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嫉妒心沒斬斷的話真正的善心很難生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喜無量心的具體修法

  修悲無量心時,是觀想一個非常可憐的眾生,願他遠離種種痛苦。而在修喜無量心時,觀想任意一位眾生——具有種姓、權勢、財富、地位等,生在善趣中,幸福快樂、長壽無病、眷屬眾多、受用具足,以他作為所緣境。對他既沒有競爭的心理,也沒有嫉妒的情緒,反而心想:“但願他具有比這更高一等的人天福報,擁有吉祥富足、無損無惱、智慧廣大等眾多圓滿功德。”同時還要想到:“三界中有無量眾生,連吃穿都沒有,如果也像他這樣一切圓滿,那我該有多高興啊!”如此反反復復觀修。

  我們一般凡夫人,見別人買的房子特別好,就很容易生嫉妒心,或者希望自己也能得到,凡事首先想到自己,從來不想其他眾生。但修喜無量心時,必須要斷除這種想法,而願一切眾生得到快樂。

  在具體修的時候,首先,對容易生起喜心的對象,比如親戚朋友或關系密切的人,以他們作為所緣境,願其獲得幸福快樂、圓滿富足。這比較符合凡夫人的心理。

  對他們生起了喜心以後,接著對所有的中等人——關系不好不壞、不親不怨的人觀修,願他們具足一切幸福、快樂、安寧,這樣觀修也不太困難。

  再對損害自己的怨敵、特別嫉妒的對象觀修,徹底斷除對他財富圓滿忍無可忍的惡心。

  最終,凡是擁有安樂的一切眾生,對他們都修喜不自禁的歡悅之心。後於無緣中安住。

  心通過經常這樣訓練,其實是可以轉變的。就像現在的一些魔術師、運動員,經過多年的訓練,身體在自己的領域中,可以隨心所欲、運用自如。同樣,心若循序漸進地加以調伏,也可以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要先從親友開始修,然後是中等人、怨敵,最後就可以對一切眾生完全平等了。

  這要反反復復地觀修,不是一兩天就能立竿見影的。當然,前世修過大乘佛教的個別人,就像《經莊嚴論》中所說,在短暫的時間中,四無量心、菩提心的境界就很容易生起,而且不管遇到什麼違緣,都不會退轉。但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故大家最好還是按次第來修。

  我們剛開始時,修喜無量心可能比較難,見別人處處圓滿,嫉妒心就特別強。但通過聞思大乘佛法,慢慢地,對上中下三種人都會生起歡喜心。一旦他們遇到不平之事,內心就會特別焦慮;當他們擁有快樂財富,自己無改的歡喜心會自然生起。甚至看他買了一件新衣服、一輛新轎車,自己的第一個念頭也是替他高興,心中這樣想,口裡也這樣說。如此到了一定的時候,無論別人怎樣富足、快樂,也不會心生嫉恨。最後,安住於無緣的狀態中。

  其實,有緣的善法是福德資糧,無緣的安住是智慧資糧。包括每次修上師瑜伽,觀想上師融入自己,自己的分別念與上師的殊勝智慧合二為一,之後住於虛空般的境界中,這就是在修智慧資糧。假如你有中觀或大圓滿的境界,則應安住在這種境界中;如果沒有的話,應像很多高僧大德所說,於什麼都不緣的心態中稍住片刻,這也是在修無緣智慧資糧。我們修喜心時就要這樣,先修有緣福德資糧,後修無緣智慧資糧。

  ◎ 修喜心一定要斷除嫉妒

  所謂的喜心,就是無有嫉妒的心態。所以,我們必須以各種方便來修心,想方設法不要生起嫉妒的惡心。誠如《六度經》中所言:“不應嫉妒,但生隨喜。”《成實論》也說:“若深修善心,乃能永斷嫉妒。”不然,嫉妒心沒斬斷的話,真正的善心就很難生起。

  我以前講過,我們對平等者容易生嫉妒心,還有一些女眾,嫉妒心也比較強——不是說男人就沒有,有些男人的嫉妒心比女人還嚴重。但一般來講,佛陀在有關經典中說,女人這方面的煩惱比較明顯。

  有些人在嫉妒別人時,自己根本發現不了,旁邊的人卻一目了然。他們因為嫉妒作怪,有時候對別人的善行不但不認可,反而還百般挑剔、加以摧毀。而且,在漢地、藏地、印度的歷史上,皇宮裡面、大人物身邊,因嫉妒而引起的殺戮比比皆是。有了這種煩惱,很多人的心胸會越來越狹窄,快樂開放的心也日益退減,因此一定要注意!

  尤其是我們都發了大乘無上菩提心,在諸佛菩薩面前發願要饒益一切眾生,此時每個人的義務,就是要令所有眾生暫時獲得人天安樂,究竟得到永久安樂的圓滿佛果。既然如此,你又怎能對眾生因自己福報而得的點滴功德、受用不歡喜呢?

  寂天論師在《入行論》中也說:“不願人獲利,豈願彼證覺?妒憎富貴者,豈有菩提心?”如果你不願眾生獲得一些小利益,怎麼可能希望他們證得無上菩提?嫉妒、憎恨別人富貴的人,怎麼會有菩提心呢?

  聽說有一個小組,兩三個人在考試中得了獎,特別開心。而沒得獎的個別人,平時成績還可以,但這次沒有發揮好,心理很不平衡,各種臉色馬上就顯露出來了。對這些人來說,你連得獎的暫時快樂都不願別人得,又豈會願意讓無量無邊的眾生,包括自己的怨敵,都得到圓滿正等覺佛果呢?畢竟佛果所帶來的利益,遠遠超過世間任何一種福報。

  所以,我們對寂天論師所說的道理,要慢慢地去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想到自己在佛菩薩面前曾發過的願,再看看自己的實際行動,應該感到萬分慚愧。

  《入行論》確實很殊勝,漢地不少人都在學,希望你們不斷地學。現在我們學院的每個班,也正在學這部論典。但聽說個別人只看頌詞,沒有看講記,這樣的話,你不一定能全部了達它的內涵。真正想學的話,至少也要看一遍那十本講記,連這個都不看、不學,這叫學習嗎?

  我看到外面的很多人,在學會剛成立時,《入行論》學得馬馬虎虎,不是很踏實;但第二次學了以後,菩提心的甚深理念,在內心中就根深蒂固了;第三次學了以後,感覺更加不同。的確,我本人而言,《入行論》也學過很多次,講過很多次,但每一次講、每一次學,感覺都有極大的收獲,這就是聖者金剛語的一種特點。

  所以,在座的各位也不要覺得《入行論》很簡單,《大圓滿前行》很簡單。其實這些不簡單,你詞句上也許會讀,讀的時候特別快,但意義上一個一個對照自己,真正融入心非常困難。因此,我們要長期學習,學習時一定要認真!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前行廣釋》第九十八節課

 

上一篇:月溪法師:楞伽經疏
下一篇:“佛”字的內涵,你懂得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