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南懷瑾:菩薩行品 第十一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薩行品 第十一卷

  維摩诘領眾前往禮佛

  香積飯香何時消

  什麼能作佛事

  佛法就在魔法中

  佛土為何不同

  阿難不敢自謂多聞

  眾香國菩薩問法

  佛說如何修持

  也說菩薩行

  超越小乘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诘、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遶,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於是維摩诘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維摩诘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遶七帀,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遶七帀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座,即皆受教。眾坐已定,佛語捨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唯然,已見。汝意雲何?世尊,我覩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於是捨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诘,從眾香國,取佛余飯,於捨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阿難問維摩诘: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诘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禅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诘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說法無悋。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

  著己樂,慶於彼樂。在諸禅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為善師想。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發行善根,無有齊限。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說無礙。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何謂菩薩不住無為?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集法藥故,不住無為。隨授藥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我們現在開始說《維摩诘經》下卷第十一品。研究佛經有一個最新的觀念,每一部經有經題,例如《妙法蓮華經》,每一品也有題目,把每一個題目連起來,就是全部的佛法。《維摩诘經》講到香積佛品是一個高潮,全經有好幾處高潮迭起,大家要搞清楚。現在是菩薩行品,是講大乘菩薩道應該如何修行。全經用很多的故事,其中有用比喻,用直說,用問答,來說明佛法的修持。

  維摩诘領眾前往禮佛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本經講到此處,我們要記住佛開始是在庵羅樹園,因為維摩居士有病,佛要大家去看病,故事由此開始。現在佛還在庵羅樹園等著,大部分的同學都去看維摩居士了。在這個時候,這個庵羅樹園忽然變大起來了,有無比的莊嚴,一切都發出金色。

  「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覺得奇怪了,就問佛為什麼這個地方,有如此祥瑞的感應。

  「佛告阿難:是維摩诘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遶,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佛說,這個瑞應是因為維摩居士,和文殊師利菩薩領頭的大眾,都要來這裡的緣故。我們要注意這個場面,當時還包括了從香積佛國來的菩薩在內。

  「於是維摩诘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維摩居士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們現在應該和所有在座的菩薩,過去禮佛了。

  「文殊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文殊師利菩薩說,好的!我們去吧!現在正是時候。

  「維摩诘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遶七帀,一心合掌,在一面立。」當時在場那麼多的菩薩,和那些師子座,被維摩居士用神力,右手一端就端過去了。我們看了覺得是很稀奇的神話,有沒有這回事?絕對有的。為什麼後人修行達不到這樣的神通力?這件事代表著什麼?就是個嚴重的問題了。佛過世以後,古今中外的佛弟子,修行都沒有到達這個境界,這是個什麼問題?我們不要以為這是不可能的事,只是當做神話比方,就把它抹過去了。這個問題就與菩薩行有關,我們不作結論,希望大家去研究。

  維摩居士帶大家到了釋迦牟尼佛面前,就對佛磕頭。這裡的稽首就是跪拜,我們在家人寫信也用頓首,在信尾寫,「弟某某頓首」,這與稽首是一樣的意思。出家人寫信給人家用合十,就是合掌,不是跪拜,同鞠躬差不多。維摩居士向佛頂禮之後,依印度最恭敬的禮貌,向右圍繞佛七圈,才合掌站在一邊。這裡記載的與中國古代禮節一樣,到人家家中去作客,到了先行禮,然後自己退一步,等主人進一步來請你。現代人都不講這一套了。

  「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帀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所有同維摩居士一道來的菩薩、大弟子、帝釋天、梵天、四天王等人,原來是在座位上被端過來的,也紛紛下座,依同樣方式,向佛行禮後立在一邊。

  「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坐,即皆受教。」佛等大家行禮完畢,就照一定的禮法慰問大眾,請大家再坐下來,聽佛說教。

  「眾坐已定,佛語捨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等大家都坐定了,佛就問捨利弗,這一次去維摩居士那兒,親眼看見了大乘菩薩修到自在神通的功力了吧?

  「唯然,已見。」捨利弗答:是的,我親自看到了。

  「汝意雲何?」佛又問他:你說說看,大乘菩薩何以有如此的自在神力。

  「世尊,我覩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捨利弗答:我親自看到不可思議的神力,沒有辦法用世間的思想知識去研究議論。「非意所圖,非度所測」,要注意這八個字,這是點題,這不是我們普通人用思想意識能貪圖得到的,也不是我們的知識范圍所能夠推測的。

  香積飯香何時消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這時,阿難在旁邊岔一句話,他問佛,現在聞到一種從沒聞過的香味,是什麼香?

  「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佛告訴他,是這些來訪菩薩們身上發出來的體氣。

  「於是捨利弗語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你不用把佛經看得太死板,那麼地莊嚴,你可以想象當時的情景,捨利弗就碰一碰阿難說,喂,你聞一下,我們身上也帶著這種香味呢!

  「阿難言:此所從來?」阿難一聞,真奇怪,這香味從哪裡來的啊?

  「曰:是長者維摩诘,從眾香國取佛余飯,於捨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捨利弗告訴他,這是我們上午去維摩居士府上探病,吃飯時候到了,維摩居士用神通,從上方眾香國討回來一碗香積佛吃剩的飯給我們吃,吃了之後,我們身上毛孔就出這個香味。

  「阿難問維摩诘:是香氣住當久如?」阿難有沒有動心求這味,我們不知道,但是他至少追問維摩居士,這個香味在身上能留多久?

  「維摩诘言:至此飯消。」現在這個重點又來了,又是吃飯問題。維摩居士說,等這個飯被人體完全吸收了,香味就沒有了。

  「曰:此飯久如當消?」阿難再問,這個飯在人體中,要多少時間才會完全消化?

  「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維摩居士答,普通人吃了這個飯,就不用再吃飯了,要七天七夜才完全消化。大家會問,不知道這飯是什麼米煮出來的。

  「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維摩居士接著說,如果不是凡夫,而是到了聲聞境界的人(就是走小乘路線,如修頭陀行的人,持戒嚴謹,只管自己修行,不管大乘功德的人),已經有修持但是還沒有證果的人,這個飯就要到他得到正果的時候,才會消化。你看這奇怪吧!學道的人,胃的火力應該大一點,消化得快才是。可是這一餐飯吃了,就可以不用再吃,等到證果了才消化。

  「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已經得到初果羅漢,乃至得到二果三果四果羅漢的人,吃了這個飯,要等心解脫了,這飯才消化。

  這裡有好幾個問題。第一,修道境界愈高,這個飯愈持久。第二,已經入了正位的人,還要得到心解脫,飯才能消化。

  得解脫是佛法的究竟,不得解脫何以能證果呢?要有定力,念念清淨在空的境界上就證果了,但這不是解脫。例如學道的人能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才真正證到空。前面搞氣脈只算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還早得很。所以四禅八定,在大小乘乃至外道,都是非修不可的,但是不要以四禅八定為究竟。你能修到四禅八定種種不同的境界,能究人天之際,超出欲界天,乃至色界天,就是證果位,但是不一定得佛法究竟。第三個問題,也有學佛的人,他的心已得解脫,但是沒有證得果位,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答案是定力功夫不夠,修持不圓滿。

  「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中國學佛的人,都標榜是大乘菩薩道,但是發心了沒有?都沒有。發心很難,大乘講發心不是你們去化緣發心修個廟子,造個塔,捐十塊錢。發心是動意,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心得解脫,一念之間頓悟,是發心菩薩,在教理上講是初發意菩薩。初發意菩薩脈解心開,但還要修!言下頓悟了就不用修嗎?不是的。真發心是明心見性,一定會同時發起大慈大悲心的,作人做事乃至任何一個很小的動作,處處都是捨己利人的。我們普通學佛哪裡有發大慈悲心?都只是嘴裡講的口頭發心而已。學佛的人要自我反省,有時比不學佛的人還要自私,與慈悲心是背道而馳。所以真正發慈悲心是不容易的,除非見到空性,否則發不起來。

  我有個老朋友,學佛幾十年,現在已經過世了,他就跟我說過,我怎麼樣都發不起心,怎麼才發得起來呢?我對他說,你講得對,也問得好,不過你不要問我,就看你自己了。

  這人講起道理來比任何人都高,做好事也比任何人多,但是他能問這個話,證明是真修行人,他並不認為做好事是發心。所以發心之難,不可言喻。不要以為自己學佛了,偶爾行點小善就是發心了,那是發饅頭還差不多。

  《維摩诘經》這裡說,未發心的大乘菩薩,要真發了心,這個飯才消化。

  「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經發心,見到空性開悟的菩薩,到了第八不動地,得了無生法忍之後,這個飯才消化了。無生法忍是不生不滅,過去現在未來都了不可得,都切斷了。

  「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如果是八地以上的菩薩,已到了無生法忍境界,吃了這個飯,要到一生補處的境界,這飯才會消化。

  一生補處是什麼?例如彌勒菩薩,這一生過了,下一生就來當教主。彌勒菩薩現在在哪裡?並不是很高,他是在欲界天的中央叫兜率天作天主,比我們還享受。我們世間的五欲享受,那兒都有,比我們這兒更好。兜率天的外院,有天人享受的五欲之樂。兜率天的內院是個大禅堂,彌勒菩薩就在內院主持禅堂,諸大菩薩有很多都往生在他那裡。譬如《瑜伽師地論》的作者無著菩薩,就是每天夜裡在人世間入定後,上到兜率天的內院,聽彌勒菩薩說法,然後回來把所聽到的寫下來,匯集而成《瑜伽師地論》。所以很多人(例如近代的太虛法師、台灣汐止肉身不壞的慈航法師)都發願,死後也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其它地方,而是要往生兜率內院,跟著彌勒菩薩下一次一起來,如此一定成道。

  「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維摩居士舉個例子,譬如世間有一種仙藥,有人吃了這一味藥,身上所有的毒都消了,所有的痛都好了,藥力才消退。

  「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這個飯也是如此,能夠滅除一切煩惱毒,然後飯才消化了。

  這個飯的功能如此之大,可惜我們吃不到。但是我們每天吃的大米飯也能夠去病,去什麼病?去餓病,吃了就不餓了。當然,米飯會變成人體的營養,然後它的功能就過去了,道理相同。中國的道家也說,有一種天元丹;在身體上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的是人元丹;靠藥物提煉的是地元丹。天元丹是很難得的,是從上方世界來的。道家認為吃了天元丹可以立地成仙,等於是《維摩诘經》所講香積佛國的飯。

  在佛法中也有這個修法,是個大秘密,你去西藏蒙古求求看,都沒有了。你問我曉不曉得,我曉得也不會告訴你,因為是「非意所圖,非度所測」,你用凡夫的意識來企圖,以凡夫的心量來測度,都沒有用。因為這非小根小器、小功德人所能達到的。

  什麼能作佛事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阿難聽了維摩居士這一番話,我們可以想象,他搖著頭對釋迦牟尼佛說,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事,佛啊!一碗香飯居然能做佛的事業!

  「佛言:如是!如是!」佛說:對了!就是這個樣的!

  「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釋迦牟尼佛接下來一路就為阿難講,真正的佛法,不是呆板守住一個方法的。有的佛國世界,不像我們這裡講經、說法、念佛、打齋,而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作佛事。有用佛的各種光明作佛事,你感受這個光就開悟了。

  「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些佛世界是以大菩薩們作佛事,有以佛化身出來的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作佛事。譬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那樹本來不叫菩提樹,因為佛在樹下悟道而叫作菩提樹。

  「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佛的衣服和臥具作佛事的。經典上記載,佛在世時有個弟子,怎麼樣修行都不上路,這弟子就想借用佛的坐墊來打坐,佛知道了就立刻拿給他用。結果這弟子上去盤腿一坐,就證果了。所以你們誰的太太小姐,想要件什麼衣服的話,你就趕快買給她,說不定一穿上就成道了。

  「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有人因吃了一餐飯而學佛成道了。有時人去到山上或廟子看到這個風景,就要出家想修道了。過去我有個朋友,他是作官的,非常能喝酒,登峨嵋山還背著酒瓶去呢!他上山之後,天黑了不方便下山,又下起雨來,山寺中的師父就留他住下。他住在寺中,夜裡萬籁無聲,只聽見寺中小和尚念佛撞鐘,他當時就把酒瓶一扔,去找住持出家了。所以這個園林台觀也真能作佛事的。由此可見,佛法到處都有,到處都能使你入佛道。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佛的色身相好莊嚴作佛事的,誰走這個路線?就是阿難。根據《楞嚴經》,他就是看見佛的相好莊嚴而想出家的,他是因為好色而出家,所以後來外出化緣,碰到個漂亮的摩登伽女就動念了。

  其實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個個好色。你要如何修到相好莊嚴呢?世界上這麼多人,為什麼沒有相好莊嚴的呢?這個道理值得研究了,就是佛加的這一句話:「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一個人能夠修到相貌莊嚴,色身健康,是經過多生累劫戒律清淨來的,也就是道德行為的果報。

  「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人因為作了個夢而去學佛,有人碰著了什麼幻境而學佛。我有個老朋友,現在已經九十幾歲了,他本來是虔誠的基督徒,後來忽然學佛了,因為他在重慶時,有天夜裡走在路上碰見了鬼,拚命想叫上帝喊阿門,但是鬼還是跟著他,後來改念觀世音菩薩,鬼就不見了。我就取笑他是搞比較宗教的,這就是因幻而作佛事。

  有人因看到什麼影子,聽到什麼聲音......等等而學佛。這裡講的幾樣東西是比喻,顯教佛經常用的比喻共有十種,這裡沒有提到像水泡、芭蕉。以密教來講,這每一樣都有一種修法的。例如鏡中像,你鏡子裡看到的像是真的還是假的?中國古禮中,婦女坐月子時,房中不准擺鏡子。嬰兒看多了鏡子容易夭折,因為他把鏡中的身體當作是自己,所以他意識就跑到鏡子裡去了。還有嬰兒喜歡看發光的東西,他集中精神看,看久了就變成斗雞眼。

  如說鏡子的像是假的,可是有種修法還是靠這麼修的。不過,你要知道,修法不是佛事的究竟,只是佛事的方法。如果你認為一個法門是對的,另一個是不對的,這就錯了。一切只是方便,只是助道,沒有一個對的法門。什麼才是對的?對的是「了不可得,本來如是。」你說這些法都不對,也錯了。這認為不對的也是自己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本來就靠不住。

  佛經常說夢幻泡影、水月空花,這都是沒有的東西,所以大家就把這些當作是說空,錯了!這些不是說空,是說有。不過這有是很短暫的,不會永遠停留,很快就過去了。所以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觀音法門就是用音聲來修的,譬如剛才講的朋友,在峨嵋山聽見鐘聲一響、小和尚念佛,因緣成熟就出家了,所以音聲也是佛法。文殊菩薩在《楞嚴經》稱贊觀音法門:「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為什麼他推崇用耳朵修法?其實用眼睛的修法也很多,但是用眼睛修不圓滿。以四方來說,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四方的三方之一強,後面看不見;鼻子只能管呼吸,其它的不知道;只有音聲是十方上下都可以聽到,尤其是這世界上人與人之間,常靠音聲作言語表達,所以修觀音法門比較容易。

  大家別忽略了一點,文殊菩薩很謙虛,他沒有推薦自己的法門。他代表智能,也代表文字,所以他名號的中文翻譯,是用了「文」這個字。釋迦牟尼佛的名號,釋迦是能忍的意思,牟尼是寂靜,能忍寂靜合起來,在中國文化就是一個字:「文」。因此很多中文佛學經典,就稱他為釋迦文佛。我們知道觀音法門殊勝是靠經典文字來的,是文殊菩薩推薦來的,可是大家卻不研究文殊菩薩的修法。

  所以有人是因為和人談話受規勸而學佛,有人是因為佛經的文字好,由文字因緣而學佛。這裡有的同學聽經時把眼睛閉起來,一邊打坐一邊聽,眼睛不看面前的佛經,這是很糟糕的。研究文字的時候,一定要看著文字,透過人家所講的,才會確實吸收,才記得。文字是般若的一種,沒有人真悟道而文字不行的。譬如六祖本來一個大字不識,可是悟道了以後他能講經;他也不用自己去讀,就讓人家念給他聽,他聽了就能解說,就是這麼高明,也就是因為文字般若到了。但是你不是六祖,我也不是六祖,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認字,透

  過文字來作佛事。

  講到這裡要提出一個重點,《維摩诘經》在佛法中是從果上說因的。已經成就的佛,像維摩居士(金粟如來的化身)來到這個世界上,同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也有生老病死的現象。維摩居士以生病的因緣,引出這一部經來說法,在說法中,又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境界,例如方丈室中容納好幾萬人,又為每人借了一張師子座,又有天女散花,任意轉男女相,甚至去上方世界,同香積佛化緣吃飯等等。都是在說佛法有成就的人,他們有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智慧、能力,這些都是佛果上的事。現在這一品,菩薩行品,是講因地,

  說明如何修持才能得到佛果。

  什麼是菩薩行?現在先告訴我們什麼是佛法,我們正在講到什麼是作佛事。一講到作佛事,大家通常就想到找出家人誦經,或者放焰口,或者作水陸道場,或者持個咒子。這些也是作佛事,是為佛法佛教而作的事。本品告訴你,真正的佛事包括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太多了。你不要偏執一種,好像有人只抓住念阿彌陀佛,其它都是外道;或是學密宗的人,認為淨土是沒有智慧的,而禅宗是狂妄的;或者搞氣功之類有為法的人,看不起靜坐;或者靜坐的人看不起搞氣脈的人等等。

  佛告訴我們,一切皆是佛法,就看你的智慧從哪裡透入。《維摩诘經》講了那麼多都是佛事,可是如果拿《華嚴經》來比,《維摩诘經》只講了百分之一。《華嚴經》講得太多太多了,乃至依《華嚴經》,佛有時叫做神仙、豬仔、神、上帝,都是化名,那太偉大了。

  下面《維摩诘經》一轉,開始講佛土,土要讀如「度」,我再一次提醒大家。什麼是佛土?就是佛的境界。修淨土的人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阿彌陀佛的國土是什麼樣子呢?《阿彌陀經》告訴我們那裡之好,地是金剛鑽鋪的,光亮而平坦,七寶行樹等等。但是你要注意,《阿彌陀經》所講的種種好,非究竟法,而只是我們人世間認為最好最好的。佛土真正的美麗,是人世間的觀念沒有辦法理解的,但是佛要向我們介紹那裡的好,要怎麼說呢?好像有的鄉下人一輩子沒有見過黃金,要怎麼對他說?只好講那金子同橘子皮一樣,這樣他就以為知道了,他的理解金子是橘子皮。所以佛用我們世間法來介紹,講金銀琉璃瑪瑙等等,極樂世界究竟是中國式的還是西洋式的?不知道啊!

  佛土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那是一切佛菩薩的共業所造。我們這個世界,是我們眾生共業所生。共業別業的問題這裡不講了,到別的課程再說。譬如我們說五方佛,中間是毗盧遮那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佛,西方阿彌陀佛,東方藥師佛。東方再過去,還有阿閦佛,多得很。關於這方面,你要看大藏經裡的一部《千佛名經》,講得很清楚。要了解釋迦牟尼佛如何介紹阿彌陀佛佛土,就要研究《法華經》《大寶積經》《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我常對人說笑話,我說你們念阿彌陀佛那麼誠心,真是好沒良心啊!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給我們的,結果你每次念阿彌陀佛都不先念釋迦牟尼佛,真是新人入洞房,媒人拋過牆。現在連釋迦牟尼佛的教化都不理了,如此忘本,連作人都不夠,還能成佛嗎?

  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九年,介紹了很多佛土,就這一點來講真值得敬佩,而且佛也沒有說自己了不起。大乘菩薩戒第一條,就是不自贊毀他,犯了這條戒就沒資格學佛了。有的人即使不自贊毀他,但是卻會間接的這麼做,例如被問起某某人如何,就答,他,我沒有意見!好像自己很有道,不說人家壞話,但是這個態度比罵人還糟。

  佛土個個不同,依每個佛的教化和成就不同,佛土的境界就不同。這個原則把握住了,經文中所提到的佛土就不用一一詳細介紹了。

  「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有的佛土清淨,寂寞無言,萬一你到了那個境界,能受得了嗎?恐怕很難。我們人越到老就越想找人講話,要找聽眾。乃至沒人可講了,心裡面還在講,念頭不能止。學佛真的絕對清淨了,你反而會害怕的,要能夠享受清淨,享受寂寞,才可以學佛。

  我有個朋友,年紀很大了,學問很好,學佛也幾十年了,他用功也很有心得,在外面名氣也很大,去年他來看我,說到他到國外某某人的道場去了一趟,那邊只有一個人,人家要他住下來,他不肯。我問為什麼。他說自己只住了一夜,清晨起來看到主人一個人跪在房中念佛,那個場面好淒清寂寞,自己實在受不了,所以不肯住下去。我聽了就說,那個人實在了不起。

  修行能否做到清淨佛土暫且不談,能做到寂寞無言就不容易了。如何才能做到寂寞無言呢?蒼雪大師有詩曰:「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沒有煩惱,沒有事,善惡是非苦樂都沒有,這才是寂寞無言。不是嘴裡沒有說話,而是心聲都沒有了。

  「無說無示」沒有任何表示。「無識」沒有意識作用,這是第六意識之識。「無作」不作意了,是五遍行之作意。不管你修淨土、禅宗、密宗,能做到這一條,就是佛境界。無為而作佛事,佛的清淨法身就現前了,這也就是禅宗的開悟境界,也就是真淨土,心的淨土。

  佛說的這一段話就是點題,今天的年輕人不懂點題,過去的人考功名作文章,看了題目,提起筆寫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點題,也就是能把握住題目,把題目破掉了,也叫破題。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威儀就是態度,生活的行為,歸納起來有行、住、坐、臥四大威儀。有很多同學連個走路的樣子也沒有,或者是畏畏縮縮的,哪還有威儀?進止就是進退,中國文化的傳統教育,六歲入小學就學灑掃、應對、進退,就是學作人做事。過去的建築,一進人家客廳,哪是主位,哪是客位,分得清清楚楚。今天的家居布置不同,許多家庭連主人自己也搞不懂哪是主位,哪是客位。在今天也要搞清楚坐汽車那個是尊位。常碰到同學幫我把門一拉就請我先上,要我鑽到那最難擠進去的位子,我就說讓他先進去,他死也不肯。還有同學一定要讓我坐後座中間的位子,你有什麼辦法!講這些不是空話,真學佛的人對威

  儀進止一定要了解,這都是佛事。

  施為是做出來的行為,這裡施不是布施,是表達出來的,為是行為。一切施為沒有不是佛事。大陸上有些廟子裡有五百羅漢堂,那些羅漢的像塑得好,沒有兩個羅漢的面孔是一樣的,而且每個的姿勢都不同。這表示每個姿態都可以入定,入定不一定要打坐。如果只有在一個姿態才能定,換個姿態不能定,那也就不叫定了。真的定是無處不定,所以,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學佛就是為了破除魔障,人生到處是魔,開眼閉眼都是魔。羅漢在中文的意義是殺煩惱賊,翻成殺賊不是太高明,所以還是用羅漢。人生有四種魔: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第一個煩惱魔我們就解脫不了。可是要注意,佛學說人生是煩惱的,煩惱不是痛苦,比痛苦輕,討厭就是煩,覺得頭痛就是惱。人生隨時隨地有煩惱,這是個魔障。魔字在古代是用磨,就是磨練之意,到了隋唐以後把磨字下面換成了鬼字,這下子糟了,磨變成了紅眉毛綠眼睛的魔了。

  煩惱魔多得很,貪嗔癡慢疑都會起煩惱,貪長壽,貪名,貪利,貪學問,貪學佛,都是貪。心裡所貪的辦不到,就起煩惱了。陰魔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都是魔。例如你色身病痛,困擾你,是色陰魔。受陰魔是身上的感受,像打坐氣脈不通啦。想;思想停不了,不能達到「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被思想困擾,妄念空不掉。行;就算你思想感覺都空了,這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流轉的力量仍然不停。識陰魔更多了,思想的最高境界,識陰都是魔,這講起來就要講唯識了。

  死魔,人活著就是在等死,當你第一天生下來,就向著死的那一天前進,誰也免不了。

  天魔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三界中的天界,合起來有二十八天,高的天,才不理我們地球上的眾生,他化自在天是欲界中的一天。神、夜叉等都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有人說自己就怕有魔,你放心,有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來找你比一下法,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像我們,魔才不來磨呢!沒那個資格,你燒三支香他都不來的。他還怕你呢!等於說你不會去找比你還窮的朋友,而喜歡去找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所以說人到了高位之後,就有許多人來找他,這些人就是他的魔。這些數據在《大寶積經》中很多,你每天做功夫,什麼時間碰到哪一種境界是哪一種天魔,你曉得了,只要叫他的名字,要他不要啰嗦,他就不來了。

  有人修道,剛進步一點就出個岔子,見解上有偏差了,走上岔路。這就是四魔的障礙,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你成道了,變成「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魔就沒得玩了。魔不是壞東西,就是貪玩,你不和他玩,他就不高興了。你作他的伴侶,同他滾作一堆,魔就對你很好。所以說,多情就是魔,情就解脫不了。

  因為有這四魔,就在一念之間,產生八萬四千煩惱。呼吸的一呼一吸是一念,這其間就有如此多的煩惱,因為大家體會不到,就說佛法在吹牛。當你真有功夫時,自然就體會到了。你試試看,當你在寫文章時,雖然一個個字在寫,但是你的思想早不在這個字上了,對不對?你能靜下來,就知道了。再如你坐在這裡聽我講話,你一字一句聽進去時,思想就不知道已經轉了多少彎了。所以你剛進步一點就被魔走了,般若智慧不夠,還自以為自己做對了。如果能把這個煩惱清淨了,才能轉成佛法。

  一切眾生的生命勞累得不得了,是什麼使你勞累呢?就是煩惱魔。以佛法看來,這個人的生命、世界的歷史、社會的進步繁華,都是煩惱魔造成的。所以你不要以為魔是不好的,今天人類科學昌明,經濟發達,都是煩惱魔所造的。

  而佛法在哪裡呢?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所以轉煩惱就成菩提。你求沒有煩惱,那就不能作佛事。佛法的標記是蓮花,天主教的標記是十字架(其實是卍字拆開來的,也是個圓圈拆開的),回教的標記是半個月亮。蓮花的特性是它不長在干淨的地方,那泥巴越髒,蓮花長得越好。它另一個特性是花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開就有蓮蓬,蓬中就有蓮子。學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線,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業的。所以菩薩要入世,進入煩惱圈子去鍛煉自己,才是佛道。

  中國有個很好的對聯,我也屢次提到,你們青年人要記住:「能受天磨真鐵漢,不招人嫉是庸才。」成功是磨練,失敗更是磨練。只有白癡才沒有人嫉妒,你只要有點本事就會有人嫉,連佛和耶稣都是遭嫉的,這兩句話也是佛法的道理。

  「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剛才講過《維摩诘經》是由果說因,這一品就是在講怎麼樣學佛。學菩薩道的人,懂了上面所講的道理,如果看見了一切淨土,包括西方極樂世界在內,不以為喜(不像有的人只做了一個好夢,就樂得三天吃不下飯,這太小喜了),也不貪求這境界,也不自以為高得不得了,平等視之。《金剛經》就說過,「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如果看到不淨佛土時,也就是看到不對的人,不合佛法的事,心裡不要不歡喜。尤其學佛的人,或者想作領袖的人,更要養成這種態度。你不用憂愁,不覺得是障礙,也不埋沒它,平等了就不分高下。

  只要對一切佛恭敬,如何恭敬?就是生清淨心。例如你在廟子看了佛像,真好啊!唉,你已經不清淨了,喜歡得不得了。什麼是清淨心?就是上面說的「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一念不生。換句話說,若你真清淨了,你的本心就是佛土,不用向外求了。「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這句話要小心留意,你喜歡得不得了,一下子歡喜得跳起來了,我就要打電話找救護車,送你去精神病院了。一下子很灰心昏過去了,臉發白了,也要找救護車的。清淨心是既無歡喜也無悲,平平靜靜,不是昏沈,這就是佛法的入門處。

  所以大家想知道自己學佛到了什麼程度,隨時隨地看自己清淨心到什麼程度就知道了。如果你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心裡散亂,哪有一點清淨呢?散亂不是清淨,昏沈也不是清淨,真清淨就像八月十五的夜裡,一輪明月當空照,萬裡無雲萬裡天,清涼自在。這個境界是未曾有,當然沒有的,你幾時有過?都被染污擋住了,你到了這境界就是大乘入門了。

  佛土為何不同

  「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很多人來問我,他要學哪個法好。觀世音菩薩化身,在密宗有二十一尊度母,顯教有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都是方便法門,因為眾生的習氣不同、業力不同之故。佛的功德是一切平等的,但是為了要教化一切眾生,就不得不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化。有的同學問我,為什麼密宗的佛像要塑得那麼恐怖,我就反問他,佛是什麼樣子,你看過嗎?你只看過顯教廟子裡塑的佛像,臉胖胖傻傻的,眼睛也張不開的。但是你要知道,佛是以各種姿態來教化眾生,所謂不垢不淨,現各種不同的佛土。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各個佛都有佛土,也都是各個不同的。像西方有阿彌陀佛,東方有藥師佛,又如本經所講上方香積佛國,那個佛土的地都是香的,這個大家可能沒有經歷過。

  我個人有個經驗(當然不是佛土了),當年我上峨嵋山,在山上走到一個沒去過的廟子,剛走到門口,我就覺得以前來過,原來是年輕時夢中來過的。為了求證,就進去求見當家住持,問他廟旁邊是否有條路入山。他說是有,不過路的入口已經封了三十年了。他反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只有告訴他是推測,想當然爾。後來我就要求試走這條路,他同意了。結果這條路走起來平坦舒服,像踏在墊子上軟軟的,路上還有香味散出來。此後我就常常一個人去走這條路,走遠了還把衣服脫光,曬曬太陽。

  這條路多年沒人跡,落下來的松枝松葉松子堆上去,所以就又軟又香,假使是有動物死在路上,讓樹葉蓋住,再被太陽一照,就會有臭味出來,甚至變成瘴氣,人聞了會生病,甚至死亡的,這個情況在貴州一帶特別多,所以人在那邊要抽煙來克服瘴氣。

  佛告訴阿難,你看見一切佛的國土種種不同,例如極樂世界的環境,與我們世間和其它世界是不同的,但是虛空都是一樣的。環境之不同,等於我們每人業力不同,所修行的境界也都是不同的。如果執著一定要從某一種法門進入的才是佛法,其它不是佛法,那就錯了。所以有的同學我勸他學密宗,因為適合他的業力資質;有的同學則勸他學淨土,我可沒有定法的。有些人可以打打坐,但我不會跟他說禅宗。所以佛土各有不同,這就要了解到一切唯心造的道理,虛空自性只是一個,起用各有不同。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現在說明真正佛法是什麼。所謂十方三世諸佛,十方代表空間,三世代表時間。在空間和時間中有很多佛,不只一個。有人用現在新的觀念名詞來講,說佛教是多元論,也是多神論;相反地,也有其它宗教批評佛法是無神論。說佛法是無神論,是絕對的誤解,而且是很嚴重的誤解。可惜的是,有很多學佛的人附和這種講法。說佛法是多元論或多神論的,也是誤解。真正的佛法是一元論,而且元也不元。說是一元論也只是個哲學代名詞。所謂多是講起用現象,宇宙萬有現象各有不同,但是萬有功能就是一體。這個交待了,我們回轉來看本經。

  佛告訴阿難,每個佛都有他的色身。我們欲界的眾生才有肉體,這個生命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色界的眾生就不一定,不是像我們有血有肉,而只有光色;無色界的眾生連光色都不是,更不是我們這個肉體樣子,但是生命還是有個體的存在。這個個體是從大我中分化出來的小我身體。在佛法裡,所有三界眾生,不管是哪一種身體,都稱為色身。

  色有兩層意義,第一,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之身,屬於色法的,所以叫色身;第二,色也包括光明,即使是欲界的眾生,有成就的人的色身自然就有光,這是色身的光,不是電燈的光,講修持一定要了解這個問題。

  例如禅宗講大徹大悟成佛,成佛了嗎?成了,只不過大部份成的是法身之佛,明心見到自性。法身起用成就了沒有?還沒有,因為色身沒有轉。悟了道要轉這個父母所生的肉身,轉成毘盧遮那佛所代表的色身,那是光明的。據說一千年來都沒有色身成就的人。肉身在死後不爛,還不能算是色身成就,仍是法身成就的一個附帶作用。色身成就的修行者,生時自然是有六通,要走時不用去燒他,他化作一道光就去了。借用道家兩句話來講,到了最後是「散而為氣,聚而成形」,色身成就也自然能脫胎換骨。

  每一個佛的色身不同,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牟尼佛,他們的色身都不同,但是成了佛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用四個字歸納就是相好莊嚴。對修行人來講,就是考驗,不要說成佛,就是到了小乘羅漢的果位,相貌都會轉變的。羅漢的相貌也用四個字歸納,就是清奇古怪。清就是不俗氣;奇是奇怪,不是說臉像馬,眼睛像猴子那種奇怪,而是奇怪又可愛;古是古老;怪是怪相。所以有阿羅漢的成就也是脫胎換骨的,這都是實際功夫,不是空談理論就可以的。

  像我們學佛的人,修持多年下來,生理和心理沒有一點改變,那個臉還是拉得很長,讓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親近。這就是不對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點點成就,也會無形地影響旁人,讓人覺得他可愛可親,自然會起親切感,或是莊嚴感。這個就是功德,是功夫成就而累積起來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溫」,看他的樣子很莊嚴,有點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覺得他很溫暖慈祥。所以說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轉變了的。

  「諸佛色身威相種性。」威不是讓人怕,是威儀,就是生活的儀態;種性是個性,成了佛的人,阿賴耶識變了,種子都是慈悲,每個佛的威相都一樣。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大小乘、顯教、密宗所共同的修持步驟,我們前面介紹過了。像凡夫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每個人的層次不同;有人對某一種戒守得很嚴,天性如此;有人對某一種戒不適合;每人的定力和智慧也不同,可是成了佛的人,卻不會不同的。

  再下來是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種不共法(這些佛學名詞前面介紹過了,這裡不再細說)、佛的大慈大悲心,佛的威儀、壽命,佛的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這八個字,就是一切佛出現世間,教化眾生的目的。佛出世是為眾生而來,他必須取得像我們一樣的肉身,講我們的話,來教化我們。當佛出現在哪一個世界,目的就是為了把那個世界變成淨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因為本體只有一個,形相不同而已。例如這個房間裝了許多不同的燈,盡管外表形相不同、光度不同,但是電源是一個。

  諸佛菩薩為了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形相有種種不同,但他所得道的成果是一樣的,就是上面所說的,色身威相種性一路下來的各種成就。

  你想要知道自己開悟了沒有嗎?可以很簡單地測驗一下,你色身轉了沒有?形相習氣改變了嗎?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成就了沒有?佛十力四無畏都具備了嗎?十八不共法知不知道?慈悲心發到什麼程度?威儀到了什麼境界?對自己壽命有沒有把握?說法是否能辯才無礙於法自在?能否成就眾生淨佛國土?這都是對自己的測驗。你說自己還沒有成佛,那麼就拿佛成就的億萬分之一,來測驗自己的修行,也是個很好的尺度。這樣一來,自己不會驕狂,自己也可以明白還差得遠呢。

  「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這三個名稱都是梵文的譯音。成了佛的人有十種名號,例如我們經常在經文中看到「世尊」,就是稱號的一種(佛的十種名號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本經只就十種名號中提了三個重點。

  「三藐三佛陀」是正徧知,你悟了性空,智慧就自然來了,什麼都知道了。像六祖原來不識字的,聽人家念《金剛經》,初初有點悟道,還沒大徹大悟。去見五祖時,五祖故意罵他是獦獠,就是南蠻沒文化的人的意思。六祖對五祖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他也沒有去想問題,但是會自己開發。常生智慧還是普通的,到了佛成就境界,就一悟千悟,一通百通,這就是正徧知,三藐三佛陀。你修行功力進步一點,智慧就開發一點;若是越修對世間法反而越笨,腦子變成水泥作的,那就絕對錯了。

  「多陀阿伽度」的中文就是如來,無去也無來,不生也不死。

  「佛陀」就是佛,是覺的意思。用教理的解釋來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作佛。用普通的話來說,覺就是清醒,佛是永遠清醒,沒有昏沈,沒有散亂。這裡有位同學半年前出了車禍,其後就一直不能睡覺,但是腦子仍然很清楚,也不疲倦。他很著急。我告訴他,這有什麼好急的,你再活六十年可以抵我們一百二十年。想睡覺是一種習慣,修道的人定力夠了,可以不用睡覺,所謂「眼若不寐,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這個句子我們講過很多次了,某某同學還是寫不出來,表示他都在睡覺。我們凡夫不是睡到床上才睡覺,不睡覺時腦筋也都是昏的,在昏沈中。你的心能不起分別,不動念,就萬法一如。這是三祖《信心銘》的名言,就是悟道的境界。

  成佛的人腦子是清醒的,有人打坐看到什麼鬼啊怪的,因為腦子胡塗。昏沈的時候就出現境界,清醒的時候不會出現境界的。很多人把昏沈中的境界(在唯識中叫作獨影境或帶質境)當作是神通,實際上他成了「糊」了,不是佛。你等幾十年看他得什麼果報,一定很慘的。所以佛法是平實的,就是真正的清醒。

  《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第三次他碰上了諸葛亮在睡覺,就站著等諸葛亮睡醒。諸葛亮當然知道劉備來了,只是裝睡來測驗他的誠心。孔子有次在家,有個人叫孺悲來看他,孔子讓學生對孺悲說,老師生病不見客,當孺悲走出去的時候,孔子就在屋中彈琴,故意讓孺悲聽到,這就是給人難堪,說病得不能見客,卻明明在彈琴。諸葛亮整劉備稍好一點,諸葛亮故意翻個身,假裝醒了,還念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這兩句話是佛法思想變過來的文學,得道成佛就是從人生的大夢醒來,醒來的人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諸葛亮那首詩的下兩句是,「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表示這一覺睡得舒服,悠哉游哉,他哪裡在睡啊,其實他清醒得很。

  《維摩诘經》中這一段,佛先介紹了什麼是佛事,當然敲木魚念經也是佛事的一種,真正的佛事是剛才在本經裡所講的,然後這一句話講什麼是佛。他接下來講什麼是佛淨土。

  阿難不敢自謂多聞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佛告訴阿難,如果要我把怎麼樣才是正徧知、如來、佛的境界,詳細地告訴你,要說多久呢?縱然你的壽命同這世界的劫數一樣長,說一劫也說不完,不但我說不完,你也接受不了,說了你也不懂,乃至不相信。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進一步來說,假如一佛國土中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的眾生,每個人的智慧都像你阿難一樣,學問淵博,記憶力強,就算把所有眾生的智慧加攏來,壽命也和這世界的劫數一樣長,我也不能把佛悟道的成就境界說得完。

  佛說法四十九年留下的記錄,都是靠阿難的記憶,佛去世後,阿難再向五百羅漢背誦出來成為佛經,所以經文開頭都說「如是我聞」,表示是阿難親身聽來的。五百羅漢的聚會就是第一次「結集」,他們不是普通的佛弟子,而是個個有成就的。第一次結集是要把佛的一生說法,統一記錄下來,是由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主持,那時捨利弗、目連尊者等都已過世了。這些羅漢沒有把握是否記得一字不錯,只有阿難記得。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就是學問好,過耳不忘。

  咒語的梵音是陀羅尼,也就是總持的意思。咒語的每個音聲都包含著非常多的意義,所以是陀羅尼。譬如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念咒,南無意義是皈依,阿彌陀是無量壽光。念到這一句真能念念不忘,一心不亂,晝夜精進,七天七夜,是可以得總持法門。不止是佛法的記憶力,所有世間法的記憶力,都自然而然而來,腦子自然強了,就是六祖說的「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你們年輕人學禅學佛的,讀書也不行,記憶也不行,還說自己是修行人。唉呀!用古文兩句話說「其誰欺,欺天乎?」你欺騙了誰呢?不管你打坐也好,修什麼也好,只要定力增長了,智慧自然一天一天增長的。很多老朋友當自歎記憶力變差了,但是真有修持的,年紀大也不會變差的,記憶力不好是不得其總持。

  再說阿難,第一次結集時,大迦葉不准他參加,為什麼?阿難雖然聰明強記,可是還沒有悟道,五百羅漢可都是悟了道的。阿難在門外大哭,大迦葉就限他七天開悟才准參加。大迦葉故意要鞭策他,因為佛在世時,阿難仗著和佛是兄弟,偷懶心和依賴心重,所以沒有悟道。可是這一下,阿難被逼到牆角了,羞愧不已,就拚命用功,七天限期到了,他真的悟了,才准參加結集。

  「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一切悟道的人,他那大徹大悟的境界,一般人都只是用推測的心理去理解,悟道的境界無量無邊,佛也沒有辦法告訴沒有悟道的眾生。成了佛,他的智慧不是用腦筋想的,用腦筋想的是凡夫的聰明,像機器搾出來一樣的,是知識而不是智能。真智慧是如《中庸》所說「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要去思想,它自然而來的。得道的人辯才無礙,他寫文章或說話是滔滔不絕的,很輕松的,如果還要去想,那就成了辯才有礙,不是空靈的。所以說佛的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那是凡夫境界不可以想象的。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阿難聽了佛所說得道人的境界,就禀告佛,我從現在開始,再也不敢自認學問淵博。阿難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悟道,只是佛學的常識非常淵博。佛也說過,初地的菩薩不曉得二地的事,二地菩薩不曉得三地的事。也就是說,不到那個境界就不會知道,不敢亂加猜想,就是不可思議。

  「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佛就訓誡阿難,不可以起退縮的念頭!我只是說你在聲聞弟子中學問最好,記憶力最強,我不是說你在菩薩中是最好的,菩薩境界不是你可以想象的。

  讀佛經典要把心情放輕松,有人問我花了三年讀完全部《大藏經》有什麼感想,我說像讀《紅樓夢》小說一樣。一般的老前輩聽了臉都變綠了,認為我侮辱了佛。其實我講的是真話,道理何在?你要是能心心相印,自然看起來很輕松,這本《維摩诘經》有三巷,全部《大藏經》共有一萬多巷,我每天坐著看二十卷,還怕看得太慢,所以晝夜不停的看。我最感謝的是這對眼睛,我老是讓它們加班,到現在還時常看東西看到天明。我常常摸摸它們說,對不起了,老兄,讓你們辛苦了。

  為什麼說這番話呢?我們人在修持中常會起退悔心,想到佛法那麼高深,自己哪天才做得到?算了,我沒希望了!所以你把這佛經當小說當劇本,這樣你就不會退悔了。你看佛告訴阿難,你可不要生退悔!我說你是小學生當中的第一名,不是大學生啊!阿難聽了這話,一定很難為情。佛又連忙說:

  「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你冷靜一下,阿難,不要難受,世界上一切有智慧的人,要推測想象得道菩薩的境界,都是做不到的。

  換句話說,你自己非修到不可,憑想象是不可能的。像很多同學從國外回來了,就大談美國如何如何,我就說,好了,不用講了,你在美國時,美國總統跟你吃了幾次飯?你見得到他嗎?人家是怎麼辦公的?你只是在猜測白宮裡做了什麼事而已,這不是笑話嗎?老輩子人說「鄉下人說朝廷,越說越像。」一般人都喜歡這樣,不要說美國元首了,就講我今天做了什麼事你知道嗎?你要怎麼樣去了解美國元首是如何做決策的?這不是鄉下人說朝廷嗎?

  所以佛對阿難說,不要去推測佛的境界,你只要老老實實修行,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也就是古人說的「勿以凡情而卜聖量」。

  「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禅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已經不是普通人了,像我們想當阿難的學生,他收不收都還是問題的。佛再三提醒阿難,一切大海的深淵還可以測量得出來,至於菩薩的禅定境界,智慧的成就,總持的范圍,辯才的深淺,乃至他一切的功德,你是沒有辦法去衡量的,你不到那個程度是沒有辦法知道的;你亂推測的話,就是謗佛,是犯了大戒。等於一個小學生,妄想推測大學教授的境界,那是沒有辦法做到的,那只是污蔑了人家。

  「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诘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佛再告訴阿難,你不要再岔話了,這些客人到了還沒招呼呢,先暫時擱置大乘菩薩境界的問題。維摩居士今天所表現的神通境界,是你們一般學小乘的聲聞和辟支佛,縱然用盡氣力,花了百千萬劫他辦不到的。

  佛與阿難師徒作了這一段對話,我們不要忘記,當時現場還有好多訪客。

  眾香國菩薩問法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那時,從眾香世界來的菩薩,合掌向佛問話了。

  「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這段文字很簡潔,但其中有幾個轉折。這些菩薩說:世尊!對不起!我們從上方世界下來,對這裡的第一印象很差,看不起這裡。現在覺得後悔,也責備自己為什麼有看不起別人的心理。這個心理現在已經沒有了,因為我們現在了解到,一切佛的教化方便手法,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為了教化某一類不同的眾生,所顯現佛國的環境就會不同。

  這些菩薩事實上是在行戒律,什麼戒律?發露忏悔。發露是當著眾人坦承錯誤。忏悔是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唯然。」讀到唯然要打個圈號,這是釋迦牟尼佛的答話,嗯!好的!佛准許眾香世界菩薩忏悔。

  「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菩薩們又說,世尊,請您老人家也傳我們一點佛法,讓我們帶回到上方世界,也可以念著如來的教化。這些菩薩也難得下來一次,所以提出這個請求。這個「當念如來」四個字用得好啊,我們常搞文字工作的讀到這裡,打兩個圈都不夠的,這是一語三關。如來是佛的稱號之一,這裡也有好像來過的意思,又是心心念念有佛,文字怎麼解釋都通,這才是翻譯!哪裡像今天的翻譯文章,我看了不懂,就問問翻譯的人,他居然說,讓我想想看,他老兄自己都沒弄懂!

  好!現在佛要對外來的菩薩說法了,也就是對我們說法。《維摩诘經》一路就是維摩居士表演了那麼多不可思議境界,這是神變,是修持功德具足而有的。現在佛要告訴大家怎麼修持。

  佛說如何修持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前面講過大小乘修持的次序,由守戒得定,由定得慧,得了智慧才能解脫,解脫後再解脫所知所見。所以學佛是學解脫。如果越學越難與人相處,越多問題煩惱,那就不是學解脫,是學脫節。學佛是智慧之學,再復雜的環境也能化成祥和,心中的煩惱也能解脫。不要一學起佛來,欲望變得更大,又想求菩提,又想祛病延年,又要佛加庇功德,又要保佑你升官發財。甚至有同學問我,為什麼他那麼用心打坐拜佛還感冒了?我只好說,唉,大概佛法不靈吧。這解脫了嗎?真是的!

  佛告訴這些菩薩們,「有盡無盡解脫法門」,又到頭又不到頭,究竟是什麼?佛說,這個解脫法門你們應該要學的。下面佛講什麼是「盡無盡」。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這是先下定義。佛法歸納成有為法和無為法。我們拜佛、念咒、參禅等等八萬四千法門,乃至練氣功,都是有為法,有個方法在修。一切眾生所求的,求神通,求悟道,只要你心中一想,就已經是有為法了。舉凡世間法,宗教、哲學、科學等都是有為法。如果你不來世間,一個人上山修道,就是無為法了嗎?還不是。沒有悟道之前都是有為法,「盡」就是有為法。

  有為法學到了,學到了底,就證到無為法。無為法是什麼?是空。佛法最高是到空,到無為法,也就是涅盤。中國大乘佛法都喜歡講無為法,一上來就講空,可是你空不了啊!剛才有同學來問,說他近來一上座就覺得身體沒有了,很平靜。我說這是念。他說自己沒有動念啊。我說,你有個境界是念,有個空、有個清淨還是念,都是有為法,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要有為到極點了就是無為,有到了極點了就是空。盡到了極點,就是無盡。但是你也不要守一個空,守一個清淨的境界,一守就又轉到有為法了,無盡不盡,又回到盡了。你看,這佛說法之妙啊!

  所以一切大阿羅漢、聲聞眾乃至菩薩,在沒有證得菩提,沒有成佛以前,所有的修持都是有為法。我常說,一切禅宗密宗,一切修持,都是加工的,都是加行法,都是助道品。《金剛經》說,真正的道是「了無一法可得」,那就是佛道。講到有為與無為,我忽然想起明朝有位大禅師叫作栯堂法師,他有兩句詩,「千丈巖前倚杖黎,有為須極到無為。」就是說必須要修到了極點,才能夠空。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何謂不盡有為?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身命。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出家人所承擔的工作是紹隆佛種,就是把佛法的種子傳承下去。而在家佛弟子的任務是護持正法,就是護法,因此廟子裡習慣稱在家居士為護法。護持正法的工作是很難的,像廟子裡常見的韋馱菩薩,在中國是大護法神,當然也不一定只有在家人才有護法的責任,很多出家大師,一樣是挑起護法的責任。只要能弘揚佛法宣揚正道的,就是護持正法。

  有為法起行時為了護持正法,連自己性命也不管,碰到災難寧可為法而死。活著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在做善事,種善根。做善事不一定得好報的,很多人只做了一點善事,就馬上想得好報,那是不可能的。大的、好的報應,是種在阿賴耶識的根根裡,是未來的福報。

  所以因果報應是個大問題,有時看到社會上有的人非常壞,但是卻非常有福報。好像大部分壞人的福氣都比好人好。當然很多好人實際上是笨人,越笨人越好。人聰明一點就壞,聰明同壞像是兩兄弟。聰明而不壞,有本事做壞事而不做,那是善人。有的同學自認沒有做壞事,可能是因為你沒有本事去做。要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你成不了佛的,因你屠刀也沒拿過。我拿把屠刀給你,你可能拿著手就發抖了,那也用不著放下,都抖掉了。放下屠刀是放下殺人如麻的刀,放下這個殺人的權力和本事,才可以立地成佛。

  所以一般人不能說是好還是壞。韓信看不起同時和劉邦打下天下的一班人,對他們說「公本碌碌,因人成事。」意思是,你們這些人不提也罷,還不是靠我們打天下才有碗飯吃。一般人對自己認識不清楚,對別人也認識不清,都以為自己是好人,所以說報應靠不住。佛法的因果報應道理在哪裡呢?如果一個非常壞的人卻有很好的福報,這是他過去生的善根所帶來善報的業沒有受完,所以這一生是好的。這一生所造的惡業,要到他生來世受報。

  因果不是那麼現實,不等於買股票做生意,錢下去了能馬上賺回來。因此,修菩薩道的人不求善報,所以他種諸善根,才無有疲厭,不會計較是否得到好報,也就不會有心理上的疲厭。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說法無悋。」真學佛的人,他的志向常安住在方便回向。方便就是隨時隨地用各種方法,回向就是布施的意思,但是你施出去的還是會回到你這兒來,那是輪轉的道理。學佛的人常做念經拜佛等等的功德,都知道該回向給一切眾生。心裡想的回向容易,要他真拿東西出來,恐怕就難一些了。不過能這麼想也不錯了,就怕自己連這個想法都沒有。所以要先訓練自己有這個思想,思想習慣了,慢慢變成行為。

  我有時取笑年輕同學,他說已經回向過了,我就說,你觀想一下就回向了,自己不花一毛本錢,當然干了。但行為上能不能做出來呢?例如現在要過年了,你身上有個一萬塊錢,看到別人過不了年,就缺個九千八百塊,你能痛快地幫助他,給了錢,頭也不回,走掉,這恐怕就難了。所以行為是很難的,不是坐在那邊用觀想就可以的。

  菩薩的回向呢?要注意「安住」這兩個字,是心裡樂意布施,安心於這個行為,做這種方便回向。

  因此學菩薩道的人,求任何一種修行的方法都不會懈怠馬虎的,為別人說法更是盡自己所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沒有悭悋心。你看經文說「求法不懈,說法無悋。」覺得很容易,但是真要你做的時候就很難了。譬如說我們當年求法,那真是要懇求的,又下跪,又磕頭,又行禮的。現在沒這回事了,打個電話,還是寫封信來,就要求法,好像你應該告訴他似的。昨天還有位博士學生來這兒,說我在書中建議他如何如何。建議是部下對長官提出意見的用詞,說老師向學生提出建議就不禮貌了。這個時代這樣的例子多得很,但也是在求法,能做到不懈嗎?

  儒家有「程門立雪」的典故,這才叫不懈。而禅宗更早就有立雪求法的事跡,是二祖向達摩祖師求法的經過,二祖甚至最後把條膀子砍下來供養,這大家都很熟悉了。還有一個求法不懈例子,玄奘法師遠赴印度求法,他徒步走過大西北的沙漠地帶,那種艱苦真不是我們能想象的。玄奘法師決不退轉,他准備死在路上的。和他一起去的還有十幾個和尚,都死在途中了。

  說法無悋也是不容易的,中國人的習慣總是要留一手,重要的地方留著,考察考察你再做決定。過去學拳學醫學等,老師悭悋都留一手,到後來什麼也沒有了。說法要沒有悭悋心,以布施的心態去說,是很難的。

  「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上面這些行為,都是學佛人供養諸佛的行為。我們學佛經常講供養,以什麼供養?以身行佛道來供養諸佛,奉行佛菩薩的教導。你要去哪裡找諸佛菩薩?不是上西天去找,諸佛菩薩都在人世間,你認不出來,他也不會講的。他都在生死輪回中轉,但是不受生死的拘束。所以如果為了要跳出紅塵而學佛就根本錯了,成就了的人不怕生死,不畏懼苦難,反而更要去苦難的地方教化眾生。

  「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這是學佛的人,尤其當善知識的人要特別注意的,入了世間給人看得起、看不起都一樣,在心中不因此而憂愁或喜悅,一味清淨而已。對於沒學問或者沒學過佛法的人,不輕視他們,而且更要對任何人都像對佛一樣地尊敬。

  本篇所講的,不但是學佛人的行為,更是學佛人的戒律。這裡都是戒條,不是只有律藏中才有戒條。

  「墮煩惱者,令發正念。」這又是另一個觀念。學佛的人對於在煩惱痛苦中的人,正好去幫助他,讓他因此發起正念。

  「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一般人學佛都走上小乘的路子,變成厭世,心樂寂靜,想去山林中住茅蓬。想象中的青燈如豆,白雲飄渺,那境界真美。可是真到山中住,點一盞青油燈,那照在牆上的影子看起來像鬼影;白雲很美,你住在深山中,雲會從窗外飄進室內,濕氣重得不得了,我寧可不做白雲中的神仙。一般人要逃避人世間的痛苦,都想出離世間,以遠離為樂;但是大乘菩薩道偏要向紅塵中去,青山綠水並不缺你。

  「不著己樂,慶於彼樂。」不耽著自己的快樂幸福,而慶幸別人能得到快樂幸福。就這一條,我們怎麼做得到?只有大菩薩才能真正做到,可是我們學佛的人,應該立志朝這個路上走才對。

  「在諸禅定,如地獄想。」視禅定如地獄一樣。好了,你們打坐腿子痛的,這下可有借口了,禅定於你真如同地獄,你何必下地獄呢?何必打坐呢?

  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菩薩道不是追求自利,打坐入定是修行第一步,可是你常常入定是犯菩薩戒的,犯了「耽著禅定」之戒;但在小乘,入禅定反而是功德。我告訴你,世界上第一幸福、第一舒服的事就是入定,當然不是你打起坐來那麼痛苦的「定」,真入定是樂的,是進入大喜樂中。身心完全解脫、清明,那種禅定的快感不是凡夫可以想象的。你叫一個入定的羅漢出定去救世救人,他做不到。好像一個喝得八分醉的人,你奪下他的酒杯,叫他跟你去干活,他可是一點力氣都沒有的。羅漢對禅定的執著,就好像凡夫被酒迷住了一樣,太舒服了。你說我痛苦極了,是的,他知道的,可是他那裡可沒有痛苦。

  菩薩道以入世救人為主,入世並不一定是在家人才行,出家在家人都要入世的。有的居士只管自己修行清淨,那就是在家的小乘道。我常罵同學還是不要學佛了,一學佛就學懶了,你們沒有懂我的話,學佛必然會懶。盡管說要發心,多半是走上小乘之路,只管自己不管別人。

  「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菩薩道的人不想跳出生死,他在生死中猶如到園林中游玩一樣。人生經驗多的人,就會覺得人生很厭煩,沒有什麼可留戀之處。你們可能會寫得出來這種文章,但是我可以大膽地說,你們沒有這種體驗,有這種體驗的人,自然會對這個世間如園觀想。講這一句話時,你要能想到文學中的名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樣你就會懂了。園觀者,是把它看成是個旅館,人生不過是寄旅而已。能有這個觀念也可以算是菩薩境界了。

  你懂了佛法,再去看任何一篇文章,任何一本小說,它都是佛法。這文學句子就是哲學,就是佛法,因為幾句話講了苦、空、無常、無我,都說完了。你們現代青年從白話文入手的,真沒資格學佛,因為你的工具不對。你那個鑰匙開洋鎖可以,拿來開中國古代的鎖就不對頭了,開不了的。學文言文入手的,他看古文看白話文都行,是一把萬用鑰匙,什麼鎖都可以開。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看到別人有求於你,不管是找你借錢,還是別的事,都要把他當成善知識。甚至有人對你不滿意,給你很難看的臉色,也都要把他當成善知識。善知識就是中國文化講的良師益友,儒家講「觀過知人」,看到人家有錯誤的行為不要生氣,要把人家當成老師,自己引以為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這就等於是一個機會教育。

  「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盡量把自己所有的布施出去,自己的智慧才發起來。聰明和智慧不同,很多學歷很高學問很好的人,有聰明而沒有智慧。智慧是生於空的,你要把世間的聰明、煩惱、妄想、雜念都丟完了,那個般若智慧才出得來。你有學問就有思想,有思想心中就有念頭,當你還有這一念時,智慧就出不來。我們學佛人的行為,同這個智慧的道理是一樣的。你能「捨諸所有」,把一切空完了,才能得大智慧。大智慧是一悟千悟,一通百通,不是有學問就能做得到的,學問只不過是累積來的。

  菩薩除了外面的財物布施之外,也要內布施,把裡面的妄想心念統統空掉,就是內布施。

  「見毀戒人,起救護想。」看到別人的行為不對,別人犯了戒,千萬不要看不起他。學佛的人看到犯戒的人,要像看到受傷的人一樣,值得憐憫和救護,如果看不起他,不是犯了輕視別人的戒嗎?

  「諸波羅蜜,為父母想。」波羅蜜是梵音,意思是登彼岸,跳出苦海,到達清淨境界。波羅蜜有很多種,普通講有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真正佛法是十波羅蜜,有十種(上述六種之外再加上:方便、願、力、智)。波羅蜜使我們能達到升華超越的境界,它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們對一切波羅蜜要起恭敬心,視之如父母。現在這本經就是我們的波羅蜜,它是文字般若,因此我們應該愛護尊重這本經,猶如父母。

  「道品之法,為眷屬想。」我們曉得有三十七道品,廣義的道品更多,例如念佛、打坐、一切修持的方法,都是有為法,也都是道品,是助道品。它們本身不是道,道是了不可得的,真得了道,就不用一切法。所以說「即一切法,離一切相」,一切法都捨掉,了不可得,空完了就是道。但是我們也不要看不起有為法,你學止觀也好,密宗也好,學禅也好,都要尊重各種的道品之法,視之如自己的兄弟姊妹。接著下面是講菩薩行,菩薩行是以出世的精神來作入世的事業。

  也說菩薩行

  「發行善根,無有齊限。」發是發心,發心就是立志、動機。發行是把心理所想的變成事實行為。善根是把為善的根栽在心田,就是栽在唯識所講的第八阿賴耶識中。因為是栽在身心的根裡,連想都不用想,自然處處作善行,無往而不善,無為而不善,這是善根成就了。

  菩薩道發行善根是沒有齊限的。齊就是平等的,沒有比較的。限是限度。菩薩發行善根是永無盡止的,不是說做到與佛齊了,就可以停下來,因為發行善根是永遠無止境的。

  有人只喜歡放生,放生是善根之一,可是我常勸人在都市中不要亂放生。例如你去菜場買些動物來放生,這不但不是放生,反而是殺生。有些賣動物的人曉得有人愛放生,他就拚命去抓來賣。甚至於你今天放生的,明天就又被抓回來,所以真放生是很難的,有時救了個小動物不見得是做善事,做善事是要智慧的。像有的人沒錢還好,你一幫助他,他反而有本錢去作惡,所以說,沒有智慧所做的善事,反而會變成壞事。

  可是我是不管的,譬如好幾次有人來騙錢,坐在那兒講了兩個鐘頭,臉上都冒汗了,因為講假話是很吃力的。我明知是假話,還是坐著聽他講,最後問他,你究竟需要多少錢?他說要五千塊錢。我當時家中只剩有四千元,就都給了他。他臨出門還說過三天就給我寄回來。我說,不談這個,你慢走。他一走,我的家人就問,為什麼明明知道是騙人的還幫他?我同他們講,唉,你想,一個人能講兩個鐘頭的話,二千塊錢一個鐘頭也不貴,而且他講得多痛苦,講出一身汗來。本來那個錢是准備為家人過生日用的,這下不過生日,我替你做了好事。我後來還跟我兒子講,這個人也明知我曉得他是騙人的,可是還敢來,膽子之大就值得佩服。而且他還編了一大套故事,也用了很多心思,所以縱然被騙也風流啊!這也是一樂也。

  還有一次,在火車站有一個人拉住我,跟我問好,非常熱絡,我卻完全不認識他。他直扯下去,而我要趕時間,干脆問他,你需要多少錢?他一聽,忙說,您老有神通啊!我是要坐火車回家鄉沒路費。我就把身上帶的錢交給他,自己走路回去。像這種事,我碰多了,都是很好玩的。

  「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這裡與你們學淨土念佛往生有關,要了解這一句,就要參考其它的經典了。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藥師佛有十二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代表了東方文化,都是現在的現實生活,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包括了未來,是超越的。佛發的願都是很大,例如,你敢不敢發願要辦一所學校,願其中沒有一個笨學生?做得到嗎?你敢發願,願學生中沒有一個會感冒,做得到嗎?要包每一個人沒病,連父母親都做不到的。可是佛卻發那麼大的願,你應該好好研究佛的每一條願。

  願不是亂發的,願也不是為自己祈求什麼,發願是將自己的心理行為布施出去,發願就是立志。諸佛的佛土為什麼那麼清淨莊嚴,那麼美好?那是由諸佛與菩薩共同的願力而來的。好比我們社會風氣的好壞,是無法依靠領袖人物一個人的好壞決定,而是要每一個份子共同向這個路上努力,慢慢形成的。《楞嚴經》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學佛不能因為外在環境的波動而影響到自己內心,而是能以自己的心理影響外在環境。反過來說,如果是物來轉心,被外在環境變化影響到心理,就是凡夫。

  每個佛的發願不同,這是佛與其它宗教不同之處,不是只有一個教主的願力。例如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是有十二神將代表十二星座,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他的願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不同。可是向東方藥師佛土一直走下去,就會走到西方阿彌陀佛的佛土,所以東方琉璃光淨土,和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幾乎是一個。想參透這個道理,就要熟讀每一個佛的願力和境界,不要馬虎讀過去就算了。

  那你學了佛之後要做什麼呢?要「成己佛土」。所謂學佛是跟著佛去學,才是學佛。不是像一般人學佛,都是心有所求,都是求佛保佑的自私心理。要注意學習每一個佛的佛土莊嚴美麗之處,學他的行為,將來自己成功成佛了,也是這樣的境界。

  當年在上海,有條行走南洋之間最大的輪船,有一次,南洋有個有錢的老華僑,他有中國老一輩的習慣,越有錢越是節省,他從香港坐船去上海,買了大統艙的票。船上的茶房勢利,看不出他是有錢人,對老華僑的使喚不耐煩,就說,你要是有本事就自己開一家船公司嘛!老頭子一氣,到了上海,一上岸就安排成立一家船公司,還要人去找那個勢利茶房去上班。這是發願嗎?不是的,這是賭氣。懂嗎?

  大家今天聽了故事,要檢查自己的心理,有時以為自己在發願,其實是在貪圖。真的發願是捨出去,不求什麼回來的,學佛就是學佛能捨的心。我們照著佛的一切行為做,就是學佛,就是修行。

  所以發願要往生淨土的人,我勸你一定要讀淨土的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那樣你才會曉得極樂世界是怎麼回事。如果再要研究阿彌陀佛的來源,就要看《法華經》,上面說到有位皇帝生了十六個兒子,他後來出家成了大通智勝佛,十六個兒子也跟著出家,阿彌陀佛就是其中一個兒子,釋迦牟尼佛也是其中之一。為什麼剛好有十六個兒子,十六是兩個八,這數字就要研究了,其中有內義的,這就是密宗,你找出這些道理就可以修行了。

  「行無限施,具足相好。」無限量地布施,會有具足相好莊嚴的果報。為什麼要在佛前供花?根據佛經,來生就會長得漂亮;在佛前供香,他生來世不會有體臭;這一生多布施醫藥的人,來生身體就少病痛。雖然有這些說法,但是相好莊嚴還是多布施來的,人家有痛苦你肯幫忙,這幫忙也就是布施。

  六波羅蜜當中,第一就是布施。我們再重復講一次,布施分三種:內布施、外布施、無畏布施。內布施也叫法布施,在精神、文化上幫助別人,講經說法,為人解答疑難,都是內布施。外布施也叫財布施,是以財物幫助別人。我們小時候一定要讀的《增廣昔時賢文》有這麼兩句話:「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這就是財布施的道理。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菩薩專修布施法門,天上的天人要試探他,就化身成一個小孩,哭喊著走到這菩薩面前。菩薩當然就問他是什麼事,小孩說自己的母親一只眼瞎了,醫生說可以換眼睛,不過一定要菩薩的眼睛才能用。這位菩薩一聽,當場就挖了右眼給他;天人就故意說,唉呀,醫生說一定要菩薩的左眼才行。菩薩略想了一下,剛才挖得太快了,早知道先問一聲也不致於白挖了,不過既然修的是布施法門,還是把左眼挖下來給了他。那曉得天人說,這一次你挖眼睛時猶豫了一下,效果就沒有了,這左眼不能用了!

  你看,布施多難啊!我們哪夠資格自稱學佛呢?至少我還捨不得把眼睛布施出去。但是我看過在社會上有許多人,他也不一定是佛教徒,他的行為卻真是菩薩行,真是犧牲自我,在那一件事那一念上是無所求的。若是還要考慮一下,那就成了做生意的行為,就不是菩薩道。一無所求的布施太難了,有時見到人家有困難,當場慷慨解囊相助,回頭一想,唉呀!我干嘛全部給了他?有這一念,你剛才捐了一千萬都不算功德了。就像那菩薩捐眼睛,考慮一下就沒有用了。

  第三種無畏布施更不容易。人都經常在煩惱恐懼中,例如你們中有的人馬上要大學畢業了,覺得前途茫茫,就是一種恐懼。無畏布施就是消除別人的恐懼。我常講,有時碰到極度絕望的人,都准備要自殺了,我就對他說,你等三天,三天之內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其實我說這話一點把握都沒有的,按戒律是犯了妄語戒。可是他得到精神支持,過了一天半就不想死了,我寧可犯戒,這劃得來嘛。這一句謊話救了他,就是無畏布施,真的無畏布施是大政治家、大救世主的行為。

  老子說「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你把自己拋開,先謀大家的利益。大家有利益了,那我不怕沒利益的。後來范仲淹把這句話發揮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也是無畏布施的精神。

  六波羅蜜為什麼先要我們布施呢?布施就是捨,也就是後來禅宗祖師講的土話「放下」。我們處處捨不得,不止捨不得自己的財物、生命,乃至捨不得自己的名聲。所以眾生第一個根本問題是悭悋。悭悋是貪的心理行為,是人天生有的自我占有欲,占有別人來成就自己的偉大,占有別人來成就自己的財富,因為占有而自然變得悭吝,變得貪。用人世間的標准來看,如果一個人不努力把別人口袋的錢賺入自己的口袋,這個人就沒有出息。所以會做生意的人都有第一流的頭腦,他不靠偷不用搶,卻能把你我口袋中的錢賺入他的口袋,你我還心甘情願付給他,這本事大了。但是,這個心理就是貪,就是占有。

  布施就是要對治悭悋,破除貪,破除占有,以我之所有救濟他之所無。應該更正說,真正布施的精神,是連救濟這個觀念都沒有的,這個救濟觀念是一種傲慢的態度,覺得自己比人高,因為可憐人家才布施,那就不是真布施,就算捐了千億家財,還是沒有布施功德的。但是有沒有果報呢?當然有好的果報,然而好裡面還有不好的。這種可憐人家的心理沒有慈悲,慈悲是認為布施是應該的,視他如我的父母,我的子女,我最敬愛的人。而且重要的是,布施過後也不心痛,不要「慷慨布施易,從容掏錢難」。

  「除一切惡,淨身口意。」上面講布施,是善,這裡講的是要除惡。我常說善與惡是很難講的,尤其研究歷史,古今中外許多偉大人物所做的事跡,事後看來是絕大的錯誤。可是他當時是念念要做好事,所以他個人的果報並不壞。但是後來的人卻受他所作所為的不良影響,這是個過錯,仍然是惡,只不過是小惡。

  講到底,佛法的基本道理只有四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每次念到這四句話,我個人都會感到慚愧,能夠做到多少,實在是沒把握。「諸惡莫作」已經太難了,這還是消極的行善;「眾善奉行」是積極的行善,真菩薩行一定要做到。前兩句是講外在的行為現象,第三句「自淨其意」是講內在,是根本的道。

  「自淨其意」不是自空其意,淨不等於是空,意念做到了一切皆空還只是小乘羅漢境界,落在一邊。在禅宗講就是「擔板漢」,只看到空,沒看到有。如果一動念,空的清淨境界沒有了,那不算是真定。

  菩薩的戒定慧就在作人做事當中,乃至上入天堂,下入地獄,念念都在定中,不怕起心動念。因為起心動念的念頭是淨的,至善的,也等於《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前三句都做到了,就什麼經典也不用研究了,那就是佛法了。所以第四句說「是諸佛教」。

  唐代詩人白居易,別號香山居士,所以也稱他為白香山,是個學佛的人。白居易在政途上是受過幾次挫折的,有一次他被貶為杭州太守。當時有功名的人都喜歡在中央作官,外放到地方作官是降級。現今西湖還有兩條堤,其中一條叫白堤,就是他當太守時修的,堤上一株楊柳夾一株桃樹。另外一條堤叫蘇堤,是蘇東坡被貶到杭州時修的,也是一株楊柳夾一株桃樹。西湖之美,與他們二人當地方官時所作的建設,都有關系。

  當時杭州有一位有道的和尚,他本名已經沒人知道了,大家只叫他鳥窠禅師,因為他在山崖上鋪了草像個鳥窠一樣,人就坐在上面打坐。白居易是地方行政首長,聽說有這麼一位和尚,就上山去看他。參拜之後,白居易就求鳥窠禅師指點一條佛法修行的明路。鳥窠禅師說,很簡單,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一聽不過如此,就說這道理連三歲的孩子都知道,鳥窠禅師回答說,可是八十歲的老頭還做不到啊。白居易聽了非常佩服,立刻向鳥窠禅師頂禮。

  白居易講的也是實話,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哪有老師教學生去做壞事的?像我常講一個故事,多年以前,我的孩子還很小,我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有一天很累了,想睡一下,就交待孩子如果有客人來,就說我不在。後來有客人來了,孩子對人家說,我爸爸在睡覺,叫我說他不在家,這個客人聽了就直接進房中找我了。這個不能怪孩子,因為我們教他不能說假話,就這麼個例子,可以看出來善惡之間多難處理。

  由此想起另一個故事。宋歐陽文忠公游嵩山,問一老和尚,古人有修行的可以做到談笑風生,「坐脫立亡」,要走隨時就走,很潇灑的,為何現在的人做不到呢?老和尚答:「古之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亂?今之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定?」怎麼做得到坐脫立亡?你們打起坐來,念念在腿痛中,怎麼坐脫立亡?

  回到原來的行一切善,除一切惡,除一切惡要做到淨身口意三業。佛學的觀點認為我們凡夫的身口意,隨時都在造惡業。身的惡業有三種:殺、盜、YIN,是身體的行為。現代人生活講享受,一講享受就離不開殺、盜、YIN。你要吃好的,就造殺業;我們的生活用品都是靠別人的勞力來的,每個人都在盜;YIN,除了男女之事以外,生活過份享受奢華也是YIN。

  口的惡業最多,有四種:妄語、惡口、兩舌、绮語。妄語是說謊話,我們幾乎無時不在說謊話,日常寒喧最多,幾乎是慣性說謊;惡口是罵人,不一定是罵粗野的話才是罵人,有時文人罵人是轉個彎來罵,那罵得更厲害,也是惡口;兩舌是挑撥是非,人與人在一起最喜歡講是非;绮語是俏皮話,油嘴滑舌的話,不正經的話,空話都是。

  意識的惡業有三種:貪、嗔、癡,是心理思想造成的。貪就是占有的欲望,我們無時不在貪欲中,連你請人順便幫你做個什麼事,也是貪小便宜;嗔是憤怒、埋怨的心理。怨天尤人也是嗔念。人沒有不埋怨的,連老天爺下雨吹風都要怨,有詩曰:

  作天難作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

  行人望晴農望雨采桑娘子望陰天

  一個人任勞還容易,能任怨就很難了。歷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勞,還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好多人物真把冤枉都帶進棺材,歷史對他們是很不公平的;癡就是智慧不夠,道理不明。

  身口意三業,翻過來就成十善業,是學佛的基本行為。我常說,學佛慢一點來,先學作人,人都沒作好,想學大乘道成佛,沒有那麼簡單的。

  能把身口意三業改過來,就是除掉一切惡,不犯過錯。能把人道的十善業道修好了,再修天道,然後再修聲聞道,然後修緣覺道,再修菩薩道,最後成佛。這就是所謂的五乘道。黃教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論》,就是走這個路線。他是根據印度一位祖師阿底峽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炬論》擴充而來,而《菩提道炬論》是由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演化而來。很多人學密宗,不懂這個教理,學了個咒子就回來轟隆轟隆地念,真是胡弄胡弄。中國佛法也是走這個次序,看永嘉禅師的文集,就知道他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所以我常感歎,你們讀的是什麼佛學概論啊!真佛學概論是《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摩诃止觀》《宗鏡錄》《菩提道次第論》,現代人寫的概論是「蓋」論,是吹牛的。

  佛法五乘道是五個階梯。千萬要注意!先學人道,就是十善業。再修天道,以至善配合禅定。然後才是小乘的聲聞、緣覺,那禅定就更進一步了,配合解脫知見修的,最後才是修大乘菩薩道。中國佛法往往一上來就是大乘菩薩道,學得太大了,所以中國學佛的人變成專門吹大牛,連人道的基礎都沒有打好,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真反省。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認為自己是學佛的人要注意啊!很多人的心態是只想修這一世,以後不來了。你不來是去哪裡?要跳出三界外,可是哪裡有第四界?佛菩薩都在三界之中轉的,化身千百億,以不同的身分和不同的姿態來教化眾生。小乘羅漢以了生死為目的,以為可以了,可以不用再來,其實是不可能的!你定得再久,終究要出定的。非要回心轉大乘不可,才會不畏生死,才敢入世,才真是了生死。

  有人說要度眾生,我就對他說,少吹牛了!連你家裡幾個人都度不了,還度什麼眾生?他說他家裡宗教自由。是啊,因為你度不了,只好自由了。我可不敢吹這個牛,有時人家說我在度眾生,我就說,對不起,我是為了吃飯。作人就要老老實實,盡一份心力,能幫到多少就幫多少,如此而已,不敢說度眾生。我這麼多學生,哪一個被我度了?真是「本欲度眾生,反被眾生度」。

  佛菩薩是不畏生死的,大乘菩薩要悲智雙運。你光知道放下萬緣,那是消極的,要積極地入世來救人,「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盤」,才是菩薩道,所以菩薩也就是自尋煩惱的人,這要大勇氣,大忍辱。

  「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剛才講過,研究淨土的一定要注意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個大願,光知道念佛是依賴的行為,好像念了佛,佛就會來救你。這也是貪便宜心理,如果我是佛才不來救你,你太沒出息了。你能學到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的願力,那當然往生。雖然這麼說,一般人又不肯去研究阿彌陀佛的發願,又認為念阿彌陀佛是愚夫愚婦做的事,結果自己搞得一事無成。我碰到這樣的人就不耐煩,你要嘛就老實念佛,要嘛就下功夫研究,能做到任何一樣,都是可以成功的。

  「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大乘的菩薩行是智慧的成就,不是迷信崇拜,迷信崇拜只是培養智慧的資糧。正信與迷信有時不容易分別,迷信有廣義和狹義的,對一切理不透徹的事都相信,是廣義的迷信;不論是宗教的,或者入世的學問,你還不透徹理解,就相信了,就是迷信。狹義的迷信是對某一種神,某一種主宰,盲目的崇拜。所謂正信,是把一切理弄透徹了,真正的覺悟了。

  修行是求正信的智慧,這樣的大智慧像是一把寶劍,能斷一切煩惱,能破一切迷惑。人最大的煩惱是生死問題,生命怎麼來怎麼去?究竟有無前生來世?煩惱不是痛苦,而是困擾你的。

  大乘菩薩修行為的是「以智慧劍,破煩惱賊」,而修行的次序是「出陰界入,荷負眾生,永使解脫」。

  「出陰界入」這裡包含了很多佛學的東西。陰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我們重復再說一次,色包含了四大,地、水、火、風,我們肉體就是這四大組合而成。受包含了各種感受,譬如冷暖、喜怒哀樂。想是思想。行是生命的動能,譬如說我們不能任意停止血液循環,不能讓地球倒著轉。說得好聽是動能,不好聽就是業力,業是行陰的表現。而一切的根本在識陰,心意識的作用。要跳出五陰是很難的,單單解脫身體的感覺,就很困難。生起病來,發燒、咳嗽,都是受陰,你想不咳嗽,它不聽你的,這股動力你停止不了。真修行人,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就可以跳出五陰。

  佛學所謂的十二入,是十二根塵。外在的因素是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塵,它們透過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進入我們身心,合起來就是十二入,十二根塵。

  所謂十八界,就是上述的六根與六塵相對,生起六識,各有一界限,因此三六合起來共有十八,就叫作十八界,前面也說過。

  真修行人,以智慧劍破煩惱賊,不但可以跳出五陰,還可以跳出十二入、十八界。這才是真正成就了。成就了之後,才能挑負起解救一切眾生重擔的勇氣和決心,才能解決眾生的煩惱痛苦,正是所謂一肩挑起天下眾生的煩惱。

  有這樣的氣派,所以能「以大精進,摧伏魔軍」。五陰是魔,煩惱也是魔,都是來磨你的。我們人生的遭遇,沒有那一件不是來磨練你的。能經得起磨練,就是大丈夫。如果被磨練垮了,就完了。所以說「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為什麼這裡用大精進而不用大勇呢?因為是永遠地求進步,不滿足於今天的成就,明天要更進一步。如此精進修持,直到成佛境地。

  「常求無念,實相智慧。」學佛怎麼樣證到空?要先求無念。無念是沒有煩惱,沒有雜想。譬如說打坐,有幾個可以做到無念?無念不是沒有思想,那叫作死亡。無念是什麼都知道,非常清淨的境界。六祖說「無念為宗」,他解釋「無者無妄想,念者念真如」,所以無念是由兩個觀念組成。無念是完全沒有念了嗎?有念,是正念常在,也就是八正道的正思惟。人生不在昏沈就在散亂中,一輩子就在這兩個中間轉;得定是不昏沈,也不散亂。達到這個定境就是妄念清淨,淨念現前,也就是無念。

  到了無念以後,自然可以見到空性,就有了般若智慧。這是般若實相的根本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什麼是實相?實相是無相,一切相皆空,也就是《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下面的經文,無論出家在家的佛弟子,都是要學習遵行的。

  「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少欲知足,這句話似乎很普通,可是很難做到。開始學佛時並不是叫你完全斷欲,而是要減少欲。能絕對無欲是證果的大阿羅漢才能做到。

  廣義的欲包括一切,不只是孔子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個人好山林清淨,也是欲。喝茶是欲,抽煙是欲,喜愛文學也是欲,乃至喜歡讀書也是欲。凡是貪圖就是欲,修行能做到少欲就已經很難了。出家人修頭陀行是最苦的修行,所以修這種法門的僧人叫作苦行僧,他穿的是糞掃衣,用撿來的布料拼湊縫起來的;常坐不臥,只打坐,不躺下來睡的;不三宿空桑,廟子都不住的。我們小時候看到過這樣的僧人,戴著像雨傘一樣大的草帽,背上背個韋馱菩薩的牌子,前面掛個木魚,再背個包袱,全部家當都扛在肩上了。碰上刮風下雨,就在人家屋檐下坐一坐,他的斗篷就是房子。少欲知足就是頭陀行的第一條。

  少欲知足不僅是要求出家人遵守,在家人也要做到。少欲已經難了,知足更難。中國的儒道兩家也都宣揚知足,這是東方文化共同的觀念。依照東方文化的人生境界,什麼是幸福呢?只有知足才能常樂,才能算是幸福。在我們小的時候,這種觀念是基本的教育,那時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如何作人,現代的教育受外國的影響,目的是為生活。其實生活也就是作人,但是變得很短視現實,一味追求幸福。可是幸福不是能追來的,只有知足才能有真正的幸福,幸福的標准也不是絕對的,只有自己心理上知足,就永遠在幸福中。

  看見人家吃得好,我也想吃好的,不過我能吃得飽的話,不管是吃好的吃壞的,那個舒服都一樣的。你穿好的,我穿壞的,是有差別。但是穿到我不感冒不凍死,目的都達到了。小時我們都讀過「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一看推車者,比上不足下有余。」這就是叫我們知足。

  佛的出家、在家兩眾弟子一定要注意,在行為上要做到少欲知足。社會上一般人對學佛的人要求很嚴格,這是錯的,因為大家都是人,大家都在修。第一步先做到了少欲知足,然後是下面一句話:「而不捨世法。」這是入世的,不離作人的本位,不管在家出家,不捨離世間一切法。我常告訴出家的同學,不懂世間法你怎麼學佛?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世法全懂,太子出身,然後出家修出世法。有的青年一來就學佛,我看了頭都大了,你連人都沒有作好,還成佛?人怎麼作都不知道!所以我常勸人,你先學作人再來,不是要推辭你,這是根本。如果連人都不會作就可以成佛的話,這種佛也不用學了。

  當年我陪同禅宗老師,去四川萬縣看他的老師能緣和尚,這位太老師是近代禅宗的四大老之一,與虛雲和尚齊名。我想象中的得道高僧一定住在山中,環境清雅。那曉得到了一看,太老師住在鬧市當中的鐘鼓樓上,外頭是市場。他也沒有如我想象的在打坐,而是在抽著長煙筒。我們師徒就向他磕頭,太老師很客氣,他趕快起身:「唉,好了,好了,起來,坐,坐。」然後他問我是誰,我師父向他介紹我是他的徒孫。他說:「噢,好啊,年輕人還學這個。」就起身去炭爐燒開水要泡茶。我師父忙勸他歇手,讓給小輩來做吧。他執意不肯,親自燒水泡茶端給我們,我們當然馬上站起來,連說不敢不敢。他就告訴我們:「我已經不是大廟的方丈了,今天你們來我這小地方就是客人,世法的禮不可廢。這是『萬行門中不捨一法』。」

  太老師引用的禅宗的名言「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第一句是說道體真空,得了道的無言境界,這個時候萬緣皆空,萬念放下。第二句是說起用,起用就是有,放下就空,提起就是有嘛!成了佛也是要說法、要作人的,作人做事有萬行門,其中一點馬虎不得的。

  所以你們學佛的人要注意,「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這就是戒律!

  一般在家人被稱為居士,其實是不夠資格當居士的。居士要有年高、有德等等條件。現在只要頭上還留著兩根頭發就是居士,反正也沒有關系了,愛怎麼叫就怎麼叫吧!不過我就不願意當居士,我當不上,什麼都不是。一般的居士們對出家人有過份的要求,好像出了家的就要離開世法。出家還要不要吃飯穿衣?當然要,既然要就還是在世法中。所以在家出家的學佛人千萬注意,要「不捨世法」。如果為了想捨離世法而學佛,就已經錯了。因此也要記得我們一再引用過六祖的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不壞威儀,而能隨俗。」這一句話嚴重了,第一個要求是針對出家眾的,第二是對在家眾。我們知道戒律是學佛人的行為規范,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叫作威儀,也叫作律儀戒,就是現在學校裡面屬於訓導方面的事,管品行的。譬如衣服要穿整齊,也是威儀,有些同學從美國讀書回來,衣服穿得很隨便,一問之下,他說在美國就這麼穿的。我說你在美國看過什麼世面?你在哈佛大學讀了幾年也就在那個小圈子中,美國的上流社會你有朋友嗎?你去那邊看看,人家還是衣冠整齊的!你就學到那些不入流的東西,然後回來說這是美國派頭,你騙別人可別騙我!這就是威儀的道理。處處都是威儀,人要有人的風格和風度。有的人即使戴個眼鏡也戴不好,滑到鼻子上去了,你就不能去調緊一下嗎?任何小地方都要注意,尤其是出家人,更是要注意。

  當年張獻忠和李鹞子殺人如麻,他們殺到四川,一定要見一位有名的破山禅師。和尚見了他們,就要他們答應不再殺人;他們反將一軍,如果師父肯吃肉我就不殺人。破山一聽,好!拿肉來,我吃!這就是「不壞威儀,而能隨俗」的智慧表現。

  所以這一句經文是要出家人能做到隨俗,而自己不壞威儀。不能隨俗就不是菩薩道;進一步說,菩薩道不但能隨俗,還能夠下地獄,還能夠變畜生。有經典說,要修一切畜生行才能成菩薩道,這話嚴重了。例如你想度狗,做不到,因為你不能說狗話,不了解狗的生活。所以菩薩要化身千百億,要化成狗身,才能夠教化狗。根據華嚴境界,地獄中有菩薩,魔鬼中有菩薩,畜生道也有菩薩。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因此,菩薩能隨時起神通智慧,引導教化眾生。菩薩度眾生,就是讓眾生搭乘自己駕駛的車船,乃至讓眾生騎在自己背上,把眾生送到快樂清淨的境界。度人的定義是犧牲自我,使別人幸福。

  「得念總持,所聞不忘。」總持就是梵語陀羅尼,是總綱的意思。因此咒語也叫陀羅尼。咒語是不用解釋的,你只要抓住這個就什麼都抓住了。大家學佛不能得總持,所以腦子容易昏沈,聽了看了很快就忘,有定力就是得念總持,腦力自然就好了。阿難就是修總持法門的,所以能把佛說的法,記得一字不差。

  有的同學連剛才拿的這本書,是從哪個架子抽出來的都記不得,現在的事都記不得,還想修行到能知前生事的宿命通?如何能知前生事?就要得念總持,才能所聞不忘,因為所有的種子都在阿賴耶識中。

  這個也是戒律,也是功夫,可以拿來考驗自已一天到晚修行在修個什麼。記憶力也是智慧,你腦力不好,學什麼都不成功。你說因為自己什麼都學不成功才來學佛,佛就那麼倒霉嗎?佛是第一流智慧的人才學得成的,要有悟力和記憶力的。所以打坐修持先要能把腦力健全,悟性要高,不管什麼學問,一接觸就理解就記得。定力夠的人沒有總持力不增加的。若是越修持記憶力越減退,那什麼也不要談了。

  「善別諸根,斷眾生疑。」這一句是對法師們說的,法師負責教化,要能把人家的根器搞清楚,順著解答人家的疑惑,使他走上正路。善別諸根,就是知道這人的根器,前生所帶到這一生的腦力、功德力到什麼程度,有沒有善根。如果沒有善根可以讓他學別的,別的也是佛法啊!一切法皆是佛法。根器拿唯識來說,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種性,拿現代教育的語言來說,就是性向。看這個人的性向適合什麼,就導引他走上哪條路。這個人能畫的,就教他多畫佛像,他佛像畫多了,自己樣子也會轉變。這個人愛唱歌,就教他梵唱,唱華嚴字母,唱好了也可以使人入定,這些都是方便。

  「以樂說辯,演法無礙。」能夠說法的,要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他如果是個鬼,你就得說鬼話來度他。

  「淨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十善業道,去惡為善,把身口意的惡業轉過來,這個剛才講過了。淨十善道是修行的第一步,是修五乘道最初步的人乘道,前面也說過了。

  光修十善業道就是學佛嗎?不是。你注意這個經文,一個字都不能放過。是要「淨」十善道,光是除一切惡、行一切善還不算,要善惡兩頭都不住,達到心淨則佛土淨的淨土境界,這樣才能受人天福報。

  其實出家人比在家人有福報,頭發一剃,就可以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即使在都市中,至少也有明窗淨幾。吃的雖然沒肉,但是也有素雞,這些都是清福。我們把福氣分成洪福與清福。洪福是在這個紅塵滾滾世間的福氣,像普通人有兒有女有錢有地位之類,其實這都是煩惱,福氣福氣,福愈大氣也愈大。有洪福的人往往享受不到清福,有清福的出家人,往往不珍惜清福。清福是哪裡來的?是修十善業道來的。

  明朝有個讀書人,學問很好但是不出去考功名。他每天晚上吃過飯一定燒一炷香,一路拜到門口,然後插在門口。這個叫作燒天香,供養天神。他燒了幾十年的天香,終於感動了天神,有一晚,天神現身在讀書人面前,問他有何所求。讀書人說自己一無所求,天神一聽都為之動容;再問他真的什麼都不要嗎?讀書人想了一下說,自己真的什麼都不要,只希望能夠健康長壽,游遍天下名山,一輩子沒有煩惱。天神聽了又動容了,說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不可妄求。他求的這個就是清福,你要求功名富貴都可以許你,你要求這個,辦不到的。

  你看,什麼才是福?可惜有人享清福卻不知人在福中,結果消了福報,那才慘了。所以「淨十善道,受天人福」是享清福。有些學佛的人都很有福氣,可是他不懂,反而向我埋怨說,自己學佛那麼多年了,什麼都沒有。我反問他,你還能要什麼啊?你已經很舒服了!怎麼不明白呢?

  「修四無量心,開梵天道。」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菩薩道的基本。怎麼叫無量心?慈悲喜捨心都是無限的,胸襟開擴,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學佛先修十善業道,進一步修四無量心。修成了四無量心得什麼果報呢?梵天道。上面已經說得天人福了,還有梵天道嗎?修十善業道所得的果報,是欲界天的人天乘之報,有五欲之樂。修四無量心的果報,是欲界天再上一層,色界天的梵天之報。所以修四無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業道大。

  「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勸請說法」在《普賢行願品》和其它經典中都常見到,是勸請諸佛菩薩和大善知識多多說法,就是弘揚教化。對別的教化也要隨喜,就是要多鼓勵,要「隨喜贊善」。

  大家讀到「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可能覺得文字很容易懂。但是為什麼佛菩薩還要人家來勸他說法呢?可見說法不是容易的,教化人不是件痛快的事,而是痛苦的事。在座諸位有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應該了解這種心情。所以諸佛菩薩有厭煩說法的心理,需要勸請,也需要鼓勵。古代的戒律有這一條,百裡之內有法師說法,不去隨喜贊善是犯菩薩戒的,因為農業社會人口不稠密,文化不發達之故。現代都市交通發達,到處有善知識在說法,就不能嚴格遵守了,但是一有機會還是要勸請說法,隨喜贊善。

  再從反面來講,經文這麼說,可見得眾生不願意做這件事。眾生的心理都希望讓別人來做,自己只想占便宜,不肯出來。

  其次,「隨喜贊善」是我們要多多學習的,不只是對諸佛菩薩如此,對朋友也要如此。看到別人成功了、受人稱贊,自己就心生妒嫉,這是凡夫常有的心態,是不對的。看到人家有好的行為,應該稱贊他,多捧捧人家嘛!不要如此悭吝,連捧人家都不肯,這又不花本錢,為什麼不干?學佛不一定靠佛經,看到別人家不好的心理行為,自己能引以為誡,看到別人做了好事,能跟著起歡喜心,也是菩薩道。因為一般人不但不愛隨喜贊善,反而愛批評別人,所以造的口業也特別多。

  能做到上兩句經文,果報至少是「得佛音聲」,來生的聲音悅耳。聲音也是相貌,例如有的人相貌很好,但是很倒霉。為什麼?因為內相不好,聲音破,就破了福氣,也就是前生吝於贊人。有些人相貌不好,但是聲音好,因而成了有名的歌唱家或演員,有可能是前生多念佛來的,更有可能是前生多隨喜贊善。佛的音聲我們沒有聽過,但是經上的記載是,聽了可以使人開悟,心情寧靜,這是多生累世口德累積來的。

  「身口意善,得佛威儀。」能起心動念,外在行為都是佛的境界,自然得到佛的莊嚴形像,這也都是靠功德累積而來的。

  這些福報要怎麼樣才修得到呢?第一步,要作好人做好事,淨十善道,修到欲界天人的福。進一步,修四無量心,修到色界天人的福。而不以此為滿足,還要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學佛就是這樣學的,不是南無南無才算學佛。

  「深修善法,所行轉勝。」大乘佛法就是修一切善,這不是聲聞緣覺眾可以做得到的。你看,佛弟子們多半是出家眾,專修聲聞緣覺,固然少了做惡事的機會,但是離世修行是小乘道,不是菩薩道。大乘之道是積極地修一切善,不逃避。既然修一切善法,那就不免要入世。能跳進染缸而不被污染,是多麼的難!所以菩薩修大乘道,難行而行,不斷地進步,善上加善。

  「以大乘教,成菩薩僧。」以大乘道,勸出家的小乘弟子們,能做到深修善法,所行轉勝的菩薩道。

  「心無放逸,不失眾善。」堅持自己心念,毫不放松地行一切善。

  「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這一篇講大乘菩薩道的緣由,是上方眾香國的菩薩,來向釋迦牟尼佛求法,佛交待他們「菩薩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道理。「不盡有為」是無止盡地修有為法,不是空,做善事就是有,不是空。

  不盡有為還是需要智慧的,不是盲目的去做,否則善事反而會成惡事。我常說,害人利己的事不要做,利人利己的事可以做,可是世人都是拚命做害人不利己的事。大家檢查檢查自己和社會上許多的行為,是不是害人不利己的事居多?所以菩薩道是要「悲智雙運」,「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盤」。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現在佛要交待「不住無為」的道理。無為是得了道,證得涅盤。菩薩為什麼不住那個境界呢?

  「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空、無相、無作(或稱無願)是大乘的三解脫。空,是一切本空,開始學佛以空為基礎;無相,是不著相,不被現象欺騙;無作,是作而不作,一切行為過了就算了(無願是沒有帶著什麼為求之念)。

  昨天有位外地來的學生,他已是有名的教授,也常常為人說法。他問我一個問題,他那邊有對夫妻已經生有兩個女兒,還想再生一個兒子,前些時候一定要他來找我幫忙,我就說念念觀世音菩薩的白衣咒。結果第三胎又生了個女兒,嘴上還缺一塊。這教授就問我為什麼不靈。我告訴他,佛菩薩沒有保證過「有求必應」,這句話是後人寫的。何況「有求必應」還有一條:「誠則靈」,怎麼樣叫誠懇是很難的。一般人學佛都是以投資的觀念來學佛,根本不是學佛,靈不靈還是要配合善行。至於嘴唇畸型,你要去問一問那夫妻,在懷孕前和懷孕期是否吃了不對的藥物,這是很有可能的。行為要自己負責的啊!全靠佛菩薩而自己心行不配合,是絕對不會靈的。所以當菩薩也真難,這個來求願,那個也來求願,一不合願就變成怨了。

  因為講到無願才想到這一件事,所謂無願就是儒家說的:行義所當為之事,自己良心覺得應當幫忙的就去做,做完了也不要問代價。

  你們也許會問,三解脫是空、無相、無作,那不是什麼都放下來了嗎?這裡佛經告訴你,「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不以無相無作為證。」知道空,但是絕對不入空,空了誰去救世界?大乘菩薩是要入世行善的。所以「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無起就是不動心,學佛能夠不動心當然很好,但是大菩薩積極為善,處處要找善事來做,不會以無起為究竟。

  超越小乘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無常、苦、空、無我是佛法的基本道理,尤其是小乘佛法的基礎。無常就是沒有永恆的存在;世間都是苦的,沒有樂的;一切本空;一切無我。可是到了大乘菩薩道,就要超越小乘的境界。

  「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雖然看到一切是無常,可是對於行善去惡卻不厭倦。否則會認為:既然作好事也無常,那何必做呢?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不畏生死之苦,以度眾生為目的。

  「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雖然能觀成無我,沒有我也沒有人,沒有說法者也沒有聽法者,但是仍然不厭倦教化眾生,沒有退轉的心理。「誨人不倦」的原文出自《論語》。

  「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雖然曉得一切法空,入於涅盤而不會永遠住在涅盤中,會跳出涅盤清淨而做事作人。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雖然明白諸行無常的道理,能遠離一切世間所作所為,可是身心仍然在修,在做一切善法。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歸到空。雖然明白本來無所歸,但還是以善法為歸趣。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雖然知道一切生生不已,本來無生,但是願意起心動念,挑負一切利益眾生的擔子。

  「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雖然已經證到無漏之果(凡夫都在漏中,向外放逸),有本事斷漏,而不斷。

  「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雖然明白一切所行皆是空,但是能在空中挑起這個擔子,教化眾生。

  「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明知道空,而仍然發大悲心。

  「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了解真正佛法只有一乘,所以不走小乘的路子。

  「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禅定智慧。」明知世間一切法是虛幻的,不實在的,沒有人我,沒有主宰,本來無相,但是在自己所發的大願沒有完成之前,不斷地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是屬於福德的菩薩道。「不虛福德禅定智慧」,就是不斷地精進修福德和修禅定智慧。

  佛在世的時候,他有一位比丘弟子要縫衣,因為眼睛瞎了不能穿針線,就向四周求人幫忙。但是沒有人幫他,因為師兄弟都在打坐。結果是佛親自去幫他穿針,這比丘向佛致謝並表示不敢勞駕佛。佛說這是應該的,也因為是修福德。比丘聽了很訝異,您老都成佛了,還需要修福德嗎?佛告訴他,十方諸佛修福德的行為是永無窮盡的。然後佛回轉來罵其它打坐的弟子,只顧自己修行,不肯幫人家,不修福德怎麼會得定?

  就算其它弟子得了定,這種定要來干嘛?充其量變個植物人。福德真修圓滿了,你不打坐也會得定的。可是要注意,光修福德不修禅定智慧是很危險的,他生來世福報會很大,功名地位財富樣樣好,但會把你吞沒,你就完了。

  「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明知道是空,不被空所吞沒,就是菩薩不住無為的道理。還有,因為菩薩道具足了福德,所以不停留在空的涅盤境界。

  「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因為菩薩道具足了智慧的成就,所以仍然無止盡地修有為法,為善。你看,不住無為就是有,不盡有為也是有。真正的菩薩道是嘴裡講空,處處是有。

  「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所以悲智雙運。

  「集法藥故,不住無為。」大家都會念「法門無量誓願學」,你學了幾個法門?多學一個法門都不肯干!說人家是外道魔道,你又不會,怎麼曉得他是外道魔道?你說你是學佛的,胡扯!你又不是佛。佛是外道魔道都會,所以他知道。可是你不行啊!我講這個話不是特意鼓勵你們去學外道魔道,而是說不要得少為足,只得了一點點很淺薄的知識,就自以為如何如何了。你的知識越多,越能夠幫助眾生,因此菩薩道忙得很,不住無為。

  「隨授藥故,不盡有為。」任何眾生有所求,要這個法門就給這個法門,將就度他,不盡有為。

  「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因為知道眾生有各種不同的病痛煩惱,所以菩薩自己不住無為空境,為了替眾生治病,所以不盡有為。

  什麼是菩薩道?梵文是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悟,薩埵是有情眾生。雖然證到空了,還是大慈大悲要度盡眾生。所以佛菩薩是最多情的人,最多事的人。也有把菩薩翻成正士,或者開士,開明之士的意思。

  「諸正士菩薩已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佛最後作個總結,這個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就是盡無盡解脫法門,你們諸位菩薩應該要學的。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徧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來自眾香國的菩薩們,聽了佛這一段話,皆大歡喜,以各種花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來供養佛,供養佛所說的法,供養所有的菩薩。然後向佛頂禮,贊歎了一番。說完了,他們又忽然消失,回眾香國去了。

 

上一篇:南懷瑾:見阿閦佛品 第十二卷
下一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立刻就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