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信願要來向大家報告的題目是《超世本願唯說念佛》。
超世是指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本願就是諸佛如來在因地所發的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超世本願。諸佛有總別之願,總者四弘誓願,別者如釋迦佛五百大願、藥師佛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殊勝大願。總願就是同於十方諸佛如來,在因地所發的願,四弘誓願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諸佛如來在因地修行都有發這四弘誓願,別願就是別於不同諸佛
因地所發的願。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與藥師佛所發的十二大願、與釋迦佛所發的五百大願,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然今彌陀別願超過諸佛別願,故《大經》言:「我建超世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條大願超過三世諸佛如來的別願,就是在《無量壽經》所講我建超世願。「我」就是指法藏菩薩,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建立了四十八條大願,要超越三世諸佛如來的別願,所以叫做我建超世願。
又言:「發願踰諸佛」,「踰」就是超越的意思,發願要超越諸佛如來別願,這就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為什麼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要超越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別願?因為十方眾生無量無邊之中,有逆惡的凡夫,逆惡的凡夫不能依諸佛的別願得解脫,這逆惡的凡夫要如何解脫生死呢?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慈悲憐憫這類的眾生,因此發了四十八條大願的第十八願,誓言救度上聖下凡
所有一切的十方眾生,當然包括逆惡的凡夫眾生。
阿彌陀佛別願名超世別願,也名別意弘願。「別意」就是指別於諸佛如來的別願,「弘願」指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非常的弘廣,攝機無盡故,所以叫做弘願。彌陀別願恆通四十八願,別局第十八願。故第十八願釋尊名為本願,祖師贊為王本願、本願王。阿彌陀佛的別願有四十八條,第十八願是四十八條大願之中的根本願,因為第十八願誓言要救度盡十方每一個眾生。所以對凡夫眾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言,阿彌陀佛每一個都要救度,所以對眾生可以往生能夠滿足佛所發的心願目的,這就是阿彌陀佛發願本意。對我們眾生在因地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最重要,所以四十八條大願當中有誓言絕對救度的就是在第十八願。
第十八願因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惟除五逆誹謗正法
四十八條大願當中唯有第十八願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絕對救度,所以第十八願是法藏菩薩要以六字果號攝盡十方眾生的根本心願,所以第十八願叫做王本願、本願王。
世尊在《無量壽經》說:【其佛本願力】,「本願」這兩個字就是世尊在《無量壽經》所開示。本願有二義:
第一、因本
第二、根本
因本是對果末而言,因位的誓願就是四十八願的每一願皆是本願,根本是對枝末而言,眾多的誓願之中的根本誓願。四十八願之中唯有第十八願是根本主要的誓願,彌陀誓願雖有四十八,唯有第十八願為王本願,此本願之王唯說念佛。第十八願言:
十方眾生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十方的眾生修什麼樣的因可以得到法藏菩薩「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誓言絕對的救度呢?因願文法藏菩薩講得很清楚,乃至十念。第十八願九句,每一句四個字,四九三十六個字,讀兩遍就了解。只有修什麼因可以得到法藏菩薩「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救度呢?「乃至十念」。乃至十念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乃至」就是一多包括之詞,一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論是長在一生的多念,或者短在十聲一聲的少念,都是在「乃至」這兩個字之中。「乃至」這兩個字充份顯示法藏菩薩的大慈大悲,因為因願是法藏菩薩所誓發的,所以法藏菩薩成就阿彌陀佛他到底要救度十方的眾生,要求眾生要修什麼因,我們在因地要求果地的凡夫當然要了解。我們若了解,我們的心就可以與佛心相應;我們若了解,在稱念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心相契。乃至十念就是十方的眾生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的稱念,我絕對將他救度。這就是「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願心。既然阿彌陀佛因地的法藏菩薩要用果地的名號救度十方眾生,只要求眾生稱念果號便加以救度,那麼我們眾生在因地要求往生西方果地我們要如何修行呢?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依第十八願確實是念佛法門,當然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聽從阿彌陀佛的誓願啊!這樣念佛就是契入阿彌陀佛的願海。
而第十八願成就偈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成就偈就是釋迦如來對法藏菩薩所發的因願解說,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願願圓滿成就。所以世尊的解說叫做成就偈,第十八願的成就偈世尊說:「其佛本願力」,就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就在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之中。「聞名欲往生」,眾生聽聞六字果號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呢?
下面兩句就是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皆」與「悉」這兩個字都是通通的意思。每一個聽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眾生,想要往生到極樂世界,通通都可以到阿彌陀佛的國土,自然得到三不退轉的菩薩。這首第十八願的成就偈我們也可以看出修因是聞名欲往生,「聞名」,聽聞六字果號,阿彌陀佛可以使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道理;聽聞六字果號,可以使我們稱念解脫的道理;聽聞六字果號本願生起始末,聽聞六字果號法藏菩薩發願的用心,這都是「聞名」這兩個字的意思。「欲往生」,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所以釋迦世尊這首成就偈,把它拿來對照法藏菩薩第十八願的因願文,我們非常清楚明白,只要我們修乃至十念的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便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而且是萬修萬人去。
因為世尊在成就偈用「皆」與「悉」這兩個字,正是永明延壽大師所講的萬修萬人去的意思。天親菩薩闡釋此偈之意,而於《往生論》言: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天親菩薩將世尊第十八願成就偈的這個意思在《往生論》同樣用一首偈語來說明,「觀佛本願力」,這個「觀」有信知的意思,信知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相信當然才會稱念啊!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可以令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就有稱念之行。阿彌陀佛本願已經成就了,所以本願力就是有救度念佛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威神功德力。
「遇無空過者」這句就是在說信行阿彌陀佛本願名號的行者,絕對沒白信、沒白念的意思。對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若對六字果號阿彌陀佛的本願不是很了解,往往雖然口稱佛號、心疑本願對往生一事,不敢在心中肯定、決定,所以對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始終充滿著懷疑與顧慮。一天佛號念三千聲、五千聲,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充滿了疑惑。往往老菩薩若較沒聽聞經教,認為我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將來在臨命終之時,阿彌陀佛不知會不會現前來接引我?如果不會我一生念佛不就白念了嗎?絕對不會!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講得非常的清楚。「遇無空過者」,遇到六字果號一生稱念的人,絕對不會空過、不會白念。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可以使稱念的人快速滿足了六字洪名的不可思議威神功德。名號叫做萬德洪名,叫做無上功德。因為是法藏菩薩所成就的法藏菩薩是古佛再來人,已經成就了佛道的阿彌陀佛,為了要救度盡十方每一個眾生,所以就示現國王,發心出家。法藏菩薩發了四十八條大願,在發願之時,是以古佛的真心稱性發願,在兆載永劫的修行,是以真心稱性起修。所以四十八條大願的滿足,是法藏古佛修諸六度萬行,滿足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的每一行,才使得四十八條大願每一願圓滿成就。
修行用真心起修這是諸佛菩薩,我們凡夫雖然三業修行,但往往夾帶著煩惱心、意識心、無明心、生滅心,所以所修之行不能稱為功德,因為與本性不相應。本性是一法不立,諸佛菩薩的修行是用真心在起修,所以所修的功德是無為、是無漏、是無上、是真實。所以萬德洪名是法藏菩薩成就要回施給十方每一個眾生,因此使得信行阿彌陀佛的行者得到了無為、無漏、真實、無上的功德,這就是法藏菩薩發願修行的本意。所以天親菩薩看出法藏菩薩這真實的本意才會開示:「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龍樹菩薩據此第十八願及成就偈之意而於《易行品》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開示:阿彌陀佛的本願如是。「如是」就是下面所要講的道理:「若人念我,稱名自歸」,若有人稱念我的名號即入必定。「即」就是顯示稱名的當下得到,隨時、立即的意思。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當下就入必定,「必定」就是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正定之業。所以龍樹菩薩說:「即入必定」這句,可以顯示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生業成,當下就得到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佛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譯為漢語的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就佛道的意思。「是故常應憶念」,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可以使稱念名號的眾生當下就得到往生決定,所以才要常常稱念。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這段的開示,可以使我們明白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生當下決定。就因為往生可以在平生當下決定,所以我們平生才常常稱念阿彌陀佛。如此的認知,就是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道理原本就是如此。不論是龍樹菩薩、或者是天親菩薩,都是同樣的開示,使我們念佛的人在心中建立了對阿彌陀佛本願的信心。故知:乃至十念就是稱名自歸、常應憶念也就是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
所以第十八願因願文「乃至十念」,就是念佛的法門。臨終方遇此法之人,則十聲一聲一念亦得往生,為什麼在臨命終念一聲十聲南無阿彌陀佛的行者,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在《觀經》下品下生看到這個事實,下品下生的人,在平生造五逆十惡之罪,臨命終遇到善知識,為他開示阿彌陀佛的妙法,教他稱念十聲的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品下生。為什麼一生造盡逆惡之罪的人臨命終念十聲的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確實是令人很難相信,可是經文是釋迦世尊所開示的,我們不由得不信。因為世尊所開示的是聖言量、是真實、是如實、是不欺眾生、不騙眾生,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絕對的救度。
我們凡夫用意識心去看待一生造逆惡之人,他根本就不夠資格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阿彌陀佛成就的本願力就是十方任何一個眾生,只要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通通平等的救度,萬無漏一的大悲本願絕對救度,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所以我們對《觀經》下品下生逆惡之人,在臨終念十聲的佛號,能往生有懷疑,就是因為我們對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太不了解。如果我們站在阿彌陀佛慈悲憐憫十方每一個苦難的眾生,我們對念佛往生很多的疑惑顧慮自然就消弭。因為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平生造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念十聲的佛號,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不解救嗎?當然解救啊!因為這類的眾生,也是十方眾生之一啊!阿彌陀佛對十方每一個眾生的救度是慈悲、是平等、是主動、是無條件,是不嫌棄十方任何一個眾生。所以我們知道佛是這麼麼慈悲,在救度十方每一個眾生,當然在心中對阿彌陀佛就會越恭敬、越信受、越有信心、也會越想要念佛、越體解到佛的大恩大德,才會越想要念佛啊!越體會到佛的大慈大悲,才會越想要斷惡修善啊!
這是一定的道理。了解阿彌陀佛的因願「乃至十念」可以使任何一個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的稱念,都可以往生,在內心真心體會,當然會越認真念佛。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孩子才會越想要孝順父母,這是一定的道理。
阿彌陀佛的本願,對十方每一個眾生的慈悲憐憫,就是像父母對兒女的愛心付出。所以這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道理、意義實在非常的深奧。
其他之人則應上盡一形而念佛,臨命終才遇到六字洪名的人,與平生遇到六字洪名的人是在遇緣不同,遇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法緣各人不同,每一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當然信受六字果號之遇緣不一樣。所以平生遇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人,平生念佛就平生往生決定;臨終才遇到南無阿彌陀佛的人,臨終念佛就臨終往生決定。不是說念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千念萬念,要念到臨終一定要有正念才感召阿彌陀佛現前來接引,實在不是這個意思,但是臨終正念往生這是事實。因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條大願之中,有一願叫做「臨終接引願」,這個願就是誓言要救度十方眾生臨終現前接引。所以十方的眾生,無論修念佛或諸行,法藏菩薩誓言要現前接引,使這位行者可以有了正念、心不顛倒、往生西方、圓成菩提。所以我們念佛的人臨終的正念,是因為佛菩薩現前才有了正念,這個道理再另外以一個專題來向諸位報告。
那麼無論在平生或臨終得遇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六字洪名本願絕對的救度。故知:念佛乃是彌陀對十方眾生救度的招喚與約束,故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的二河白道喻形容
彌陀救度的招喚而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這二河白道喻形容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招喚講:你一心正念直來,「一心正念」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在娑婆因地直向西方果地。「我能護汝」這句話就是阿彌陀佛對念佛充滿疑心擔憂的眾生所開示的,你只要一心正念直來我西方佛國,我有能力保護你、我有本事護念你、我有本領護持你,阿彌陀佛為什麼會對念佛的行者做這樣的開示呢?就是因為眾生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充滿懷疑與顧慮啊!眾生若都很有信心,阿彌陀佛何必要說這種話呢?
阿彌陀佛有大神通、大慈悲、大智慧,了解我們眾生的擔憂與顧慮啊,所以佛對我們眾生講:「我能護汝」。我有能力保護你、護佑你,也就是說我有能力救你往生我西方佛國。你只要一心念佛直來,我就有本事救度你,這樣的話我們如果還不相信,那煩惱就太重了。
又於〈定善義〉之真身觀雲:《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觀經四帖疏》的〈定善義〉在第九觀的真身觀善導大師說:《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當中唯有顯明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得生西方佛國。
若沒有善導大師跟我們開示,我們也還不知道原來法藏菩薩所發的四十八願,願願就是要用六字洪名救度十方的眾生。
又於《法事贊》雲: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
專心想佛佛知人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要以念佛來救度十方的眾生,十方的眾生若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思念這個眾生,實在佛在想我們眾生,我們眾生沒在念佛,佛也是在思念我們眾生。
又雲: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世界是無為界,隨緣雜善眾生恐怕難以得生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故使如來選要法,假使要讓如來來選取令眾生可以往生西方報土的要法,如來就會教眾生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來示現一位了不起的祖師,跟我們開示這樣奧妙的道理。我們如果依教奉行一生念佛,便可以往生到阿彌陀佛的真實報土。
在《觀經疏》之結論更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四帖疏》是善導大師對《觀經》的解釋。《觀經》十六觀世尊講完,咐囑阿難尊者持名念佛,所以要如何來修持《觀經》的教法呢?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善導大師才會在《觀經四帖疏》的結論講:「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故願生極樂之人,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此是彌陀本願之行,念佛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
最高無上之行,善導大師謂之正定之業,正定之業就是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
因為念佛是法藏菩薩選取要救度眾生的方法,所以我們眾生在因地念佛修因便與西方果地阿彌陀佛因果相應,佛凡一體。凡心與佛心相契,所以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便可以契入阿彌陀佛的願海之中。
因此印光大師在《文鈔》經常開示:
【仗佛慈力,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決定往生西方】。
依靠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真信就是「信」,切願就是「願」,持佛名號就是「行」,具足信、願、行三資糧,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往生已定、平生業成。念佛是正定之業,往生在平生決定。
而法然上人依善導大師之啟示,在他所著作的《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結論雲: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正定之業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佛名,為什麼稱名必定往生呢?依佛本願故。法然上人將念佛的往生道理一句話顯露無遺,依佛本願故。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念佛,所以我們念佛,佛要救度我們,我們要往生,當然佛凡一體,機法相契,往生西方,因果符合。此就是依卷首開宗明義所標舉之「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前後遙相呼應,顯示始終一貫之宗義。
何以阿彌陀佛以稱名為本願不以其他諸行為本願呢?此法然上人於其《選擇本願念佛集》之第三本願章有很簡要的解說:
【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不以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
為什麼阿彌陀佛不要依其他的修行作為本願,要以念佛作為本願呢?因為念佛簡單、容易。十方的眾生之中有上聖有下凡、有根性很猛利的人、也有根性很愚鈍的人,所以用最簡單、最容易的修行才能夠契應十方機類。阿彌陀佛是大智慧的聖者,對十方的眾生非常的了解,因此才會要使十方每一個眾生都用最簡單、最穩當、最容易能夠往生的方法念佛來救度眾生。平等慈悲故、普攝一切故,不論缁素賢愚、善惡淨穢,亦即是不論何人,只要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皆得平等往生報土,同證無量光壽。
阿彌陀佛的心因為慈悲平等,要普攝十方每一個眾生,所以無論出家在家、無論聖賢愚鈍的人、無論善人惡人,通通都平等救度,所以十方的下凡眾生,念佛可以往生就因為法藏菩薩發願本意,原本就是要救度這類的眾生為先。所以每一個人念佛都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來自於法藏菩薩平等慈悲絕對的救度。此即是善導大師於《法事贊》所雲: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
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人天的眾生不論善與惡,念佛通通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證悟到阿鞞跋致的菩薩。
又《選擇本願念佛集》第六章雲:
【凡四十八願皆雖本願,殊以念佛為往生規】。
法然上人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四十八願雖然都是法藏菩薩的本願,但念佛是法藏菩薩要救度眾生的方法,所以對因地的眾生而言,要修因才能感果啊!修什以因可以感召往生西方報土證成菩提之果呢?念佛!所以法然上人的開示、與善導大師的開示、與龍樹菩薩的開示、與天親菩薩的開示都同樣。
又雲:【四十八願中,既以念佛往生願,而為本願中王也,是以釋迦慈悲,特以此經止住百歲也】。
法然上人這段開示,就是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叫做念佛往生願,是四十八願之中的本願王。所以世尊大慈大悲,在一切佛法滅盡還留《無量壽經》,在永遠的後世廣度眾生。為什麼要留《無量壽經》廣度眾生呢?因為《無量壽經》是在彰顯阿彌陀佛本願。四十八願在《無量壽經》講得非常的詳盡,《無量壽經》是世尊教我們一向專稱彌陀名號的修行。因為阿彌陀佛的願是超世大願,永永遠遠要以六字洪名廣度三世的眾生。顯示阿彌陀佛誓願的經教就是《無量壽經》,所以《無量壽經》與其他一切經來較量,《無量壽經》就是經王。因為一切經都滅盡了,唯有留《無量壽經》廣度眾生。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這是《無量壽經》的經文。世尊慈悲憐憫眾生,以《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廣度眾生,這就是因為阿彌陀佛超世大願故。此稱名本願之意,存覺上人於《六要鈔》簡要明快解釋講:
稱佛名號得往生益
是佛本願如此信知
是名至心、信樂、欲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具足了四十八願第十八願的三心:至心、信樂、欲生,也就是以「乃至十念」這句因願文去實踐,所以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唯說念佛。我們在因地要往生西方果地的人,只要一心念佛,依佛本願,決定可以往生到西方佛國。了解這個道理,我們老實念佛,求生西方,便可以解脫生死。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