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楞嚴說通卷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說通卷九

  巴縣了庵居士劉道開纂述

  成都昭覺沙門方 示鑒定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YIN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此下明色界四禅十八天而此先明初禅第一天也。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凡迷冥修。各各自謂真正修心。然而不假禅那。無首楞嚴定。無有智慧。無金剛慧。但以有漏靜慮為因心。制彼YIN習。而執身不YIN。或行或坐。於一切時。想念俱無。愛染不生。夫六欲縱強忘情。不免身犯。此身全遠。梵行方成。由彼身心俱潔。下無卜居。故臨終時。應念而生梵世。為梵民。如是一類。名梵眾天。而較之欲界穢濁。又高出一層矣。

  ○通後十八天。雖離欲染。尚有色質。故通名色界。又通名梵世。謂已離欲染也。通號四禅。為已離散動也。欲天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禅定感生。然特有漏禅觀。六事行耳。六行者。厭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色界是淨是妙是離。此則凡夫伏惑。超欲界道也。問。前天亦間有禅定。而此界方名禅者何故。答。以前結雲形雖出動。心跡尚交。自此以上。絕無女人。心跡俱離。無所交接。兼無食眠。三欲俱忘。稍覺饑倦。即入禅定。出定則飽滿精明。是但以禅悅為食為息。而稍離粗重身心也。又此天獨顯戒德。而未彰定慧。後二天略顯定慧。至文自見也。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此明初禅第二天此天戒與定共也。夫前天欲習雖除。心相未至顯現。此則離欲清淨。心相現發著明。於諸梵行戒品。愛樂而悅豫。隨順而輕安。此即與定共之相也。是人臨終。宿習不妄。應念而行梵德。不但清淨身心。亦且弘揚德化。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而能匡弼梵王矣。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此明初禅第三天此天戒與慧俱也。夫初天由執身而攝心。次天由心現而行德。此則雙攝身心得一如無二之妙。滿足分量之圓。於是行住坐臥皆妙圓。而威儀不缺。以此清淨禁戒。而又加以明悟。從定戒中。發生智慧。此即與慧俱之相也。由其慧勝前天。堪為梵主。是人臨終。應念而生梵天。統攝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為大梵天。其德皆足以長人矣。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禅。

  此統結三天名初禅也。阿難。此三天者。皆勝欲界諸趣。同名勝流。已離欲界八苦。故苦惱不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去首楞嚴大定甚遠。然彼戒心清淨。漏雖未伏。亦自遏抑不動。初得禅定。無有剎那雜念間入。故統而名之曰初禅焉。

  ○禅有四類。一有漏禅。即今四禅也。二無漏禅。謂九想八背等也。三亦有漏亦無漏禅。謂六妙通明等也。四非有漏非無漏禅。即今經首楞嚴大定也。以上三天。疑非豎分。夫天民天臣天王。各居一層。何成一統。且臣民若許眾多。而天王滿天。獨居一層。彼此皆王。何所使令。或是以德之優劣相較。堪為民。為輔。為王耳。故列為三者。非一天盡臣民而無王。一天盡王而無臣民也。又初之二天。尋伺皆有。第三天無尋有伺。由內有尋伺。故外感火災。而火災壞初禅也。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此二禅初天也。阿難。其次二禅。即此大梵天統攝梵人者。而能圓滿梵行。至於澄心不動。則寂湛之極。而生光明。但光明尚劣。未極其量。如是一類。又升梵天一層。名少光天。所謂泰宇定而天光發。但非周遍湛寂之比耳。

  ○此天疑從彼天中修來。蓋蹑前行而但加圓滿。則升此天矣。問。此與菩薩寂照何殊。答。人法二執。毫發未動。但以離欲得定。定深生照而已。此其別也。又前有覺觀粗動。發生三識。今內淨一心。已無覺觀。惟緣內塵。不同初禅有三識也。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此二禅第二天也。從前少光。更發多光。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成琉璃色。此雖已極其量。猶未成音。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然非如淨琉璃內含寶月之比也。

  ○按此天雖不能映諸大千。而於本界。亦覆小千。當滿一千個四天下十方界也。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此二禅第三天也。夫光光相然。則成圓光矣。由是吸攬保持此圓光。即以光明代其言音。而成就教體。於以闡揚梵教。發清淨化。隨機開示。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謂其不假言诠而以光為音也。

  ○按此天已無尋伺。故無語言。而但用光明作佛事。然亦非盡無語言也。如世間紙墨文字。雖代言教。豈盡廢其言語哉。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懸不安也。或作愁字之誤)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禅。

  此總結三天名二禅也。阿難此三勝流。當定生時。與喜俱發。以有定喜。滅世間憂愁。故憂懸不能逼。雖非正修三摩。去楞嚴大定尚遠。然而清淨心中。已伏粗漏。較初禅之漏心不動而未能伏者。已進一籌。故統而名之曰二禅焉。

  ○地持論。目第二禅名喜俱禅。此三天總名定生喜樂地。憂懸與苦惱不同。苦惱乃粗重。切於身心。憂懸輕細。但涉於念慮而已。粗漏已伏者。謂以定力伏前五識。由伏前五。故無尋伺。未伏第六。故有喜樂。內有喜水擾動。故外感水災。而水災壞二禅也。前三天以戒勝。此三天以定勝也。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此三禅第一天也。阿難。由前天人。既以圓光而為教體矣。披光即披音也。披音。則妙理自露。然有喜心。分別亂動。能障定樂。此天能依此妙理。發成精行。而通寂滅樂。離前喜動。而生淨樂。恬泊寂靜。故名寂滅。由伏第六識。故相似二乘之寂滅。非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之比也。如是一類。名少淨天。定樂才通。淨空初顯。故名少淨也。

  ○能通而已。尚未能成。以猶劣故。名少淨焉。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

  此三禅第二天也。由伏六識。而似得人空。故淨空現前。前但得淨。此更發空。漸以虛豁。至無邊際。且前通寂滅。但樂內心。此則身心內外。皆得輕安。積中發外。廓然廣大。則寂滅已成。淨空無量。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而升少淨一層矣。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托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

  此三禅第三天也。前天淨樂。止在身心。未名為遍。此則合世界身心。觸處無非妙樂。是謂一切圓淨。既世界身心圓淨。豈非淨德成就乎。然雖淨德成就。原非可托可歸之地。此天人便認此為終身托宿之地。而勝托現前。認此為清淨極樂之鄉。而歸寂滅樂。將謂安身立命。唯此已而。由前未融世界。雖淨而不遍。今並融之。故如是一類。名遍淨天。又升無量淨一層矣。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禅。

  此總結三天名三禅也。阿難。此三勝流。隨順淨樂。至無量周遍。其為隨順也大矣。且初二禅心有喜受。故多散動。不得身親受樂。今則喜受既除。身心安穩。自在受用。無量妙樂。此雖非正得真三摩地乎。而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夫喜者動心所發也。樂者靜心所融也。若在飛動心。縱樂而仍是喜支也。若在安穩心。縱喜而仍是樂支也。今歡喜而出於安穩。是謂離喜之喜。妙樂之樂。離喜妙樂。故統而名之曰三禅焉。

  ○地持論目第三禅為樂俱禅。此三天總名離喜妙樂地。蓋前二禅雖有樂支。為喜支所障。今滅喜純樂。故得其名也。又此三天已伏意識。雖無喜受。尚有出入息擾亂。故外感風災。而風災壞三禅也。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粗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此下明四禅九天而此明第一天也。然天雖有九。而四禅報境。但有三天。第四無想。乃廣果別開。是外道報境。此四之上五不還天。乃聖賢別修靜慮。與凡夫不同也。阿難。復次三禅天人。初苦禅惱離。二禅憂懸盡。皆能不逼身心。苦因已盡。第三禅則無苦有樂。然而樂亦不當受之也。蓋樂非常住。久必壞生。壞即成苦矣。此天既已離苦。亦不受樂。將苦樂二心。一時頓捨。樂既不受。壞亦不生。苦壞雙超。故粗重相滅。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而清淨福性。油然發生。由捨生福。名福生天焉。可見不能捨樂。則壞生矣。苟能捨樂。則福生矣。捨不捨之間。此天之別於前天也。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此四禅第二天也。前天初專於捨。未免偏空。此既純熟。漸不礙有。是謂捨心圓融。前以捨樂為清淨。此則樂受既空。復不礙有。是謂勝解清淨。以勝淨生勝福。故福無遮限。有所願求。無不如意。得妙隨順。直窮於未來際焉。然雖受報無窮。亦非真得常住。如是一類。名福愛天。謂諸天之福。惟此天為最可愛也。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岐路。

  此明四禅第三天而先別其有二路也。阿難。從是福愛天而升焉。有兩條岐路。一直往而趣廣果。一迂僻而趣無想。心念行業。各自不同。學者可弗辨耶。

  ○賀雲。二岐路者。一精進。一斷滅也。不取苦樂。亦不厭苦樂。但以四無量心。薰修福德。證廣大果。名廣果天。若以苦樂為可厭。而執著捨心。精研不斷。所謂苦樂心滅。厭捨心生。全是生滅之因矣。從此窮極捨道。獲受灰心之果。彼自以為不生不滅。豈知生滅之因。必不能發明無生滅之性乎。初生此天。未全無想。經半劫始無。後半劫復生矣。

  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何謂二岐。一者。若於福愛天中。圓融捨心。所發無量淨光。於是光中。但修四無量心。滋長福德。至於增盛圓明。克取修證。以為常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蓋福德圓明。則證果廣大。色界諸天。所感福報。至此為極。故名廣果也。要知四禅報境。惟此三天。第四無想。是福愛之差。及五不還天。乃三果聖人之別寓耳。

  若於捨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生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二者。若於福愛天中。捨樂之心。雙厭苦樂者。而精以研之。深搜細索。相續不斷。而勤勇無間。圓窮捨道。而必求究竟。不惟樂受捨。而捨樂之心亦捨。以捨定滅除捨心。至於身心灰滅。渾成晦昧。冥然一空。如所謂槁木死灰者。其壽經歷五百大劫。若是其長。不知其所謂灰凝者。非真不生滅也。如夾冰魚。如壓石草。其微細生滅流注。何嘗止息。蓋是人本以生滅為因。錯依六識生死根本為本修因。強令灰凝。安能認取識精明元。而發生圓湛不生滅性乎。所以初生此天。習定半劫。始得滅想。此天報盡。至四百九十九劫半後。想心復生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而並廣果為二岐矣。

  ○按廣果天厭苦樂而增修福慧。此天則厭苦樂而精研捨心。此兩天所以分岐也。橫列岐路。則亦非豎分矣。問。此無想定。與滅盡定。有何差別。答。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染分。無想但滅六識分別見。而諸邪見。尚未能盡。何況其他。問。身界俱空。與下四空何異。答。出定則有。故不同也。又按三界總有二十八天。二惟凡位。五惟聖位。其余皆是凡聖同居。二凡位者。謂大梵天。妄說能造天物人物。憍慢輕蔑。故聖賢不居。此無想天。惟是外道修無想定者生之。受五百劫無心之報也。五聖位者。即下五那含也。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禅。

  此總結四天名四禅也。阿難。此四勝流。同修雙捨。故世間苦樂二境。所不能動。以其不能動也。而遽謂之不動地焉可乎。夫聖位第八。證真無為。名不動地。斯真不動也。此天雖非此地之比。而有所得心。有為功用。至此已覺純熟。故統而名之曰四禅焉。蓋真不動地者。以其滅六盡七也。有所得心者。但能伏六識也。聖凡疆域。判然不濫矣。

  ○以上禅天。初禅伏鼻舌二識。無段食故。三禅伏前五識。三禅伏意識分別現行。故得妙樂。四禅伏意識分別種子。故得妙捨。總是伏第六分別見惑耳。然則孟子之四十不動。莊生之死生不動。較之禅天不動。已隔天淵。況如來真三摩地不動之體。便欲竊而擬之哉。

  ○地持論。目四禅為捨俱禅。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忘。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此明五不還天寄居廣果之由也。阿難。此廣果天中。復有五不還天。為三果聖人所居。蓋三果阿那含。於下界五趣雜居地中九品思惑。俱已斷盡。故苦忘而欲界無卜居。復將斷上三地各九品。故樂忘而色界三地無卜居。惟四禅捨念清淨。是其同分。故獨於此中。安立居處。住此已斷七十二品最細貪嗔癡慢。希成阿羅漢矣。

  ○梵語阿那含。此雲不還。謂不復欲界受生也。亦名五淨居。習氣。即思惑種子。思惑。謂貪嗔癡慢。任運而起微細之惑。非同分別中粗惑也。由彼難除。故分八十一品斷之。蓋於三界分九地。欲界共一地。色界四禅分四地。無色界四空分四地。地各分九品。共九九八十一也。五不還天。既有勝劣。豈不均斷惑之淺深而分居之。是則前四天。似以次而斷色界四地之惑。第五天。似斷無色界四地之惑也。然五天之所以異於四禅者。五天是聖。四禅是凡。凡夫伏惑而不能斷。聖人斷惑而不止伏。此其所由分也。五天斷惑。雖漸斷四地。至其寄居。止在第四禅之廣果。以捨俱禅。與捨念清淨地。獨為同分。而三禅以下。皆非同分也。俱捨論雲。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故生五淨居天。雜修者。以有漏無漏間雜而修也。靜慮者。定慧均等之謂也。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也。五天既皆從劣向勝。則按品分之。似亦無差也。

  阿難。苦樂兩亡。斗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此明五不還天第一天也。阿難。人當苦樂未亡。則厭苦欣樂。交戰胸中。心豈不斗。今苦樂兩亡。則斗心不交。入於清冷。有何煩燥。如是一類。名無煩天。准五品當在下品。准斷惑。應斷初禅離生喜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賀雲。斗心指苦樂交戰之心。非謂心與境斗也。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此不還第二天也。念之放。謂之機。念之收。謂之括。此天惟一捨念。或放起。或收止。更無余念雜於其間。是謂機括獨行。前雖斗心不交。尚有交地。今並其交地亦復研盡。則心如冰壺。清涼透徹。何熱之有。如是一類。名無熱天。准五品。當在中品。准斷惑。應斷二禅定生喜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內無能交之心。尚覺外有所交之地。至於機括獨行。則往來自由。研窮所交之地。了不可得。此二種天。依希塵既不緣。根無所偶矣。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此不還第三天也。煩熱既除。內心澄瑩。發天眼通。見量遍十方界。觸處皆妙。為妙見圓澄。外焉觀境。更無障礙。是無塵象也。內焉觀心。更無留滯。是無沉垢也。心境兩亡。所見皆善。如是一類。名善見天。准五品。當在上品。准斷惑。應斷三禅離喜妙樂地中九品思惑也。

  ○塵象。指境界言。沉垢。指煩惱言。至此。依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矣。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此不還第四天也。前天定體圓。而定用未勝。此天即前之精見現前者。而天眼所通。隨心成就。惟我陶冶镕鑄而無所礙。亦同摩醯首羅。隨心造化一切萬物。而特不同其貪權妄宰也。如是一類。顯具變現之用。名善現天。准五品。當在上勝品。准斷惑。應斷四禅捨念清淨地中九品思惑也。

  ○按此天正與四禅同分。故合前三天。後一天。而卜居廣果焉。

  ○陶鑄無礙者。镕煉諸惑。不作障礙。能起十四變化自在。如陶人范土。冶人鑄器。隨心轉變也。至此。依稀所謂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矣。所以與彼不同者。彼我法二執俱空。此尚未得我空也。舊注以陶鑄為造化萬物。不知此帝釋天之事。非聖人事也。

  究竟群機。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此不還第五天也。夫前天曰精見。曰妙見。見猶有色也。此則窮色而至於幾微。且不但窮色而已。復能窮色性之性。從何處起。則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故入無邊際。如是而究。方知色之究竟。故名色究竟天。准五品。當在上極品。准斷惑。應斷四空四地中三十六品思惑也。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禅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此結示五天惟是聖居也。阿難。此五不還天者。惟三果聖人。得生而居之。雖不離廣果一天。而彼諸四禅。即四位天王。亦但欽聞其名。而不知其處。不見其形。天王且然。況天人乎。所以然者。以四禅修有漏凡定。五天修無漏聖定。斷惑與伏惑。粗細懸殊。故但仰嘉名。而不知其受用。不見其依正也。其不知不見者。譬如今之世間。凡曠野深山。如天台竹林。峨眉五台。皆是聖道場地。皆有阿羅漢。於中住持。特世間粗人。自不能見耳。五天之寓廣果。何異道場之寓世間哉。

  ○細玩五天。未嘗豎分五層。似但居廣果一天。如聖寄人間。但聞而不見耳。若豎分為五。上下懸絕。自然不見。何必雲此。況佛初只言此中。而未言此上。尤可證也。

  ○昔雲居膺。結茆三峰。經旬不赴堂。洞山問曰。子近日何不赴堂。曰。每日有天人送供。山曰。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等見解。汝晚來。膺晚至。山召曰。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膺回庵。寂然晏坐。天人尋覓。三日不見。乃絕。四王之不見五天。亦猶天人之不見雲居也。

  ○唯識謂二禅以上。不分王臣。此言四王者。或推尊上首。略似於王耳。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以還。名為色界。

  此總結色界也。阿難。此十八天者。俱無情欲。故獨行無交。尚有色質。故未盡形累。自此色究竟天以還。直至梵眾天。同名色界而已矣。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岐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此標聖獨出也。復次阿難。由前究竟天。居色之頂。故曰有頂。與無色鄰。故曰色邊際。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上升。復有二種岐路焉。何謂二岐。由三果人。根有利鈍。其根利者。若於捨心。發人空智。思惑盡而空智滿。慧光圓通。便可超過無色。橫出三界。而直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謂回其欣上厭下之心。而頓出三界。回其捨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也。然此等根器。豈可多得哉。足知鈍根者。亦由捨心欣上厭下。生無色界。漸斷漸證。而豎出三界矣。

  ○此亦順序而談。故就便直約色究竟天。其實凡夫廣果。外道無想。俱與空鄰。俱可上入四天也。

  ○賀雲。二岐路者。一即色會空。一厭色入空也。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此下明無色界四天而此第一天也。四天皆依偏空修進。初厭色依空。二厭空依識。三色空識三都滅。而依識性。四依識性以滅窮研。而不得真滅。是皆有為增上善果。未出輪回。不成聖道者也。以無色界第一天言之。大阿羅漢。不可得矣。若在前捨心。捨厭成就者。覺有身為質礙。而不自在。即修空觀。而滅身歸無。是謂銷礙入空。蓋厭色身如牢獄而必欲出離。以其厭色依空。故報生空處。名空處定焉。夫不悟性色真空。而勤劬於銷礙。豈知捨有而歸無。何異逃峰而赴壑乎。

  ○長水曰。捨心有二。若於有頂。用無漏道。斷惑入空。即樂定那含也。二者。若於廣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惟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此無色界第二天也。前天諸礙既銷而無。則不依於色。此天無礙之無亦滅。則不依於空。其中惟留第八阿賴耶識全分俱在。及第七末那識半分微細。良以色空若在。全分末那俱在。今色空既盡。故惟半分末那入微細也。以其厭空依識。故報生識處。名識處定焉。在彼固自以為離色離空。即性真也。而豈知迷實同於無想乎。

  ○問。末那賴耶。羅漢未了。凡外那含。何以知之。答。此自佛眼了見。與之作名。非許彼知也。法華雲。眾生住於種種諸地。惟有如來如實知之是也。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此無色第三天也。前天空色既亡。惟留識在。此天厭患於識。憑深定力。二識現行。俱伏不行。識心都滅。但見十方世界。寂然迥無。不復前進。所謂杳杳冥冥之處。昏昏默默之鄉。外道執為冥谛。老莊呼為混成。皆在於此。以其厭識歸無。故報生無所有處。名無所有處定焉。只是前天更進深定。能所緣息。暫名都滅。豈同羅漢現行種子俱斷之謂乎。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此無色第四天也。前天方亡識心現行。未亡識性種子。故識性堅確。不曾動搖。此天強憑滅定之力。窮之欲盡。研之欲透。然而決不可盡也。於無盡中。強以發宣。必欲盡其識性而後已。於是二識如殘燈然。半滅半明。良以滅定所逼。故如存不存。似燈半滅也。種體莫動。故若盡非盡。似燈半明也。由其如存不存也。則非有想矣。由其若盡非盡也。則非無想矣。如是一類。報生非想非非想處。名為非想。非非想處定焉。行人至此。可謂極矣。豈知依然未出三界乎。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此總明聖凡出墜之地也。此等天人。初天窮色而歸空。次天窮空而歸識。三天窮識心以歸無。四天窮識性以歸盡。前二窮境。後二窮心。欲令心境皆空。故總名窮空。如此窮空。豈惟不達圓頓性色真空之旨。即人法二空之理皆所不了。而妄欲起心銷之。空之。滅之。盡之。豈知終不能銷空滅盡也。故自五不還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尚正。名不回心鈍根阿羅漢。與前回心大阿羅漢相反。俟其八萬劫滿。斷盡思惑。而亦出三界矣。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而入此天者。其根本原邪。以彼迷有漏天。作無為解。故八萬劫後。受報已滿。無所歸托。仍入輪轉矣。可不畏哉。

  ○問。前於色頂。已判思惑斷盡。不審斯人在四空中。何所修斷。答。前約利根。鈍豈能同。鈍根在五天時。前四斷惑。同於利根。至第五天。不回欣厭之心。但加功銷礙。求生四空。後半之惑。期於彼天斷之。四空四地。每地九品。故至非想。劫滿方盡也。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此段經文。錯簡在後。今正而前之)。

  此總結無色也。阿難。是四空天。前二天全無身境。是身滅盡。後二天伏識現行。是心滅盡。身心俱滅。故定性現前。在定時。有定果色。隨化依正。自在受用。非若欲色二界。業報所感根身器界。皆業果色也。始從空處。終至非想。統名無色界焉。而三界備矣。

  ○結名無色者。但憑定力。二十萬劫。暫無依正。非真蘊空。永絕業果也。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此段錯簡在前。今正而後之)。

  此通結三界天人天主凡聖各別也。阿難。從四王天。以逮非想。是諸天上。有臣有民。則天人也。有君有主。則天王也。是各各天人。都是凡夫。因中修十善八定。而以六欲四禅酬之。酬答既盡。又入輪回。所謂勢力盡而箭還墜也。若彼諸天之天王。則是菩薩寄位進修。不落輪回。如華嚴初地為閻浮王。二地為輪王。三地為忉利天王。四地為夜摩天王。乃至十地。為摩醯首羅天王是也。

  ○問。上界無惡。何亦有直墮三塗者。答。藏識雜種。遠劫不忘。次第而熟。不能逾越。故天福報終。隨彼熟種。任運而墮。此如來所以苦勸念佛。而求橫出也。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迦羅。各從其類(補特迦羅。此雲數取趣。即中有身也)。

  此總結三界皆妄也。合而言之。此三界二十八天。皆由不能了達本有妙覺明心。從迷積迷。妄生三界。中間天人。業報既盡。不免又隨七趣沉溺。數數受生。取於諸趣。補特迦羅。各從其類。不得休息。若能了妙覺明心。則三界盡空。七趣皆滅。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又安有積妄沉溺之苦哉。

  ○諸天趣竟。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渾標三界。其實但居欲界耳)復有四種阿修羅類。(阿修羅。此雲非天。以其多嗔有天福而無天行故。亦雲無端正。以夫丑而婦美。故亦雲無酒。以嗔無和氣釀酒不成故)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鬼道是前因言彼原從鬼趣發心護持經咒禅戒。以此法力。乘神通而入空界。與三夜叉天為鄰。卵生飛空因果類鬼。故入鬼攝也)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天中是其前身。彼在天中。或有損德。或天福已盡俱同貶墜。居鄰日月。生從胎出。故人趣所攝也)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四種之中。此為最勝。故稱王。以別執持世界者。驅役鬼神興災作福也。力洞無畏者。力量廣大。通貫人天。無所恐怖也。既能司禍福。但其專權不及諸天。故每怒而爭之。經稱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手撼須彌。諸天震恐。帝釋四天。常與戰斗。今言梵王亦爭者。或帝釋不勝。則梵王以下俱助力也。化生福力。俱等於天。故天趣攝也)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但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須彌入水八萬四千由旬。修羅分四級而居。即此類也。以居水底是濕生類。以下劣故。是畜生攝。經雲。修羅。衣食自然。冠纓服飾。純以七寶。鮮潔同天。所餐飲食。隨念而生。悉皆百味。惟彼凡所食時。末後一口變為青泥。故不如人也)。

  (○修羅趣竟)。

  (○詳明七趣已竟)。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及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此總結虛妄也。阿難。如是地獄等七趣。若精細而研究之。皆是昏沉之惑。發為有為之業。而妄想又惑業之因。故隨妄想而受生。亦隨妄想而受報。惑業苦三。如惡叉聚。然於業果不縛之妙。空有不墮之圓。惑障不覆之明。不由取捨修證之無作。而同名本心者。在此心中。直如空中之華。全無著落。惟是一概虛妄而已。豈有根蒂頭緒之可得哉。

  ○七趣皆病。而此經大定是藥。如來所以深明病態者。意在激其速用藥也。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回。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須殺盜YIN故。反此三種。則又出生無殺盜YIN。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回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YIN。雲何更隨殺盜YIN事。

  此因病切藥而勸修大定也。上言無根緒矣。而此又指病根者。蓋妄雖無體。起固無因。而妄理相應。續非無故。故復指也。阿難。我所謂妙圓明無作本心者。人人皆有。個個不無。無奈此等眾生。不識此心。自有而自昧之。如持燈覓吹。衣珠行乞。所以受此輪回。經無量劫。不得真淨。欲界固不淨也。即色界無色界。自謂已淨。而尚有隨眠。亦非真淨也。揆厥所由。豈無其故哉。彼殺盜YIN。所謂三惡也。眾生隨順三惡。習矣不知。其下墜三塗。無足怪者。及稍有根器之人。反此三種惡道。則又以無殺無盜無YIN為貴。而出生三善。庸讵知有之而成三惡。固是鬼倫也。無之而成三善。亦但天趣而已。於是奪有成無。從下升上。奪無成有。從上墜下。傾奪不已。正是輪回之性。而輪回所從起者。豈知不思善。不思惡。乃本來面目。正所謂本心乎。欲識本心。更無別法。惟是克體對機耳根圓通三摩提一門耳。若得妙發此三摩提者。則聞性三德。應時呈現。妙矣。而無七趣系縛也。常矣。而無七趣生滅也。寂矣。而無七趣流轉也。蓋能反聞。常住此性。則有之三惡。無之三善。二俱遠離。曰有無二無。此先得人空。而出三界矣。無是二者之無。亦復銷滅。曰無二亦滅。此成法解脫。而越二乘矣。當此之時。尚無不殺不偷不YIN。如金屑不留於眼中也。輕病且無。何況重病。而更隨殺盜YIN事哉。是則欲識本心而免輪回。信非修大定不可矣。

  ○賀雲。從上段至此。又歸重持戒。作七趣結尾也。上雲皆由隨順殺盜YIN故。已揭出受病元因矣。恐人疑雲。天趣持此三戒。何以不免轉回。不知此非持戒之過。乃以有漏心持戒之過也。無漏學中。纖塵不立。尚無持戒。何況毀戒。正痛絕三業之語。蓋此經始終重戒。豈肯作游移之說也。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除。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此結答問詞而戒勖真修也。阿難。汝問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乎。自我言之。造業則私造也。受報則同分也。既曰同分。非無定處矣。然此定處從何所來。元是自妄之所招感。既所生是妄。實無有因。故不可究其起處也。然則汝今勉而修行。欲得菩提者。當遵何道乎。夫三惡三善。總皆是業。而由不達此三為系縛之本。障智之端。故又名三惑。汝之修行。須要除此三惑。不但只除有三。而無三亦除之。何以故。以三惑不可不盡也。若但除世惡。而不除世善。則對待不盡。縱得神通。如天仙之類。皆是世間有為功用。伏現行而不除種子。習氣不滅。遇緣復起。而終落魔道矣。既落魔道。雖有明眼人。欲其除妄。彼且自謂得無上道。而倍加虛偽。乘通造業。違遠圓通。背涅槃城。枉費功力。翻成惡因。如來說為可憐憫者。且汝初問佛體真實。雲何復有諸趣。得非以諸趣之有。歸咎菩提乎。今而知種種諸妄。皆汝自造。則非菩提之咎也明矣。菩提無咎。佛體安咎哉。信乎。三業之不可不斷。三惑之不可不除也。若使末世。勸人離此三種者。此人即為佛說。若贊此三種以為無礙者。即魔王說。其尚著眼辨識。無使群言亂聖。魚目混珠可也。嗚呼。三摩之妙如此。而不肯勉力。七趣之苦如彼。而不思厭離。眾生。眾生。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勸離七趣竟。

  第二大科無始生死流轉根本竟。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幾。回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無學四陰已破。但余第五識陰。其天魔鬼神等粗外魔境皆已不至。故此全談五陰魔曲為有學。是以特舉也)緣覺聲聞。今日回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捨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禅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谛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此下詳辨魔境也。當機但知請定。而定中所發微細魔境。非其智力所及。故無問。佛既開導大定。而魔軍勝敗。實大定成壞所關。利害非細。故動深慈。將罷復留。不待問而自說也。即時如來說法已畢。將罷法座矣。猶有不盡真慈。故攬幾於床。回山再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回心向大。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指示反聞一門矣。然汝猶未識修奢摩等性修二定者。中有許多微細魔事。此等魔境。不知不覺。忽爾現前。皆能契合人心。使汝不能識其為邪為正。若汝胸中。有一毫邪心。未曾洗盡。彼則乘此一毫之隙。便能勾汝落於邪見矣。何謂諸魔。或汝陰魔。如色陰中十種。方是初心自現。尚無外魔。受陰中十種。雖已召外魔。猶且潛入身中。而魔未現身也。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則想陰中十種也。正當魔現之時。全要辦得一副辨龍蛇眼。方不為彼所惑。若道眼不明。為彼身轉。則認賊為子。立使家寶盡劫矣。或自認為聖。或認魔為聖。皆認賊為子也。又有行陰所發十種心魔。識陰所發十種見魔。皆無外境。但是自心邪見。得少為為足。試舉一以例之。如第四禅無聞比丘。但修無想為極則事。自謂成無上道。及天報已畢。衰相現前。想心復生。不知自己本非證聖。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而佛言不受後有者為妄。以謗法故。遂墮地獄。其毒如此。可不畏哉。汝等回心趣大菩提。豈可不知其利害耶。故我為汝仔細分別。非草草也。於是阿難起立恭敬。並其會中。有學諸人。歡喜頂禮。而復聽如來之慈誨焉。

  ○世尊一往指示真修行路。而阿難等尚未親歷。不知途中艱阻。世尊是過來人。險阻艱虞。歷歷自試。故將罷座。而回身復留。一一指明途中所遇。令其自識。預備不虞。如愛子遠行。慈母於臨行時。囑付途中利害。教其萬分保重。如來不盡之慈意。亦如是也。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悉皆銷殒。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此言動魔之由也。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知魔之所由來而惱汝乎。汝等當知。世界眾生本覺心體妙明圓者。原與諸佛無二無別。謂眾生即佛可也。謂佛即眾生可也。良由妄想一動。遂迷此覺圓之理。而成過咎。於是業相為癡。轉相為愛。二種無明。瞥爾發生。既一生已。則覺體遍迷。迷成空性。所謂晦昧為空也。既將全法界俱迷為頑空。於是化迷不息。遂生世界。所謂依空立世界也。是則十方有漏微塵國土。皆是迷頑妄想之所安立。妄想。總體也。即根本無明也。迷則能生有情見分。頑則能生無情相分。故皆彼立也。當知虛空之生汝心內也。不過如片雲之點太清耳。況諸世界之在虛空者耶。可見其虛幻微茫。易以銷殒矣。且舉世之人。盡皆發妄不息。循聲逐色。未有一人發真者。若汝等眾中。有一人焉。住大定。入圓通。真顯妄破。而發真歸元乎。將見此十方虛空。應時粉碎。皆悉銷殒。何況虛空中所有之國土。而不振蕩分裂者耶。蓋內動外感。凡事皆然。又何疑於大定也。

  ○問。自古至今。發真不少。何故世界宛然如故。答。世界元是眾生共業所感。一人發真。一人之世界銷殒。若舉世界人發真。則舉世界皆銷殒矣。然而安得有此。此世界所以宛然如故也。

  ○道開曰。此方聖人雲。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西方聖人雲。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皆悉銷殒。乃孔子大聖。何嘗位育春秋。釋迦成佛。亦未銷殒世界。固知存其理者。不必著其事也。

  ○賀雲。眾生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一人發真。眾復感結。暫雖震動。旋復凝結耳。

  汝輩修禅。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吻。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即無想天也)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河精海精之類)陸(山林土地之類)飛騰。(大力鬼王飛行夜叉之類)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惟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魉妖精。於三昧時。佥來惱汝。

  此言動魔致惱也。夫一人發真。而十方銷殒。國土振裂。魔宮其先受之矣。汝輩修禅。於行住坐臥中。嚴饬三摩。或反聞。或休歇。不昧不斷。毫無滲漏。正當發真時。與諸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氣味相投。心精通吻。混合為一。故當處湛然。清淨不動。汝不動。而魔動矣。於是上自天魔。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而崩裂。大地無故而振坼。於是魔王之在水居陸居。及空居飛騰者。無不驚怖。惟下界凡夫。瞢然不覺。見大地動搖。或訛言陰陽失度。或謬傳神鳌動目。而無驚恐耳。夫彼驚懾之魔王等非他。皆得五種神通。而但未證乎漏盡一通者也。五通既具。必知是汝定力所為。況皆戀此塵勞。必獲所居之處。如何甘心。令汝摧裂其處乎。既不令汝摧裂。故決定不容。於汝入三昧時。彼眾同來惱亂。意欲亂其禅定。彼始得安居也。魔來之故如此。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殒。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禅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殒。如何敢留擾亂禅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惟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此言御魔之方悟則無咎迷則受邪也。然雖如此。行人不必懼也。彼諸魔者。雖有大力而發大怒。終是塵勞中物。豈若汝為妙覺中人。湛然空廓。周遍十方乎。縱欲加害於汝。如風吹光。如刀斷水。終不能令光水之有動損也。不但不能加害。而汝反能化彼。汝喻如沸湯也。彼喻如堅冰也。沸湯若近堅冰。則暖氣逼而冰自銷殒矣。吾何畏彼哉。且彼雖恃其五通神力。而實勞擾無停。暫留不住。但為其客耳。所以成就其破亂禅定者。不在於客。悉由汝心中五陰之主人。若使主人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客則乘間而入。為惱為亂。若使主人當處禅那。惺惺了了。不受颟顸。則彼魔事雖強。無由動汝。其奈汝何。譬如賊劫主人。若主人深居不動。賊乃莫測。愈近愈恐。俗雲強賊怕弱主是也。若主人自守不定。驚慌出走。鮮不為賊所執矣。夫其無奈汝何者。非汝力能勝彼也。良由明能破暗耳。蓋汝住禅定。陰氣已銷。已入大光明藏。彼則鹹受幽氣。住於昏沉冥漠之鄉。以暗近明。正如枭之入晝。羅剎之向陽。自然銷殒喪魄而去。安能久留。擾亂汝之禅定耶。信乎。惟覺悟者為無惑也。反是而若不明悟。則必被陰所迷。於彼虛幻境界。欣怖憎愛。亡失照理。不惟不能化彼。而反墮彼類。汝阿難如是。必為魔子。而成就魔人矣。即如摩登伽。其人殊眇劣也。縱能咒汝。祗破一戒。其害尚小也。且汝心猶清淨。未至淪溺也。若此等魔王。豈登伽之比哉。汝為魔子。而成就魔人。彼乃隳汝之寶覺全身。壞盡道果。入無間獄。喻如宰臣之家。忽遭天王籍沒。則不但失官罷職。而身且不免於形戮。展轉飄零。無可哀救矣。魔害如此。可不警懼而慎察哉。

  ○此下詳分五魔境相也。上科知動魔由於定切。則於魔之發端不驚。而預防無患。知成亂由於主迷則於魔之究竟不動。而自守惟堅。然而所現境相多端。不詳剖析。未必其不迷也。故今詳與分辨之。此雖談魔。而進修下手之旨存焉。學者不可不盡心也。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坐八角壇等是事道場。反聞專注心不流逸是理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即寂寂也)則諸離念(起信所謂心體離念等虛空界也)一切精明(即惺惺也)動靜不移。憶亡如一。(識忽起而為憶。如影現鏡中。識忽滅而為忘。如影滅鏡內。鏡體如故。故曰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散心之人。但對目前現境。惟覺一區光明。曾不知余處皆暗。譬如黑夜對一室燈光而室外無邊昏黑也。今一旦不顧目前現境。專注聞中無邊法界。此定成就。則現境都失。方覺十方悉皆黑暗。譬如吹滅室燈連室也沒了。通天徹地。渾成黑暗。故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籠潭吹燈發明德山。正令入此三昧耳)。

  (○又目前朗見山河等境。乃無明幻出。能見所見皆無明所為。以其聚見於眼。開眼則明。合眼則暗。見不脫於根塵。光全居於黑暗。執之為實。何有悟期。如夢中人不知是夢。但見目前明朗謂實明了。全不覺在昏沉黑暗之中。豈有醒時。今入三摩地者。要須頓捨目前幻身幻境。絲毫不緣。努力反聞。當在此中。方覺無邊黑暗。即同夢中人。覺知是夢。捨彼夢境。不更復緣。努力求醒。方覺昏沉黑暗覆壓迷悶也)精性妙淨。(離念自體精而不雜曰精性。迥脫根塵曰妙。雙超空有曰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暗室區覆曰區。牆字局滯曰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洞達一界或至小千)無復幽黯。名色陰盡。(如五重衣服。初脫最上一重也)是人則能超越劫濁。(常途劫濁。以人壽百歲時運入劫濁。總統五濁而名惡世。今此自晦昧為空。結暗為色。即入劫濁。無量劫來。長眠黑暗生死之中。然此濁體。全依色陰幽暗為之故。今色陰盡時。晦昧即開而超劫濁也)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堅執固結妄情癡想。於外四大。堅執為身外實有。於內四大。堅執為心所住處。由是固結不解。成此色陰黑暗之體也。十一色俱是色陰。皆屬堅固妄想)。

  (○觀其所由。說者謂惟盡乃能觀之似不必然。只是出色陰之由。補上節之略耳)。

  此敘色陰始終之相也。阿難當知。我所謂魔。不出色受想行識而已。先以色陰言之。汝坐道場。專注反聞。銷落諸念。所謂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其念既盡。是名離念。此離念相。猶如虛空。於一切時。惺惺不昧。故曰精明。於是與動靜之境無干。而動靜不移。與憶忘之識無預。而憶忘如一。此正打成一片時也。當住此離念精明之處。便可入耳根圓照三昧。此之定境。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眼所不見固暗。眼之所見亦暗也。眼之所見固暗。能見之眼亦暗也。此緣色陰所覆。精性妙淨之心。未能發光。故目前所見。惟是黑暗。此黑暗相。即是色陰區局性真。如屋宇然。故名色陰區宇。此即色陰未破之相也。若使心光發洩。障礙皆通。即肉眼所見。明明朗朗。十方洞開。而前之黑暗。皆化成光明。內徹五髒。外徹山河。天上人間。悉如指掌。名色陰盡。此即色陰已破之相也。是破色陰之人。則能超越劫濁。以劫濁乃空晦暗中。結暗所成。離此色陰。原無體故。所以盡則遂超耳。自今觀之。始知色陰之由。元從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如伐樹者。去其覆土。方見本根。今劫濁既開。觀見色陰之由。亦自然之理矣。

  ○問。諸色尚見。何以言盡。答。圓融中道。豈盡色成空耶。但盡陰不蓋覆而已。良由真心元能隨緣現色。而色不異心。本自明徹。如珠有光。還照珠體。但從無始迷己為物。遍成障隔。又認物為己。而聚見於眼。是以永沉黑暗。盡失其遍界之明。豈惟不知本明。兼亦不覺現暗。彼時有學者。尚屬比量而知。方以覺得現暗。未能現量而見。豈即親證本明。到此蹑解成行。入三摩地。於幽暗中。忍住一番。功夫到日。忽爾色陰雲開。親證本明。一切堅頑暗昧根塵。皆如琉璃。內外瑩徹。且不聚見於眼。而六根皆見。遠近皆如目前。是之謂色陰盡。豈壞色成空者。可比其萬一哉。

  ○此下色陰中間十境也。中間者。即色陰將破未破中間。所謂交互之處也。良以藏心統含四土。不離當處。不越毫端。秪因色陰所覆。豈惟不見上三。即同居一土。現前朗見。能幾何哉。克論現見。特塵剎中一剎。一剎中一界。一界中一洲。一洲中一國。一國中一邑。一邑之中。亦但於所住所到之處。一區之明而已。一區之外。悉皆不見。悉是黑暗之境。然此黑暗中。一國一剎。乃至塵剎四土。無不包含。今入定者。既復捨彼一區之明。而全處無邊之暗。當色陰未開之際。反聞逼拶之深。心光所流。或近徹身境。或遠照十方。或淺射同居。或深臻三土。所謂忽遠忽近。乍淺乍深。皆色陰將開之前兆暫爾。非常有此十相。行人於此作證不作證間。魔佛異路。可不戒慎而加察哉。

  ○四土者。同居穢土。同居淨土。方便土。常寂光土也。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鐘雲雖是善相。取著成邪。任是惡相。若不取著。邪亦成正。境隨心轉也)。

  此明外徹也。阿難。行人當在此幽暗之中。正好著力。精究研窮此妙明聞性。著些精彩。挨排將去。由斯研究。故得四大虛融。如雲如影。不復密織堅實。少頃之間。此身透牆過壁。了無隔礙。此名心光。洩露流溢。於目前堅礙之境。特因其精研功夫逼拶之極。暫得如是虛融。隨即失之。非同聖人證果。一得永得也。若使行人遇此境時。平平坦坦。略不介意。動止尋常。不生歡喜。不作證聖之心。則此境界。亦是過去宿習善根發相。未來入位開心先兆。可增信心。可誘精進。名為善祥境界。本無過咎也。若行人自無識見。又缺涵養。一遇此境。辄起證聖之解。則魔得其便。乘間而入。即受群邪欺诳簸弄。漸成大害。至不可救矣。

  ○近世悟人雲。上得秦公嶺。望見四部洲。從他四部洲。依然顧話頭。所謂不作聖心也。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明內徹也。阿難。行人復以此惺惺不昧之心。精研妙明聞性。其身忽然內徹。五髒開明。親見蛲蛔。以手拈出。而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是精光流溢於形體。亦但精行逼出。暫現此相。不可為常。而非同聖證也。若不作聖心。則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所謂路途樂。終未到家者也。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膽。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除執受身。余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音。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明內外俱徹也。前之精研。初能外虛。次能內徹。□□又以此心。合內外而精研之。至於二俱虛徹。□時除彼執受身形。安然無所遷改。其余魂也。魄也。意也。志也。精也。神也。皆相涉入。而失其故位。故魂。則魂為主。而余為賓。乃至入神。則神為主而余為賓。如是其互為賓主。又聞空中說法音聲。一處說也。或聞十方同敷密義。處處說也。夫五藏內境也。空中十方。外境也。內虛。故諸髒涉入。外徹。故兩處齊聞。據其涉入賓主處。名為精魄遞相離合。或精離本位而合於魄。或魄離本位而合於精。余四亦然。蓋離則失本位。而合則就他位也。此由初聞六根互用。薰成善種。故於定中。偶一發露。非若聖人證入圓通。一得永得也。若不作聖心。則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今夫刻意凝神。討論之極。則奇文麗藻。未嘗經意。往往煥然得於夢寐。則精苦激發。神者偶現。類可知也。此上三科。雖分合內外。皆近徹身境也。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此雲光明遍照)踞天光台。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現佛境也。行人又以此心專注反聞。至於澄露皎徹。而始覺之智融透。內光發明。而本覺之心發洩。於是十方。遍作閻浮檀色。無情遍成金界也。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有情盡作佛形也。於斯時也。忽見毗盧遮那佛。高踞金光台上。四面有千佛圍繞。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而國土蓮華。俱時出現。此何象哉。蓋因宿昔耳根。曾聞維摩華嚴等經。而心魂靈悟。所染習氣。今於反聞妙定之中。心光被研。照灼於此實報莊嚴諸妙勝界。尊特身相。夫實報深位所居。豈初心遽能親見。不過暫爾一見。轉眼即逝。非同聖人之實證也。若毫不為動。而不作聖心。即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而謂真證。即受群邪矣。

  ○禅家謂佛來也打。魔來也打。即是此意。文喜親見文殊於笊籬上。急用飯匙打去。亦是見及此也。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空成寶色也。行人又以此心。精研反聞。照理綿密。無絲毫間斷。於過去之念。更加抑按。現在之念。更加降伏。未來之念。更加制止。深忍深定。超越二乘。及菩薩境。如是用功。鞭逼太過。忽見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或青黃赤白等色。仿佛切近寂光妙土。且此寶色。多分不礙同滿。交雜不礙各純。何緣而臻此勝妙哉。良由抑按功夫勇勝處。倍過常分。故所見妙境。非同淺淺。亦過其分。然不過定力逼發。暫得一見耳。非同聖人之一證永證也。若不作聖心。則亦寂光前兆。名善境界矣。若一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鐘雲。觀察者。審究妄心起處。抑按者。於起處遏捺之。降伏者。隨抑從順。制止者。恐後跳梁。更加防范也。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暗中見物也。行人又以此心。研究挨拶。澄徹清明。至於精光不亂。則心光凝定。不為明暗境移。忽於夜半暗室之中。見種種鬼神精魅。奇形怪狀之物。了然分明。不殊白晝。而此暗室中原有之物。依然如故。亦不除滅。此何故哉。蓋鬼神精魅。恆雜人居。而互不相見。今由用心細密。而見亦密澄。故尋常所不見者。今皆洞見。然亦不過研究澄徹之功。暫時發露耳。非為聖證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曾聞有人在靜室中坐。忽見一人。自地而出。一人從壁中來。對語良久。各復原處。又有見三五裸形人。高一二尺。竊室中米。旁若無人。如斯之類。難盡舉也。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並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身同草木也。行人又以此心。反聞功切。虛融之極。忘身如遺。忽然四體同於草木之無知。燒亦不覺。斫亦不知。惟不覺不知。故火不能爇。割肉同於削木。此何故哉。良由五塵並銷。四大排遣。純覺遺身。故無傷觸也。然亦偶爾發露。暫得如是。非如聖人之證得性色真空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矣。一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嚴。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睹界睹佛也。行人又以此心。成就清淨。純理無雜。心淨之功。至此已極。忽見十方大地。皆成佛國。七寶光明。具足遍滿。是見同居淨土也。又見諸佛遍滿。樓殿壯麗。是見淨土現在如來也。又見地獄天宮。上下無礙。是見同居穢土也。此何相哉。良由未入定前。諸經教中。聞說淨穢二土。隨起欣淨厭穢之念。凝想日深。薰習成種。今於定中。反聞逼極。心光所灼。故悉發現。雖是實境。仍同幻化。非同聖證。真得寂光土也。若不作聖心。名善境界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遙見遙聞也。行人又以此心。窮極反聞。到極深極遠處。忽於中夜。心境俱靜時。遙見遠方。市井街巷。歷歷在目。親戚眷屬。鹹聞其語。此何相哉。良由研究功夫。逼迫其心。逼極而心光飛出。故障隔之處。皆能見聞。此亦暫時光景。非同聖人證得無邊剎海。不隔毫端也。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矣。

  ○交光曰。予親見河南一僧在潞。偶然靜坐。忽見鄉闾市井宛然。見其兄於路被官責打。此是白晝。計其時日。不久鄉人至潞。問之。乃分毫不爽。此必宿昔禅定善根。故偶現如此。惜其僧不知自重也。

  ○總上九科。不出四土身境。一二三六七共五科。同居近相也。四五兩科。後二土相也。八九兩科。同居遠相也。獨方便土相。未特顯著。或可該攝於同居淨土之中耳。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行人自見)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此魔事發端也。上之九科。皆初心反聞。入三摩地。定心逼極。所發善境。非魔所為。要須作證。方成招魔之端。今此科是大定中。不為上之九境所遷。色陰將破。振裂動搖。魔心慌越。萃於斯時。故魔擾於是而發端也。又以此心。研究反聞。已到至精至極之地。實與諸佛心精吻合。而色陰將破之時。行人忽見自家是個善知識。形體變移。或變佛菩薩。或變天龍羅漢。少選之間。遷改不定。此由未定之先。曾有邪心。含受邪種。至此忽然發露。非真見聖也。又或防心不密。遭天魔入其心腹之中。令行人無端說法。能通達無邊妙義。既現虛影。又發狂慧。豈為聖證哉。若行人知是魔力所持。而不作聖心。則不為魔罥系縛。而魔事消歇矣。若當作真實心開。而作聖解。即受群邪矣。故用心者。不可不察也。

  ○行人用功。自淺而深。魔魅肆擾。由微而著。故此節與下受陰十境。皆且暗中入心。令自發亂。直至想陰中。方乃飛附旁人。顯然诳惑。舊說善知識即作旁人。說法亦即指彼所說。豈有發端之初。即遣實人來惑亂哉。

  阿難。如是十種禅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色陰十相而勉令覆護也。阿難。如是十種禅那中所現之境。皆是行人自己禅觀。與堅固妄想。交攻互戰。或勝或負。現此十事。如一善境現。即是觀力勝妄想。暫現復隱。即是妄想勝觀力。由互出互入。不得互融。此魔之所以乘間而入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己之見地。與佛何似。功用與佛何如。但逢此暫現因緣。迷而不悟。便謂高登聖域。是未證謂證。未得謂得。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所謂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也。色陰魔相如此。嗚乎。如來終當入滅耳。況從此以後。正法少而末法多。汝等當依如來今日之教。於如來滅後。以至末法之中。廣將此義。宣示將來修禅觀者。令彼曉了。無令天魔。得其方便。於以保任維持。遮覆護衛此大定。而共成無上道焉。我今囑汝。汝其勉哉。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止觀雙修耳門。即入流之觀。亡所之止也)色陰盡者。(於上之十境。或備經。或不備經。俱要明識。不為所惑。功夫到日。色陰自有盡時。後皆放此說之)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魇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喻若有所得也)心觸客邪。而不能動。(喻未能用也)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魇咎歇。(即受陰盡也)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即能發自在用也。當知此不同坐脫而不能來者。彼但於前幽暗位中。憑定力以坐脫耳。所以九峰不許泰首坐也。此則色受俱開。體用俱備。去來無滯。洞山法慶等。是其人矣)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受陰無體虛有所明。故名虛明妄想)。

  此敘受陰始終之相也。阿難。彼善男子。修大定中。前之十境不亂。則色陰盡。而位當初信矣。此色陰盡者。如明目人。處大暗室。到此遍成光明。見諸佛心。如明鏡現像。蓋諸佛心。即我妙覺明心。眾生向外馳求。終不能見。今於自心開處見之。本不在外。豈不親切明白也。既是自心。而復親見。故若有所得。若實得其體也。但未能稱體而發自在用耳。喻如睡中被魇之人。明見醒中之境。但為心染客邪。為所覆壓而不能動。色陰已開。受陰覆人之狀。亦復如是。是則名為受陰區宇。謂有體而不能用。便是受陰區局蓋覆處也。夫心本不局身中。無始執迷。非局而局。生局現陰。死局中陰。無時不局於身。安有離身自由之分。若魇咎一歇。則其心離身。而能反觀其面。或去身外。或住身中。自由自在。視此身如傳捨。而無復留滯隔礙。此之謂能用也。此受陰已盡相也。夫受陰為身見之本。身見為諸見之本。既受盡離身。身見解脫。故能超越見濁。由此而觀。可見心本不在身中。但是受陰妄為領納。虛以發明。以虛故受。以明。故受之而不謬。是則受陰之由。虛明妄想以為根本而已。行人可不加察哉。

  ○鐘雲。神仙家出神。與今經所說略似。而實不同。彼有心求之。此無心得之。彼自謂妙用。此不作聖心。前色陰中。少選之間。自能出礙者。欲出也。遙見遠方。逼極飛出者。漸出也。此去出自由。無復留礙者。妙乎出也。後想陰中。其心離形。如鳥出籠。而上歷聖位。得意生身者。妙之妙也。彼有陰神陽神之說。色中二處。未別陰陽。受陰所說。仿佛陽神。想陰所說。則非彼陰陽所及矣。彼屬妄想精魂。此修正覺三昧。根源自殊。總之破色受二陰。而想行識三。居然未破。亦何足奇。而生奇想。便言證聖。鼓發魔事宜矣。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虻。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下十節明受陰將破未破之相而此先明內抑生悲也。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色陰已開受陰未破之中。得大光耀。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其心發明。悟得一切眾生。皆同具此光明妙理。而枉受淪溺。卻乃自責自咎己之執迷。不早悟度生。而內抑過分。忽於靜虛。發無窮悲心。以至觀見蚊虻之微。亦如己子。而憐其無知。愍其墮落。不覺流淚焉。此雖亦是同體之悲。但由功夫摧抑太過而發。於正受中。不宜有此。必行人知非而悟。方得無咎。而非同聖人證得之同體大悲也。若能覺了是妄。而不為所迷。所謂悟也。漸悟漸止。復還正念。則內抑之悲久自消歇矣。若作聖解。自謂已得諸佛大悲。則有悲魔乘間而入。見人則悲。啼泣不止。遂失正受。起無量顛倒邪念。而下從淪墜矣。

  ○摧抑過越者。本欲興悲策進以破受陰。但自抑太過。失於慈柔。反成招致魔附之端也。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見惑是受陰根本故。此下皆言見色陰消也)。

  此明招致狂魔也。阿難。又彼修大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已消。如脫外衣。受陰明白。如見內衣。此時佛心明鏡。勝相現前。一向雖聞心佛無二。未曾親見。今既一旦得見。故感激過分。而發大勇猛。其猛利之心志。已齊於諸佛。自謂不歷僧祇。立地成佛。本為進破受陰。而忽高舉齊佛之念。至於陵節粗率。過分越禮。豈知理雖頓悟。事要漸除。功用中。安容此陵越乎。是必自反知非。乃得無咎。而非同聖證之不歷僧祇獲法身也。若能覺了不迷。則此陵越之心。久自消歇。若作聖解。而謂直下承當是聖。則有猛魔。乘間而入其心腑。逢人自誇。我慢無比。乃至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必失正受。而從淪墜矣。

  ○問。頓教不立階級。一超直入。與此何殊。答。彼為高惟聖境。自限蹭蹬者。施應病之藥耳。非一向以圓融而礙行布也。請詳宗門信位人位之旨。則頓教人。豈全廢於位耶。吁。破色陰之聖人。謂三祇劫。一念能超。尚名陵率過越。引狂魔而入淪墜。今之自謂得向上一著。效颦诃佛罵祖者。不知破幾陰。得何位。亦敢大言自誇。我慢恣肆。恬不知畏。聖有明文。何不省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前無新證。退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病在一撮字)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此偏於定也)。

  此明招致憶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受陰未破。前無新證。色陰已盡。歸失故居。當此之際。但應定慧等持。入流亡所。久可克功。顧乃智力衰微。莫能照見。墮在兩楹。無所依倚。入中隳地。前後皆迷。回無所見矣。卻又偏用定心。絕無慧水灌溉。而忽生枯渴。時時刻刻。深思沉憶。不敢走作。將此沉憶不散。以為破受精進之功用。此名偏用定力以修治其心。無照見受體本空之智慧。故自失其方便也。若悟得慧少定多。而還復等持。庶無過咎而已。豈為聖證哉。若作聖解。謂此心沉憶之定。證聖當然。則憶魔乘間而入。日夜撮心。懸掛一處。失其本定。而從淪墜矣。

  ○問。古人謂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何以異此。答。彼為散亂多者。作對治藥耳。非一向懸心為精進也。且撮字懸字。多少費力。多少不自在。視置心一處者。是非判然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捨那。得少為足。此名用心亡失恆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谛。失於正受。當從淪墜(此偏於慧也)。

  此明招致足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慧力多於定力。失於慧之猛利。以諸殊勝之性。懷抱於心胸之中。謂佛性本來具足。不假修成。自疑己身已是盧捨那矣。何處更有盧捨那。更須求進乎。於是得少為足。不復前進。所請太尊貴生也。此名用心之處。亡失恆審。不能恆常審試。自德與佛德何似。唯是溺於己之知見。以為即是佛知佛見。而執性廢修。以至於此。若能省悟。審知五陰尚未全空。安能齊佛德用。則可復於無過。其非聖證也可知矣。若自任捨那。而作聖解。廢修不進。則有一種下劣易於知足之魔。以類相附。入其心腑。大發狂言。曰我得無上第一義谛。言我言得。具足人法二執。第一義谛。豈有是哉。失於正定。而從淪墜。所必然矣。

  ○問。先德雲。心本是佛。不假修成。何也。答。此為惟執修成孤負己靈者。作對治藥耳。然亦有令人大死一番。竿頭進步。極盡今時等語。何嘗廢修證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此與偏定科全同)歷覽二際(即中隳地也)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愁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破受之新證未護。破色之故心已亡。歷覽此色受二際。前不粘村。後不著岸。如立懸岸。恐遭墮落。見此艱險。心生大憂。過憂不知。展轉成顛。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厭活求死。止想解脫。此憂元從戒慎恐懼中來。亦是修行。但彼太甚。無復解慰方便。遂至如此。若使解得大道甚夷。放下便是。有何過憂之咎。且多憂豈為聖證哉。若一向執憂是聖。而不肯自寬自解。則有常憂愁魔。乘間而入。或執刀劍以自割。或走山林而避人。發大風顛。失正受。而從淪墜矣。

  ○祖師雲。大道迂闊。忙作甚麼。又雲。默默自知田地穩。騰騰誰放肚皮憨。又雲。放四大。莫把捉等。無量方便。皆可忘憂。豈使魔得其便也。

  ○鐘雲。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憂魔生焉。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憶魔生焉。何別。一是見前後雙脫。不欲守前。不欲向後。從中別求一路。是以晝夜撮心。懸思掛念。而憶魔入也。一是見前後雙脫。又欲守前。又欲退後。二念交發。不知何從。是以計無所定。彷徨愁悶。而憂魔入也。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喜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處清淨中。心得安穩。忽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而不能自止。此名偶得輕安。無慧力以自禁。若以慧眼觀察。方得淺證。何足深喜。則喜風自息。仍歸無咎。為其非同聖證也。若謂樂道乃聖心宜然。喜而不止。則喜魔乘間而入。見人便笑。自家歌舞。謂刀山火聚。總是道場。酒肆YIN房。無非解脫矣。豈知清淨心中。纖毫不立。既失正定。能免淪墜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七慢之一。諸慢之總。七慢者。單過慢增邪我卑也)如是乃至。慢(於劣計己勝。於等計己等。為單慢)與過慢。(於勝計己等。於等計己勝。為過慢)及慢過慢(於勝計己勝為慢過慢)或增上慢(未得謂得。計劣己多。為增上慢)或卑劣慢(對多勝者。自甘劣少。不敬不求。為[(白-日+田)/廾]劣慢)一時俱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疊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憶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便生滿足。自高自大。不求師印。忽有無端大我慢起。持己凌物。趾高氣揚。乃至單慢。以及卑慢。一時俱發。彼其心中。雖如來亦在所輕。況聲聞以下乎。此比前偏慧多狂。其過更甚。彼但謂本來同佛。此更謂超越諸佛也。慢之所起。皆由見得自己尊勝。無慧以救其弊。若有省察之慧。見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尚不見有一眾生可慢。況諸聖乎。是則我慢之非聖證也。夫人而知之也。若執迷不改。而作聖解。則慢魔乘間入心。忽塔廟而不禮。毀經像而不顧。至謂檀越。佛像是金銅土木。佛經是樹葉疊華。自身活佛。反不恭敬。崇此土木何為。檀越信之。果然毀碎埋棄。誤己誤人。其罪重大。入阿鼻如箭。亦其自失正受而甘從淪墜也。伊誰責哉。

  ○問。臨濟之不禮祖塔。丹霞之燒木佛。德山說一大藏如拭涕唾帛。巖頭說祖師言句是破草鞋。非大我慢乎。答。此為執外求而不達自心。執言教而不肯進修者。作此竣厲語以激之。乃一片真慈也。若使祖師真有慢心。且亦不免泥犁。況其他乎。

  ○近代此魔。遍地皆是。信口胡說。大言不慚。欺己欺人。昧天昧地。讀經至此。當亦悚然知畏矣。

  ○鐘雲。慢有七。經缺邪慢。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精明中。(即佛初示識精明元也)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聖。得大自在。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後生。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名招致輕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色陰已破。故得精明。受陰將盡。故能圓悟精理。獲意生身。故能得大隨順。所向如意。而忽生輕安。離諸粗重。輕也。豁悟自在。安也。既生輕安。遂自以為滿足成聖。得大解脫矣。不知此但一時開悟。暫現此境。覺得身心如雲如影。離重濁而獲輕清耳。行人悟得輕清是暫。急須吐卻。則可無咎。豈有聖證。何足自滿哉。若迷而不悟。坐定輕清窟中。不肯拖泥帶水。努力向前。則魔以類附。使之滿足自畫。卒為無聞比丘。不但自誤。而兼誤多人。加以悔恨謗佛。墮阿鼻獄。失於正受。而從淪墜矣。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啖肉。廣行YIN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破佛律儀。誤入人罪。(疑是誤人入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空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十方洞開。豁然明朗。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寂爾無法可得。其心忽然歸向永滅。見得無作無受。撥無因果。而因果皆空。只見空心現前。其余一切斷滅。皆由取著虛明。遂至於此。若悟此空是惡取空。非究竟空。則無過咎。然則斷空豈聖證哉。若作聖解。而守定不改。則空魔入心。使其執空謗戒。自謂飲酒食肉。一切皆空。行穢行YIN。無非是道。見持戒者。為小乘。為執著。見破戒者為大乘。為徹悟。且鬼入已久。香穢莫辨。甚至等屎尿於酒肉。破律儀而誤人入罪。其失正受而從淪墜也必矣。

  ○問。如志公羅什三車蚬子酒仙布袋等。則又何如。答此皆大菩薩應身。借此以作佛事。而為人解粘去縛者。豈撥無因果之謂哉。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味其虛明。(上只得虛明性。今則耽著愛樂矣)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平等猶雲大家也)其行YIN者。名持法子。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玩後王難句。則凡愚似專指女人。然行YIN安得如是之盛。佛言不妄。當來末法之深將必有矣)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此明招致欲魔也。又彼定中諸善男子。當色消受現之時。覺得虛明有味。味著不捨。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因味生愛。愛極發狂。遂變正欲而為YIN欲。蓋禅定中。發於妙觸。自在受用。不可為喻。有言過於YIN樂者。即引YIN欲之端也。此明是定中妙觸受用。安順入心。乃無慧力操持。而誤入諸YIN欲。正好用慧觀察。一切不受。捨置透過。庶免過咎。豈可視為聖證哉。若迷而不捨。而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心。令其說欲為道。自己行欲。又化人行欲。所攝凡愚女人以供我欲者。數滿千萬。然所仗者。魔鬼力耳。及魔厭而去。神通即無。以攝愚故。明陷王法。以誤人故。幽入無間。宛轉零落。失正受而從淪墜。何可救哉。

  ○上科見惑所攝。此科思惑所攝也。

  阿難。如是十種禅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交互意同前科。而指文小異。如得光耀。乃至得虛明性。見觀力勝妄想也。發無窮悲。乃至無限愛生。妄想勝觀力也)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受陰十相也。阿難。如是十種禅那所現之境。皆是受陰與用心。交攻互戰所現。但眾生頑迷。不肯自忖自量。逢著此等因緣。即不能谙其名字。不覺是過。而妄言登聖。大妄語成。則墮無間。言登反墮。殊可憐憫。汝等亦當將我今日之語。傳示將來。庶令眾生開悟。天魔退捨。末法之中。鹹得保持覆護而成無上道也。阿難勖哉。

  ○按此十種。魔事已成。非但如前引發之端。所以異於色陰也。然亦但言魔以類至。暗入人心。令其不覺自顛。而未及於天魔飛精。所以異於想陰也。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五十五位。前加干慧。後加妙覺。為五十七。並前三漸恰滿六十也。問何故凡身便能歷位。答此約圓頓。最利之根。不實取證。即以凡身。上歷諸位。以顯圓融不礙行布。如善財龍女之類。非若別教皆實取證歷三祗而後得果也)得意生身。(喻如意去疾速無礙。而有三種。一入三昧樂意生身。謂心寂不動。即相似初信至七信。入空位也。二覺法自性意生身。謂普入佛剎。以法為自性。即相似心八信。出假位也。三種類俱生無作意生身。謂了佛所證法。即九信十信。修中位也。常笑學仙者。以出陽神為勝事。不知釋宗淺位。三意生身妙超無比。何況深位之十身乎。而顧妄謂陰神。真無知之言也)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鹹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此敘想陰始終之相也。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則見惑已盡。而分別我執亦盡。然思惑未除。俱生我執猶在。習漏未盡。直至七信位。不受後有。方為漏盡。此當二三信中。故未盡也。然雖不得漏盡。無四果之六通十八變。而受陰已盡。不執身相。故能心離其形。如鳥出籠。所向自在。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舉別教之經生累劫證得一分。方到一位者。能以凡身而頓歷之。所謂圓融不礙行布也。於是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焉。此皆受盡之相也。然雖得意生身。而想陰未破。正如魇咎雖歇。而熟寐未醒。猶作寱語。此寱語人。自己雖不知作何等語。然所出寱言。已成音韻。而有倫次。令醒悟人。鹹曉其語。是則名為想陰區宇。蓋為受所覆者。見聞雖周。而全無用。喻魇不動。為想所覆者。雖比前有用。而未能圓照生死。喻魇雖去。而尚說夢話。非是醒言。別無所知也。此想陰未破之相也。夫覺明如鏡。浮想如塵。塵動鏡靜。若動念盡。而浮想消除。則於覺明心體。如明鏡當台。一塵不受矣。塵淨而鏡體自明。想除而覺明自淨。則三界一類分段生死。皆能知其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而首尾圓照。此則想陰已破之相也。想雖居於五陰中間。而前二後二。皆依妄想。而粗細不同。何況一切根隨煩惱。離此想陰。畢竟無體。故想盡而超煩惱濁焉。觀此想陰之由。則融通妄想以為其本。蓋想能融變。使心隨境。使境隨心。如想酢梅。口中水出。能通質礙。故曰融通妄想也。想陰始終之相如此。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飛者。速遣之意。如飛撽飛票之飛。精即魔黨。諸鬼魅也。附人者。另附他人。蓋受盡者不能入其心腑故。假旁人惑之也)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其人即所附之人也)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坐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求巧之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此三句是魔惑行人。徹底主意。蓋行人三學無缺。策進如飛。魔宮震恐。而設謀擾亂。惟期破戒。導YIN則定慧俱納於邪。身為魔子。魔乃晏安。若智強者。即此反為照魔之鏡。任其神變莫測。但察毀戒誘YIN。即知是魔何至為彼所惑哉)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求巧之子說法之師)俱陷王難。(妖言惑眾王法必誅)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思惑是想陰根本故。此下十種。皆由貪愛而起也)。

  此下十節明想陰將破未破之相而此先明貪致怪鬼也。阿難。彼善男子。受陰已盡。見聞遍周而虛。離身作用而妙。中間不為十境所惑。而不遭邪慮。以此虛妙之圓定。發明受盡境界。行人當此三摩地中。正好一念不起。挨拶前去。奈何心愛圓明。於圓定發明者。起一愛心。欲令覺心圓明。無不了知。而善巧方便。無不成就。將欲度生以行教化。故發憤銳思。而貪求善巧。只此一貪。便是動魔之本矣。爾時天魔。見其受盡定深。己自不安。乃候得其貪巧之便。即飛遣精魅。另附一人。無故自能口說經法。蓋求善巧者。亦以善巧惑之也。其所附之人。不覺為魔所著。自言己身已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人前。敷座說法。恐其不信。又假神變以服之。須臾之間。或比丘。或帝釋。或婦女。或比丘尼。形像不一。皆令彼見。或夜寢暗室。身有光明。種種神異。那得不動。是求巧人。既愚且迷。見其如是。即傾心曰。此真菩薩也。可不信其教化哉。於是昔之定心。今已搖蕩。菩薩曰。律儀可破也。是人即破之。菩薩曰。貪欲可行也。是人即潛行之。所謂平生之力。壞於一旦。一一墮其術中。不復能出矣。且不特此也。是說法人。口中又好言災祥休咎。變異怪誕之事。或言如來某處出世。如近世彌勒佛下生之類。或言劫火該死多少人。或言刀兵該死多少人。如是恐怖於人。令其棄家逃走。家資耗散。及至臨期。了無其事。如此者。名為怪鬼。即是貪習遇物成形者。至於年老成魔。方為魔使而惱亂是人也。及其厭而去焉。彼人威福頓失。妖妄禍發。求巧之子。與說法之師。皆束手被誅。而陷於王法矣。魔害如此。可勿覺乎。是故汝當先覺。使眼如明鏡。心如牆壁。縱魔黨紛列。不能窺觑。何墮落輪回之有。若迷而不悟。皈依順從。隨他腳跟所轉。則毀戒宣YIN。其墮無間也。必矣。

  ○問。教中聖位。俱無墮義。既上歷聖位。何故復墮。答。權漸中。經劫歷位。克定取證。故證聖即無墮義。如走者登山。匐匐層梯。節節歇息。遲則遲矣。而有升無墜。若圓頓不歷僧祇。一超直入。中間更不取證。直以初住為第一峰頭耳。故曰從是凡身。足見不取聖果。又曰上歷聖位。足見但是速以歷過而已。如飛鳥升山。舉翼即過無數梯層。速則速矣。而升墜不定。或驚疑於上。或牽愛於下。緩翼之間。已落千巖之底。故知識陰未開。未入圓通以來。不妨有墮義也。或曰。若是。則圓頓反劣於漸教乎。曰。是何言與。圓頓歷時無幾。而彼教經劫纡回。何止如圓頓之升墜乎。且圓頓以悟為要。如飛者恃翼。墜固易墜。升亦易升。如經文雲。悟則無咎。即將墜而復升也。況秉圓頓上根者。多能愛求念絕。凡聖情忘。自無招魔之愆。特佛慈曲為囑護。以戒備不虞而已。

  ○道開曰。近世昙陽子之類。即此魔也。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提中。心愛游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如南天台北五台。化人之國。昆侖之墟。乃至十方諸佛國土。無不遍往。豈知無邊剎海。不隔毫端。果熟因圓。自然發現。不必貪求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菩提。來彼求游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不自變而變他形成佛相者。由彼貪求。經歷佛土。故現剎土之佛。以投其好也)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土不一佛故人人皆變化)是人(即求游之人也)愚迷。惑為菩薩。YIN逸其心。(化定心而縱蕩不拘也)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魔口之中)好言諸佛應世。其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指目前皆是佛土者。以彼好游蕩故。以此誘之也)其人(亦指行人也)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消滅。(從他故邪見密興。捨己故種智消滅也)此名魃鬼(YIN習遇風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二貪求經歷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吻。(綿密也吻合也)澄其精思。貪求契合。(澄者靜深不動也。契合者謂以此心。上契諸佛。下合眾生也。殊不知工夫若到寂滅現前時。自然上同下合。不必貪求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謂心開之人。念念不同。如下文所雲也)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自開悟至此。皆現密契之事以惑其心也)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纏綿愛欲以遂其所求也)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魔口中也)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由彼求上契佛心故。言種種諸佛以誘其契也。女佛如近世以觀世音為女人之類)其人見故。(見其密默開心之勝事。遂並其妖言而總信之)洗滌本心。(將昔日正定之心。洗滌無余)易入邪悟。(變易而入邪知邪解)此名魅鬼(诳習遇畜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三貪求契合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愛窮萬化之根本)窮覽物化。(如烏何因而黑。鹄何因而白。松何因而直。棘何因而曲之類)精爽其心。(奮精神竭心力也)貪求辨析。(欲一一洞徹根底也。然此皆是如來盡性之事。而初心妄冀。是見卵而求時夜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元即根本也)善男子處。敷坐說法。身有威神。摧服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諸人即領魔法旨。遞相轉化。今在會中者)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涅槃菩提法身三常住果也。父父子子雖一脈相傳。而生死各不相代。且畢竟有時休。豈同法身之常住乎。推世法而謬濫佛法。非魔而何。近時滿耳。皆此魔言。聞者當速掩耳以避之也)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此又推穢土以謬濫淨土。而撥無淨居金相。如今之說。心淨即是西方。別無蓮華化生者。由彼貪求化元故。指目前斷滅者為常住本。穢污者為清淨根。以投其欲也)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先心本欲辨析萬法深本。今因魔摧伏。反以肉身相生最鄙淺事為化理元。而謂佛三常住果亦不出此。乃至撥無佛境。但執目前是則初求妙智。終淪至愚。豈非大失其辨析之初心而隨人顛倒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將魔心推究以為至理)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既令魔黨宣穢言以扇惑已。復出穢言以印證)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大意無非誘人恣YIN破戒壞大定爾)彼無知者。信是穢言。此名蠱毒魇勝惡鬼(恨習遇蠱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四貪求辨析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謂多生有緣諸聖來應化也)周流(求之不止)精研。(竭誠求之)貪求冥感。(希感動於本善知識也。且感應之道。如水清月現山鳴谷應。豈可以意求。一有此心。邪魔乘間而應之矣)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坐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魔附之身)如百千歲。(現老人相)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飲食衣服臥具藥餌)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因見其年老故知是先世之師前生知識。此正冥感懸應之事也)別生法愛。粘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求感之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既詐現冥感之事。復詐陳冥感之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有別言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佛何住乎魔言可笑)彼無知者。(即求感人)信是虛诳。遺失本心。此名厲鬼(嗔習遇衰成形者)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五貪求冥感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谧。(詳玩魔事此科當是貪求宿命。疑與下科顛倒差誤。今補下科之文於下)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愛知見者。欲盡知三世之境。而研尋處貪未來宿命偏多。不知知見立而邪魔入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知)善男子處。敷坐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即宿業也)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肇端也。此二句他心通也)佛律儀外。重加精苦。(如拔發薰鼻臥杵臥棘之類)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讦露人事。不避譏嫌。(攻發陰私欲人信伏已也。似與。眼耳二通無干)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發無失。此大力鬼(即上上品神通力大之鬼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六貪求宿命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盡。貪求宿命。(此應在前科。今補前科之文於下)心愛深入。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谧。(靜谧是禅定極境。法華所謂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之處。初心不應躁求。今且不但只求寂靜。意欲靜極發通備知幽隱之事。此所以招感魔事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求谧之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聽法得珠那能不惑)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牍。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此化畜生取聽法者。所得之珠。而授之說法之師。然後著其體也)或誘聽人。藏於地下。(先以暗埋然後對眾出之誘人驚信也)有明月珠。照耀其處。(對眾之言)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如言得珠)多食藥草。不餐嘉馔。(此下皆指魔附之人)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食少形肥皆惑人之事也)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寶藏埋藏聖賢潛匿皆陰隱之事。所以投求陰者之好也)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YIN。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州岳城隍等。世間所謂正神也。而亦為魔使者。由其宣YIN破律故。為魔眷而不敢違命耳。可見不持戒律。俱難保其為正神矣)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此三句似指山林之神)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七貪求靜谧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神通神力但得六根互用自然具足。豈可貪求。一著貪求。便招魔事。所以古人只貴眼明。不貴神通。仰山點羅漢雲。神通即不無。佛法還讓老僧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魔附之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如此土冷謙是也)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惟於刀兵。不得自在。(不堪刀兵顯是邪魅)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禅律。罵詈徒眾。讦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旁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贊歎行YIN。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如近世比臍度氣之類)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龍亦成魅。如今日黃河活龍王之類)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八貪求神力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妄想盡而真空顯。生滅除而寂滅現。深空寂滅非可貪之境也。一起貪心。便有魔擾矣)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中無所見。還從虛空。特然而出。存沒自在。(出則存入則沒)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因貪空而現空。因現空而並現諸相)誹謗戒律。輕賤出家。(即此便可驗其為魔神怪何足畏乎)口中常說無因無果(因果空)一死永滅無復後日(死後空此論儒家盛執之)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謂諸凡之證聖者。雖不空寂。猶不斷貪欲。我輩何為而不行乎)受其欲者亦得空心。(受其教而行欲者。亦得空心。魔力攝持與之俱化也)撥無因果。(以上皆撥無因果也)此名日月薄蝕精氣(二曜相迫而致相虧蝕。則沴氣成精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問金玉無情之物。何得出生。答如苌弘之血化碧。此碧便非無情矣。大約天壤間。何所不有。惟少見者多怪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九貪求深空竟)。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分段生死。自三果以下。見思未盡者。皆有之)頓希變易(變易生死。斷見思盡。生法性土者受之。二乘無學登地菩薩是也)細相常住。(變粗身為細質。易短壽為長齡。此是羅漢境界。行破之後。自然得之。今此躁求。故招魔事也)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意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裡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至遠成近。此五通中神境通也)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至近成遠。皆詐現可延可促。以投其欲也)因此心信疑佛現前。(驚異其事認優孟為叔敖也)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無始根元之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眾生諸佛皆由他生。其長壽豈有紀極。所以投其本念也)此名住世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上別有此魔王居處)使其眷屬如遮文茶。(此名嫉妒女。又名奴神。即役使鬼也)及四天王毗捨童子。(此雲啖精氣。即毗捨遮鬼。隸四天王部下。)未發心者。(已發心則護人未發心則害人)利其虛明。(利彼人定力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或時不必附人說法而親現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金剛身。則稱金剛而與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現美女則行YIN欲。如小說遼陽海神之類)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既自見魔現與之行欲。他人不見。謂彼。獨言。彼實與魔言也)聽若妖魅。(徐而聽之即此行人亦似妖魅矣)前人未詳。(前人即行人也。不詳其意。誤中其謀)多陷王難。(以妖[罩-卓+離]法)未及遇刑。先已干死。(肝腦竭也)惱亂彼人。以至殂殒。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十貪求永歲竟)。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昔佛住世時。諸魔壞法。佛神力故。皆不能壞。魔作誓言。如來滅後。依教出家。破壞佛法。佛即墮淚曰。無奈汝何。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是知末世壞法比丘皆魔侶也)或附人體。(或附比丘)或自現形。(自現比丘)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贊歎YIN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YINYIN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自說法之師傳與弟子。如是相傳。總是一YIN。總是邪精所魅也)近則九生。多逾百世。(害延後世。源流不絕。何其長也)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大阿羅漢)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見谛直正)深信(樂欲無厭)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慧眼圓明洞照魔奸)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觀佛遺。難足知阿囑四分入滅亦假示現。而依佛留願在世冥救也)。

  此囑當機留願度生也。阿難當知。此十種魔者。曾有誓言。於後末法世時。削發披缁。入我法中。破壞我教。雖如來無可奈何也。且自起初惡魔所附之師。傳與弟子。代代相承。YINYIN不絕。自九生以逾百世。害亦長矣。此教盛行。令真修行之人。生為魔眷。死作魔民。失正見而墮地獄。再無出頭日子。害亦烈矣。降魔護正。非子而誰。是故汝今未須先取寂滅也。縱使已得無學。亦當且留悲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度此正心深信之眾生。令不著魔。而得正知見焉。庶於汝所雲。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者。為不虛矣。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一大事已明。此恩可不報乎。然汝無別可報也。遵依今日佛語。留願度生。流通教法。即名報佛之恩。庶於汝所雲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者。為不虛矣。汝勉乎哉。吁。欽聞斯囑。而不痛心下淚者。木石人也。

  ○總結獨多此一段。與前後不同者。以此十魔。破佛律儀。更甚於四陰諸魔。故須苦口叮囑也。

  阿難。如是十種禅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此與前稍異。前之忖量。謂不忖己之所造勝劣與佛何如也。此之不忖。謂不忖說法人之真假也)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此亦異前。謂得聖師而登聖果也)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前專責阿難。此等字兼囑大眾)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此總結想陰十境而勉令覆護也。講與前同。

  ○尊者所以結集諸經者。受佛囑也。即今教法流通。孰非尊者憫世之心。悲救之力耶。

 

上一篇:楞嚴說通卷十
下一篇:蔡禮旭:共同語言好溝通好引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