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信佛的心路歷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心上蓮花群泥人天

  之前的二十年我沒想過自己會信佛。

  我努力地想了想在2014年之前我和佛教究竟有沒有過交集,倒還真想到了一點線索。小時候看電視,我對一句台詞印象深刻:“姑奶奶今天就送你上西天。” 我記得當時不理解“姑奶奶”是怎麼個意思,所以就記住了這句話,順便記住了“西天”這個地方,後來我便嚷著要上西天。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電視裡怎麼說,我就怎麼學,我以為那是個好地方。當下佛教淨土宗大興,淨土法門要求“信願行”具足,現在想來那應該是我第一次發起求生淨土之心(笑)。另一個線索是在初中的時候,一次寫作文,我忘記作文題目是什麼了,只記得我模仿了心靈雞湯之類,寫了點什麼酸酸的話,然後在前面冠以“佛曰”。當時我對那篇作文還是挺滿意的,我還概括總結了一下,以後寫類似的作文,前面就加上“佛曰”,盡顯逼格(貌似後來沒用過了)。再後來不知道是在歷史課本上還是別的書裡,看到過對佛教的評價,說佛教是統治階級用以奴役和愚化勞動人民的工具,那時我深以為然。再加個《西游記》,這些就是從前我對佛教的全部印象了。

  各人信佛的因緣不同。說來慚愧,我的因緣源於對鬼神問題的疑惑。高中一次放假回家,我偶然在飯桌上聽到奶奶說起她去看神婆的經過。我相信只要是上過學,哪怕是只讀到小學二年級,都會明辨是非,判定這是迷信。當時的我必定也是這樣子。過了一段時間奶奶去鄰縣看神婆了,據說那人很有水平,作為文化人(汗,高中生而已),打擊封建迷信、幫助奶奶認清真相自是義不容辭。到了那裡,我很不屑地往旁邊一站,看著神婆,期待著揭穿她的鬼把戲。那人問過生日和來處後(僅僅這兩個信息)便開始看香,然後一件一件的事情開始說——注意,不是套你的話,是主動給你說,包括你的隱私之事。當時我就震驚了,抱著打假的心去的,結果我被“打”了。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記得大一的時候我得出了一個結論:“神婆在看香時進入了某種冥想狀態,使得其推理分析能力大幅度提高。”當時我很認真地把這個結論記在了本子上(笑)。不久自己就把這個結論推翻了,怎麼可能嘛,什麼信息都沒有,能力再強也分析不出個什麼。那個時候我對無神論的觀念開始動搖了。期間我在網上接觸到了很多信息。比如混糗百的時候,偶有糗友發過這方面的帖子(水漫漫講過她小時候掉魂的經歷,還有一個糗友講自己用一杯米給孩子叫魂的事)。漸漸地我接受了鬼神的存在。

  說到這可能有人問,就憑網上的這些東西,你就信了?其實我是有幾個基點的,一個是上述的神婆經歷,另一個是一位好友給我講述的家人“附體”的事情。這兩件事足以撼動我曾經的無神觀。網上的那些事只算是開闊視野吧,其荒誕程度不出我身邊的這兩件事。

  大學時我接觸過不同的宗教。我本科是在東北讀的,我覺得那裡信仰基督教的比較多,我的同學中就有幾個,我還隨他們一起去教堂做過禮拜,不過沒有產生什麼感覺。有一年暑假我和一個同學去了成都,在當地一所著名的道觀裡遇到了一位醉酒道士,我向他請教了三清殿前兩只塑像,沒想到這位師父來了興致,邀我們到他的住處一聊(我想聊道教的,可是他不怎麼談這個話題),結果道士沒聊盡興,又帶我們去吃火鍋,還沒盡興,接著轉場酒吧(汗,我第一次去酒吧是和道士一起去的)。我記得當時我尴尬地叫著“師父”,沒想到這位師父很江湖氣地說:“叫我大哥就行。”從那以後我對道教無感(絕不是毀謗道教,各個宗教或者社會團體、政黨總會有害群之馬,在此僅為敘述我的經歷)。

  後來在考研期間,我遇到了一個帖子,作者講了自己做靈媒以及信仰伊斯蘭教的歷程,於是去圖書館借來了《古蘭經》,不過也是看後無感。更主要的是當時正在復習考研,學習為重。但有一點要說明,那個帖子的後面有網友跟帖時講了一個馮馮居士與《楞嚴咒》的故事,我當時看的有點粗,看成了作者與《楞嚴咒》了。我就在網上買了本中華書局出的《楞嚴經》,在裡面果然找到了楞嚴咒,只是對當時的我來說那還只是兩千六百多個字的亂碼,然後這本書就被我束之高閣了。

  一天早上,我在自習室裡復習,書看著看著就走神了,開始回憶往事。過去的事有好的有壞的,但是我的注意力漸漸都集中在了不好的事情上,我也就感到越來越苦悶。那是我感覺最壞的一次,當時我無比憂愁,具體愁什麼我也不知道,就是莫名其妙的煩(這個倒和學習無關,當時復習的還是很順利的)。我就問自己,這可怎麼辦,愁成這樣子,還怎麼復習。且不論復習,活著都覺得沒意思了。

  突然,腦子裡蹦出了兩個字“講經”,豁然開朗,我可以下載些和尚講經的音頻聽聽嘛。後來回想起這個事情,我覺得很有意思,這個“講經”的念頭是怎麼冒出來的呢?按佛教的說法是宿世的善根萌發,按唯物的說法是自己窮途末路時靈光一閃想出來的。我傾向於前種,不過這個並不重要。中午回到寢室,我就迫不及待的在網上搜了搜,發現有人推薦慧律法師講的《楞嚴經》,那時我還不知慧律法師是何許人也,但知道我有一本這樣的書,於是就下載來聽了。你問我聽的效果怎麼樣?我說非常好,我非常清晰地記得當時的一個場景:我從自習室出來,下樓梯,在樓梯拐彎處我覺察到自己感覺是非常爽的,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我想說是“清淨”,又因為見到過很多人描述佛法時用過這個詞,我覺得略有矯情,但是除了這個詞我沒想到其它更合適的形容詞。

  當時為什麼爽我也不清楚,要說是聽經解決了生活中的某幾個具體問題,也不合適。因為法師講的內容跟當時的我並無關系。就像之前的煩惱來的不明不白,之後的快樂來的也不清不楚。從那以後,午睡前以及晚上睡覺前我都要聽慧律法師講《楞嚴經》,心裡再沒有產生過波動,順順利利地復習和考試。我學佛後聽說有的人第一次聽《心經》或者《金剛經》時會感到心很靜,我還納悶自己怎麼沒有這種感覺。前段時間,回想起第一次聽《楞嚴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也體驗過,那種感覺就是所謂的“法喜”

  要說明的是雖然聽了一段時間的講法,但我對佛教並未產生興趣。寒假時我繼續糾結於鬼神的問題,當時我已相信鬼神的存在,在此基礎上可以繼續相信上帝、玉皇大帝、龍等傳說的真實性。還是在網上,我看到一種說法是佛最厲害,這時我心裡才動了個念頭,要不信佛?開學後我在網上發現有經書可以結緣,就在“蓮峰古寺法物流通處”請了一些經典。(很多佛教書籍都可以通過網絡免費獲取的,除了剛剛說的外,還有“弘化社”等。書都是免費的,有時需要你支付郵費,有時連郵費都不用出。另外當地寺廟也會有的。)這一看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最起碼的,佛教解決了我之前一直對於鬼神問題的困惑。佛教中的神奇,佛法的博大精深也虜住了我的心。當時我有點羨慕那些皈依過的“正規軍”,想著自己何時也能皈依。不久機會來了,我在網上注意到五台山竹林寺將會在暑假舉辦第十屆“清涼之旅” 夏令營活動。我異常激動和興奮,報名時間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報名表發了過去。等待了將近兩個月,我收到了錄取通知,七月底我到了五台山。在五台山的十天我終身難忘。報到當天,在去竹林寺的路上,我碰到了一位僧人,我向他問路,就這樣聊了起來,師父邀請我去他所在的黛螺頂寺。在竹林寺報到完後,我就去了黛螺頂寺,找到師父。師父先帶我去觀堂吃過齋飯,便帶我去他的寮房。在那裡我們聊了三個小時(傳說中的青年問禅師吧,哈哈),那時我尚未皈依,對佛教有很多問題,師父耐心地為我一一解答,過後還帶我拜了一圈佛,臨走時師父還給我提了一袋供果。現在回想起來我還對那位師父充滿感激之情。回過頭來說說夏令營的事情。我們過著和出家師父們一樣的作息時間,早上四點鐘就要起床,洗漱完畢就上大殿做早課。我還記得早課之前鐘頭師父那叩鐘偈唱誦得極為好聽,莊嚴而悠長,到現在我還能回想起那美妙的音律。我記得寺裡的齋飯也很好吃。在夏令營的幾天裡,我們聽法師開示、拜三昧水忏、抄寫佛經、體驗禅修、參加傳燈法會和竹林夜話,還一同拜訪了夢參老和尚。對我最重要的是我在妙江大和尚下皈依,正式成為了一名三寶弟子。

  從皈依到現在有半年時間了,我越來越慶幸自己遇到了佛法。大學四年我吃了很多苦頭。雖說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當時我的三觀尚在形成,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疑問,比如“人活著為了什麼”等等(問題聽上去有點裝逼有點傻,請見諒,彼時三觀尚未形成)。對於這類問題又不好和他人交流,我只能根據已有經歷進行思考。有的時候自己琢磨出點東西來我就會覺得很高興,可是或許某件事情的發生就會推倒我之前的想法,然後我便會陷入苦悶。對自我認識的變化、人際交往方式的變化等等也會造成情緒的波動。如果按照當時的情況發展下去,我可以想象自己的結果:一切就這樣波動下去,直到哪天不想再波動了就將某個錯誤觀念體系奉為圭臬,就這樣變成某一類人。幸好,我遇到了佛教。當初我只是因為對鬼神的好奇才接觸佛教,沒想到佛教倒帶給我超乎想象的利益。

  其實我本來打算談一談我對佛教的理解,可是發現以我目前這拿不出手的水平怎麼說都不足以顯示佛教的偉大。那我倒不如說一些具體的事例。佛教提倡奉行五戒十善,其中有一項是不嗔。嗔是什麼意思?通俗點說就是脾氣大、易憤怒。假如有人惹到了你,一個正常人的表現當然是生氣憤怒,甚至還想打他罵他。那學佛後就不會生氣了嗎?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怎麼能不會,多的只是在生氣時能迅速覺察到“咦,我怎麼生氣了,噢,不能起嗔恨心的”,一覺察到這一點,火氣便立馬消了大半。禅修要求關注內心,把禅的功夫用在生活中就可以時時覺察到情緒的變化,這不就是情商較高的一大表現嗎?從前我的脾氣不好,經常會覺得看哪個人不爽。爸爸教我要多看別人的優點,少看別人的缺點。我試了,對我無效。佛教教我要意識到兩點:首先,要相信每個人都是好人,因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其次,要明白我們都還是凡夫,是凡夫就會受到貪嗔癡三毒的侵害。哪怕一個人窮凶極惡,殺人如麻,他首先也是個好人,只是被愚癡和憤怒所蒙蔽。一明白這兩點,我便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時候再看什麼都是美好的、陽光的。把這個應用到人際交往中,你會享受到更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系。這或許就是佛教所說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了吧。

  實際上佛教絕不僅僅是為了修身養性。只不過是各位朋友喜歡積極上進的內容,那麼佛教就會用世間法的智慧來吸引各位。佛教是多面的,號稱有八萬四千法門。 (“八萬四千”經常在佛教中出現,這並不是一個實數,只是形容很多。)哪個人是什麼根性,佛教就用哪一面來度化他。其實佛教只不過是世尊發現了真理,然後因材施教地告訴人們真理是什麼,怎樣去實現。只是這個真理同我們接受過的教育太不一樣了。比如佛教講因果不空,講六道輪回,今天誰相信?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這個是因為先入為主的心理效應。大家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教育要抵制一切封建迷信,結果是遇到這方面的事情時大家就會下意識地、不加思考地對其排斥,那麼這本身算不算是一種盲目呢?再有,很多人或許有過比我還要傳奇的經歷,只是當時百思不得其解,過後聽到一句“對這種事情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便奉為准則。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欠思考的表現,那句“准則”也是個偽命題。就對於“有無鬼神”這個問題,我不相信有模稜兩可的答案,要麼有,要麼無。從未有過怪異經歷的人認為無,我覺得可以理解,因為實踐出真知,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怎麼會有這方面的知識。而對於有過這樣經歷的人,草草將自己的經驗歸因於幻覺、心理作用,我覺得卻是不負責任的。正是這種不徹底,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人小資化地學習佛法。何謂小資化?讀過幾本經書便妄談空有,看過幾則禅宗公案便談禅說玄,把佛法僅僅作為提高逼格的工具,而對於持咒禮佛等卻又不屑一顧。

  理想中的佛教徒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首先應當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是成為佛教徒的標志。為什麼皈依這麼重要,不皈依就不能學佛了嗎?聖嚴法師曾經在《皈依三寶的意義》中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皈依之於三寶弟子就像注冊學籍之於學生。沒有注冊學籍,你也可以旁聽,只是終究不是正規的,也拿不到畢業文憑。其次應當奉行五戒十善(注意這個不是成為佛教徒所必須的,只是較為提倡的。我於五戒中尚未受不飲酒戒,就是考慮到交際和未來工作的需要。)其實平常生活就是一種修行。起心動念、一言一行無一不是機會。比如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能不能將嗔恨心化為慈悲心,對其存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做到五戒十善,現世必獲安樂,亦可保證我們在下個輪回中不墮三惡道。最後,通過一系列佛事,比如持咒、禅修、誦經和念佛,種出世的因,解脫生死,脫離輪回,才是根本。

  不過我也想說明另一類學佛較為極端的情況。按宗性大和尚的話說就是“把自己弄得佛裡佛氣,而於日常生活搞得一團糟”。這是呆子的行為,沒能把理論化為實用。你自己弄成這個樣子,還要讓別人怎樣對佛教起信?我曾經看過一篇帖子,他跟我這的情況正好相反。作者號稱學佛十年,反倒開始誹謗佛教,據我看多半是因為厭惡這種不好的學佛習氣。

  其實這篇文章裡,我還想寫更多的東西,比如舉出幾個確鑿的證據證明鬼神的存在,可是再確鑿也只是落於文字,沒有經歷的人到底還是不會相信。之前說的,我們先入為主的思想使得我們慣於以無神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我還想聊一聊想象中的佛教和真正佛教的區別,比如說出家師父們幾乎人人都有手機,有的也玩微信,這個畫面對很多朋友來講好沒有現實感。其實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印象中的佛教多半是來自影視劇,而影視劇中的和尚多半又是在古代,所以我們想象中的和尚也應該是青燈古佛的那種感覺,甚至還會點絕世武功。實際上時代在發展,為什麼和尚就不能現代化?我微信裡就有在五台山上認識的師父,我於佛法有不懂時也可以時時請教,我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合適。

  一篇文章能表達的東西到底是有限的。如果各位看完之後能對佛教的認識略有改變,我就很知足了,要是再能起個去寺廟轉轉,或者看看相關的書或帖子的念頭,那我就謝天謝地了。

 

上一篇: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佛法的啟示
下一篇:揭秘生活中的因果:重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