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圓覺經白話解十一 如何安立道場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十一 如何安立道場

  於是圓覺菩薩⒈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注解]

  ⒈ 圓覺菩薩 信解行證,諸覺已圓,名為圓覺菩薩。前雖病盡理圓,仍恐下根難入。圓覺菩薩依眾生心請問方便道場。普被群機,上中下機,普歸圓覺。前節行解已圓,至此名為證極。證極之境,更無別體,唯是圓覺。最初標指圓覺為陀羅尼門,從本起末。今顯義已周,還至圓覺,攝末歸本。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谛聽,當為汝說。

  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⒈。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⒉。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⒊,求哀忏悔⒋。遇善境界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⒍。

  [注解]

  ⒈當立期限根有利鈍,期有遠近,對病設藥。所以分別立三種期限。

  ⒉施設形像 大師去世,不睹真儀。設像谛觀,引心入法。相即無相,即見如來。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滅。

  ⒊稽首十方諸佛名字 以名召體,觀而禮之。准勒那三藏禮佛觀門,有七禮法|一、我慢禮。二、唱和禮。恭敬禮,敬從心發,運於身口。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觀身與佛,皆從緣起,如幻如影,普運身心,遍禮一切。、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緣他佛。七、實相禮,若內、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實相。見佛可禮亦是邪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名平等禮。

  ⒋求哀忏悔 忏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其所忏法,不出惑業報等三障。今欲忏者,須知展轉起由。由無始不覺,起貪嗔癡,發身口意,造一切業,受諸苦惱。若約責,三障俱忏。若就所作,唯忏惡業。

  ⒌遇善境界 感應道交,或見佛像,或睹光明。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墮群邪。

  ⒍一向攝念 亦名會緣入實。初以塵心粗重,令托勝相為緣。相既皆虛,誠宜入實。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以正念攝馳散之動,空而又寂,方能現佛形像。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⒈,身心安居⒉平等性智⒊,涅槃自性無系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系徒眾。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注解]

  ⒈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伽藍,意譯眾園。是眾居處故。圓覺則萬德所依,八識海澄,流注寂滅。體遍法界,故得名大。於四智中,是大圓鏡。

  ⒉ 身心安居 身即五識,依色根所發。心即意識,以五識取塵,意識分別,熏動心海,波浪從生。故不得安。今意無分別,五不妄緣,識浪永寂,與體一如。故名安居。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則妙觀察智。

  ⒊ 平等性智 此以四惑相應,妄計賴耶為自內我。於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見。今既所緣性寂,能緣七識自如,如性皆同,得平等性。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⒈。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⒉,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禅那,先取數門⒊,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⒋,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⒌。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谄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

  先當結三期,忏悔無始業。

  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

  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

  禅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

  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忏,

  無始一切罪。

  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注解}

  ⒈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信解行證,雖階級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證之法,元來不異。解則解其所信,修則修其所解,證則證其所修。今明證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應取。

  ⒉ 廣發大願自熏成種 眾生無始已來,念念希欲五塵之境。今已了悟,發心念念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習自心,轉染識種子成聖智種子,

  ⒊ 先取數門 此有二意。一、先用數息觀門。治諸覺觀,漸入妙境。修出入息,有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或依次第修,或隨宜方便。二、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前心息相依,息調心淨。了知心中生住異滅,粗細妄念,本末分齊頭緒數量。十信凡夫覺滅相,三賢覺異相,十地覺住相,位滿覺生相。覺生相者,動念都盡,唯一心在。心本無初相,說知初相,即是無念。若得無念,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乃至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圓覺。

  ⒋ 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初則宴坐照見,後則行住皆知。知即無患,譬如妖魅所欲著人,若知其名,自然消滅。涅槃經水:如人覺知是賊,賊無能為。

  ⒌ 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今三觀既修,則萬行已圓。入如來地,親見如來,名為如來出世。

 

上一篇:圓覺經白話解十二 立名付囑護法
下一篇:圓覺經白話解十 如何尋師擇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