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觀修引導之
“師徒相授,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度一切苦厄,真實不虛。”從這個角度上說,“生死”是可以“了”的,極樂世界也是真實的,諸佛的境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果”是真實的,“法”也是真谛,真實不虛!
—— 我們應當信受奉行!
前面講“空”,最後為什麼又講“真實不虛”、“不空”?“空”,不能當“頑空”來理解,要當佛性,最後是“真實不虛”!每個人皆有佛性,你按照佛性修,生命的腳跟踩在佛性裡,以後的“果”就是成佛!這是真實不虛的,功不唐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從文字上解釋,即:般若功用,能破煩惱魔障,名“大神咒”;能滅愚癡暗冥,名“大明咒”;能顯實相至理,名“無上咒”;能得妙覺極果,無與等者,名“無等等咒”。這是依般若智修行後果地的功德。
我師父也曾親自跟我講:《心經》前面的文字也都是“咒”。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這就是“般若佛母”的心咒,“般若空性”。為什麼稱“般若”為“佛母”呢?這是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講,“母”是“長養”之意,“佛母”是長養善法、長養聖種,“般若”就是長養善法,誕生一切諸佛;安住於“般若”,“般若”就是我們的蓮花,“蓮花為父母”,安住於此,就能夠“花開見佛”、成熟佛果。
達雅他 嗡 嘎得 嘎得
巴Ra嘎得 巴Ra桑嘎得
波德 索哈
—— 這是乾隆皇帝版《心經》裡的《般若佛母心咒》的念法。
我們平時讀的是:
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比如說,經文的意義你都能夠了知,然後就進入這個咒的三昧狀態,這個咒其實即是實修的部分。
平時大家來參加法會,聽經聞法,跟師父一起念佛、持咒,是很好的。同樣一句佛號,不同的人念還是不一樣的,畢竟出家人念佛有其功底,像少康大師念一句佛號,口中放一道光,光中化一尊佛。
通過《心經》,我們體會到:從第一個字“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每個人如果都有“正觀”、“覺照”就是佛,你相信嗎?
每個人都有佛性,現在如果說“那個”就是你的佛性,你敢相信嗎?
古時,這個叫“師徒相授,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把你的佛性“找”出來,“那個”就是你的“佛性”,見“性”,你就見到佛了,那就是佛啊!—— “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你的那部分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 你能融在裡面,人我雙亡,迥脫根塵,“嘩”一下,你就融到阿彌陀佛的懷抱裡去了。
過去有個人在禅堂裡,高興壞了:我覺悟了,我悟到了。大家都被他嚇一跳,方丈和尚知道了,就集眾,有人開悟了,讓大家都知道、證明一下。大家都很鄭重搭衣,來聽他覺悟到什麼。
方丈和尚佛前先拈三支香,他也來拈三支香、合掌,大家等著,他就來了一句:香已拈起,悟卻不悟。—— 香已插好,但是“悟,我沒悟。”
方丈和尚就給他印可:是,是,他確實悟到了!
以前很多寺院都是掛牌開悟的,你走到此地會看到:某某法師是開悟的,參學就很方便。現在沒有了,也不知道誰是開悟的。
現在唯一的參考標准是: 文革前出家,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沒有退心還俗,這個人肯定是開悟的!而且是不退轉菩薩 —— 遇到任何境界不退轉的大菩薩!我們這代人,何其幸運,還能得見這樣的老和尚,我也因此參訪到很多這樣的大善知識。
《心經》,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講法,從小乘角度有小乘的講法,從大乘角度有大乘的講法,從密的角度有密的講法,從不同的層次有不同的講法。所以,從祖師一代代傳下來的講法就有十幾種,我們現在對此已不太了解了。
今天是我個人解讀佛經,受用《心經》,跟大家的一個交流,也談不上講經,只是一個體會、感受而已,是跟大家的一個匯報,所以婆婆媽媽講到現在。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