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善惡一念,天壤之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古德雲:“一念之善,景星慶雲;一念之惡,烈風疾雨”,是說一個善念,就會帶來景星慶雲的祥瑞征兆;一個惡念,就會帶來雷電風雨的暴虐之氣。

  (一)

  據《太上感應篇例證》中記載:元代的元自實,痛恨一個叫謬材的人忘恩負義,在五更時想去殺他,路過一座庵堂,庵堂主人軒轅翁早上起來誦經,看到有數十個奇形鬼物跟隨元自實前往,樣子非常凶惡。不一會兒又返回,那些跟隨他的人,戴著金冠玉佩,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擁著他,十分的莊嚴,臉上都露出和祥喜悅的樣子。軒轅翁就召他問明原因,元自實於是說:“我恨謬材太負心,准備前去殺死他。當到了他家的門口時,心想他雖然對不起我,可他還有妻兒跟老母,殺了謬材,他的妻兒跟老母又依靠誰生活呢?因而於心不忍,於是念頭一轉,就回來了!”軒轅翁就將所看到的情形告訴他,而且道賀說:“你的一念之惡,而凶鬼跟隨;一念之善,而福神跟從。你的事,神明已經知道了,你比將有厚福!”元自實於是堅持不懈的行善,後來考上科第,官位做到了卿相,而謬材則在亂軍之中被殺。

  (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天,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在法國的某地乘車返回總部,參加緊急軍事會議。那一天大雪紛飛,天氣寒冷,汽車一路賓士。忽然他看到一對法國老夫婦坐在路邊,凍得發抖。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譯官下車去詢問。一位參謀急忙提醒他說:“我們必須按時趕到總部開會,這種事情還是交給當地的警方處理吧。”可是艾森豪堅持說:“如果等到警方趕來,這對老夫婦可能早就凍死了!”經過詢問他們才知道這對老夫婦是去巴黎投奔兒子,但是汽車卻在中途拋錨了。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因此不知如何是好。艾森豪聽後立即請他們上車,並且特地將老夫婦送到巴黎。然後才趕回總部。

  艾森豪根本沒有想過行善圖報。然而,他的善良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報。原來,那天德國納粹的阻擊兵早已預先埋伏在他們的必經之路上,只等他的車一到就立刻實施暗殺行動。如果不是為幫助那對老夫婦而改變了行車路線,他恐怕很難躲過這場劫難。假如艾森豪遭到伏擊身亡,那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寫了。

  (三)

  光緒年間,有一個江蘇人某甲,在上海租界某洋貨商行從商,主人欣賞他的誠實,對他很信任。某年端午節前幾天,主人派某甲帶著小皮囊去南市收款。某甲從早上到中午,收得銀洋一千八百余元。某甲又饑又渴,又惦記趕緊回去,匆匆在十六鋪茶樓喝點茶,就回商行了。回到商行,某甲驚呆了,皮囊沒有帶回來,倉促間又想不起來怎麼丟的。主人懷疑他私吞了,厲聲斥責,並且說如果不立刻歸還銀洋,一定送某甲吃官司。某甲百口莫辨,只有放聲大哭。

  有浦東人某乙,也在租界從商,正失意懊喪,當天就要渡過黃浦江回鄉。某甲匆匆走後,某乙也來到十六鋪茶樓,登樓飲茶,邊等船邊怅惘不已。某乙瞥見有小皮囊遺留在桌上,打開一看,竟然是巨款。某乙又驚又喜,隨即又想到:“如此巨款,我如果取走,自然衣錦還鄉,半生溫飽有余。但物各有主,別人如果因為遺失這些錢而喪失名譽、失去性命,我怎能心安理得!人是貧是富命中注定。我今天既然見到了失物,就要盡到自己職責,坐在這裡等失主前來,把錢還給他才行。”

  當時已經正午,喝茶的客人稀稀落落,只有八九個人。某乙仔細打量客人們的神色,沒有一個象失主。某乙饑腸辘辘卻寸步不離,目光炯炯有神的盯著人群,卻一無所得。某乙一直等到傍晚,夕照橫江,疏燈點水,樓中茶客盡作鳥獸散,才見某甲面色淒白,跟著兩人倉皇趕來。原來主人怕某甲潛逃,不准某甲出門,某甲費了很多唇舌,主人才叫人陪同某甲出來尋找。某乙觀察他們真的是失主,笑著迎接說:“你們掉了錢囊嗎?我等你們很久了。”說罷拿出皮囊給他們看。某甲感激涕零,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某乙,並說:“沒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他們於是互報姓名,某甲要以五分之一酬謝某乙,某乙不要;某甲改為十分之一,某乙還是不要;某甲改為百分之一,某乙嚴詞拒絕。某甲於是說:“那我請您喝酒,好嗎?”某乙仍然堅決推辭。某甲於是說明天早晨小弟在某某處略備菲酌,恭請仁兄大駕光臨,不見不散。三人徑直走了。

  第二天早晨,某乙居然來了。某甲正要敬酒道謝,某乙卻搶先道謝說:“多虧您昨天丟了銀洋,讓我撿回一條命!我昨天原定在午後一點搭船渡過黃浦江,如今驚聞那艘船在中流遇急浪傾覆,當時船中二十三人全都淹死了!”某乙的一樁善舉挽救了兩條人命,眾人聽了都啧啧稱奇,紛紛舉杯向某甲、某乙兩人道賀。某甲主人認為某乙擁有商人最可貴的品質——誠信,於是挽留某乙長談,請某乙主管賬簿。主人與某乙非常投緣,幾個月後就招某乙為女婿。某乙得到貴人相助,從此致力商業,竟擁資數十萬,成為富翁。

  關於命運,古人既講“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又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為什麼古人認為人的命運既不可改變,又可以改變呢?因為古人講因果報應,認為人的命運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命運的必然規律當然既是人不可違抗的,又是人可以認識和順應的。

  某乙當時如果從私欲出發,想卷走巨款改變命運,這能不能改變他的命運?看似能卻不能,某乙會按時上船,根本想不到淹死的命運正在等著自己。而某乙的善念一動,盡管失去了唾手可得的巨款,卻順應了善有善報的規律,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從溺死鬼到大富翁,關鍵時刻的善惡一念,對自己命運的影響有著天壤之別。

  人在世間,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是福是禍?是否有未來的機會?一念,用心去思考,也會成為改變一生的重要決定。因為人無時無刻不在選擇之中,也許只因為聽到一句話,人生走出了另一條路。

 

上一篇:早上千萬不能做這些晦氣事
下一篇:人與人之間有“因”必有“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