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
第七章·流通分
第四節·四眾奉行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解字
[時]即如來作如上之叮咛囑咐剛剛完畢的一剎那,所以,時,含有“當下就是”的意思。
[四輩]宗密認為:“四輩者,僧、尼、士、女;或人、天、龍、鬼,疑故兩存。”藕益認為:“四輩者,卽四眾:一發起眾,二當機眾,三影響眾,四結緣眾。”
[弟子]即從師受教者。佛陀在世時之聲聞等,乃至佛陀入滅後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皆稱為佛弟子。“弟子”之語義,據《慧遠維摩經義記?卷二本》載,學於佛陀之後,故稱弟;聞佛法之教化而生解,故稱子。就佛而言,聲聞、菩薩雖皆為弟子,但因聲聞人之形儀最親順於佛,故特稱為弟子。
[歡喜]即接於順情之境而感身心喜悅;亦特指眾生聽聞佛陀說法或諸佛名號,而心生歡悅,乃至信受奉行。《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經》雲:“世尊為我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又親鸾於《一念多念證文》中簡別“歡”與“喜”之義,而謂“歡”是令身欣悅,“喜”是令心欣悅;這裡,藕益雲:“歡喜者,三義故喜:一、能說人清淨,二、所說法清淨,三、所得利益清淨。”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稱為奉行。經文末尾均有“歡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樣。
說文
目連比丘,及與會四眾弟子等聽了佛陀的如上開示之後,都非常欣慰,都當下發願一心受持此盂蘭盆法而修孝慈之行。
會意
這段文字,主要是針對當時法會結束時的場景描繪,以“目連比丘,四輩弟子”的“歡喜奉行”映襯如來說法的真實利益,以及在當時的影響。這些主要是為了啟發後來人對此經的徹底奉行的信心,以更進一步地發揮如來宣說此經的孝慈精神。
如來當時宣說此經之利益,經中雖無明文,但可以意想到當時的殊勝情況。藕益大師曾慨歎說:“今文利益,雖不明於果證;而圓音一唱,密益何窮。如初為提謂,說三歸五戒,便有無量諸天發大道心,無量諸天得無生忍。況今殊勝法門,方彈诃於六通聖果,豈僅僅為人天淺津。經文自略,義必有秘密、不定二種深益也。”
毋庸贅言,藕師之語應慎思之。
鑒賞
尾聲之“信受奉行”,與開首之“如是我聞”,遙呼相應,這便是結集經家與譯經三藏之高超手眼。經始之所以稱“如是我聞”,貴在彰信能入,良以“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故;經末之所以言“歡喜奉行”,貴在表顯服膺事已,良以孝順之為道在於“念念之中,常憶父母;年年七月,如期設供”,“是一切佛弟子,應當奉行是法”故。
首尾的相呼應,是佛經的一種文風與體裁。而主要目的是,希望行人能徹底谛信“如是我聞”之《佛說盂蘭盆經》,全盤承當孝慈之道而設供修福也。
料簡
問:經中“四輩”之語,到底以何人說為准?
答:宗密與藕益二師之說,皆有道理,不過角度稍有不同而已,宜合不宜分。良以如來每次法會的召開,既內聞與外護之分,又有當機與同聞之別,乃至有輔助如來弘宣之影響眾與隨喜結緣眾的不同。所以,應將二師之說合宜會之才是。
此經之列席人,經文無明文,故難以定論。總之,當機目連當時始得六通,自然是密付彈呵之意,其教化對象主要以二乘為主流,推測其“同聞眾”、“影響眾”、“結緣眾”亦當有之。但據竺法護所譯《四輩弟子經》中之“爾時諸四輩弟子、天帝、龍、鬼神、質諒神,皆詣祇樹,稽首佛足,卻就常位坐”可知,所謂的“四輩弟子”即指參與盂蘭法會之一切出席人。
為了更進一步的弄清“四輩”之意,今將《佛光大辭典》中對“四眾”的解釋摘引如下,共有四種說法:
一、指構成佛教教團之四種弟子眾。又稱四輩、四部眾、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或僅指出家四眾,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穢品經、法華經卷一、四輩經〕
二、指列座於佛陀說法會上聽法之四類大眾,即:(一)發起眾,指能監知時機發起集會,或發起瑞相、問答等,以安排佛陀說法者。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捨利弗曾三次請佛說法。(二)當機眾,指宿緣純熟,適聞正教,而於會座上得度者。即聽聞經法立受證悟之益者。(三)影響眾,指從他方佛土來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而示現當機眾之形相,如影之隨形,如響之應聲,以匡輔法王,莊嚴法座。(四)結緣眾,指宿善福薄根機下劣者,雖未獲立即證悟之益,然以見佛聞法之故,已結下將來得度之因緣。〔法華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時代,佛法之大眾共分為四類,此四眾因共議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四眾即:(一)龍象眾,又稱大國眾,指大天之流,即引發論爭者。(二)邊鄙眾,又稱外邊眾,指大天之門徒。(三)多聞眾,指持戒廣學之凡夫,集眾援助上座。(四)大德眾,指四果之聖眾。此外,異部宗輪論述記除上記之外,尚有二種解說。〔部執異論、異部宗輪論、三論玄義檢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龍、鬼之四眾。又稱四輩。
點評
這段經文是本經的尾聲,是流通分中“依教奉行分”,不但是對與會者在聽了佛陀說法之後的心理反應的一種記錄,而且也是對佛陀說法效果的立竿見影的一種如實勘驗。對於啟發後人的信心來說,這樣的勘驗性的記錄文字是非常有益的。但,這段文字不是如來所說的,是經家結集敘益時所附之文。
後記
在寫此經講義前,一點准備沒有,只是因當時即將七月十五日,因念自己出家以來難報父母養育恩故,欲打算出外演講此經一次,以伸張佛教孝慈精神與思想,以期人人皆作孝子賢孫也。因此之故,便急急擬草講義,講義已寫一半,因機緣不成熟便取消演講之行。為了便於自己更為深刻地領悟此經深意,就陸續參閱宗密大師之《舊疏》與藕益大師之《新疏》,糅合而成此文,因能力有限就此收尾。時已初冬子夜,百感交集,不由拈起心香一瓣至誠祈禱之,普願天下父母身心康泰,遠離一切憂惱之患,七世父母,悉皆離苦得樂也。
2007-10-30燈下,隴上游子昌蓮脫稿於寒山寺雲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