僥幸的心理是妄心,投機的心理也是妄心,取巧的心理還是妄心,都不能成就的。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話?因為經上說過,連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頭都有,臨命終時十念也能往生,一念也能往生。那你聽說這個了,不要緊!我這一生多造點罪業沒有關系,我在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還可以往生。這個心是妄心,這個心是僥幸的心理,投機取巧的心理,不能往生,你不要誤會了。
十念往生是指什麼?這個人一生都沒有遇到佛法,也沒有聽說過阿彌陀佛,臨命終的時候他有這個機緣,遇到一個善知識,告訴他西方有阿彌陀佛,趕緊念佛求生西方,他馬上就能信,立刻他就發願,一心一意沒有二念的,這樣念十聲能往生。我們現在統統沒有指望,這個機會沒有了,為什麼?我們都聽說,《阿彌陀經》也聽了,阿彌陀佛也念了這幾天,你想臨命終時念十聲往生,那不行,那你這個心是投機取巧的心理,阿彌陀佛不要,西方極樂世界不歡迎,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還有一樁事情也要想到,我們現在還沒有死過,不知道那個死的情形怎麼樣?可是我們到那個病院裡面,去看很多人快要死的時候,我們也看了不少,親戚朋友過世的時候。你看臨命終時那個樣子,是什麼樣子?他這個頭腦能夠清清楚楚,把這個佛號念得了了分明?大概百分之九十九將要死的時候,都是迷惑顛倒,他的家親眷屬都不認識。那個臨終十念、一念,他念不下去了。別人助念怎麼樣?助念也不行。
我給諸位說一個故事,我出家的時候,是在圓山臨濟寺,民國四十八年出家的。臨濟寺那個時候有一個念佛會,會長是王大松居士,大概現在都不在了,副會長是林道棨。你想想看,念佛會的副會長,平常每個星期舉行一次念佛會,領導大眾念佛,念得多虔誠。林道棨病重的時候,聽到佛號就生煩惱,旁邊人給他助念,一聽到佛,不要念了,不要念了,佛號在那個時候不管用。不念他不煩惱,愈念愈煩惱,流淚,沒辦法了!就是助念都助念不上,這種情形,這是我們親自見到的,才曉得一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業障現前太可怕了!
我們是不是有把握臨命終的時候,清清楚楚,如入禅定,心不顛倒,有沒有這個把握?沒這個把握,那平常又不肯努力,還要求個僥幸的心理,臨命終時十念,那臨命終時連人事都認不清楚,那就糟了,我們這一生就空過了。如果說往生那麼容易的話,廬山慧遠大師何必要結蓮社,一天到晚打佛七,一年到頭打佛七,他那個是常年佛七,不中斷的。一天六支香,天天如是,一年當中還有三個月的精進佛七,加香。那比起你來不是差太遠?人家要念一輩子,才能求個往生。你很僥幸到臨命終時,十念就可以了,那些祖師望你,來看你的時候,那真的相差太遠了。僥幸的心理不能存!
印光大師在世,那個時候在蘇州靈巖山,他所舉辦的就是一個長期念佛道場。我們今天的佛七儀規都是用他的。長期這樣念,煩惱都不能斷,習氣都不能夠減少,何況不念?念佛是佛號天天薰習你,不要認為這個沒用處。如果不念佛了,就是煩惱妄想天天在薰習你。你自己現在不知不覺,到臨命終的時候你就覺察到了。那個時候障礙就來了,就像林道棨一樣。平常他不覺得,哪裡會曉得到臨命終時這麼大的障礙。所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想到,平素要把這句佛號牢牢的抓住。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九集)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