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禍,也許只是人生的一處伏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典出《淮南子·人間訓》,是一個值得玩味的故事,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重溫這個故事,並非想借此說明“人生本無常,禍福全由天”,只是當我們也遇到這樣的事時,應該轉換思維:假如我是塞翁,我會怎麼做?

  “禍”者,亦有轉機

  塞翁第一次遭遇不幸,是失去了一匹馬。細想一下,當時一匹馬何其珍貴,可能就是一個農夫賴以生存的資本。於是,鄰居大呼小叫:“你運氣太差了,以後該怎麼辦啊?”塞翁他只說了一句話:“是禍是福,誰知道呢?”

  果不其然,塞翁丟失的馬不僅失而復得,還帶來了另一匹馬。鄰居改口道:“你運氣真好!”然而塞翁還是那句話:“是禍是福,誰知道呢?”

  後來,塞翁的兒子騎馬,摔斷了腿,這看似禍害,然而卻讓他逃過了兵役,保住了性命。

  我們多數時候是不是都很像這個鄰居?我們總急於判斷一件事到底是好還是壞,在遭受損失和困難時,迫不及待地想采取措施,試圖挽救局面。但是在緊張、焦慮的情況下去解決問題,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再者說,誰又能絕對判斷出一件事的利弊呢?或許現在遭逢的災禍,就是轉機。

  “禍”者,從容以對

  有人會說:“沒有人能在遭遇重大損失的時候還能保持鎮定,為什麼塞翁不急於下判斷呢?他要麼缺乏判斷力,要麼就是腦子出了問題,或者根本就是一個神經麻木的人。”

  塞翁的反應其實不難解釋,福與禍不一定對立,而是可以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這與“非黑即白”的是非觀有著很大的不同,它更強調周圍的環境和條件所帶來的有利因素。我們不知道塞翁是否讀過《道德經》,但我們可以肯定,塞翁不急於下結論,是因為他在觀望,希望事態能隨著時間的過去有所好轉。

  和塞翁一樣,我們沒有辦法去掌控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想法、判斷,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心態。

  很多時候,當人感到痛苦時,並不是他的處境有多麼糟糕,而是他看待問題的態度很消極,所以他不能平心靜氣地應對這些禍患。

  應對困難時從容不迫,當你身處逆境時,就不會輕易妥協,而是保持積極的態度和清醒的頭腦。

  “禍”者,與福同量

  我們總群嘲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然而佛家卻有這樣的思想:每個人生命中的好時光和壞時光都是等量的。人生的不同只是在於這些時光的排列,你不知道自己的好時光什麼時候到來,什麼時候才能走出那些壞的,都是懸念。這與道家所說的“福禍相依”相輔相成,即禍和福都是相的。正如人生的好時光和壞時光,也有可能當我們走了好遠之後才發現,好時光已經用完了。

  所以相信美好的時光終會到來,不是心靈雞湯,是至理哲學。即當人身處困厄之際應該想到希望,因為事物之間的關系是動態的,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事物就有可能朝著有利的方向轉化。

  世事無絕對,福禍有乾坤。禍並不一定都是絕對的禍,如果它不幸成了禍,那麼只是我們一相情願的想法促成了災禍的發生。

  學著當塞翁吧,下一次當我們面對“禍”的時候,保持平靜的心態,思考“轉禍為福”的方法,也許就會發現,“這禍”,不過是“後福”人生的一處伏筆。

 

上一篇:如何處理過去生造下的惡業
下一篇:滅了邪YIN吧,而立之年的人痛苦感慨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