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十卷
長水沙門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
二旋根歸性證五。一阿那律三。一敘悟因由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诃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诃。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或阿泥樓豆。成阿[少/兔]樓馱。皆梵音小轉。此雲無滅。或雲如意。是佛堂弟。白飯之子。多樂睡眠。如來诃雲。咄咄胡為寐蛳螺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故雲诃畜生類。常言半頭天眼。今雲金剛三昧。此顯實證。與昔不同。當以意得 二正陳悟旨
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金剛三昧所發之用同佛見用。故雲精真洞然見十方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旋其妄見循彼真元。塵見既銷。精真洞發一切無礙。豈止障外細色而已 二周利盤特迦三。一敘其因由
周利盤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慜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周利盤特迦雲蛇奴。於路所生。或雲繼道。性多愚鈍。過去為大法師。善解經論。有徒五百。秘吝佛法不肯教人。後生暗鈍。以宿善故遇佛出家。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經九十日不得成就。為治散亂。教數息也 二正陳悟旨
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 初觀息風念念生滅。微細窮盡。生滅無從。息風既空心亡分別。豁然大悟一切無礙。此則豈唯對治散亂。亦乃見息實相矣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返息循空斯為第一 返生滅息。循無生空。從息發明斯為無上 三憍梵缽提三。一敘悟因由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 亦雲笈房缽底。此雲牛呞。牛凡不食亦事虛哨。此人口相如牛之哨也。大論出緣與經有異。教觀舌根嘗味入道。當得心地一味法門。了味之知從此永滅。故雲滅心入三摩地 二正陳悟旨二。一敘觀行
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觀此嘗味之根。不自體生。不他物生。各猶無生。共豈能有。緣中不得。非緣亦無。了味之知竟從何有。一根既爾。諸根亦然。由是應念得超諸漏 二敘觀益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根復故內脫。塵銷故外遺。內外既亡。孰為三有而可處耶。故雲遠離。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得無生忍。故雲法眼清淨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旋妄根塵。歸真實相。心地法門一時開顯。此為第一 四畢陵伽婆蹉三。一敘悟因由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 畢陵伽婆蹉雲余習。呼恆河神為小婢。非是故心。由過去世為婆羅門我慢余習耳。最初入道。聞佛所說世間苦空無常不淨都不可樂。因行乞食。思入此觀。忽遇苦緣。故雲疼痛 二正陳悟旨二。一敘觀行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 念觀也。知覺也。因痛起觀。觀我此身。有於知覺覺此深痛。然雖起觀觀覺及痛。觀清淨心。無痛無覺。此根塵念慮妄身心有真淨心無。又更觀察痛覺之念淨心之覺。即成二覺。從何而有。一身二覺應成兩佛。故知此覺皆悉虛幻。清淨心中一無所得 二明得悟
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有所得心一念不起。名之為攝。當爾之際。能覺所覺能觀所觀一時俱寂。無分別智即得現前證無生忍。故雲身心忽空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能觀所觀能痛所痛。寂無一法。故雲純覺遺身 五須菩提三。一敘宿悟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恆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 須菩提雲空生。亦善現等。以生時現空心達於空常修空行。故以為名。既雲曠劫如恆河沙。便知空寂。豈止今日。方始證得 二明悟旨二。一悟但空
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以修空觀了心空寂。一切依正自他染淨乃至十方由心變者。悉皆成空。自行既爾。亦令他人證得空性。此一向空未能具法。故雲但空 二悟中空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性覺真空即中道理。以空是如來藏。故滿足周遍具一切法。光明遍照法界性故。如摩尼寶隨意出生。如大溟渤深廣含攝。平等性智達解照了境智一如。名佛知見。雖證於空不為空縛。故雲解脫 三結答斯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初以單空。空於諸相。故雲入非。次以重空。空於空相。故雲非盡。無亦空也。已上五人依根證入畢 三湛識循源證六。一捨利弗三。一敘宿悟
捨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捨利弗雲鹙子。亦雲身子。心見清淨。謂眼識發智。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通達根本元由。斯則得世俗智分別諸法。名為法眼 二明今悟二。一獲慧眼
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迦葉兄弟即三迦葉也。宣說因緣即三谛法。因說生解悟真空理得初果證。即慧眼也。余處即說遇馬勝者。或同時所遇。非獨一人。經互舉耳。既聞因緣因緣即空。即獲慧眼見真谛理 二獲佛眼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見覺明圓。即真覺妙明圓滿成就。從眼識顯。斯由如來開示妙法令我獲證。故雲從口從法 三結答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從於眼識發顯智光。智光極處即佛知見。即三智五眼一時具足。故名為極 二普賢菩薩三。一事佛發行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河沙佛所為法王子。諸佛弟子發我行者皆名普賢 二行成起用二。一指體略標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 心聞即耳識發明也。從於耳識得真圓通。入法界理。生滅識滅寂滅現前。境智相冥一體無二。還於心聞起用。分別眾生知見。可發明者即現其身 二約機廣釋
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既以心聞。合法界體。境智無二。故法界中所有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無不了知。無不起應。冥顯二機皆獲其益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如文 三孫陀羅難陀三。一敘承尊教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 孫陀羅難陀此雲艷喜。兼妻得名。是佛親弟。前作數息。即約根說。今約觀識。緣鼻端白以駐其心。令不散動 二依教修觀二。一明觀行
我初谛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 初觀白相。經三七日後見息氣猶如煙相。此觀成時。身心內發。若身若器一時空淨內外映徹猶如琉璃。此則因觀生滅息相。觀心融明將發空慧遂洞身界。猶在方便未能忘緣。故見其煙變成白相 二明悟益
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無生空慧既已現前。諸息不生純是智慧。慧光明照一切皆如。世界眾生無非圓妙。由斯漏盡當得菩提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如文 四富樓那三。一敘宿辯二。一具談權實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 富樓那雲滿。彌多羅雲慈。尼女聲。得四辯才。曠劫便有。非獨今日。苦空實相即權實法也。內秘外現成就眾生。累劫如是 二備演法門
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非今一佛所說法門。河沙佛所聞秘密法。我皆為眾宣說無畏。言微妙者。巧以言辭譬喻方便隨順機感也 二明現證
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如來知我有辯才智。遂教我以口輪說法。此則示令不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故能隨說法淨即智慧淨。隨智慧淨即其心淨也。師子吼者無畏說也 三結酬問
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內以禅定智慧伏斷愛見。外以神通說法降制魔外。則涅槃城存三寶不絕也 五優波離三。一遇佛受教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 優波離雲近執。即如來為太子時親近執事之臣也。在家執事。出家亦爾。遂見修行降魔制外斷惑成道也。故承如來教以持戒。律中度諸釋種先度波離者。蓋以初雖隨佛後方得度 二因戒獲證
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有威可畏。有儀可象。二百五十各有四儀。復對三聚。故成三千。復以三千。配身口七支四分煩惱。轉成八萬四千。今舉大數耳。殺盜YIN妄性元是罪。不待制止。犯即成業。故雲性業。余即因過始制。制前犯即無罪。故雲遮業。由持戒故不犯諸塵。塵既不生。身亦無得。故身寂滅。我身不有我心何依。根塵既亡心無所有。故亦寂滅。如是諸法一時清淨。唯一寶覺。本來無染。真持戒耳。由是獲證。言綱紀者結要之處。以能決斷重輕開遮持犯。制眾行事。令人法高尚為後軌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持戒修身。禁防塵染。觀身實相塵自不生。能分別心依何所有。是故身心通達自在 六目犍連三。一遇緣聞教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 目犍連姓。雲采菽氏。拘律陀名。雲無節樹。優樓頻螺雲木苽林。伽耶雲城。那提雲江。緣如捨利弗中和會 二因教通悟二。一獲悟入道
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須發自落 前聞因緣深義。即由因緣。深達實相。實相無相。身心寂滅。由是開悟名大通達 二因悟得通
我游十方得無掛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謂由開悟。分別不生。意識不起。即是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湛性既深。心光宣發。神通大用由此現前。能游十方無礙自在 三結酬重指
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旋湛即定。心光即慧。由定發慧神用無邊。如水澄清萬像斯現。已上六人依識悟入竟 四復大同本證七。一火頭金剛三。一遇佛聞教
烏刍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YIN人成猛火聚 烏刍瑟摩此雲火頭。因多貪欲。聞教修觀。從此獲悟。貪欲盛者是鬼獄因。因為欲火所熾。果為業火所燒。因果相當俱名火聚 二依教修觀二。一觀成獲悟
教我遍觀百骸四支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YIN心成智慧火 初觀身心。唯見暖觸。後觀暖氣。無相無生。我身自空。暖依何住。身心既寂性火妙發。故雲神光內凝成智慧火 二重指釋成
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因觀火性。得真三昧。以火為入道初門。故雲火頭。火能破壞一切諸法。故發大願。為力士身破魔護法也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谛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暖觸即空。故雲無礙。性火妙發。故曰流通。內凝外現。故生寶焰 二持地菩薩三。一遇佛受教二。一總值諸佛具修福業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阛阓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 勤身苦己利益多眾。經無量佛作無畏施。福因廣也。市垣曰阛。市門曰阓 二別值毗捨親承開示
毗捨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捨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毗捨浮雲遍一切自在。平治路地。待佛經過。佛以自證法門開示令平心地。一切皆平。者心為萬法所依。平等含育長養一切。故名為地。若能平等性觀與此相應。則一切法無不平等自在無礙。由是佛名一切自在耳 二因教獲悟二。一正陳悟旨
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聞平心地。即悟我心本來平等。若身若界所有微塵皆無自性。但從虛妄分別所現。唯一實相。本如來藏。猶如空華翳故妄見。空本無華。復何相礙。由是刀兵亦無所觸 二因悟獲證
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身界二塵染淨諸法本無自性。唯是實相如來藏性。故雲法性。於此忍可元無生滅。決定不謬。名無生忍。此人開悟大乘而登小果者。以隨彼意樂要入即入。如西域諸菩薩等。皆悟大道。嫌棄小乘猶如咳唾。多因王請即證小果。由人意樂豈不然乎。持地在昔證法華經。見普門品二重指結酬
佛問圓通。我以谛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如文可知 三月光童子三。一值佛受教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月是太陰。能生於水。與所值佛。皆由所習而得其稱 二依教修觀二。一備陳修行二。一正成水想二。一正作想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一味水性。更非余大之所相傾。故名無奪。浮幢王剎香水海者。准華嚴經。華藏海中有大蓮華。其蓮華中有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為諸佛剎世界之種。今觀身水與彼海同。故無差別 二敘偏證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水想成時。但得無我。猶執水相全是於身。未亡法見。故未無身 二因觀值緣四。一入觀值緣
當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窺窓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盻而去 初作假想。雖見其水與香水海等無差別。但自心見。非通他人。今定力轉勝。果色亦勝。乃通他見。即實定果也。不同十遍處想成自見耳 二出觀如病
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捨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雲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身子入定。於恆河岸為鬼所掌。出定頭痛。佛語之曰。汝若無定身應碎壞。今我亦爾。將恐退失所證道果 三審緣指告
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 四再定獲安
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二因修獲證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前猶見水。今合真空無水可得。皆如來藏。故雲亡身。即證法空也 三結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四琉璃光菩薩三。一遇佛受教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具雲吠琉璃。此翻遠山寶。由觀自心風力所轉。觀成得用。身心洞徹猶彼琉璃。故以名焉。所值之佛名無量聲。亦由觀風而立名耳。開示本覺而觀風者。風即動相。既屬於妄。元來無動。無動即本覺也。由是欲顯無動。而觀於動 二依教修觀二。一正修觀行
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標所觀境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 正觀察也。既世界身心皆由風動。風自何生而動諸物。物不動時去至何所。風既無從。物成妄動。故見十方一切眾生。狂自鼓鬧。同一虛妄本無所因 二觀成獲益
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未幾猶在近也。依教觀察。受教未久即證無生。由觀生滅證不生滅。故見東方不動佛國。我身及器鹹即本覺妙明元體。故雲發光洞徹無礙 三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五虛空藏菩薩四。一同佛所得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定光佛即然燈佛也。由觀四大虛妄有生無物可得同於虛空。故得身相猶如虛空周遍無礙也 二備敘神用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觀四大性及以自心。唯是圓明清淨寶覺。覺體無礙周遍一切。故能以四寶珠照十方界。化成虛空。於心現鏡。光照諸剎。來入鏡中。身剎互入不相妨礙。廣大隨順施作佛事。十種光者十身盧捨那也 三由觀獲證
此大神力。由我谛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此敘觀成獲忍發此大用。四大身心。虛空佛國。同一虛妄唯是圓常。冥此發用。豈拘方所 四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由觀空故。現身現土互相涉入。依此得名虛空藏耳 六彌勒菩薩三。一遇佛受教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具雲梅咀利曳那。此雲慈氏。燈明佛時。妙光菩薩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是此人也。心重世名多游族姓者。蓋由心外見境。馳求不息。分別諸法種類名相。不知自心熏習所現。即是不了心及緣。則生二妄想也。為對治故。教唯識觀 二依教修觀二。一久修離過
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初修此觀。已得對治。知世名利有無厚薄。皆我自己唯識所變。不從他來。由此馳求頓爾皆息 二觀成得道二。一證唯心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此觀初成。位當解行。今得三昧正入初地。名真見道。謂以一實根本無分別智與法界冥合。能所一如無有二相。故唯識頌雲。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當爾之時。方名親證。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故五位中名通達位也 二現諸佛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既能現親證真唯識理。依正淨穢皆唯心現。故無量佛從識性流。今得補佛。亦我識變非由他也 三重指結詶
佛問圓通。我以谛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初觀染淨依正皆唯識變本無自性。即不起虛妄遍執計我及法。即離遍計。決了能變所變元是菩提妙覺明性。即離依他。唯一圓成清淨寶。覺故雲遠離依他及遍計執。故唯識雲。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即斯義也 七大勢至菩薩三。初遇佛受教二。一標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亦名無量光得大勢。如觀經釋。念佛三昧如下自明 二敘教二。一喻顯二。一喻不念之失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妄。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專憶如佛。專忘謂不念者。如是眾生見佛不定。故雲若逢不逢等 二喻念佛之得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佛與眾生。憶念相應。故佛與生如形影也 二法合二。一合不念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如母憶子佛也。若子逃逝生也。雖憶何為不會遇也 二合念佛二。一提喻貼合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初提喻。若眾下貼合。不假下得益 二寄喻重顯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染香有香氣。念佛得見佛。因果相稱。誰謂不然 二修習獲證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念佛入無生者。初即以生滅心。緣念佛之相好。專注一境。心無間然。見佛相好光明莊嚴依報眷屬一一樂事。如對明鏡自見面像。周眸遍覽無非佛果。然後復觀所念之佛諸有境界。俱為虛妄。本無自性。以從念想之所現故。能念之心已起未起自何而有。不見一法畢竟空寂。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斯則能所俱寂本來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此則由念相好見法身佛。即無生念也。故雲以念佛心入無生忍。我既得度。眾生法身與我無異。無異之性互相關涉。故念佛者我皆攝取。故雲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三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屬意根。意根即諸根所依。故攝六也。念即無念。故雲淨念。不以念間。故雲相繼。此即於根大性而悟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