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八六頁:
鈔【稱理者,以即事即理。所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則依報正報,何非自性。又即理者,事依理成,如淨名雲: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這是引用《維摩經》裡面這一句很有名的經文來證實。
鈔【今經言一心不亂。】
這就是指我們現在講的這部《阿彌陀經》。
鈔【即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為一經大旨也。冥理而談,雲稱理也。】
一經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自性彌陀,惟心淨土。
鈔【覺是總義,覺體之中,廣大悉備,無窮無盡,是為別義。】
這些統統是解釋《疏》裡面的。『覺』是總義、總說,解釋前面所講「自性覺是佛義」。『覺體之中』,底下解釋「自性覺無量,是阿彌陀義」。『廣大』,廣是從作用上來說的,所以有廣多、廣博的意思。「覺體」就是我們的真心,真心本來就是覺的,所以稱之為本覺。佛門常講迷,迷什麼?就是迷了本覺。換句話說,就是迷了本心,或者說迷了本性,本心、本性、本覺都是一個意思;我們迷是迷了這個,所以才變成不覺了。怎麼迷了?實在講,這個也並不難懂。我們心裡頭有念頭就迷了,為什麼?真心裡頭沒有念頭。佛在大乘經常常告訴我們,「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有念就是妄心,換句話說,有念就是不覺,就是迷了,無念就是覺。我們聽了這個,好了,你就把所有一切妄念都息掉,什麼都不想了,那麼你覺不覺?你還是不覺。為什麼說不覺?因為你還有個無念。你有個無念,你還是有念在,這東西就麻煩了。有念是不覺,無念也是不覺,所以這個離,不但有念不能有,無念也不要,有無念頭統統離開了,真心就現前了。
所以有一些人他誤會了,認為離一切念,什麼念都不要了,結果他還守住一個無念。你有沒有念?我沒有念頭;沒有念頭,還是一個念頭,還是一個妄念。所以他沒有辦法顯露真心,沒有辦法恢復他的覺體,道理就在此地。這是佛門裡常講,修無想定,「無想」還是一個想,想「無想」,所以他還是有一念在,這個不是真正的功夫,所以果報在無想天,這就是修行修到最後變成外道,無想天是外道。這些道理,我們要懂得,修行起來真難,真正不是一樁容易事情。到你修行有相當功夫的時候,往往出現許許多多境界,這些境界裡頭多半都是似是而非的,所以往往都落在魔境。
我常常聽同修們給我說,他們也有認識的一些同參道友、朋友們,說修行修了半個月、修了一年都出了毛病。這毛病都不輕,換句話說,那是他一生的遺憾,他沒有辦法恢復正常。就是我們俗話講,修成神經病了,這個東西很麻煩,沒有人有力量能把他救回來。他要是不認真,不用功修行,不要緊,不會出事情。真正一用功,就出了麻煩。不要說是修禅、修密、修其他的法門容易出毛病,就是念佛要是念得不如法也會出毛病,只是比較少一點而已。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剛剛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就告訴我,他有兩個學生,念佛打精進佛七打出了毛病。他費了很大苦心,一個差不多七、八個月才把他轉成正常,另外一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是講你真正要是用功,那是一念之差就會出差錯的。所以念佛不能不懂道理,不能不懂方法,一定要守住原則。
凡是出毛病的,換句話說,他這個心都不正常,求快速,好勝,要超過別人,都是這些妄念他才出了毛病。否則的話,以平常心來修行,我不貪圖境界,也不要快快成就,我就是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決定不出毛病。所以這個好勝的心是個麻煩事情。佛門裡面講的貢高我慢,好勝也是屬於我慢。你不真正用功沒有問題,真正用功會出事情。好勝心是大障礙,貪瞋癡慢,這個傲慢是大煩惱,好勝好強,要超過別人,這種意念都不好。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要謙虛,別人在前面,我們在後面。像蕅益大師,那是了不起的人,他老人家念佛求往生,他說:我只要下下品往生就夠了,就滿足了。決定沒有一點好勝好強的心,他沒有。往往這樣的人,他的成就是不可思議的殊勝。凡是好勝好強到最後都失敗了,這是我們要注意的,要警覺到的。
真心的作用無量無邊,所以稱之為「廣」。這個「大」是贊歎的話,好像《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佛頂首楞嚴經》,那個「大」字都是屬於贊歎的。在大經裡面解釋這個字的意思,他贊歎什麼?就是贊歎真如本性,也就是贊歎本覺覺體,禅家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是真正的大。所以這個「大」不是大小的大,是沒有法子形容,實在沒有詞句能贊歎,不得已勉強用這個字,借用這個字來贊歎它。『廣大悉備,無窮無盡』,這是它的『別義』。
鈔【本始有二。】
『有二』就是有兩個說法。
鈔【約先後,則彌陀古佛,此佛新成,是彼本此始。】
從先後來說,我們完全從相上講,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成佛是新成的佛,住世八十年(七十九歲入滅,連頭帶尾算他八十年)。阿彌陀佛是先成佛的,釋迦牟尼佛是後成佛的;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了,釋迦佛是現在成佛的。『是彼本此始者』,先成者為本,後成者為始。釋迦牟尼佛是始,始覺,阿彌陀佛則叫做本覺。
鈔【即自性本來是佛為本,無明所覆,今方破惑證智為始也。】
真正講到本始的意義,『本』就是講的自性,真如自性,這個是本。「本」與「始」都是方便說,不是真的,真的裡面哪裡還有個本與始!有個本與始,那就是假的,那就不是一真,那就變成二法,怎麼能叫一真?所以這是方便說。因為我們迷了,迷了之後再破迷開悟,這個叫始。這迷是不是真的迷了?不是真的迷了,如果真的迷了,那個迷還能破得了?破不了。迷是虛妄的,我們常講妄情、迷妄,所以迷不是真的,覺是真的。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說得很好,「本覺本有」,本來就有的,「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迷本來沒有。現在有沒有?現在還是沒有。如果現在真有,這個迷就破不掉。就好像黑暗,黑暗有沒有?黑暗沒有,為什麼?燈一開,黑暗就沒有了。如果黑暗要有的話,燈開了,黑暗也不會跑掉,那才真有;燈一開,黑暗就沒有了,可見得黑暗是妄的,不是真的。所以這個迷,就是你不悟;你一覺悟,迷就沒有了。破迷開悟,一覺悟,迷就沒有了;因此迷的時間再長久,我們不怕。古德有個比喻,「千年暗室」,這個暗室已經有一千年了,這時間很長,可是你點一盞燈,它就明亮,黑暗就沒有了。我們無始劫以來到今天都在迷惑,不怕,你今天只要一悟,無量劫的迷情統統都沒有了,都消失,就怕你不悟。
這個理,可以說不難懂,但是事情可沒那麼容易。也有同修來告訴我:我念佛的時候也不錯,讀經的時候這境界也很好,可是一碰到事,煩惱又起來了,怎麼辦?煩惱起來就是迷惑,就是你迷情又起來。因此,我們就明白了,覺的功夫是在什麼時候你是真正覺悟呢?是在遇到事的時候,換句話說,處事待人接物,你心清淨,不被外境所轉,這就是你真正覺悟了。你還會被外境轉,被外境所動,你雖然念佛,一天念得再多,那你還是不覺。所以這個覺要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去考驗,去考驗你是不是真的覺悟。
由此可知,我們平常念佛就是培養覺性,我們常常在迷、不覺,薰習始覺的氣分,臨事你就不迷了,這就管用。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要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文是「無量覺」。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念覺而不迷,是這個意思,無量覺的意思。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無論是順逆境界,我統統要覺而不迷;覺而不迷,就是保持這個清淨心不動。我看得清楚、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明白,這是智慧;雖然樣樣清楚,心裡頭如如不動,不動是什麼?不起貪瞋癡慢疑,不動這個。順境裡面不起貪愛的心,沒有這個念頭;逆境裡頭沒有瞋恚的心;心境平等,沒有貢高我慢的心;樣樣清楚,決定沒有疑惑的心。貪瞋癡慢疑邪見,心裡統統都沒有,這叫做如如不動,外面又清清楚楚,這時候這個心是真正叫覺悟了,這叫始覺。
這個始覺,念念都是始覺。譬如你修行證果了,你證道了,我們拿圓教來說,初信位的菩薩,始覺,你初信位了;初信到二信還是始覺,二信的始覺;二信到三信還是始覺,三信的始覺;一直到等覺菩薩,你還是始覺。所以這個始覺,天天都在始覺,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釋迦牟尼佛還是始成正覺。由此可知,始本不二,就是這個意思。念念都是始覺,始覺跟本覺是一不是二。所以要曉得,無明不是真的,但是無明有沒有?有,雖有不真,不是真的,因為它是生滅法,它有生有滅,所以它不是真的。本覺是真的,因為本覺它是不生不滅法,它不生不滅,所以它是真的。
『今方破惑證智為始』,我們學佛的人比起不懂佛法的人,那就是始覺。雖然我們無明煩惱一品還沒破,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有佛性,我們知道念佛可以往生淨土,別人還不曉得,這個就是始覺。而且告訴諸位,這是真正的始覺,究竟的始覺,比其他一切大乘法門,那個作用不相同。因為一切法門,這一生當中想了生死、想圓證菩提,實在說是不可能的事情。唯獨念佛這個法門,我們在一生當中決定成功,穩穩當當,所以不是任何一個法門所能夠比的。
但是真正能夠體認這個法門,實在是不太容易,為什麼不容易?話說回來,眾生心不清淨,他有分別心、執著心、高下心,有這些心,他瞧不起念佛法門。念佛法門他不懂,念佛法門的經論沒有研究,就說這個是迷信,這是老太婆教。其實,老太婆念佛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多得是!他很聰明,到最後恐怕還比不上老太婆,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是說學佛的人自己迷惑顛倒。正如同那些不學佛的人批評佛教,說佛教是迷信,你問他:佛教是什麼?他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它是迷信。大家說它是迷信,他也說迷信,這個是很危險的。你認為它是迷信,要說它是迷信,必須徹底去把它做一番研究,看它是不是迷信?決定不能含糊籠統隨便來批判,這是免不了要造罪業的。你自己誤了你自己一生,那是小事,你自作自受;你耽誤別人,這個罪過可大了。那個人學這個法門,他一生就成佛了,你勸他不要學這個法門,把他又拉回六道裡,這個罪過就太大,這是破壞別人的法身慧命。所以凡是批評淨土的人,說老實話,對於淨土都沒有研究。
我過去沒有研究,也是瞧不起淨土,也是說它是老太婆教。我對這個法門是完全了解才相信的,可是真正了解到相信,差不多花了三十年的功夫,不容易!我今天是將三十年的心得,老老實實告訴你們,你們要相信了,就省了三十年。你要不相信,你搞三十年,未必有我的成就。我不是人家說了,我就相信,不是的。最初忏雲法師勸我,那時候我初學佛沒多久,沒有出家之前,以後李老師勸我,我雖然不反對,還是不能完全相信,還是不肯用功的修學。這麼多年來,涉獵一些大乘經典,特別是這十六、七年講《華嚴經》,才真正明了,曉得這個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得來真正不簡單,得來不容易,所以我對它非常的珍惜。
講經,我是專講《彌陀經》。其他的經論,現在都不講了。《楞嚴經》,我也不講了。你們現在跟我學,學《彌陀經》,把《楞嚴經》收起來,不要再去搞它了。《楞嚴》好不好?好,但是很難,確實不容易。真正幫助你往生,幫助你成佛,這個法門夠了。我很會挑選,挑到第一,我就不要第二。你要曉得,《彌陀經》、《無量壽經》是第一經,第二就不要了,所以《華嚴》我也不想講了。
鈔【約因果,則此佛教令往生,乃得見阿彌陀佛,是此本彼始。】
本始又顛倒過來,這是從因果上來說。我們怎麼曉得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曉得極樂世界有那麼好?都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講了四十九年,他講了很多的經。專講淨土有三部經,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其中《無量壽經》很特別,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不止講一次,講了很多次,這是一個特別法門。佛講其他的經一生當中都講一遍,沒有講重復的,唯獨《無量壽經》重復很多遍。
《無量壽經》這個原本到中國來,來得很早,東漢時候就到中國來,安世高有翻譯,可惜譯本失傳了。從漢朝到宋朝,一共是十二次的翻譯。後來許多學者專家考證,《大藏經》裡面還有五種的譯本,古德判斷最低限度原本有三種不相同的,從這個地方能知道《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多次的宣講,這就是特別法門,特別重要。
我們今天實實在在要把這個法門發揚光大,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知道,那就算了,那我們沒有這個責任;我們既然知道,既然認識了,就有責任把它發揚光大。釋迦牟尼佛替我們介紹,這就是「本」。我們依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訓,這個方法去做、去修行,將來一定能見到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那是「始」。從因果上來講,我們本師這是本,阿彌陀佛這是始;修因是本,證果是始。修因你才能證果,往生就是證果。這是從因果上說。
鈔【即自性本有成佛之智為本,依本智而求佛智,乃得成佛為始也。】
這是從因果上來說本與始。本可以稱為始,始也可以稱為本,只看你從哪一個角度上去看。
鈔【本始互融,常覺不昧,輝天鑒地,耀古騰今,常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座。】
『本始』由前面這兩個意思(就是兩個角度)來觀察,本始可以互相融通。當我們起了無明,我們有迷情在的時候,我們把自性就稱之為本覺;我們迷情破了,我們就叫它做始覺。這是前面這個意思。無明是假的、是虛妄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自性覺不管有沒有無明,實在講它是『常覺不昧』。好比我們講陰天,太陽被雲彩遮住,雲彩真的遮住太陽嗎?其實雲彩沒有遮住太陽。現在很容易明白,你在台北市,雲彩遮住太陽了,到了基隆,那裡沒有雲,太陽沒有被遮住。由此可知,太陽是常常在放光,沒有人能遮;雲彩好像遮著,那是很短暫的時間,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無明遮住我們本性,就像雲彩遮太陽一樣,可見得它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迷決定可以破,覺決定可以現前,我們首先要建立這個信心。
佛法裡面講「信」,第一個信就是要信這個道理,要相信這個事實。你這上能建立信心,你就相信我自己決定可以成佛,我自己決定能夠破無明,決定能夠恢復本覺,你才有這個信心。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也是我們這個心變現的,所謂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性覺就是西方彌陀淨土,自性迷就是娑婆穢惡的世界,統統是自性變現之物,正是所謂「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相信,特別是淨土裡面講信願行,這三資糧,三個重要的條件,蕅益大師給我們講,頭一個就是信自,信自就是剛才講的這個道理一定要相信。
底下這幾句話都是說始覺與本覺融通不二的意思,『常覺不昧,輝天鑒地』,這是比喻它的光明,光明遍照,這一句是講空間,『耀古騰今』是說時間,超越時空。
『常說如是經,百千萬億座』,說經,他的用意就是破迷開悟,所以破迷開悟就是說經。自性光明遍照,那就是說經的意思。明白這個道理,說經是從無間斷,在時間上沒有間斷,在空間上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說經。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也是根據這個原理顯現出來的事實。其實西方極樂世界人清淨,所以他見到六塵說法,沒有時空的隔礙。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在眼前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為什麼我們這邊不說六塵說法?因為心不清淨,六塵雖然是放光動地,騰古耀今,你有眼不見,有耳不聽,那就是沒說法,就是這麼回事情。
所以佛法不管是講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統統是清淨心能入,你心不清淨,哪個法門你也入不了!要想入佛門,佛門有八萬四千門,有無量無邊的門,什麼方法能入?清淨心能入。我以前也告訴諸位同修三個原則:覺、正、淨。覺心能入,正知正見能入,清淨心能入,這三個條件,你有一條,你就可以入。入得門來,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正所謂是不二法門。可是這三個條件,覺難,正知正見也難,清淨比較容易。淨土就是從清淨心入,從這個門入。禅是從覺心入,教是從正心入,念佛法門是從清淨心入,三者比較下來,是要容易多了。何況這個清淨心當中,此地又是二力法門,我們自己有了功夫,佛再有力量來幫助我們。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佛力可以幫助我們,可以加持我們。底下大師假設一個問答:
鈔【問:疏鈔此經,正為發揮持名功德,普勸諸人求生彼土也,何乃一一消歸自性,翻成極則之談,依然淨土是心,奚必捨此願彼?】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為什麼?我相信同修當中,確實有一些人聽了前面這些話,會發生這個疑問。既然一切講唯心,一切講自性,我們何必還要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在這裡就行了。他這個問的意思就在此地。這就是質問蓮池大師,你講這部《彌陀經》,作注解就是用文字來講,你的目的無非就是勸人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你又何必談這些問題?愈談愈深,都談到自性裡面去,這跟性宗有什麼兩樣!『一一消歸自性』,是『極則之談』,這是大乘最高的佛法。「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是最高的佛法。大師為什麼這樣說?底下他給我們解釋,實際上他這個說法沒有錯誤,唯有這樣徹底究竟的講法,才會叫一些人對於念佛法門起尊重之心,不再輕視,知道這個法門不簡單,超出各宗各派一切法門之上。所以,蓮池大師在每一節以稱理把它顯示出來。
鈔【答:此正雙被二根,雙破二惑,如前序中所明。良以鈍根者,守事相而自足。】
底下有「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二根就是鈍根與利根,這兩種人實在太多,這兩種人就是李老師在《無量壽經》眉注上所批的,「不求帶業往生,非愚即狂」,鈍根就是愚癡,利根就是狂妄,這兩種人他不相信淨土。大師這一段話是專門對付這兩種人的。
『守事相而自足者』,實在說這種人往往還有成就,狂妄的人真是糟糕。鈍根人,他的心量不大,得一點點就滿足,如果你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也就滿足,他也不再想了,可是這樣的人他真能成功,我們也見到很多事實。所以古人講: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是最容易得度的,一個是什麼?最高的智慧,他一切通達明了,沒有問題,你給他一說,他馬上就發心,像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們。蕅益大師所說的,「文殊普賢、馬鳴、龍樹、智者大師這一流的人物」,這是上根利智,他們一聽,沒有話說,他懂,他們相信。下愚之人,不認識字的,沒有知識的,心量很小的,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就老老實實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別的他也不願意知道,他也不想知道。這兩種人必定往生。
可是這裡面,兩種人雖然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是有差別的。通達理的人,那是上品上生,花開見佛;不明理的人也能往生,決定生凡聖同居土。雖然生凡聖同居土,因為他不明理,他的智慧比不上那些利根的人,但是在福德因緣上跟那些大菩薩差不多,這是不可思議的殊勝法門。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鈍根人要是學別的法門,那他就沒有法子成就。譬如學小乘,他永遠就死在小乘法裡頭,他大乘法門決定不相信,為什麼?這種人固執,成見很深,先入為主。他要是碰到淨土,那好,他固執也好,成見深也好,他不想學別的法門,好!可是這個機緣不容易碰到。所以要曉得,念佛法門裡頭有很深的道理在。大師講經,特別提出這一段,就是破這些鈍根的人,執著事相而不明白淨土的道理,所以他特別用稱理來說。換句話說,提高他往生淨土的品位,增進他的信願。
利根的人,就是我們講世間一般聰明伶俐的人,這些人往往他崇拜理論,就是偏在理論上,對於實際上的修行、事相上修行,他疏忽了,往往著了空。禅容易出這個毛病,性宗像三論宗都容易產生這個毛病,著空。因為他執著空理,他根本不相信西方有淨土,不相信有極樂世界,更不相信帶業可以往生。這一類的人,那就非常可怕了。佛曾經說過,「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空如芥子」。芥子就是芥菜子,這是比喻小一點點,執著空,執著有一點點那麼小,都壞了大事,為什麼?沒救。為什麼說沒救?他不相信佛法,他沒救了。執著有,執著得再嚴重還有救,佛還能度他。他執著有,有因果報應,至少他不敢做壞事;有西方淨土,他念佛他真的能往生,他執著有!如果不相信因果報應,他什麼壞事都敢做,為什麼?他不相信有果報。這個事情不是說你信了就有,不信就沒有。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我寧可不信。不信也有!所以一定要知道事實的真相。利根之人,那是更可怕,他也能言善道,世智辯聰,他也有相當的辯才,也說得天花亂墜,聽聽也覺得滿有道理,其實他錯了。
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各宗各派的祖師們,他們那是真正通達,他雖然講空,他不破有。天台是講空的,天台大師就是念佛求生淨土的;賢首是講有的,華嚴宗是講有的,從有門入的。天台宗(法華宗)是從空門入的,你看看天台的祖師,從智者大師開始,以後多半都是念佛求生淨土的。近代的谛閒法師、倓虛法師,都是求生淨土的。寶靜法師也是谛閒法師的學生,他寫的《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寫得多好,都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法相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大師,給《彌陀經》做注解,《彌陀經通贊疏》就是他作的,對於這個法門備極贊歎。
這些大師雖然講空,他不破有,他還是從有門真正下手,真正去做。不像現在人,現在人說實在話,他空,他也沒能真正空了。你要不相信,罵他幾句,他要氣兩、三天都不能消,他空在哪裡?他沒有空!他空也空不了,他有也不要,這就糟了,這問題就嚴重了,空有兩邊他都塌掉,這是非常容易墮落的。大師這個說法,就叫這些利根人不離事相,不落頑空。這是破那個利根,所謂是著理而迷事的這種迷惑。
鈔【觀此,使知事有理存,毋滯事而迷理。】
偏重在事修,不著重探討理論的人,勉勵他們,如果有時間、有機會,多學一點有好處。如果沒有機緣,那你著重在事相上修持是可以的。像我們以前常常提到的谛閒法師的徒弟,念佛往生站著走的,死了以後還站了三天,等他的師父來給他處理後事的,因為他不認識字,年歲也太大,所以他沒有機緣聽經。但是他很老實,谛閒法師教他念阿彌陀佛,他就老老實實念這句阿彌陀佛,他念三年念成功。他那個成就非常的殊勝,實在講,他只做到了四個字「老實念佛」,他是真老實,真正做到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這才叫老實,所以人家三年念成功了。
鈔【利根者,崇理性而著空。觀此,使知理在事中,毋越事而求理。】
叫這些人要覺悟,理在哪裡?理不是空的,理要是離了事,理就不能存在。理跟事分不開,你明了理之後,對事修上是更加倍的努力,那才是真正明理之人。如果理明白,事修廢除了,他那個理一定是解錯了,沒有真正明白理。真正明白理,他那個修行跟老實念佛人決定是一樣的,為什麼?他對這個事實真相徹底了解。所以『毋越事而求理』,理就在事當中求,理事不二。
鈔【又此經本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與十六觀經同意。】
這段話,恐怕又有人會提出疑問來,既然淨土法門都是想會歸理性,那麼修行的人只需要覺悟自性之理,不就可以了嗎?何必還要念佛求生!大師說『此經本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可見得信願持名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方法,目的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跟禅、跟教、跟各宗同一個道理、同一個原理,同一個目標,同一個方向。正所謂法門雖然多,無二無別,門門第一,沒有第二的。
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二十五位菩薩,二十五圓通裡面,大勢至菩薩代表念佛法門,人家是第一,不是第二。「二十五圓通章」,我們念了之後要覺悟。念《楞嚴經》,大家都曉得,「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一,你看文殊揀選,不是選的觀世音菩薩嗎?其實觀世音菩薩的耳根法門,是為我們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揀選的,除這個之外,念佛法門也在揀選之列,你要能看得出來。從哪裡看?從排列的順序看。如果依照平常排列,次序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這二十五。按照順序,「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應該排在第二,你看他排在最後,把他拉去當壓軸戲。這就是什麼? 特別法門。
念佛法門也沒有按順序,也把它排在最後,換句話說,壓軸戲是兩出。大勢至菩薩在七大裡面是「根大」,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那個根就是見。如果按照順序,他應該在彌勒菩薩之前,彌勒菩薩最後一個,識,應該擺彌勒菩薩前,他兩個順序對調了。順序一對調,我們就曉得,它是特別法門,它不是普通法門。所以在七大裡頭,只有觀音、勢至是沒有按順序排列,他們兩個排在最後。排到最後,是大勢至菩薩排在前面,觀世音菩薩排在後面,這個道理在哪裡?因為念佛法門是十方無量無邊世界,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菩薩弘揚,一切眾生所共修的,他是第一。耳根圓通,特別就我們娑婆世界,就我們現前眾生來講,我們的六根,耳根最利。所以佛當年說法不用文字,用言語。大家來聽講,聽容易聽得明白,看不容易看明白,這就是耳根比眼根利,是這樣選擇的,所以要明了。
《楞嚴經》裡頭宣揚什麼?宣揚念佛法門。念佛法門要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的方法去念,怎麼念法?佛號從心裡生出來,口裡念出來,耳朵聽進去,這就是念佛法門裡頭,「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先勸你念佛,然後教你用功的方法,這是《楞嚴經》的精髓。多少讀誦大乘經典的人都疏忽了,不曉得《楞嚴經》講什麼,《楞嚴經》真正講的就是這一點。《華嚴經》講什麼?《華嚴經》最後勸你念佛求生西方世界,就講這個,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你看大乘經,這些地方你要看出它的門道、關鍵的地方,不要看熱鬧。門道抓到,我們才曉得,它究竟是教我們干什麼?淨土三經,專講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古德說,《法華》、《華嚴》都是《彌陀經》的序分,這個話講得沒錯,它引導你歸淨土。《楞嚴經》也是引導我們歸到淨土。
『與十六觀經同意』,《觀經疏鈔》裡面說,修行人必須知道,那個觀要用什麼觀?要用心性去觀,要用我們自性來觀,你那個十六觀才能觀得成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能夠很明顯的顯示出來。這就是托西方依正的境界,觀我們的心性,心性才能夠顯露出來。這個道理,在智者大師所注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四明尊者(知禮大師)給他做的注解叫《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這是《觀經》注解裡面最具權威的注解。但是這個《疏鈔》有相當的深度。
我們這一次印的是《疏鈔演義》,是谛閒法師完全根據《疏鈔》來寫的這本書,就是把《疏鈔》裡頭重要的節錄下來,繁瑣的地方省掉,加上他自己一些意思來解釋來發明。所以我們先從《疏鈔演義》下手,然後再讀《妙宗鈔》就不難了。這是接引初機很好的一部書。像這些道理,我們都會讀到。講淨土的理論,《妙宗鈔》講得非常透徹。因此念佛人對於《觀經妙宗妙》是不可以不讀。
念佛法門,實在講,就是《十六觀經》最後一觀的發揚光大。因為第十六觀就是講「持名念佛」,《觀經》一共是十六觀,前面十二觀是觀想,完全與自性覺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那就真是講的「自性彌陀,惟心淨土」,理事圓融。十四、十五、十六觀講「三輩往生」,這裡面就講到觀像念佛。最後是「持名念佛」,所以持名念佛也是從《觀經》的理論上所生的。《無量壽經》跟小本《彌陀經》是極力提倡持名念佛。在念佛法門裡面,以持名念佛為第一。
第十六觀雖然講下品下生,可是諸位要知道,這下品下生的人,就是說,佛雖然有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法門,對這個人都度不了他,都沒有法子,這個人是業障太重,立刻就要墮阿鼻地獄了,罪業這樣深重,沒有法子,什麼法門都度不了,還有這個法門可以度他,你就曉得這個法門好,這個法門才是第一法門。所以十六觀末後「下品下生章」那是壓軸戲,那才是一切法門裡頭第一法門。因為有這個法門,才能度盡一切眾生。如果沒有這個法門,還有一些眾生度不了,沒有法子救。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這個法門的好處。
所以《無量壽經》、《彌陀經》,特別將這個法門發揚光大。用這個法門,可以說沒有一個人不得度,沒有一個人不成佛。這個法門,古來祖師大德贊歎,是佛的徹底悲心,顯示出佛智慧圓滿、德能圓滿,萬德萬能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我們贊歎他的話,確確實實如此。這是從這兩部經上,我們能夠看得到,也能看到持名念佛在所有法門裡面的的確確是第一法門,因為它能普度一切眾生,所有法門度不了的,它能度。我們今天選擇這個法門,決定沒有選錯。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