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譯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譯解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 譯

  烏苌國沙門彌伽釋迦 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筆受

  卷二

  正文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譯文 這時阿難和在座大眾,聽見佛的指示和教誨,身心都感到舒暢無比,想到自無始〈注〉以來,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不認得,妄認攀緣六塵境界的分別妄想所顯現的影相為真實。今天才明白了本性不動的道理。如像一個失乳的嬰兒,忽然見到了自己慈愛的母親。於是合掌禮拜佛,希望如來顯示出身心二者,何者為真?何者為妄?何者為虛?何者為實?現前生滅的是什麼?不生滅的是什麼?二者性質有何不同?希望如來更進一步闡發說明這個道理。

  注一 這是佛家形容時間的話,時間是無始的。無始來就是指無比久遠以來。

  正文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鹹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

  譯文 此時波斯匿王站起來對佛說:我過去沒有接受過佛的教誨和指示,見到迦旃延〈注一〉毗羅胝子〈注二〉他們都說:我們現前的身體死後就完全消滅了,一切都消滅了,就名為‘涅槃’。〈注見前〉

  注一 迦旃延是譯言,意譯為剪剃種,大概祖上是作理發業的。是印度的一個姓。這裡所說的迦旃延是印度有名的六家外道大師之一〈外道就是佛法以外的教派〉。名為迦留鸠陀。他們認為人生的罪與福,苦與樂都歸自在天神作主。

  注二 這也是印度六家外道大師之一。他的母親名為毗羅胝,意譯為空城。因為他是毗羅胝的兒子,故稱毗羅胝子。他的本名刪奢耶,意譯為圓勝。他的主要思想是提倡苦行,認為必須以苦行來消過去的罪業,故又稱苦行外道。

  正文 我雖值佛,今猶狐疑,雲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鹹皆願聞。

  譯文 我今天雖然聽到了佛的教誨,但還有些疑惑不明的地方。怎樣再把這個道理更深入的闡明一下,使我們能確實證明知道這個妙明真心,確是不生不滅的。現在在座的大眾中,凡是沒有證到‘無漏’〈注見前〉的,都希望能聽到。

  解 迦旃延和毗羅胝子是印度有名的兩家‘斷見外道’。‘斷見外道’都有一個共同的看法,認為人死後神隨氣散,就一切都消滅了。佛家稱之為‘斷滅見’。或稱為‘斷見’凡是持這種觀點的人,最大的危機就是否認因果。認為此身死後就一切都消滅了,無所謂善惡果報。既然善惡都沒有果報,那麼,只要於我有利,就可以無惡不作。這種錯誤的理論,可以把人引向墮落的途徑,入地獄的危險。波斯匿王過去受了這種邪說的影響,今天雖然聽到了佛說此心不滅,還不能真正認識到。因此希望佛能再深入的闡明一下這個道理。

  正文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

  譯文 佛告訴大王:你的身體現在還在,我試問你?你現在這個肉體,到底是像金剛一樣的永遠常存而不朽壞呢?還是最後仍然終歸於消滅?世尊!我現在這個身體,最後終歸於消滅。

  正文 佛言:大王!汝未曾滅,雲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殒,殒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

  譯文 佛說:大王!你的身體現在並沒有消滅,你怎麼知道將來會消滅呢?世尊!我現前這個不能常住終於變壞的身體,雖然還沒有完全銷滅,但是,我看我現前的這個身體,哪怕是一個念頭與一個念頭之間,都不斷的在遷移變化之中。舊的被新的所代替,新的剎那之間又變成了舊的。又被更新的所代替,永無停息。如像火燒成灰,逐漸銷毀而滅亡。銷毀而滅亡從來沒停息過一時一刻。因此我決定知道我這個身體,終有一天會全部消滅完。

  正文 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

  譯文 佛說:正是如此!大王!你今天的年齡,已走向衰老,你的容顏和像貌比你童年時如何?

  正文 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

  譯文 世尊!我從前還是一個孩子時,皮膚和腠理都很潤澤;等到我成年時,身體的氣血充滿;而今年齡巳到衰敗的時候,一天一天接近衰老的耄年;形貌和顏色都已枯槁而憔悴,精神也昏暗不明;頭發也白了,面皮也皺了,我看我這個身體已不可能存在多久的時間。怎麼能和年青壯盛的時候相比呢?

  正文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

  譯文 佛說:大王!你的形貌和容顏,該不是突然朽敗的吧,王說:世尊!這個變化,微密潛移,我自然沒有什麼感覺,然而寒來暑往,時光不斷的變遷,逐漸就到了今天。何以呢?當我在二十歲時,雖說是年少,但是容顏像貌已比我十歲時老了一些;到了三十歲時,又比二十歲時更老了一些;到今天我六十二歲了,回看我五十歲時,覺得比現在強壯多了。

  正文 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惟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谛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譯文 世尊!我見這個微密潛移的代謝現象,雖然今天看來,有很大的變化。但其間的變易,哪裡限於十年!假如讓我仔細思考,這個變化哪裡是一紀二紀的變化,實在年年都在變;豈但年年在變,月月都在變;豈止月月在變,實在天天都在變;再深入更仔細的觀察,每一‘剎那’〈注〉,每一念念之間,從未停止過變化。因此,我知道我身體,終有一天會徹底銷滅。

  注 是印度計算時間的單位,《俱捨論》上說‘時之極長名劫波,時之極少名剎那。’又《仁王經》上說‘一念中具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因此‘剎那’是一個極短的時間概念。

  正文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

  譯文 佛告訴大王:你看見這個變化現象,剎那不停。就悟到你的身體終有一天會徹底消滅。你還知不知道在你身體消滅時,你的身中,另有不滅的東西存在?波斯匿王合掌對佛說:我的確不知道。佛說:我現在把不生不滅的自性,給你顯示。

  正文 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谒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

  譯文 大王!你多大年齡看見恆河水的?王說:我三歲時,慈母帶我去朝禮耆婆天〈注〉,經過這條河,當時即知道是恆河水。

  注 這是梵文譯音,‘耆’當讀‘屍’。不能依原字音讀。耆婆天意為長壽國。是印度教奉祀的神。朝禮他為了求長壽。

  正文 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雲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

  譯文 佛告訴大王:如你剛才所說,二十歲時,比十歲時衰老。一直到六十歲,每日每月每年每時,念念不停的變化遷改。那麼,你三歲時看見這條河水,直到十三歲時,這水有什麼不同?王說:和三歲時一樣,沒有什麼不同。甚至今天我已經六十二歲了,這水仍然沒有什麼不同。

  正文 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譯文 佛說:汝今天自己哀傷你的頭發白了,面皮皺了。可見你的面皮必然比孩子時候皺一些。那麼,你今天看恆河水和你幼小時候看恆河的‘見’,有沒有年青和衰老呢?王說:沒有!世尊!

  解 前文雖說明了頭動而見不動,但只是就眼前現象而顯示見不動。此處更深入的就波斯匿王六十多年中,盡管身體的變化不停,而‘見’依然不變。

  正文 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雲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

  譯文 佛說:大王!你的面皮雖然皺了,然而你精微的‘見’性並不曾皺。皺的在變化中,不皺的就不在變化中。在變化中的自然終有消滅之時,不在變化中的,本來就沒有生滅。既然沒有生滅,身體的生死,又怎麼能影響到它呢?如何還舉未伽黎〈注〉他們的說法來說‘現前的這個身體死後,就一切都消滅了。’

  注 末伽黎也是印度的斷見外道之一,認為身體死後,就一切都消滅了。

  正文 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譯文 王聽了這話後,確知此身死後,並不是完全消滅,捨掉了現前的生命,又走向了新的生命。於是和在座大眾一樣,都歡喜激動到極點,從來沒有這樣高興過。

  解 這裡所說的大眾,是指座中還沒有登‘聖位’的凡夫而言。座中的菩薩阿羅漢已了知生死之義,不在此內。

  正文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雲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譯文 阿難立刻從座上起來,頂禮佛後,合掌跪著對佛說:世尊!若這個見聞之性,碓是沒有生滅的。為什麼世尊說我們遺失了自己的真性,作事顛倒呢?希望慈悲憐憫,使我們能徹底明白,免得我們心中被疑惑的塵垢所遮蔽。

  正文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譯文 即時如來垂下他金色的臂,使他的五輪紋手指向下,讓阿難看見說:你現在看見我的母陀羅手〈注〉,是正是倒?阿難說:世間上一般眾生,認為這樣是倒。但我並不知道怎麼樣是正?怎麼樣是倒?

  注 母陀羅意譯為‘印’能成善破惡。有不可思議的神用。佛手能結各種不同的印,故稱母陀羅手。

  解 佛以手的倒和正诘問阿難,正是譬喻後文佛身為正遍知,眾生身為性顛倒。其實無論倒和正都是一般的手,只是手指向下向上不同而已。眾生的性顛倒和佛的正遍知都是一心所現,眾生隨塵逐境故為性顛倒而輪轉生死。佛卻背塵合覺故為正遍知而永離生滅。

  正文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譯文 佛告訴阿難:若是世間一般人以這樣為倒,那麼世間一般人認為怎樣才是正呢?阿難說:如來把臂膊豎起,手指上對空中,這樣就名為正。

  正文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

  譯文 佛即把臂膊豎起來告訴阿難說:假如這樣(為正),那麼剛才所謂的倒,不過是顛過來上下換過而已。

  正文 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譯文 世間上一般人,大部份是這樣的看法,你就應當知道你的身體和如來的清淨法身,也類似我適才所作的比喻,手的倒和正一般。

  解 倒和正都是一樣的手,只是上下轉換一下而已。事實上並沒有一個倒和正存在。眾生的身和如來的清淨法身也猶如手的倒和正一樣,隨妄想而追逐塵境即是眾生的雜染色身。反妄想而歸於本源即是如來的清淨法身。

  正文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隨汝谛觀,汝身佛身,稱顛倒者,名字何處,號為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譯文 如來的身,名為正遍知;你們的身,號為性顛倒。僅你們仔細觀察,你的身佛的身號稱為顛倒的。究竟這個顛倒的名字,在你們身上什麼地方?這時,阿難和大眾,大睜著眼把佛望著,一眼都不瞬,不知道身心顛倒之處究竟在哪裡?

  解 比如剛才的手,當號稱為正時,找不到手上哪一點是正?號它為倒時,找不到手上哪一點是倒?為正為倒,手上並沒有任何增減?若說佛身為正,那麼佛身何處號為正呢?眾生身為顛倒,那麼顛倒又在身上什麼地方呢?

  正文 佛興慈悲,哀愍阿難,及諸大眾,發海潮音,遍告同會: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

  譯文 佛起著慈悲心,憐憫阿難和在座大眾,發出海潮一般的聲音〈注一〉,遍告訴同會眾人:眾善男子!我常常說‘色心’眾緣〈注二〉,以及心所使〈注三〉眾所緣法〈注四〉,都是由心所顯現。你的身和你的心,都是由妙明真精妙心當中所顯現出來的東西。

  注一 海潮從不失時,佛所說的話,應不失時,猶如海潮一般,故以海潮音來形容佛的聲音。

  注二 佛說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眾法,不外色心二法。而一切法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各種因素,和合而生)心法是由四種緣而產生。即是親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色法是由親因緣增上緣二種條件而產生。

  注三 隨心所驅使的法名為心所使法。又稱為心所法。共五十一種。

  注四 眾所緣法大別為兩種,一是‘識’所攀緣的法,共二十四種,號為二十四不相應行。二是‘智’所攀緣的法,共六種,號為六無為。

  解 此處主要說明一切萬法都是妙明真精妙心所顯現。妙明是心朗照一切的作用。真精是心寂然不動的本體。全體即是全用,全用即是全體。體用互融無礙。故總稱為‘妙心’。

  正文 雲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

  解 妙明真心本來自妙,不由修而得。圓融無礙,故稱本妙圓妙明心。本體清淨不動,永恆不變,故名為寶。其作用即明而顯妙。用即是體之用,體即是用之體。分即是二,不分即是一。妄依真而起,迷從悟而生。認妄即失真,其實即妄即真。認迷即非悟,其實全迷即是全悟。因為誤認所以逐妄而迷真。沉迷而隔悟。

  正文 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

  譯文 在晦昧中,產生空相。這個‘空’本是迷妄中的產物,迷妄中再堅執攀緣妄想,於是凝結暗相而有世界物質而產生‘有’。‘有’再雜以妄想,妄想執著顯相而成為自己的‘身’。

  解 真心本來圓滿妙明,始於一念妄動,於是本來的妙明即被遮蔽,晦昧即此產生。此時即是真和妄混合之時。真和妄一混合,於是一切都落入相對概念之中。首先由第八‘阿賴耶識’當中,生出‘能’‘所’。於是從本來清淨中,妄分為在內的‘能見’和在外的‘所見’〈虛空〉。因為‘能見’堅執攀緣外境,於是又產生與‘空’相對的‘有’。所以世界物質,依此而立。然而世界物質,又分為‘有情’和‘無情’兩種。有情感知覺的名為‘情世間’。無情感知覺的名為‘器世間’。因為妄想和世界物質相結合而產生愛憎之心,因愛憎而有取捨,因取捨而有行為。行為是‘因’,有‘因’必有‘果’。於是產生受果的‘身’。因有身而產生‘生死’。如是生死輪回,永無休止。

  正文 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

  譯文 聚集眾緣,一面向內搖動不息,一面向外奔逸不休,於是誤認這個因內搖外奔而顯現出來的昏擾擾相為自己的心性。

  解 這句接上文‘想相為身’而言。即因‘業果’而顯現出受報的身,於是從第八‘阿賴耶識’上,現出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和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前五識攀緣五塵,向外奔逸不休。第六‘意識’聚集前五識所攀緣的五塵影相,內搖不息。第七‘末那識’一方面依靠第八識而成體,一方面假借前六識而顯用。實際上它並沒有白己的‘體’和‘用’。它只是有‘身’以後,產生出來的虛妄‘我見’。‘我見’就是執著有‘我’的一種成見。眾生處於前五識外逸不休,意識內搖不息,所產生的昏擾擾相中,誤認此相為自己的心性。此即上文所說的‘認悟中迷’。

  正文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

  譯文 一迷之後,誤認這個昏擾擾相為自己的心性。於是決定認為此心在自己的‘色身’〈注〉之內。殊不知不但色身,外而山河虛空大地,全是自己妙明真心內的東西。

  注 即是自己有形質的身體。

  解 一迷之後,即誤認‘識心’為自性。所以前文阿難說‘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在內搖外逸中,因受報而產生的‘身’為正報。外面的山河虛空大地為依報,依正二報都是依妙明真心,隨各種不同的因緣而顯現建立。

  正文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譯文 譬如百千個澄清的大海,但是我們拋開了認不得。只認浮在海面上的一個泡沫,認為這就是海潮的全貌。窮盡瀛海就是如此。

  解 以百千大海來比喻妙明真心的廣大,然而眾生唯認依妄而起的‘識心’,以為這就是自己的本性。識性生滅不停,恰如海上的浮漚。眾生違真逐妄,以妄想的攀緣,為真心的妙用。以為即此就可成佛。

  正文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譯文 你們即是加倍迷惑不悟的人,如我垂手為顛倒一樣。如來說你們實在是最可憐憫的人。

  解 因為逐妄棄真,所以是迷而不悟。而且更認妄心為真心妙用,並以為即此就可以成佛,故上文說‘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更是迷上加迷。故說是‘迷中倍人’。其實真心並未遺失。返妄即是真。手也並沒有正和倒,豎手即是正。雖然是如此簡易的事,然而眾生永遠不知,故‘如來說為可憐憫者’。

  正文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譯文 阿難領受了佛深切的教誨,慈悲的救他出離顛倒。感動得流著淚叉手對佛說:我雖然領受了佛這樣精深微妙的言語指示,悟到我的妙明真心,本來是圓滿無缺,常住不失。但是我也悟到我現在能夠理解到佛所說的法,仍然是依靠我的攀緣妄心,因此我又捨不得丟棄這個妄心。我現在雖然知道這個真心,仍然不敢認它為本元心地。(怕拋棄了這個攀緣妄心,返歸本元後,就無法聽佛說法了。)求佛慈悲憐憫我們,再以圓音〈注一〉宣講指示,拔掉我心中疑惑的根子。使我能回到無上的正確的道〈注二〉上來。

  注一 佛講法的聲音,無論高低遠近,都能清晰的聽到。故稱圓音。

  注二 佛家所說的‘道’,即是真理,‘無上道’即是最高無上的真理。

  正文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

  譯文 佛告訴阿難:你們現在仍然以攀緣心來聽法,所聽的法不過是攀緣的‘塵’境,並不是諸法的實性。

  解 既然是以攀緣心聽法,那麼,能聽的是‘心’,所聽的是‘塵’,都建立在攀緣妄想上。既然建立在妄想上,真心自被遮蔽而不顯,自然不明諸法的實性。

  正文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

  譯文 如人以手指月亮給人看,那麼,此人就應當循著指的方向看見月亮才是。若是此人死死的看著指頭,以為這就是月亮的形體。那麼,此人不但沒有認識到月亮,同時也沒認識指頭。為什麼呢?因為指頭,同時也不認得什麼是明?什麼是暗?為什麼呢?因為你以指頭為光明的月亮,你連明暗兩種不同的性能都沒有弄清楚。

  解 此處所說的指頭是比喻一切經論所講的教理和佛所說的法。月亮是比喻本來妙明的真心。換言之,任何經論和佛所說的法都是為了指示我們明白我們本來妙明的心性。而一切經教文字都不是我們的心性。一切語言和文字都是指示我們明白本來妙明心體的指頭。假如我們以經教語言文字為心性,恰似以指頭為月體。這樣不但沒有明白什麼是心性?也沒有明白什麼是經教?為什麼呢?心性的體相是了達一切的光明。語言文字的體相是冥頑的塵境。若是我們不因語言文字的指示而明了我們的心性,偏偏死死抓著語言文字不放,以為這就是佛法。這樣不但沒有明白什麼是佛法?甚至連明與暗兩種性能都不明白了。

  正文 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

  譯文 你也是這樣的。假如你認為能分別我說法的聲音的就是你的心。那麼,這個心自然應當離開所分別的聲音之外仍然有分別性存在。譬如有客寄住在旅館裡,暫時停留一段時間便要去的。始終不可能永遠住下去。然而掌管旅捨的主人,卻不會去,所以名為亭主。

  正文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雲何離聲,無分別性?

  譯文 這裡也是這樣的。假若真是你的心,那就無所去。為什麼離開聲音後,分別性就不存在呢?

  解 此處主要是破除分別識心。客人是比喻能攀緣的識心。旅亭是比喻所攀緣的境。識心遇著適意的聲音,暫時停留。塵境不可久住,塵境滅時,識心自然消滅。假若誤認識心為真心,恰似認賊作子。前文已說過‘離聲無分別性。’此處又重覆提。

  正文 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捨離等,昧為冥谛,離諸法緣,無分別性。

  譯文 不但能分別聲音的心是如此,就是其他比如能分別我容顏的心,離開一切色相,也同樣沒有分別性。如此類推,甚而至於分別都不存在了,又沒有住在色上,又沒有住於空上。到了這個地步,拘捨離這些人〈注一〉,就誤認此為‘冥谛’〈注二〉。其實離開了一切法緣,根本沒有分別性存在。

  注一 就是末伽黎的異名,是印度有名的數論師。他的定力,能知八萬劫。但在八萬劫以外,就冥然無知了。

  注二 末伽黎等認為八萬劫外冥然無知即是一切萬法的實性。號為‘冥谛’。

  解 前文只說到分別識心不可能永遠存在。這裡更說到即使六識不攀緣六塵了,離開了一切分別心,內守幽閒。仍是微細法塵,仍然留在定中的獨頭意識上。因為離開了六塵的粗境界,所以說不住於色上;獨有幽閒的微細境界存在,所以說不住於空上,末伽黎等即誤認此境界為諸法的實性。所以古德特別提醒道:‘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

  正文 則汝心性,各有所還,雲何為主?

  譯文 現在你的心性,各有所還之處。為什麼會是主人呢?

  解 這句所說的心性,是指六識攀緣心而言。攀緣心離開了六塵而顯現。因此它的存在,各還於六塵。不能常住。明明是客,決非主人。

  正文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雲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譯文 阿難說:若說我的心性,各有所還之處,那麼如來說妙明心性,為什麼無所還呢?希望佛哀憫我們的愚蠢,為我們宣示說明。

  正文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谛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譯文 佛告訴阿難:現在姑且就你見我作個比喻吧!當你正見我時,你能見我的這種能力的精深妙明的本元。譬如是第二個月亮,但決不是月亮的影子。你應仔細聽清楚:我現在就宣示給你知道,什麼無所還地。

  解 第二月就是用指頭捏自己的眼皮,壓迫眼球使瞳距失位,看東西部成雙影,因此明明是一個月亮,卻看成了兩個。

  楞嚴經所說的月亮有三種現相:一個是天上的真月,二是指頭捏眼所見的雙影,三是月在水中的影子,天上的真月比喻妙明真心,第二月比喻此處所講的見精明元,水中的月影比喻攀緣六塵的妄心。

  見精明元本來即是妙明真心,但因我們能所二種妄想沒有消除,所以不是純真的妙明真心。真雖然不純,然而見體始終不變。猶如金礦雖然不是純金,然而絕不是其他的礦石。純金即在金礦中,捨此不能別求。其實離妄純真之心,只有佛才是真正具備,那怕是等覺菩薩與佛只差一個位次,也還雜有最後一品微細無明妄想,何況其他的菩薩羅漢等呢!凡夫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這裡只能用見精明元來顯示妙明真心。猶如第二月是指所捏成,放手即見真月,與真月並非異體。月影就不同了,月影和真月上下懸殊,虛實不同。故此處特別指出。

  正文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則纡昏塵;澄霁斂氛,又觀清淨。

  譯文 阿難!把這個大講堂打開。東方的太陽升在天空,就有耀眼的光明。半夜月黑之際,雲霧晦暗,就回復昏暗。門窗的空隙間,就見到通達。牆壁房屋之間,又看到壅塞。在感官分別之際,就見到攀緣的事物。在空無所有之中,就全是虛空。塵霧沙暗之中,我們就繳繞在昏塵之內。風息天霁之時,我們又看到清淨的氣氛。

  解 這裡所顯示的八種現象,共四種相對。一‘明’與‘暗’對。二,‘通’與‘塞’對。三,‘物’與‘空’對。四,‘濁’與‘淨’對。古德認為前四種現象是上體下相。後四種現象是上相下體。

  正文 阿難,汝鹹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雲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孛還塵,清明還霁,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譯文 阿難!這些各種變化現象,你都是看見的。我現在各還它們所發生的本因所在。什麼是本因呢?阿難!這些變化現象中,明還於日輪。為什麼呢?沒有日就沒有光明。發生光明的原因屬日,因此還於日。暗還於月黑,通還於門窗。塞還於牆屋,一切事物還於分別。無所有還於虛空。昏濁還於塵。清明還於霁。如此世間一切所見現象,不出此八類。

  正文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譯文 你能見這八種現象的‘見精明性’,又應當還於何處呢?為什麼呢?假若還於明,那麼在不明時,就不應當再見著暗。雖然見明見暗見種種差別現象,然而你能覺能知的‘見’,是沒有差別的。

  正文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譯文 所有這些可以還之於本所因處的,自然不是你。而這個從來沒有離開你無所還處的,不是你是誰呢?

  正文 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譯文 才知道你的真心,本來是妙明清淨。你自迷自悶,喪失你本具不生滅的自性,枉受生死的輪轉。在生死當中,常被漂溺。因此如來名你們為可憐憫的人。

  解 這個無所還處的‘見精明性’,不隨諸相而遷變,所以說是本妙。不為明暗通塞所轉,所以說是本明。不為色空染淨所傾奪。 所以說是本淨。明明有此不自知,而偏偏迷惑於攀緣妄心,無力自解。所以說是自迷自悶。所以喪失了本妙明淨之心,而隨著不妙不明不淨的識,輪轉於生死的苦海之中,漂溺不返。

  正文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雲何得知,是我真性?

  譯文 阿難說:我雖然已認識到這個見性是無所還處的,但又從哪裡證明這就是我的真性呢?

  解 阿難現在已認識到見性不隨諸相各還本處,但當正見一事諸相時,這個見性又似乎遍在一事諸相之中,和諸相不可分割。因此又懷疑到何以知道這個見性不屬於物而屬於已呢?這個見性似乎有時在物,有時在己,豈不是有去有來,並不是常住的主人了嗎?本來見性周遍一事,物我本同一體。但阿難此時沒有證入此境。故不能深悟。

  正文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汝今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禅,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譯文 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問你,你今天還沒有證到無漏清淨,僅僅因承受了佛的神力見到初禅〈注一〉境地,得到無障礙的力量。然而阿那律〈注二〉見閻浮提世界〈注三〉,如像看掌中的庵摩羅果〈注四〉一樣。眾菩薩們能見百千世界。十方的眾如來,窮盡無量微塵那樣多的清淨國土,無所不明注照見。眾生的眼光所見,不過在分寸之間。

  注一 阿難方證到初果羅漢地步,僅斷‘見惑’。得到無障礙力量。沒有得到無漏清淨。

  注二 釋迦佛的堂弟,因為他愛睡覺,佛責罵他,他因羞憤就七天不睡覺,把兩眼熬瞎了。後修成了‘天眼通’。天眼通是六種神通力量之一。不用眼看,全身毛孔能看清百億世界,如看手中的果子一般。

  注三 就是我們現在的世界。

  注四 是一種印度的果子。其意是難分別,因為這種果子生熟難分。

  解 初地菩薩能見一百個佛土,一佛土為百億世界。二地菩薩能見千佛土,如是類推,所以說眾菩薩能見百千世界。

  諸佛國士無量,多如微塵。如來都能徹底明了,纖毫事物,無所不知。眾生的眼光所見,不過在分寸之間。其范圍極小而已。

  正文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

  譯文 阿難現在我和你同觀四天王所住宮殿〈注〉中間遍觀一事水陸空行種種事物,無非是前塵境像,分別留礙於你的‘見’性上,你應當在此中仔細揀擇分清,誰是自性?誰是客塵?

  注 按佛經所記:四天王官在須彌四面,東方持國天王,居黃金埵,南方增長天王,居琉璃埵,西方廣目天王居白銀埵,北方多聞天王居水晶埵,宮殿皆是眾寶所成,平山腰而齊日月,去地四萬二千‘由旬’

  解 此處分析阿難見量所及,從天下到地上,天下有空,地上有水有陸,水行如魚躍蛟馳,陸行如人來畜往,空行如雲騰鳥飛等,種種境象全部用目遍覽,其間雲騰則昏,日照則明;山隔則塞,風過則通,分別成色,異色顯空,塵起則染,澄霁則淨,這八種境象,都是由識心分別顯於自己見性中,為後文八還辨見張本。

  正文 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鹹物非汝。

  譯文 現在我就在你的見中,代你抉擇,誰是我自性之體?誰是外物之像?阿難!盡你所見根源,從日月宮起,都是外物,而不是你,至七金山〈注〉周遍仔細觀看,雖然種種光亮,仍是外物,而不是你!漸漸更仔細觀看,一切境象,無論是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全是外物,而不是你!

  注 七金山在日月之下,共是七重,一是持雙,二是持軸,三是擔木,四是善見,五是馬耳,六是象鼻,七是魚嘴,這七重山體皆為金,圍繞須彌,間以香水海。

  正文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譯文 阿難,這些遠近不同的眾物,同在你的精明能見的清淨見所見之中,那麼,這些物象雖然千差萬別。種種不同,而你能見這些事物的見性又有什麼不同呢?這個能見萬物的精而且妙而且明的能力,就是你的見性。

  解 此見性能遍照萬物,所以名為見精,見性雖能見萬物而不與萬物相混,萬物雖有千差萬別,而見性無二,故名清淨。

  正文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譯文 假若這個能見萬物的‘見性’也同樣是萬物之一,那麼你也應當能看見我的‘見性’。

  正文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譯文 假若我們同時見一件事物時,就認為你已見著我的‘見’,那麼我突然閉下眼睛,這時我的‘見’已脫離了所見的‘物’,你何以不見我不見的痕跡呢!

  正文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譯文 假若你的‘見’不能見我的‘見’,可見‘見’並不是那已不見的相。

  解 當我閉下眼時,能見的‘見’,已脫離了所見的‘物’,可見閉眼時所不見的相是‘物’而不是能見的‘見’。

  正文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雲何非汝?

  譯文 假若你不能見我不見之處,可見能見的‘見’,並不是所見的‘物’。這個能見的‘見’,即不是‘物’,那麼不是你是誰呢?

  正文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譯文 又當你見物的時候,物也同樣見你,那麼‘能見’和‘所見’就混亂不分,這樣你與我,和世間一切萬物,都成了一片混亂,怎麼能成立呢?

  解 主觀的‘能’和客觀的‘所’在體性上混亂不可分時,那麼世間一切萬物,在邏輯上說來都不能成立了。

  正文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譯文 阿難!當你見物時,這個能見萬物之性,周遍宇宙,這個‘見性’,不是你是誰呢?

  解 ‘能見’的‘見性’,和‘所見’的‘物’,既然明確起來後。那麼,這個‘能見’的‘性’,不是你是誰呢?

  正文 雲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譯文 為什麼自己懷疑你的真性?性本來即是你,但你不以為真,反而找我求真實。

  正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捨,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庑。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譯文 阿難向佛說:世尊!假若這個‘見性’,的確是我!而不是其他。我和如來看四天王的勝藏寶殿〈注一〉居日月宮〈注二〉。這個見周遍娑婆國〈注三〉。退還到精捨時,只見到‘伽藍’〈注四〉。在講堂中清心坐著時,只見到屋檐和檐下的走廊。世尊!這個‘見’就是這樣的,本來可以周遍‘法界’〈注五〉,但是今天在一室中,卻只充滿一室。到底是這個‘見’,縮大為小了呢?還是牆壁房屋,把‘見’夾斷了呢?我實在不理解這個道理,求你老人家慈愛我們,為我們詳細講解一下這個道理。

  注一 勝藏殿是四天王儲藏珍寶之處,佛初成道時,四天王請佛說法,以求吉祥。阿難隨佛同去,所以能和佛同觀四天王官殿。

  注二 據灌頂大師的說法:‘日宮縱橫五十一由旬(四十裡為一小由旬)月宮縱橫四十九由旬,都是摩尼寶所建成,裡面充滿了天人。’又據起世經中紀載:‘日月宮都是依靠五風支援。五風一是持風,二是住風,三是隨順轉風,四是攝風,五是將行風。’

  注三 佛經稱一千世界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為一佛土。釋迦牟尼佛的佛土名為‘娑婆世界’。每一世界各有一個‘四天王天’此處既然先言同觀四天王宮殿,然後遍娑婆國。那麼,此處所說的娑婆國,並不指大千世界,而是僅指一個世界。

  注四 這是印度文的譯音,全名是僧伽藍摩。其意為眾園,即是僧眾聚居之處。所謂‘闌若’,‘精捨’‘叢林’其意義俱相同,即是今天所謂的廟宇。

  注五 即是遍宇宙。

  正文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譯文 佛告訴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種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各各都屬於外塵境象,外塵境象的大小,你不應當認為是‘見’有舒縮!

  解 阿難到此仍然沒有把‘能’‘所’分清,因此把所知事物的大、小、方、圓、內、外等概念和能知能覺的見混在一起,誤認所知事物的大小等現象轉化,而以為見有舒縮。

  正文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譯文 譬如在方形器皿中,看見內面的方形空間。我現在再問你:你在方形器皿中,見到的方形空間。到底是固定的,還是不固定的?假若這個方形空間是固定的,那麼我們把方形器皿取開,另安一個圓形器皿。這個圓形器皿中,就不應當有圓形的空間。假若這個方形空間不是固定的,那麼在這個方形器皿中,就沒有方形的空間。

  正文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雲何為在?

  譯文 你說不理解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就是這樣的,你怎麼能說‘見’到底是在大或是在小呢?

  解 大小內外都屬於所知的塵境,而不能說‘見’有大小內外。猶如方圓屬於器皿而不能認為空間有方圓。

  正文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譯文 阿難!假若要令人明白不在方圓范疇內的是什麼?只要去掉方形器皿,空間就不會有方形存在。不應當說:還要去掉空間方的形相。

  正文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窦,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譯文 假若如你剛才所問:回到室內時,見就縮小到室內。那麼你仰面觀日時,難道你可以把見拉到日面上去。假若牆壁能把見夾斷,在牆上穿一個小孔,被夾斷的見,豈不又聯上了!那麼這個重新聯續的痕跡又在哪裡呢!所以你問的這個道理,不能成立。

  正文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譯文 一切眾生。從無始〈注〉以來,失卻自己的本心。為外物所轉。因此在外境中,觀大觀小,誤認為自己的本心。假若能不被外物所轉,而能轉物,那就同於如來。身心圓明,處於不動的真際中。離開一切大小內外等相對范疇。可以在一根毫毛端,包含十方世界。

  注 時間是無始的,無始來即是自有時間概念以來。

  解 一切眾生,自有知覺以來,即以種種分別心,認識外物。而不明白自己的本心本性。以外物的生滅變化為真實,迷失自己的真心。正如阿難錯認外境的大小舒縮為自己的見有大小舒縮一樣。這就是隨物所轉。因此一個修行人,首先必須在六塵境界外認識自己的本性。達到‘理無礙’的境地。然後再以禅定的力量久久修習,深入觀行,以性融塵。達到‘性’‘相’一如的境界。‘理’與‘事’融合不二,稱為‘理事無礙’。最後更深入禅定,證到盡虛空遍法界無一處非自性所顯現,心境一如,‘事事無礙’。此時,無理事之分,無能所之別,無邊妙用,已同如來。唐朝杜順大師的‘漩復頌’說:‘世人欲識真空理,身內真如還遍外,情與無情共一體,處處皆同真法界’。身心一如,故言身心圓明。所以毗盧遮那〈注〉,名遍一切處。又名光明遍照尊。雖然遍照法界,然而一切不離自性。自性即是法身佛,故言不動道場。道場即佛所在處。此時,已離一切相對概念,無小大之分,無內外之別,因此,於一亳毛端,便能含受十方世界。

  注 毗盧遮那即法身如來。眾生的自性,即是佛的法身。不在六根中,不在六塵中。所以稱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然而用時則遍一切處,‘囊括十方,體含萬法。’妙用無邊。

  正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譯文 阿難對佛說:世尊!假若這個‘見精’,必然是我的‘妙性’,那麼這個‘妙性’,現在正在我面前。而我現有的身心,又是什麼呢?現在我的身心,明明是實有的,而見卻無有分別。一切方圓大小內外都屬於物。假若見性真是我的心,今天令我見到,見性才實在是我,我的身體反而不是我。這和如來剛才責難我的話:外物也能見我。不完全一樣了嗎!求如來的大慈悲,開發我這個不悟的心。

  解 阿難這段問詞,在邏輯上犯了四點錯誤:第一,現在‘見性’既然在我面前,而我現有的身心,反而歸不到類了。第二,我的身心,明明能分別萬物,而眼前的這個‘見性’,一切大小方圓內外都不屬於它,它連自身都不能分別,又怎能分別萬物呢?而且人人都知道,能分別萬物的就是我,不能分別萬物的就是物。今天捨棄了能分別萬物的身心,而認無分別的見性為我,又怎能說得通呢?第三,見性若真是我,應當是‘能見’。現在要我見自己的見性,能見成了‘所見’。本身就矛盾不能成立。第四,見性既為‘所見’,又實是我體,而我現前能見之身,反而不是我而是物。這豈不是如來的話自相矛盾嗎?因如來前曾說過:‘必謂見是物者,則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

  正文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

  譯文 佛告阿難,剛才你說,見在你面前,此言並不是實情,若實在你面前,你就是能見者。那麼,這個‘見精’,既有方所,就不是不可指示出來的東西。

  解 佛為了要剖析明白‘見’與‘物’決不容含混不清,所以再發疑問,追根到底。

  正文 且今與汝,坐只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

  譯文 譬如現在和你,坐在祗陀林內,遍觀林渠及殿堂,上面至於日月,前面對著恆河。你現在我的師子座前,舉手一一指陳,這種種的現相中,陰暗的是樹林,明亮的是日光,障礙的是牆壁,通達的是虛空。在這種種物象中,草木乃至纖亳微細之物。雖有大小的不同,只要有形相,無不可以指示出來。

  正文 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

  譯文 假若此見,真的現在你面前,你就應當用手確實指出來告訴我:什麼是見?阿難!你應當知道,假若‘空’是見,既已成了見,那麼什麼又是空呢?假若物是見,既已是見,那麼什麼又是物呢?

  正文 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

  譯文 你可以微細的從萬象當中一一剖析出精明淨妙的見元出來,指出顯示在我面前。如像其他的物相一樣,明白無誤的確指出來。

  正文 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

  譯文 阿難說:我現在這個重閣講堂中,遠及恆河,上觀日月,無論是舉手所指,或是放眼所見,所接觸到的,都是物。沒有是見的。

  正文 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

  譯文 世尊!如佛所說,何況我們這些有漏初學聲聞〈注〉甚至於菩薩,也不可能從萬物象前,剖析出純粹的見,離開一切物象,單獨有自己的體性。

  注 聲聞就是小乘佛弟子,聞佛聲教,而悟到小乘佛法的道理,證得‘阿羅漢’果。有漏初學聲聞就是還未成羅漢的小乘佛弟子。

  正文 佛言:如是如是!

  譯文 佛說: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解 上文阿難言:今此妙性,現在我前,故如來層層追問,讓阿難自己剖析明白自己的話站不住腳。

  正文 佛復告阿難:如汝所言,無有見精,離一切物,別有自性,則汝所指,是物之中,無是見者。今復告汝:汝與如來,坐只陀林,更觀林苑,乃至日月,種種像殊,必無見精,受汝所指,汝又發明,此諸物中,何者非見?

  譯文 佛又再告訴阿難:按照你的說法,沒有另外一個見精,離開一切萬物,單獨有自性存在。既然如此,那麼在你所接觸到的一切物當中,就不可能有‘見’存在。現在我再告訴你!你和如來,同坐在祗陀林中。更看林苑各處,甚至於日月,在這種種不同的現象當中,必然不可能有一個‘見精’能受你的接觸。現在你再仔細的去發現,在眾物之中,那一處不是你的見?

  正文 阿難言:我實遍見,此只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見。何以故?若樹非見,雲何見樹?若樹即見,復雲何樹?如是乃至,若空非見,雲何見空?若空即見。復雲何空?我又思惟:是萬象中,微細發明,無非見者。

  譯文 阿難說:其實我是遍見這祗陀林中的一切的。但我不明白,這當中哪處不是見?為什麼呢?假若要說樹不是見,為什麼又見著樹呢?假若說樹即是見,那麼什麼又是樹呢?如是類推,假若空不是見,為什麼又見著空呢?假若說空即是見,那我們又以什麼為空呢?我又仔細思維,在這森羅的萬象當中,細細分析,無一處不是見。

  正文 佛言:如是如是!

  譯文 佛說: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解 佛先逼阿難明白面前無一物是見。現在更讓他自己分析無一處不是見。這就是後世禅宗祖師逼拶弟子到山窮水盡之時,離四句,絕百非,忽然桶底脫落所沿用的方法。

  正文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譯文 於是大眾中‘非無學’〈注〉的人,聽見佛所說,都茫然不懈這是什麼道理?大家此時都惶恐起來,不知道該怎樣才是。

  注 非無學即是有學。因為佛法的道理,是人人本具,而不是從外學來的。明白這個道理,即達到無學的境地。

  正文 如來知其魂慮變懾,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汝谛思惟,無忝哀慕!

  譯文 如來知道他們驚惶失措,心生憐憫,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說:眾善男子!無上法王〈注一〉說的是真實話,是按照事實說的。沒有一點欺诳,亂說。並不是像末伽黎〈注二〉外道所說的四種不死〈注三〉詭辯理論一樣,你們應當仔細考慮,不要辜負了你們哀求仰慕求道的心。

  注一 佛的自稱。

  注二 見前。

  注三 四種不死為‘亦變亦恆’,‘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這是末伽黎外道的說法。後文五陰境界行陰魔境中,當詳細闡明,此處暫從略。

  正文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像,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

  譯文 此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憐憫在座四眾,因此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對佛說:世尊!現在此處眾人,因為不明白如來發露顯示給大家關於色空是非等二種精見的意義,世尊!假若我們面前所接觸到的色空等像,假若這就是見,就應當一無所見。大家因為不明白這是什麼道理,因此驚惶失措。並不是他們過去所種的善根太少的緣故。

  正文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譯文 惟願如來以大慈心,闡發說明這種種物象,和這個見精究竟是怎樣一回事?為什麼在這中間,沒有是?也沒有不是?

  正文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

  譯文 佛告訴文殊及在座大眾:十方如來以及所有眾大菩薩,在他們自住的三摩地〈注〉中,能見與所見相結合,並其所有的想像。都是猶如虛空中所現出的花一樣,本來就無所有。這個能見的見精,和所見的物像。其本元都是菩提微妙清淨而光明的本體。這當中有什麼是和非呢?

  注 前文已談過:三昧即三摩地,其意為正定。本來佛家的三昧極多,而自住三摩地卻不同於其他的定。他是定於本來不動的自性當中。

  解 自性本來不動,並非有意用識心定下來的。因此,住於自性三摩地中,無出定入定之別。所以能見的六根,和所見的六塵相結合,並其間所產生的種種作用和現象,都如空華泡影。此處所說的菩提,稱為真性菩提。真性菩提從無始以來,不為能見的六根所拘,不為所見的六塵所染,不為分別的識心所混。它不在任何相對境界之內,是與非都和它了不相干。所以說:於其中間,無是非是。所以稱之為妙淨明體。因為它不和任何境界相混。永遠清淨,永遠光明,為萬物之本體。

  正文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譯文 文殊!我現在問你!如像你文殊,是不是另外還有文殊,是文殊的。還是沒有另外一個文殊?

  解 此處更舉文殊為例,說明離開了相對境界,就不能用‘是’‘非’兩種概念來論它。

  正文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譯文 正是如此!世尊!我真文殊!卻不能說是文殊。為什麼呢?假若有是文殊?就成了二文殊了。(因為有是文殊,即有非文殊與之相對。豈不是成了二文殊了。)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這樣,並不是無文殊,而是這當中是與非兩種概念都安不上。

  正文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

  譯文 佛說:這個見是既妙且明〈注一〉的。它與一切六塵景象,虛空景象,本來〈注二〉都是妙明無上菩提〈注三〉的淨圓〈注四〉真心。

  注一 見性即是真心。 從無始以來,和妄想混在一起,可是妄想永遠不能遮蔽它的光明。所以名為妙明。

  注二 這個妙明的真心,本來就是如此,不是修得來的。

  注三 縱然證到佛的地步,也不能超出這個道理,所以稱為無上。

  注四 從無始以來,此真心在千變萬化的妄想中仍然不變,所以名為淨。此真心雖然不變,卻隨著千變萬化的妄想顯現無邊的作用,所以名為圓。

  正文 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譯文 一切妄想,即產生色空等相,和聞見等覺,譬如明明是一個月,卻誤看為兩個月。試問這兩個月中,誰為是月?又誰為非月?文殊!只要一個月真,中間自然沒有是月非月等問題。

  解 明明是一個淨妙圓心,但是一動妄想即落入相對范疇之內,產生了所覺的色空等相,同時和所覺相對產生了能覺的聞見等覺。總之,能也好,所也好,都是從妄想中產生的妄相。能說誰是誰非呢?

  正文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譯文 所以你現在觀見與塵,種種現象都是從妄想中所產生的相對境象。這當中有什麼是和不是呢?因為無論能見或所見都是你的真精妙覺明性。所以我問你時,你指不出來何處是見?又指不出來何處不是見?

  正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

  譯文 阿難對佛說: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滿十方世界,湛然〈注〉常住,覺性不在生滅當中。

  注 就是光明而不動。

  解 覺性即是常住真心,與妄緣相結合,真妄不二,所以稱為覺緣。

  正文 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谛,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譯文 與先梵志〈注一〉娑毗迦羅〈注二〉所談的‘冥谛’〈注三〉,和投灰等〈注四〉諸外道種〈注五〉所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什麼不同呢?

  注一 婆羅門種自稱是梵天的後裔,志生梵天,故稱梵志。

  注二 見前。

  注三 娑毗迦羅又稱為數論師。他們認為冥性是‘常’。能生‘大’等二十三法,與佛現在所說的‘湛然常住,性非生滅。’有相似之處。

  注四 又稱塗灰外道,是印度一種專修苦行的人。以身投灰,或塗灰於身,更有拔發,熏鼻,臥剌,眠針,裸形,自餓等行。

  注五 並各有種族,故稱諸外道種。這些外道都是不明真理的所在,在道外探求,故總稱外道。

  解 外道計我相,有三種,一、大。二、小。三、不定。遍滿十方,是說‘大我’。與此處所說:‘覺緣遍十方界’似乎相類。又佛說‘覺緣是常’,外道說:‘冥性’也是常。佛說:‘覺緣遍十方界。’外道也說:‘神我’也遍十方界。這樣,佛和外道的說法有什麼不同呢?

  正文 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雲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譯文 世尊過去也曾在楞伽山,為大慧等敷講這個道理:那些外道,常說自然。我說因緣,就不同於他們的思想境界。我現在觀察,認為覺性自然。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境界,似乎不是因緣的關系,這和他們講的自然,有什麼不同呢?怎樣開示?才使我們不致墮入他們的邪見中,得到真實心,妙覺明性呢?

  解 印度外道中無因論師認為一切物,無因無緣,自然生,自然滅。他們作的偈子說:‘誰開河海堆山岳?誰削荊棘畫獸禽?一切無有能生者,是故我說為自然。’因為他們撥無因果,否認修證。所以佛以因緣說破之。如楞伽經頌說:‘我說唯鉤鎖,(鉤鎖即是因緣,取相因不斷如鉤鎖相連義。)離諸外道過。若離緣鉤鎖,別有生法者,是則無因論,彼壞鉤鎖義。一切諸世間,無非是鉤鎖。無明與愛業,是則內鉤鎖。種子泥輪等,是則名為外。’此頌第一句:我說唯鉤鎖,即是本文中我說因緣之意。第二句即是非彼境界。無因論否認因果,破壞世間相,斷滅諸法,稱為斷見外道。金剛破空論上說:寧可起有見如須彌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空見即是斷見,因為空見否認因果,能斷三乘人善根。無明與愛為因,行業為緣,能生識、名色等十二因緣。故十二因緣亦名十二鉤鎖。種子為因,水土為緣而生芽。泥團為因,輪繩為緣而成瓶。世間諸物,例此可知。

  正文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

  譯文 佛告訴阿難:我現在這樣的多方譬喻,給你講明白,告訴你真實情況,你還不明白,疑為自然。阿難!假若確是自然,就必須審察明白,自然以什麼為體?你試觀察在這個妙明見中,以什麼為自?這個見到底是以明為自呢?還是以暗為自?以空為自呢?還是以塞為自?

  正文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雲何見明?

  譯文 阿難!假若以明為自,那麼,在暗時就不應當見著暗。若是以空為自呢!就不應當見著塞。以此為例若是以暗等為自時,那麼在明時見性已斷滅,怎麼又能見著明呢?

  正文 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是義雲何,合因緣性?

  譯文 阿難說:照這樣看來,這個妙見的體性,的確不是自然。我現想來,可能是從因緣生。但是我心還不太明白,請問如來,這個道理要如何才合乎因緣的性質?

  解 阿難在前文裡懷疑見性不在因緣內,所以疑為自然。因為自然和因緣是相對的。現在佛既然破了自然的看法,他又以為是從因緣生。因為他不是真正認清了見性,所以始終在相對境界裡轉圈子。

  正文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

  譯文 佛說:你說是因緣,那我就再問你,汝現在因為見,見性才顯現出來。那麼你的這個見到底是因明的關系才有見?還是因暗的關系才有見?是因空才有見?還是因塞有見?阿難!假若是因明才有見,那就不應當見暗。假若是因暗才有見,那就不應當見明。以此類推,因空因塞,亦同此理。

  正文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

  譯文 再說,阿難!這見到底是緣明才有見呢?還是緣暗才有見?緣空才有見呢?還是緣塞才有見?阿難!若是緣空才有,那就不應當見塞。若是緣塞才有,就不應當見空。以此類推緣明緣暗,也同此理。

  解 佛家所說的‘因’,是指已有的條件。‘緣’是指眼前的機會。同時佛家認為一切事物都要靠‘因’‘緣’和合才能發生。佛家對一切事物的發生,有一套固定的邏輯規律道:‘諸法(指一切事物)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自他)共生,不無因生,因緣和合生。’這就是說:一切事物不能從自己產生,也不從其他的事物產生,也不能從自己和其他的事物共同產生,不能沒有條件就產生,事物的發生,是己有的條件,和現有的機會,在某種情況下,相互和合而生。所以本文中佛先從因上問阿難,再從緣上問阿難,以證明見不可能從因緣發生。

  正文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譯文 你應當知道,這個精覺妙明的見,不從因產生,也不從緣產生,也不從自然產生。沒有非,沒有不非,沒有是,也沒有不是。離開一切分別相,即是一切諸法的本性。

  解 精覺妙明的本性,不在相對境界之內,你要用相對概念去理解它,永遠不可能。任何語言文字,在它身上全安不上。稱它為精覺妙明,也只是一時的假名而已。所以禅宗比喻為‘無陰樹’,‘無縫塔’。這個道理必須自悟,自證。維摩诘經中文殊菩薩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所以說:沒有是和不是,沒有非和不非。一切相都是起於分別心,所以離開分別心,就離開一切相。離開了相對境界,就離開分別心。金剛經上說:‘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又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因此: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正文 汝今雲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只益自勞,虛空雲何,隨汝執捉?

  譯文 你現在真什麼還要在道當中用心?以一切世間的戲論〈注一〉名相〈注二〉所得到的分別來看問題。加人用手掌來捉摩虛空,徒自勞累,虛空如何隨你執捉呢?

  注一 佛家認為凡是從相對境界中所產生的理論,都不是真實的,所以稱為戲論。

  注二 一切文字理論,總不能離開名相。可是名相並不是事物的實相。在我國的莊子上面也曾多次談到實相不能用名相來說明。

  解 阿難處處錯在用妄想來認識妙覺明性,豈知一落入妄想當中,即處處以分別心來比量。真性本來不在相對范疇中,愈比量愈錯。所以禅宗常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華嚴經上說的:‘妄想不歇,歇即菩提。’你只要把妄想息下來,直下體驗一下,才知道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正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雲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雲何?

  譯文 阿難對佛說:世尊!這個妙覺性,假若的確是非因非緣,為什麼世尊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備了四種條件?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因眼。這是什麼道理呢?

  解 阿難因為佛在過去說小乘教法時,曾有過‘四緣生識’的說法,此時錯認在‘妙覺明性’上。‘識’是從分別心產生的,它生於‘根’與‘塵’之間,是妄想的產物。所謂‘因空因明’,就是‘塵境’,‘因心因眼’就是‘根境’。根與塵之間產生識心。阿難粗心,誤認識心為‘妙覺明性’。這點,在初學佛的人當中,極容易弄錯!切須注意。

  正文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譯文 佛說:阿難!我當時是說世間法當中的眾因緣相。不是第一義!〈注〉注 佛家稱究竟根本的道理為第一義!

  解 佛在當初說小乘教法時,為了破斥當時印度自然外道否認因果,而臨時說因緣相,並不是究竟的道理。這種說法在佛法中稱為‘權教’。

  正文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雲何名見?雲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雲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雲何不見?

  譯文 阿難!我再問你:世間上一般人說我能見,怎樣才叫見?怎樣叫不見?阿難道:世間上的人,因為靠日月燈的光明,見種種現相,就名為見。要是沒有這三種光明,就不能見。阿難!假若在沒有光明時,就名為不見。那就不應該見暗。若是能見著暗,那在沒有日月燈時,只能說是沒有光明,怎能說是沒有見呢?阿難!若是在暗時,因為不見明就稱為不見。現在在明時,不見暗相,也稱為不見。這樣就明暗二相,都稱為不見。假若知道是明暗二相,互相傾奪,並不是你的見性,暫時消滅。那就應當知道,兩者(明暗二相)都是見。怎麼能說是不見呢?

  正文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雲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譯文 所以阿難!你現在應該知道,當你見著明時,你的見並不是明;見著暗時,你的見也不是暗;見著空時,你的見也並不是空;見著塞時,你的見也不是塞。懂得這四個道理以後,你還應當知道,當你見著任何事物時,你所見的物件並不是你能見的見;你能見的見和你所見的物件是離開了的,你能見的見絕不可能見著自己。你怎麼還能從因緣自然和合與不和合等現象當中來說見呢?

  正文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譯文 你們這些小乘羅漢,思想狹窄〈注一〉,見解不正確〈注二〉,沒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不能透徹了解諸法的清淨實相〈注三〉。我現在教誨你們,應當好好考慮,不要怕困難而懈怠了正確修行的道路!

  注一 小乘局限於因緣的圈子內,所以佛說他們思想狹窄。

  注二 為外道自然的邪說所惑,所以佛說他們沒有正確的見解。

  注三 清淨實相即諸法的本體,遠離一切戲論,不能在妄想所產生的假相中去看他。

  解 善思維不是在意識上用分別心去考慮,而是遠離妄想,從無分別,無境界處去認識什麼是清淨實相?妙菩提路即是走妙奢摩他三摩禅那的道路。

  正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譯文 阿難對佛說:世尊!正如世尊為我們宣講因緣及自然,和合相與不和合相等情況,我們心裡還沒有徹底明白。現在更聽說見見不是真見,這就更使我們心裡迷悶不解了。惟願佛以大慈心,用大慈眼來開示我們,使我們的覺心明了清淨。說完這些話後,就一面流淚,一面頂禮,希望能接受聖意的指示。

  解 因緣及和合相,是小乘的見解,自然及不和合,是外道的理論。

  正文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谛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譯文 此時世尊為了憐憫阿難及在座眾人,將要敷陳演講大陀羅尼〈注一〉諸三摩提〈注二〉妙修行路。告訴阿難說:你雖然記性好,這只能使你多記得一些東西。但你對於妙奢摩他〈注三〉精密的觀照〈注四〉,心裡還沒有了解,你現在仔細的聽著,我當為你詳細分析講解,同時也要使將來這些沒有證到無漏〈注五〉的修行人,能得到菩提的聖果。

  注一 陀羅尼為印度文的譯音。其涵義為總持,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有多宇,一宇,無宇之分:多字如後文佛頂光明中所說神咒之類,一字如密宗中嗡字吽字之類,無字如圓覺經中: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

  注二 見前。

  注三 見前。

  注四 觀照是佛家修行用功的一個重要方法,觀就是在思想上觀察,照就是觀察任何事物時,不能雜一點主觀的感情。要像鏡子照物像時,雖然把各種物像都照得明明白白,可是不動一點主觀的思想去分別它。修行人在習禅定時,雖然心裡不動一點妄想,但不同於木石的無知,這就是‘觀’!在這一切都歷歷分明當中,無能所之分,無內外之別,這就是‘照’。精微而綿密用功下去,就是‘微密觀照’。

  注五 見前。

  正文 阿難!一切眾生,輪回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雲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譯文 阿難!一切眾生,在世間輪回生死〈注一〉,皆由於二種顛倒〈注二〉分別妄見,這二種妄見當處發生〈注三〉,當業〈注四〉輪轉。是哪二種妄見呢?一是眾生的別業妄見,二是眾生的同分妄見。

  注一 佛家分生死為二種:一是‘分段生死。眾生因為業力的緣故,此生結束而死。又因為其他的業力關系,又產生了另外的生死。似乎生死分為很多段,這一段生死結束後,又轉換為新的生死。這樣生死輪回不已,稱為‘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是靠業力產生的,六道輪回的生死都是如此。二是‘變易生死’。修行人到了一定的程度時;生死已可以不受業力支配,而隨自己的主觀意願來決定。稱為得意生身。此時的生死就稱為‘變易生死’。羅漢和菩薩的生死就是變易生死。按照佛的標准看來,仍然在生死中。所以此處所指的生死,不但是凡夫的分段生死,也包括小乘羅漢的變易生死。因為此經是以圓滿菩提不生滅性為最終目的。

  注二 二種妄見都由於不識自己的淨妙明性。向外馳求,妄立能所,妄生分別,所以稱為顛倒。

  注三 二種妄見都是從本來清淨見中,一分妄見所產生,不從外來,所以稱為當處發生。

  注四 眾生因為不識自性,在同分妄見中,追求不息。於是種來世別業之因,在別業妄境中,執著不捨,於是產生來世之果。因果回圈,周而復始,眾生永遠不盡,輪回永遠不息。都是由自己所造業力所招,所以稱為當業輪轉。

  解 按天台宗灌頂大師疏引瑜伽師地論指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眾生共業所感,貴賤人畜,相依而住,名為同分。又引瑜伽師地論言眾生自身,各隨已業,貴賤苦樂不同,飛走鱗甲類別,名為別業。大抵別業境,限於現在,皆是以往宿業所招。同分境,兼過去未來,為無始以來惑業所感。

  正文 雲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譯文 怎樣叫別業妄見呢?阿難!例如世間有一個人,眼中長了一個紅色的翳膜。夜間看見燈光上另有一個圓影,五色重疊。

  正文 於意雲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譯文 你的意見怎樣?現在這個燈光上所現的圓影,到底是燈的顏色呢?還是見的顏色?

  正文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譯文 阿難!假若是燈的顏色,那麼,眼裡沒有翳膜的人,為什麼不同見此圓影?而這個圓影,卻只有眼裡有翳膜的人才能看見。假若是見的顏色,那麼見已成為色了,這個見圓影的,又是什麼呢?

  正文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幾、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雲何眚人,目見圓影?

  譯文 再說,阿難!假若這個圓影,離了燈另外還有,那麼就應當旁觀其他的屏帳幾筵,也有圓影現出來。假若這個圓影,離了見另外還有,那麼就不應該是眼睛看見的。為什麼眼有翳膜的人,眼睛看見圓影?

  正文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譯文 所以你應當知道,色實在是在燈,因為病的緣故,以致使眼見著圓影。其實圓影和見都是翳膜的病狀,而見著翳膜的見,並不是病。因此,就絕不能說:此圓影是燈或是見!或非燈或非見。

  解 本來清淨的眼,因為生了翳膜,於是在燈上見有圓影。圓影本是從翳膜產生的病狀。不能說它在燈或在見!非燈或非見!因為圓影不是真有,不過是因病而產生的幻相。這就譬如眾生因妄想故,而產生妄見。其實見這個妄見的,仍是本來清淨的妙明真見,這就是前文所說的‘見猶離見,見不能見’的見。

  正文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譯文 如第二月,既不是月體,也不是月影。何以故呢?這第二個月,是由指頭捏在眼上產生的虛像。一般有智慧的人。決不會說這個捏的根元是月或不是月!離見或不是見。

  解 眾生的別業妄見就如第二月相似,本由指頭所捏現出的虛相,不能說他是月,也不能說它不是月,不能說它離見,也不能說它非見。

  正文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譯文 這裡也是這樣,是眼裡的翳膜所成的圓影,你能說誰是燈誰是見呢?何況更分別說誰不是燈不是見呢?

  解 假若你不了解眾生的別業妄見,你可以從燈上的圓影去理解它。假如你不理解燈上的圓影,你可以從第二月上去知道。如你知道第二月沒有,同樣你也可以知道燈上的圓影不是真有。這樣你就可以懂得別業不過是虛妄。妄境不是真有。假若你能見著這點,就可以名為見‘見’。

  燈上的圓形,只有你自己能見,而別人不見,這就是別業。你明明知道燈上並沒有真的圓影,這就名為妄見。

  正文 雲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

  譯文 什麼是同分妄見呢?阿難!在此閻浮提〈注〉世界中,除了大海外,中間的平原陸地有三千洲。這當中大的洲,從東到西,總括量起來大國大約有二千三百。其余的小洲,在眾海中,這當中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等國。

  注 佛經中稱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為閻浮提世界。

  正文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佩、玦、彗、勃、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

  譯文 阿難!假若這當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其中有一國人。共同感受到惡緣,在這個小洲上,當地的眾生,看到各種不祥的境界,或見兩個太陽,或見兩個月亮。其中甚至於暈〈注一〉適〈注二〉佩〈注三〉玦〈注四〉彗〈注五〉勃〈注六〉飛流負耳〈注七〉虹霓〈注八〉,種種不祥現象。

  注一 雜氣環饒稱為暈。

  注二 黑氣薄蝕稱為適。

  注三 白氣在旁相連如衡璜稱為佩。

  注四 中斷如半環為玦。

  注五 星芒偏指為彗。

  注六 芒氣四出為勃。

  注七 夾日而成負耳。又在上為負,在下為耳。負耳,日月俱有。

  注八 明者為虹,暗者為霓。

  正文 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譯文 唯有此國能見,另外一國眾生,本來就沒有看見,同時也沒有聽得。

  解 同一天象,一國能見,他國不能見,可見其為妄見,並非實有。

  正文 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譯文 阿難!我現在為你就用這兩件事,進退參合說明此事。

  解 進前即是依前所舉例,容易了解。退即是依前例後,比較難知。兩者合參,則皆可明了。

  正文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

  譯文 阿難!如一般眾生的別業妄見,看見燈光中,所現的圓影。這個圓影,似乎是所見的境,其實是見者眼中的翳障所造成的幻覺,並不是燈光真有圓影。也不是見者的見上出了毛病。

  解 因為眼睛為翳障所遮,增加了眼睛的勞度,而產生圓影的幻覺。圓影並不是所見的色(燈光)所造成的,也不是能見的見上有了毛病。

  正文 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

  譯文 以此為例,你現在用眼睛觀見山河國土,與及這些眾生。

  解 依前所舉燈光所見圓影為例,進而說明別業妄見的起因。更退而說明眼前所見的山河國土亦同為妄見所現,這就是上文所說的‘進退合明’。

  正文 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

  譯文 這都是從無始以來的見病所造成的。能見與所見相結合,似乎顯現所見的境。其實這都是妙覺明心,因翳障而產生的圓影。這時,能見和所見都是由翳障而生的妄見。而能知此妄見的本覺明心卻與翳障無關。

  正文 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雲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並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譯文 你能覺知現在所見不過是因翳障而產生的妄見,能覺的妙覺明性,卻不在妄見中,那才真正是見著你的‘見’了。怎麼能再說是覺聞知見〈注一〉呢?因此你現在見我和你,以及世間十類眾生〈注二〉都不過是見著翳膜的圓影。不是真正能見的妙明真見,這個妙明真見,不同於翳膜所產生的妄見,因此就不能說它不是見〈注三〉。

  注一 此處雖是舉見為例,然而覺聞知見,其覺性本無不同。

  注二 十類眾生:一為胎生,二為卵生,三為濕生(指水族),四為化生(如昆蟲由幼蟲化為成蟲),五為有色(如色界天人),六為無色(無色界天人),七為有想(有想天人),八為無想(無想天人),九為非有想(無所有天人),十為非無想(非想非非想天人)。

  注三 此處應上文‘見非是見’而言。

  正文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

  譯文 阿難!以眾生的同分妄見為例,也同於上文所說別業一人所造成的妄見。

  正文 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見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

  譯文 一個眼睛有翳障的人,所見的妄見,和一國患同樣眼病的人,所見的妄見完全一樣。他所見的圓影為翳障所生的妄見,這一國人同樣在自己的見業上的種種瘴惡而見到種種不祥的現象,這都是從無始以來的見妄所生。

  正文 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並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譯文 例如閻浮提世界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十方所有有漏國與眾生。都同是覺明無漏妙心,由妄想產生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解 妙明真心,因為妄想產生見聞覺知,就恰如妙明真見因翳障故,出現圓影。而這個圓影,是由翳障而生,並不是真見中產生的。所以這個從妄想所生的見聞覺知,從虛妄中越分追求,因緣和合而成別業。於無生中受生。舊業未盡,新業又成。新業既成,故報將盡。遂於無死中受死。於是因果回圈,生死不盡。

  正文 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譯文 若能遠離一切和合的因緣及不和合的因緣,即可滅除一切生死的因。圓滿菩提不生不滅的本性,清淨本來妙淨圓明的本心,常住於本覺中。

  解 若能於妄境中不取不捨,即可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因不取故,即可遠離分段生死。以不捨故,即可遠離變易生死。不取即遠離和合緣,不捨即遠離不和合緣。這樣即滅除一切生死的因,圓滿菩提不生不滅的本性。

  正文 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譯文 阿難!你雖然先已悟到本覺妙明的本性,不是從因緣而生,也不是自然而生。然而你還不曾明白,這個覺元不是從和合或不和合而生。

  正文 阿難!吾今復以前塵問汝:汝今猶以一切世間,妄想和合,諸因緣性而自疑惑,證菩提心和合起者。則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和?為與暗和?為與通和?為與塞和?

  譯文 阿難!我現在再以前塵來問你,你現在還以一切世間妄想眾因緣性,而自懷疑證菩提的心也是從和合而起。那你現在的妙淨見精是與明和呢?還是與暗和?是與通和呢?還是與塞和?

  正文 若明和者,且汝觀明當明現前,何處雜見?見相可辨,雜何形像?若非見者,雲何見明?若即見者,雲何見見?必見圓滿,何處和明?若明圓滿,不合見和!見必異明,雜則失彼,性、明名字,雜失明、性,和明非義。

  譯文 假若你認為見性是與明相和的,你試看當明現前時,何處雜有見?假若見相可以辨認出來,那麼雜的見是什麼形像?假若明不是見,那麼為什麼見能見著明?假若明就是見,那見又怎麼能見著見呢?又見假若是圓滿的,那明又和在哪裡呢?明假若是圓滿的,又怎能和見相和呢?明必然不同於見,假若二者雜在一處,就明也不是見也不是了。所以說見和明相和,不能成立。

  正文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譯文 其他暗與通與乎塞等,也同此例。

  正文 復次,阿難!又汝今者,妙淨見精,為與明合?為與暗合?為與通合?為與塞合?

  譯文 再說,阿難!你現在的妙淨見精,是與明相合呢?還是與暗相合?是與通合呢?還是與塞相合?

  解 和與合的涵義不相同,和是混和在一起而不可分。如泥與水相和。合是二物合在一處,但仍可分,如兩手掌相合。

  正文 若明合者,至於暗時,明相已滅,此見即不與諸暗合,雲何見暗?若見暗時,不與暗合,與明合者,應非見明!既不見明,雲何明合,了明非暗。

  譯文 假若是與明相合,到了暗時,明相已經銷滅,這個見即不可能與暗相合。那又怎樣會見著暗呢?假若見暗時,不與暗相合,那麼與明合時,也不是見明。既然不見明,又何嘗與明相合,知道是明不是暗呢?

  正文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覺元,與諸緣塵,及心念慮,非和合耶?

  譯文 其他暗與通與乎塞等,也同此例。阿難對佛說:世尊!我現在想來,這個妙覺元,與這些緣塵〈注一〉以及心念慮〈注二〉等,難道不是和合嗎!

  注一 緣就是攀緣,塵就是六塵境界。六根和六塵相結合,猶如攀緣六塵,所以名為緣塵。

  注二 即六識,六根即依靠六識和六塵相結合。識心分別塵境,故名心念慮。

  正文 佛言:汝今又言,覺非和合。吾復問汝:此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和?為非暗和?為非通和?為非塞和?

  譯文 佛說:你現在又說,覺不是和合。那我就再問你,這個妙見精,你認為不是和合的,那到底是不與明和?或不與暗和?不與通和?或不與塞和?

  正文 若非明和,則見與明,必有邊畔!汝且谛觀:何處是明?何處是見?在見在明,自何為畔?阿難!若明際中,必無見者,則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雲何成?

  譯文 假若不與明相和,那麼在見和明之間,必然有邊界。你試仔細觀察,何處是明?何處是見?二者之間,以何為界?阿難!假若在明的范圍內,的確沒有見的話,那彼此就不相涉,那就不應當知道明相的所在。界限從哪裡定呢?

  正文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譯文 其他的暗與通,以及塞等,也和這個情況一樣。

  正文 又妙見精,非和合者,為非明合?為非暗合?為非通合?為非塞合?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明,了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所在,雲何甄明,合非合理?

  譯文 又妙見精,假若不是和合的。那麼,是不與明合呢?不與暗合呢?不與通合呢?還是不與塞合呢?若不與明合,那麼見與明,性質完全不相類。如耳與明,徹底不相接觸。它連明相在哪裡都不知道?又怎麼能夠審察明與不與它相合呢?

  正文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復如是。

  譯文 其他的暗與通,與乎塞等情況,也同此例一樣。

  正文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譯文 阿難!你還沒有明白一切虛浮的六塵境界中的聚幻化〈注一〉相,都是當處〈注二〉出生,隨處〈注三〉滅盡的。幻妄只是它所顯的相,而其本性卻是妙覺圓明的本體。

  注一 六塵境像是因緣和合暫時出現的虛妄相。並不是實有,所以稱為幻化相。

  注二 當處即是當時當地。

  注三 和當處的意義相同,只是文字的變換而已。

  解 一切因緣和合而暫時發生的現象,都是虛幻不實的,所以稱為妄相。正如前文所舉例中燈上所見的圓影相似,都是從同分和別業兩種妄見中產生的幻相,這兩種妄見都是從業力而顯現。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而其本性元為淨妙覺明的本體。正如前文所舉例中:圓影不過是因目翳而產生的妄相,而能見圓影的見,始終是清淨的。(上文‘而見眚者,終無見咎’。)

  正文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譯文 就是如此,甚至於五陰〈注一〉,六入〈注二〉,從十二處〈注三〉至十八界〈注四〉,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為滅。殊不知無論生滅去來,都是如來藏〈注五〉當中,常住妙明,不動而周遍圓滿的妙真如性。在這個妙真如的永恆不動的自性當中,尋求去來迷悟生滅等等現象,永遠不可能得到。

  注一 五陰又名五蘊,即是陰蔽自性的所在。也就是蘊藏自性的地方,故稱五蘊。後文有詳細的闡述,此處暫略。

  注二 六入為六塵境界涉入六根而產生的六識。

  注三 六根加上六塵為十二處。

  注四 外六塵涉入內六根而產生六識,共為十八界。

  注五 如來藏為真如自性的另一名稱。因為它出生萬有,為萬物的本體。好像是含藏萬物的寶藏,故稱為如來藏。

  解 一切五陰六入等境界,都是從因緣和合而產生的虛妄境界。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虛妄有生,虛妄有滅。而其本元卻是真常不動的妙真如性。這就恰如前文所舉例中眼中因翳障而產生的圓影,本屬妄見,由翳障而生。而觀見這個圓影的能見之性,卻永遠是清淨無垢的,翳障和圓影都和這能見的見性無關,你在這個妙明真見上去尋找翳障和圓影都了不可得,而一切生滅去來迷悟都是從翳障而產生的圓影,不是能見的見性。

  正文 阿難!雲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譯文 為什麼五陰〈注〉本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注 五陰為色、受、想、行、識。色陰為第一陰,色是包括一切六塵境界,就如前文以見性代表一切見聞覺知一樣。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用清淨的眼睛,觀看晴明的天空。唯有晴明的虛空,什麼也沒有。這個人無故不動眼珠,瞪得來眼睛疲勞,開始發華。就看見空中有很多點點斑斑的東西亂飛,另外更多的莫可名狀的現象顯現。色陰就是這樣造成的。

  正文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譯文 阿難!這些眼睛發華所顯現的景象,不是從空中來,也不是從眼內出的。

  解 空表示如來藏清淨虛空,眼表示妙明真見。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求任何虛妄景象都不可得,任何妄見也不可能從妙明真見當中去求取。

  正文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譯文 就是這樣,阿難!假若這些景象,是由空中來的,既能從空中出來,就能從空中進去。既能出來又進去,那麼這虛空就不空了。空若不空,就不能容這些景象起滅,就如阿難的身體,不能再容一個阿難一樣。

  解 空若能出入,空就成了有內外的實體了,既成實體,空已不成空,則不能容其他的物象從中起滅。故言‘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正文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雲何睛空,號清明眼?

  譯文 假若是從眼中出的,既然它顯現時,是從眼中出來,那麼它消滅時,還應當從眼中進去才是。同時,這些景象既從眼中出來,那就同於眼的性質,應當有見。假若真有見的話,那它在空中不見時,回頭進眼時,就應當見著自己的眼。又假若這些景象是無見的話,那它出去時就應當障蔽虛空,回轉來就應當障蔽眼睛。又當見這些景象時,眼睛是沒有翳障的。要不然,怎會說是晴空?是清明眼?

  正文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因此應當知道,色陰是產生於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解 色陰為瞪目成勞所現空華,不從性空〈注一〉而起,不由真智而現〈注二〉。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生於虛妄,滅於虛妄。但能消除虛妄,即還淨目晴空,即是真如智境。真如本體,常住不變,所以說其本元不是因緣。然而隨緣顯現妙用,變化無窮,所以不是自然性。

  注一 性空即是本性,即是前文所說的如來藏。如來藏如明鏡朗照萬物,而其中空無一點實質,又名空如來藏。本體清淨空寂,故言性空。

  注二 真智即前文的‘妙明真見’,性空是自性的本體,真智是由體所現的妙用。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平安,身體舒適,心情暢快。這個人無故把兩支手掌,在空間中互相摩擦。於是在兩手中,產生了澀滑冷熱種種感覺。受陰〈注〉就是像這樣產生的。

  注 六根和外六塵相結合,如眼觀色,耳聽聲等,名為受。

  正文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

  譯文 阿難!這些虛幻的觸覺,不是來源於虛空,也不是從手掌生出來的。就是這樣,阿難!假若這個觸覺是從虛空來的,那它既能觸到手掌,為什麼不觸到身上呢?虛空無知,不應當於觸有所選擇。

  正文 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

  譯文 若是從掌出,就不應當在兩掌合時才產生觸覺,又假若是從掌出,兩掌合時有知,兩掌離時就應當重入於掌,那麼臂腕骨髓也應當知道入時蹤跡。假若確有覺心,能知出知入。那就有一件東西,在身體內往來,何須要待兩掌相合才知道,名它為觸呢?

  正文 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所以應當知道,受陰產生於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酸梅,口中就有水流出。想到足踏在懸崖上,足心就發軟。你應當知道,想陰〈注〉就是這樣的。

  注 五陰中第一是‘色陰’,指一切存在的事物。第二是‘受陰’,即是感官接受外在的事物。第三是‘想陰’,即是分別認識事物。第四是‘行陰’,即是六根對待六塵境界而產生的行為。第五是‘識陰’,簡單說來,就是生命的本源,一稱命根。後文有詳細的闡述。

  正文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

  譯文 阿難!這樣酸的說法,並不從酸梅產生的,也不是從口內進去的。正是這樣,阿難!若是從梅生的,梅就應該自己談,何須待人來說呢!

  正文 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譯文 假若酸梅的說法,是從口中進去的,又何須用耳來聽呢!假若只有耳聽見,那麼這水為什麼不從耳中流出來?

  正文 思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想踏在懸崖上,足心就發軟,也和這件事的道理相類似。所以應當知道,想陰本產生於虛妄,其本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難!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譯文 阿難!譬如急流,波浪相續不斷,前際和後際之間,不相超越。應當知道,行陰就是這樣。

  解 瀑流是河床的高下而造成的現象,正像行陰由行為造作而生。波浪相續不斷,不相逾越。正像萬物念念遷流,變化不息,前念後念,不相逾越一樣,故引以為喻。

  正文 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譯文 阿難!這個流性,不因空而生,也不是因水而有。也不是水的本性,但也不能離開空和水。

  解 不因空生,表示行陰不因性空而生,不因水有,表行陰並不因識而有,亦非水性,喻行陰並不是識性。非離空水,明行陰不能離開性空和識性。

  正文 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瀑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

  譯文 正是如此,阿難!假若是因空而生,那麼這十方無盡虛空,都變成無盡瀑流,世界自然都遭受淹沒。假若因水而有,那它就應該是水所生,那麼能有和所有都應該有相,而且現在應該仍在。假若它就是水性,不在水外。那麼水澄清時,就應該不是水體。

  正文 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

  譯文 假若離開空和水,空性遍一切處,就不可能有外。離開了水,水外即不可能有流。

  解 空不可能有外,就不可能離開空。流不可能離開水,所以水外就無流。

  空表示如來藏,水表識性,行陰雖然虛妄,但不能離開空性和識性。其相雖然是虛妄,其性卻仍是真性。絕不能在妄想以外求真性,所以說是即妄即真!

  正文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所以應當知道,行陰虛妄,本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性。

  解 觀想虛妄,而性不離真,所以從前永嘉覺禅師說的:‘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正文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裡遠行。用饷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

  譯文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注〉,塞住它兩邊的孔,裡面全是虛空,遠行千裡,贈送外國。識陰你當知道,就是這樣。

  注 頻伽是印度的一種鳥名,全稱是迦陵頻伽。意為同命鳥。這種鳥是一身雙頭,頻伽瓶是像這種鳥形的。

  解 此處喻眾生因為識陰的關系,以四大〈注一〉所成之身為自身。塞其兩孔,塞表二執〈注二〉孔表二空〈注三〉。因為二執障蔽了二空,故以塞其二孔表之。空表識陰,言眾生因為二執未破,妄認四大假合之身為自己,因此為軀殼所局限,生死不得自由。千裡遠行表修行人從初發心到最後證果,路途遙遠。贈送到外國表修行人斷二執,證二空。轉有漏為無漏。

  注一 古印度以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為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稱為‘四大’。佛教即沿用此說。其實,古希臘亦有此說。

  注二 執一是我執,執著五陰假合而有見聞覺知,以為此中有我存在。二是法執,不明五陰等法為因緣假合幻相,以為其中有實性。

  注三 二空一為人空,佛教小乘人悟得惟蘊無我之理,悟得無我而證得人空。大乘菩薩悟得一切法都是因緣假合而證得法空

  正文 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

  譯文 阿難!這瓶裡的虛空,不是從遠地帶來的,也不是從此地盛進去的。

  解 已到他國的虛空,表已證佛果的無垢識〈注一〉,不是從遠處帶來的。比喻無垢識不是從凡夫有漏身中帶來的。不是從此地盛進去的,表示無垢識也不是到了佛的地位後轉入無漏身中的。本來性識〈注二〉周遍,無處不在,因位〈注三〉上的阿賴耶〈注四〉,即是果地〈注五〉上的無垢識。在相上雖然虛妄,在體性卻是真實。

  注一 無垢識又稱第九識,音譯為庵摩羅識。就是本來清淨,一塵不染的本性。

  注二 即是識陰的本性。

  注三 因是與果相對而言的,修行人在凡夫的地位即為因位。

  注四 唯識論上在六識之外,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第七識為‘末那識’。‘末那’即意。第六識依此‘末那’而生識。故第六識為意識而第七識音譯為‘末那’。此識為我執與法執之根本,它是依靠第八識而起作用的。第八識為‘阿賴耶’識。它含藏萬有,無所不包。故又稱‘含藏識’。它含藏無量種子,能顯現一切作用,故又稱‘種子識’。

  注五 果地與因位相對,即是在佛的地位上。

  正文 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

  譯文 就像這樣,阿難!假若瓶內虛空,是從遠方帶來的。那麼,瓶內既帶走了一塊虛空,放瓶的原地,就應該少了一塊虛空才是。

  解 此處表示‘無垢識’不是從凡夫位上帶來的。

  正文 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

  譯文 假若瓶內虛空,是從此地進去的。那麼開孔倒瓶時,就應當看見有空從瓶內倒出來。

  解 這裡表示,無垢識不是到了佛地,才進入到無漏身中的。

  正文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譯文 所以應當知道,識陰虛妄,本來不是因為因緣和自然性而生的。

  解 以上說明五陰都是生於虛妄。

 

上一篇: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譯解
下一篇:不用花錢就能改善命運的殊勝妙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