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維摩诘所說經新注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如上第十一品中佛說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是菩薩行,行必得果,果即如來佛果,所以此品來名“見阿閦佛品”。但是如來有二:一者實身:法性真如是名法身,四智實德名為報身;法報二身真實不虛,遍滿如來無漏法界,故名實身。二者權身:隨諸眾生根性大小福智淺深方便示現;同時示現之身色相威儀形量大小也有種種不同。為地上菩薩所示現者,名他受用身;為地前菩薩人天二乘以及三塗所示現者,名為化身。此二身者隨他示現,是假非實,故名權身。今觀此品,權實並顯,如初淨名言:“如觀自身實相,觀佛亦然”,如是而觀,即屬觀佛法性實身。此品最後一段淨名斷取妙喜世界無動如來俱是權佛,屬化身佛或他受用身佛。但是菩薩見佛首見化佛,依佛所說妙法,多聞熏習,如理作意,勤修加行,漸得見道,見道時才見法身佛。見道登初地即生如來家,紹隆佛種,自後於修道十地中隨意得見他受用身。修道既滿,便證金剛喻定,轉八識成四智,而入究竟位,這時便得報身佛而自受用。法身唯智慧自證,報身唯無漏有為功德圓滿,有了報身才有他受用身和化身。所以法身佛先見,而報身化身佛後見,這就是此品的大意。

  爾時世尊問維摩诘:“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

  維摩诘與文殊師利等共來見佛,釋迦牟尼欲使大眾明白應見諸法實相,不應從色相而見如來的道理,故發斯問。《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既然不可以從色相見,即應超過尋思,言忘慮絕,而以般若實證現觀諸法離言實相。

  維摩诘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答觀如來有二:一、總答,二、別釋。此即第一總答。拘留孫佛偈雲:“見身不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知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迦葉佛偈雲:“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亦無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從上兩首偈語可以看出,一切有情身心不實,如夢如幻,自性本空,遠離名想言說,是名實相。《大智度論》雲:“滅諸言語,離諸心行,從本以來,無生無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中論》亦雲:“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不生亦不滅,寂滅如涅槃。”自身實相如是,諸佛實相亦然。《證道歌》雲:“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世界海中漚,一切賢聖如電拂。”這就說明我與諸佛平等無二,都無實體。如能明白自身實相,當然也就明白諸佛實相。因為一切有情是因緣所生,無實自性,一切諸佛亦是因緣所生,無實自性,故《華嚴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一般凡夫不達此理,往往執幻身為實身,執幻佛為實佛,見相昧性,不能見自他真正平等的法身如來,所以不得解脫。菩薩了達生佛性空,平等如幻,心不執著,能於相上見性,有上觀空,真正能見自他平等的法身如來,所以能得解脫。故維摩诘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

  次別釋:諸法緣生,生已即滅,相似相續,轉變不停,似一似常,依此相續轉變、似一似常的相,而認為有實法從過去來生,住於現在,於現滅已,往生未來,猶如燈光,從初夜來,住於中夜,往生後夜。而不了知此燈光者焰炷生燒,隨生隨滅,生滅相續,故光焰不住。其中只有燈光的前後相似相續,別無常一不變的實光有去來往。一切諸佛及諸有情亦復如是,但有染淨法種待緣生起,前生已滅,續有後生,如是輾轉相續,因果成流,而似有來去常住等相。凡夫愚迷,即於此中執有實我、執有如來有去來今。菩薩了知實我既無,如來非有。何以故?如來者相續假有,不從過去來,過去已滅;不往未來去,未來未至;不住於現在,生已即滅,現在不住。既無一真實不變的體性貫通三世,所以如來不是實有。實有如來既無,我及有情亦復如是,非真實有。同時凡聖所依之法亦是因緣而生,無實自體,然此空性空理是法真性,此即名為清淨法身。無漏正智實證真如空理名為報身。方便為他示現種種色相,說法教化,名為化身。不達真如空理,顛倒執著,造業受果,此即名為凡夫有漏業報身。徹底觀於三世性空,了達如來不實;觀不實者,即證真佛。

  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

  肇曰:“法身超絕三世,非陰界入所攝,故不可以生住去來而觀,不可以五陰如性而觀。”不觀色受想行識,即不觀五蘊法;不觀色受想行識如,即不觀五蘊相;不觀色受想行識性,即不觀五蘊性。五蘊法即名言概念,五蘊相即緣生事相,五蘊性即真如空性。清淨法身,離名言,絕對待,言忘慮絕,能所雙泯,故不可從五蘊有無上觀。《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者:性相執著俱空,有無兩邊雙遣,是為真空。真空者:情思路絕,不相不性。有何所觀、有何能觀,不觀而觀,是名真觀。

  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

  地水火風謂之四大。四大是物質,屬色相。物質色相,是有為法,生滅不停。“同虛空”者:虛空是由離色所顯,真如亦是離相所顯。因之,法身空理,清淨湛寂,無生無滅,離名絕相,當然不是有為生滅的四大假合所成。僧肇說:“法身如空,非四大所起造也”。“六入無積”者:眼等六根,謂之六入。清淨法身不由六根六塵積聚所成。“已過六根”者:已過遍計所執依名取相的六根。因為六根是緣生法,其相如夢如幻,故見如來者,不可從六根聚積的色身上去見,應該是以般若智慧親證六根的實相,應從實相真如離言自性上去見,所以僧肇說:“法身過六情,故六入無所積。”故曰:“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者:其如法身,本屬無漏,故不在三界。“三垢已離”者:既離三界,有何垢染(遠離了三界的貪嗔癡等煩惱塵垢)。故僧肇雲:“既越三界,安得三界之垢”。

  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

  清淨法身,空無一相,自離諸著,是順空解脫門;法身無相,自離相縛,是順無相解脫門;法身寂然不動,何所願求,是順無願解脫門。“順三脫門”者:實證真如即得三解脫而入涅槃,所以說:“順三脫門”。天眼、宿命、漏盡三智,能斷三際愚癡,洞照三世實性,謂之三明。三明不離諸法實相,故曰:“具足三明”。無明煩惱,體性本空,此空性空理即是法身,所以說法身與無明等。經雲:“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即是法身與無明等義。肇曰:“法身無相,體順三脫,雖有三明,而不異無明也。”

  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度眾生。

  真如法身與一切法不一不異,不自不他,既非言說所及,思慮所行,分別一異自他常不相應。何以故?真如法身,乃諸法實相,實相者,無相也,無相之相,是法實相,故說“非異相”;但是無相而又無不相,故又說“非一相”。諸佛法身,體性皆同,平等平等,清淨寂滅,故說“不自相”;但是諸佛各有清淨法身,各有寂滅涅槃,體雖相同,但彼此各有滿分清淨法界,故說“不他相。肇曰:“不自而同自,故自而不自;不他而同他,故他而不他。”諸佛法身雖無實體,但並非頑空斷滅,還有一清淨無相之相,也就是《心經》所說的“是諸法空相”的空相在,故說“非無相”;雖有空相,其相無體,並非實有,故說“非取相”。肇曰:“既非無物之相,又非可取之相。”“不此岸”,此岸謂生死。“不彼岸”,彼岸謂涅槃。“不中流”,中流謂聖賢。法身寂滅,性屬無漏,無生無滅,同於涅槃,故說“不此岸”。但是無為不離有為,涅槃不異世間,真如法身不離生死染法,故說“不彼岸”。不此岸即遠離有邊,不彼岸即遠離空邊,不中流即遠離中邊。不有不空亦不執中,隨緣任運,自在解脫,而又化度無邊眾生。總之,真如既為諸法共相,遍一切法,超一切法,染淨平等,都無差別,故“非此岸,非彼岸,不中流”。

  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

  以般若智慧觀法緣生,無實自性,遠離生死,即證涅槃,故曰:“觀於寂滅”。雖證涅槃,而不住涅槃,常以大悲化度眾生,而不捨世間,故曰:“亦不永滅”。凡夫染著生死,背捨涅槃;二乘安住涅槃,背捨世間。菩薩既證法身,一心禅寂,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同時又不捨世間,常行拔苦與樂的大士行。總之,觀於寂滅,即屬於法不增;亦不永滅,即屬於法不減。不增亦屬於法不取;不減亦屬於法不捨。不增不減,不取不捨,此即名為善取空,亦即清淨的如來法身,圓滿的寂滅涅槃。“不此”,即不住生死;“不彼”,即不住涅槃。“不以此”,即無生死見;“不以彼”,即無有涅槃見。肇曰:“不此而同此,故此而不此;不彼而同彼,故彼而不彼。豈復以此而同此,以彼而同彼乎?”

  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

  如來法身,清靜無相,若以智慧去知,則不免墮入名相分別。《心經》雲:“無智亦無得。”《唯識三十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因為清淨心即是法身,清淨心即是涅槃,當然只有遠離染淨諸法的分別執著才是清淨心,也才能真正證得法身涅槃。若認為法身可用智知、或可用識識,那當然就不能生清淨心了,亦即不能證得法身和涅槃。所以說:“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肇曰:“夫智識之生,生於想內。法身無相,故非智識之所及。”“無暗無明”者:法身清淨,故“無暗”;亦非覺照,故“無明”。僧肇說:“明越三光,誰謂之時?時逾冥室,誰謂之明。然則在暗而暗,在明而明。能暗能明者,豈明暗之所能。”故曰:“無暗無明也。”

  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

  真如為諸法離言實性,故“無名”。以無相為相,故“無相”。寂然無為,故“無強”。至理不移,故“無弱”。不離染法,故“非淨”。不即染法,故“非穢”。不局一法,故“不在方”。遍一切法,故“不離方”。真如法身,清淨寂滅,故“非有為”。真如實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故“非無為”。《解深密經》說有為無為皆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詞所說,不成實故,所謂有為非是有為,亦非無為;所謂無為非是有為,亦非無為。然非無事而有所說。何等為事?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正覺故,假立名想或謂有為,或謂無為。如彼幻師幻作象馬,雖假說為象馬等事而不執著。菩薩亦爾,雖證離言法性,聞說有有為無為,而不隨言起於執著,故此真如顯非有為,說名無為。顯離言語,並說非是有為無為。真如無相,故不可表示,自性離名,故不可言說,故曰:“無示無說”。

  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

  施戒忍等屬六度,悭犯恚等屬六蔽。聖人行六度,凡夫行六蔽。此六度六蔽是聖凡之別相。真如法身,凡聖同體,同體故無差別,所以不可言有施悭戒犯等度蔽。就相而言,則施悭等異;就性而言,則空幻義同。空性既同,當下則無施悭等相。故言:“無施無悭,無戒無犯”等。

  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

  真如無為,體自空寂,故言“不誠”(不實)。《成唯識論》雲:“真謂真實不虛,如謂常如不變”,真如是我法二空的真理,此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它是宇宙人生的絕對真理,故言“無欺”(不虛)。“不誠不欺”,即是《金剛經》所說的“無實無虛”義。來去出入是有為法,此法常住,故無此四。《金剛經》雲:“如來者是諸法如義”。又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如來法身,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出,在聖不入;染時不去,淨時不來,如如不動,超絕言慮,故一切語言施為斷滅。福田應供,是應化佛身,法身常遍,故言“非福田、非應供養”。但是要證得法身,應化之身才起,從本而言,故又“非不福田、非不應供養”。法性離言,故“非取”。真常不變,故“非捨”。經雲:“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無實即非取,無虛即非捨。非取非捨,正契中道,《證道歌》雲:“取不得,捨不得,如來法中這麼得。”即是此義。

  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

  法身湛寂,淨如虛空,故“非有相”,所以《證道歌》雲:“法身覺了無一物”。雖無一物,但並非斷滅,還有一無相之實相在,故“非無相”。法從緣生,無實自性,此理放之宇宙而皆准,驗之萬物而皆然,染法性空,淨法亦空,故曰“同真際,等法性”。總之,清淨法身,言語不可施,分別不可用,絕諸對待,離諸戲論,不可思量,猶如佛陀在《金剛經》中以虛空為喻顯示不可思量一樣。故曰“不可稱,不可量,過諸數量”。

  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

  真如法界,超諸言說思量,遍一切一味,無為無相,故不可分別大小,亦不可見聞覺知。若說是大,則小如微塵;若說是小,則含蓋乾坤。真如無色相,故非見;亦無聲響,故非聞。色等五塵常不相應,故非覺,遠離法塵,故非知。故言“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者:結縛只能結縛心意,不能結縛真如,如雲障空,空終不為其所障。真如無為,不受結縛,所以有一切有情及法本來寂靜,無生無滅,自性涅槃之說。

  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

  上顯如來法身,此顯如來報身。佛以正智為體,智能圓證真如,故真如依智而顯。“諸智”者:即一切智智,亦即佛之異名。如來法身,與眾生相同,故說“同眾生”。《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是此義。但是智身則超乎有情,唯佛獨有。故說法身後而說報身,以顯如來之盛德。諸佛如來以根本後得二無分別智漸斷結縛,分證真如,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精進修行,最後證得圓滿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無漏大菩提。具體說來,即轉捨有漏分別的第六意識和執著賴邪見分為我的第七末那識,轉得善觀諸法自相共相、善觀有情根性勝劣的妙觀察智及捨去賴耶見分為我、證得諸法染淨平等和人我自他平等的平等性智。至成佛證“金剛喻定”時,捨異熟識,成無垢識,有漏染種盡除,無漏淨種圓滿,這時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俱得,而佛的報身乃起。故佛超十地,妙覺境界不是菩薩之所能及,至此乃名“等諸智”(一切智智)。上等諸佛,智德平等;下等有情,大悲平等。此時於諸法上自離諸著,而無分別。

  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

  如來已斷一切煩惱現行,三業清淨,無有欲貪,通達諸法如夢幻泡影,有而非真,一心清淨,無所貪求;無求故無得,無得故無失,故曰:“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者:濁謂雜染種子,染污隨眠能令心濁,如泥沙等,能濁清水。惱謂煩惱種子,雖斷余習猶存,能令人惱,如不淨器,不淨雖除,尚有余穢。;如來漏種永斷,惡習永拔,無垢識中唯持一切最極清淨微妙功德無漏善種,不但心無濁惱,亦且二障習氣永斷,所以無有濁惱。“無作無起”者:諸佛如來行無緣慈,運同體悲,度化眾生,任運隨緣,而不執著,故“無作”。慈心普被,不動本處,行無功用,應化十方,故“不起”。如來真身,常樂我淨寂滅無為,故“無生”,如如不動,故“不滅”。釋迦牟尼雖示生滅,此是應化之身,為度眾生,故意示現無常。如來實身,壽量無盡,盡未來際,真常不變,故曰“無生無滅”,以顯應化有盡,而法報無盡。如來了達我法本空,生死如幻,雖常現應化之身,入生死海,化度有情,而內心清淨,坦蕩無怖,故曰:“無畏”。如來雖不捨世間,但又不住世間,自在解脫,法喜充滿,故曰“無憂”。如來大慈大悲,不捨有情,對地上菩薩現他受用身進行饒益,對地前菩薩現千丈大身進行度化,對人天二乘現丈六金身進行攝受,對三塗有情隨類化現進行拔濟,雖證涅槃,而不住涅槃,雖得禅定,而不著禅味,故曰“無喜”。示現生死,度化有情,同時又不住生死,不捨涅槃,故曰:“無厭”。

  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已有謂過去,當有謂未來,今有謂現在,清淨法身,寂滅無為,非染非淨,無內無外,超時空,絕對待,故不可言有三世,亦不可言有十方,其性無二,故遠離言說分別。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它觀者,名為邪觀。”

  總結正觀,取相分別而觀,名為邪觀;離相離分別而觀,名為正觀。《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作此觀者,即是離相離分別的正觀。此時的心境是: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無住而住的清淨心,也就是唯一清淨無相之實相現前。《轉有經》雲:“由彼彼諸名,诠彼彼諸法,此中無有彼,是諸法法性。”意顯以無分別智實證無分別理,言忘慮絕,能所雙遣現證現觀,當下即可悟入不二法門,而證得法身,親見自他不二之如來。所以本經此段最末用“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一句,來說明法身離名離相之義。

  上來已顯觀法報實佛竟,自下當顯觀應化權佛。

  爾時捨利弗問維摩诘:“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觀權佛中,捨利弗問淨名從何土沒(死)而來生此娑婆國土。因問而引起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從而佛命淨名取彼佛彼土來此世界,以使大眾鹹見。雖諸大眾常見本師釋迦牟尼如來,但習見無異,故此別見無動如來。什曰:“見其神德奇絕,來處必尊,故問其所從也。”

  維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捨利弗言:“無沒生也。”“若諸法無沒生相,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問沒生而答以無沒生一段,顯諸法實理。因緣生法,無實自體,如夢如幻,了不可得。緣聚法生,緣散法滅,生滅如幻,似實生滅。凡遇迷惑,不達此理,錯執緣聚之幻法為實生,緣散之幻法為實滅,執實生滅,是為法執。淨名欲使捨利弗徹底明白我法本空、生滅如幻的道理,故反問其所得,以使速達無沒無生的境界。

  諸法無我,無前無後,無前則無沒,無後則無生。二乘於苦遍知,證滅修道,從而悟得諸法無生的智慧。故捨利弗言:“無沒生也”。法尚無沒生,豈眾生有沒生呢!

  於意雲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捨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一切眾生,五蘊假合,從緣而生,如幻如化,無有實體,故無沒生。所以此段以幻喻顯示有情無沒無生。幻作男女,非實男女,即無實體男女,怎能說言有沒有生呢?肇曰:“生猶化存,死猶化往,物無不爾,獨問何為?”

  捨利弗!沒者為虛诳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诳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上以性空實相而明無沒無生,今以依它而言有沒有生。諸法相續,因果成流。因時時滅,果時時生,因滅故非常,果生故非斷,非斷非常,為緣起正理。凡夫愚迷,不達此理,故執沒為實斷,生為常住,。又凡夫死時起惡滅善,生時眾惡增長。菩薩不然,深達諸法生滅如幻,非斷非常,故沒時不斷一切善行,生時不續一切惡法。又凡夫善盡而命終,故長養顛倒惡心,然後受生。菩薩不然,為欲度化一切眾生,而示現無常,生死自在,故不同凡夫而有輪回。

  是時佛告捨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诘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雖真如實相,無我無法,但凡聖因果,各自成流,互不混淆。諸佛報身不同,當然器界亦異。故有彼從某界來生此界,又從此方去生彼方的種種不同。所以釋迦說維摩诘從妙喜沒而來生此。“妙喜”者:位居東方,此界嚴淨,眾見生喜,故名。梵語阿佛,漢譯無動。窺基雲:“八風不動,四魔不侵,常安不變,故去無動。”若欲詳明彼國佛土嚴淨之相,請閱《大寶積經》便知。

  捨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

  二乘只破我執,不破法執,故錯執世出世間為實有,而言有染有淨。

  維摩诘語捨利弗:“於意雲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言:“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诘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暗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暗耳。”

  因捨利弗言捨彼淨土樂此染土,而引起維摩诘呵,並非捨淨樂染。菩薩大悲,為欲度化有情,而來生此娑婆染土,以滅眾生的煩惱愚暗,猶如日光明照,為除冥暗,而不與冥合。維摩居士,本為佛化,智慧圓滿,早成覺道,已能深達諸法如幻、染淨平等之理,雖處淨土而不以為淨,雖處染土而不以為染,內心清淨一味,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哪還有捨淨樂染的貪執病呢?今生雖倒駕慈航,權現白衣,助佛揚化,那是他大慈大悲不捨有情的菩薩願行之所在,故決不能說是捨淨而樂染。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

  聞彼妙喜淨域及如來菩薩等諸聖眾,大眾渴仰,鹹欲親見。

  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诘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釋迦慈悲,為恆順大眾,特命淨名示現妙喜淨國及彼國諸聖。

  於是維摩诘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花、能於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持花曼示一切眾。”

  “閻浮提”:新譯為贍部洲,在須彌山南,故又名南贍部洲。“阿迦尼吒天”:漢譯色究竟天。“鐵圍山”:此山由鐵而成,圍繞鹹海,須彌山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為鹹海,贍部第四洲在此,圍繞此鹹海者,即鐵圍山。此名一小世界。

  淨名既承佛命,故思現大神通力。思謂有四:一思移世間器界;二、思移四聖六凡;三、思移寶花寶階及十方作佛事者;四、思移上至色究竟天、下至水際的整個大千世界以示大眾。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

  三化、十八變諸大神通力由三昧禅定所發,故淨名入三昧禅定發通斷取妙喜世界。

  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余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知所往。

  得通菩薩及聲聞人天,見妙喜世界旋轉如輪飛往它方,故發斯問。其余未得通者,便不覺不知已之所入,故默而不言。

  從此段經文可以看出:妙喜世界雖極清淨,但仍屬如來方便化土,因為有初學人天及聲聞大眾,並不完全是地上菩薩所居的他受用土。然地地菩薩異熟未盡,仍居三界,未出世間,佛即為他現受用土於欲色界中。凡夫二乘所見,即為化土。猶如本經初品釋迦如來化娑婆界,捨利弗等二乘所見即為穢土,持髻天王所見即為淨土一樣。境界不同,所見各異,如一江河,天見寶莊嚴地,人見清水綠波,魚見游園捨宅,鬼見膿血充滿。境界不實,唯心所現,故經言:“三界唯心”,論言:“萬法唯識”。於此道理,更能明了。

  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此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

  妙喜世界不減小,娑婆染土不增大,二界融攝,互不障礙;若有障礙,即不能自在斷取,來往無阻。何以故?染淨世界,唯心所現,心淨則現淨土,心染則現染土,二皆平等,同是內因緣所生,有相無體,如夢如幻。所以神力能引,運轉隨心,染淨佛土,互不障礙。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

  妙喜世界,眾寶合成,清淨莊嚴,妙飾間列,故曰:“其國嚴飾”。菩薩三業清淨,六度齊修,自他雙利,真俗圓融,故曰:“行淨”。聲聞弟子,我執已破,煩惱亦除,世間不能污,生死不能染,故曰:“清白”。

  釋迦牟尼見希有不可思議的妙事,隨喜贊歎,故問大眾。眾亦歡喜,及答佛言:“已見”。

  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如來果德莊嚴,必由勤修因行之所招感,故我佛慈悲勸諸菩薩廣修淨行。然殊勝佛果,非菩薩妙行不得此果,故佛陀言:“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國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

  見此勝境,人天獲益。大眾發願,願生彼國,釋迦歡喜,隨即授記,“當生彼國”。

  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

  饒益事畢,還復本處。上觀如來已終,自下廣為贊頌。

  佛告捨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

  如上佛告大眾見彼世界及無動佛不,是希望人天有情發大乘心。今問捨利弗,是希望二乘捨小轉大,求證菩提,故發斯問。

  “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诘。

  捨利弗答佛並發大願,一願眾生得淨土如無動佛,二願有情獲神力如維摩诘。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

  欣遇無動如來及維摩诘等諸大聖者,瞻仰親近,承事供養。“快得善利”者:顯二乘回心向大,發願修行。

  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

  此即捨利弗結贊如是不可思議自在神變解脫法門利益無窮。結贊中,先總,後別。此即總贊。若遇佛出世,能得佛及諸大菩薩親炙教導;若不遇佛出世,唯有誦讀思維如法修習所遺法門。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變解脫法門,其所得善利無有窮盡,何況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如法修行?彌勒《辨中邊論》雲:“書寫及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此總贊***有七行:一、聞,二、信解,三、受持,四、讀,五、誦,六、解說,七、修行。此中聞即聽,信解即思,讀即披讀,誦即諷誦,解說即正開演,修行即修,若與下別贊中書持、供養,為他說結合,則與《辨中邊論》所說的“行十法行”無有二致。

  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別贊中有六句,一、手得是經,便獲無上法寶之藏(藏者藏也,即含藏了不可稱、不可量、不可數的微妙義趣。);二、讀誦解釋如法修行者,便獲諸佛護念;三、供養如是大士,即是供養諸佛;四、書持是經,當知此處即有如來;五、若聞是經,心生歡喜,此人便能入一切智;六、信解是經,或於一頌四頌為他人說,當知此人即是受菩提記。

  總之,此經功德不可思議,若有人能於是經受持、讀誦、書寫、供養、展轉流布,為他人說,其所得功德亦不可思議。《金剛經》雲:“一切諸佛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此經功德與《金剛經》功德相等。行者能於此經依教奉行,發廣大心,修菩薩行,了達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長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以大智慧通達萬法體空,而證法實相,內心清淨,自在解脫,不為法累;以大悲心拔濟無邊有情而一體攝受,不捨世間,不住涅槃,長劫度生。如是則能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變染土為淨土,而成為雙覺圓滿的佛陀。所以經雲:“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凡夫我執獨勝,煩惱熾然,忌賢妒能,心多嗔恚,故長處生死苦海,不得解脫;菩薩我執已破,煩惱亦除,能於眾生一體攝受,故見他人離苦得樂,破迷開悟心生歡喜,心喜則自能增長智慧,能登彼岸。所以經雲: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金剛經》雲:“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維摩诘經》是了義教之了義教,是圓頓法之圓頓法,此經所在,即是如來法身所在,供養讀誦,功德無量,何況書寫受持,廣為流布。所以經雲:“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則有如來。”《四十二章經》雲:“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若有供養、書寫、受持、讀誦乃至為他人宣說此經典者,當知是人即為修菩薩行的大士,供養是人與供養諸佛無異。所以經雲:“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金剛經》雲:“如來善護念諸菩薩。”若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如法修行,甚或廣釋其義,為他人說,當知是人必為諸佛之所攝持。所以經雲:“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維摩诘經》是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無漏智慧的圓滿體現,無量大乘經典的精華妙義皆蘊蓄在此經的字裡行間,學人只要有一冊在手,即是掌握了如來的無上法寶。所以經雲:“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

  全經十四品,初品為序分,次十一品為正宗分,後二品為贊受流通分。本經以勸修淨土因行為始,以發願往生無動佛土為終。但是修淨土之因不能離開世間,故序品中佛言:“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弟子品中維摩诘亦言:“不捨道法,現凡夫事。”因為離開世間,則不能興悲運慈,廣利有情,不度有情又怎表大乘菩薩“但願眾生悉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悲精神呢,所以菩薩行品佛即說有“有盡無盡解脫法門”。以故淨名權現居家,示身有疾,因病說法,廣利有情。如是一切皆為顯示廣修淨土之因行。但是往生不動佛土,首須入不二法門,以故入不二法門品中文殊師利言:“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淨名於此言思道斷,心行處滅,故默然不語。但是欲入不二法門者,必先通達“我及涅槃此二皆空”,於染不著,於淨不住,以大智慧實證諸法平等實相的道理,故觀有情品中眾生如水月、鏡花、夢幻、露電,了無實體,不可執著,觀如來品中亦言:“離一切相,都無所見”。以故淨名雖現身疾,而觀身疾本空,以拔濟同病。如是一切皆為顯示欲得淨土,必須言亡慮絕,而入不二法門才行。入此不二法門,則自能隨願往生無動佛土。然復此經名《不思議神變自在解脫經》,以其淨名神力廣大,能以丈室廣容大眾,又能借座燈王,請飯香土,伸手斷取不動佛土,同時釋迦如來亦以足趾按地,則五濁惡世忽變寶莊嚴地,如是一切皆為神變自在之所為。但是欲得如是自在神變,則必先觀空遣相,忘我度生,以大悲積福德,以大智積智慧,悲智等運,福慧齊修,因圓果滿,方能神力自在,淨土現前,妙辯無滯,而超然解脫。所以本經自始至終都以贊大斥小、廣顯大乘不可思議神變自在解脫為中心。從而說明欲學佛者,以菩提大願上成下化為始終。

 

上一篇:《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一、《維摩經》疏代表智顗最晚期的思想
下一篇:南懷謹:生命究竟怎麼來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