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祖古顏班:你的學佛動機是什麼?檢查下對不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偉大的佛陀將殊勝的妙法傳留在人間,讓輪回中的芸芸眾生可以通過聞思修佛法,得到身心的安頓、自在與清淨,也讓許多修行人有機會得到究竟解脫與圓滿的成就。佛法歷經二千五百多年,不管是在東方或西方世界,已經成為不分國界的信仰。在佛教昌盛的地方,想要學佛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要學習到正確的教義和實修的系統,也不是人人都有這個因緣。更何況在宗教信仰不自由或受限的地區,要聽到真正的佛法就更困難了。

  雖然佛法還存在世間,想要學佛的人還是要有因緣福報,才能接觸到傳承清淨的佛法,並從佛法中受益。不然,就算佛法還在世間,如果我們毫無所覺,對自己也沒有用。就好像雖然太陽出來了,但對於盲人來說,依然生活在如同黑夜一般的世界裡。又好像走在沙漠中非常口渴的人,如果來到河邊卻不去喝水,也沒辦法解渴。因此,首先要有機緣,然後自己也願意接受佛法,追隨具德上師系統地聞思修佛法,才會真正得到法益。

  有因緣接觸到佛法的人,因為學習佛法的動機和心態不同,受到的法益也將不同。

  一、苦痛恐懼的驅使

  有的時候,人們因為生命中遭遇了很大苦難,身體受到很嚴重的病痛。又或是家庭、工作、感情等方面受到巨大的挫折等等,才想開始接觸佛法。希望從信佛、學佛中,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和幫助,早日脫離這些痛苦和障礙。也有的人是因為曾做了些壞事,不管有沒有被發現心裡總覺得十分害怕,怕死後會墮地獄。所以想求助佛菩薩,請佛菩薩原諒他的惡行。

  事實上,受到苦難、病痛和恐懼也沒什麼不好,病痛、苦難或惡行的忏悔,可以成為進入佛門的緣分。否則,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學佛呢!但是,這種只是為了想脫離病魔、苦難、深怕未來進入地獄的心態,會讓人在一種求助和恐懼的心理下學佛。這就將學佛的定義和佛法的范圍想得太狹窄了,對人們能產生的效果也就很有限。這種動機沒什麼不好,這是學佛過程中,比較初級階段的心態。這種心態是可以隨著修行,慢慢進行轉換的,讓它不斷增長。

  二、祈求世間的好福報

  有些人學習佛法,是為了追求現世衣食住行的滿足快樂,或追求來世的福報。再或是僅僅為了研究研究佛學,得到某些佛學上的學位等等。尤其是現在,有的人為了追求事業的發展、工作的順利、升官發財等等到處拜師求法。很多人認為藏傳佛教是有求必應的密法,可以求財得財、求官得官。其實,密法和顯宗一樣,都是講因果輪回的,都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如果他不只是為了個人求福報來學佛,也不算不好,但這種為了現世和來世的人天福報而學佛的心態,對佛法法益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這種心態還是不究竟!

  三、為自他究竟解脫

  什麼才是比較究竟的學佛動機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人事物,世上的一切本就在生老病死的無常中。無常來的很快,但是來之前所有一切變化,大多數人是沒有感覺的。你在人世間享有的功名利祿等種種福報,會在無常中到來,也會在無常中消失。包括我們最執著的身體,也不會永遠屬於我們。

  所以,我們前面所說的兩種學佛動機所能得到的法益不是沒有,而是很短暫很有限。當我們理解了無常之後,不要單單只為了暫時脫離痛苦,或求暫時的福報來修佛法。暫時想脫離痛苦當然是有必要的,沒有痛苦不會讓人成熟,也不必要來學佛,就是因為有苦才來學佛。但是要知道,這種苦不是只發生在今生,一旦自身的業力沒有清淨,這些痛苦與煩惱在生命的輪回中,有永久存在的可能。

  因此,我們要將學佛的眼光放遠一點。要為了自己脫離這一切痛苦,也要讓所有受苦的眾生脫離一切痛苦。要為了自己得到脫離輪回永久的快樂,也要讓所有眾生得到脫離輪回永久的快樂,用這樣的心態來學佛。這種為了自己和眾生究竟解脫的廣大心態,才是真正的究竟,也才能得到真正究竟的法益。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稱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大乘佛教徒。

 

上一篇:“厚德載物”是哪幾德?
下一篇:注意!這些生活用品竟然有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