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以清淨無染的心去布施。就是說你布施沒有所求,沒有嘲笑心,而是以恭敬的心,這樣你會獲得吉祥。以清淨無染的心來布施,這個能獲得吉祥。清淨無染的心,就是沒有所求,而且沒有雜念,沒有胡思亂想,不想些不應該想的事。這樣的心來布施,能獲得吉祥。以這個清淨無染的心布施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盡量去努力、去做。在布施的時候,難免有一點妄想,我們忏悔就可以了。
第三個對業報法則擁有絕對的信心。就是說行善事得善報,行惡事得惡報,布施必然得布施果報。就是說對業報法則,什麼是法則?剛才我講了,《四十二章經》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這都是法則,“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含。飯百萬須陀含,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你對這些法則要有絕對的信心,你也要深深地知道:種什麼會生長什麼,我種在這個福田裡必然會獲得大收獲。對這個絕沒有懷疑的心,也是絕對地有信心。如果這三種成立,你就會獲得吉祥。不是說以後獲得吉祥,而是當下就會獲得吉祥。
過去有個人在路上修道,道上有個坑,天黑有很多車從這兒過,行人、汽車,特別是行人騎自行車從這兒一過,就掉到坑裡去了。一個是有坑,另外旁邊還有棵樹,樹正好擋著道的一半,再加上坑,路就特別窄。因為這個樹不能馬上被清理出去——在世間一般的人都不願意多事。
後來這個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從自己家拿了一個電燈,把電燈伸到樹那。那兒沒有路燈,他給安個燈作為路燈,給人照明,整宿地照。要花電費錢的,是不?剛開始他並沒有想到太多,就想這萬一誰要掉進去了,碰一下……覺得小孩騎車非常沖,“咣”一下容易撞樹上了。平時都走慣這條道了,很容易出現這種事情。
我說的這個事情是在城市,那個樹倒了,後來這個人就把電燈拉到外面,用自己家的電來供應這個燈。雖然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他拉完電燈以後啊,他就聽到街面過來一個人——“哎呀,這誰拉的電燈,這個人心真好。”一看前面一棵大樹,如果沒有這個電燈,一下就撞上了。誰走到這兒誰說:“哎呀,這人心真好!”這個人當時心裡就獲得了清淨,才知道布施有這麼大的好處。這一晚上睡得非常安詳,臉上也充滿了這種喜悅。他就知道了布施的功德是多麼殊勝,何況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就獲得這麼大的殊勝。
如果能夠天天這麼做,如果能夠去供養一個持五戒者,或是須陀含、阿羅漢、辟支佛、三世諸佛,那功德就不可思議了。這功德是當下就成,當下就得,不是以後才得的。
在佛經裡還有一個惡人,曾經有個辟支佛來乞食的時候,他給他一碗飯,他得到什麼樣的果報?生生世世有黃金,生生世世不貧窮。後來他又後悔了,看到這個和尚吃飯,他又後悔了。他說:“給這和尚,還不如給我的工人。給我的工人還能干點活,給他了,他吃完就走了,我也不認識他,是不?”他也不知道對方是辟支佛,由於後悔的原因,他生生世世雖然有金錢,但生生世世吃僕人的飯。有金錢就擱那兒擱著,像守財奴一樣,不能得到真正的實用,自己也用不上。以清淨無染的心來布施,就像我剛才講的,他布施完了有了惡念就不叫清淨無染的心。如果沒有惡念,沒有所求,就是清淨無染的心來布施。
三種布施,如果我們做得得當,我們獲得的吉祥是無疑的,是真實的。肯定能獲得吉祥。所以說《吉祥經》對我們修行來講也是很重要的,對世間人更重要,如果在世間不懂吉祥,我們想在人生上獲得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的。人的幸福,必須得靠種種吉祥的行為來指導我們每天的生活,我們才能活得正確和愉快。所以《吉祥經》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至關重要。對出家人也好,對居士也好,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懂得《吉祥經》,就知道了修行。所以《吉祥經》是非常殊勝的一部經。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弟子頂禮上妙下祥法師
隨喜諸位師兄聞法
恭錄於大悲寺上妙下祥法師講述的《吉祥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