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法裡面講,貪瞋癡慢這是根本煩惱,疾病從哪裡來的?疾病真正的因,佛家講這叫三毒,就是病毒。最嚴重的病毒,人人都有,它發作要有緣,有緣它就發作。因沒有緣不要緊,它不會結果,果就是病,這個病現前。因是什麼?因一般講是煩、惱、怨、恨、發怒。所以有人研究,病怎麼生的?一個是上火,一個就是發脾氣,喜歡發脾氣的人、容易上火的人,他身體一定不好。所以在平常的時候、在修養的時候,就要把這些東西降低,欲望要降低。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學問,他從小就講,第一個,你看「大學」裡面教的「格物」,格物是什麼?物是欲望、物欲,格是格殺,你自己跟你自己去打一仗,把物欲要打敗。打敗之後,你才能夠「致知」,智慧才能現前。智慧為什麼不能現前?是欲望把它障礙住了,利令智昏,欲望障礙住了。你欲望沒有的時候,你心地就清淨,清淨心生智慧。智慧現前,意才能誠,心才能正;心正,決沒有自私自利念頭,決定沒有對立的念頭。在佛家講,如果人能夠把我忘掉,無我了,不跟任何人對立,你才能入佛門,這才真正入佛門。佛家講「邊見」,我們現在講對立。今天世界上的沖突,沖突怎麼發生的?沖突就是對立發生的,我不跟人對立,哪來的沖突?就沒有沖突了。所以說,不能跟人對立,不能跟事對立,不能跟萬物對立。這個化解,那心胸多自在!那多快樂!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講修養身心,他是從這裡講起,這是真正的教育,然後才講到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他是有一套程序的。如果前面沒有這四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那底下就都做不到了。所以這個基礎的東西在古時候統統都是在,我們現在講未成年之前,也就是小學必須要學會的。他有這麼好的一個修養,所以他人思想純正,他沒有邪思,這對於身心健康就帶來很大的幫助。至於一生的際遇,這是講緣分,古人也講緣分,佛家更是講緣分,隨緣而不攀緣。隨緣,緣就是今天講的機會,有這個機會就做,沒有這個機會不求。而且尤其告訴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不如無事,你看,你過的是一種很清淨的、寧靜的生活,那就是神仙生活。
仁愛和平講堂—如何克服挫折 (共一集) 20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