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規教言論》講記
第三節課
違盟無恥非法行,所獲財食無愧用,
不顧閒言惡語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有些人的人格低劣,經常背棄盟誓,縱然在上師三寶、智者面前發誓賭咒,也毫不顧忌地違背誓言;同時無有任何慚愧,依靠狡詐非法的手段來養活自己,獲得一些不正當的衣食、錢財,還認為非常了不起,無有慚愧地大肆享用;別人對他惡言誹謗,他也是無所顧忌,像塊石頭一樣沒有心識。這樣的人,不但會被人所厭棄,甚至與生俱來的護神也會捨己而去。
我們來到人間時,每個人都有天神保護,與自己的關系就像體內的蟲一樣密切,只不過自己不知道而已。中陰法門等密法中說:“人的身上有許多俱生神,如肩神、護神、白護神、黑護神……”有時候打卦也是這樣,從卦象上看,某人最近遇到了不順,是因為肩神不高興,護神不高興,或者地神不高興,需要念什麼經來遮遣消除。可見,這些護法天尊是真實存在的。
倘若一個人懂得羞恥、謹慎行事,從不欺诳上師三寶,不僅人類對他恭敬有加,護法肩神也會日夜保護。但若自己無慚無愧,猶如屍體一樣,天神便會遠遠地離開,人們也不願意與之接觸。如此一來,凡有所做皆不吉祥,種種災害和過失均會出現。
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做一個好人。本論從頭到尾都在講這個問題,只有先做一個好人,自己才有學佛修行的機會。
他人財富圓滿時,自心無端感刺痛,
恆時譏毀眾人故,依怙神眾無力護。
有些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見到別人財富圓滿、有名聲地位、聞思智慧不錯,內心就像刀割火燒一樣痛:“他憑什麼如此得意?我為什麼一無所有?”心裡實在是不平衡,就到處造謠誹謗,摧毀了自己的今生來世,對此妒心強烈之人,依怙神眾也無力護持。
作為凡夫人,自相續中一點煩惱也沒有,這是不可能的,然而一旦生起嫉妒,要馬上意識到並勵力忏悔,倘若任其泛濫,造業是非常可怕的。《百業經》中有位三藏法師,眷屬眾多,衣食富足。後來來了一位阿羅漢,很多人對他漸生極大信心,三藏法師失去了昔日的名聞利養,心生苦惱,於是到處誹謗,說那位阿羅漢已破了根本戒,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千萬別去依止……聽到誹謗的這些人,居然毫無理由地信以為真,便不再供養阿羅漢了。盡管三藏法師的名利恢復如前,但死後卻墮入無間地獄,感受無量劫的痛苦。
現在有些地方也是這樣,有些人以嫉妒心去誹謗別人,眾人聽後不經大腦思考,就人雲亦雲,盲目地跟著起哄。以前藏地寺院有位尼姑,嚴持淨戒、相貌端嚴,有個男人特別想跟她在一起,沒有得逞就四處造謠:“我與她有什麼什麼關系……” 後來寺院裡沒有觀察就把她開除了,她只好去一個寂靜的山洞裡修行。
當然,對有修行境界的人來說,這不一定成為修行的障礙,但那個人這樣造業,將來肯定會成熟果報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應善於觀察,不要聽風就是雨,輕易地隨行妄言,更不能以嫉妒心去诋毀他眾。
如此彼等之因緣,摧毀自續之福德,
如人住於不淨地,雖求百千天龍尊,
然欲親近極難為,爾時有人如此說,
哎呀吾輩多祈誦,何故於事無稍利?
為何上述之人諸事不遂、護法遠離呢?因為這些人的品德極差,背棄誓言、忤逆父母、行事非法,將相續中的福德摧毀殆盡。猶如一個人住在廁所裡,雖然准備了豐富的美味珍馐,但誰也不願意來做客。同樣的道理,假如內心如廁所般骯髒,即使陳設了玉脂瓊漿、琳琅供品,天龍八部等護法天神也不會來親近你。
有些居士每天的供品非常多,目的不是害別人,就是求平安,真正想獲得解脫的少之又少。昨前天我問一個日本居士:“你們那裡的佛教怎麼樣?”他說:“信佛的有一部分,但大多數都是求平安,想解脫的寥寥無幾。”不僅是日本,現在很多地方都是這樣。有人為了求平安,每天供一點水果,喊破喉嚨地大聲念佛,但這不一定起到作用。為什麼呢?因為你這個人特別“髒”,除了自己以外誰都不顧,連最基本的人格都沒有。天尊、護法神在諸佛菩薩和上師面前發過誓,不幫助你這樣的人,所以想讓他們親近你,那是相當困難的。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我交了這麼多錢讓寺院念經,也求了很多護法神,為什麼他們沒有加持,我的生意還不順利?我的事情還不成功?”其實這不能怪別人,而應該怪你自己,因為你自己太壞了,交多少錢念經也不管用。以前的高僧大德們,凡事皆以因果為標准,如理如法地行持,為了眾生發菩提心,他們不用天天給自己念經,事業也非常圓滿、順利、成功。而你呢,以自私自利的發心來念經,起不到作用不應怨天尤人,應該好好地觀察自己。
我曾聽到有位上師說:“現在的人,好像沒有一個順利的,今天這個人不順利,家裡發生了事情,明天那個人也不順利,工作上遇到了挫折……他們都是為了自己害別人,怎麼會順利呢?求多少天尊也得不到利益。”的確如此,諸佛菩薩肯定有加持,護法聖尊肯定有力量,但你自己是什麼樣呢?這個問題值得反思。
濁時眾生福報淺,平時行為不善巧,
受彼報應當了知,汝應莫作諸惡行。
五濁興盛時期的眾生福報淺薄、煩惱粗重,不像初劫時的人們,智慧、慈悲、信心等樣樣具足。再加上前世的福報不夠,平時的行為不如法、不善巧,所以頻頻感召的事情多不如意。
有些人對自己太有信心了:“像我這麼好的人,福報為什麼不圓滿,為什麼還沒有證悟啊?”其實不應該這樣想,濁世的人,福報本來就非常淺。拿我來說,自己經常生病,到哪個醫院也沒有效果,絕對是前世造了很多殺生惡業,即生中的行為又不如法,所以像我這樣業力深重的人,去醫院只不過是應付而已,肯定不會好的。這樣想的話,覺得好一點,就算自己的病治不好,也不會怨三寶、怨護法神,認為佛法沒有加持。
在我的心目中,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議,護法的力量不可思議,然而我轉生在這樣的時代,一是前世的業力,二是今生中不如法的行為太多,感這種苦果也是理所當然,可能還有惡趣的痛苦在等著我呢。這並不是說好聽話,我心裡確實這樣想。大家了知此理之後,希望不要再造惡業,倘若行為如理如法,福報一定會逐漸增上的。
士夫多數望自身,集聚一切勝福德,
然不了知無其根,如同瘠地播種子。
人們都希望能積聚一切殊勝的大福德,世間人追求財富地位,修行人追求即生成就,不管在上師面前求加持,還是在佛像面前發願,心裡始終惦記著這些事。雖然心是如此迫切,但他們不了知自身是否具足條件。且不說遙遠的前世,今生中自己是不是護法神和上師佛陀加持的對境,有沒有最起碼的人格基礎呢?這一點也要詳細觀察。假如不具備這些條件,希求再大也沒有用,就像在荒涼貧瘠的沙漠上播種一樣,是不可能豐收莊稼的,並不是種子沒有能力,而是播撒的地方太差了。
現在有些修行人,連最基本的出離心和信心都沒有,卻妄想在相續中出現最高的證悟境界。有些領導也是同樣,自己當村干部的能力和智慧都沒有,卻想登上國家主席或省委書記的寶座。其實,當一個領導,無論官職大小,至少要有利他之心和做人的基本素質,若連這些都不具足,自己不知天高地厚,最後只會是洋相百出。
所以,人真的需要觀察自己,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器、是什麼樣的根基,這些務必要心裡有數。若能了知這一點,以後即使你的願望沒有成功,也不會感到特別苦惱。
擁有智慧福德者,自然具足諸功德,
若具功德則諸天,不求亦將自然集。
一個人若具足世出世間的智慧,擁有前世所積累的福報,他不一定非要勤作,也會自然圓滿諸多功德。如果有了這些功德,比如人品性格很好、憑良心去做事,則不需要祈求天眾護法,他們也會自然集聚。上師如意寶講過:“一個人的行為若非常圓滿,縱然沒有天天求護法神,彼等也會前來相助。”
有些人經常問:“我今天沒給護法供大蘋果,他會不會不高興,以後不再理我了?”絕對不會!只要你人做得很好,憑良心和道德做事,即使你忘了或者沒時間供養,智慧護法神也不會懲罰你的。反而由於你的智慧福德十分圓滿,他會一直跟隨在你身邊,恆時賜予保護。
在世間當中,我們不僅需要人的幫助,還需要護法天眾的幫助。如果有了這兩者的幫助,自己的事業、運氣才會越來越增上,否則,做任何事情都會舉步維艱。
何人表裡為一致,所發誓願極堅固,
眾人於彼亦歡喜,諸天喜之何須說。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若能做到表裡一致、言行如一,當面與背後不相違,所發的誓言、所承諾的事情如同刻在石上的花紋一樣,永遠不會改變,眾人一定會喜歡他。護法天神明察其為人之後,對他歡喜又何須懷疑呢?
我們學習佛法,人首先一定要實在。古人雲:“人心要實,火心要虛。”生火燒茶時,如果把柴堆得死死的,一點空隙都沒有,就算趴在地上吹半天,也不會有火星冒起來,所以火心一定要虛。而人心必須要實,假如人心特別虛假,陽奉陰違,則不具足好人的法相。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甚至包括佛教徒,經常口是心非,看起來特別假。這樣的“假人”,大家覺得他很聰明、很有能力,好多老板也喜歡,而見到老實的人——“不行!這個人太笨,我不要!”其實老實人也許在一兩件事情上不成功,但究竟而言,他說的話很可靠,做的事情很穩重,最終一定會有所成就。
人要穩重和老實,這一點我們自己有沒有?私下應該觀察一下。字面上看來,這個教言非常簡單,但在做人的問題上相當重要。為什麼上師如意寶及傳承上師對這個短短的教言如是重視?這裡面有很多不共的緣起和意義!
何人知恩且報恩,深信因果無倒行,
人亦設法饒益彼,諸天利之何須說。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若能知恩報恩、深信因果,不僅世間人會恭敬他、饒益他,有天眼通的護法神和天尊,完全能了知他的心,幫助他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部論典中,相當一部分道理都在講怎樣獲得諸天護法的幫助。如果自己被他們捨棄,沒有得到他們的保護,一切事業都不可能成功。所以,大家平時應按照本論所講的那樣,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這一點非常重要。
此處講了兩個要求,第一是知恩報恩,今生中不管是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幫助自己,只要別人有恩德,就應該尋找機會報答。如果沒有能力報恩,起碼也要知恩,經常在別人面前說一下。過去有些弟子在上師如意寶面前,經常歌頌上師傳講密法的恩德,以此緣起,上師顯現上也有不同的攝受方法。第二是深信因果,所作所為不顛倒而行。若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這就是真正的智者,眾人都會想方設法對彼作饒益,護神等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好人和壞人的界線,分起來並不是特別困難,只要懂得知恩報恩、對因果深信不疑,這個人必定是好人,任何人都會喜歡他。
何人勇敢不脆弱,親怨悲恨不顛倒,
國王亦為護如眼,諸神護之何須說。
有些人非常勇敢,無論做什麼事,有一種不共的堅強意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脆弱,什麼違緣也動搖不了他。同時,他恩怨分明,對事情的前後分得清清楚楚,哪些是親人、哪些是怨敵,哪些是悲憫的對境、哪些是憎恨的對境,對此一點都不顛倒含糊。不像有些人,怎麼痛斥也無所謂,怎麼贊歎也無所謂,看起來像個人,卻不具足人的法相,說他不是人吧,吃飯走路又跟人一模一樣。
當然,從學佛的角度來講,對怨敵不能報仇,沙門四法中有明確規定,但這裡兩個概念不能混在一起。因為有些人好像石頭一樣,對別人的打罵與損益毫不在乎,別人和自己分不清楚,親人和怨敵分不清楚,成天迷迷糊糊的,自認為菩提心修得不錯,但實際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如果一個人敢於承當、無所畏懼,什麼事情分得非常清楚,明君聖主也會像愛護眼目般器重他,做事情經常委以重任,諸天神也會敬重保護。一般來講,護神對人文道德、世間道義非常重視,真正具有這些法相的人,他們會竭盡全力護持,而不具足法相的那些人,他們則棄如敝屣、不屑一顧。
這些教言看起來不難,但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在座的道友,大家以後全部住在山洞裡,不跟任何人接觸是不可能的,只要接觸人的話,起碼要掌握這些做人的竅訣。雖然你們以前也曾受過各種教育,但像這樣把世間與出世間結合起來的做人教言,很多人都非常缺少。大家今後弘法利生也好,自己修行也罷,這些教言是必不可少的。若連這些都分不清楚,世間和出世間也搞不明白,自己盡管認為自己修行不錯,但實際上可能還不具足人的法相。
一切所取所捨事,人前雖可保密之,
於天卻難保密故,欲得成就誓為主。
在世間中,每個人都有所取所捨之事,這些事情,大多是自己在諸佛菩薩面前承諾過的,如果真正行持時與最初的諾言相違背,雖然你可以在人前保密一時,卻瞞不過聖尊上師及本尊護法的天眼。
比如你暗地裡做些不清淨的行為,很多人也許暫時不會發現,但逃不過上師護法神的眼目。他們知道了你的惡行之後,上師無法加持你,護法神也會討厭並遠離你。所以,要想獲得一定的修行境界,當面和背後盡量表裡如一,所發的誓言不要輕易放棄。
有些人發願不吃肉,但趁人不注意,偷偷到飯館裡吃上一塊。此舉雖可瞞得了別人,卻背棄了在上師面前的承諾,就像服了毒藥一樣,已經做了不清淨的事情,若不馬上忏悔,過失相當嚴重,因為上師諸佛是非常嚴厲的對境。下面講“誓言”時,這方面的問題還會廣說。
何人發誓語堅定,成辦大事具慧力,
諸天於彼亦生懼,余眾畏之何須說。
有些人所發的誓言,如同山王一樣堅定,縱遇生命危險也不會改變。同時具有極敏銳的取捨智慧,對未來難以把握的問題,能以純熟的智慧進行判斷。這種人既有堅定的誓言,又有洞察時事的智慧,護法天尊亦對其生敬畏之心,認為他非常厲害,一般的眾生就更不用說了。
表面上看,每個人都會說話走路,似乎都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各人的智慧和品行有天壤之別。以前我寺院有個老修行人,他不是堪布活佛,也不是特別出名,但為人處世非常不錯,誓言堅定,平時不願意到處亂跑,再加上智慧也很好,一旦決定的事情,很多高僧大德也不得不承認。所以對於這種人,無論人和非人都會敬畏三分。剛開始與他相處時,不一定有這種感覺,但接觸一段時間後,大家都會覺得他很了不起,恭敬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現在很多人,一是誓言不堅定、人格不穩重,二是沒有甚深的智慧,以致人也不怕他、護法神也不怕他,自己沒有什麼威力。因此,為了讓護法神害怕,為了讓更多的人害怕,我們應該做個具有威嚴的人!
《二規教言論》講記
第四節課
是故一切護神眾,居堡即為自身心,
當掃不淨惡行塵,陳設善行之供品。
通過上述道理,大家已經了知,若要得到護法神的保護,行為必須如法穩重、誓言堅定。一切護法神居住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身心。如果我們所作所為非常如法,起心動念也非常清淨,經常想到善法、因果、利益眾生,護法神自然十分高興。所以,我們應掃除貪嗔癡、嫉妒、驕傲等不清淨的念頭,以及表裡不一等不如法的行為,陳設慈悲心、誓言堅定等善法的供品,如此護法神必定恆常庇護,隨時不離左右。
《藏密佛教史》中的秋吉旺修(簡稱格日秋旺),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伏藏大師,他的兒子也是個伏藏大師,但他的兒子為了提高名聲、鞏固事業,著力希求一些猛咒。後來秋吉旺修告訴他:“只要你有利益他眾的心,不用念一些咒語,護法天尊也會自然降臨。因為他們都曾承諾過,哪裡有利益眾生的人,必定會去幫助他。”比如蓮花生大師在降伏地神時,地神當時就發誓:“對如法行持、利益眾生之人,我等會不惜一切來保護他。”
當然,有機會的話,念儀軌多祈禱護法神也是有必要的。現在有些人認為:“修護法神是多此一舉,安住在空性中就可以了。”其實不管是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均離不開護法神的大力護持。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都有護法神以顯現、不顯現的方式來相助,若僅依靠個人的力量來戰勝一切違緣、圓滿一切所願,那是相當困難的。就像如今社會上,要想做出一些貢獻,自己的智慧水平必須跟得上,社會關系也要跟得上。
在座的有些道友,十幾年來修行很圓滿,比較順利地在這裡完成了學業,應該感謝護法神的護持。倘若沒有他們,末法時期想長年如一日地聞思修行,最多只能堅持一兩個月,甚至連這種機會恐怕也沒有。
因此,大家不能走極端:有些人整天求護法神,什麼都不做;有些人覺得這些不需要,全部一並拋除。這都是不合理的。像上師如意寶那樣的大成就者,生前還特意供護法神,念一些儀軌時,還有專門的供品。他老人家那種境界,我們今生是望塵莫及的,因此證悟得再怎麼高,也不應該捨棄這些!
其後雖未常祈求,自然聚會諸天神,
猶如大海集海鷗,或如蓮苑聚蜜蜂。
如果有時忘記或沒有專門去供養護法神,這也不要緊,只要你身心調柔、行為如法,時時想到利益眾生,諸天護神自然聚集在你的身邊,對你加以保護。有些道友經常問:“我出去時供護法不方便,若不供的話,他們會不會不高興就懲罰我?”當然是不會的。他們都是智慧護法神,不像我們人一樣嫉妒心強——關系好時天天供養,偶爾一次不供養,就馬上反目成仇。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人,他們都會進行幫助。供養一瓶酒、一點蘋果,這些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有的話,是一種緣起,不能說一點都不需要。但並不是必須有,只要你的心是利益眾生,不管漢地、藏地的哪個護法神,肯定都會履行自己的諾言。
猶如美麗的海島,不需要發出喧囂來邀請海鷗,它們也會自然聚集;或如花園中的鮮花,無論盛開於何處,蜜蜂都會紛然而至。同樣,只要我們身心清淨如法,護法天尊一定會鼎力相助!
何人若有神所護,則彼以其獨自力,
堪與成千上萬眾,所有力量相匹敵。
若有了護法神的護持,縱然只是孤身一人,其力量也能與成千上萬的人相匹敵。
從有些高僧大德的生平看得出來,雖然他只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但他所做出的事業,無數個小人物加起來也不及萬一。就像上師如意寶,以前不管到哪裡去,名聲威力非常大,哪怕只說一句話,產生的震撼力也是有些人畢生都辦不到的。這其中就有護法神的力量,如果有了護法神的幫助,身體的威力、語言的分量跟其他人完全不同。
護法神的幫助很重要,尤其是末法時期,僅僅依靠自力來完成所有的事業,這是不現實的,只有依靠護法神的力量,做什麼事情才會圓滿。《格薩爾王傳》中有個仙巴大臣(格薩爾王的弟弟,也有說他是蛋生的),護法神對他的幫助特別多。有一次,他與力量強大的魔王交戰,在摔跤時,魔王把他舉到飛禽才能飛翔的高空中轉了一圈,然後准備往地上摔,因為有護法神的保護,怎麼樣也摔不下來。後來仙巴開始反攻,雖然他的力量不如對方,但依靠護法神的幫助,把魔王摔在了地上,用繩子捆了起來。仙巴平時喜歡抽煙,於是就坐在魔王身上抽一桿煙,魔王突然動了一下,把仙巴甩開就跑掉了。盡管那次交戰中魔王跑了,但最後還是被降伏了。試想,如果當時沒有護法神的幫助,仙巴肯定會被摔爛的,所以他表面上是一個人,實際上已具有了千萬個人的力量。
若天垂手予提攜,自亦登上善行梯,
則彼真實能享受,利樂譽之無量殿。
此頌是一種比喻的手法,意思是說,天眾護法若從上垂手來拉你,你自己也是竭力攀登行善的階梯,那賜予今生來世無量利樂的殿堂之門,從此便會對你敞開。
世人都向往快樂,希望獲得名聲財富,但很多人無法如願以償,原因是什麼呢?一是自己的行為太惡劣,沒有好好行持善法;二是護法天眾沒有加以護持,以致自己始終處於苦難之中。倘若有了護法的幫助,再加上自己善行的力量,兩者結合,降伏魔眾也會輕而易舉。
前段時間,我做了一個虛幻的夢,雖然它並非什麼證相,不過情節有點離奇。那天,我們發心人員在電腦上處理完“菩提學會會標”的寶劍後,我盯著它看了半天。當晚我就夢到去了一個地方,那裡有個牛頭魔王在殺人,我打算與它交戰,但很清楚依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戰勝。過了一會兒,來了個人,他既像出家人、又像在家人,行為不倫不類的,但感覺上是單堅護法神。當他走來的時候,綠色護法杯裡的酒自然溢了出來。我是學過因明的,不會無緣無故相信什麼事情,但見到這種現象,覺得他很了不起,於是對他生起了信心。後來我持著寶劍,依靠這個人的幫助,成功地對付了牛頭魔王,結局非常圓滿。
當然,在迷亂的夢境中,倒不一定真是什麼護法神。現在很多人經常依靠夢來判斷事情,依靠幻想來決定未來,這是不如法也是不科學的。可是話又說回來,若把護法神完全當成一種神話,那也不太合理。
以前上師如意寶去印度時,本來准備先去一個寺院,當時什麼都准備好了,但紫瑪護法神突然降臨說不能去,否則會有一定的違緣。後來我們就沒有去,如果去了,確實會有很大的違緣。上師當時還問:“從印度回來時,我們應該走拉薩那邊,還是走香港那邊?”護法神說應從香港回來,走拉薩的話不太方便,後來發現果真如此。
因此,護法神的幫助決定無疑。有些道友對此滿不在乎,覺得好像無所謂,這樣不太好。而有些人又太過執著了,無論到哪裡去,什麼法都不修,就是拎一個酒瓶子,這也沒有必要嘛!
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勝妙樹,
穩固不移挺拔於,高尚行為之因中。
世間上無數的人不斷追求福報,想獲得名聲、地位、財富,但沒有一定因緣是得不到的。因為福德的善妙之樹,永遠扎根於高尚行為的泥土中,這是它生存的唯一環境。
有些人現在擁有福報,也是他前世行善得來的,假如行善的因不存在,福報的果絕不可能產生。知道這個道理後,求福報、求平安的人,應經常處於高尚的心行中,若能如此,福分也會不求自來。否則,若為了名聲財富不擇手段,也許依靠前世未消盡的福分,暫時會得到一點點安樂,但這個享完之後,生生世世都會處於痛苦之中。
行為高尚非常重要,印光大師曾講過一個公案:明末李自成率農民起義期間,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散。有一姓袁之人在逃難時,與兒子失散,後想娶一妾續香火。剛買回一個女子,進房便見她傷心地哭,袁公問她何故,女子說:“家中窮得沒飯吃,丈夫餓極要自殺,所以賣身想救活丈夫。回想起來,我倆平日感情甚好,現在卻活生生分離,怎不教人傷心?”袁公聽了很感傷,天亮後送其回家,又贈銀一百兩,叫夫妻做小生意度日。
夫妻倆非常感激,打算買一好女人,給袁公做妾生子,但一直沒有找到。後來見一相貌端正的孩子要出賣,他們想:未得女子,先買一個童子服侍袁公吧。買定後送到袁家,袁公細看再三,原來竟是失散的兒子。行善的報應竟有這麼快、這麼巧!
當然,是否人人都會這樣,也不一定。但只要自己行為道德,福報定會以各種方式出現。麥彭仁波切在此告誡我們:若欲福德久遠,首先必須端正心態,行持高尚之行!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