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三)

  阿難言:此勞同結,雲何解除?

  “阿難尊者問道:這如同‘六結\’一般的‘狂勞顛倒華相\’,該如何解除呢?”

  上文所謂的“狂勞顛倒華相”,主要就在於“六根”,而“六根”又好比華巾之“六結”。因此,阿難尊者問“舒結倫次”,其含義是:解開“六根”之“根結”的次序;而世尊呢,則繼續運用比喻,來演示如何解開華巾之“六結”: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

  “如來用手把‘華巾\’的一個‘結\’拿住,用另一只手拉拽‘結\’的左側,問阿難說:這樣可以解開嗎?”

  【掣(音:徹)】牽制,拉拽。

  阿難尊者回答:

  不也,世尊。

  “解不開的,世尊。”

  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

  “如來隨即又用手牽拉‘結\’的右側,再次問阿難:這樣可以解開嗎?”

  【旋】不久,立即,立刻。

  阿難尊者回答:

  不也,世尊。

  “解不開的,世尊。”

  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雲何解成?

  “於是佛陀告訴阿難:我如今用手往左右兩邊分別牽拉,竟然都不能解開。你想個辦法吧,如何才能夠成功解結呢?”

  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

  “阿難尊者恭敬地對佛說:世尊,您應當從結心那裡牽拉解開,‘結\’就會分散開了。”

  這是生活常識,從“結心”那裡下手,把結住的“華巾”拽出來,“結”就徹底解開了。因此,找到“結心”是關鍵。

  比喻說來,修行人想要解開“六根”也是一樣,首先要找到“六根”之“根結”的“結心”所在,才好下手用功。它在哪裡呢?就在“六根”的“知覺性”與“六塵”之間,那裡有一種習慣性的“粘著”,它就是“結心”。只要把它化解掉,當“知覺性”不再“粘著”於“六塵”的時候,“六根”之間的差別就將消融,一同回歸於“根性”,回歸於“性淨妙常”。

  對於阿難尊者的回答,世尊予以認可,並隨之展開相關法義: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佛陀告訴阿難: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如果想要解除華巾之結,應當從結心那裡下手。”

  雖說“性淨妙常”,本不屬於因緣所生,它是超越因緣的,非生非滅的。但是,如果修行人想要解開“六根”,而抵達“性淨妙常”之法身的話,卻離不開“因緣法”之修行。那就是,以找到“六根”之“根結”的“結心”為因,以解開‘結心\’為緣,以此因緣,修行者必將達於非生非滅之真如法身。

  關於這個因緣,以及相關法義,世尊說道: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

  “阿難,我常說佛法從因緣生,並不是指像世間生滅法那樣的,粗略的因緣和合之相,而是更加微細與微妙。”

  “如來完全顯發明了一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微妙因緣,既知道它們的本起之因,也知道它們是隨什麼外緣而成就的。”

  【發明】顯發明了。

  【知其本因,隨所緣出】乃“知其本因,知其隨所緣出”的省略。意思是:既知道它們的本起之因,也知道它們是隨什麼外緣而成就的。

  所謂的如來智慧,名為“正遍知”,本段經文恰恰就是世尊對於“正遍知”的一種解讀。那就是:如來明達一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種種微妙因緣;既知道其內因,也通曉其外緣。而且,全部知曉,沒有例外。

  其實,“性淨妙常”固然非因緣可及;不過,其中的一切作用,卻都離不開因緣。如果否定了因緣,一切法將無由現起,一切妙用將不能顯現。

  下面,就是如來“正遍知”之智慧的具體表現:

  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鹄白烏玄,皆了元由。

  “例如,乃至於在恆河沙數世界之外,有一滴雨飄落,如來也知曉它在飄落的過程當中分散成了幾滴。而當前的種種事物,比如松樹為何是挺直的,荊棘為何是彎曲的;白天鵝為何是白色的,烏鴉為何是黑色的,等等,如來完全了知其原因。”

  【鹄(音:胡)】鴻鹄,指白天鵝等鳥類。

  【烏】烏鴉。

  【玄】黑色。

  【元由】原因。

  關於“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大家需要知道,一滴雨從高空下落的過程當中,特別是較大的雨滴,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通常會分裂為若干滴。到底分裂為幾滴呢?咱觀察不到,科學儀器也很難監測,但是,佛陀的佛眼在無量世界之外,就可以觀察到,“看”得清清楚楚。

  至於“松直棘曲”,只是大約如此,各位不要較真。大體來說,松樹樹干比較挺直,荊棘叢呢,比較彎彎曲曲。連這其中的原因,如來都悉數通曉。

  如來具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正遍知”之智慧,咱大家是否具有呢?答案是肯定的。那為何咱的“正遍知”不能夠顯現呢?因為,咱的“六根”尚在,其“根結”尚存,便把“性淨妙常”給遮掩了,令其“正遍知”之妙用無法顯現。

  明達了如此微妙之因緣,那麼,咱只要依照世尊的開示,從一根入手,找到“結心”,解除“根結”。“六根”解除之後,“六塵”隨即消滅,咱的“性淨妙常”便會完全顯發。到那時,“性淨妙常”當中本有的“正遍知”之智慧,自然就會顯現了。

  對此,世尊說道:

  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因此,阿難,隨你在心中選擇‘六根\’之某一根來觀察修行,一旦解除了‘六根\’之‘根結\’,則‘六根\’便不會再粘著‘六塵\’,於是,‘六塵\’之相隨之自然消滅。”

  “當一切‘六塵\’虛妄境界相都消亡了,並不會落入斷滅,那時所顯發的,不是‘真性\’又是什麼呢?”

  這是世尊從總體上宣說回歸“真性”的甚深因緣,其要點在於解開“六根”之“根結”。接下來,世尊引導阿難來觀察,在解開“六根”之“根結”的過程當中,為何會有“舒結倫次”,世尊說道:

  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萦,得同除不?

  “阿難,我來問你:這條夜摩天供奉的華巾,上面‘六結\’同在,那麼,就算你想同時下手去解它們,能夠同時解除嗎?”

  【萦(音:盈)】纏繞,萦繞。

  “根”與“塵”之間的關系,在眾生來說,那就是相互纏繞,即相互萦繞。因此,解開“根結”,也可以叫做“解萦”。

  阿難尊者回答:

  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绾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雲何同除?

  “不能的,世尊。這‘六結\’本來就是依次打結而成,如今也必須依次解除。雖說‘六結\’同體,但打結時就有了先後,則解結之時,又如何能夠同時解除呢?”

  與“六結”不同之處在於,“六根”是同時形成的,但是,其功用各自不同,范疇有別,因此,“六根”也無法同時解除。這是比喻的局限之處,需要理解變通。

  當阿難尊者明白了“六結”無法同時解除,“六根”之“舒結倫次”就好理解了。於是,世尊便將其中的微妙法義和盤托出:

  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於是,佛陀說道:‘六根\’解除也是這樣。某一根最初解開根結,首先會證得‘人我空\’,破除‘我執\’。”

  “當空性之證悟圓滿明澈之時,便會成就一切法的解脫。在一切法都解脫之後,卻根本沒有什麼‘俱空\’之證量可以得到,而只是回歸了不生不滅之本來。”

  “這就是菩薩從三昧禅修,逐漸獲得證悟,一直到達‘得無生忍\’的修行過程。”

  【人空】即“人我空”,指斷除了“我執”,即斷除了“分別我執”和“俱生我執”。阿羅漢與辟支佛都具有“人空”的證量,但還不具備“法空”的證量。

  【法空】即“法我空”,在“人我空”斷除“我執”的基礎上,進一步斷除“法執”,即斷除“分別法執”和“俱生法執”,故名“法空”。八地菩薩方才具備“法空”的證量。

  【俱空】人空法也空,即同時具備“人空”與“法空”。

  【得無生忍】依據相關經教,“無生忍”,或者說“無生法忍”,有不同的證量,大約說來:初住菩薩名為“悟無生忍”;初地菩薩名為“入無生忍”;八地菩薩名為“得無生忍”;十地菩薩名為“清淨無生忍”;佛陀名為“圓滿清淨無生忍”。

  其中,“悟無生忍”就是常說的“明心見性”,如果見得透徹的話,再經過一個階段的降伏習氣,兼修三昧,修行人就可以從凡夫位證入菩薩“初住位”。那時,便成長為真正的“佛子”,能夠住持佛法,堪稱人世間了不起的“善知識”。

  “得無生忍”的八地以上大菩薩,其修行特色乃是“無修無證”,只歸其本來,別無所得。他們對於法性的證悟已經透徹,到達了“事事無礙”之境,擁有極為廣大的神通力,與佛陀相比,只是還不夠圓滿而已。

  所謂“從三摩地得無生忍”,其含義是,只有通過“三昧”正定之禅修,才有可能證悟“無生法忍”。因此,學習經教只是修行之入門,“明心見性”只是修行之起點,在此基礎上,要想證悟法身,必須通過長期深入的禅修,如法觀察,逐漸破除種種習氣,最終斬斷“六根”之根結,才能夠實現。

  像這樣的禅修,在凡俗塵世當中根本無法進行,而必須在山林曠野等寂靜處,遠離人群,獨自靜修。如今還有沒有八地以上大菩薩住世?應當有,但他們通常不會在塵世閒逛,多半混跡在那些山林的苦行僧當中呢。

  有人問:法師,我聽您說法咋這麼傾向於“出世”呢?您就不能開通開通,不能“人間化”一點兒嗎?連六祖大師都提倡“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呀?

  答:聽其言,觀其行,乃知其真義。您要是了解一下六祖大師的生平,就會發現,六祖遠比我們這些人更傾向於“出世”。

  您看六祖大師一生,父親早亡,二十四歲離開母親去求道,在《壇經》當中,就再也不見關於其母親的下文了。此外,大師可謂是無親無友。得法之後,離開五祖往南隱去,差不多就是逃命,一邊逃命,一邊隱居於獵人隊伍當中,獨自修行,前後十五年左右。

  到了大師三十九歲那年,搶奪祖位的腥風血雨趨於平靜,“六祖”之位屬於一個名叫“盧惠能”的行者,已是天下皆知,再去刺殺他謀取祖位,已經沒啥意義了。因此,大師一日思維“時當弘法”,生命危險基本解除了,自己的修行也到位了,該弘揚禅宗一脈正法了。

  於是,六祖在廣州法性寺剃度出家,在印宗法師等人的護持下開壇說法,前前後後,這一說法,就是幾十年。而且,六祖大師通常住在山林道場當中,偶爾去下城裡,也是在大梵寺講堂裡說法布道,那裡曾有過什麼“人間化”佛教的舉動呢?

  再看大師說法之內容,所謂“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謂“無住為本,無念為宗”,所謂“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所謂“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所謂“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等等,哪裡見得到一點兒“人間化”的影子呢。尤其是大師最後之叮囑,所謂“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偈曰: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

  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此乃徹頭徹尾的“無為”與“出世”呀。

  您看看,要實踐六祖大師這些教導,在這紛繁蕪雜的“塵世間”,難道,您能夠做得到嗎?恐怕只有到了山林寂靜之處,無事無為,一心清淨禅修,才可能有所相應吧。

  況且,六祖大師一生不近權貴,連中宗皇帝與武則天共同頒诏書,派遣內侍薛簡前往迎請赴京,大師都“上表辭疾,願終林麓”。連這等在“人世間”大弘佛法的絕妙時機,大師都推辭掉了,您說,大師的“佛法在世間”哪裡是你們理解的那個意思呢?

  問:那是何意呢?

  答:六祖所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絕不是說塵世生活就等於修行,也不意味著忙碌於生活雜事同時還可以修行。這都是人們的錯解,他們不曾好好學習《壇經》的緣故。

  大師之本意,在這個偈語前面就說得很清楚:“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頌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唯記吾言,亦無有益”。

  後面就是這個《無相頌》,挺長,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就算整天清淨專修的人,也很難做到。例如,其中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您看看,像這樣的人間行者,在如今時代,到哪裡去找呢?

  即便真有,那也絕對不是忙忙碌碌之輩,而必定是擁有極大福報與福德之人。人家早就不存在生存的問題了,也不存在是非糾葛的問題了,人家那是“世間大隱”,表面上生活在塵世裡,其實,其心常在淨土也。

  對於這樣的人,六祖後面才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等等。而且,六祖還強調他們應當善巧度眾生,所謂“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所以,人家不是在混日子,而是在行菩薩道呢。

  如何行菩薩道呢?必須要做到“無相”,故名“無相頌”。可是,“無相”不正是“出世”之真義嗎?到這裡就明白了,六祖所說“佛法在世間”,其先決條件就是要能夠做到“無相”,能夠實踐這首《無相頌》啊。

  況且,所謂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與山林禅修絲毫也不矛盾,因為,再偏僻的山林曠野,哪怕是到了雪山與南極大陸,嘿嘿,那也屬於“人世間”,那也是“人世間”的一部分呀。

  假如有人把所謂的“人世間”狹義地理解為“人群當中”的話,說實話,那絕非咱大家的修行之地。除非是地上菩薩,否則,想要在“人群當中”修行,門縫都摸不著。

  尚未證果之前,應當在哪裡修行?根本不需要想,請看《佛遺教經》和《四十二章經》,等等,請仔細聆聽佛陀的教導吧。

  又有人問了:那我們在家居士到底還能不能修行啊?

  答:說實話,在家修行,依據佛陀的教導,應當以忏悔業障、培植福慧、供養三寶、護持僧團為主要內容。其重點並不在於如何悟道,如何證果,如何宣揚正法,那是出家人的事。

  假如一個居士,真心想要入道的話,就會如同本人一樣,曾經是居士,但早就出家了,早就把那些無聊塵俗之事拋於腦後了。

  問:難道就不可以一邊照顧家庭,一邊修行證果嗎?

  答:不是不可以,而是千年萬載難得一人。

  況且,汝豈不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耶?又想享受天倫之樂,又想修行證果;一邊是你我恩愛、五欲糾纏,另一邊是清靜無為、六塵不染。您呢,卻統統都想要,您這思想境界,再往下說,可就不好聽咯。

  聽了佛陀關於“舒結倫次”的開示,阿難尊者與大眾都受益匪淺。於是,阿難便向世尊謝法,並匯報自己的心得體會: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

  “阿難尊者以及法會大眾,承蒙佛陀如此透徹之開示,其智慧覺悟都變得圓融而通達,大家對於‘六解一亡\’和‘舒結倫次\’都沒有疑惑了。”

  “於是,大家同時合掌向佛,五體投地頂禮佛陀,恭敬地向佛說道:”

  接下來,阿難尊者不僅向世尊匯報心得,還要向世尊進一步請問獲得“六根圓通”之根本。如此說道:

  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我們大家今天聽了您的開示,身心都感到清淨光明,像這樣的無礙之境,真是大快人心啊!”

  “但是,我們雖然明白了‘六解一亡\’和‘舒結倫次\’之法義,卻還不曾通達什麼是‘六根圓通\’之根本。”

  所謂的“圓通本根”,也就是獲得“六根圓通”之根本。或者說,如何才能夠做到某一根的圓通,進而到達“六根圓通”。在這裡,阿難尊者關注的是具體修證之方法。

  他希望世尊能夠把成就“六根圓通”的修行方法慈悲地宣講出來,布施給大家。因此,阿難繼續說道: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世尊啊!我等有學聲聞窮苦孤陋地飄零了無量劫,無可依靠,何曾想到能夠出家修行,進入僧團,與如來共享天倫之法樂呢。”

  “我們內心的感受,就好比一個沒有奶吃的嬰兒,忽然回到了慈母身邊一樣。”

  “如失乳兒,忽遇慈母”這個比喻常在佛經裡面出現,非常形象,把眾生在生死苦海當中,對於正法與善知識的極度渴望,充分表達了出來。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如此渴望,在有些人看來,他們會覺得:哎,這個阿難真是馬屁精呀!拍得太到位啦。

  在“贊歎如來”這個法門當中,阿難尊者的確是一位高手,而且,他還極為誠懇,絲毫也不做作。末了呢,總是能夠在贊歎之余,把如來的甚深妙法給挖出來,讓咱們這些後來人都能夠受益。

  阿難尊者接著說: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

  “如果通過這聞法之因緣際會,我們得以明達‘六根圓通\’之根本,而成就菩提道的話,那麼,我們從您這裡得到的秘密開示與我們自心之‘本覺\’並無兩樣,於是才覺悟到,無論聞法與否,無論修行與否,‘本覺\’不曾有任何差別。”

  “但願您以大慈悲心,賜予我們秘密妙莊嚴的覺悟之路,為我們指示‘六根圓通\’之根本,引導我們歸於‘本覺\’,來完成如來您最究竟的開示。”

  【際會】因緣際會,機緣成就的意思。

  【密言】秘密開示,秘密法語。

  【本悟】此處指自心“本覺”。

  【秘嚴】秘密妙莊嚴的覺悟之路。

  【最後開示】最終開示,最究竟之開示。

  這段經文不好理解,除非已經明心見性之人,才能夠一目了然。阿難尊者已經開悟“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才能夠如此提問。問得到位,問得極為透徹。

  所謂的“則與未聞無有差別”,一如禅宗門下有這樣一個話題:達摩未來之前,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所謂的“祖師西來意”,無非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乃至於了悟“即心即佛”等等。那麼,在初祖達摩來中國之前,咱中國還有此“西來意”嗎?

  答:縱達摩西來之後,又何來此意呢。

  正所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不增不減,不有不無。如此之如如法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缺,不因聞法而有,不從修證而得,不隨妄想而迷,不被業力所壞。故名“本覺”,亦名“金剛法體”。

  某人問:這樣啊,當我妄想煩惱的時候,此“本覺”何在呢?

  答:您“妄想煩惱”的時候,知道自己正在“妄想煩惱”嗎?

  某人:哦,大概知道吧,至少,稍微一觀察,就會知道。

  答:稍微一反觀,您就會發現,“它”本來就知道,一直清清楚楚。“它”即是“本覺”,至少,它通於“本覺”。妄想的只是心念,煩惱的只是妄想,喜怒哀樂的只是虛假感受;而不用刻意觀察也能夠隨時了知的,那才是“本覺”。它極為冷靜與清爽,無比淡定,它常在於人心的最盡頭,請好好觀察。

  “本覺”乃是一切境界的最秘密之處,非言語思慮可及,因此,在請法之後,阿難尊者平息思慮妄想,趨於“本覺”,等待佛陀的最究竟之秘密教導: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阿難尊者這樣請法之後,再次五體投地禮拜佛陀。然後,平息妄念,退歸於如來藏性之秘密機緣,期待佛陀的奧妙傳授。”

  【密機】秘密機緣。

  【冀】希望,期望。

  【冥】高遠,深奧。

  阿難尊者為何“冀佛冥授”,而不是“冀佛講授”呢?這是因為,在前文當中,世尊早就說過,關於“六根圓通”之實修,需要“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就是說,如何修行,從哪一根下手,最終還得靠自己選擇呀。

  可是,此時的阿難尊者似乎還不太會選擇,咱大家更是如此,那該咋辦呢?世尊該如何巧妙地開導大家呢?

  最佳途徑,“言傳莫過於身教”,下面,偉大的世尊將會把這個問題轉給諸位聖弟子,讓大菩薩和大阿羅漢們現身說法,述說自己修證之圓通,以及具體方法。

  這就引出了《楞嚴經》當中,著名的“二十五圓通”之內容。所謂的“二十五圓通”,乃是因為諸位聖者都經由“十八界”當中某一界圓通,或者“七大”當中某一大圓通而入道,加在一起,就有了二十五個獲得圓通之途徑,合稱“二十五圓通”。

  下面,世尊便向諸位聖弟子發問: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四)
下一篇:驚天因果,佛陀預言人類作惡導致霧霾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