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大師(688 - 763)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五代祖師。俗姓周。唐缙雲仙都山(浙江缙雲)人。
母親羅氏夢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給她一朵青蓮花說:“此青蓮花表大吉祥,寄於你所,當生貴子,冀愛護之。”臨到誕生少康大師的時日,青色光彩遍滿室內,並散發芙蕖的芬香。少康大師容貌端莊,聰慧可愛,幼時即有不凡之形態,與一般孩童大不相同,有識見者都認為少康大師有武將文官之相,最為奇特的是少康長到七歲還未曾啟口講話。
有一日,其母帶他往靈山寺拜佛,於大雄殿中母親問他:“認識佛像否?”少康大師忽然回答:“此是釋迦牟尼佛。”其母聽言甚感驚詫,心知此子定是宿具善根與佛有緣,便令少康出家修道。
少康十五歲時,已能通曉《法華經》、《楞嚴經》等五部大經的奧義。弱冠之年,前往上元龍興寺聽講《華嚴經》、《瑜伽論》,朝夕不懈地深研佛學義理。後游歷四方,參學知識。
唐貞元初(公元785年),到了河南洛陽白馬寺。在殿中禮佛時,見大殿閣中佛典文字放光,細觀查之,發現是善導大師的《西方化導文》。少康觀見此番情景,歡喜異常,心想善導大師乃淨土宗的高僧,自己又對淨土教法頗有好感,認為這定是一個吉兆。便於心中默默祝禱:“我若真與淨土有緣,當使此文再放光明。”剛發願畢,果見彼文重放光明,光中還現出無數的化佛菩薩。少康目睹這些瑞相,證知實乃先祖的靈跡感應,遂五體投地頂禮發誓說:“劫石可將磨損,我的誓願不會變易。”由此而樹立起了研學淨土教法,弘闡淨土法門的堅實志向。
少康大師為表心跡,特意前往長安光明寺善導和尚的影堂,懷畢恭畢敬之心,瞻仰頂禮善導遺像,祈願得見善導大師。於頂禮之際,心存觀想,但見善導大師現真像於空中而對少康作語曰:“汝依吾教,廣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養。”少康得到善導大師的教誨之後,如服定心之丸,更加堅定地一門心思研修淨業,發誓終生弘闡淨土教法。
少康大師南下到江陵,路遇一僧對他說:“你欲教化眾生,應當去新定。”說完,倏爾不見,香光往西而去。少康大師到新定,人未得到佛法教化。少康大師乞食得錢後,誘獎兒童說:“阿彌陀佛是汝本師,能念一聲,給你一錢。”眾兒童為錢故,爭相而念。幾個月後,念佛兒童劇增,少康大師又善巧引導,念十句給一錢。如是經過一年的勸化,新定地區大小貴賤念佛者,盈滿道路。
少康大師見機緣成熟,便於烏龍山啟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集大眾午夜行道唱贊。每逢齋日,有三千余人雲集。少康大師登高座,令四眾弟子望其面門,即高聲唱阿彌陀佛。每念一聲,口中即出一佛,連誦十聲,則出十佛,若連珠狀。
唐貞元二十一年十月(公元806年),少康預知時至,囑告身邊的四眾弟子說:“當於淨土,起欣樂心,於閻浮提,起厭離心。”言畢結跏趺坐,身放數道光明而化。當時,天氣陡變,狂風四起,百鳥悲鳴,烏龍山間仿佛也一時變白。遺體火化後其弟子等為其立捨利塔,存於州東台子嚴,因此之故少康大師又號台巖法師,後來的天台德韶國師又曾重修塔墳,後人稱之為“後善導塔”。基於少康大師對淨宗作的傑出貢獻,在《佛祖統記》卷二十六中列其為蓮宗七祖中第五代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