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淨土書多,最要唯《十要》。《十要》中斷疑生信,尤推《或問》、《直指》、《合論》,為破堅沖銳之元勳也。
其外《淨土聖賢錄》,歷載諸菩薩、祖師、居士、婦女,及惡人、畜生往生事跡。讀之,則知歷代禅、教、律諸四眾求生淨土,如群星之拱北,眾水之朝東。
而《龍舒淨土文》言淺義周,詞詳理備,為接引初機第一要書。若欲普利眾生者,此書萬不可忽也。
節選自印光大師:“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法苑珠林》一書(一百卷,常州天寧寺訂作三十本,蘇州瑪瑙經房訂作廿四本,瑪瑙經房板殘傷模糊,天寧寺板系新刻。)詳談因果,理事並進,事跡報應,歷歷分明,閱之令人不寒而栗。縱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對佛天,不敢稍萌惡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斷不至錯認路頭,執理廢事,歸於偏邪狂妄之弊。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鄧伯誠居士書一”
至於居心行事,或恐過起於不知,福消於不覺。當詳閱《安士全書》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頭頭有所取則。心心念念,無或逾越矣。倘尤恐鑒察不及,當取孚佑帝君《功過格》著實行去,則超凡入聖,斷惑證真,於震旦國中,當推君為第一矣。《功過格》乃明雲谷禅師傳袁了凡者,切不可謂其落索而藐視之。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鄧新安居士書”
吾以汝究學心切,若常致書通問,彼此皆為煩擾。因問師[辰+殳]有無《教乘法數》等書,令請去,則有處查閱。《翻譯名義》系釋梵語名義之書,《釋氏稽古略》系載歷代佛門事跡之書,《閱藏知津》系標示大藏經論語錄及諸著述大意之書,《龍藏匯記》即是《清藏》目錄。此諸書皆不可不有,有此諸書,如一師相隨,有問即答。
未斷煩惑之人,須依事忏,懇切極處,不思議妙理徹底圓彰。若捨事說理,只成得一個畫餅利益。說時則有,用時則無。
又《高僧傳》初、二、三、四集,居士傳、比丘尼傳、善女人傳,《淨土聖賢錄》,皆記古德之嘉言懿行。閱之,自有欣欣向榮之心,斷不至有得少為足,與卑劣自處之失。《宏明集》、《廣宏明集》、《镡津文集》、《折疑論》、《護法論》、《三教平心論》、《續原教論》、《一乘決疑論》,皆護教之書。閱之,則不被魔外所惑,而摧彼邪見城壘矣。此等諸書,閱之,能令正見堅固,能與經教互相證明。且勿謂一心閱經,置此等於不問,則差別知見不開,遇敵或受挫辱耳。汝書所陳,有未標示者,若能詳細體察,其意固自彰彰。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若欲研究《阿彌陀經》,有蕅益大師所著《要解》,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不可忽略,宜谛信受。《無量壽經》有隋慧遠法師《疏》,訓文釋義,最為明晰。《觀無量壽佛經》有善導和尚《四帖疏》,唯欲普利三根,故多約事相發揮。至於《上品上生章》後,發揮專雜二修優劣,及令生堅固真信,雖釋迦諸佛現身,令其捨此淨土,修余法門,亦不稍移其志,可謂淨業行者之指南針也。若夫台宗《觀經疏》、《妙宗鈔》,谛理極圓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鈍均益也。
……
《淨土十要》,乃蕅益大師以金剛眼,於闡揚淨土諸書中,選其契理契機、至極無加者。第一《彌陀要解》乃大師自注,文淵深而易知,理圓頓而唯心,妙無以加,宜常研閱。至於後之九種,莫不理圓詞妙,深契時機。雖未必一一全能了然,然一經翻閱,如服仙丹。久之久之,即凡質而成仙體矣(此是譬喻法門之妙,不可錯會謂令成仙)。
《淨土聖賢錄》歷載彌陀因中行願,果上功德,及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馬鳴、龍樹諸菩薩自行化他之事。次及遠公、智者,暨清初諸大祖師、善知識往生事跡。及比丘、尼、王、臣、士、庶、婦女、惡人、畜生念佛往生之事。又復采其言論之切要者,並錄傳中,俾閱者取法有地,致疑無由。以古為師,力修淨業,較參叩知識,更加真切矣。
《龍舒淨土文》,斷疑起信,修持法門,分門別類,縷析條陳,為導引初機之第一奇書。若欲普利一切,不可不從此以入手。此上三種,及《無量壽經疏》、《觀經四帖疏》共五種,前已為福嚴師說,令請而郵寄,不知已請得否?若無,當寄回音,即為郵寄。有此諸書,淨土眾義,可以備知。縱不遍閱群經,有何所欠?倘不知淨土法門,縱令深入經藏,徹悟自心,欲了生死,尚不知經幾何大劫,方能滿其所願。阿伽陀藥(梵語阿伽陀,此雲普治,普治一切諸病也),萬病總治,此而不知,可痛惜哉。知而不修,及修而不專心致志,更為可痛惜也已矣。
節選自印光大師:“與徐福賢女士書”
期中略將《無量壽經疏》細閱兩遍,其玄談總判雖不及台宗,而消釋文義甚是清楚。不可不看。
《觀經疏》閱三遍。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良以業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又以古人聞理性當體便是,則進行彌速。今人聞此等語言,則廢弛道業,但欲任己業識茫茫之天真耳。其書經中外抄錄,錯訛不勝其多。仁山楊子凡點句讀處皆恰當。至於校訛,亦只照樣校對。並未厘正錯訛,如所刻《彌陀疏鈔》等。光不惜獲罪,略為正訂,覺善導婆心更加親切。然不敢與楊子及今之當道弘法者觀。彼若見之,將又如通公之罵聰明人耳。
《往生論注》閱一遍,文義顯豁直捷,真能上繼匡廬,下啟天台、西河、長安等,宜細看之。此三種訛字皆標於頂格。待明春解期時當呈上一覽。
節選自印光大師:“與康澤師書”
但善書雖多,所說皆世間小因小果。惟《安士全書》,覺世牖民,盡善盡美。講道論德,超古超今。言簡而該,理深而著。引事跡則證據的確,發議論則洞徹淵源。誠傳家之至寶,亦宣講之奇書。言言皆佛祖之心法,聖賢之道脈,淑世善民之要道,光前裕後之秘方。若能依而行之,則繩武聖賢,了生脫死,若操左券以取故物。與彼世所流通善書,不啻有山垤海潦之異。
安士先生姓周名夢顏,一名思仁,江蘇昆山諸生也。博通三教經書,深信念佛法門。弱冠入泮,遂厭仕進。發菩提心,著書覺民。欲令斯民先立於無過之地,後出乎生死之海,故著戒殺之書,曰《萬善先資》,戒YIN之書,曰《欲海回狂》。良以眾生造業,唯此二者最多,改過亦唯此二者最要。
又著《陰骘文廣義》,使人法法頭頭,皆知取法,皆知懲戒。批評辯論,洞徹精微,可謂帝君功臣。直將垂訓之心,徹底掀翻,和盤托出。使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訓受訓,兩無遺憾矣。以其以奇才妙悟,取佛祖聖賢幽微奧妙之義,而以世間事跡文字發揮之,使其雅俗同觀,智愚共曉故也。
又以修行法門,唯淨土最為切要。又著《西歸直指》一書,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脫死大事。良以積德修善,只得人天之福,福盡還須墮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薩之位,決定直成佛道。前三種書,雖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此一種書,雖教人了生死,而又須力行世善。誠可謂現居士身,說法度生者。不謂之菩薩再來,吾不信也。
竊念虞舜為善,捨己從人。《商書》修德,主善為師。素知閣下及同堂諸位善人,無功不立,有善皆納。敢請刊板,宣講流通,則展轉傳揚,燈燈相續,盡未來際,皆受其賜。祈發救世之婆心,勿以人微而廢言,則幸甚幸甚。
《居士傳》,系乾隆間蘇州長洲進士彭紹升,博覽群書之暇,采自漢至今之大忠大孝,清正廉潔,有功名教,深通佛法者,錄其入道修證之事,兼載發揮佛法之文。人有數百,書成六冊。
《三教平心論》,系元學士劉谧所作。先明三教並是勸人止惡行善,不可偏廢;次明極功淺深不同;後廣破韓愈之說,並歐陽、程、朱之說。
《釋氏稽古略》,以歷代紀年為綱,儒釋事跡為目,自伏犧至明末以來,國家之治亂,佛法之興衰,信毀之罪福,修持之利益,祖師法言,高僧行實,並及出格忠孝,至極奸惡,皆錄其大端。使人展卷便知法戒,端坐曠觀古今。豈徒有益於修道之士,而實為讀書論古者之袖裡奇珍也。
節選自印光大師:與廣東許豁然居士書(代康澤師作)
《夢東語錄》乃錢伊庵居士於《夢東遺集》中摘其專示淨土言句,於南方流通,以補久仰無緣會晤之憾。全集北京則有,南方唯伊庵略本。此書詞理精妙,為蕅益、省庵後之第一著作。若於此書能一踏到底,谛信無疑,光敢保閣下蓮蕊敷榮於珍池,臨終即托質其中,而為淨土之嘉賓矣。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郦隱叟書”
《入佛問答》一書導引未悟,令生正信。隨機開示,漸入漸深。贈送結緣,誠屬莫大功德。然此系泛論入佛事理,雖亦偏贊淨土,實未大暢厥旨。若已有信心,當閱淨土諸書。若不能多閱,其最顯豁者如《徑中徑又徑》一書,采輯諸家要義,分門別類,令閱者不費研究翻閱之力,直趣淨土壸奧,於初機人,大有利益。《入佛問答》所示研究次第,唯天姿高、宿根深者,方堪擔荷。若二俱退半,仍欲依彼所示而為研究,恐教理不能大通,而淨土一法,由笃志研窮教理,遂成擔閣矣。佛法因人而施,斷不可執通途宏規,而與機相違,致失即生了脫之殊勝利益。是在當人自量根性,而為修持耳。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張雲雷居士書二”
講《起信論》,雖不必定宗《裂網疏》,然決不可謂《裂網》為非。此決定不易之法也。靈峰著述,千古少有。彼等正眼未開,不知其要,故辄吠影以惑初學。果真具正知見者聞之,則彼之心腹徹底了知矣。靈峰老人,乃末法絕無而僅有者!其言句理事具足,利益叵測。隨人分量,各受其益。
印光大師:“與弘一上人書”
《觀音大士頌》,其書乃光請江西一大文學居士所著,去年已脫稿,因戰事起,未能付排,今秋至上海付排,明年當出書,此書於世道人心大有關系。光欲印數十萬部,遍布中外,恐人微德薄,無此感格,上十萬部當可做到,現已任及五萬余矣。此書即《普陀山志》之卷首,以卷帙多,故別行也。山志新修已脫稿,尚待光校正過,方可刊行。光以事繁,恐在明年方可付手民耳。(注:此封信寫於民國十九年。《普陀山志》於民國二十年刊行)。書出,當寄贈一、二部。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馬舜卿居士書”
汝二人年紀尚輕,必須恪守舊道德。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字,乃做人之規矩准繩。人若不在此八者上致力,即謂之亡八字。八字既亡,便是衣冠禽獸矣。人之少年,最難制者為情欲。今之世道,專以導欲誨YIN為目的。汝等雖有祖上陰德,不至大有逾越,然須戰兢自守,庶可無愧先人。倘不著力立品,受YIN欲之戕賊,後來決定無所成就,或致短命而死。今為汝寄《歷史統紀》二部,此二十四史中因果報應顯著之事跡也。《嘉言錄》二本,此學佛之要道,修身之常規,宜詳閱之。所言念南無阿彌陀佛,乃消除業障、轉凡成聖之妙法。果能常念,則心地自然開通,知見自歸正理,而讀書作事均有巨益。況今乃患難世道,念之則便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利益不能盡說,汝且依《嘉言錄》而行。《壽康寶鑒》,青年保身等,看之,則不至隨情欲而冶游,或手YIN也。今之少年,多半犯手YIN病,此真殺身之一大利刃也,宜痛戒之。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寧德恆、德復居士書”
所言看書,汝身膺職務,無多閒暇,只可先從《文鈔》、《嘉言錄》起。而《淨土三經》、《往生論注》、《徹悟語錄》、《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淨土指歸集》、《龍舒淨土文》宜詳看。其余若禅宗,教家天台宗、賢首宗、慈恩宗,並及密宗且置之,以力不暇及。修淨業,不先將淨土法門研究明白,如欲歸家不知道路。其所知者,雖亦能歸家,然其迂遠,殆有天淵。祈慧察。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楊慧昌居士書三”
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給,不能詳為開示,今為各寄甲乙兩包經書。甲包系《淨土五經》(一本),此為淨土法門之根本,宜常受持。《淨土十要》(一部五本),此為淨土法門最切要之著述。《印光文鈔》(一部四本或作二本),此為最淺近、最契時機之書。詳閱此書,則淨土法門之大意,便可悉知。乙包《嘉言錄》(一本),此系文鈔中摘錄要義,分門別類,看時最省心力。《淨土聖賢錄》(三本),古今念佛往生事跡。《了凡四訓》(一本),此書文理精微周到,一切人均當熟讀。《佛學救劫編》(二本),此取佛經以淺近之因果輔之,以期人心向善。《歷史統紀》(二本),此取二十四史因果報應之事跡,令人以古為鑒。此書一部,有兩部之用,前有目錄,又一分類表。如孝凡全書中孝子,均按書卷數頁數列之,不孝弟不恭等共二十四類,如欲取材,即可向某類中查,按卷頁即可立見。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岳明壽居士書”
《淨土五經》寄到,不久當有《歧路指歸》寄來。七、八月間,當有《物猶如此》寄來。此二種皆在上海漕河泾游民習勤所寄。一系專說念佛,一系令人戒殺護生,而不說戒殺之話,專輯物類之孝、友、忠、義、貞、烈、救難、恤孤等之懿行,戒殺中之特品。當印五六萬,散布於有學識者,則其益大矣。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方耀廷居士書三”
《佛學救劫編》,以世人不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理事,故居心行事每與忠恕慈悲相反。其意蓋欲自利,而不知違理以自利,必至人受其害。己雖暫得其利,冥冥之中必至反失其己所應得之利,且贻以身後多生多劫,及與子孫無窮之禍。人若知此,誰肯以小利而賈大禍乎?於是以六種佛經以為倡導,俾一切人各各受持三歸五戒,以修十善,期為身口意三業清淨之善人。人果依此修持,則爭競之風自息,胞與之念自深,又何劫運之有乎?又復示以仗佛慈力即於現生了生脫死之淨土法門,不但不造惡業,不受惡報,即人天善報,亦所不受。良以不了生死,縱得人間福報,以未斷煩惑,難免因享福而復造惡業,以致更加墮落耳。縱令生天,而天福一盡,仍復降生人間。或有宿業,或造新愆,仍復墮落三途惡道,為可畏也。以故令其兼修信願念佛法門,以期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是為究竟救劫之道。其書三卷,分為二冊。上冊厚而下冊薄,不能適均。因思去年李圓淨居士所著之《佛法導論》頗契初機,其宗旨與《救劫編》相同,其措詞立議尤易引起近時學界中之信心。附於下冊之後,則兩冊均等,且令閱者得彼此互證之益。而樂簡者不妨先從《導論》以入手,待至識其指歸,則再詳閱全書,勢如破竹,方知不通佛法不能究竟圓成世法。是以古今來建大功,立大業,浩氣塞天地,德澤被民生者,多從學佛得力而來。果能遍閱群籍,息心審察,自可悉知。若以浮躁之心閱之,則無不當面錯過。果具此知見,則佛法世法不但兩不相礙,且兩得相成。如二月互照,兩手互援,麗澤並滋,雙輪並進。俾世運歸乎大同,人民享夫安樂,則何幸如之。
印光大師:“《佛學救劫編》後附《佛法導論》之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