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趣品《圓覺經》之十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趣品《圓覺經》之十九

  (第八章辯音菩薩所問章)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在威德自在菩薩,替咱請問了,此圓覺法門的三種實修方法之後,這時啊,本經的第八位菩薩,辯音菩薩,繼續替咱向佛請問,關於這三種實修方法,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能夠演變出多少種修行方便。

  於是啊,辯音菩薩在大眾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地禮拜佛陀。起身之後,圍繞著佛陀,順時針繞佛三圈,哎,又回到了剛才拜佛的地方,雙膝跪地,雙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您開示的如此奇妙之法門,真是太稀有啦!”

  哎,在請法之前,辯音菩薩和其他菩薩一樣,首先由衷地贊歎世尊,也贊歎這個不可思議的圓覺法門。

  ——有人說啦,嗨,這些菩薩們,真會拍馬屁呀!

  ——嘿嘿,您有所不知,這還真不是拍馬屁。因為啊,在無量劫的生生死死當中,能夠遇到這樣的真實妙法,的確是無比稀有的。而且,有的人就算是能夠遇到,能夠聽到,由於緣分比較淺的緣故,他也沒有辦法相信,不會依教奉行,可謂當面錯過啊!

  不僅如此,據佛經上說呀,有很多時候,整個世界在無量劫當中,連一個發菩提心的人都沒有。為啥呢?嘿嘿,沒有聞法的因緣呀!所以說呢,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贊歎世尊慈悲,贊歎妙法殊勝之後,辯音菩薩正式替咱向佛陀請法,菩薩說道:

  “世尊啊!您前面所開示的,這三種實修的方便法門,對於一切菩薩來說,他們實踐此圓覺妙法,並加以運用的時候,到底有幾種具體的修行方法呢?”

  “但願您哪,為了在會的大眾,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再給予善巧的開示,讓大家啊,都能夠證悟實相。”

  哎,前一章當中,世尊開示了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禅那,三種開悟淨圓覺心之後的實修方法。那麼,這三種方法,應當怎樣配合與運用呢?這對於菩薩們來說很重要,可以指導那些已經“悟淨圓覺”的菩薩們,通過實修,而證悟實相。所以呢,辯音菩薩,特意替咱大家向佛請問。

  關於世尊的解答,咱一會兒仔細聆聽。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辯音菩薩這樣向佛請法以後,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而且呀,像這樣的請法儀軌,竟然重復了三次,從始至終,有條不紊。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谛聽,當為汝說。

  這時呢,由於辯音菩薩的殷勤祈請,法緣已經具備,於是啊,世尊輕舒圓音,告訴辯音菩薩說:

  “太好了,太好了!善男子!你們能夠替在座的大眾,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向如來請問,這三種實修法門的具體運用,到底有多少種修行。”

  “現在,請你們仔細聆聽,如來將要為大家解說。”

  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當時啊,得到了世尊的贊許,和將要說法的承諾以後,辯音菩薩心中充滿歡喜,和在座的大眾們一起,默然無聲,靜靜地傾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於是,世尊開始解答辯音菩薩的問題:

  “各位善男子!大家要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三世如來的圓滿覺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其中,根本就沒有可修習的圓覺境界,以及能修習的人。”

  “一切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依托於尚未到達正覺的,以幻修幻之道力來修習,將三種法門加以實際運用,這時啊,就有了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哎,各位兄弟姐妹,首先,咱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了,咱大家就是未來佛。因為呀,“一切如來”就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咱們,都在裡面呀。

  佛陀也好,菩薩也好,咱們也好,大家共有的圓滿覺性,哎,它本來就是清淨圓滿的。所以呢,其中根本就沒有對立差別,而是圓融一味的。於是呀,所謂的圓滿覺性,它不是修出來的,也沒有啥境界需要去修習;當然,更沒有一個修行者啦。否則呢?嘿嘿,對立就產生了,那就不圓融,也不圓滿啦。

  不過,就算是諸位菩薩,或者已經開悟淨圓覺心的末法時代眾生,都還尚未獲得正覺,都還在幻化當中。哎,依照《圓覺經》裡面,前三章的內容,菩薩和咱大家都還需要“以幻修幻”,需要“未覺幻力”的支持。

  ——啥叫“未覺幻力”呢?

  嘿嘿,就是說呀,咱自己知道,咱尚未獲得正覺,這就叫做“有自知之明”;同時呢?咱也不甘心沉淪在幻覺當中,咱要向佛陀學習,向諸大菩薩學習,咱也要成就正覺,哎,這就叫做“見賢思齊”。於是呢?咱就有了一種無窮無盡的修行動力——它就是“未覺幻力”,雖然它還屬於幻覺,但是,它非常可貴,咱成佛作祖,回歸本來,都靠它啦。

  於是呢?在“悟淨圓覺”的基礎上,在“未覺幻力”的支持下,咱就開始踏上了實修之路。所修行的內容呢?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禅那,這三種妙法門。

  哎,這三種妙法門交錯運用,世尊告訴咱哪,就有了二十五種清淨定輪,所謂的“清淨定輪”,就是指幫助咱回歸圓覺清淨的,定慧運轉法門呀。

  到底是哪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呢?哎,咱仔細聆聽世尊的解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關於第一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只是安住在淨圓覺心當中,止息一切妄想雜念,專注於最寂靜的心性。由於心念寂靜的力量,而徹底斷除了一切煩惱,獲得了圓滿覺性的究竟成就。”

  “於是,這樣的菩薩們,就在禅坐當中,不用起身,就證入了大涅槃。”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單修奢摩他法門。”

  哎,依據前一章當中世尊的教誨,所有的實修啊,都是在“悟淨圓覺”的基礎上開始的。所以呢,本章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上下文自然繼承,法義一以貫之,嘿嘿,理應如此啊!

  憨山大師就認為,原經文當中,在“若諸菩薩”之後,應該有“悟淨圓覺”四個字,只是翻譯的人省略了而已,《圓覺經直解》說:“標名應有悟淨圓覺四字,譯人略耳”,哎,有道理呀。

  關於“不起於座,便入涅槃”,大家不要理解為:菩薩靜修獲得了圓滿成就以後,哎,就死啦,就捨棄色身啦。嘿嘿,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就是“不起於座,便入涅槃”啊!啥意思呢?

  ——就是說呀,在禅坐當中,菩薩一念相應,徹底摧破無明幻覺,實證了圓滿覺性,不生不滅,就叫做“不起於座,便入涅槃”,也就是在禅坐當中圓成佛果的意思呀。

  至於,把色身的死亡,叫做涅槃,其實,倒是一種方便的說法了,為啥呢?

  嘿嘿,因為呀,就算色身還健在的時候,只要徹底斷除了無明,當下就已經實證了大般涅槃。那時候,一切法,無非是涅槃啊!

  所以呢,過去,有些老和尚們,把如實地開悟自性,也叫做“得涅槃”,因為,自性本來不生不滅,就是涅槃。哎,比如會這樣問:“老菩薩,您啥時候得的涅槃啊?”

  ——那意思就是說呀:“老菩薩,您啥時候開悟的呢?”

  在第一種清淨定輪當中,菩薩悟淨圓覺以後,單修奢摩他法門,用內心最寂靜的力量,徹底斷除無明煩惱,就會成就圓滿覺悟,而證入大般涅槃。哎,就這樣直截了當,就這樣簡簡單單,與度不度眾生無關,與一切外在的因緣無關,因為,圓滿覺性本來寂靜,本來就是涅槃啊。

  在菩薩覺悟的圓滿覺性當中來觀察,所謂的“度眾生”,就是“有生”;所謂的“不度眾生”,就是“有滅”,有生有滅,還叫啥涅槃呢?涅槃,本意就是不生不滅呀。

  所以呀,古代有不少禅師,在悟道了以後呢,啥閒事兒也不干,就是靜修。哎,他住在山裡面,離人們呀,遠遠兒地,那真是:“才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捨入深山”啊!

  ——有些人,不屑於禅師們這樣的行徑,認為他們學的是大乘佛法,走的是小乘路線。殊不知啊,嘿嘿,這些人的目光太短見啦!不好好學習經教,無知啊!

  哎,學到這兒,咱大家就明白了,這些禅師們,正是《圓覺經》上,二十五種清淨定輪當中的第一種,在悟淨圓覺以後,單修奢摩他法門的菩薩呀!因為,修習奢摩他法門,對於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必須要遠離塵囂才行,才能夠寂靜其心呀。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二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只是觀察一切法如幻,於是,便以幻修幻,用佛性之力,也就是所悟的淨圓覺心之力,發起種種作用來淨化世間,變濁世為淨土,具備菩薩的六波羅蜜,等等一切清淨妙行,廣度眾生。”

  “同時呢,菩薩能夠做到,對於所覺悟的妙圓覺陀羅尼,不會失去寂靜心,以及寂靜心當中所具有的種種妙智慧。”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單修三摩缽提法門。”

  ——哎,啥叫做“佛力”呢?

  嘿嘿,就是菩薩所覺悟的妙圓覺心之力呀!如達摩大師所說:“佛是西國語,此土雲覺性”,哎,咱的覺性,就是本來佛呀。

  ——這個佛力,它到底在哪裡呢?

  嘿嘿,各位兄弟姐妹,您是否向往輕松快樂呢?您是否希望內心充實呢?您是否多多少少有一些慈悲心呢?

  ——哎,這些,都是佛力呀!不僅如此,乃至於一切善法,乃至於眾生的一切善念,也都是佛力的展現啊。岡波巴大師,在《成就聖道寶鬘集》當中,對此有著豐富的開示,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

  所以呢,佛力,就是覺性之力,也就是覺悟之力。哎,與此相反的,就是眾生的“不覺之力”,也就是妄想煩惱的力量。對於普通凡夫來說,雖然都具有佛力,都具有覺悟之力,但是,大多數時候,在他的心裡呀,還是被妄想煩惱之力主宰的。

  為啥呢?嘿嘿,因為呀,普通凡夫妄想紛飛,不能夠隨順於淨圓覺心的緣故;也因為,他們尚未開悟圓滿覺性的緣故啊。哎,即使是凡夫菩薩,只要能夠“悟淨圓覺”,就初步掌握了覺性之力,初步掌握了佛力,哎,才能夠運用佛力,來淨化人心,轉變世界,“備行菩薩清淨妙行”呀。

  所以呢?各位兄弟姐妹,無論是僧人還是居士,您要是想度眾生,哎,那很好哇!

  ——不過呢?嘿嘿,請您還是先老老實實地修學,等到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初步會運用佛力的時候,您呢,就按照佛陀的開示,單修這個三摩缽提,如幻三昧法門,盡興地變化,廣度眾生去吧!

  哎,到那時,無論您如何千變萬化,嘿嘿,您都不會失去對於妙圓覺心,這個大總持法門的寂靜與明了;您已經做到了“萬變不離其宗”,您的心哪,已經不會再隨著煩惱是非而流轉啦!哎,那時候,您才稱得上是能夠度眾生的有力菩薩呀。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禅那。

  關於第三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只是滅除一切幻化虛妄境界,而不去發起以幻修幻的種種作用;通過獨自觀察覺知,而斷除煩惱,一旦煩惱斷盡,就會親證實相。”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單修禅那法門。”

  ——哎,以上是三種單修的清淨定輪。

  在三種單修的妙法門當中,只有第二種單修三摩缽提的菩薩,才會發起如幻的六度萬行,廣度眾生,大作夢中佛事,而且還要“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才行。其它兩種呢?嘿嘿,都是以自修為主的妙法門呀。

  所以,咱大家要明白其中的密意,就是說呀,佛法實修,終究不是向外面跑的,度眾生也罷,自修也罷,終究是平等平等的。無論哪條實修之路,都可以到達圓滿正覺,正所謂殊途同歸呀!切不可要求千篇一律,那就完全違背了佛陀的教導了。

  下面,依次是二十一種組合修行的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四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首先安住於寂靜的淨圓覺心,不起妄想雜念,寂靜到了極點,就會有寂靜智慧發生;於是,菩薩就用這個寂靜智慧,來觀照一切幻化虛妄境界,並從其中發起以幻修幻的廣大菩薩行。”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關於第五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的寂靜智慧,實證了寂靜本性;於是,就從根本上斷盡了煩惱,永遠超出了生死輪回。”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關於第六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的寂靜智慧;從中顯現出如幻妙力,運用種種幻化方便度一切眾生;最後,斷盡一切煩惱,而入寂滅涅槃。”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七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最寂靜的智慧力量;通過覺察了知,而斷盡了一切煩惱;然後,再發起菩薩清淨廣大的妙行,度一切眾生。”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禅那。

  關於第八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最寂靜的智慧力量;一邊通過覺察了知,來斷除心中的煩惱,一邊發起如幻妙用度化眾生,建立佛國淨土。”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禅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關於第九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最寂靜的智慧力量,資發出如幻妙用度化眾生;然後,再通過覺察了知,而斷盡煩惱。”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十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最寂靜的智慧力量,來覺察了知,資發出寂滅妙覺;然後,再發起如幻妙用度化眾生,並轉變世界。”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齊修奢摩他、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以上是奢摩他為首的七種清淨定輪,下面是三摩缽提為首的七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關於第十一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佛性妙力淨化世界,度化眾生;在種種如幻妙行當中,都能夠隨順於圓覺靜慧,並抵達最寂靜的心性。”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關於第十二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佛性妙力淨化世界,度化眾生;在種種如幻妙境界當中,都能夠覺察了知,而歸於寂滅妙覺。”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關於第十三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首先運用佛性妙力淨化世界,普度眾生,大作夢中佛事;而後止息雜念,安住於寂靜妙性;最終通過覺察了知,而斷盡煩惱。”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關於第十四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首先運用佛性妙力,發起無礙的淨化世界,普度眾生之作用;然後以覺察了知,斷盡煩惱的緣故;最終,安住於最寂靜的妙性。”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禅那。

  關於第十五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首先運用佛性妙力,發起淨化世界,普度眾生之方便作用;然後,通過止息妄念和覺察了知,同時隨順於最寂靜的心性和寂滅實相。”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禅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禅那。

  關於第十六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首先運用佛性妙力,在發起淨化世界,普度眾生之種種作用的同時,資發出最寂靜的心性;然後,再通過覺察了知,而斷盡煩惱。”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禅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禅那,後修奢摩他。

  關於第十七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首先運用佛性妙力,在發起淨化世界,普度眾生之種種變化的同時,資發出寂滅實相;然後,安住在清淨無念的寂靜心當中。”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齊修三摩缽提、禅那,後修奢摩他。”

  以上是三摩缽提為首的七種清淨定輪,下面是禅那為首的七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關於第十八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斷除煩惱;而後發起最寂靜的智慧,安住在清淨寂靜當中。”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十九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斷除煩惱;而後發起如幻作用,淨化世界,對於一切如幻境界,都能夠做到隨順於寂滅與妙用的平等不二。”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二十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了知種種境界無非都是自性;於是,自然安住於寂靜智慧;而後,再發起淨化世界的妙用。”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關於第二十一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了知一切法都是無作自性;於是,不妨發起如幻作用,清淨一切如幻境界;最後,歸心於寂靜妙慧。”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禅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關於第二十二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了知種種境界本來清淨;而後,一邊安住於寂靜妙慧,一邊發起淨化世界的妙用。”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先修禅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禅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關於第二十三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資發出最寂靜的智慧;而後,再發起淨化世界的種種妙用。”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齊修禅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禅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關於第二十四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淨圓覺心當中寂滅離相的覺察力,資發出淨化世界的種種作用;而後,生起最寂靜的妙智慧,照了一切境界無非清淨光明。”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齊修禅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以上是單修的三種法門,和組合修行的二十一種法門,最後是圓修的一種法門,總計為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關於第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世尊說道:

  “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諸位菩薩,運用圓滿覺性的智慧,能夠圓融地契合於三種法門,對於一切法性和法相,都能夠做到不離開圓滿覺性,而善巧觀察。”

  “這樣的菩薩們,叫做圓融修行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禅那,三種隨順於圓滿覺性的妙法門。”

  ——需要說明的是,二十五種清淨定輪,是平等一如的,並沒有高下之分,即使最後圓修三法的清淨定輪也是一樣,正所謂“法無高下,契機者妙”啊!

  哎,就這樣,世尊順應著辯音菩薩的提問:“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而詳盡地解答為二十五種清淨定輪,本章法義即將圓滿。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忏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最後,對於菩薩們在“悟淨圓覺”以後,該如何依據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來抉擇自己今生的實修法門,世尊又給予了總結性的開示:

  “各位善男子!這就叫做悟淨圓覺的菩薩們,所應當實修的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乃至於一切菩薩的修行法門,也都在其中了。”

  “如果諸位菩薩,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想要依據這二十五輪來抉擇修行的話,首先應當持守離欲的清淨梵行,在僻靜的地方,寧靜其心,靜靜地思維觀察,禮拜諸佛菩薩,請求聖者慈悲加持,並虔誠忏悔一切習氣煩惱。”

  “像這樣精進地專修三七日,共二十一天,就會得到諸佛菩薩,以及護法善神的加持;然後,把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一一分別標示在簽條上面,再次至誠地請求聖者加持,最後,心念如如不動地隨手抽取簽條,依照上面的開示,就知道自己今生該實修哪種清淨定輪了。”

  “在抽取簽條的時候,只要有一念懷疑和後悔,所抽取的結果,就不准確了。”

  哎,各位兄弟姐妹,這個事兒,您看著眼熟吧?

  ——嘿嘿,沒錯,這就是求簽的儀軌呀!哎,假如您開悟了淨圓覺心,但是呢,還是一個凡夫,還沒有神通,所以呢?還不知道自己這一生具體該如何實修,那麼,您就可以按照這個方法,通過二十一天的專門靜修,忏悔罪業習氣,請求諸佛菩薩和一切聖者的加持,賜予實修方便。

  其中,所謂的“梵行”,就是遠離了種種貪欲的寂靜修行,哎,尤其是要遠離男女欲望才行。最初開悟自性的時候,通常,欲望習氣還是在的,還需要行為的自我約束。

  所謂的“一念疑悔,即不成就”,是因為呀,最初開悟自性的菩薩,或者咱末法時代的眾生,通常還沒有得到三昧正定,所以呀,散亂心會經常有的,這時呢,如果抽簽,就不靈了。

  哎,必須要把自己的心,調整到相當專注而寧靜的狀態,心無雜念地隨手抽取簽條,這樣得到的結果,才是佛菩薩的加持和啟發呀。為啥呢?嘿嘿,因為呀,無念清淨心當中,才能夠與聖者相通融啊。

  ——另外,有人說啦,在我開悟淨圓覺心以後,如果不求這個簽,就老老實實地學修,該干啥干啥,一切隨緣,自他兩利,行不行呢?

  嘿嘿,沒問題呀!不過呢,您要知道,如佛所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無論您求不求簽,無論您怎樣修行,您這一生,乃至於生生世世的修行,直到成就正覺的修行之路,都在二十五輪當中,此圓覺妙法,無可超越呀。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哎,在本章的最後,依照慣例,世尊要用偈語,重述一遍長行的內容,世尊如此說道: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禅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禅那,

  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辯音菩薩啊!您要知道,一切修行的菩薩們,他們之所以能夠具有超越掛礙的清淨智慧,都是依賴於禅修法門而生起的。”

  “是哪些禅修法門呢?就是所謂的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禅那,這三種法門組合在一起,就有了不同的修行次第,總共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以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修行人,無不是因為這二十五輪法門,而成就無上正覺的。”

  “只是不包括那些頓悟、頓覺而成佛的人;以及那些不隨順於一切法,而得以超越解脫的人。”

  “一切菩薩們,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在開悟淨圓覺心以後,都應當常常受持、運用這二十五種清淨定輪,隨順其中的一種法門而勤奮修學;那麼,依賴於諸佛大慈悲力的加持,不久,就會圓滿證得清淨涅槃。”

  哎,關於“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這句經文,前半句沒有疑義,後半句呢,有人把“法不隨順”理解為那些,因為惡意誹謗佛法而斷滅善根的“一闡提人”,或者是那些堅持邪法的外道,說他們哪,沒有辦法,隨順二十五輪來實修而成就正覺。

  ——嗯,這樣的理解,有一個問題,它與前面一句經文:“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相矛盾了。為啥呢?嘿嘿,您看,世尊的意思呀,是說諸佛菩薩成就正覺的實修法門,總共有這二十五種;但是呢?還有兩個例外的法門,哎,一個是“頓覺”,一個是“法不隨順”。所以呀,把後者理解為一闡提人,或者是邪見外道,是不妥當的。

  ——那麼,“法不隨順”是啥意思呢?

  嘿嘿,大約就是心無所住吧。哎,這樣的菩薩呢,根基非常特殊,他的六根天生就不樂於攀緣六根,他的心呢,也就不太隨順境界而流轉。所以呢,他也就不必非要隨順於二十五輪來修行,他不隨順於一切法,不住一切境界相,這樣修行呢,自然解脫,終將圓滿成佛。

  在辯音菩薩替咱大家,向佛請問了,圓覺妙法的悟後實修方便以後,咱呢,可能還是沒有辦法實修。因為呀,咱大多數人還不曾開悟淨圓覺心,還對於如來的圓滿覺性迷惑不解,這到底是為啥呢?

  ——哎,下面,就由十二圓覺菩薩當中的第九位,淨諸業障菩薩,替咱大家向佛請法,咱哪,繼續洗耳恭聽。

 

上一篇:超然法師:趣品《圓覺經》之二十
下一篇:超然法師:趣品《圓覺經》之十八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