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五)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回。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富樓那尊者說道:我與如來您同樣具有‘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它是平等無二而圓滿的。”

  “但是,我因過去無始以來遭遇了無明‘妄想’,所以長期在六道輪回當中流轉。如今雖然已經證得無漏聖果,卻仍未到達究竟覺悟。世尊您則不同,您的一切‘妄想’都已經圓滿寂滅,獨顯真常妙性。”

  【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即前文“寶覺真心”之別名,更加具體而已。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等等。

  【無始妄想】也就是“無明妄想”,或者“無始無明”。

  既然“寶覺真心”無二無別,那麼,富樓那尊者與世尊的差距就只在於“無始妄想”。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咱與世尊的差距,主要在於“無始妄想”,或者叫做“無明妄想”。那麼,這個“妄想”到底怎麼來的呢?

  富樓那尊者繼續說道: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我冒昧地請問您,一切眾生到底因為什麼而有了‘妄想’,自己遮蔽了本有的‘妙明真心’,反而去承受輪回苦海呢?”

  【敢問】謙辭,冒昧地請問。

  前文當中,富樓那尊者曾問:“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而世尊則將其比喻為“空花”,直顯“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之虛妄不實,本不曾生,亦無可滅,純屬妄想。

  於是,富樓那尊者便以為,世尊不會再產生“有為習漏”,也不會再產生“妄想”;可是,自己和一切眾生卻會產生“妄想”。那麼,這個“妄想”是從哪裡來的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佛陀告訴富樓那尊者:你雖然已經除去了許多疑慮,但是,殘余的迷惑尚未除盡。”

  “我用世間當前的事情作比喻,再來問你。”

  所謂的“汝雖除疑,余惑未盡”,這是成佛之前修行人的普遍狀況。就是說,即便開悟了,即便證果了,也不等於沒有了迷惑,因為,“無始無明”尚在,它總會表現出來的。

  因此呢,“明心見性”之後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廣學多聞”,這樣既可以檢驗並升華見地,又可以拓展智慧,破除那些微細的“迷惑”。

  而且,透徹的“明心見性”,可以獲得“根本智”,明了如如法性,伏住粗煩惱,得自利;而“廣學多聞”卻可以進一步開發“後得智”,明辨法相差別,降伏細煩惱,具備行菩薩道的種種方便,能夠自他兩利。後者,才堪稱為“菩薩”。

  下面,世尊以當時室羅筏城裡面的一個名人——演若達多,作為活生生的例子,來解答富樓那尊者的疑問。

  世尊說道: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難道你不曾聽說過,捨衛城當中有一個人名叫‘演若達多’,他忽然在某天早晨照鏡子的時候,喜愛上了鏡子裡面那個眉目清爽的人頭,竟然嗔怒地責備自己的腦袋無法見到。”

  “於是呢,他以為自己是一個沒頭的鬼怪,便無緣無故地癫狂奔走,到處去尋找腦袋。”

  【演若達多】譯為“祠接”,其父母向神祠禱告懷胎而生,因此得名。

  【魑魅(音:癡昧)】山澤鬼怪之類。

  這個比喻極為生動貼切,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演若達多這個人太愚癡可笑了,因為,咱大家其實都和他差不多。

  為啥呢?您看,演若達多“丟了”自己的腦袋,是夠愚癡的;可咱大家,以及一切眾生呢,卻“丟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偏偏把當前的“山河大地有為習漏”等等,都當做了心外之物,不知那本是妙明真心,反而不停地去進行攀緣與分別,自己無端地制造了生死輪回之苦海。這,難道還不夠愚癡嗎?

  況且,演若達多還知道四處去尋找自己的“腦袋”;請看這芸芸眾生,有幾個人知道去尋找自己的“妙明真心”呢?

  不要說那些世間俗人了,就是學佛人當中,又有多少人,肯下功夫去觀察尋找“妙明真心”呢?

  如今的學佛者,包括許多出家法師在內,他們總是安慰自己說:“嗨,算了,這輩子我是悟不了道了,種點兒善根,將來再說吧。”

  ——這就是典型的“自誤”,自己耽誤自己。

  其實,修行人找到“妙明真心”,就像演若達多找到自己的腦袋一樣簡單,一念間回轉向外攀緣的那個“知覺”,當下就會明白。

  ——您能夠找到自己的“腦袋”嗎?那好,您比演若達多聰明多了,因此,您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它就好像一面無形的鏡子,照出了世間萬象,也包容著世間萬象。請不要老盯著那些境界相,您就找找那面鏡子吧。

  關於演若達多,世尊問須菩提尊者:

  於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你怎麼看呢,這個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癫狂奔走呢?”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富樓那尊者回答:這個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尊者回答得真棒,也足以發人深省。

  例如,大家應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各位怎麼看呢?世間人為什麼會四處攀緣,癫狂追求財色名利,把自己弄得苦惱不堪呢?

  答:這些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其實,就我個人體會,既不要面子也毫不誇張地說,我這個人在三十六歲以前就是一個“神經病”,整天胡思亂想,什麼事兒都放不下,什麼都在乎,敏感而苦惱。那不就是發狂嗎?

  幸好,在二十四歲之後就開始學佛了,雖然苦惱不堪,依仗著對於佛法的信心,終於看到了一點兒光亮。尤其是看到佛菩薩和祖師們的事跡,便找到了榜樣,知道自己該如何度此一生了。

  對我來說,在家學佛和出家學佛的二十年當中,就是從一個“神經病人”逐漸康復為“正常人”的過程。如今,我仍有許多煩惱習氣,不過,生死戰局早已扭轉,在教法的熏陶下,我已經看得很清楚,它們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對於富樓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默認。同時,無形當中,尊者前文的問題:“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其實,已經站不住腳了。

  於是,世尊耐心解答到: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雲何名妄?

  “佛陀說道:此‘寶覺真心’既是‘妙覺明圓’之‘空如來藏’,也是‘本圓明妙’之‘不空如來藏’。”

  “其中,你既然把它叫做‘無始妄想’,又如何會有‘起因’呢?如果有‘起因’的話,就成了實有之物,怎能叫做‘妄想’呢?”

  【妙覺明圓,本圓明妙】其中,“妙覺明圓”強調的是“圓”,即“圓滿”,對應於“空如來藏”;而“本圓明妙”強調的是“妙”,即“妙用”,對應於“不空如來藏”。兩者無二無別,同時具足,才叫做“寶覺真心”,或者“圓滿法身”。

  在“寶覺真心”當中,“無明妄想”忽然而起,它是虛妄的,沒有“起因”,所以才叫做“妄想”。

  世尊繼續說道: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只是各種‘妄想’互為因緣,輾轉生滅;以至於迷上加迷,越迷越深,眾生因此而歷經了微塵數劫的生生死死。雖然有佛出世宣發顯明了‘妄想’不實之妙義,卻仍不肯放下‘妄想’,不能返歸‘寶覺真心’。”

  “這個所謂的迷惑之‘起因’,只是因為迷惑而似乎是有。一旦認識到迷惑本無‘起因’,那麼,‘妄想’也就沒有了依存之處。於是才明白,所謂的‘妄想’尚且不曾產生過,又何必想要去消滅它呢!”

  【展轉】即“輾轉”,反復交替的意思。

  正如《圓覺經》所雲:“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謂的“無始妄想”,並不曾真正產生過,它是如幻的;所謂的“有為習漏”及“生死輪回”呢,也是一樣,純屬幻覺。

  知曉了“幻覺”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幻覺”,不需要再做什麼了;明達了“生死如幻”之時,此明達之心,已經超越了“生死輪回”,它就是本然覺性,哪裡還有什麼修證次第呢。

  乃至於,佛陀超越了“無始妄想”,得證無上菩提之時,也本無所得。不僅本無所得,而且,他也沒有辦法把那個所謂的“無始妄想”取出來給大家看,來研究一下,看看它究竟從何而來。

  對此,世尊說道: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成就無上菩提之人說法,就如同睡醒的人述說夢中故事一樣。他的心縱然已經智慧明了,又如何能夠把夢裡的東西,取出來給別人看呢。”

  所謂“得菩提者”,就是指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覺悟之後,都會為眾生慈悲說法,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然而,佛陀固然大慈大悲,固然智慧明了,又怎麼可能把“輪回大夢”當中的“無始妄想”之“起因”,拿出來給富樓那尊者看呢!

  更何況,這個所謂的“起因”根本就不存在。

  於是,世尊繼續說道: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何況‘妄想’並沒有‘起因’,連‘妄想’本身也並非實有。”

  “這就如同捨衛城當中的演若達多一樣,無端地以為自己沒頭而恐怖地狂走,哪裡有什麼因緣呢?”

  “一旦他忽然間狂心歇下來,便會發現,頭就在那裡,並不是從外面找到的。縱然在他狂心沒歇下來的時候,頭又何曾遺失過呢!”

  咱大家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具足“寶覺真心”,與如來無二無別。只因為無故癫狂而不停地分別、攀緣,才流浪於虛假的生死輪回。一旦咱忽然間覺悟,便會發現,自心本是真佛,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根本不需要向外找尋,也不屬於修證所得。

  如今,雖然咱的癫狂“妄想”尚未歇下來,又何曾遺失過咱的“寶覺真心”呢!

  所謂的“妄想”就是如此虛妄,它毫無真實可言,又怎麼會有“起因”呢?

  世尊說道: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富樓那,‘妄想’之性就是如此地虛假不實,它哪裡會有什麼‘起因’呢?”

  雖然“無始妄想”沒有“起因”,但是,其虛妄作用——即生死輪回,已經被“妄想”出來了。因此,要想結束它,就必須放下連續的“妄想”,才能夠超出輪回幻境。

  對此,世尊說道: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只要你不隨著‘妄想分別\’而落入‘世界(世間)相續’、‘眾生相續’和‘業果相續’三種相續當中。首先斬斷

  《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五)

  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而我昔遭無始妄想,久在輪回。今得聖乘,猶未究竟。世尊諸妄一切圓滅,獨妙真常。

  “富樓那尊者說道:我與如來您同樣具有‘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它是平等無二而圓滿的。”

  “但是,我因過去無始以來遭遇了無明‘妄想’,所以長期在六道輪回當中流轉。如今雖然已經證得無漏聖果,卻仍未到達究竟覺悟。世尊您則不同,您的一切‘妄想’都已經圓滿寂滅,獨顯真常妙性。”

  【寶覺圓明真妙淨心】即前文“寶覺真心”之別名,更加具體而已。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即“妙明真心”,等等。

  【無始妄想】也就是“無明妄想”,或者“無始無明”。

  既然“寶覺真心”無二無別,那麼,富樓那尊者與世尊的差距就只在於“無始妄想”。一切眾生也是如此,咱與世尊的差距,主要在於“無始妄想”,或者叫做“無明妄想”。那麼,這個“妄想”到底怎麼來的呢?

  富樓那尊者繼續說道:

  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

  “我冒昧地請問您,一切眾生到底因為什麼而有了‘妄想’,自己遮蔽了本有的‘妙明真心’,反而去承受輪回苦海呢?”

  【敢問】謙辭,冒昧地請問。

  前文當中,富樓那尊者曾問:“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而世尊則將其比喻為“空花”,直顯“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之虛妄不實,本不曾生,亦無可滅,純屬妄想。

  於是,富樓那尊者便以為,世尊不會再產生“有為習漏”,也不會再產生“妄想”;可是,自己和一切眾生卻會產生“妄想”。那麼,這個“妄想”是從哪裡來的呢?

  下面是世尊的解答:

  佛告富樓那:汝雖除疑,余惑未盡。吾以世間現前諸事,今復問汝。

  “佛陀告訴富樓那尊者:你雖然已經除去了許多疑慮,但是,殘余的迷惑尚未除盡。”

  “我用世間當前的事情作比喻,再來問你。”

  所謂的“汝雖除疑,余惑未盡”,這是成佛之前修行人的普遍狀況。就是說,即便開悟了,即便證果了,也不等於沒有了迷惑,因為,“無始無明”尚在,它總會表現出來的。

  因此呢,“明心見性”之後的修行,第一步就是要“廣學多聞”,這樣既可以檢驗並升華見地,又可以拓展智慧,破除那些微細的“迷惑”。

  而且,透徹的“明心見性”,可以獲得“根本智”,明了如如法性,伏住粗煩惱,得自利;而“廣學多聞”卻可以進一步開發“後得智”,明辨法相差別,降伏細煩惱,具備行菩薩道的種種方便,能夠自他兩利。後者,才堪稱為“菩薩”。

  下面,世尊以當時室羅筏城裡面的一個名人——演若達多,作為活生生的例子,來解答富樓那尊者的疑問。

  世尊說道:

  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嗔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

  “難道你不曾聽說過,捨衛城當中有一個人名叫‘演若達多\’,他忽然在某天早晨照鏡子的時候,喜愛上了鏡子裡面那個眉目清爽的人頭,竟然嗔怒地責備自己的腦袋無法見到。”

  “於是呢,他以為自己是一個沒頭的鬼怪,便無緣無故地癫狂奔走,到處去尋找腦袋。”

  【演若達多】譯為“祠接”,其父母向神祠禱告懷胎而生,因此得名。

  【魑魅(音:癡昧)】山澤鬼怪之類。

  這個比喻極為生動貼切,大家千萬不要覺得,演若達多這個人太愚癡可笑了,因為,咱大家其實都和他差不多。

  為啥呢?您看,演若達多“丟了”自己的腦袋,是夠愚癡的;可咱大家,以及一切眾生呢,卻“丟了”自己的“妙明真心”,偏偏把當前的“山河大地有為習漏”等等,都當做了心外之物,不知那本是妙明真心,反而不停地去進行攀緣與分別,自己無端地制造了生死輪回之苦海。這,難道還不夠愚癡嗎?

  況且,演若達多還知道四處去尋找自己的“腦袋”;請看這芸芸眾生,有幾個人知道去尋找自己的“妙明真心”呢?

  不要說那些世間俗人了,就是學佛人當中,又有多少人,肯下功夫去觀察尋找“妙明真心”呢?

  如今的學佛者,包括許多出家法師在內,他們總是安慰自己說:“嗨,算了,這輩子我是悟不了道了,種點兒善根,將來再說吧。”

  ——這就是典型的“自誤”,自己耽誤自己。

  其實,修行人找到“妙明真心”,就像演若達多找到自己的腦袋一樣簡單,一念間回轉向外攀緣的那個“知覺”,當下就會明白。

  ——您能夠找到自己的“腦袋”嗎?那好,您比演若達多聰明多了,因此,您也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妙明真心”,它就好像一面無形的鏡子,照出了世間萬象,也包容著世間萬象。請不要老盯著那些境界相,您就找找那面鏡子吧。

  關於演若達多,世尊問須菩提尊者:

  於意雲何,此人何因無故狂走?

  “你怎麼看呢,這個人為什麼會無緣無故地癫狂奔走呢?”

  富樓那言:是人心狂,更無他故。

  “富樓那尊者回答:這個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尊者回答得真棒,也足以發人深省。

  例如,大家應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各位怎麼看呢?世間人為什麼會四處攀緣,癫狂追求財色名利,把自己弄得苦惱不堪呢?

  答:這些人心發狂了,再也沒有其它原因了。

  其實,就我個人體會,既不要面子也毫不誇張地說,我這個人在三十六歲以前就是一個“神經病”,整天胡思亂想,什麼事兒都放不下,什麼都在乎,敏感而苦惱。那不就是發狂嗎?

  幸好,在二十四歲之後就開始學佛了,雖然苦惱不堪,依仗著對於佛法的信心,終於看到了一點兒光亮。尤其是看到佛菩薩和祖師們的事跡,便找到了榜樣,知道自己該如何度此一生了。

  對我來說,在家學佛和出家學佛的二十年當中,就是從一個“神經病人”逐漸康復為“正常人”的過程。如今,我仍有許多煩惱習氣,不過,生死戰局早已扭轉,在教法的熏陶下,我已經看得很清楚,它們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對於富樓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默認。同時,無形當中,尊者前文的問題:“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其實,已經站不住腳了。

  於是,世尊耐心解答到: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雲何有因?若有所因,雲何名妄?

  “佛陀說道:此‘寶覺真心’既是‘妙覺明圓’之‘空如來藏’,也是‘本圓明妙’之‘不空如來藏’。”

  “其中,你既然把它叫做‘無始妄想’,又如何會有‘起因’呢?如果有‘起因’的話,就成了實有之物,怎能叫做‘妄想’呢?”

  【妙覺明圓,本圓明妙】其中,“妙覺明圓”強調的是“圓”,即“圓滿”,對應於“空如來藏”;而“本圓明妙”強調的是“妙”,即“妙用”,對應於“不空如來藏”。兩者無二無別,同時具足,才叫做“寶覺真心”,或者“圓滿法身”。

  在“寶覺真心”當中,“無明妄想”忽然而起,它是虛妄的,沒有“起因”,所以才叫做“妄想”。

  世尊繼續說道:

  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

  “只是各種‘妄想’互為因緣,輾轉生滅;以至於迷上加迷,越迷越深,眾生因此而歷經了微塵數劫的生生死死。雖然有佛出世宣發顯明了‘妄想\’不實之妙義,卻仍不肯放下‘妄想’,不能返歸‘寶覺真心’。”

  “這個所謂的迷惑之‘起因’,只是因為迷惑而似乎是有。一旦認識到迷惑本無‘起因’,那麼,‘妄想’也就沒有了依存之處。於是才明白,所謂的‘妄想’尚且不曾產生過,又何必想要去消滅它呢!”

  【展轉】即“輾轉”,反復交替的意思。

  正如《圓覺經》所雲:“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謂的“無始妄想”,並不曾真正產生過,它是如幻的;所謂的“有為習漏”及“生死輪回”呢,也是一樣,純屬幻覺。

  知曉了“幻覺”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幻覺”,不需要再做什麼了;明達了“生死如幻”之時,此明達之心,已經超越了“生死輪回”,它就是本然覺性,哪裡還有什麼修證次第呢。

  乃至於,佛陀超越了“無始妄想”,得證無上菩提之時,也本無所得。不僅本無所得,而且,他也沒有辦法把那個所謂的“無始妄想”取出來給大家看,來研究一下,看看它究竟從何而來。

  對此,世尊說道:

  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

  “成就無上菩提之人說法,就如同睡醒的人述說夢中故事一樣。他的心縱然已經智慧明了,又如何能夠把夢裡的東西,取出來給別人看呢。”

  所謂“得菩提者”,就是指十方諸佛。十方諸佛覺悟之後,都會為眾生慈悲說法,就像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樣。然而,佛陀固然大慈大悲,固然智慧明了,又怎麼可能把“輪回大夢”當中的“無始妄想”之“起因”,拿出來給富樓那尊者看呢!

  更何況,這個所謂的“起因”根本就不存在。

  於是,世尊繼續說道:

  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何況‘妄想\’並沒有‘起因\’,連‘妄想\’本身也並非實有。”

  “這就如同捨衛城當中的演若達多一樣,無端地以為自己沒頭而恐怖地狂走,哪裡有什麼因緣呢?”

  “一旦他忽然間狂心歇下來,便會發現,頭就在那裡,並不是從外面找到的。縱然在他狂心沒歇下來的時候,頭又何曾遺失過呢!”

  咱大家也是一樣的道理,都具足“寶覺真心”,與如來無二無別。只因為無故癫狂而不停地分別、攀緣,才流浪於虛假的生死輪回。一旦咱忽然間覺悟,便會發現,自心本是真佛,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根本不需要向外找尋,也不屬於修證所得。

  如今,雖然咱的癫狂“妄想”尚未歇下來,又何曾遺失過咱的“寶覺真心”呢!

  所謂的“妄想”就是如此虛妄,它毫無真實可言,又怎麼會有“起因”呢?

  世尊說道: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

  “富樓那,‘妄想’之性就是如此地虛假不實,它哪裡會有什麼‘起因’呢?”

  雖然“無始妄想”沒有“起因”,但是,其虛妄作用——即生死輪回,已經被“妄想”出來了。因此,要想結束它,就必須放下連續的“妄想”,才能夠超出輪回幻境。

  對此,世尊說道: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只要你不隨著‘妄想分別’而落入‘世界(世間)相續’、‘眾生相續’和\‘業果相續’三種相續當中。首先斬斷‘殺、盜、YIN’三種業緣;再放下‘妄想’,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產生。”

  【三緣】指前文“業果相續”當中的“欲貪”、“殺貪”和“盜貪”,即“殺、盜、YIN”三種業緣,簡稱“三緣”。

  【三因】指“三種相續”之因,其中,“世界相續”之因乃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等等;“眾生相續”之因乃是“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等等;“業果相續”之因乃是“唯殺盜YIN,三為根本”等等。

  作為大阿羅漢,富樓那尊者已經斬斷了“殺、盜、YIN”三種業緣,所以,他沒有了“業果相續”,已經超出六道輪回。他所欠缺的,是尚未摧破微細“妄想”,尤其是虛妄的“明覺”還在,因此,“三種相續”之因,還有部分存留。

  如果富樓那尊者一旦摧破了“無始妄想”,徹底斷盡了“三種相續”之因的話,那就會: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那麼,你心中猶如演若達多那樣的癫狂之性自然就會歇下來,狂性歇了而心性不會滅,它就是菩提覺性;即勝淨妙明之心,它本來就周全遍滿於法界,不是從別處得來的。哪裡需要借助於勞累筋骨的艱苦修證呢。”

  【劬(音:渠)勞】辛勞。

  【肯綮(音:慶)】本意是“筋骨結合處”,引申為:勞累筋骨。

  佛法之修行,不在於艱苦與否,而在於能否斬斷“殺、盜、YIN”三種業緣;能否放下“分別妄想”,而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發生。

  前者,就是老實“持戒”;後者,就是踏實學習經教,並付諸於禅修觀察。合在一起,無非是“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已。

  有人問:“戒、定、慧”當中,或者說“六度”當中,哪個是根本呢?是戒律嗎?

  答:如佛所說,“六波羅蜜”當中,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稱為“第一波羅蜜”,因此,應當以“智慧”為根本。

  如果缺少智慧方便,持戒與修定難免誤入歧途,與外道並無本質差別。而“智慧”來自於哪裡呢?當然是佛經,也包括菩薩的論典在內。所以,在漢傳佛教當中,特別強調“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之“四依法”。

  當然,佛陀也強調過“以戒為師”,這並不矛盾,因為,“戒律”乃是佛弟子的日常行持,本來應當是由“師父”來教導弟子如何行持。佛陀在世的時候,這個“師父”主要是佛陀。

  佛陀涅槃以後,弟子眾多,難免發生分歧,到底該如何行持呢?針對如此狀況,世尊才提前開示了“以戒為師”,也就是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為日常行為的准則。至於修學的重點,對於大乘佛教來說,當然還是要放在“般若波羅蜜”上面。

  實際情況是,如今,多數人都存在“持戒”的困難,尤其是出家人,戒律要求很高,挺難做到。說實話,我自己連“沙彌戒”都沒持好,可是當年卻一起受了“三壇大戒”,所謂“菩薩戒”、“比丘戒”和“沙彌戒”。

  對於“菩薩戒”,細節不論,時常擁有“菩提心”,如今大體可以做到,這是我修行的本錢,力量都發源於此。而“比丘戒”,只能說其中的“根本戒”我做到了;“沙彌戒”呢,也還守得不全。不過,由於受經教的熏陶,我的“出離心”相當堅定,於人於事都不會糾纏,大體能夠放下。

  所以呀,僅從“持戒”的現象來說,我不能算一個很合格的出家人。許多出家人也都是類似的狀況,他們因此而對於自己的修行越來越沒有信心,他們很苦惱。他們認為,自己連戒都持不好,唉,這修行沒希望了。

  我不一樣,我大約屬於古人所說的“無慚愧者”,我貪吃貪睡,既不能過午不食,也無法守持“金錢戒”,等等。但是,我竟然對自己未來的解脫之路充滿了信心,因為,通過學習大乘經典,我認識到,解脫主要源於“般若波羅蜜”,源於“智慧”。至於“戒律”,既然已經接受了,我盡量去做,暫時做不到的,對不起,慚愧,容我慢慢來,慢慢提高,慢慢降伏習氣。

  由於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我絕不把修行的“重點”放在“戒律”上面,我放在“智慧”上面,放在“菩提心”和“出離心”上面,放在學習經教和禅修觀心上面。我以為,這才符合世尊的教導,因為,“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也不從修行而得,不從持戒而得,它需要以“智慧”來覺悟。

  覺悟之後呢,才知道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就好比有個人,他的衣服裡面佩戴著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

  “於是呢,他竟然因為極度貧窮而流浪他鄉,整天東奔西走討飯為生。”

  “不過,雖然如此貧窮,他的‘如意寶珠’卻不曾丟失過。”

  【如意珠】也叫做“如意寶珠”,傳說中的有求必應之寶珠。

  一切眾生也是如此,自心中蘊含著“如來藏妙真如性”,它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自己卻不知道。於是呢,反而拼命地向境界當中去追求,求財、求色、求名、求利、求長壽、求健康平安,求升學,求才藝,求幸福,等等。因為追求而把自己折騰得苦不堪言,像個可憐的窮鬼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即便如此,大家心中本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不曾丟失過。

  為何說“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呢?

  答:如佛前文第二卷所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此“妙明真心”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於無量世界皆在其中。其中本來具足一切,又豈是“如意寶珠”可以相比擬呢。

  既然如此,只要覺悟它,便不需要另外有所追求了,得大安樂。縱然宿世習氣還在,還想求些什麼的話,要知道,也不需要向別處求,只需向自心中求,勤勤懇懇,巧作因緣,將來必有相應的回報。

  “心想事成”是可以實現的,只是需要等到因緣成熟之時,急不得。猶如春種、夏長、秋收一樣,您盡可播種“善願”,然後需要積累福德資糧,將來,您的“善願”必將成就。只是,那時的您,或許已經不是您了。

  例如,過去的“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歷經了無量劫的菩薩行,如今已經善願成就,功德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顯現成佛,名為“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切,都發生在“法藏比丘”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並不是從外面求來的。而如今的“無量壽佛”,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法藏比丘”了。

  雖然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如意寶珠”,但是,如果沒有世尊的慈悲教化和方便引導,大家終究不知道。就好比前面所說的那個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衣服裡佩戴著“如意寶珠”,直到有一天: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忽然有一位‘智者\’為他指示出了‘如意寶珠\’,他才如獲新生一般,從‘如意寶珠\’那裡求得了一切所需,變得大富大貴。”

  “這時,他才覺悟到,神奇的‘如意寶珠\’終究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如今,咱大家學習《楞嚴經》,承蒙世尊給咱指示出了“如來藏妙真如性”之所在,它就是內心的“不生滅性”,一切功德都盡在其中。因此,大家需要珍惜如此寶貴之機緣,耐心學習,深入觀察,持之以恆,那麼,找到它並不困難,“悟道”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覺悟之後,您會發現,任何東西都不需要向外邊去追求,咱的心本來就是自在而安樂的,它就是天然的“如意寶珠”。人人都在用,卻人人都不知。它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因為,它沒有“自然體”可得,也不依存於任何條件。它無處不在,而需要時時覺悟明了。

  對於世尊所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阿難尊者忽然有了疑問,他以為,這恰恰就屬於“因緣所生”。可為何世尊前文卻說“既稱為妄,雲何有因?”乃至於在第二卷當中,世尊為何反復強調,“本覺明妙,性非因緣,非自然性”呢?

  於是,阿難便准備向世尊請法。

殺、盜、YIN’三種業緣;再放下‘妄想’,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產生。”

  【三緣】指前文“業果相續”當中的“欲貪”、“殺貪”和“盜貪”,即“殺、盜、YIN”三種業緣,簡稱“三緣”。

  【三因】指“三種相續”之因,其中,“世界相續”之因乃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等等;“眾生相續”之因乃是“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等等;“業果相續”之因乃是“唯殺盜YIN,三為根本”等等。

  作為大阿羅漢,富樓那尊者已經斬斷了“殺、盜、YIN”三種業緣,所以,他沒有了“業果相續”,已經超出六道輪回。他所欠缺的,是尚未摧破微細“妄想”,尤其是虛妄的“明覺”還在,因此,“三種相續”之因,還有部分存留。

  如果富樓那尊者一旦摧破了“無始妄想”,徹底斷盡了“三種相續”之因的話,那就會:

  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那麼,你心中猶如演若達多那樣的癫狂之性自然就會歇下來,狂性歇了而心性不會滅,它就是菩提覺性;即勝淨妙明之心,它本來就周全遍滿於法界,不是從別處得來的。哪裡需要借助於勞累筋骨的艱苦修證呢。”

  【劬(音:渠)勞】辛勞。

  【肯綮(音:慶)】本意是“筋骨結合處”,引申為:勞累筋骨。

  佛法之修行,不在於艱苦與否,而在於能否斬斷“殺、盜、YIN”三種業緣;能否放下“分別妄想”,而令“三種相續”之因不再發生。

  前者,就是老實“持戒”;後者,就是踏實學習經教,並付諸於禅修觀察。合在一起,無非是“戒、定、慧”三無漏學而已。

  有人問:“戒、定、慧”當中,或者說“六度”當中,哪個是根本呢?是戒律嗎?

  答:如佛所說,“六波羅蜜”當中,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稱為“第一波羅蜜”,因此,應當以“智慧”為根本。

  如果缺少智慧方便,持戒與修定難免誤入歧途,與外道並無本質差別。而“智慧”來自於哪裡呢?當然是佛經,也包括菩薩的論典在內。所以,在漢傳佛教當中,特別強調“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之“四依法”。

  當然,佛陀也強調過“以戒為師”,這並不矛盾,因為,“戒律”乃是佛弟子的日常行持,本來應當是由“師父”來教導弟子如何行持。佛陀在世的時候,這個“師父”主要是佛陀。

  佛陀涅槃以後,弟子眾多,難免發生分歧,到底該如何行持呢?針對如此狀況,世尊才提前開示了“以戒為師”,也就是以佛陀制定的“戒律”作為日常行為的准則。至於修學的重點,對於大乘佛教來說,當然還是要放在“般若波羅蜜”上面。

  實際情況是,如今,多數人都存在“持戒”的困難,尤其是出家人,戒律要求很高,挺難做到。說實話,我自己連“沙彌戒”都沒持好,可是當年卻一起受了“三壇大戒”,所謂“菩薩戒”、“比丘戒”和“沙彌戒”。

  對於“菩薩戒”,細節不論,時常擁有“菩提心”,如今大體可以做到,這是我修行的本錢,力量都發源於此。而“比丘戒”,只能說其中的“根本戒”我做到了;“沙彌戒”呢,也還守得不全。不過,由於受經教的熏陶,我的“出離心”相當堅定,於人於事都不會糾纏,大體能夠放下。

  所以呀,僅從“持戒”的現象來說,我不能算一個很合格的出家人。許多出家人也都是類似的狀況,他們因此而對於自己的修行越來越沒有信心,他們很苦惱。他們認為,自己連戒都持不好,唉,這修行沒希望了。

  我不一樣,我大約屬於古人所說的“無慚愧者”,我貪吃貪睡,既不能過午不食,也無法守持“金錢戒”,等等。但是,我竟然對自己未來的解脫之路充滿了信心,因為,通過學習大乘經典,我認識到,解脫主要源於“般若波羅蜜”,源於“智慧”。至於“戒律”,既然已經接受了,我盡量去做,暫時做不到的,對不起,慚愧,容我慢慢來,慢慢提高,慢慢降伏習氣。

  由於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我絕不把修行的“重點”放在“戒律”上面,我放在“智慧”上面,放在“菩提心”和“出離心”上面,放在學習經教和禅修觀心上面。我以為,這才符合世尊的教導,因為,“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也不從修行而得,不從持戒而得,它需要以“智慧”來覺悟。

  覺悟之後呢,才知道一切功德“本自具足”。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就好比有個人,他的衣服裡面佩戴著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可是,他自己卻不知道。”

  “於是呢,他竟然因為極度貧窮而流浪他鄉,整天東奔西走討飯為生。”

  “不過,雖然如此貧窮,他的‘如意寶珠\’卻不曾丟失過。”

  【如意珠】也叫做“如意寶珠”,傳說中的有求必應之寶珠。

  一切眾生也是如此,自心中蘊含著“如來藏妙真如性”,它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自己卻不知道。於是呢,反而拼命地向境界當中去追求,求財、求色、求名、求利、求長壽、求健康平安,求升學,求才藝,求幸福,等等。因為追求而把自己折騰得苦不堪言,像個可憐的窮鬼一樣,惶惶不可終日。即便如此,大家心中本有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不曾丟失過。

  為何說“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有求必應的“如意寶珠”呢?

  答:如佛前文第二卷所說:“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此“妙明真心”即“如來藏妙真如性”,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乃至於無量世界皆在其中。其中本來具足一切,又豈是“如意寶珠”可以相比擬呢。

  既然如此,只要覺悟它,便不需要另外有所追求了,得大安樂。縱然宿世習氣還在,還想求些什麼的話,要知道,也不需要向別處求,只需向自心中求,勤勤懇懇,巧作因緣,將來必有相應的回報。

  “心想事成”是可以實現的,只是需要等到因緣成熟之時,急不得。猶如春種、夏長、秋收一樣,您盡可播種“善願”,然後需要積累福德資糧,將來,您的“善願”必將成就。只是,那時的您,或許已經不是您了。

  例如,過去的“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歷經了無量劫的菩薩行,如今已經善願成就,功德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顯現成佛,名為“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切,都發生在“法藏比丘”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當中,並不是從外面求來的。而如今的“無量壽佛”,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法藏比丘”了。

  雖然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如意寶珠”,但是,如果沒有世尊的慈悲教化和方便引導,大家終究不知道。就好比前面所說的那個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衣服裡佩戴著“如意寶珠”,直到有一天: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忽然有一位‘智者’為他指示出了‘如意寶珠’,他才如獲新生一般,從‘如意寶珠’那裡求得了一切所需,變得大富大貴。”

  “這時,他才覺悟到,神奇的‘如意寶珠’終究不是從外面得來的。”

  如今,咱大家學習《楞嚴經》,承蒙世尊給咱指示出了“如來藏妙真如性”之所在,它就是內心的“不生滅性”,一切功德都盡在其中。因此,大家需要珍惜如此寶貴之機緣,耐心學習,深入觀察,持之以恆,那麼,找到它並不困難,“悟道”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覺悟之後,您會發現,任何東西都不需要向外邊去追求,咱的心本來就是自在而安樂的,它就是天然的“如意寶珠”。人人都在用,卻人人都不知。它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因為,它沒有“自然體”可得,也不依存於任何條件。它無處不在,而需要時時覺悟明了。

  對於世尊所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

  阿難尊者忽然有了疑問,他以為,這恰恰就屬於“因緣所生”。可為何世尊前文卻說“既稱為妄,雲何有因?”乃至於在第二卷當中,世尊為何反復強調,“本覺明妙,性非因緣,非自然性”呢?

  於是,阿難便准備向世尊請法。

 

上一篇:傳喜法師:如何啟動“休眠”的我?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四(之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