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解讀《楞伽經》第十六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光禅師解讀《楞伽經》第十六講

  我們上次講到“又如諸識相雖是一,隨於境界有上中下、染淨、善惡種種差別。楞伽王,非但如上法有差別,諸修行者修觀行時,自智所行亦復見有差別之相,況法與非法而無種種差別分別?”,大概了解了一下。

  這段經文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差別法和非法的意義所在,前面講過很多相上的、法上的東西。我們先知道“諸識相雖是一”,識相就是分別跟執著,任何的識歸納起來就叫分別跟執著,所以稱為一。但是於境界上有“上中下、染境、善惡種種差別”,雖說識心的作用是分別跟執著但是每一個境界不同,所以產生的所謂的相法不同,分別執著作用是一個,但是緣起不一樣所表現的形式不一樣。這是識心性的一個差別相,“種種差別”,我們要知道識心有這樣的一個差別。

  就像我們分別這個世界是這樣的染污、好壞,各種各樣的感受都有,佛祖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呢?《金剛經》上說,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嗎?如來有天眼否?如來有肉眼否?如來有慧眼否?如來有法眼否?如來有佛眼否?就是討論眼光的問題,我們眾生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佛見的是什麼樣子?從不同的角度去討論識心分別的問題。

  你不要以為佛沒有識心,佛有識心的作用。佛圓滿具足一切功德,也有分別也有執著,他對禅定的思維、智慧的認同就是分別執著。他對眾生的利益和超拔也是一種執著,哪怕他憑願力吶無作妙力還是識心的一種擴大。他的識心是建立在絕對理性的基礎上的,發揮圓滿自性的基礎上分別執著。什麼叫圓滿?沒有缺陷,用咱們現在的觀念講人家那個思維技術沒得挑,挑不出來毛病就叫圓滿。我們的識心是有毛病、有漏的,佛是無漏的。無漏不一定不執著,但是人家就不叫執著了叫堅固。

  菩薩的誓願力堅固如金剛,你說他不執著嗎?但是跟你不一樣,你的分別執著是建立到妄想心裡頭,無常的緣起法裡頭,以妄想心為基礎以無常法為緣起,所以你叫分別執著有漏的作用。諸佛菩薩聖解脫是無漏清淨圓滿的,這是種種差別相。

  “非但如上法有差別”,不但是這樣有差別,你可以分析你的身心世界有差別,我們剛才是從兩個大角度來分,詳細來說眾生界還有種種差別不一樣呢,六道眾生所見的也不同,這就叫種種差別相。四聖道佛菩薩阿羅漢見的也不同。不但意識境界裡有種種差別,意識境界我們暫時可以理解為眾生界,就是眾生界有種種差別。

  “諸修行者修觀行時,自智所行亦復見有差別之相” ,聖智解脫的人也有差別相的分別,種種認識不同差別不同。“況法與非法而無種種差別分別?”,照上面這樣去講的話,正確與不正確的東西肯定會有種種差別分別。所謂正確和不正確是你分別出來的概念,我們分別出來苦與樂,你把自性本來沒有的東西給差別出來了。誰在受苦,誰在受樂?你沒有繼續想。你再繼續想下去,沒有誰在受苦,沒有誰在受樂,所受也不是真受。去想吧,這個經不住想的,你在感覺快樂,你也不是真的快樂,人靜下心來想想,實際上都能想得通。這個差別是妄想分別,所以說法和非法皆應捨。

  你說“沒差別”,那不對呀,沒差別為啥有苦有樂?你說“有差別”,也不對啊,有差別的話我們就沒辦法去證自性了。所謂差別和沒差別都是錯的,所謂法和非法都是不應該去理會的,都應該去所謂的看破放下。你所認為的正確的和不正確的,當然不正確的最好不要去用,有時候不正確的方法不一定壞,你得針對你的智慧,針對你所見的境界不同。這就是你的心能體現出來的,你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所應法不同,不應該有一個固定的所謂的法可以去見,以你固定的法去見就錯了,那根本就叫無明。要適可而止,視機而動,應機而教,這才是真正的智慧所體現出來的。

  “楞伽王,法與非法差別相者,當知悉是相分別故”所謂法與非法的差別相是什麼呢?“當知悉是相分別故”,所謂的正確和不正確都是相上的一個分別。本質上說什麼叫正確,什麼叫不正確?正確和不正確反正對你來說都要受,如果你有能力的話受不正確的也行。

  提婆達多就有這本事,人家到地獄裡頭跟三禅天一樣快樂,雖說人家壞事做盡,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他都干完了,你想干這事你還真得有福報,為啥呢?你見佛都見不著。佛本生記傳裡講,提婆達多不是一生一世呀,生生世世跟佛做對,你覺得這個人挺可氣啊,釋迦牟尼佛學《法華經》還是跟人家學的呢,實際上那是他老師。從令一個角度說,那是他老師,為什麼後來跟他做對呢?從另一個方面考驗他的修行,實際上成就他的修行的,而且還生生世世跟著他。你說這老師,哎呀!真的感動,讀過《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真感動。你可不要說提婆達多典型的壞蛋,不是,真真實實的,那個老師太負責任了。

  從釋迦牟尼佛跟人家求《法華經》以後,生生世世跟著他去教育他。怎麼教育他?為什麼我總跟你們說一個觀點:我們應該感謝跟咱們做對的人,為什麼?那些人真的太辛苦了,不惜下地獄的血本就看你的毛病呀,你哪有錯而且還不擇一切手段警告你啊。你真不敢犯錯,你說這種人是不是特別可敬可愛呀?《維摩诘經》佛告訴我們:現在十方世界那些魔王呀,大部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菩薩呀,有的不是,你不要以為都是,咱不要以為是個魔王就是菩薩。

  現在這些人都自以為自己很聰明,怕人雲亦雲、隨波逐流,實際上你已經在“隨波逐流”了。今天早上我看網上回帖,最後一個回帖說“那個捨利是真的假的?怎麼這麼大消息沒有報道呢?而且看著怎麼像人工做的?”,這就是個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實際上他騙別人騙習慣了,怕別人騙他。再說了,動動腦筋想一想,我們一不騙財二不騙色,我憑啥騙你呀?我知道你是誰呀?我理都不理你,我騙你啥?這就叫自以為是的人。你就可見這個眾生根性劣到什麼程度,這種人就是過去世不種善根的人,他見了佛不歡喜呀。見到佛的一切影塵聖跡都歡喜,那畢竟是善道裡來的人,或者是有善根的人。

  這就是差別相,最好的解釋這句話“法與非法差別相者,當知悉是相分別故”,我們只看到現象的時候,就以自己的識心判斷,你會產生一種錯覺,錯覺會形成業力種性,你會為你說的這句話負責任的。你任何對三寶的輕毀念都會負責任的,因為《地藏經》說的,你一念诋毀、譏毀,看不起恭敬禮拜地藏王菩薩的人,你會千劫墮於阿鼻地獄呀。

  這就是眾生心吶,我們要知道這是相的分別,從這個角度你判斷觀察佛經所開示的道理,這就是叫我們認清楚心的識相性,我們心的識相對我們身心世界的解脫意義非常不可思議的。你看不清這個道理,怎麼認識這個問題?你看清楚道理的時候,自然能想清楚事情該何去何從。

  何去何從,按照《金剛經》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那是如來之道。遇到事情該如何去辦?你去老老實實做就好,這叫無所從來,將來結果怎麼樣?不要去想,你做完了,自然有它該有的結果,這叫亦無所去。你要明白,這叫行如來之道。行佛道,人家佛跟你說的很清楚: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麼叫離一切相?就是你不要去生是非善惡的觀念。踏踏實實做一切有益於你身心境界的事,能夠利益你的身心境界,這就叫所謂做一切善。我們不清楚這個一切善,覺得好像一切善一定要去認為人家別人好就好,不是那樣。你認為有別人的話,不是一切善,你沒有離一切相。你認為這個善我是給別人“做”,才叫善,那你還在一切相中,不是離一切相。你要離一切相去修一切善,不要覺得這個事情是增益別人的,不是那樣的,這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不存一切善惡得失的觀點去做一切增益自我身心的事,叫增益自我身心。讓自我身心恆常充滿智慧光明和快樂解脫,這是你生活的原則。要把這個原則建立清楚,維護你身心世界的光明、自在、智慧祥和,你要盡力去維護這幾種狀態。為了這個理性,你去可以看破一切。這是你生活的法則,是你身心世界所要有的一個東西。

  如何表現你的生命呢?這是你表現的地方,不是說為了某一個人,實際上就是為了你自己的生命真實的價值。讓你的生命充滿了這些因素,你就會成就殊勝的解脫。這是真實的,這也就能把相的分別,法和非法的差別相甩掉,沒有正確和不正確的事。因為你沒有自我的分別,這個善是增益你自己的身心,你沒有把別人跟你自己分開。你要知道,你眼所見,耳所聽,身所觸都不是別人的,全是你的。

  你知道你什麼時候最快樂嗎?你那些親戚朋友快樂的時候,你是最快樂的。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體會,當自己最在意的人快樂的時候,你很安慰,很高興,是這樣吧?那是增益誰呢?你讓他得好處了,快樂歸你了,你對他來說就是光明嘛。我們把這個念一轉,一切時,一切處都會行菩薩道,真正地修行如來之法。我們念不轉的時候處處都在造業,生嫉妒心形成所謂的造業。為啥叫造業?造作業力種性繼續的發生就叫造業,你時時刻刻都在善惡得失這裡去分別執著就叫造業。

  天天算計你今天得了幾斤幾兩,你必定要賠上這麼多。今天要算計賺多少錢,你必定要賠的比這還多。你去看看就知道了,但凡看到哪個開店的,他說我今天賺了多少錢,他累的跟三孫子似的,這是真實的因果嘛。你看我們很好,我們做了很多殊勝的功德,費心費力的也很辛苦,有為皆苦啊。我們引以自豪地說我們修了很多善根福德,善也是苦,福報更是苦,但是作善比做惡強。因為你還停不下來你的意識作用的時候,一定要把握方向去作善,千萬別作惡。作惡要受惡報,你受不了的,作善好歹還享福,別管怎麼著還不是很受罪。一旦你能把意識心性停下來的時候,你不再去造緣起了,那就無所謂善惡了。因為你不再生緣起了,一切緣起到你這性空。

  什麼叫性空?作用沒有了,讓那個作用到你這就停止。好壞都停止,這個功夫怎麼練?你沒有是非,全部停止。你想一切業力停止嗎?你記住不要有是非就行了,所有的一切是非觀念到你這停止,你的所有的業力都停止了,那就成熟的大圓滿智慧。為什麼千經萬典就告訴你個不分別?那是諸佛所住的,《楞伽經》就跟你說的是不分別法義所在,正確和不正確統統都是分別,法和非法統統都是分別。

  分別還是在相上打轉,不是本份的東西。你想業力停止記住就是是非不要有,什麼是非都不要有,就像虛空一樣。虛空是不分別的,所以說黑呀、白呀、對它沒有用。做只管做你的就是了,沒有對錯。你有對錯就是分別了,首先是觀念上的不分別,其次你證量上不分別,再一個是理事圓融不分別,好!你證大圓滿解脫了。

  關鍵什麼叫不分別呢?我們不要去存是非想,能夠做到觀念上不分別,三界“噌”就出去了,你離三界了。練起來很簡單,老百姓講話叫裝傻充愣。實際上那腦子比誰都清楚,悶兒起就行了。無論是真境界假境界你都悶兒起,閻王老子拿你沒辦法,真的,一點辦法沒有。那閻王爺看到你都得,“哎!你是老大”。(哈哈)因為黑白無常沒用,你就是現在不脫肉身,一切天地鬼神敬畏你,你在三界當中是最厲害的,這叫了生死法。相的分別這個義理就是開演出來的,對於經文你光看字不通達證量義知道那個字是講什麼吧?

  “楞伽王,何者是法?所謂二乘及諸外道虛妄分別,說有實等為諸法因。

  “楞伽王,何者是法?”,什麼是對的呢?我們觀念當中分別的所謂正確的道理是什麼?“所謂二乘及諸外道虛妄分別,說有實等為諸法因”,二乘,包括那些解脫的聖人羅漢呀緣覺啊這些人,二乘的分別所依的道理和外道的虛妄分別所說的道理,都是認為有個實有的東西可以去看到,可以修證出來。

  “為諸法因”,認為有個實有的東西是一切的開始。道家說一切萬事萬物一切萬法以道為始,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道是一切的開始。這還是虛妄分別,實際上是沒有的,是個錯誤的觀點。上帝也是這麼個意思嘛,二乘也認為有一個空可得,有個生死可了,那都是虛妄分別。

  聽到《楞伽經》的義理,再聽其他的那些解脫知見,你就可以很清晰地辨析出來那些錯誤的知見。沒有生死念,你就沒有生死可了,生死念從哪來?源於虛妄心分別嘛。你不去加那個法的分別,虛妄的緣起分別,你就不存在生死的分別。你不用心就叫不生念,對境不生心何來念生?何來的生相可得?生相都不可得,哪有無明可破?

  什麼叫無明?無明就是我們給的附加條件,比如這裡有個東西,它就是干這個用的,你不要再有個想,否則就叫無明,知見立知嘛。至於這個東西有什麼用處到時候再說,這是我們從事相上去觀察,這樣去理會那個無明,實際上是沒有的。沒有什麼無明可破,你不起無明哪來的無明?你不去啟用它,不去熏染它,那你又何來的破它?二乘的妄想分別,所謂十二因緣緣起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嘛。那都是虛妄分別,並非實有的。而從他那個角度去看,他認為因緣是實有性。

  因緣是什麼?方便你理解這個道理,跟你說有個因緣法,實際上是非因緣法、非自然性。我們所見的一切法非因緣性,並不需要我們所說的因緣一定要和合才能成就。妄想就可以成就,嚴格來說叫妄想成就一切因緣。修行成佛也是在打妄想,為啥呢?你不打這個妄想你要打別的妄想,還不如打這個妄想呢。

  你不打成佛的妄想,你也要打別的妄想,不是當爹了就是當兒子了,要不就當貓呀狗的了。那何苦呢?還不如打這個妄想呢,打這個妄想當個佛也不賴,還是稍微加一點分別。你打別的妄想也是打,不如打這個妄想,等你真的身心自在圓融無礙的時候,你隨便打什麼妄想都行。你當貓呀狗的你也自在,攔不住你,沒有障礙。你現在當貓呀狗的就成障礙了,那叫不自在。文殊菩薩可以變個豬,那豬可以站著走,你行嗎?人家叫自在。曹操也當豬去了,被人殺的主,不一樣。我們要當豬慘了,那是被人宰的主,所以還是先去成佛去吧。成完佛再去想當啥當啥去,那多好玩呀。這是虛妄分別,二乘和外道是這麼分別,認為有個實有的東西可得,實際上不是。

  如是等法應捨應離,不應於中分別取相;見自心法性則無執著。

  “如是等法應捨應離”,這樣的一種思維和方式都應該捨離。

  “不應於中分別取相”,不應該在這個當中你再去看看這個問題該不該做,或者怎麼樣,那是不好的。就像我們處理人世間的事一樣,我們覺得這個人世間不錯呀怎麼樣,我們應該在人世間有一份所謂的成就啊。

  比如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他有分別執著呀,認為人生是實有境界,然後他就認為我得取得什麼樣的成就呀地位啊,其實都是無常的、變化的。縱使取得那樣的地位以後,照樣還是有風風雨雨呀無常來害他啊等等各種情況,是不是?因為是有漏的分別,不是圓滿的,所以自然而然逃脫不掉一切所謂如幻的現象。但是從聖解脫性來講叫如幻,從你那看著就是真實的,那別人害你真害你呀,不是鬧著玩兒的。

  所以你現在沒有聖性解脫智慧的時候千萬別出頭呀,你出頭時候人家害你是真害你呀,你受不了的,給你一刀真疼。你解脫了就不一樣了,他剌不著你,隨便,那行。像龍樹菩薩一樣,討債的來了,來吧,還告訴他怎麼殺死自己,別的兵器殺不了他,就龍蛇草能殺他。為什麼?就因為他當柴夫的時候砍草傷過一條蟲。所以龍樹菩薩還告訴人家怎麼能殺他,他那叫自在。人家來殺咱,咱早就嚇竄了,躲一邊去了,所以干脆還是別充那個能。

  一打三分低呀,真正得道的人不用打的,佛陀打過誰呀?佛祖叫無爭啊,以無爭之力就可以攝服一切,人家真正的成就的功德力。當時大迦捨尊者是外道國師,把佛祖放到坑裡要燒死人家,結果人家比他還能呢,那叫真的厲害。如果佛祖沒有圓滿成道,他一出道就有人害他,正是因為人家圓滿得道了,你害不了人家。佛祖偉大的智慧,你不得不歎服,不是像咱們對領袖的那種歎服都是虛偽的。咱對佛祖那種歎服是真實的,別看咱沒見過人家,三千年了,咱都不知道人家老人家長啥樣。不可思議的事,所以我們要知道應該在這當中不要去分別取相,那樣兒的話你對自身是一種障礙。

  “見自心法性則無執著”,目的是你見自心法性,見是認識。什麼叫自心法性?就是我們要認識感受到心的緣起法的作用。一定要認識你自心,你本身心能的緣起和作用,你把它認識到那是最好的。我們看待一切現象都不要去理會它,目的是要看待你那個自心。現在你那個做主的是誰?誰在做你的主?你要把他那個緣起性,他那個發生作用看得很清楚,你就成佛了,見心了。

  你知道為啥他喜歡孫兒呀?小乘法就說他跟他孫兒有緣,他有他的因緣,那叫虛妄分別說。實際上無明妄想也是假說,要從究竟說就是個游戲,自己在做夢呢。哎呀!今天夢見自己得了個孫兒,明天又怎麼樣怎麼樣,就是做夢呢。從究竟本質來說就是在做夢,你夢沒醒,你醒的時候就不會視他為孫兒。為啥?“見自心法性則無執著”,就不執著了,你不見自心法性,你就執著。

  你想人對誰最好呢?人對自己最好,見自心法性你就不執著一切了。如果這個緣起法對他有傷害,你看他還喜歡他孫兒嗎?對他沒有傷害呀,不錯呀,哄哄玩呀挺高興啊還對他挺好。這是絕對的道理,所以你記住,你認為你放不下的時候,那是你還有用,一旦沒用的時候,你誰呀你?是這樣吧?佛祖把那話呀都說絕了。

  離分別為了什麼?見自心法性,擺脫外相的干擾,去觀察實際的內心動態,就離開執著了。內心動態很清晰,你能掌握的時候,你就保證不會執著了。“執”是對外的東西,“著”是對心相的一種看法,叫執著。“執”是對外有所執,我可以拿得到,“著”是附著。我們對外面的執著對外面的認識感受,是因為你內心有它,因為你喜歡才有嘛。你為什麼有身體呢?因為你需要有生命的感覺才有嘛。

  瓶等諸物,凡愚所取,本無有體。諸觀行人以毗缽捨那如實觀察,名捨諸法。

  《楞伽經》每一句都是那麼精彩!“瓶等諸物,凡愚所取,本無有體”,你擺脫外相的干擾,認清內心深處的東西,你就不會執著了,因為你知道什麼是決定作用了。這裡打了個比方,眾生要取的所勞動的是這一切物象,是他要執著的,煩惱眾生會在乎外面的東西。實際上要取的東西都沒有體的,都沒有實際的東西。

  自以為聰明的那些修行人呢?“諸觀行人”,修行的人,“以毗缽捨那如實觀察,名捨諸法” ,如幻的三摩波提修法,就是如幻的智慧來觀察認為他捨去諸法了,他自己認為這是如幻的我不要。實際上他又在另一個圈圈裡打轉。我不要這些,這叫如幻觀察。“名捨諸法”告訴你充其量叫名字。好像是他放下了,實際上他又在撿另一個東西了,人空法不空。小乘道證人空法不空,為啥法不空呢?他又依法而住了,佛在這裡一下就把小乘道破完了。

  楞伽王,何者是非法?所謂諸法無性無相,永離分別。如實見者,若有若無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捨非法。

  “楞伽王,何者是非法”剛才講的是所謂正確的東西,從其本質來說也是空性,也是不可取的。正確的都不可取何況不正確的呢?“所謂諸法無性無相,永離分別。如實見者”就是超越這個觀念的,“若有若無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捨非法”。

  我們不在法裡頭好像就是所謂的非法。我們對法的認識很清楚的時候,就產生一種好像非法的觀念。你所謂的超越的觀點就產生,“諸法無性無相”,我們看待一切現象的發生,它的作用也好,它的外表形象也好,都是沒有一個究竟實義的存在。我們從空性的角度去看,沒有一個具體的、實質性的東西去可以去揣摩,沒有。

  就說佛與眾生,什麼叫佛?什麼叫是眾生?都是虛妄的概念。虛是什麼意思呢?你不要認為虛是不實在的,“虛”是空無、是本體。“妄”是形象,表現的形象。虛妄構成了我們所說的眾生界,什麼解脫眾生和不解脫眾生,一切眾生依虛妄而生。

  解脫的眾生依空而生呀,虛嘛;不解脫的眾生依妄而生。這個你要聽不明白我也沒辦法,真的。這個你要認得清楚的話所謂的非法相你就知道,就是說“諸法無性無相”,一切諸法實際上沒有一個所謂的作用和表象。你從剛才我講的那個角度你就認識到了吧?眾生解脫和不解脫,一體而觀不同而已,從本體上說沒有一個什麼作用和外在的形象出來,你這樣才能永離分別。你以這種觀念去看待眾生界,你就永遠沒有分別了。

  這正符合了《圓覺經》告訴你的清淨、圓照、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清淨、圓照、覺相,就是剛才告訴你的“諸法無性無相”呀,永離分別就是永斷無明。我們要去分別相分和體分,眾生都是分別相,解脫的眾生都是分別體,記住,都是假的,都是妄想分別。

  我們不管解脫的就管那個沒解脫的,因為我們是沒解脫的,沒解脫的要分別相呀,什麼叫相?哎呀,好呀,壞呀,感受啊,那叫相。無相,實際上沒有這個相。你去想誰在受?沒有受和所受你還有相嗎?有和無誰在受?你在受嗎?你受的東西你能拿出來嗎?咱就順應理性來分別,你說你有好的感覺,拿出來看看,你有不好的感覺拿出來看看,沒有?沒有就證明對了嘛。

  你要承認道理嘛,你要不承認道理那沒辦法。縱使你不承認道理到最後還得承認呀,而且不得不承認,你死了還有啥?三世七載任你萬般能,一旦無常萬事,世人都知道這道理呀,他不敢承認。他承認這個道理就不會分別、不會執著了。那叫取心而不取相啊,那樣的話你一下就解脫了,就成了解脫的有智慧的眾生了,賢聖眾。賢聖眾再解脫呀,就連體都不分別了,成佛了。這叫什麼?“如實見者”,這是真實之見。

  如實見者,若有若無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捨非法。復有非法,所謂兔角、石女兒等,皆無性相不可分別,但隨世俗說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著;以彼非是識之所取,如是分別亦應捨離。是名捨法及捨非法。

  “如實見者” 這是真實之見,“若有若無” 別管你是哪種感受,“如是境界彼皆不起”你對待這種境界甚至連這麼個認識你也別管它有和沒有,“是名捨非法”這叫啥?捨非法境界。捨去非法境界,我們連否定都不否定了。那就是見相離相,終無所離,成就大道。

  你怎麼去體會理事是無二的呢?你認識真的清晰自然行為不會乖張,你認識不清晰行為才會錯誤嘛。你的行為不是表現在這個身體喲,第一行為是表現在你的念起處。心清淨清晰了、心無所著了,你的念起處,你的行為就不會亂。記住啊,你的心清楚念起就不會亂,心不清楚念就會亂。真的,我問你:你是男的女的?你說:我不知道。哈哈哈,你很清楚嘛,清楚的時候你念起就不會亂。

  你的心非常清楚,你知道你是什麼心。哦!我是什麼心我很清楚,我就不會亂了。念念如是,念念如是,一切解決就OK。念念不如是一切解決不了,這叫一心不亂。你能一心了就不亂了嘛,你成天三心二意你說你亂不亂吧?你都弄不清楚你是男的女的,我到底是男的女的?在戲裡經常反串角色的演員,他自己就說穿上那身衣服都不好意思說話,分不清自己是男的女的,而且在穿衣服之前一定要想:我是唐朝的一個美女喲。結果一說話他聽到出來的是男聲心就亂了,念不知道該如何,話都不會說了,弄不清楚自己是誰肯定就亂。

  所以說你不知道自己是個啥心兒,一會兒是眾生,一會兒是凡夫,一會兒是這個,一會兒是那個,肯定你的心念亂得跟麻似的。你決定了你要干啥的時候你就不會亂了。就像小孩子想吃的時候,你放心他決定不顧一切地往那鑽。面子?沒有,得到是原則。學佛法就應該是這樣的觀點,我們得道是原則,這叫捨非法。

  復有非法,所謂兔角、石女兒等,皆無性相不可分別,但隨世俗說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著;以彼非是識之所取,如是分別亦應捨離。

  “復有非法”,接著說什麼叫非法,我們把否定境界要看清楚。“所謂兔角,石女兒等,皆無性相不可分別”,兔子長角你聽說過沒?石女兒生子也沒有聽說過,這些都是無性無相不可分別,它沒有作用。兔角不存在,石女兒不能生,就是告訴你沒有發生作用的意思。“但隨世俗說有名字”,只是世俗上給它加一個名字分別,說兔子角不可得,實際上這個東西你不用去管它,它就是沒有用的東西。“非如瓶等而可取著”,並不是像外邊這些物呀,可以隨便去看得到,拿得到。

  “以彼非是識之所取”,因為它不是你意識當中認為的你應該能拿來的,比方兔角,石女兒呀,兔子長的角你能找到嗎?石女兒生孩子也不可能呀,對不對?因為這不是你意識當中所能認識到可以拿得來的,你還會在意嗎?我告訴你說:“哪兒的兔子長個角,你拿來吧”,你絕對不相信,你說:“哪有呀”。你自己都相信那兒沒有,所以你也就不會執著它。

  “如是分別亦應捨離”,你就連不起分別的這種念頭也不應該有,應該捨棄掉,就是連生心都不生心,這叫破生相無明呀一分生相的無明,直入如來法身的。“是名捨法及捨非法”,包括什麼正確和不正確的都捨去了。

 

上一篇:解讀《楞伽經》第十七講
下一篇:解讀《楞伽經》第十五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