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月溪法師:維摩诘所說經注疏全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維摩诘所說經注疏全集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昆明彌陀寺沙門冰谷注疏 月溪法師講述 佛國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薩品第四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不思議品第六 觀眾生品第七 佛道品第八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香積佛品第十 菩薩行品第十一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法供養品第十三 囑累品第十四 這部維摩诘經,就是發揮佛性法身淨土絕對妙理,錯認無始無明為佛性辨別,錯認見聞覺知為佛性辨別。 釋迦佛及他世界佛、維摩居士、文殊菩薩、天女及已入地菩薩所說的佛法是從佛性發揮出來,說法身遍滿虛空,充塞宇宙,超出時間空間,無窮無盡,絕對的圓融,無礙事理,貫通法身淨土妙理。 未入地菩薩認無始無明為佛性,經中所說不二法門一切通通認無明為佛性,佛發揮道理不落二邊,是為入不二法門。 佛的弟子二乘人是由見聞覺知發揮一切的道理,認見聞覺知為佛性,故經中說: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維摩诘所說經注疏卷上 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什曰:‘維摩诘,秦言淨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從妙喜國來游此境,所應既周,將還本土,欲顯其淳德,以澤群生,顯跡悟時,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詣佛,而獨不行,獨不行,則知其有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於進德修善,動靜必俱,今淨國之會,業之大者而不同舉,明其有疾,有疾,故有問疾之會,問疾之會,由淨國之集,淨國之集,由淨名方便,然則此經始終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說而觀,則聖眾齊功,自本而尋,則功由淨名,源其所由,故曰維摩诘所說也。’ 冰曰:‘維摩诘乃音譯,意謂淨名,玄奘等重譯此經,名無垢稱經,即淨名之義也。’冰曰:‘此經發揮法身絕對妙理,法身體用,非思惟測度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議,法身絕對平等,得大解脫,故又名不可思議解脫經。’肇曰:‘上以人名經,此以法名經,以法名經,所以標榜旨歸,以人名經,所以因人弘道者也。’ 此經既是直接表示真如佛性,故與禅宗祖師所發揮者最為吻合,六祖壇經所示道理,與此經共通之處甚多,歷代祖師亦多引此經言句以接後學,然法身之理,微妙玄奧,惟證與證,乃能知之,非言诠可及,故此經多以譬喻出之,使智者易以悟入,楞嚴經雲:‘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般若經雲:‘校量正憶念,自修行般若之福,不如廣為人天巧說譬喻,令前人易解般若,其福最勝。’是以此經所發揮之妙理,自明心見性者觀之,自能頭頭契會,非明心見性者觀之,或以為怪誕神奇,不可捉摸矣。故胡適之目為神話小說,許地山謂為極具文學價值,無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安足以知此經哉? 佛國品第一 什曰:‘經始終由於淨國,故以佛國冠於篇首也。’ 冰曰:‘淨國佛國,皆指常寂光淨土,即法身淨土,此經發揮法身妙理,無一語離於法身,故其國佛國,其土淨土,然佛國豈另有國哉?明心見性之後,變穢土為淨土,變世間為佛國,即此娑婆世界,而佛國存焉。入於絕對者,覓淨穢了不可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絕對平等,則無往而非佛國矣。’ 如是我聞。 經乃後來結集記出,故雲:我聞佛所說如此,示非私見。 一時。 以佛眼觀之,時間空間皆屬虛妄,不能存在,故不言某年某日,而雲一時。 佛在毗耶離。 什曰:‘據佛所在方也,毗言稻,土之所宜也,耶離言廣嚴,其地平廣莊嚴。’ 庵羅樹園。 什曰:‘庵羅樹,其果似桃而非桃也。’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肇曰:‘比丘,秦言或名淨乞食、或名破煩惱、或名淨持戒、或名能怖魔。 天竺一名,該此四義,秦無一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 菩薩三萬二千。 肇曰:‘菩薩,正音雲: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 冰曰:‘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眾生,即覺有情眾生之義也,簡稱菩薩。’菩薩以菩提心為體而自度,以大悲心為用而度人,故與聲聞緣覺二乘不同。 眾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大智者,明心見性,轉八識為四智,萬行圓滿,故名‘成就\’。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明心見性之後,俱八解六通,能轉萬物為佛性,妙用無窮,皆佛性所建立。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實相法也。\’冰曰:‘諸佛所光嚴住持也。\’ 能師子吼。 宏揚大乘佛法,如師子吼,使百獸懾伏。 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能隨順眾生種性,以引導之,出於自動,故曰‘不請\’。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修大乘行,明心見性,故能續佛慧命,使三寶永無斷絕。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佛性平等,佛魔不二,恩怨不二,故能降伏一切。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 自性本源清淨,無纏無解。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明心見性之後,真性如如,常得安住,得大解脫,自在無礙。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行往坐臥,皆在定中,橫說豎說,無非佛性。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以六波羅蜜自度,以方便力度人。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佛性本體,圓滿現成,無得無證,無生無滅,不受薰染,無有緣起。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從體起用,隨緣赴感,靡所不周,故能隨順眾生根性,而宏如來大法,永不退轉。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能明四乘法相,洞悉眾生根性深淺。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達於無上正等正覺,故能蓋覆大眾。大事已了,故無所畏懼。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菩薩以功德智慧為心身之嚴飾,不以世間所有為飾也。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須彌即喜馬拉雅山,言其高也。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如金剛之不可毀壞。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以大乘法破無明生死,普被群生,如雨甘露。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以音聲作佛事,發揮真如妙理。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余習。 佛性本無緣起,而能以十二因緣之法破二乘外道邪見,離於有、無二邊見聞覺知作用。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 演大乘究竟法門,故無所畏,如師子吼。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演說妙法,使眾信受悟入,道心萌芽,如春雷動而蟄蟲興起。 無有量。已過量。 佛性絕對,故超越一切,不可度量。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肇曰:‘引導眾生,入大乘海,采取法寶,使必獲無難,猶海師善導商人,必獲夜光也。’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明白真如絕對妙理。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知眾生乃因無明妄想而流於六趣,其心所行,不外見聞覺知作用。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佛性平等自在,無有等級,菩薩為度眾生不入涅槃,故曰‘近\’。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菩薩已明心見性,故諸惡趣已變為佛性,為度眾生,故仍現身於五道。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 以法藥療眾生病。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 明心見性之後,一切功德圓滿,將穢土變為淨土。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所見所聞,無非佛性。 諸有所作。亦不唐捐。 起心動念,皆是佛性。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矩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如是等三萬二千人。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從余四天下。來詣佛所。而為聽法。 肇曰:‘屍棄,梵王名,秦言頂髻也。’ 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余四天下。來在會坐。並余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悉來會坐。 法身說法,洞徹宇宙根源,故天龍八部,鹹來預會,以示無所不包。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表示佛性之崇高,無所不蓋,無所不包,所謂圓裹三世,無漏無余。 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佛性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用一如,是無與等。七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佛性無所不遍,即一真法界是也,寶積亦表法身大士。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诃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 一真法界,包羅萬有,無欠無余。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法身說法也。 爾時。一切大眾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是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目淨修廣如青蓮。 肇曰:‘五情百骸,目最為長,瞻顏而作,故先贊目也。天竺有青蓮花,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也。’ 心淨已度諸禅定。 圓覺淨心,超越於諸禅定之上。 久積淨業稱無量。 起心動念,不離佛性,不可稱量。 導眾以寂故稽首。 開示眾生,使同證此常寂光淨土也。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 常寂光淨土,不可用腦筋度量。 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佛性遍於一切,故法身說法,一切悉皆見聞。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法王以法為布施,使眾生法喜充滿。 能善分別諸法相。 明心見性之後,以平等無礙智慧,分別四乘殊相,隨順眾生種性而超度之。 於第一義而不動。 雖分別諸相,而佛性如如不動。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佛性能轉萬法,自在無礙,故為萬法之王,最尊最上,故名絕對。 說法不有亦不無。 佛性絕對,故離於有無二邊,有無者,相對也,比較而得,既見性之後,則有無皆是佛法矣。 以因緣故諸法生。 佛性絕對者,故無因無緣,諸法乃相對者,故以因緣而生起,一切因緣,皆由一念無明攀緣而生。 無我無造無受者。 諸法皆從因緣湊合而生,故無有主宰者、創造者,亦無有我,因緣一散,皆歸烏有。 善惡之業亦不亡。 一切因緣,皆由一念無明作主,隨善惡業識流轉輪回,須明心見性後,方能超出此因果輪回之外。 始在佛樹力降魔。 為免業識輪回,故修行破無始無明,降伏心魔。 得甘露滅覺道成。 什曰:‘梵本雲:寂滅甘露。寂滅甘露,即實相法也。’ 冰曰:‘甘露滅者,以般若智慧,破無明窠臼,見佛性,證常寂光淨土是也。’ 已無心意無受行。 心意受行,皆變為佛性,不受後有。 而悉摧伏諸外道。 釋迦是佛性作用,是絕對。外道是見聞覺知作用,是相對。如以石擊卵,無不摧毀。 三轉*輪於大千。 始於鹿苑轉*輪。 其輪本來常清淨。 佛性清淨,故*輪清淨。 天人得道此為證。 以心印心,慧命相續,得道者皆須以妙明真心為印證。 三寶於是現世間。 世間於是始有佛、法、僧三寶。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明心見性,一悟永悟,不受後有,既已成佛,不再變為眾生。 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以絕對之法藥,治眾生老病死等相對疾病。 毀譽不動如須彌。 佛性絕對平等,故非誹譽所能動,如須彌之屹立。 於善不善等以慈。 以絕對大悲心,使善惡歸於平等不二。 心行平等如虛空。 佛心所行,無不平等,有如虛空。 孰聞人寶不敬承。 眾生皆有佛性,即是人寶。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 一寶蓋而能包羅大千萬有,則一心亦能包羅大千萬有也。十力即佛性絕對之力量,以同體大悲哀愍眾生而示現也。 眾睹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 佛性無所不在。 斯則神力不共法。 此絕對佛性妙用,非二乘所能測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乘一音,隨順眾生根性而演四乘。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受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說大乘法,破法執空執,上根聞之歡喜而斷疑,下根聞之恐畏而厭離,故法華一會,退席者三千,蓋非二乘所能領受也。 稽首十力大精進。 肇曰:‘此下一一稱德而致敬。\’ 稽首已得無所畏。 能領受大乘理,深信不疑。 稽首住於不共法。 大乘菩薩十八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 破無始無明,了生脫死。 稽首已到於彼岸。 無始無明既破,則達涅槃岸矣。 稽首能度諸世間。 已自度然後能度人。 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來去相。 知眾生往來六趣之原因,及其心之所行。 善於諸法得解脫。 隨拈一法,皆是佛性。 不著世間如蓮華。 如蓮出污泥而不染。 常善入於空寂行。 山河大地,起心動念,皆攝歸本源佛性。 達諸法相無掛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一切法相,皆還元為佛性,為自己原因,故動靜無礙,如鳥飛空中,自由自在,此悟後境界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 已發大乘心,願聞明心見性,生常寂光淨土法門。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佛性絕對,本無淨穢生佛之別,為眾生未悟,故說佛土以引導之,及其既悟,乃知眾生與佛不二,穢土與淨土不二。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 調伏指二乘人所修法門。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指發大乘心人。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眾生根性不同,菩薩隨其根性上下而引導之,使皆入於佛之知見,故言佛土淨國者,為饒益眾生耳。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眾生成佛,乃以其本源自性為根據,如築室於地上,佛性真實不虛,眾生發願修行,不捨不懈,終得成就,若外道之落空,則如築室於空中,終不能成。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谄眾生來生其國。 即此直心,便是菩薩淨土。沩山禅師雲:‘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妄心,行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常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出傳燈錄)。’ 佛性絕對,故無谄詐。不谄眾生,即明心見性眾生也。 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即佛性本源也。明心見性,返本還元,自性本來圓滿,功德具足。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修大乘行,證常寂光淨土。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禅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修大乘六般羅蜜者,可以明心見性,生常寂光淨土。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明心見性後,具足四無量心生佛國。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以四等法攝眾生,為四攝也。一者惠施,財法二施,隨彼所須。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和言隨彼所適。三者利行,隨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惡同惡而斷其惡,遇善同善而進其善,故名同事也。’ 明心見性後,四攝法皆變為佛性妙用,不為法縛。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明心見性之後,一切法皆還元為佛性,故無有礙。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明心見性後,三十七助道品皆是佛性妙用。 回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明心見性後,功德圓滿,不欠不余,一切雜行皆回向於本源佛性。 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自性清淨平等,故無三惡八難。三惡者,地獄、餓鬼、畜生。八難者,無想天、北俱盧洲、佛前佛後、世智辯聰、盲聾喑啞、地獄、餓鬼、畜生。 自守戒行、不譏彼阙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佛性平等,故無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 佛性無壽夭。 大富梵行。 佛性絕對,故其富無可比擬。 所言誠谛。 佛性乃最真實者。 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诤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佛性中無嫉恚诤訟等事。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 眾生自直心發願以至修行成道,而生常寂光淨土。乃自度之行。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明心見性之後,一舉一動,無非佛性,佛性清淨,故說法等,以至一切功德皆清淨也。乃度他之行。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必先自度,後乃度他。 爾時。捨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捨利弗未明心見性,尚未自度,故疑此土不淨,乃見聞覺知作用也。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雲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捨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捨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 明心見性者,所見無非淨土。未見性者,則有淨穢之別,如盲者不見日月明淨,非日月咎。捨利弗見土不淨,乃靈性中之染緣。 爾時。螺髻梵王語捨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淨。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 螺髻梵王亦未明心見性,所見仍為見聞覺知作用,其所見清淨者,乃靈性中之淨緣耳,非佛性也。 捨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 此乃見聞覺知作用耳。 捨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 若能明心見性,則佛性平等,無有穢淨矣。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 表示佛性也,與拈花示眾無別,後世祖師棒喝,以及敲禅床等動作,皆同其旨,若能於此悟入,則看見清淨佛性,三千大千世界,皆是莊嚴佛土,如如不動矣。 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見本來清淨面目也。 佛告捨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捨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語捨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 眾生自性,本自清淨,為無始無明蔽障,故不淨耳。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捨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若能明心見性,則無往而非淨土。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者三萬二千諸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聲聞二乘聞之得解悟,非證悟也。 疏曰:‘佛國品乃全經之綱要也,此經發揮佛性妙理,其佛乃法身佛,其大士乃法身大士,其土則常寂光淨土,其國則佛國也。長者子寶積,以寶蓋供佛,此寶蓋即表示真如佛性之本體,亦即一真法界,故能包羅三千大千世界,大海山河,日月星辰,無不悉現蓋中。蓋喻絕對佛性,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所不包也。明心見性之後,因絕對佛性能轉萬物,一切相對者,皆還元為絕對之一味一相,故穢土即是淨土,地獄即是天宮,皆佛性妙用也。捨利弗未明心見性,憑其見聞覺知(腦筋)分別,謂國不淨,而為螺髻梵王,則謂國土淨如自在天宮,兩者皆是腦筋作用,一為染緣,一為淨緣,是靈性中之兩方面,非佛性也。佛性無染無淨,惟證興證乃能知之。故釋迦佛以足指按地,直接表示佛性,不假言說分別,而國土嚴淨悉現,與拈花示眾無別,此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旨也。’序分竟。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淨名德者,非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歎,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德耳。’ 冰曰:‘淨名示疾以誨導眾生,乃方便法門之巧妙者也。’正宗分起。 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诘。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得無生忍。 已明心見性。 辯才無礙。游戲神通。 明心見性之後,六通具足,一切無礙,龐居士雲:‘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禅宗所謂神通,乃指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穿衣吃飯,一切酬應,不離佛性,自在無礙,非世俗呼風喚雨之神通。 逮諸總持。獲無所畏。 明心見性之後,佛性做主,能轉萬物,不為物轉,一切皆由佛性作主,故名‘總持\’。佛性堅固如金剛,故無所畏。 降魔勞怨。入深法門。 佛性平等,故佛魔不二、恩怨不二,入於不二法門。 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 已入不二門,然後能以智慧方便,成就度生大願。 明了眾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明心見性後,能分別眾生根性淺深,及其所能達到之四乘境界。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諸有所作。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 已入絕對,故念念無不了知。 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離。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禅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超越於三界輪回之外。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禅悅為味。若至博奕戲處。辄以度人。 隨順眾生所好而引導之。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 研究外道道理,不為所移。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通達世間法,而不離佛法。 六祖壇經雲:‘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 疏山賣布,船主劃渡,龐蘊編竹器,皆此類也。 游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政法。救護一切。 唐之裴休,宋之張商英、楊無為、元之耶律楚材,皆明心見性,身親政治,不離佛法。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YIN捨。示欲之過。 什曰:‘外國有一女人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慕多羅,以千兩金要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中道,變身為白衣,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問曰:雲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植善本,修智慧,聞是說,即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子入竹林,入竹林已,自身現死,膨脹臭爛,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為說法,亦得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 冰曰:‘明心見性之人,無往而非淨土,故一切處無礙,而能隨緣以度眾生。’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二祖出入茶坊酒肆,人或笑之,祖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外道婆羅門修淨行求生梵天,所有輪回,非究竟法,故以佛法誨之,使得勝慧。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帝釋愛念未斷,故示以無常,引入正法。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什曰:‘護世,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眾生,護世四王護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護,兼及十方。’ 長者維摩诘。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肇曰:‘法身圓應,其跡無端,故稱無量,上略言之耳。’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以方便度生,故現身有疾,其實佛中無有疾患也。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余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其往者。維摩诘因以身疾。廣為說法:‘ 肉身有疾患,佛與眾生皆同,釋迦佛晚年有背痛之病,至法身則無有疾患也。明心見性之後,生死尚不能牽拘,況疾病乎?古德病中偈雲:‘老僧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總不妨。’ 諸仁者。是身無常。 先從此身說起。 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怙者,接怙也。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中陰身從業緣投胎。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此身乃四大五蘊合成,四大離散,則此身不存矣。 是身為空。離我我所。 此身既不實,則我及我所皆無所依怙矣。我者我執也,我所者法執也,修行者必先破此二執,圓覺經中佛開示修奢摩他行時,曾曰:‘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知覺亦是內外因緣和合而成,若離因緣,此身實無知覺。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人之最善切者,莫如身,有身然後有生老病死等苦,故先破身執,次破眾苦。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人有罪於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復將斷,大象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大恐怖,上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黑白二鼠,白日黑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眾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為老所迫,是譬喻從前有個人得罪於王,犯了死罪,後來坐監牢,有一天管監的人酒醉,這犯罪坐牢的人,將監牢的門開了逃跑,這個王得聞消息,馬上派大象追尋那個逃犯,路上遇了一個枯井,逃跑的罪人就跳在這個井中,井的上面有一條籐子垂在井中,象見了逃犯跳在井中,因象的身比井口徑大得多,不能下去,就在井口把守,而井底下面有蠍子、蜈蚣、虺、蜂、蜮等東西,這條籐上面有白老鼠和黑老鼠各一只,在井上面咬這條籐,到這時候,逃犯想上出井外,就怕大象,落在井底,又怕五毒,欲拿住籐站立不動,又恐黑白老鼠咬斷籐,但井上有株大樹,大樹有一巢蜜蜂,恰巧蜜蜂采釀蜜糖時,蜜糖一滴一滴滴在其口中,吞下就很香甜,這時候祗感覺得蜜糖甜,而忘卻了井上的大象、井底的五毒和老鼠咬籐的一切。這些都是比喻,罪人好比我們眾生有生死,大象好比無常來追我們,白老鼠比白天,黑老鼠比晚間,這條籐好比我們的生命,井底下五毒好比我們的五蘊,樹上的蜜糖好比五欲,因我們貪五欲,無常、生命、五蘊、晝、夜通通被五欲所蒙蔽,以至忘記一切了。 是有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什曰:‘昔有人得罪於王,王欲密殺,箧盛四毒蛇,使其守護,有五怨賊拔刀守之,善知識語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聚落,便於中止,知識復言:此處是惡賊所止,若住此者,須臾賊至,喪汝身命,失汝財寶,宜速捨離,可得安隱,其人從教,即便捨去,復見大水,縛筏而渡,渡已安隱,無復眾患。王喻魔也,箧喻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賊,五陰也,空聚落,六入也,惡賊,六塵也,河,生死也。善知識教令走者,謂佛菩薩教眾生離惡魔、棄四大、捨五陰,眾生從教,雖捨遠三患,而未出諸入聚落,未免怨賊,復教令乘八正筏,渡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然無為,無復眾患也。’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 肉身既如此可患可厭,則當如何?曰:‘修行明心見性,證無生忍,與諸佛同一法身,法身常樂我淨,究竟圓滿。’以上說肉身之可患,以下說法身之從來。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修般若三昧,然後能明心見性,得法身。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修戒定慧之學,得解脫知見,戒定慧平等,則得法身。 從慈悲喜捨生。 四無量心,皆法身妙用。 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禅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修六波羅蜜,明心見性,然後得法身。 從方便生。 從各種大乘法門生。 從六通生。 明心見性六通具足,皆法身妙用。 得漏盡通六通具足。 一般人修行能解六通,認為得天眼通者,乃眼睛能見室外或異地之物,天耳通者,乃耳朵能聞百千裡外之聲音,他心通者,乃能知旁人心中思念之事,神足通者,乃能騰空飛行無礙,宿命通者,乃能知前生之事,漏盡通者,一念不起,思想滅盡,入於涅槃,凡此解釋,皆外道魔見,非佛見也。維摩诘經得漏盡通,六通具足,漏盡通者,明心見性是也,明心見性之後,一切皆為佛性,無掛礙,不受後有,名為漏盡通,此之時是也。明心見性之後:眼根所見,無非真如佛性,故釋迦拈花,而迦葉微笑,天眼通是也,耳根所聞,無非佛性,風聲鳥語,皆是真如,香巖聞擊竹而悟道,孚上座聞鼓角而明心,百丈被馬祖一喝,三日耳聾,天耳通是也,三世諸佛,同一真心,悟道祖師,一唱一酬,一問一答,和盤托出,心心相印,旁人聞之,如聾如啞,惟證與證,其心相通,此他心通是也,佛性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明心見性之後,得意生身,自在無礙,神足通是也,又見性之後,高高山頂坐,深深海底行,過去現在未來,同一真心,不二不異,超出時間空間,不受後有,宿命通是也,華嚴經所謂‘一根既還源,六根盡解脫’,得漏盡通,則此六通皆具足也,一切不離佛性體用矣,古來祖師,得六通者甚多,幸毋以神話怪說誣之。 從三明生。 三明,即諸佛明、菩薩明、無明明,三明皆法身妙用。 從三十七道品生。 三十七道品,皆法身妙用。 從止觀生。 修三淨觀,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三種淨觀法門,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奢摩他中國音叫做寂靜,就是六根齊用破無始幻無明,三摩缽提中國音叫做攝念,就是一根統領五根破無始幻無明,禅那中國音叫做靜慮,就是修大乘的六度第五度靜慮,六根隨便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破無始幻無明用功,用六根的隨便那一根,我們南瞻部洲(即是這個地球)的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其余五根也不攀緣外境,清清淨淨的看,向腦筋裡面來看,看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的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的無明境界,這時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佛性了,或者六根齊用,清清靜靜的將一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聽聽自性,鼻根反聞聞自性,舌根反嘗嘗自性,身根反覺覺自性,意根反念念自性,這樣用功得多,機緣成熟,□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的,又或者隨用一根統攝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兵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意根來做主將,其余五根向無明窠臼來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去,放下萬緣,清清靜靜的起一個純淨的思想,來向心裡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多,功夫純熟,□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又或者我們沒有時間靜坐用功,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是於其中要執持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必要將他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圓覺經裡邊說:‘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考查古今禅宗明心見性的人,歷史事跡,通通照此三個法門修的。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皆佛性妙用。十力,佛有十種之能力,即知是處非處智、知三世業報智、知諸禅解脫三昧智、知諸根勝劣智、知種種解智、知種種界智、知一切至處道智、知天眼無礙智、知宿命無漏智、知永斷習氣智之十力也。 四無所畏,又名四無畏,化他之心不卻,名無畏。四無所畏有佛與菩薩之二種,佛四無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菩薩四無畏者:(一)總持不忘說法無畏,(二)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所畏,(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四無礙智,自在說法之四種智辯也,如法無礙智、義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也。 十八不共法,佛有十八種之功德,不與二乘共同,故雲不共法,又二乘菩薩所不具,故又雲不具也,一諸佛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心,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捨小乘,修大乘,明心見性而得法身。 從真實生。 真實者,真如佛性也。即最究竟之本體法身從此而生。 從不放逸生。 法身絕對,故不放逸。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明心見性後得法身,法身平等清淨,故一切法皆平等清淨。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 既得法身,則視肉身如大海一漚,可有可無,一切肉身病患,亦無關重要矣。 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長者維摩诘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疏曰:‘方便品先述維摩法身之德,大乘人明心見性之後,得法身妙用,游戲三昧,居濁世如淨土,出入酒肆YIN捨,無非方便度生,疾病為人生之苦患,故現身有疾,借此以為眾生說法,肉身有生老病死,而法身無生老病死,故欲免生老病死諸苦,惟有修大乘法明心見性,方能獲究竟之解脫也。’此品仍以法身為旨歸。 弟子品第三 維摩是明心見性之法身大士,故佛遣弟子親近之,使獲進益,並顯維摩法身功德。 爾時。長者維摩诘自念:‘寢疾於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捨利弗:‘汝行詣維摩诘問疾。\’ 什曰:‘聲聞法中,諸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俗智慧。大乘法中,菩薩二事俱勝,今用聲聞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捨利弗於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顯維摩诘才辯殊勝,發起眾會也。復命余人者,欲令各稱其美明兼應辯慧無方也。’ 捨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诘來謂我言:“唯。捨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聲聞人宴坐修行,斷六根,入滅盡定,然六根不能永斷,乃暫時停止作用耳。出定之後,故我依然,不能超出三界輪回之外,故非究竟。 法身大士宴坐,動靜一如,無時不在定中,超越於三界輪回之外。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明心見性之人,不斷六根,不入斷滅,行住坐臥,無非佛性。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明心見性之人,不必背喧就靜,雖居鬧市如山林,操凡事如佛事,凡聖情盡,一切無礙。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明心見性之人,起心動念不離佛性,佛性絕對,無有內外,不住二邊,無所不在。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 於法無所取捨,真妄不二,邪正不二,故諸妄見與三十七道品不二,不取不捨。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 煩惱與菩提不二,明心見性之後,煩惱即是佛性。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能如此宴坐,必是明心見性之旨,故佛必加以印證。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聲聞人境界及用功方法,與大乘菩薩不同,於此可見。 佛告大目犍連:‘汝行詣維摩诘問疾。\’ 什曰:‘目連,婆羅門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樹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犍連,神足第一者也。’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毗耶離大城。於裡巷中。為諸居士說法。時維摩诘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佛性中無眾生相,不能住眾生相而說法,如說法者,應如真實說法,即發揮法身妙理是也。法身無垢,生佛平等,如此發揮,方是如法。目連所說,不外施戒七事,以及因果罪福等報,使聽者起眾生想,妄生眾相,故非如實說法,如實說法者,應先破我、人、眾生、壽者四相。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佛性中無我相,故不能住我相而說法。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佛性中無壽命生死,故不應住壽命相而說法。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佛性中無人相,故不應住人相而說法。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佛性如如不動,無有諸相,諸相者,乃見聞覺知作用也,非佛性也。 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圓覺經雲:‘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 佛性無緣起。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佛性絕對,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名字有二種:(一)語言名。(二)思惟名。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佛性離見聞覺知,故不可說。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 佛性無形相可見,可見者,皆見聞覺知。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佛性真實不虛,故無戲論。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 佛性中無我及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明心見性之後,八識變為四智,一切皆是佛性,故無分別,分別亦是佛性。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佛性絕對,絕對中不容相對之存在。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佛性中無因無緣,因緣皆變為佛性,因緣即是佛性。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佛性絕對不二,故諸法皆變為佛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佛性絕對,能轉萬物,不隨物轉,‘如\’者,如來也。經雲:‘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 佛性乃最究極之真實,永不變易,如如不動,超越三界諸邊,三界者,時間也,諸邊者,空間也,佛性絕對,無空間時間之存在,若存在於空間時間中者,則是相對矣。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根塵識界皆變為佛性平等不動。 圓覺經雲:‘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故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佛性超過三際,故無去來。金剛經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 佛性絕對,故空有皆變為佛性,有相無相皆變為佛性,如如不動而動用無窮,故曰‘應無作\’。 法離好丑。 佛性絕對,故好丑不二,若有好丑,則是相對。 法無增損。 佛性絕對,故增損不二,若有增損,則是相對。 法無生滅。 佛性絕對,故無生滅,若有生滅,則是相對。 法無所歸。 佛性絕對,故無所歸,若有所歸,則是相對。 法過眼耳鼻舌身心。 佛性絕對,一味一相,故超過諸根作用。 法無高下。 佛性絕對,故無高下,若有高下,則是相對。 法常住不動。 佛性絕對,故常住不動,若有動搖,則是相對。 法離一切觀行。 佛性絕對,故不假修持,若有修持,則是相對,未入絕對。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
|
|
|
|
|
上一篇:維摩诘經釋論
下一篇:敦煌遺書中的《維摩诘所說經》及其注疏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