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維摩诘所說經白話解 法供養品第十三 第五十一章 佛說王子月蓋故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十一章 佛說王子月蓋故事

  原文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大莊嚴,

  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

  白話解

  佛又告訴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的時候,世上有一佛,號稱藥王如來,又名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個世界,名叫大莊嚴世界。

  藥王佛的壽命二十小劫,有三十六億那由他聲聞僧,有十二億菩薩僧。

  原文

  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

  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

  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

  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

  (肇曰:上以財供養校法公養也。如來將成法供養義,故引成事以為證焉。)

  白話解

  天帝!這時,有一位轉輪聖王,名字叫做寶蓋。七寶具足,主管四天下。聖王有一千個兒子,個個端正勇健,能摧伏一切怨敵。

  當時,寶蓋率領他的眷屬,施捨心愛的最勝的財寶,供養藥王如來,足足施了五劫長的年間。。

  過了這五劫,藥王告訴他的一千個兒子:你們亦應當同我一樣深心供養藥王如來佛。

  於是,這一千兒子遵受父王之命,供養藥王如來。又足足過了五劫長,一切都照樣施捨供養。

  原文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

  (肇曰:極世肴珍無以摅其至到之情,冀所珍之外,別有妙養以暢其誠心。又宿緣將會,故生斯念也。)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

  (肇曰:藥王如來知其將化,故變為空神而告之。)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

  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

  白話解

  聖王一個兒子名叫月蓋,獨自靜坐,動腦筋思考:還有什麼供養勝過我們這樣的供養嗎?

  由於佛的神力,空中傳來天的聲音。天說:善男子!法供養勝過一切供養。

  月蓋王子問:怎樣是法之供養?

  天說:你可以去請問藥王如來,他會詳細告訴你怎樣是法之供養。

  原文

  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雲何為法供養?

  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

  (肇曰:深經,謂方等第一義經也。其旨深玄,非有心之所得。微妙無像,非明者之所睹。超絕塵境,無染若空。欲以有心有明而信受見者,不亦難乎?自此下,美深經之旨。諸佛所說深經,即佛法身也。夫財養養四體,法養養法身。若能護持斯經,令法身增廣者,此供養之上也。)

  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

  (肇曰:第一義經,微遠無相,自非明哲,孰能分別?業之差別,雖有分別,然非分別之所能得。得之者,其唯無分別乎?)

  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

  (肇曰:菩薩法藏之所攝,固非小乘之實。總持印之所印,固非域中之道。總持所印,所印必真。法藏所攝,所攝必實。既藏以法藏,印以總持,豈是常人所能開發?以明法寶深固,難可窺伺也。)

  至不退轉,成就六度。

  (肇曰:不退所以至六度,六度所以成大乘。大乘之所出,莫不由斯典也。)

  善分別義,順菩提法。

  (肇曰:善分別實相之義,順菩提無相之法也。)

  眾經之上。

  (肇曰:三藏十二部,方等為第一。)

  白話解

  即時,月蓋王子去參拜藥王如來,稽首佛足,立在一面,對佛說:世尊!一切供養中,以法供養為最勝。怎樣是法供養?

  藥王如來說:善男子!現在給你說法供養。諸佛所說的甚深經典,一切修世間法的人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不是一般分別思惟所能理解的。這些甚深經典,收在菩薩法藏中,總持一切法,印證萬法,直到佛地,都圓通無礙。

  直至不退轉,成就六度法門。

  善分別諸法實義,隨順契合菩提大道。

  其義理總在眾經之上。

  原文

  入大慈悲。

  (肇曰:深經所以建,慈悲所以弘人之者,必以大慈大悲乎?)

  離眾魔事及諸邪見。

  (肇曰:魔,四魔.見、六十二見也。正教既宏,眾邪自息。)

  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

  (肇曰:法從因緣生,緣則無自性。無自性則無主,無主則無我、人、壽命。唯空、無相、無作、無起。)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輪。

  (肇曰:深經之所能也。)

  諸天、龍神、乾闼婆等所共歎譽。

  (肇曰:既有此能,故有此譽。)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

  (肇曰:未有捨背深經而能入佛法藏者。)

  攝諸賢聖一切智慧。

  (肇曰:一切賢聖之智,無離深義也。)

  說眾菩薩所行之道。

  (肇曰:菩薩所行,其道無方。八萬眾行,皆陳之深經也。)

  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

  (肇曰:不依實相辯四非常等,非平等教也。依實相乃曰明也。)

  白話解

  入大慈悲之行。離四魔事及六十二邪見。

  隨順因緣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命相。在三昧中,空、無相、無作、無起。

  把眾生都攝入道場,而坐於道場轉*輪。

  並受諸天、龍神、乾闼婆等所共贊歎。

  能令眾生入佛的法藏真實義。

  攝受深經所說諸賢聖的一切智慧。

  講說這些深經所說的眾菩薩所行之道。

  以諸法實相為准繩,闡明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

  原文

  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

  (肇曰:毀四禁,犯五逆,小乘法所不能救。眾魔外道貪著豪恣,小乘法所不能滅。能救能滅者,其唯大乘方廣等深經乎?)

  諸佛賢聖所共稱歎。

  (肇曰:諸佛共稱,以明其法必真也。)

  背生死苦,示涅槃樂。

  (生死雖苦,背之至難。涅槃雖樂,識之者寡。自非深經,孰啟其路?)

  十方三世諸佛所說。

  (肇曰:諸佛雖殊,其道不二。古今雖異,其道不改。以明第一義經常不差也。美深經訖於是也。)

  白話解

  能救一切毀四重禁的眾生,能震懾一切邪魔外道以及執著貪愛的人,使他們生怖畏之心。

  受到諸佛賢聖共同稱歎。

  背離難離的生死之苦,示現難識的涅槃之樂。

  十方三世諸佛都是這樣說。

  原文

  若聞如是等經。

  (肇曰:大乘深經,其部無量,故言等也)。

  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肇曰:如是等經,盡諸佛法身也。若聞斯經,能信解護持,宣示分別,令大法增廣者,名法之供養,成法身也。)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肇曰:上以信解護持、宣示弘布,以為法養,今明內行應順為法供養也。諸法,即深經所說六度諸法也。)

  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肇曰:不悟緣起,故有邪見之迷,封我之惑。若如說修行,則可明慧,明見十二因緣所由,故能離諸法邪見,得無生忍,無復吾我眾生之想也。見緣如緣,謂之隨順。明白有無,謂之決定。皆智用之別稱也。)

  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诤、離諸我所。

  (肇曰:無違則無诤,即隨順義也。五受陰身及其眷屬所有因緣果報,即我所也。若能明見因緣果報之性,順而無違,則離諸我所也。上直觀因緣知無造者,故離我見。今觀因緣果報知無屬者,故離我所見也。)

  白話解

  如果聽聞這樣深經的人,

  能信解、受持、讀誦,並且能以方便力為諸眾生作分別解說,讓眾生分明領會,這就守護了正法,所以叫做法之供養。

  再說,如果對深經所說的種種法,如所說的去修行,

  見緣如緣,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便得無生法忍。確立無我見,明白無有眾生等虛妄之相。

  而於因緣、果報之理,能無違背、便得無诤,遠離我見與我所見。

  原文

  依於義,不依語。

  (肇曰:至義非言,尋言則失至。且妙理常一,諸應無方。而欲以無方之語定常一之理者,不亦謬哉?是以依義不依語者,見之明也。)

  依於智,不依識。

  (肇曰:六識識六塵而已,不能分別是非。分別是非其唯正智乎?是以行者依智不依識也。)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肇曰:佛所說經,自有義旨。分明盡然易了者應依。亦有應時之經,詭言合道,聖意難知,自未了者,不可依也。)

  依於法,不依人。

  (肇曰:法雖由人弘,而人不必盡應於法。法有定楷,人無常則。所以行者依法不依人也。)

  白話解

  聞法依於義,不依於語,離語言文字相,入真實義。

  依於般若智慧,不依世間六識。

  依直指真實義的了義經,不依權宜方便所說的不了義經。

  依於三世諸法所證的及自己親身驗證的法,不依說法的人。

  原文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

  (肇曰:法,即下因緣法也。上順因緣,知法無生.今順因緣,知法無盡也。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故曰,無入無歸也。)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

  (肇曰:無明,十二之根本,無明既滅。余緣亦滅也。畢竟,為始終常滅,不復更滅。乃所以成無盡滅義也。)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

  (肇曰:滅盡義一,既曰畢竟滅,而曰無盡者,何耶?夫滅生於不滅,畢竟常滅,則無不滅。無不滅,則滅無所滅。滅無所滅,即是無盡義也。)

  不復起見,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白話解

  隨順現前的法相,法從緣有,法從緣無,所以既無所入,亦無所歸。

  隨順法相,心不動搖,無明煩惱便畢竟滅了,就說諸行畢竟滅了。乃至因為妄識不再生,生畢竟滅了,老死亦畢竟滅了。

  作如是觀察,對於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因緣輪回無盡的生滅相,都知如真。

  不復生心起妄見,這就叫做最上的法之供養。

  原文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

  (肇曰:心柔智順,堪受實相。未及無生,名柔順忍。)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

  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

  (肇曰:聞法供養,欣欲行之。然經道深遠,非己力所弘,故願加威神也。)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

  白話解

  釋迦佛再告訴天帝釋:王子月蓋聽了藥王佛說的這些法,雖未得無生法忍,而已得柔順忍。

  王子即時解下身上寶衣裝飾的珍寶,以這些珍寶供養藥王佛。

  對藥王佛說:世尊!如來滅後,我一定履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佛哀憫,以威神助我,使我得降伏魔怨,修習菩薩行。

  藥王佛知王子發自深心的意念,便對王子授記說:從此以後就讓你守護法城了。

  原文

  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集善法,精進不久,得五神通。具菩薩道,得陀羅尼1,無斷辯才。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輪,隨而分布。

  (肇曰:分布*輪,即弘法養也。)

  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

  [注]

  1陀羅尼 《大智度論》卷五雲∶ “何以故名陀羅尼?雲何陀羅尼?答曰∶陀羅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中略)能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

  又據《佛地經論》卷五所述,可知陀羅尼是一種記憶法,即於一法之中,持一切法;於一文之中,持一切文;於一義之中,持一切義;依記憶此一法、一文、一義,總持無量佛法。

  白話解

  天帝!這時,王子月蓋已經見諸法清淨,聽到佛授記,以堅定的信心出家。從此修習積集善法,精進不懈,不久得五神通力。具足菩薩道功德,得諸法總持,辯才無盡。

  在藥王佛滅度後,王子月蓋已是比丘,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足足十小劫弘揚正法。使藥王如來所轉的*輪,廣為流布。

  月蓋比丘以守護正法的雄心,勵行精進。即以他修得的法身,化度百萬億人,使他們於無上正等正覺永不退轉,還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或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於三界諸天上。

  原文

  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鸠孫馱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

  月蓋比丘,則我身是。

  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

  (肇曰:吾成正覺,由法供養。以是可知,法供養為上矣。)

  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

  (肇曰:行法養即供養佛也。)

  白話解

  天帝!那時,聖王寶蓋豈異於常人?現在成了佛,佛號寶炎如來。聖王的一千兒子也都成了佛,即是賢劫中的千佛。從迦羅鸠孫馱得佛起,最後一位如來名號叫做樓至佛。

  月蓋比丘,即是我身(三世十方諸佛都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代表,非一非異)。

  因此,天帝!應當知道這法供養的要旨,法供養勝於任何供養,最上最第一,無以倫比。

  所以,天帝!應當以法之供養恭敬供養三世十方諸佛。

 

上一篇:邪念招引邪鬼
下一篇:大虛法師:結不結婚並不重要,念不念佛才是最重要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