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不少人一聽到“佛”這個字,或者一聽到某人是信佛的,就馬上與“迷信”二字聯系在一起,認為“佛”是虛幻的,不過是人們想像的產物。其實,是因為這些人不了解“佛”的真意。
還是先講一個故事。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迦毗羅衛國降生了一個叫悉達多的王子。據經典記載,當他降生的時候,宇宙為光輝所籠罩,盲人因為渴想看到他未來的光榮而恢復了視覺,聾啞者在狂喜中談論著將來的事,駝子的背直了,跛子健步如飛,囚犯獲得了自由,地獄的火焰熄滅了,連野獸也噤若寒蟬,不敢作惡;因為全世界沐浴在一種和平的氣氛裡。只有魔王波旬,不曾鼓舞歡慶。
但是成人後的王子卻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出家修行,並證悟了其所在層次的佛法。悉達多開悟後,為令眾生解脫苦難,遂廣傳佛法,世人尊其為 “Buddha(佛陀)”,並稱其為“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意為能仁,“牟尼”是印度古代對於聖者通用的尊稱,意為寂默。
釋迦牟尼晚年時,其佛法震撼了整個印度,連帝王們也要向其躬身稽首。許多人跑去問他:“您究竟是誰啊?”
“您是神嗎?”“不是”,釋迦牟尼回答道。
“一個天使?”“不是。”
“一位聖人?”“不是。”
“那麼您是什麼呢?”
“我是覺者。”釋迦牟尼如此答道。
為什麼釋迦牟尼要這樣說呢?梵語中,Buddha是由字根budh和ta構成的,dh遇到t後變成了ddh。字根budh有“醒”和“知”的意思,Buddha的意思就是“已經覺悟了的人”,“猶如覺醒的人”。
佛教傳入中國時,對於Buddha有不同的翻譯,如“佛陀”、“浮屠”、“浮陀”,中國人傳來傳去,就省略了“陀”字,稱為“佛”了。因此,“佛”的真意就是覺者,通過修煉覺悟了的人。這又怎麼能說是迷信呢?
釋迦牟尼傳法時,也曾有弟子問他“何為佛”,釋迦牟尼的回答是:“佛見過去世,如是見未來,亦見現在世,一切行起滅。明智所了知,所應修已修,應斷悉已斷,是故名為佛。
六祖惠能大師雲:“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馬祖道一雲:“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佛。”黃檗山斷際禅師雲:“即心是佛。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