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這話重要,「一切眾生所有神力」,這神就是神通,無量神通歸納為六大類,叫六通。無量神通,「本與如來無二無別」,佛有,阿彌陀佛有,圓滿的,沒有欠缺;眾生呢?十方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自性所具足的神通、智慧跟如來(這個如來是阿彌陀如來)無二無別,是你自己本有的,只是現在迷了,不現前了,起心動念跟著起來的是煩惱、是垃圾、是染污、是病毒,智慧、神通不現了。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幫助我們,把我們自性裡面的這些染污清洗乾淨。用什麼東西清洗?用眼根,叫你看佛法;用耳根,叫你聽念佛,聽阿彌陀佛,聽佛講經,一遍一遍。「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聽上一千遍,聽上二千遍,在極樂世界這很少數,要怎麼說?聽一億遍、聽一兆遍、聽二兆遍,你的所有染污都洗刷乾淨、都沒有了,自性清淨心自然現前,自性清淨心裡面所流出來的,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相好、神通跟阿彌陀佛一樣。
這個註解上幾句話非常要緊!當知一切眾生所有神力,本與如來無二無別。「特無大願大行發起勝因,不覺不知沉淪永劫」。把我們現在狀況、原因說出來了,我們現在起心動念自私自利,這心量太小,不能包容,這就壞了。阿彌陀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要想跟他學,現在就要發心,真正發心,要能包容,要真正知道。所以我讚歎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那五句話,說絕了。末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一句你想想什麼意思?告訴我們什麼信息?他告訴我們,萬法就是整個宇宙,全宇宙,這個宇宙是無窮大,沒有邊際,大而無外,這裡面森羅萬象,一切諸佛菩薩的剎土,無量無邊的眾生,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是我們自性所生的;換句話是什麼?無量無邊一切萬法跟我們自己一體,不是一家,一家人不是一體,是一體。是不是真的一體?真的,能大師證得了。所以五祖衣缽就給他,證得大圓滿。為什麼?你看第一句,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句「不生不滅」,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無動搖」,最後一句「能生萬法」。他畢業了,這個畢業是博士,就成佛了,五祖把衣缽給他做證明,你成佛了。
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最低的地位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雖然成佛了,沒有達到究竟圓滿,什麼原因?我們在這麼多年教下所下的功夫,明白一個道理,煩惱斷了,習氣難斷,我是從這個地方悟出來的。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習氣沒斷,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還帶著習氣。他在阿羅漢這個地位上干什麼?我們叫佛事,佛有什麼事給他干?叫他斷見思煩惱的習氣。見思煩惱習氣斷掉,他提升了,他升作辟支佛,就是緣覺。在辟支佛的果位上,他以什麼為佛事?斷塵沙煩惱,在這個位置上斷塵沙煩惱。
塵沙是比喻,比喻多,那是什麼?分別。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所以我們曉得,他不執著了,但是他有分別。分別斷掉,他升級,升級到菩薩,在菩薩位置上他斷什麼?斷分別的習氣。分別習氣斷掉,他再升作佛,菩薩升作佛。在佛的位置上斷什麼?斷無明,無明斷掉了。無明這一斷,他就脫離十法界,生到哪裡去?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極樂世界,到這去。到這去斷什麼?斷無始無明習氣。無始無明習氣又分四十一品,有沒有方法斷?沒有方法;前面有方法,這個地方沒有方法。怎麼斷法?隨它去,不要去理它,根本不要去管它,時間久了就沒有了。要多長時間?三個阿僧祇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說別的,是說法身菩薩證得圓教初住,要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證妙覺位。妙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那個是沒有方法的,無功用道,你要有個方法你起心動念了,你往下墮落了,所以不能起心不能動念。那就像酒瓶一樣,乾乾淨淨,沒有酒了,聞聞有味道,瓶塞子拿掉,擺在那裡,擺個半年、擺個一年,再聞聞沒有了,就這麼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所以我們今天要發大願、大行,大願就是信願,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大行就是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發起勝因。「不覺不知沉淪永劫」,沒有大行大願,沒有發起勝因,不知不覺搞六道輪迴。「若能一念迴光」,我們今天能讀這個經,能在一起學習,能在一起解讀,這就是一念迴光的緣,真的回過頭來了。「方知家業具在」,就是無量神通、無量功德、無量莊嚴、無量道力統統在,沒有丟掉,只是迷而不覺,我一往生就恢復了。「如入寶山,取之無盡」,寶山是什麼?寶山是自性,不是別的。「如游香國」,香國也是自性,都是比喻,「觸處蒙薰」。「要須親到方休」,這句話重要,一定要親到!「慎勿半途而廢」,這句話是彭際清居士給我們提出的忠告,不能學一半不學了,那就錯了。所以經書不能一天不讀,佛號不能一天不念,最好是不中斷,聽經不中斷是增長我們的信心、願心,念佛不中斷是我們跟阿彌陀佛結無比殊勝的緣,往生提升我們地位。
恭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9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