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品第二
諸佛有二智,一為實相智,一為方便智。實相智又名真智、根本智;方便智又名權智、後得智。實相智是觀空、遣相,直緣諸法之本性,言思道斷,心行處滅;方便智是說法化眾,善緣諸法之事相,有言說分別,而無執著。權以實為體,實以權為用,二智並顯,真俗圓融。金粟如來正是以此方便權智而起妙用,所以現居士身於廣嚴城;說無上法於娑婆界,以種種方便,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度生。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诘。
“爾時”者:即佛陀合蓋現士、演無上法、變染土為淨土之時。“毗耶離城”者:即中印度之都城,漢譯廣嚴城,維摩诘即以方便居於此城。“長者”:一是學識博,二是道德高,三是智慧深,四是威德大,五是種性貴,六是大富豪,七是年齡長,具此七點,故稱長者。梵語維摩诘,漢譯淨名或無垢稱。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辯才無礙。
以下總顯淨名功德。維摩诘已於無量久遠劫來,供養了無量無邊的諸佛,廣種福德,廣積智慧,對於世出世間染淨一切諸法皆了達為緣生如幻,而實證其平等一如的真如法性,得無生忍,獲得廣大無邊的智慧,不但已能自度而且還能廣演妙法,安立種種法門,得四無礙辯,以廣度無邊眾生。
游戲神通,逮諸總持,獲無所畏,降魔勞怨,入深法門。
“神通”者:神謂神妙莫測,通謂往來無礙。神通有六: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境通,六、漏盡通(菩薩不證漏盡通)。“逮諸總持”者逮即獲得義,總攝無量諸善,令其守持不失,故名總持。“獲無所畏”者:即得四無畏智:一、說一切智無所畏,二、說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降魔勞怨”者:魔謂魔怨,勞謂塵勞,魔有四種:一、天魔,二、蘊魔,三、煩惱魔,四、死魔。“入深法門”者:諸法甚深義理,法門無量,菩薩都能深入,故名入深法門。
總之,此段顯示維摩诘自在解脫,智慧深廣,福德具足,已於無量甚深微妙法門久已得入,又能降伏魔怨,制諸外道,而其講法度生如師子吼,無所怖畏。
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龍樹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維摩诘深達此理,故於時時以般若實證我空法空,了達本無生死可怖,本無涅槃可欣,而當下度脫諸苦。故名“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即方便智,善於智度即實相智;前者重在利他,後者側重自利。二智並用,真俗圓融,則自能有大願為先,故曰:“大願成就”。有了智願,自當起行,以利群生,“故能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也就是善知眾生心念以及對機說法。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吉藏雲:“無凡愚之念挾雜其中,故名‘純’;不二正觀之智,任運現前,故名‘淑’”。因其心已深達實相,又能隨緣任運不捨眾生,位超八地,故名“決定大乘”。(八地以上菩薩,永不退墮於二乘,此即六住中的決定住,故名決定大乘。)。菩薩所作有三:一、上求佛果,二、中修萬善,三、下化眾生。又能善於思維正法,對所度眾生視其根性勝劣而方便與以化導,但心常清淨,無有執著,故名“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住佛威儀,心大如海,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
僧肇曰:“言談舉止,不失聖儀”,故名“住佛威儀”。菩薩心如大海,深廣無邊(心量廣大,包羅太虛),清淨無穢(般若智慧常現其前),又能集積無量珍寶(集積福慧資糧),所以十方諸佛贊歎不絕,人天恭敬。“咨嗟”者:贊歎之詞。故弟子(人)釋梵(天)大眾鹹皆尊敬。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
維摩诘為了救度人天二乘及有學菩薩,方便善巧居廣嚴城。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禅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維摩诘常以六波羅蜜對有緣的凡聖進行救度:一、以豐盛的財物,布施給所有的貧民,對他們進行攝受拔濟;二、對於毀犯禁戒的人,就用以身作則的清淨梵行去感化他們,使其生大慚愧,不再犯戒;三、對於恚怒嗔罵的人,就用柔和忍讓的態度,以柔克剛進行攝受;四、對於懈怠,放逸的眾生,則以大雄無畏的精神精進勇猛地進行攝受,使他們振奮精神,積極有為地作止惡修善、捨染趨淨的事;五、對於掉舉散亂的眾生,則以湛然常寂、一心不亂的禅定進行攝受;六、對於無明愚盲、執著無慧的眾生,則以真俗圓融的大智慧進行攝受。總之,此六度中以布施度悭貪,以持戒度毀禁,以忍辱度嗔恚,以精進度懈怠,以禅定度亂意,以智慧度愚癡。維摩诘以如是種種方便,攝諸有情,令得解脫。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禅悅為味。
此段總顯維摩诘雖在世間,不捨現實生活,但又心常清淨,不染一塵的高尚道德。“白衣”者:在家居士的通稱。“沙門”者:出家比丘之異名。維摩诘雖為在家居士,而常奉持出家比丘的清淨戒行。“三界”者: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眾生有飲食男女之欲,色界眾生雖離了欲界之欲,但有根身和器界的物質色境,無色界眾生不但遠離了欲界之欲,就是色界的物質也沒有了。唯有第七、第八兩識存在。(色、無色二界眾生為修世間禅定所生)。而維摩诘雖處居家,身在欲界,但他不被五欲所染,心常寂靜,如是則謂不著欲界;同時又悲願無窮,度化眾生,智慧深廣,不著一相,如是則可謂為不著色無色界。以此修行,故名“不著三界”。維摩诘雖示有妻子,但常遠塵離欲,不毀禁戒,而修清淨梵行。“眷屬”者:即妻子、兒女、兄弟、姊妹,親族戚友等。吉藏雲:“外護伏物,故有眷屬;在家若野,故常樂遠離”。維摩诘為了隨順世俗人情,所以權且現有眷屬,但心中清淨無為,超然物外。維摩诘雖然家財豐足,常以珠寶妝飾其形,但他主要是以無量功德所感之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殊勝色相莊嚴其身。更重要的是維摩诘雖然常服飲食,以養色身,但他不以飲食為味,而是以心常安住在無礙解脫的般若三昧之中,法喜充滿,真所謂身沐法雨,口玩法味,意飽法樂。所以維摩诘是一位火中生蓮,出泥不染的在家居士修行的典范。
若至博奕戲處,辄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
“博奕”者“博是各類賭博,奕是各種棋藝,此指在花天酒地尋歡作樂,耗費金錢的人。維摩诘長者為教化他(她)們,有時也混跡其中,但他並不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而是以各種方便法門去教化沉溺在低級趣味中的眾生,使他(她)們回頭猛省,知世是苦,知身無常,而發心修行。同時維摩诘雖然還受學當時印度外道的各種典籍,但他對佛法的道理始終是堅信不疑,也就是在正信佛法、研究和通達佛理的基礎上,博學其它各種學問。所以《瑜伽大論》雲:“菩薩學法,當於何求?當於五明處求。”五明即內明(佛學),聲明(語言文字學)。因明(邏輯學),醫方明(醫藥衛生學),工業明(自然科學)。學好五明,才有方便智慧,有了方便智慧,才能救度眾生。如果只懂佛法,不懂世間其它學問,那就不可能成為具有方便善巧、智慧辯才的導航人,所謂覺悟有情也就成了空話。而維摩诘正是在精通佛理的基礎上去研究世間其它學問,對文學界的有情,則把佛理融入文學之中對他們進行開導;對醫務界的有情,則把佛理融入醫學之中對他們進行拔濟;對科學界的有情,則把佛理融入科學之中對他們進行度化。所以維摩诘在長者、居士以及一切大眾之中是一位德高望重、最受尊敬的人。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游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YIN捨,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維摩诘守持著無上法寶,對男女老少,長幼尊卑,隨緣開導進行攝受。“治生諧偶”者:諧謂和諧,偶謂結伴同伙。此句是說。伙同他人治理世俗財產,如辦廠、經商、做生意等。“雖獲俗利,不以喜悅”者:雖然得到世俗的一些蠅頭小利,但不會利令智昏,歡喜若狂,因為菩薩已將身心浸泡在無量功德法財之中,不以俗利為喜,而以出世法利為樂。“游諸四衢,饒益眾生”者:四通八達的要路名衢,維摩诘長者於要路處遍察群機,隨緣化導,有時也到街頭商場,應機說法,利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者:以政治法律的手段來治理國家,教育人民,使人民處事沒有偏執和錯誤;也就是說維摩诘長者有時也以政治家的身份、長者的風度、大公無私的精神、廉潔賢明的美德,愛護、關心和教育一切人民。“入講論處,導以大乘”者:古印度外道很多,各述其道德的高妙,所以國家要專設論堂,如果想展開辯論、宣講道法,就擊鼓集眾,與對方論辯,勝者為師,敗者為徒。維摩诘長者就是經常在這樣的場合裡宣講大乘佛法。“入諸學堂,誘開童蒙”者:維摩诘長者有時也到社會的各類大小學堂裡去,把佛法的道理用生動的童話故事等形式給兒童宣講,使其在他們幼小的心地裡種下永不壞滅的菩提種子。“入諸YIN捨,示欲之過”者:YIN捨即妓院之類。維摩诘長者有時還至YIN捨,對沉溺於貪享低級樂趣中的眾生,則對他(她)們灌輸“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等一類佛理,使他(她)們知道“貪欲為生死的根本”,從而離欲去貪,回頭是岸。如果沒有象維摩诘這樣的在家菩薩去度化此類眾生,那他(她)們將永遠沉墮在世間五欲的泥沼深坑之中,不能自拔,所以維摩诘長者以大乘“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對他(她)們進行拔濟。以故文殊師利於夏天三月安居之時,初至皇宮,次到酒肆,後入YIN捨。因為菩薩以覺悟有情為己任,對一切眾生都要作平等的救度,如果象YIN捨、酒肆之類的眾生不予度化,又怎能顯示菩薩視一切眾生如獨子而行平等拔濟的大悲精神呢?所以維摩诘入諸YIN捨,至諸酒肆,義即在此。但對那些同流合污的凡夫絕不能與真正以度生為主的菩薩相提並論。“入諸酒肆,能立其志”者:酒肆即酒家。因為酒能令人失去理智,故佛制列為五戒之一。而長者維摩诘雖入酒肆,但他能立其大智,不被酒亂,從而教化酒徒們要改過從善,斷除惡習。
以上總顯維摩诘長者如象污泥池中皎潔芬芳、一塵不染的蓮花一樣,以出世不取的精神,干入世不捨的事業;同時也說明了真正的人間佛教,是不捨棄一件世法,真正的人間佛陀,是不放棄一個眾生的。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
“長者”:年耆家富,眾望權高,稱為長者。“勝法”者:殊勝的出世大乘佛法。因維摩诘居士在長者中能說出世大乘佛法,故為長者中尊。“居士”即在家學佛的信眾。因一般居士財食雖多,而貪求不足,維摩長者即說正法,除其貪著。“剎利”者:即官族,因此族有地位和權利,容易生起我慢和嗔恚,維摩長者即以忍辱法門對他們進行勸化教育,使其柔和調順。“婆羅門”者:即淨行,因此族眾生少持淨戒,我慢供高,以道自居,維摩長者即以種種方便宣說正法,除其我慢。“大臣”者:輔佐國政,掌管大權的人,維摩長者即以眾中尊的威望,教導大臣們以正法治國,也就是教以五戒十善的人乘正法,使他們知道善惡因果報應的道理。“王子”者:即國王之子,因他們一向養尊處優,是天生的驕子,維摩長者即以忠於國家,孝敬父母的道德規范教育他們。“內官”者:古印度的法律規定,將年長德高的一代忠良請為內官,來化正宮女。僧肇雲:“妖媚邪飾女人之情,故誨以正直,。”如此做法,以免宮女放蕩YIN亂,迷惑執政大臣,致使荒蕪國政,禍害人民。“庶民”者:即一般平民百性,因為他們大都位居社會下層,衣食短少,福力微薄,維摩長者即教以廣修福德,培植善根,以避免饑寒之苦。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梵天”即初禅天,因初禅有情耽著世間禅定,不求出離,維摩長者即以出世殊勝的般若佛慧開導他們,令其超升出離。“帝釋”者:即忉利天王,釋提桓因,此王易被天中五欲樂所迷,維摩诘即以無常的五衰相現,使其攝念歸心,體悟無常,而不放逸。“護世”者:即四大天王,因他們奉帝釋命,守護四天下的眾生,維摩诘即現身其間,令其忠於職守,常護眾生。
長者維摩诘,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以上總顯維摩長者以種種無量的方便智慧利益眾生。
以其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余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維摩長者以大悲方便而示現身疾,並非象眾生由六YIN(風、寒、暑、濕、燥、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致,而使四大不調為患的諸疾。因為菩薩以大悲心為本,眾生有病,故菩薩病。所以維摩長者以其方便而現身疾;又以其疾,故感得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等數千人前來問疾。因為維摩長者在一切大眾中能為宣說正法,教以禮儀,斷諸邪見,他是一位德高望重,最受大眾尊敬的人,故爾身示有疾,大眾鹹來探望。吉藏雲:“淨名以德被天下,人感其恩惠,既聞有疾,故皆來問之。”維摩長者就是常常藉其大眾前來問疾的機會,而廣宣妙法,覺悟群生的。
其往者,維摩诘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以下顯示維摩诘宣說正法。一、明無常義:“仁者”尊稱之詞。“無常”者:生老病死,常所轉易,故名無常。維摩诘說法首先道出了諸行無常之正理。修行依無常之正理而觀,就能解脫,不觀無常,則永處纏縛,故佛典雲:“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所以永嘉在其《證道歌》中說:“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三世諸佛成無上道皆依無常而觀,了知宇宙萬法皆是生滅變化,無有定法;既無定法,則實我不可得,實法不可得;無有實我實法,當下即可破除二執,取消能所對立,而證得不生不滅,如如不動,清淨湛寂的自性涅槃。故佛陀立三法印,以諸行無常為首印,正是顯示無常的重要性。“無強”者:衰弱變壞,名為無強。“無力”者;老而不壯,氣血雙虛,名為無力。“無堅”者:多病不實,名為無堅。衰朽速急,念念生滅,人命在呼吸間,瞬息而逝,故不可信賴此身為真實有。
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二、明苦義:身受為苦,心受為惱;身心常為八苦之所惱亂,眾病之所集聚。老子雲:“吾之大患,為吾有身;苟吾無身,吾又何患。”一切眾生自從有了身體,隨之而來的便是種種煩惱和痛苦,所以有智慧的人應當對身作無常、苦、空觀,而厭離它,不應依怙它。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三、明空義:空者有而非真謂空,維摩以十喻顯示。一、聚沫:此是大水沖擊泛起的一種白色氣泡,浮旋在水面上,看似很大,如果用手去抓摩,則虛浮不實,無有體性。有情之身亦如聚沫一樣,相有體無,所以僧肇雲:“撮摩聚沫之無實,以喻觀身之虛偽。”故經言:“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二、泡:此是天降大雨打落在水潭裡而泛起的一種水泡,此泡隨生隨滅,很難久存,有情之身亦復如是,無常變滅。故經言:“是身如泡,不得久立。”三、焰:此是在沙漠或戈壁灘上由陽光照射而生起的一種陽焰,渴鹿不達真相,迷執為水而飲。吉藏雲:“渴見陽焰,迷以為水。”有情不達身由四大假合而成,迷執實有者亦復如是,所以吉藏又雲:“愛見四大,迷以為身。”故經言:“是身如焰,從渴愛生。”四、芭蕉:此是一種草本植物,乍看起來粗身碩葉,郁郁蔥蔥,酷似堅牢,實則它是由層層皮葉包裹著的,中無有堅,所謂“芭蕉剝盡始知空。”有情之身不堅者亦如芭蕉中無有實一樣。故經言:“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五、幻:此是由幻師所變現的種種幻境,小兒不知是幻,迷執實有,有情不達身體如幻,顛倒妄想,執身為我者亦如小兒執幻為真一樣。故經言:“是身如幻,從顛倒起。”六、夢:夢是有情由夢中意識所現的一種有而非真的影相,但夢中人不覺是夢,往往執為真實,一旦醒來,才覺夢境是空。玄覺雲:“夢裡明明有六趣,醒時空空無大千。”殊不知有情白日所見亦是夢境,它全由阿賴耶識隨業力所變現,有相無體,與夜晚心識所現之夢境無異,但有情不達此理,往往執假為實,執無為有,夜為小夢所蔽,晝為大夢所迷,恆處生死長夜,不得覺悟。眾生執身為實有,亦如夢中人執自身實有一樣。故經言:“是身如夢,為虛妄見。”七、影:影即影相,陽光照射,承受發光,障隔發影,依形故有。眾生的身體也如影相一樣,由過去的業緣,便感現在的身影;由現在的業緣,又感未來的身影。但眾生不達身如影相,有而非真,往往執為實有,維摩長者為破有情執身為實有的執著,故言:“是身如影,從業緣現。”八、響:即山巖、空谷中的一種回音,此響瞬息而逝,有而非真;有情之身亦復如是,它是由阿賴耶識中四大種為因,以業力及父精母血衣食等為緣和合而有,其中無有實我可得。故經雲:“是身如響,屬諸因緣”。九、浮雲:浮雲在天空中隨風飄流,沒有根底;有情之身亦如浮雲在空中隨風飄流不能主宰一樣,剎那剎那在境風中幻生幻滅。羅什雲:“俄傾異色,須臾變滅;身亦如是,瞬息之間,有少有長……。”故經雲:“是身如浮雲,須臾變異”。十、電:即雷雨前天空中的閃電,此電速滅不住、變壞無常;有情之身亦如太虛中的閃電一樣,隨生隨滅,新陳代謝,念念無住。故經言:“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
四、明無我義:一切有情皆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以成身,終無恆常不變、常一主宰的我,它全隨因緣而生,隨因緣而住,隨因緣而滅,所謂聚散隨緣,不得自在。四大在外,則是土木山河;四大在內,則是四肢百骸。精粗不同,實質一如,故經言:“是身無主,為如地。”“無主”者:無常一不變的主宰者。“如地”者,地謂土地,古人雲:千年田地八百主”。有情之身亦如大地,變化無常,不能主宰。又言:“是身無我為如火”。“無我”者:無有真實可得的實我。“如火”者:火是緣生,由火種,燃料、氧氣諸緣和合而成,其中無有實火可得。又言:“是身無壽,為如風”。“無壽者”:生命短促,須臾即過。《四十二章經》雲:“人命在呼吸間”。生命既如呼吸短促,何有壽命之可言?!故言如風。因風流動變化,剎那不住;有情之身死此生彼,流轉諸趣,如風一樣,不停地運動變化。又言:“是身無人,為如水”。“無人”者:無有實在的個體有情。“如水”者:水非實水,氫二氧一,假名為水。身無實身,人無實人,如水一樣,眾緣所成,假名為人。又言:“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有情之身是由四大聚合所顯,有相無體,離開四大,故求實我了不可得。身既不實,體性空無,則無能取的我和執身為我的我所,離開能所二取的我我所執,則可當下實證二空真如而見道登地。故言:“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者:“無知”者:即無所覺受感知。因為有情之身是由地、水、火、風物質性的四大組合而成,本身即同無有覺知的草木瓦礫的無情之物,故言:“如草木瓦礫”。“是身無作,風力所轉”者:“無作”即無所造作。“風”即塵境。由於有了境風的吹動,故有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其實造作者也是緣生,沒有實在的作者,故言“無作”。總之,以身不實,破有情的自性我執;以身無知,破有情的受者我執;以身無作,破有情的作者我執。徹底破除三執,則自能斷除煩惱障,而證得涅槃解脫。
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邱井,為老所逼;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五、明不淨義: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此身由煩惱惑業所招,父精母血和合所成,故種子因緣是為不淨。二、住處不淨,住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血水浸泡,故住處不淨。三、自相不淨,此身由三十六物集聚而成。(三十六物見於《涅槃經》),此分三類:一、外相十二:發、毛、瓜、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三、內含十二:心、肝、脾、肺、腎、腸、胃、膽、生藏、熟藏、赤痰、白痰。)四、共相不淨:眼、耳、鼻、口,大小便門九竅常流穢物。五、畢竟不淨:身壞以後成糞成灰,全然不淨。所以此臭皮囊穢惡充滿,雖假澡浴塗香飲食資長,終歸磨滅死亡。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即有四百四十種病起。同時色身是各種災難的溫床,生發出百千病苦的煩惱,又如山丘上的枯井,被衰朽老苦所逼迫,有生必死,流轉無常。所以此身實為毒蛇猛獸、怨賊惡鬼所聚之曠野,處此甚可怖畏,甚可憂患,甚可厭惡。
凡夫執常樂我淨,起貪、嗔、癡、慢,作殺、盜、YIN、妄,入三惡趣,增加苦痛,無始時來貪愛此身,反被身害。菩薩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於身不執,於法不著,不起煩惱,不造惡業,故不受諸苦,而超出三界。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
維摩長者進一步說道:各位善士!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有漏色身應當厭離;常、樂、我、淨,清淨莊嚴的無漏佛身應當欣樂。何以故?
佛身者,即法身也!
佛身有三:一、法身,二、報身,三、化身。法身者:清淨無相,不生不滅,如如不動,它是我法二空的絕對真理;此理由大圓鏡智所證,是佛的無為清淨功德,故名法身。報身者:有自報身和他報身之別,自報身是佛陀親自受用廣大法樂之身,此身是佛於因地廣修福德圓滿所招感的一種無漏莊嚴清淨的果報之身,它是由大圓鏡智及無垢識和合所現,故名報身。報身與法身的關系,一為理,一為事,一為性,一為相,一為清淨無為功德,一為無漏有為功德,兩身結合,是為佛陀的真身。他報身是佛陀平等性智為度地上菩薩所現,此身與自報身相似,故名他報身。他報身是專為地上菩薩宣說大法,使他們受用廣大法樂、從而獲得解脫的一種佛身,故又名他受用身。化身者,此是成所作智所現,所謂成就佛所應作的一切事,即“三類分身息苦輪”。“法身”者:有狹義和廣義的法身之不同。狹義的法身即三身中的法性身。廣義的法身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菩提、涅槃的無漏有為諸功德和清淨無為諸功德,故總名法身。而此經所說的法身即指後一廣義的法身,也就是指整個無漏佛果。故言: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此無漏佛果皆由集積無量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圓滿所生,故言:“從無量功德智慧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合稱為五分法身。此五分、前三是因,後二是果,也就是由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得圓滿解脫,並將學修而得解脫的經過和方法說以利人,知見明了,便是解脫知見。
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禅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此明法身從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及八解脫生。(四無量心及六度解釋見前)八解脫者: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
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
法身從方便善巧的智慧而生,故言:“從方便生”。“六通”者:一、天眼通(無不見),二、天耳通(無不聞),三、他心通(能知有情心念所想),四、宿命通(能知自他過去之事),五、神境通(即神境十八變),六、漏盡通(煩惱已斷,諸漏永盡)。“三明”者:明即智慧光明,天眼、宿命、漏盡三通,是為三明。“三十七道品”者:解釋見前。“止觀”者:即定慧也。止是定,觀是慧。《涅槃經》雲:“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多定少,增長邪見;定慧等持,即得解脫。”永嘉玄覺雲:“惺惺(慧)寂寂(定)是,無記寂寂非;寂寂(定)惺惺(慧)是,亂想惺惺非。”也就是說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的定慧平等才能解脫,所以說:“從止觀生”。
從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解釋見前。“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者:即止惡修善,斷諸煩惱,深發菩提大願,廣度無量眾生。“真實”者:即真實不虛,常如不變的法性真如。“不放逸”者:依精進三善根力嚴格要求自己,斷惡修善,捨染趨淨。總之,如來清淨法身,皆從如上所說無量諸善功德法生,故名“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最後維摩長者勸請大眾欲得金剛不壞、常樂我淨的佛身,斷有情障病、利濟群生者應該以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道心為正因。
如是長者維摩诘為諸問病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明大眾所得利益。維摩長者隨其眾生根器。順其大小高下而對機說法,使大眾知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的有漏色身可厭惡;常樂我淨、不生不滅的清淨佛身可欣樂,故眾生聞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