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解讀《楞伽經》第六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光禅師解讀《楞伽經》第六講

  楞伽王的宮殿是高顯、嚴峻,高不可攀的,除非你證得六種神通可以上去,除此以外很難。而且它開篇明義的時候就給我們說了,這部法是要講佛自證智境界,不同於菩薩乘、二乘。一定是這樣的修行的,它是個捷徑,直截了當的開示給我們的一個說法。我們沒有這個認識的時候,肯定會覺得佛法是那種高深玄秘的東西。當我們能夠接觸到這個法性真理的時候,佛性那種理性形象的時候,你會覺著祂講的很真實的一種心狀,就是你那個心行的狀況。我們不理解這些事情的時候,就覺著好像自己的心吶,相距佛祖非常遙遠。

  這也是真實地證明一個什麼道理呢?我們這一段時間所經歷的事也在證明一個道理。你的心跟佛能相應,自然能感受到祂那種生命,他那種智慧光明;你的心跟佛不相應,哪怕佛祖在你面前,你也是充滿著什麼?你那個生命世界裡就會充滿著煩惱、執著、貪嗔癡,真真實實的。

  佛祖的智慧生命不是體現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特定的形象。是什麼?是智慧,祂的智慧法身那種生命是遍虛空法界的。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的智慧生命的體現,如果你能夠去證得的話。我們不能證得就會有什麼現象?你就會能感覺到分別和執著的煩惱,你是生活在生死相續的境界裡頭,生生滅滅,患得患失,你體會不到那種陽光,那種智慧光明,你體會不到。

  所以說你看佛祖就是什麼?就是跟你一樣的凡夫,祂也有生有死,也有煩惱。你看你有啥祂有啥。實際上人家是不是那個樣子呢?你憑什麼說?咱就說很淺顯易懂的一個道理,就是你們前天撿捨利嘛,你們那麼多人撿一顆捨利、兩顆捨利,實話告訴你,我看哪兒都有捨利,這是真真實實的。否則我不可能借一個因緣去變出來那麼多,恰恰那五顆最好的捨利是在我的床底下撿著的,沒有說在佛堂裡撿著。實際上我看哪兒都有。

  捨利是什麼?捨利是功德,是信心。《金光明經》佛說的很明白捨利是你的功德、智慧的體現,不是一塊枯骨。六祖大師講的話“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呀!法沒有什麼正邪之說,是你的人心有正邪之說。

  佛菩薩聖像、三寶形象,應該是很好很莊嚴,很清淨聖潔的。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呢?我們看到借了這個名義胡作非為的事很多,那你說是佛像有罪過嗎?但是他借著這個佛像,借著這個三寶形象,就做了很多並非佛法所教導的事。

  那我們該如何看待呢?這個就是個人的心吶,就說唯心所現,他自己招感的果報那沒有辦法,善惡因果都是有實際的東西,那我們怎麼辦?我們就管好自己就行,管好自己不要叫自己順著勁進去就行。順著什麼?順著沖動,不要順著情緒跟沖動、執著;你順著情緒沖動進去,你就掉進魔鬼圈裡。那就入魔了,那所謂的什麼臉面啊,什麼容面啊,都沒有了,一下把臉都丟光了,那事咱不要干。

  我跟你說為什麼我不怕你們去跟別人去聽呢?因為我不怕別人跟你們講什麼,為什麼?因為你在我這裡聽到的是最正統的法教,因為它符合你的本性,符合你的真實生命狀況,我講完了你那兒就有共鳴,你有感受。這種感受是什麼?是身心切實的感受,然後你再聽別人的,你能聽出來味道。就像你喝慣了超級鐵觀音,再喝那茉莉花茶,你就覺得難喝,有這體會吧?

  你知道在過去那個甘丹寺,就是宗喀巴大師的道場,那個法座是公開的,誰有那個本事誰上去座,沒那個本事你坐上去你得吐血,就那麼簡單。樓上的法座,金剛座,那是能生捨利的地方。別看那就是那麼個木頭礅,那地方不是輕易誰坐得了的。你坐上去你得是那回事,不是那回事我就不知道你有啥報應了。

  所以說我們啊,要以平常心、不分別的心看待。為什麼我昨天有那麼一個安排?我們前兩天才講了不分別是為真見。你們千萬不要分別,你們一定要看什麼?也是在現身說法,你不要看別的。你有感受證明什麼?證明你知見重,證明你那個煩惱重,你一樣要什麼?很感恩的,這個從心裡你要觀察法的平等性。這真的叫修平常心,平常心是道啊。

  咱們都知道平常心是道,什麼叫平常心?我們看人世間的是非就是很淡然,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真的得去體會這個感覺,你體會自心的變化,透過現象來體會自心,這才是智慧的修行。所以說我們看待任何人都要很尊重,人家都有比自己閃光的地方。我不是成天教給你們這個思維嗎?所以我昨天有安排那麼一場,目的就很簡單,記住我說的話“各自觀心”。

  我們以後要碰到這些事還多,什麼人咱們都去經歷,都去看,你越看的人多你就會越相信你師父教你的這個道理那是太正確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你越聽的多你會越發現,哎呀,俺師父講的就是對。你看我給BZH不都那麼講嘛,BZH是最好看書的,最好去給這個說,給那個也看的,你隨便,你越看得多了,越聽得多了,越會發現你師父講得還是對的。我不是讓她抄《華嚴經》嗎,她抄抄抄,就給我發個短信,發了一通感慨,師父講的真的沒錯啊,太好了,咋咋咋的,實際上就是這樣子。

  我們前幾天才講了煩惱都是分別妄見,我們現在就要修行不分別,有那麼個機緣巧合你就看到這些境界。這就看你那個分別能力了,你是往那個平等法性裡分別呀,還是往那個意識執著裡分別,這就看我們自己的功夫了。所以說各自觀心,這個事緣發生緣起完以後,我們要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平呢?是不是歡喜呢?你要不歡喜,煩惱起來了,智慧就沒有了嘛。

  這是我們平常教學相長,我們透過一天的實習、實踐、觀行,你們各自觀心,是煩惱生出來了還是智慧長出來了,還是昏沉?我們都有啊,一般HY就長的昏沉多一點對吧?一開始前邊有點煩惱,後來就沒了,不錯,真的,懂得觀行了嘛。B居士聽的少嘛,所以這個知見模糊一點,還有一些知見不太清楚。這就很好,你們幾個表現都很好啊,很不錯。表現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能夠去順應佛法的教理去思維了,能夠從聞思修開始感受了,這是真實的功德就顯現了嘛。這也就是你不枉費見佛一場,換句話說,我們這才叫真見佛,真正的見佛了。

  你修不分別,不分別是為真見嘛。如果我們光分別呢?就叫不見,不起分別是則能見。於現象當中,於當下這個境界當中,你不起分別,不起什麼分別呢?不起主觀意識和現象的分別。你不起這樣的主觀意識,這叫不起分別,但是不是說不知道這事的好壞,我們清楚地知道這個事情是該如何去辦的。學佛的人不是傻子,學佛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但是絕對不是世間聰明的那一種。世間人的聰明是什麼?是小肚雞腸,他要計較患得患失的,我們不是那樣的。

  你修學世間聰明的人最後成精了,成精了就像什麼,精是妖怪,人精,你看到過沒有?人修行成精了,見到過沒有?沒見過?昨天不是坐這兒嗎?懂這意思嘛?那叫成精了,對吧?那是一個聰明就成精了,成精了不就成妖怪了嘛。那種妖人妖氣就出來了,這你一下你就聽得懂了吧?你順應智慧了,你就修行得道了,得道的人你也見過對吧?這個人在這兒坐著哈,自己吹一回自己也行,這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咱們希望咱們得的是道,咱不要得聰明。道是什麼?道是真理,我們要明白真理,讓你的心念規范起來,你的心念規范在真理理性的這個思維世界、這個空間裡頭的時候,你的心不會亂,所謂的一心不亂是這意思。一心就是你的認識不會偏差,所以說我們在求證佛法。

  佛法講的一心不亂,不是我們以前所認識到的一些觀點說,念頭不會亂動,不是那樣,是你的念頭還在分別,往理性世界裡分別。從現象當中分別出來什麼?分別出來是理性跟智慧的力量,並不是說你這個學佛的人、念佛的人腦袋是個死木頭。按照某些觀點修行的話就成木頭了,他講的一心不亂是什麼?我的念頭不能亂動,一動妄念什麼,一動念什麼,不是那樣子的,這個觀點一定要糾正過來。

  人家佛家講的一心不亂是什麼?是意不顛倒,心不貪戀,這是個標准。意不顛倒是什麼?就是你的觀點不要亂蹦,你那個理性的思維是准確的、是恆定的,穩定的,這叫一心不亂。這個不是順著業力種性的,業力種性是什麼?不定性的,患得患失的,在分別執著當中過活的。而且我們印證出來的,我在自己實踐證明當中證明出來這個道理:你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首先要一心不亂。

  我見到的、經歷到的好多往生的現象,我爺爺他到臨終的時候大腦是中風的,別說念阿彌陀佛了,說話都說不出來,但是他依然能往生。為什麼?他能有一心不亂嗎?而且我們沒有助念那麼長時間,我們也沒有助念8個小時,這是真實的,我就在那念了幾遍經,大概可能有兩個小時吧,我還是坐在那兒,耐著性子念了會兒,他就往生了嘛。各種征兆都證明他往生了。

  這就是證明這個道理呀,你說他哪有按照以前他們說的一心不亂?肯定不行嘛。實際上他就是以這種見來分別的,以什麼見呢?他是不起分別了。我今天給你們揭示出來,在他那個意識觀念裡頭,他跟他的孫子是不起分別的,而且他生前就知道他的孫子已經出家了。因為《阿彌陀經》講了,念佛、念法、念僧都可以解脫,他自然跟三寶就不起分別了嘛,這叫歪打正著人家解脫了。歪打正著,就是這麼一個緣。不起分別就是是為見佛嘛,這是真真的他能往生的理由。

  我們也是一樣,這是求往生是這樣子。這是最低選擇,最低級的學佛的,我跟你說個難聽話,那個實在是笨的不行的學佛的,最後啊我要求個往生就怎麼樣了。那是對於那些沒時間學佛的,最後又結了個緣總算能往生了,就算不錯。

  我們現在這麼虔誠的,我在一直勸我們這些大居士們要發心成佛,一定要發心成佛,不要以為成佛是多高明的事,但是你也不要覺著成佛很簡單。我們從理性上要認識很清楚,我們事相上認真做,這就很容易成就圓滿的功德。並不難,就像我們做飯一樣,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要喊到真處做到實處;不要喊到真處做到虛處。那是沒有用的,那是自己騙自己,這還是你在起分別,你還不符合佛見。你起的是什麼分別?你起的是自己的知見和佛法的分別,你喊的佛法是很好,喊得不錯,你不去依教奉行,你叫什麼?做到虛處。所以你就不符合我們這幅對聯講的:“願力彰顯無明破,行到深處地獄空”你行不到深處,地獄怎麼空啊?煩惱空不掉。

  煩惱不空如何見佛呢?我們要從心底裡去見佛,你想成佛先得見佛,先知道佛是什麼,知道佛想什麼,知道佛認識什麼,你跟祂這樣統一起來,你就跟祂是同一類人。首先是同一類,然後你慢慢熏染慢慢熏染,跟人家學習。人家那個智慧經驗在你這個身心世界裡就相續成就,是這麼一個過程,並不復雜。

  我們成天喊著喊著,哎呀,我們要成佛,要修行,我們要去度眾生。我就講難聽話,自己往哪兒生還不知道,度誰去?我今天給你們一個准確的答案,記住,想度眾生,一定先得已經自度了。不然的話,你還沒吃飽呢,你憑什麼給人家去?不是糊弄人嗎?度誰去?最簡單了,你自己還八字沒一撇呢。

  真正的度眾生是什麼?佛講的度眾生並不是說我們要去咋咋呼呼到處所謂的弘法利生去,那樣好不好?好!能結善緣,善緣結的多怎麼樣?福報大,名氣大,實際上於道無益。所以我們要看得清楚,我們的生命很寶貴,我們沒有那個時間,沒有那個福報到處去宣講,我們現在就是說把心踏下來,就認真的去思維佛法真理,讓你自己的生命在你這現有的基礎上最大的升華。

  最大的升華是什麼?你自己能感覺到自己能受益,這個受益是什麼?從心底裡那種受益、開解,決定不是說小小的一種感應。車撞一回沒撞死那就叫好事啊?那再撞一下呗,對吧?你架不住再撞啊。因為你沒消那業障啊,你還得再撞啊,這個是必然的,而且又那麼膽大妄為,你敢在這個法堂裡升座說法,那有人看著呢,那嗎哈噶啦不是吃素的。

  我們要知道不起分別是為真見。我們要不起分別,不起主觀的那種測斷。又比如說你生病,你要起那個主觀的分別的話,會覺得難受、不難受。如果你起的是理智的分別,智慧的分別,會覺得這是好事,我們最起碼不用去想別的,消業障,受罪消罪呀,你這樣去思維的話,你就心安了。這就是你看你起的是什麼分別,我們不起的是煩惱分別,起的是什麼?智慧的分別,這個你們要聽得懂。

  現在的人給你灌輸的一個觀點,好多師父講的解釋,告訴你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好!都學會這話了,不分別是什麼呢?不要跟自己分別,要跟佛分別。一說為什麼不分別呢?為什麼不執著呢?告訴你啊,吃肉的時候該吃就吃,不要執著,是這麼個不分別、不執著,人們都是以為這樣子做。

  實際上這樣有好處嗎?沒有好處,自己騙自己。哪怕天天佛祖跟著你,天天佛祖看著你都氣的慌,因為你那個心底裡發出來都是什麼呀!你那個心裡頭發出來都是貪嗔癡啊,都是毒素啊!佛祖那個金剛不壞也成壞的了。我們要知道不起分別是這意思啊。

  這個楞伽王呢就這麼開悟了,所謂的開悟就是弄明白了。楞伽王思維到這個地步,弄明白了怎麼叫不分別。我們不起分別是這意思,楞伽王明白這個道理了。實際上我們所起的妄見分別是什麼呢?就像夢中事一樣,我們平常那個所謂的分別,實際上就像夢中事一樣。夢中的事,實際上你分別來也沒有用。這就叫分別自心,我們要離開這種錯誤的分別呢,你就能反饋到智慧的本性裡頭去,這是佛告訴我們兩個分水嶺的地方,這是稱為開悟。

  這開悟的意思就是你弄明白了,弄明白這個道該怎麼走了。我們不明白的時候,我們就會自以為對,實際上走到地獄了還不知道呢。有個典故,也是真實的事,什麼事呢?有個小和尚出家了也沒有什麼修行,結果怎麼樣呢?結果業報到了他下到寒冰地獄裡去了,但是他宿世有善根,寒冰地獄裡都有什麼呢?有冰蓮花,一朵一朵的,噢?他看到冰蓮花了,以為是到極樂世界了,哎呀!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呱唧!真到極樂世界了。他看見蓮花了,想起阿彌陀佛來了,一句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了。我看了那個故事,我就覺得可憐,實際上那就是他宿世的善根一下發現了嘛。

  這還是我們講的解脫,過去佛陀時代的時候可以依善根解脫,依福德和善根都可以解脫。現在人不行啊,現在人不能依善根和福德,依因緣解脫。善根、福德和因緣,這是你往生淨土成就解脫的三種資糧。

  善根,我們現在有嗎?有,肯定有。你聽到佛法了,肯定有善根。但是不足以叫你解脫。為什麼?因為你善根不夠哇,啥叫不夠呢?你碰到境界,貪嗔癡的力量大於你善根的力量,所以說你依靠善根,門都沒有。我們要是過去不是見佛種善根,我們不可能有福報,就是因為我們過去見過佛,種過善根。就像我們HY同志多少年不用去上班就能拿錢,這就叫善根吶,但是你那個善根轉成福報啦,你那個貪嗔癡就增長了,智慧就消減,所以說你這個善根力就差,你就不容易解脫,你就跳到煩惱圈裡,力量就不夠,沒辦法解脫。這叫善根力沒辦法解脫,你不要說你善根能解脫,也不要說你善根強,他善根弱。

  那個福德更別提了,我們那點福報都享完了怎麼解脫啊?這就說咱那點福報都享得差不多了,怎麼說享得差不多了?就說身體也是福報啊,想在這念會兒經,打會兒坐,一會兒昏沉了,一會兒睡著了,一會兒這個麻煩那個麻煩來了對吧?你像你一會兒姨媽來看你來了,沒辦法了吧?你說是不是麻煩?福德已經消完了、衰退了,你已經在享受了,在消你的福德了知道吧?所以說福德也不容易解脫。

  好歹咱現在福德還有,還夠用啊,什麼叫夠用呢?咱坐在這兒聽經聞法,最起碼不會說為這個發愁。為啥今天趕快造個緣起,這是緣起,證明我們不缺成佛的資糧。你不要缺資糧,資糧缺了,福德不夠你沒法成佛啊。所以說我們有機會就干什麼呢?趕快修福德啊,趕快積福報啊,我們別說消了,我們消不起。

  真的消不起,這就是善根和福德,這倆我們都不夠份,那怎麼辦?只有因緣,啥叫因呢?因,就是你自己的認識要清楚:我們絕對要解脫。自己的主觀意識絕對要清楚,不要含糊,自己一定要清楚,我要去干啥的,我要不要解脫,我要沉迷呀,輪回啊,還是要怎麼樣。要清楚,這是因。緣是什麼?就要解脫緣。有沒有人能告訴你個方法解脫,有人能告訴你的時候一定要盯住他。你盯不住他你就後悔呀,錯過你就當得後悔,那沒辦法,只有這個因緣才解脫。

  就跟我當初我一看見我師父能教我,我跟你們不一樣,我這個臉皮厚,我直接到師父那出家,我尊重我師父,他問我出不出家,我說出家我肯定願意出家,但是我有一個想法想跟您說,“您能不能叫我成佛?你要有成佛的法我跟您出家,沒有成佛的法我還得想想。”老和尚看著我,瞪著我,笑笑,頭一次,沒吭聲嘛,去了幾次才最後出家了。你有成佛的法行,那我就盯住你了,但是我知道肯定老師父有本事,我把我學佛十幾年的問題都抖摟給他,那我在家時也不含糊,我在家我看書啊,我看那些書一大堆的,我覺著老師父把我問題都解決了,真的解答得我特別滿意,特別高興,法喜充滿,我決定跟他出家,但還不放心,業障重啊,“有沒有成佛的辦法啊?而且不要太慢啊,你要是三十年,我肯定干不了,”我說,“十年我能堅持下來,因為我已經堅持了十年了,最好是三年。”我師父樂啊,這是真實的,所以說我告訴你,這也叫什麼?看你怎麼分別,你往佛法智慧上分別,你是解脫;你往主觀意識裡分別呢?你就是麻煩,就是輪回。

  我們要清楚這個開悟是這麼個意思,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有一個效驗,什麼?離諸染雜,正為自心。你自然就會出現這種效驗,什麼效驗?就會把染雜的信念去除掉,別人對你的干擾性就不存在了,你很清楚你在干什麼。我們多少年修行的經驗過來,外界的東西干擾對我沒有用,我很清楚我自己,真正的離諸染雜。當然有時候好玩嘛,很正常,但是我們自己玩,自己能收住自己,不是說玩兒得瘋了找不著北了,我們知道自己是干什麼的,這就說離諸染雜,證明一切是自心。自心是什麼?就是你的主觀意識方向問題,你所生活的世界的主要的結構,就是你自己的主觀意識方向問題,你自己的主觀意識方向不清楚的時候,你叫妄心造作,那個造作的力量是很大的,受的報應是很厲害的,所以我們現在要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證唯自心。

  證唯自心吶,這是我們要清楚的。這有什麼樣的果報?住無分別。你能證唯自心,自然了解一切萬法不分別的根由是什麼,安住於那種不分別的心態。這種心態是什麼?不起妄心分別,不起染雜力分別,不起塵念分別,是這意思。住不分別什麼,不分別執著和煩惱。我們要清楚往理智、智慧上去分別認識。這是剛剛開始,是這樣思維修行的,你住無分別是這樣住,安住在這種心態、這種思維過程當中去,這叫住無分別。

  你自然就會顯現什麼?顯現你往昔所種善根力故,就會把你過去所種的善根力顯現出來,為什麼?因為你住不分別的時候,你那個心性的功用,心性本來的自性的功德就會顯現,惡業會消除,負面的東西就會消除。我們不再思維惡業得失了,得失都是惡業,我們停止造惡業了,自然善根力就發生了。什麼叫停止了?因為我們思維的都是理智都是智慧,不去分別惡業得失了這些東西,所以就停止了嘛。那你成熟的就是善根力,把往昔所種的善根力統統成熟,一切緣起法的現象你就可以看到它真實的一面,就不會迷糊,不會順著它那個境界跑。

  誰給你說什麼你都很清楚,你看到這個世界都很清楚,你看到自心都很清楚。清楚什麼?清楚來龍去脈,該如何去處理它你都很明白。這一步叫什麼呢?這一步叫明心吶,這一步就是所謂的明心,而且你看,明心的實踐作用就是不隨他悟,能以自智善巧觀察,永離一切臆度邪見,這叫明心。你永遠超越了一切臆度,就是猜測,就是我們自己那種主觀意識的分別和猜測,根據感覺的猜測就叫臆度。

  你的感覺是來自哪兒?來自假想意識的那種分別和執著,你來自於它的話,臆度、邪見,你不是正解,你看待問題你就是邪解,你看佛也是邪的。我們總依著自己的意識觀點肯定是邪的。為什麼?我跟你這麼說你就聽得懂,世間人怕什麼?怕鬼啊,一說起鬼來都寒毛嗖嗖的哈,好,有辦法了,給你個護身符吧,給你個菩薩像吧,這玩意兒避邪,避鬼呀,你說是邪解還是正解?哎!這根本就是邪解。

  我們理解就是什麼?哎呀,這菩薩像這護身符能避邪,能驅鬼呀。你想菩薩是慈悲的,他是度眾生的,有他的形象在的地方,只能多啊,是這樣嗎?這個道理就像什麼一樣,三寶形象實際上是不避邪的,實際上是招鬼的,招非人的,為什麼呢?哎呀!很簡單嘛,這些眾生都需要超度啊,都需要幫助他們,他看見三寶的形象,他就知道這個人能幫他,他巴不得親近呢!所以你們戴捨利子啊,記住啊,捨利子周圍一定有那些天龍鬼神八部護法的。為啥呢?捨利子會發光啊,有光的地方就要有蛾子啊,就那燈蛾子,它解脫了,你可不解脫啊,你帶著它呢,你有感覺啊,它找你來你有感覺的。

  佩戴好啊,一定要發心修行,你那個心量打開了,絕對是增上的,為啥呢?這我跟你這麼說你就聽懂了,你以前什麼世面都沒見過,慢慢的有些環境讓你訓練訓練見了很多世面,你的能力增加不增加?增加了吧。就像我們的心一樣,我們的心只是心眼兒一顆小小的自己的,佛告訴你帶捨利子好,因為你發心修行,你那兒有亮了,找你的人多了,你的慈悲心就出來了嘛,找你的人多了,人、非人都找你去了,雖說你那個意識不知道,但是你有那個感覺,覺性知道啊。比如你今天突然夢見什麼了,然後你就會想,哎呀,這是什麼什麼事,我得去干啥干啥,是不是?你不就自然心量大了嗎?你說好不好呢?這就是好處,讓你那個心量大了,你那個福就大了,這是最大的好處,你不要妄想它有什麼別的東西。

  你說有沒有呢?唯心所現,你覺著它能那樣,它就能那樣,實際上我告訴你,真正戴捨利的目的是什麼?讓你去相信佛的那種智慧,而並不是神魔小說裡說的那個捨利子是什麼長生不老的靈丹,錯了。那些練氣功的說那個捨利子有能量,實際上我們都相信的是那東西有能量,能夠帶給自己什麼什麼是吧?都相信是那個,但是實際上不是那回事。

  我是實踐過來的,才給你們講這道理,我們把它放到塔裡呢,放到佛像裡裝藏起來,那是絕對正確的,那樣的話,你越來越清靜,沒有人找你麻煩,為啥?你是負責打掃打掃護持他的,人家不找你事,為啥?那有解決事的人。你帶在身上好,都找你去了。戴塔沒事,經文和塔沒事,經文和塔是你自己的加持,對你心念的一種加持。捨利呀千萬記住能不帶最好別帶,為啥呢?一定要聽真音,你看為啥我不帶呀?我是沒有還是咋的,為啥我不戴,我連佛像我都不戴。

  我們要明白不起分別是這個意思,要離開一切自己的瞎猜。你自己不是帶個小塔嗎?你帶個小塔它會轉你,沒事嘛,你發心修成佛了,接引它很正常嘛,而且你帶著它轉塔,就是這樣嘛,它也歡喜給你度嘛。

  你想超度別人往生啊,必須得有一個先決條件——你那個心開了沒有?你那個心不開,別說超度人家,門都沒有。它不是心量的問題,我說心開是什麼,你見佛了沒有?你見佛了你才能夠去超度人家。這就像介紹人一樣,我沒見過F居士,我不認識F居士,我怎麼叫他認識他?不可能的對不對?就是因為我見過他我認識他,我告訴你那誰誰誰在哪呢對吧?是這麼樣才能超度。

  你誦《地藏經》不要緊,發心嘛,學習嘛,沒問題的,《地藏經》不礙事,礙事的是你發心吶,就我跟你說的一樣,捨利子、塔都不礙事,礙事的是你,你那個心思礙事,你以那個貪嗔癡發的都是惡業。所以我們有這個正解吶,才能住大修行。

  什麼叫住大修行呢?你才能真正的行為呢安住正確,你做的不會錯,就是從心底裡去改變心行的方向,我們沒有臆度猜測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得到正確的一種想法貫徹。不然的話你會始終生活在那種邪知邪見裡頭,不得正受,你始終會沉淪在那種患得患失、嫉妒猜想,各種煩惱心思裡頭,那樣的話佛法對你來說是什麼?是痛苦的。

  實際上現在很多學佛的人就已經把佛法搞得痛苦不堪的,那是已經學歪了。我們現在就要把那個東西翻正過來。“住大修行為修行師”,為修行師是什麼?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懂得利他之法。你那個心地開解以後,你就能有利他的那種方法和方便;你沒有那個開解力,說白了你沒有那個見性的功德,沒有明心的那種力量,你別要去給人家弘法去。

  為啥?你根本不懂得那個法在哪兒,你弘什麼去?你度誰去?都把人度到下地獄裡去,准的,真真實實是這樣的。

  所以說我們要清楚,我們有自知之明,關起門好好學,這樣的話,我們有這個能力了再說,沒這個能力的時候,就踏踏實實地學修就行了。就跟人生孩子一樣,生完孩子你教養不了他你叫誤人子弟呀,這輩子你跟他結了這點緣,下輩子他恨死你,那你還想解脫?門都沒有。所以說我們修行佛法更是這樣子,我們自己不要後悔,自己做什麼事不要後悔,你不要錯誤猜測,一定要能夠善解道理,住大修行為修行師,這樣才能“現種種身善巧方便”,你能以善達方便智慧來利益一切有緣眾生,這是我們利他的一種果報相。

  “巧知諸地上增進相”,諸地是什麼?菩薩修行的境界。你就能夠了知各種各樣的菩薩修行的境界,如何去增進他的修行。“常樂遠離心意意識”,心意意識什麼意思呢?就是根塵識的分別,那種煩惱相就不存在了。所謂的根塵識對你來說,就是一種方便用。

  我們現在對根塵識的一種觀念是什麼?是我們生命的法則,根源。實際上我們的根塵識是什麼呢?是我們的一種臆度猜測,根本不是我們現在的那種理解。如果你能夠依你的自性去看根塵識的時候,你那個根塵識恰恰是一種智慧方便,就是一種工具,它不是有什麼主觀的導向問題。但是我們現在看根塵識是一種主觀導向問題,不是他的工具特性,啥叫工具呢?工具就是拿來用的,沒有什麼分別,它只是起到這麼個作用,但是我們現在不是,我們現在就完全受它的那種影響。一種假的影響,好壞的,它的是非判斷的影響。

  你比如我們看見小孩子不聽話,第一個反應會怎麼樣?會很煩、想揍他,實際上這就是已經上了你根塵識的當了,你看見小孩子不聽話,如果你沒有這個根塵識的攝入,我們要是依本性看的話,你根塵識攝入這個境界,你只管攝入,只管去你見到就見到了,見到就了知了,因為空性無礙,空性不留一相嘛,你看到就看到了,看到你怎麼辦呢?他不聽話,在你那個佛性裡頭,你會有個更好的辦法去把他勸導開,這是你的智慧。

  但是我們要是依著我們那個所謂的根塵識的作用呢,所謂正常作用是什麼?你鐵定會上去揍他一頓。他不聽話怎麼辦?不聽話你就讓他在那兒,你就把他扔一邊,一會他就好了,你起的所有的分別都是錯誤的,怎麼辦呢?內觀自心,萬法不可得,這時候你看你是分別在哪兒,這要起分別的。你起分別是什麼?是你往你的感受裡起呀,還是往你智慧裡頭起。往你理性智慧當中這個分別呢,哎,自然這個事態就會平息下來,你也不會難受,他也不會難受;然後你往你那個分別執著的假想意識裡去分別呢?好!你會氣得半死,又會把他打個半死,是這樣吧?就這道理。

  我們看待生死問題也是這樣,所以說“常樂遠離心意意識”嘛。我們有這樣的一種上增進相,我們了知心地的功用的時候,你就會把這個根塵識的作用就給正確過來了。

  “斷三相續見”,什麼叫三相續見?我們把這個根塵識這個相續的過程,這種認識,我們看待世界就是根塵識的相續過程,根吶,根分別嘛,用根來接納,用識來分別,分別什麼?分別塵相。因為這三種相的相續,所以成就你所謂的生活身心世界。我們現在了解這個東西,我們能離開這個的話,這種相這種認識,這種相的一種相續性,就會離開,就會斷掉,就會停止錯誤的程序作用,這就能把外道的執著捨離開了。你沒有“外道執著”了,“內自覺悟”啊,內裡頭的那個自心性就覺悟了。

  “入如來藏,趣於佛地”,什麼是入如來藏?就是在你那個真如法性當中所含藏的一切力量就會發生出來,就會顯現你的真如法性,就是我們所謂的本性嘛,自性就顯現。自性顯現你那個所謂的福慧就莊嚴,圓滿的就稱為佛地,福德和智慧都具足了就稱為佛地,這是我們要理解的。

  聞虛空中及宮殿內鹹出聲言:“善哉!大王,如汝所學,諸修行者應如是學、應如是見,一切如來應如是見。一切諸法若異見者,則是斷見。

  這是羅剎王發顯這個不分別的道理,顯發出來這種修行的方式,然後證得空性智慧所能夠感受到的一種利益和現象,他內心世界這樣思維分別清楚的話,“聞虛空中,其宮殿內,閒出聲言”,“虛空中”什麼意思?在他那個心性裡頭就是空性裡頭,“宮殿”是什麼?在他現象裡頭,因為我們所見的一切緣起法都是源自於空性。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看到的所謂的有和無都是在空性當中的,是這麼一個深層面的東西。因為他趨於佛地,而這個佛地是什麼?佛地是超越一切相而存在的,就是他能夠超越一切現象的認識而去正解,這是佛地。

  所以說他在這個空和有之間都能夠了解到自己智慧的發生點,智慧的那種趨向性,所以他就會有這種現象的出現。“聞”他能聽到虛空中和那個宮殿裡頭發出聲來,那是誰?那不是別人給他說的,那是誰?就是他自性的功德顯現的,證得自性,功德顯現嘛。

  “善哉,大王啊”,這個我們也聽得到,我們聽得到什麼?我們聽得到自己跟自己說很多話,你相信嗎?有時候自己跟自己也想啊,有時候兩個你在對話,是這樣吧?實際上那就是我們的一個覺性,一個識心性。一個覺性是什麼?順應理性那個,哎,我這事按理說不該這麼辦,但是呢我又不能不這麼辦,對吧?是這樣哈。矛盾!

  鹹出聲言:“善哉,大王,如汝所學,諸修行者應如是學”這是你那個正確的覺性認可你了,實際上你說是誰啊?不是佛菩薩,就是你那個智慧認可你的行為,哎,對,這樣學對著呢。我們選擇好正確的方法的時候,我們自己會發生一種感覺,什麼感覺?哎,我這樣做還真對了。你會有時候有感覺吧?哎,我這樣做還真對了,你看,自己還沾沾自喜,還不錯,我還真聰明哈。那就是你那個正覺智慧性,跟你的現象發生吻合了,就是你那個識心性偶然的機會皈依佛性了。

  我們要讓這種現象不斷的相續,你就會什麼?記住,成就漏盡通,讓你這種現象不斷的相續,皈依理性的這種力量不斷的增加,你就成就了漏盡通,漏盡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缺陷了,你的心行目的軌跡沒有缺陷了這叫漏盡通。我們要知道這個“應如是學”,自己就明白自己這樣沒有錯。

  “諸修行者,應如是學、應如是見,一切如來應如是見”,你能如是自然能見一切真理,一切如來就是一切真理都是這樣的。一切如來不是說我們想象的一切佛啊,實際上就是一切真理的究竟實義就是這樣,叫一切如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應如是學,應如是見”,如是見是什麼?不要走樣,你別把你那個主觀意識判斷現象的發生,那就是走樣,那是臆測嘛,應如是見一切如來。應如是見一切諸法,應如是見就是要本著真實的態度去看待一切緣起法,“若異見者,則是斷見”,如果你跟那個認識不相同,那你就叫錯誤的認識,這種認識叫斷見,不對,這是什麼?生滅見,還是生滅的認識。

 

上一篇:解讀《楞伽經》第七講
下一篇:解讀《楞伽經》第五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