菩薩道的重點,莫向外求。你所有的法門都是在作內心的對治,在對治內心的惡法,生起內心的善根、生起內心的大悲。這樣子你能夠在三界當中出入自在,你能夠在往生淨土、成就法身以後,要回入娑婆,就不會有困難。就是說你今天在整個成佛之道的布局,你要有遠見。你采取激烈的手段,你以後一定會後悔,你還要花很多時間,尤其是那種法執、所知障是不染污無知,你會發覺為什麼以前同樣發心,大家一起修學聖道,人家成就初地了,我卻還在十信位、十住位,在那邊進不去?就是你過去斷惡的時候,激烈的手段產生的後遺症很難對治。因為我執是煩惱障,它粗重它很容易斷;法執是所知障,你弄錯以後,它非常微細,它是不染污無知,你很難斷,那種等流習氣,它會在你的菩薩道當中,生生世世跟著你。所以我們剛開始斷惡,要等同聲聞修學,但是你斷惡的時候,要注意你所斷的惡是內心的惡,不能把一切有為法斷掉,這個地方要注意。所以到底應該是同時並行,還是專修小乘的空觀,或是大乘的空觀,這就要看個人煩惱的粗重性。但是它的重點就是莫向外求,依止一心為宗,來生起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加行,這樣就對了。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上一篇: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七卷
下一篇: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二五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