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譯淺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譯淺解

  唐天竺般剌密谛大師原譯

  民國菩薩戒優婆塞毛凌雲今譯

  (淺解)經名仍照原譯。楞嚴經,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的簡稱。首楞嚴,是大定的總名,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的一章,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第二十四,即念佛圓通,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答佛垂問圓通,是由修習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實為念佛最妙要訣。三摩地,即三昧的別名,既得念佛三昧,即圓滿通達一切諸法,故名念佛圓通。在此末法時期,最為契機。原譯文簡義豐,初機行人,不易領會修習,特再譯為現今通行的白話,附於原譯各段之後,言文對照,並將經內的名詞術語,和重要的意義,加以淺解和說明,故名今譯淺解。願即多印普贈,以廣流傳,期皆了解經義,和都攝六根,一心念佛的方法,同修念佛三昧,同證念佛圓通,同歸淨土,同成佛道,幸勿以粗俗淺近而忽之!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今譯)大勢至菩薩,與他同修念佛三昧的五十二位菩薩,即從他們的座位站起來,走到釋迦牟尼佛前,頂禮佛腳,恭敬對佛說:

  (淺解)這一段,是結集經家所敘菩薩禮佛的儀式。大勢至,是菩薩的別號;大是最大,勢是勢力,至是至極,因這位菩薩的勢力,最大到了極點,用這最大的勢力,護持佛法,化度眾生,令修念佛法門,脫離輪回六道的極苦,皆得往生淨土的極樂,故號大勢至菩薩。如觀無量壽佛經說:‘此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三途,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悲華經說:‘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今在極樂,居彌陀左右,輔弼佛化,候補作佛。’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即大勢至菩薩,輔助阿彌陀佛,分身十方,普度眾生,共稱西方三聖。觀音菩薩候補佛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大勢至菩薩候補佛位,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法王子,是菩薩的通稱。佛為世出世間說法之王,故稱法王。佛說:‘我為法王,於法自在。’佛以說法度生為業,諸大菩薩,皆負有紹隆佛種,承佛家業,輔佛行化,利濟眾生的重要職責,如世間子承父業,故稱法王子。大勢至菩薩,具大勢力,擔荷法王全體家業,化度一切眾生,稱佛本願,暢佛本懷,故尊稱為法王子。

  同倫,是同類,即同行、同參、同道等。菩薩,是梵語菩薩提埵音譯的簡稱,梵語是印度話,意譯: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有情是九界眾生的通稱,九界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中,除去佛界為九界,前六界為六凡,即六道,都愛情未斷;後四界為四聖,除去佛界,即三乘,聲聞為小乘,緣覺為中乘,菩薩為大乘,都識情未盡;故同稱有情。覺有情,是已經覺悟的眾生,還要覺悟一切眾生,即運智上求佛覺以自利,用悲下化眾生以利他的大聖人。頂是頭頂,禮是禮拜,佛是釋迦牟尼佛,足是腳。白是禀白、陳述,即向上報告明白。言是說話。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與他同修念佛法門的五十二位菩薩,一齊從他們的座位站起來,走到釋迦牟尼佛前,頂禮佛腳,向佛陳述。這是結集經家所敘。

  凡是菩薩請法,或向佛陳述,必先身、口、意三業至誠,一心恭敬,走向佛前,將自身最高部份的頭頂,叩佛最低部份的兩腳,表顯恭敬至極,這是恭敬禮。非同我們凡夫的傲慢禮,常傲慢自居,心不謙下;或唱和禮,口中同聲唱和,身雖隨人禮拜,頭不著地。這兩種禮,毫無至誠,缺乏恭敬,惟逢場作戲,敷衍了事,非真禮佛,雖終日禮拜,徒勞身形,於心無益,罪障難消,我們皆應切戒。凡禮佛時,身要至誠拜佛,口要至誠念佛,意要至誠想佛,三業投誠,一心懇禱,統身伏地,如大山崩。或五體投地,用頭額、和兩膝、兩肘,都著地的跪拜。必須這樣最恭敬的禮佛,決定業消障除,罪滅福生。念佛同倫,望共注意!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今譯)我記得過去無量大劫以前,有佛出現世間,號無量光佛。先後共有十二尊佛,相繼出世教化,達一大劫之久,最後的一尊,號超日月光佛。他教我修習念佛三昧。

  (淺解)從這一段起,是大勢至菩薩,向佛陳述古佛傳授修習念佛三昧的方法。我是大勢至菩薩自稱,憶是記憶,往昔即過去。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闊四十裡,沙細如面,以一沙算一大劫,是借以比喻劫數之多,無量無邊。劫是梵語劫波音譯的簡稱,意譯為時分或長時,是通常年月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人壽從十歲起,每過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以後,又每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個小劫成一中劫,四個中劫成一大劫。恆河沙劫,即無量大劫。佛是梵語佛陀音譯的簡稱,意譯為覺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福慧兩足,萬德俱備的大聖人。為救度眾生,作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故出現世間。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故號如來。一劫是一大劫。諸佛菩薩,具宿命通,能記憶過去無量千萬億劫之事,如在眼前。大勢至菩薩恭敬對佛說:我記憶過去無量大劫以前,有一尊無量光佛,出現世間。在那一大劫,共有十二佛,相繼出世,最後的第十二尊,號超日月光佛。雖與阿彌陀佛同名,既在無量劫前,當非現在的阿彌陀佛。按無量壽經,稱阿彌陀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十二佛名,都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惟一佛身。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號無量光佛。我們世間,以日月的光明,為最廣大,能照四大部洲,阿彌陀佛的光明,超過日月的光明百千萬倍,故又名超日月光佛。既有十二佛相繼出世,顯系同名的古佛。龍舒淨土文說:‘釋迦佛在世時,有翁婆二人,用谷一斗記數,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佛雲:我別有方法,令汝念佛一聲,得多谷之數,乃教以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出寶王論。’足證阿彌陀佛同名甚多。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即第十二佛,教是教授。念佛,若據事念,念是一心想念,佛是阿彌陀佛,因彼佛同名阿彌陀故,己為能念,佛為所念。若據理念。念是始覺,佛是本覺,以始合本,名為念佛。念佛有四種分別:一、持名念佛,是聞說佛名,一心稱念。二、觀像念佛,是設立佛像,注目觀瞻。三、觀想念佛,是以我心眼,觀想彼佛。四、實相念佛,即念自性真實相佛。這四種念佛,下手雖異,得果全同,所得三昧,皆名念佛三昧。三昧是梵語的音譯,意譯為正定,別於凡夫的不定,與外道的邪定,惟依佛法所修,得證三昧,方名正定。三昧是通名,念佛三昧是別名,因三昧無量,惟依念佛所證,方名念佛三昧,為一切三昧中王,能統攝一切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把心安住在佛號中,而不外馳散亂,即成念佛三昧。又念佛三昧,即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經說:‘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即得念佛圓通,圓滿通達一切諸法。專念阿彌陀佛名號,是隨佛本願,願雲:‘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念尚得往生,況一心專念佛名,念念相續,即得一行三昧,決定上品上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故念佛法門,方便雖多,惟此持名念佛,為最圓頓直捷,簡便易修,欲得三昧,只要念佛,果能念佛,必得三昧。所修方法,陳述於下。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今譯)譬如現有兩人,這一人專想念那個人,那一人竟專忘記了這個人,這兩個人,縱使偶然相逢,等於未逢,雖然相見,等於未見,終難會晤。倘若這兩人互相想念,都越念越深,這樣的久念不忘,必定從今生到來生,都同形影相隨,不會互相違背分離。

  (淺解)這一段、是詳喻感應道交的念佛方法,先說兩個譬喻,令易領會。譬是譬喻,憶是想念,若逢、或見,是偶然相逢相見,不逢、非見,即未逢、未見。念佛應怎樣念呢?先以兩人為喻,譬如現有兩人,是指親友之類,這一人專想念那個人,他若出門,想念更殷,仿佛相逢相見,如在左右,如在眼前,甚至夢中,也是這樣。若那一人專想別的事務,竟忘記了這個人,而不想念,這兩個人,縱使偶然相逢相見,也等於未逢未見,終難會晤,這是喻單憶無益。念深是久念不忘。乖是乖違,亦即違背。異是離異,亦即分離。倘若這兩人互相想念,他想念你,也同你想念他一樣,都越念越深,這樣的久念不忘,終必相見相聚,不肯分離,甚至從今生到來生,都同形影相隨,也不會互相乖違離異,這是喻雙憶不離。

  這一譬喻,非常明了。譬如有人,是喻佛與眾生。一人專憶,是喻佛具大悲大願,見眾生久沈苦海,專心憐念。一人專忘,是喻眾生障重,心不信佛,專忘念佛。也有許多信佛的人,尚非真信,雖也念佛,而非真念,與這專忘念佛的人一樣。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是喻佛念眾生,常游化娑婆世界,令眾生偶然相逢相見,普垂救度。可惜我們眾生,業重障深,既忘念佛,即無緣見佛,竟當面錯過,未逢未見,辜負佛恩!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是喻眾生必須念佛,猶如佛念眾生,久念不忘,一切時,一切處,心不離佛,乃至盡形壽,也不暫忘。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是喻眾生能這樣念佛,憑這信願誠懇憶念之力,必定與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感應道交,不但今生即在定中或夢中,常得見佛,蒙佛攝受加被,使業障消除,善根增長;臨命終時,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常隨佛學,直至成佛,自然與佛形影相隨,決不會互相違背分離。二人之喻已完。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今譯)十方諸佛,憐念一切眾生,就像慈母想念兒子一樣,倘若兒子逃去,想念雖深,又有什麼用呢?兒子倘若想念母親,也像母親想念他的時候一樣,這母子兩人,雖經歷今生來世,也不會互相遠離。

  (淺解)這一段,再以母子為喻,前二人之喻,泛指親友猶疏,這母子之喻,骨肉更親,使人易起信行。上三句,合前喻一人專憶,次二句,合前喻一人專忘。憐是哀憐,念是護念,眾生輪回六道,備受眾苦,故為佛所哀憐;雖生死無常,而佛性不失,又為佛所護念。如來如母,眾生如子,逃逝是逃去。世間慈念最切的,莫過於母親,子雖不聽教訓,母猶念念不捨,子若忤逆不孝,忘恩負義,逃避母愛,遠去他鄉,任慈母想得發癡,也是枉然,徒憶無益,母念或衰,心生悔恨。十方諸佛,視眾生如一子,憐念眾生,過於慈母,逆惡愈重,佛念愈深;又母親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沒有退轉,同教眾生,起信發願,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永離眾苦,同享極樂。若無緣眾生,違負佛恩,不肯念佛,甚至謗佛造業,沉淪於生死苦海,輪回六道,受苦無窮。佛雖大慈大悲,單憶無用,不能救拔。故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逃逝,雖憶何為。這五句,合前喻單憶無益。

  後四句,合前喻二人相憶。歷是經歷,違是離別。子若想念母親,能如母親念子之時,念念不忘,母為慈母,子成孝子,不但今生今世,母子不離,雖經歷來生來世,母子之緣未盡,也不會互相遠離。子喻眾生母喻佛,六道眾生,若能體念十方諸佛憐念我們之心,更深體念阿彌陀佛,發願修行,莊嚴淨土,接引我們之心,各發真信切願,志誠念佛,如子憶母,念念不忘,亦如佛念眾生,佛不離心,必定與佛感應道交,自然今生常得見佛,蒙佛接引,往生之後,常隨佛學,更不會互相遠離。故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四句,合前喻雙憶不離。

  十方諸佛,何故同教眾生稱念阿彌陀佛,不教稱念其余各佛呢?因十方諸佛,憐念眾生之慈悲,雖然佛佛相同,而救度眾生的願力,和接引眾生的方便,惟有阿彌陀佛超然殊勝,故十方諸佛,稱贊阿彌陀佛最為第一。若眾生想遍游十方淨土,親近十方諸佛,應先歸西方淨土,親近阿彌陀佛,聞說妙法,得無生忍,然後具足神力,飛行自在,常於清晨,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所以十方諸佛,同教稱念阿彌陀佛。普廣菩薩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贊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不成三昧。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閻浮提意譯為瞻部洲,就是我們住的娑婆世界,阿彌陀佛,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有緣,憐念更深,念念想化度我們,接引我們,出離苦海,往生樂邦,從佛進修,共證佛果,故應專念阿彌陀佛。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今譯)假若眾生發心,心常憶佛,口常念佛,現在或將來,必定可以見佛,去成佛之時,當不遠了。不必假借其他法門各種方便,自然得到真心開悟,見到自性本具的法身佛。猶如染香的人,身上即有香氣,這就叫做香光莊嚴。

  (淺解)這一段,是以正法合前譬喻,顯示深益。不合佛念眾生,重在眾生念佛,因眾生沒有信願,故再三勸勉。佛念眾生,是佛自願,不必再說。現前即現在,當來即將來。一切眾生,若能各自發心,憶佛念佛,現在或將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憶佛念佛,有事憶念,和理憶念的分別:一、事憶念:聽說西方確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即深信不疑,雖還未覺悟到我心念佛,我心就是佛的真理,即決志切願,常心中憶念佛名,口中稱念佛號,求生西方,如子憶母,念念不忘,由未通達心即是佛的真理,故名事憶念。二、理憶念:深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理上所具有的佛,也是我心事上所造成的佛,即以自心所具所造的萬德洪名,心常憶念,口常稱念,令不暫忘,由通達佛即是心的真理,故名理憶念。不論事憶念,理憶念,念到伏除煩惱,斷盡見惑思惑,即得事一心念佛三昧。現在定中或夢中,必定得見阿彌陀佛,蒙佛護念,常蒙法益,自然與佛同於形影,不相違遠。不論事憶念,理憶念,念到心開本性佛,即得理一心念佛三昧。現在既已得見自佛,去成佛之時,當不遠了。見惑,是見解上的迷惑錯誤,如我見、邊見、邪見等。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如貪嗔癡慢疑等。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持名念佛,即勝異方便,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不必假借念佛法門的觀像、觀想,或其他法門的參究、研教等各種方便,自然得到真心開悟,必定見到自性本具的法身佛。從此進修,將來必定蒙佛接引,上品上生西方極樂世界,即華開見佛,面禮彌陀,親聞妙法,頓證無生法忍,自得心佛開發顯現,得成自佛。縱根鈍功淺,未得念佛三昧,淨宗九祖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生品高下,乃視持名之深淺。’只要信深願切,至誠憶念,現在雖未見佛,將來臨命終時,必定見佛接引,往生西方,見佛聞法,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更不必假借任何方便,當下了悟,實相心地,豁然頓開,自得心佛顯現,從佛進修,一生成佛。實相又名佛性、自性、實性、法性、法身、本覺、本性、真性、真谛、真如等,就是真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惟此法性,真實不虛,不生不滅,不變不壞,故名實相。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莊嚴是裝飾的意思,如以美善裝飾國土,以功德裝飾身心,還有智慧莊嚴,福德莊嚴等。這是譬喻憶佛念佛,必定成佛,猶如染香的人,身上即有香氣。念佛的人,即得佛的氣分,念佛名即染著佛名的香氣,近佛身即架著佛身的香氣,開佛心即染著佛心的香氣。念佛的人,身心皆染佛香,這就是以佛的法身香,智慧光,來莊嚴自己的本覺心佛。我這念佛的心,無相無形,不生不滅,就是法身,這心具足靈覺之性,就是智慧,現在一心念佛,就是以自佛的法身香,智慧光,莊嚴自心的法身佛,這就叫做香光莊嚴。古佛傳授修習念佛三昧的方法,到此已完。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今譯)我本來在因地開始修行的時候,是用這念佛的心,證入無生法忍。現在來這娑婆世界,攝受一切念佛的人,歸到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佛問我們最初發心修行,是由那一根深入,得證圓通?我對於六根門頭的修法,概無選擇,惟都攝六根,一心念佛,使這念佛的淨念,常相繼續,沒有間斷,就會得到念佛三昧,證入念佛圓通,這才是第一妙法。

  (淺解)這一段,是大勢至菩薩略述自修念佛法門,得以自利利他,及結答所證圓通。因地是菩薩未證佛果,在因中修行時的地位。我本因地,是自述我本來在因地開始修行之時,值佛教我念佛法門,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念佛的心,不是第六意識的妄心,是不生不滅,湛寂圓明的真心,精勤修習,得證入無生法忍。無生是不生不滅的法性真心,忍是把心安住在這不生不滅的法性真心,而不動搖,故名無生法忍,簡稱無生忍。即深入如來圓滿果覺,安住如來實相正定,圓滿通達一切諸法。這是自利,即轉以利他,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此界是這個世界,即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淨土是沒有五濁污染的清淨國土,即西方極樂世界的四種淨土。攝是攝受教化,大勢至菩薩,運大悲心,乘大願力,降臨這個世界,助佛宏揚教化,用因地所修念佛妙行,與果地所證圓通妙法,攝受一切念佛的人,生前用慈力攝受,令念佛的心,堅固不退。臨終用願力攝受,令正念分明,接引往生。歸是歸還。此界如旅捨,淨土是家鄉,合前喻子若逃逝,遠走他鄉,飄零孤露,菩薩如親友,勸令念佛,即指示歸家道路,贈以信願行三種資糧,才得歸還淨土的家鄉,見到慈悲如母的阿彌陀佛。菩薩雖有這樣的大悲大願,只能攝受念佛的人,歸於淨土。若你不信念佛,不願往生,菩薩雖具最大勢力,拖也拖你不去。必須你信願念佛,感應道交,才能接引往生。凡具真信切願念佛:而消伏業障未盡,仍帶惑業往生的,皆歸到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淨土,這是凡夫與佛菩薩共同居住的淨土。念到事一心念佛三昧,斷盡見思二惑的,皆歸到極樂世界的方便有余淨土,這是聲聞、緣覺二乘,和沒有證得法身的菩薩寄居的淨土。念到理一心念佛三昧,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乃至破四十一品無明,位居等覺菩薩,皆歸到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淨土,這是法身菩薩所居的淨土。念到究竟之處,四十二品無明斷盡的,歸到極樂世界的常寂光淨土,這是佛所居的淨土,即候補佛位。這持名念佛,真是成佛捷徑。無明是無照見了悟諸法事理的聰明智慧,即愚癡的異名。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圓是圓滿,通是通達,就是由一法通達,其他一切諸法,無不圓滿通達,故稱圓通。佛問我們最初發心修行之時,是由那一根深入,得證圓通?我雖從根修證,但對六根門頭的修法,一概沒有選擇,外不選眼耳等六根之相,內不擇見聞等六根之用,惟攝一精明,不令托根緣塵,即一精既攝,六用不行,而六根都攝了。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為視根,耳為聽根,鼻為嗅根,舌為味根,身為觸根,意為念慮之根。根有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識依根生,有六根,才能生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貪染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塵有染污之義,能染污我們清淨的心靈,使真性不能顯發。並以六根為媒,自劫家寶,能劫一切諸善法,故喻為六賊。又名六境,即六根所攀緣之外境。眼根緣色塵為眼識,耳根緣聲塵為耳識,鼻根緣香塵為鼻識,舌根緣味塵為舌識,身根緣觸塵為身識,意根緣法塵為意識。把一心分為八識,這是前六識。識即妄心的異名,以了別為義,心對塵境了別,故名為識。第七識是第六意識所依之根,音譯為末那,意譯為意識,以思量為義,因恐與第六意識相混,仍保留末那的譯音。它向內執取阿賴耶為我,向外認識塵境為實法,常恆思量,起惑造業,為一切眾生妄惑煩惱的根本。第八識音譯為阿賴耶,意譯為藏識,以集起為義,即根本識,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惡種子,為能藏,受前七識所薰習,為所藏,受第七識所執取,為執藏,種子遇緣起現行時,善惡分明,業報相續,輪回六道,受苦無窮。惟有都攝六根,不受六塵引誘,一心念佛,全神貫注,漸漸進修,能使背塵合覺,轉識成智,返妄歸真,轉染成淨,日久功深,自然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雜念不生為淨,是念而無念,一心系佛為念,是無念而念,淨念若能常相繼續,沒有間斷,事成念佛三昧,住佛正定,理顯本性自佛,入佛果覺,即得圓通,速證菩提。三摩地,即三昧的別名。這都攝六根的念佛法門,才是第一好的方法。

  究應如何都攝六根,才能淨念相繼,大勢至菩薩,因向佛略陳,未便詳述,古今高僧大德的注疏講解,也未說明詳細方法,使念佛同倫,不知都攝六根的方便,心難制伏,越念越生妄想,致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蒙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印光祖師,特再三詳細開示,殷勤勸導,普令深入,攝歸淨土。謹節錄原文三篇於後:

  一、汝不知淨士宗旨,當生真信,發切願,至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雲正定,亦雲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不須觀心,而心自清淨明了,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汝以極重之業力凡夫,妄用觀心之法,故致如此。觀心、乃教家修觀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乃普被上中下,若聖若凡,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也。須知都攝,注重在聽,即心中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較彼修別種觀法,為最穩當,最省力,最契理契機也。

  二、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谛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湧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認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

  三、寶王隨息法門,具攝五停心觀。若能隨息念佛,即攝數息念佛二觀。而攝心念佛,染心漸可斷絕,嗔恚必不熾盛,昏散一去,智慧現前,而愚癡可破矣。又即勢至都攝六根法門。今之悠忽念佛者,似不宜令依此法,恐彼因不計數,便成懈怠。有肯心者,若不依此法,決難成三昧。若是利根,一七二七,定得一心。縱光之昏鈍魯劣,想十年八年,或可不亂矣。但隨息不如靜聽,隨得不好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這都是大勢至菩薩的經驗實證,特再來詳說,確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證念佛三昧,及念佛圓通的第一妙法。五停心觀,是能使五種過失,停止於心的觀法。一、不淨觀,是觀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屬不淨,以停止貪欲。二、慈悲觀,是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以停止嗔恚。三、因緣觀,是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前因後果,歷歷分明,以停止愚癡。四、念佛觀,是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五、數息觀,是觀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數從一至十,以停止散亂。靜聽即攝耳根,耳根一攝,諸根無由外馳,即六根都攝,庶可速至一心不亂,而得念佛三昧。我們何幸,今得人身,生逢中國,有緣得遇這念佛妙法,真是夙種淨因,幸勿因循錯過,自失大益。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後悔莫及。普勸中外同胞,即趁健時,敬遵慈訓,各發真信切願,至誠懇切,攝心念佛,攝耳谛聽,並用十念記數之法,來都攝六根,使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的功夫。吾以妄念難制,即焚香繞佛,或經行念佛,用十念記數之法,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用鼻吸氣,即攝鼻根,口須念得清楚,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楚,即攝耳根,四步一聲佛號,陀字須落在左腳,不得錯亂,即攝身根,心須記得清楚,數得清楚,即攝意根,眼須垂簾,注視前方,即攝眼根,六根都攝,妄念自息,偶起妄念,覺即便無,雖不能全無妄念,較以前不攝之時,心中果然清淨得多了。或靜坐念佛,用口默念,攝耳靜聽,即了了分明,不散不昏,心自清淨。漸用心念心聽,即已六根都攝,淨念常現。若至神念神聽,必定淨念相繼,速得三昧。確為持名念佛第一要訣。若在讀書或作事時,不能計數念佛,也要時時刻刻,想看一句佛號,莫令忘記,設或暫忘,想起復念,必須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大小便溺,常把阿彌陀佛四字洪名,牢記在心,如子憶母,念念不忘。因默念,字多難念,宜念四字,單念四字,較易成片。甚至夢中也能念佛拜佛,日久功深,自然與佛感應道交,必得念佛三昧,證入念佛圓通。將來臨命終時,必定預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正念分明,捨報安詳,得見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隨從佛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了生死,永脫輪回,華開見佛,聞妙法音,即得無生法忍。然後以法身常駐淨土,常隨佛學以修慧。以化身回入娑婆世界,分身無數,遍十方國,廣度眾生以修福。普勸念佛,同歸淨土,福慧圓滿,同成佛道,誠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捷徑中的第一捷徑啊。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今譯淺解終

 

上一篇:宣化上人:楞嚴經五十陰魔淺釋
下一篇:楞嚴經十番顯見綱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