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四四頁:
疏【三、境行一對者,以境為宗,令起行為趣。境即是所觀之理,對能觀之智,故名為境。言崇尚此理,其意雲何?既知彌陀自性,淨土唯心。正欲即此以為真境,而起觀行,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其趣也,不徒為曉達此理而已。】
這一段是五對裡面的第三對,說本經的宗趣。『境』這個字,如果依後面注疏裡面的解釋,那就是以彌陀名號為境界。四個字的名號,當體就是法界。四個字的名號,意思一定要曉得,「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是量,「佛」是覺。這四個字也就是我們自心,天台家講「自心一念,具足三千性相」,實在講,我們平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一樣不覺,所以叫無量覺。因此,『境行一對』裡面就是『以境為宗』,而以『起行為趣』。
『所觀之理』與『能觀之智』,也就是所念的佛對我們能念的心,能念的心就是觀智,所念的佛就是境界。佛法與世間學術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能所不二、境行一如,妙就妙在這個地方。「能觀之智」是我們靈明不昧的心,靈覺是沒有間斷的,可是我們今天的靈覺有了障礙,不能透出來起作用。這個障礙歸納起來,一類是煩惱,一類是所知障,這是兩種障礙,經上也講三障,三障是惑障、業障、報障,但是二障包括三障,因此,我們的靈明覺了的心就不能夠透出來。現在佛教給我們這個方法,就是用念佛的方法恢復我們的本性。可是我們對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了解,那就是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是一不是二,要明白這個道理。
『言崇尚此理,其意雲何』,為什麼要推崇境行一對?把這個大意給我們說出來,就是彌陀是「自性彌陀」,淨土是「唯心淨土」,所以境智不二,意思就在此地。
『正欲即此以為真境,而起觀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應當要明了,這個字就是「自性唯心」、「所觀之理」,什麼字呢?阿彌陀佛四個字。離開自己心性沒有名號,離開名號也沒有心性,這話怎麼說?我們還用比喻來說,譬如我們作夢的時候,夢境就是我們心變現的,離開了心沒有夢境,離開夢境也沒有心,作夢的時候那個心就變成夢境了,所以心跟夢境是一不是二。我們用這個例子來體會。我們現前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像那夢中境界一樣,阿彌陀佛是從我們能念的心變現出來的境界;能念的心是智,所念的名號是境。從這意思來觀察這個經裡面所講的道理,你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要以這個『為真境,而起觀行』,觀行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其趣也』,淨土修行關鍵就在這兩句,一部《彌陀經》也就是說的這個兩句。所以真正要想成就淨業,念佛就非常的重要。平常研究這些經論都是為了在念佛堂念佛,使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執著,真正能做到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使我們在短期當中就能有成就。這樁事情,我總想抽出一個時間來跟諸位詳細的說明,那就是我們念佛的時候應當要用什麼樣的心態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這樁事情如果錯用了心,是很難得效果的。理雖然明白了,還得要曉得我們用什麼樣心態來念。
後面這一句『不徒為曉達此理而已』,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了,不肯去修行、不肯去念,這也是枉然,也不會成就的。
疏【四、行寂一對者。】
這五對是一層比一層高,境界一層比一層殊勝。『行』就是前面的境行。
疏【以行為宗,令至寂為趣。】
『寂』是什麼?實在講就是一心。
疏【言崇尚此念佛觀行,其意雲何?良繇心雖本寂,多生習染,觸境生心。若不修觀行,縱令強抑妄心,終非定慧平等。】
這在修行過程當中幾乎都會遇到的,不僅是宗門教下,乃至念佛也避免不了,所以我們要曉得,觀行非常重要。『觀行』,在我們修淨土法門來說,就是信願持名,這就是觀行,要認真的去念佛。念佛的目的,前面說得很清楚,是要求得一心不亂,這裡給我們講『良繇心雖本寂』,我們的心本來就是一心、本來就是不亂。
現在心不寂、現在心亂了,怎麼亂?這底下把原因說出來,『多生習染,觸境生心』,八個字說得明明白白。「多生」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習」是習氣,「染」是染著。多生多劫的習氣染著,染是染污,著是執著。所以六根一接觸六塵,那個習氣起作用,立刻又被外面境界所染,又起分別執著妄想。這樣一來,把我們本來寂靜的心失去它的面目、作用。所以佛才告訴我們,若不修觀,『不修觀行』不能恢復;一定要修觀行,就是信願持名,我們就走這個路子。
大家要是真正明了了,這個是要大的覺悟,要真正的覺悟,習染可怕!可是今天學佛的同修,哪一個人不在拼命增長習染?不但不能把習染減少,還希望天天增加,這是大病。怎麼說增加呢?譬如特別是初學同修,他什麼經都要看,什麼法門都要學,他要博學多聞,這個就是增長習染。如果拿世間作學問來說可以,他去搞佛學,他沒錯,他這個搞法是對的。他要是學佛,他就走錯了路,學佛不是這個學法。學佛是什麼?是要得一心不亂,是要明心見性,目的在此地,不是博學多聞。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玄義裡面講,博學多聞是「增長邪見」,不學也不聞是「增長無明」。怎麼辦?給諸位說,學一樣,專精不求廣博。現代學佛沒有幾個有成就的,原因在哪裡?不得法,方法用錯了。
佛法修學跟世間法的觀念不一樣,胡適之所提倡的為學要像金字塔,先要博,慢慢的精,這是世間的。佛法裡面求學的方法,把金字塔顛倒,先專後博,他是這個學法。最初都是一門深入,為什麼?你的心才能清淨。多的時候,他必定起分別,他的心得不到清淨。自古以來,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大德,諸位看看《高僧傳》、《居士傳》,你就曉得,所有成就的人一生都學一樣東西,一門深入,入進去之後他才求博。
《華嚴經》上就很好的例子,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參就是博學多聞。他一開始學,是不是這樣子?不是的,一開始學跟一個老師,文殊菩薩,在文殊菩薩那裡,他是專攻、專修,他修一樣。一樣修成功了,這個修成功了,在禅家講就是開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教下叫大開圓解,念佛人是得一心不亂,要修到這個境界;這個境界,那就畢業,告一段落了,從此以後就博學多聞。佛法修學就像樹一樣,它先有一個干,然後慢慢有枝葉、花果,像這個樣子,它不是像金字塔。
但是我們今天許許多多學佛同修弄顛倒了,用金字塔的方式,一開頭博學多聞,到處聽、到處去看,搞得頭腦亂七八糟,理都理不出頭緒。問他是樣樣都懂,這是不錯,是個大佛學家!煩惱有沒有斷?沒有。是非人我、貪瞋癡慢一點都不能斷,不能得定、不能開慧。他學那麼多,那叫世智辯聰,那是記問之學,你看得多、聽得多、記得多!不是從你自己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一點希望同修們要注意到。
我這麼多年來,在講席當中建議同修學一家之言,你會有成績。我今天找不到老師,是真找不到老師,你所遇到的老師,那個老師大概也跟你差不多,也都是博學多聞的老師,也都是記問之學的老師。記問之學連儒家都不要,《學記》裡面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我們找不到老師怎麼辦?找古人。我們今天要學《彌陀經》找不到老師,找蓮池大師,這個注解是蓮池大師的,我們依蓮池大師這個注解就行了。
你也許說,蓮池大師這個注解我們看不懂,實在講這個不是難事情。我今天把我自己讀這個注解的心得跟諸位報告,我不講解,你們念這個注解也一樣,只要誠心誠意從頭到尾去念,不要著急,這個事情急不得的。底下這句話就說『強抑妄心』,這就急!這個事情急不得的,古德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能把《疏鈔》從頭到尾念一千遍,你就會開悟。為什麼開悟?你要是不著急,慢慢的念,念上一千遍,你得定,你已經一心不亂,成功了;不知不覺的成就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大徹大悟,這有道理!
所以真正的善知識,他要找一個學生,學生向他求教,他一定會先問:你學佛多久?你看過哪些經典?聽過哪些人指教?你要說「我看過許許多多的經論,我聽過很多法師大德講經」,他就很客氣:不錯,很難得,你很不容易!給你合掌贊歎幾句,你去!不能教了。為什麼不能教?諸位要知道,眾生的習氣先入為主,他滿腦袋的佛法,你老師在給他講東西,他跟你辯論,他不服氣,那還教什麼?沒法子教了。這就是你學佛一開端走錯了路。
你要是遇到這個善知識,人家問你:你念過什麼經?我初學,還剛剛接觸到。有沒有聽過人講經?沒有聽過人講經。他就會把你當寶貝,決定不放棄的,一個人也教你。為什麼?一張白紙,干干淨淨,沒有受過污染,這個人好教,沒有成見,教他什麼他能完全接受。所以一個善知識碰到這樣的人,他一生當中碰到寶貝了,可以傳他的法,這不簡單。今天說老實話,善知識也不容易遇到,遇到了,他也不會教你。所以不得已只有找古人,今人找不到找古人。學《彌陀經》,找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學《華嚴經》找清涼大師、李長者,這唐朝時候人,只能這個樣子。這是我們要想真正學道、要想成就,唯一的一條正路,光明大道!
幾時才可以出去參學?我們到處聽聽、到處去看看呢?要在這一門裡頭真正有了心得,譬如開悟、悟處。你能把這一部《彌陀經疏鈔》念上十年,十年之後,你再出來聽各家的講經說法,看各種不同的這些注疏,你不一樣了,你那是真正有參學的資格,為什麼?我一部經下十年的功夫,到那個時候你慧眼開了,法眼也開了,你無論到什麼地方去觀摩決定得利益,不會受害。如果不在一部經上打下十年的基礎,說老實話,沒有資格參學。
現代佛學院為什麼出不了人才?我過去也教過幾年佛學院,現在我都不去了。為什麼不去?我已經明了了,那是講演比賽大會。學生是聽眾,這個鐘頭甲老師來講一個小時,底下一個小時換乙老師又換上一門課。學生能不能吸收?完全不能吸收,才講完了,馬上換個老師、換個課程,他都忘光了,前面忘光了。剩下來的時候是「某個老師怎麼樣?這個老師怎麼樣?」在那邊張家長、李家短,在那裡批評。咱們何必參加這個講演比賽大會呢?再不跟人比賽,所以我也就不去了。那是花了時間、花了精力得不到效果,不如自己在家裡看看經、念念佛,真正有受用。這是我將自己求學一些經驗貢獻給諸位同修做為參考。
『若不修觀行,縱令強抑妄心』,抑就是壓制,這就是操之過急,這個很麻煩,所收的是反效果。譬如參禅的人,他勉強控制自己的妄心,即使修禅了,也是有定沒有慧;這個禅怎麼樣?叫癡禅。縱然把一切妄想都放下、都不想了,最後修成無想定,變成外道了。縱然修成功了,他將來往生到四禅裡面的外道天,就是無想天,學佛學成外道了。學教,如果用心過度,好強好勝的心切,我們看到很多,吐血的,還有神經錯亂的。我過去也有個同學就是用功過度,不眠不休的在研究經,搞了十個月之後不能看經,他告訴我只要一看到經本一片漆黑,一個字都看不見,變成這個樣子,用功不得當!參禅也是如此,念佛也是如此,決定不能操之過急。要想急於成就,決定走岔路的,不能太緩也不能太急。所以佛法教你從容中道,你才能成功。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不要以為這休息不可以,我又間斷了,那你體力受不了,你不是那種根性!那個體力好的,一天只需要睡兩個鐘點,那太好了,他念佛可以七天七夜不眠不休,行!我們身體不行,決定不可以勉強,累了就休息,精神恢復了繼續再念,這樣就好,這就叫不間斷。所以大家要懂得這個意義,不要勉強壓制自己。『終非定慧平等』,定慧平等才是真正的禅。
疏【今依正觀,執持名號,至於一心,則復還空寂之體,是其趣也。】
『正觀』,執持名號有事持、理持,事持與理持都叫做正觀。『至於一心』,就是一心不亂。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得很好,無論是事持或是理持,能持到斷見思煩惱,都叫做事一心不亂,事持、理持都一樣。念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都叫做理一心不亂。事持著重在事相上,我們常講「老實念佛」,往往這種人成就的比通達經教的人多,而且還要高明,為什麼?通達經教的人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這個經什麼道理、那個經什麼道理,都叫胡思亂想。
六祖講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清淨要緊!所以印宗問六祖,問他五祖有沒有常常講禅定解脫?他立刻就把他擋住,他說:禅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一下就擋掉了。換句話說,因為印宗他是個講經的法師,滿腦袋法相名詞,所以他不能見性。雖然會講經,他不能明心見性,六祖一刀兩斷把他所有的知見統統揮掉,希望他能明心見性。
通達這些教義,通達理論,念這個阿彌陀佛,這叫理持。事持,是完全不懂。像谛閒法師那個徒弟,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從來沒有聽過經,出了家也沒受戒。谛閒法師就叫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教他這麼一句。這個人了不起,他真能聽、真能接受,他肯干,那個人完全就是事持。所以老法師教給他,因為他年歲大了,出家,四十多歲才出家;你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一直念下去一定有好處。他自己也不曉得什麼好處?可是念了三年,他預知時至,站著往生了。事持!他往生的時候,谛閒法師替他辦後事,贊歎他,說:當今這個世間講經說法的大法師,名山大廟的住持方丈,沒有人能比得上你。真比不上!他什麼也沒聽過,什麼都不懂,他這個頭腦裡頭沒有這些亂七八糟東西。師父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從此以後腦袋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一個阿彌陀佛,他什麼都不知道,這樣他才會成功。
我們今天已經上當,已裝了不少東西進去。既然要明理,理就要搞透徹,搞透徹是什麼?能放下。理要搞不透徹,放不下,還想搞,這樣搞下去就吃了大虧。實在說,我們在座的同修,哪一個人不是生生世世在修行?哪一個人不是供養無量諸佛?就像《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供養四百億佛」,你還是有隔陰之迷、還是有退轉,道理在什麼地方?就是生生世世都學,沒有學得透,還是不甘心放下,對於自己造成大障礙。
我常勸勉同修,經教學一門,一門深入,你將來就成為佛學的權威。像近代的例子,圓瑛老法師,這是出家的,一生專攻《楞嚴經》,他在《楞嚴經講義》序文所寫的,他二十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在《楞嚴》上下功夫,到七十多歲的時候才寫成一部《講義》,他一生的功力都在《楞嚴》上,幾乎沒有一天不讀《楞嚴》,一部經通了,別的經都通了。
在家居士當中,江味農居士一生用在《金剛經》上四十年的時間。他這一部《金剛經講義》,是《金剛經》注解裡面第一權威,用的功力太深了。周止庵居士也是四十年用在《心經》上,二百六十個字,寫成一本《心經诠注》,這是《心經》的權威注解。這是我們要效法的,只要功力用在一門上決定有成就,沒有老師不要緊。
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面記載,劉文化居士念《楞嚴經》,沒有人指導,念了八年。他這八年《楞嚴經》念下來,有不思議的感應。他懂得一點中醫,開中藥店,有一天中午就在中藥鋪子裡,沒有什麼生意買賣,就趴在櫃台桌子上打瞌睡,他自己感覺好像似睡非睡,並沒有睡著,看到兩個人進來,這兩個人是已死的,是他的冤家對頭;過去跟他有債務糾紛,他們就打官司,劉文化打贏,那兩個人打輸,輸了之後這兩個人上吊自殺了。
他對於這樁事情始終覺得心裡很難過,為什麼為了這一點錢逼人家兩條命,自己常常有這個歉疚。這個時候看到這兩個人來了,他害怕,曉得這兩個人死了,這兩個鬼來了,恐怕是來報復的。結果看這兩個人不像有惡意,走到他面前向他跪下。他就問:你跪在我面前干什麼?他說:求超度。他就放心,這不是來報復我,求超度,他說:好,要怎麼超度法?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那沒問題,我答應你。他就看著這個鬼,腳踩著他的膝蓋、肩膀就升天了。
這兩個鬼超度之後,接著又看到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小孩,是他已過世的太太、小孩也來了,走到面前也要求超度。他就如法炮制,「好,我答應你,我超度你」,也是看到這個太太牽著小孩踩著他的膝蓋、肩膀升天了。什麼儀式都沒有,也不要誦經、也不要拜忏。什麼力量?八載寒窗讀《楞嚴》的功德。所以真正有道行的人,他點點頭就超度了。
沒有人講解、沒有老師,不怕!只要你拿到這本經書,天天念一遍,念上十年、八年就有效,就成功了。換句話說,你有沒有這個耐心?耐心是福報,你有沒有這個福報?這是善根因緣你有了,今天經典不缺乏就是因緣具足,你也明白這個道理,換句話說,你有沒有這個福分,福分是耐心。實際上,親近老師也是如此,親近一個老師沒有十年,也不能成就。我在台中親近李老師整整十年,我是四十七年親近他,五十六年離開的,整整十年,沒有耐心不行。現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求快、求速成,希望一下子就名利雙收,哪有這回事情?這是決定做不到的。真正名利要是來了,給諸位說,來得快也去得快,這必然的道理,欲速則不達。
疏【不徒為有作妄計而已。】
『有作』就是有為,有作是對無作而說的。『妄計』就是虛妄遍計,在唯識是對圓成實來講的。這個意思是說,「若不歸空寂,則是有為有作之修」,有為有作之修決定得不到一心,決定不能見性。換句話說,你怎樣去修,那個功夫也只到一半而已,不能圓滿。所以一定要歸到空寂,就是清淨寂滅。禅是以清淨寂滅為歸宿,淨土也是以清淨寂滅為歸宿,一心不亂。如果心裡有一個念頭,就是二,就不是一。教下也如此,教下要從言說歸到無言說,你在教下才能大徹大悟,才能夠大開圓解。從有言說歸到無言說,「說即無說,無說即說」,都要以「空寂」為歸趣。所以,決定不是有為妄計。
疏【五、寂用一對者。】
『寂』就是前面的寂滅,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已經到理一心不亂,這是功夫成就了。成就之後當然有用處,起作用,所以寂是體,起用就是它的大用。
疏【以寂為宗,令發用為趣。言崇尚此寂。其意雲何?良繇妄想執著,無繇解脫,妄盡心一,則淨極光通。喻如塵盡鏡明,無像不現。】
這一段的意思跟佛在《楞嚴經》上講的是一樣的。我們的心本來是寂靜的,本來是無一物的,現在心不寂靜,為什麼不寂靜?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裡面說過,「出現品」那是佛敘說他剛剛成佛的時候,那個時候他的境界。他自己成佛了,示現成佛,看到大地一切眾生同時成佛,他很感慨的說了一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完全一樣,沒有一絲毫差別;可惜的就是這些眾生因為他有「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個境界他不能證得、他不能享受。毛病就是出在妄想執著,所以此地說『良繇妄想執著,無繇解脫』,解脫是自在,《華嚴》裡面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能達到佛菩薩這種境界就是由於妄想執著。
『妄盡』,妄想執著統統捨掉、統統盡了,沒有了,心就一了,這就是一心不亂。由此可知,只要你還有一個妄想、還有一個執著,你就沒有得一心。因此,我在念佛的時候,時時勸勉同修們,念佛不能求一心,念佛不能求往生,念佛不能求瑞相,為什麼?因為你有求是妄想,你是執著。你有妄想執著念這個佛,怎麼會得一心?不可能。你這些念頭統統都沒有,這句佛號念熟了,佛自然現前,一心自然得到,決定往生,你所求的願統統都達到。但是你念佛當中起這個念頭就達不到,為什麼?你這念佛裡頭有夾雜,夾雜著妄想執著,所以你不能成功。這是一定要曉得。
有人問說:我念佛裡頭不求一心、不求往生、不求見佛,不求什麼,我這個佛號我念它干什麼?殊不知這句佛號字字句句裡頭就包含求一心、求往生、求見佛,都在裡頭,再起這個念頭就糟了,壞了!只要這四個字一直念下去,什麼都不想,沒有一法不在其中,你所願所求的都在裡面,你還沒想到的也在裡頭,真正是妙不可言,這心就一了。這是學佛頂重要的一樁事情。
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求『心一』,八萬四千法門,顯教密教同一個目標,就是求心一。你就要記住,什麼方法幫助我心一,這個方法對我就有效;什麼方法叫我這個心裡面會起分別執著,這個方法我們把它捨掉。這個是自己一定要明了、一定要覺悟,使我們在佛道上能快速的成長,能有真正的進步。
『則淨極光通』,這一句出自《楞嚴經》上的「淨極光通達」,淨是定,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這個功夫成熟的時候,自自然然它就放光明,這光明就是智慧,智慧就現前,無量無邊的智慧。這個智慧不是學得來的,所以叫自然智、無師智,什麼都通達了。大家曉得惠能大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他在黃梅聽五祖說法,就是半夜三更聽那麼一點,就一次。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了三分之一,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底下就不要講了,他一切都通達了。不但是《金剛經》通達,所有佛教經典全部通達了。
為什麼會全部通達?心淨,「淨極光通」。五祖給他這一點就是幫助他,平常他心就清淨,他心不清淨,他說不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不淨,不到這個境界,他說不出來的。他心已經淨了,所以五祖給他一開示,加一點增上緣,一點他就通了,他的光就透出來了。所以他在逃難途中,還沒有到獵人隊之前,在曹侯村遇到一位比丘尼無盡藏。無盡藏比丘尼常常念《大涅盤經》,這個經的分量也很大,有四十卷。雖然念這個經,有很多意思她不懂,遇到六祖就向他請教,因為他在曹侯村住了八個多月,有這麼長的時間。他就給無盡藏比丘尼把《涅盤經》從頭到尾講一遍,這《壇經》上有的,這是他第一次講經,那個時候他的年齡二十四歲。沒有到獵人隊之前,有這麼一段因緣。追他搶衣缽的惠明是第一個得度,第二個得度的就是無盡藏比丘尼。
諸位要曉得,真正智慧是從一心不亂裡頭得來的,我們求這個要緊。現在有很多人搞錯,我要讀好多經、讀好多論,我要研究些什麼。弄錯了,那是佛學家,當個佛學家可以,對自己戒定慧三學是無濟於事。我們在這上面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精力是得不償失,得到的太有限,損失沒辦法彌補的。佛法的成就就是得一心,從一心裡開智慧,這是佛法的成就,「淨極光通」。
比喻說『塵盡鏡明』,古時候照的鏡子是銅作的,銅鏡要磨,愈磨愈亮,天天都要磨,不磨就有灰塵,有灰塵它照不見。鏡子照是本來就會照,比喻智慧光明是本來具足的,不要向外求的,求不到。要求的是什麼?要求是鏡的干淨,心地要清淨。心一,智慧自然就出來。心不一,想求智慧到哪裡求?好像鏡子骯髒,落了許多灰塵,你怎麼能照得見?灰塵不要去掉,要它光明能照,這是做不到的事情。必須先求一心,不求智慧,一心裡頭自然生智慧,這一點很要緊。塵盡,鏡子自然就放光明,『無像不現』,外面境界就會照得清清楚楚,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明了,再沒有障礙了,比喻這個意思。
疏【所謂既生本國,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以無數方便,大作佛事,度脫眾生,妙用恆沙,是其趣也。】
合到我們這個經上來講,這個經是以往生為作用,我們修學這個法門目的就是求往生,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心就得到了。我們現在念佛想念到一心不容易,真正是難!所以我們今天往生只求什麼?帶業往生。蕅益大師曾經給一個朋友寫信,信裡面透露出他自己的境界,他說他一生學佛什麼成就也談不上,但是下下品往生是他自己的定局,換句話說,他決定相信自己能夠往生。品位呢?下下品而已。他求不求上品?他不求,他沒有這個念頭,只求往生,下下品也行,自己也就很滿意了。蕅益大師,我們想想何等人物!決沒有貪圖高的品位。我們應當效法這些祖師大德們,老實念佛,求一個帶業往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證無生法忍,這是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證得。怎麼曉得?經上常說:圓證三不退。如果不證『無生忍』,怎麼可能有三不退?既然說三不退,一定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給諸位說,不僅是事一心,實際上是理一心不亂。證得無生法忍以後,這是你成就了,『得無生法忍已』,是你已經得到,真正得到。得到之後度眾生,『還入生死』,六道輪回,你會再回到六道輪回來。這個時候到六道輪回來,不是來投胎、不是來受報,叫「乘願再來」,自在了。你在六道裡來去自由,不像我們現在在六道裡想出去出不去,沒法子!他這個時候是進出自由了,沒有障礙。
他到六道裡面來干什麼?到六道來度眾生,與自己有緣的人,看到根熟的人,根熟還得有緣,有緣也得根熟,他就來了。所謂根熟,他能相信,你教他這樣做,他會死心塌地去修,這一生決定成功,這一類的人叫根熟。換句話說,根熟的人,他這一生中一定超越輪回、一定往生。沒熟的,給他種善根,也幫助他,使他能多聽經、多念佛,但是他這一生不能往生;這就是給他增長善根,他這一生不能往生。之所以不能往生,就是他自己不肯認真去念佛,他三心二意,念了佛還想學別的,這個就不行。
我今天跟悟道說,我的福報沒有他大,這個他自己要曉得,要覺悟。我不能安心下來念幾天佛,我沒這個時間,不是講經,就是有人來找我,找我都打閒岔,來了不能不見。所以,沒福報!我就告訴他們:我出國講經的這三個月,你們好好的念三個月佛,這是有福報。我就說:我哪一天要有福報,我就開念佛堂念佛,我也不講經了。講經的人沒福,念佛的人有福,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講經的人是捨己為人,自己念不成,勸別人念佛。值得安慰的是每到一地方還真有幾個聽話的,至少有一、兩個聽話的,能老實念佛,這我們就非常安慰,沒有白跑。
成就之後,倒駕慈航是來度眾生的,以『無數方便,大作佛事』,這佛事,給諸位說,不是念經超度亡魂,不是這個。講經說法,這是佛事。大眾在一塊,或者念佛、或者參禅共修,這叫佛事。「無數方便」,就是以種種的法門,當然這看眾生的根性,喜歡禅的,教他參禅;喜歡教的,教他研究經典;喜歡念佛的,教他念佛;喜歡持咒的,教他持咒。這些總與前世或者多生多劫有這個因緣的關系。
譬如,你過去生中是個念佛人,現在一聽說念佛就好歡喜,人家教你持咒、教你參禅,你沒有興趣,為什麼?因為你有習氣在,多生多劫有這個薰習。如果過去生中都是參禅,禅堂裡面坐香的,今天叫你來念佛,你也不歡喜,你不會感覺到興趣。所以從許多法門我們自己體驗,曉得我們過去生中修哪個法門。許多法門擺在面前,你一接觸,他有個特別的愛好、有個特別的歡喜,就證明你過去生中對這個法門是有很深的習氣,這一生再繼續修容易成就。如果修一個對自己沒有興趣的法門,這很難。
目的就是『度脫眾生』,度脫兩個字都是比喻,度是渡河,「度」跟「渡」是一樣的講法,從我們生死苦海這一邊度到涅盤彼岸。如果拿這個經來說,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要度到西方極樂世界;「脫」是脫離生死輪回,是這個意思。『妙用恆沙』,它的作用無量無邊,像恆河沙數一樣。由此可知,生西方淨土干什麼?是恢復自己的智慧本能;恢復自己智慧本能,幫助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是來做這個的。
疏【不徒為沈空滯寂而已。】
『沈空滯寂』這是說的什麼?小乘人。小乘人證得偏真涅盤之後,他就不出來,所謂是自了漢。他自己得到樂之後,他不管別人,他不度眾生,好像沈埋在空寂裡面,不能發起利益眾生的大用。這些話都是指聲聞、緣覺所證得的偏真涅盤,也叫做有余涅盤,這個跟菩薩不一樣,菩薩念念要幫助眾生,念念要度脫眾生,決不以自度為終極目標。
因此小乘人的願不能往生,因為與西方極樂世界願行不相同、不相應,所以小乘人雖然證得阿羅漢、證得辟支佛,他不能往生;除非他改變想法,回小向大,他要發心去度眾生,這個可以,這樣他求往生,他一定能達到。如果不回小向大是決定不能往生。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生的人,比阿羅漢、比辟支佛都高明得很多,阿羅漢跟辟支佛比不上你。但是修成一個阿羅漢、辟支佛不容易,求帶業往生不是難事情,人人可以做得到。所以一定要好好的來念佛。
我們講經講了這麼多年,能有一段期間來念佛,這是功德無量無邊,非常的殊勝,說實在話,我自己都非常的羨慕。同修們能夠有時間的,最好能住在此地,住在此地你日夜可以不間斷,念佛的方法就是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到念佛堂來繼續再念,佛號可以不中斷。晚上半夜睡醒,睡醒就起來念佛,念累了再去睡覺,一切形式不拘,這個樣子,你心裡頭沒有壓力非常輕松。什麼時候進來,進來就跟著念,念累了自己出去,也不要向任何人打招呼,這樣好,日夜不間斷。真正念佛堂實在講就是這種方式。
疏【如是十門,展轉生起,以為宗趣。】
上面說的『十門』,在本經宗趣裡面講,前一個是宗,後一個就是趣,宗趣是有連鎖的,我們在這一段文裡面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