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宇宙間奇妙而宏大的交響曲,死亡,則是生命交響曲中不可或缺的華麗樂章。佛法對生命的價值進行了精辟的闡述,佛陀指示我們,人身的難得,縱然億萬年都未必有這樣的良機。
要指出的一點是,對於生命的禮贊,並非是貪戀生命。佛陀指示生命之難得的含義在於,我們能夠擁有人身與生命,是非常有利於今世修行的,是修行的載體。就像生命如舟,涅寂靜是彼岸。我們應該愛惜舟楫,因為這是我們前行的工具。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要貪戀舟楫。因為當我們到達彼岸之後,舟楫就不再有用。
本文將回顧人類對於生命善終的各種認識。借此,我們能夠真正體會佛陀最為廣闊的慈悲與無上的智慧,並反省自己的生命觀,修築起通往善終的大道通途。
佛法怎麼認識生命歷程
佛陀開宗立教之初,初衷便是救拔眾生出離生死苦海。而佛陀本人,也正是通過對生老病死現象的深入細致觀察,由此開啟了大智慧之門。可以說,在所有的宗教裡,佛陀教育是最關注死亡現象的,也是最正視死亡現象的。
不知道緣起,便不知佛法。需知緣起兩個字,乃是佛法最最根基的所在。而生命,作為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之一,也必將遵循緣起律。
什麼是緣起律?《雜阿含經》卷12說得很清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佛經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是不存在永遠不變的事物的。包括我們的生命、身體以及我們所見到、聽到、嗅到的一切事物,包括我們的親人、朋友、仇敵等等一切關系,都是因為某種緣故而生,也必將因為某個緣故而滅失。因此,死亡是一種最自然不過的現象,是構成生命的重要部分。
萬事萬物都有緣起。生命的緣起就是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蘊。其中色蘊是生命的身體構成,可分為地、水、火、風四大種。受、想、行、識四蘊構建成為眾生的精神活動。生命則在五蘊聚散離合中誕生或者消亡。
然後,佛陀進一步解釋,生命又可以細微地分解為十二個環節構成的循環,即十二因緣。這十二因緣也是十分微妙復雜,充分解釋了眾生生老病死的詳細過程。並且斷言,十二因緣之首的無明,乃是流轉生死苦海的根本原因。
眾生因為無明,進而起惑造業,生命便會在三界六道中輪回。眾生的一喜一怒,一舉一動,均是造業。業具有相當的力量,業力引發的因果關系必然層次清晰,如同鎖鏈,一環扣一環,所謂“因果決定不雜亂”。
佛陀的死亡觀
佛陀以十分冷峻的清醒,洞察並揭示了死亡的真相,就是:眾生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死亡之中。死亡的跨度既可以是瞬間的,也可以是幾百年、上千年的。因為一切色心有為諸法,分分秒秒都在不斷生滅變化之中,在外相上顯現為相似相續,非斷非常,無一刻停頓。並不是定要一期業盡、捨報壽終才名生死,是故佛法把這種生死稱為剎那生死。現代醫學所謂細胞的新陳代謝就是如此。
除了剎那生死之外,還有一期生死和長期生死。長期生死中包含了無數的一期生死,一期生死中又包含了無量的剎那生死。佛教認為死亡現象充塞了生命旅程的每個角落,每個瞬間,只是我們因為無明難以洞察而已。
對於死亡過程,佛經也有詳盡的論述。佛教認為“壽、暖、識”是維持生命的三個互相依存的必要條件。壽為生命存活期限,由先前所作業力決定。暖是生命熱量,表現為體溫。識即識蘊。三者解體,即為死。佛教認為死分為漸、頓兩種。頓死者,是“意識、身根忽然總滅”,意識與生命活動在剎那間中斷;漸死是說死亡是漸變的一個過程。死亡發生時,先是“壽”斷,然後是“暖”和“識”漸漸消失。“暖”消失意味著四大構成要素的逐步分解,人體從局部到整體逐漸喪失生物活性,體溫逐漸降低,身體變得僵直。隨著六根的壞滅,意識也逐漸消失,最後身心離開的一剎那即為“死有”階段,標志著生死的分界。
最後的死亡時刻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佛教認為臨終一念亦稱最後識,能決定人的未來去處。《大寶積經·菩薩見實會》說:“最後識為主,彼業因緣故,以此二緣,生分之中識心初起,或生地獄,或生畜生……”
佛陀指導我們的善終之路
佛陀曾經專門就死亡方式的問題給予弟子教誨,將死亡方式詳細分類,這就是《十二品生死經》。對於當年追隨佛陀、成就正果的弟子們,都能得到極為殊勝、圓滿的死亡方式。比如阿羅漢——“無余死”,斷煩惱,永脫輪回苦楚;比如須陀洹——“學度死”,不再墮惡道,往返天人七次,必定證得阿羅漢果。
但對於沉淪在六道之中,被無明困擾的凡夫俗子,就有可能會遭遇各種不幸的死亡方式。比如悔死、橫死、縛著死、燒爛死、饑渴死等。這些死亡方式,都可以在臨床醫學上得到准確的驗證。
為了避免這些不幸,佛陀以無上的慈悲,開顯淨土法門,給我們提供了最穩妥的善終之路,那就是往生淨土。淨土世界是中國婦孺皆知的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發大願經多劫累積功德而建成的國土,為不可思議的奇妙樂土。淨土世界是生活富足、安寧、快樂的理想國。環境優美,人們沒有苦痛煩惱,享受所能想象到的所有清淨安樂,無不美滿。且眾生不再退轉輪回,成為“候補佛”,往生淨土就意味著取得成佛的保證。
因此對於佛子而言,能夠堅信淨土,臨終之時或許有些病痛的困擾,但心思寧靜,得到阿彌陀佛無上願力的加持,能夠將死亡之路走得十分坦蕩,十分欣悅,這是真正的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