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成觀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卷七】

  第二章 道場加行

  第一節 除障(前行)

  1﹒持戒除魔事障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雲何發生?”】

  【注釋】

  “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欲入三摩地之前,須先修學之妙法門,亦即所謂“前方便”,即前面所說的四種清淨明誨。

  “四種律儀”:“律儀”,即戒律。四律儀指四重禁。

  “皎如冰霜”:“皎”潔白。即持戒清淨、有如冰霜一般潔白無瑕。

  “自不能生一切枝葉”:“枝葉”,指無蔓、蕪雜,如禅門所說之“葛籐”。此言:若持戒清淨,則修三摩地時,自不會橫生枝節,蕪雜的牽扯、葛滕,令菩提道樹不能順利發展。

  “心三口四生必無因”:“心三”,心之三毒:貪、嗔、癡。“口四”,口之四過: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生必無因”,便沒有生起之因。

  “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四事”即四種清淨明誨。“遺失”遺漏忘失。沒有遺漏,故全部奉行,稱為“不阙戒”。沒有忘失,念念不忘不失,故無染、無壞。

  “心尚不緣色、香、味、觸”:“緣”,攀緣、緣取,往外攝取之義。“色香味觸”即代表外五塵或六塵,亦攝五欲。此言,其心尚且不緣取外五欲、六塵,及諸塵所作事業。

  “一切魔事雲何發生”:以魔皆讬塵而入於行者心中,而以諸塵去染壞、轉變其心,令住著於塵染,因而退墮清淨道心;此事若成,即魔事成就,而魔得遂其志。

  【義貫】

  “阿難,汝問” 如何“攝心”得定,“我今”則首“先”宣“說”:欲“入三摩地” 之前先須“修學”之微“妙”法“門”;欲“求菩薩道”者,“要先持此四種律儀” 為根本,且須奉持之令“皎”潔“如冰霜”,如是,身心之亂根即得拔除,“自”然“不能生”出“一切”蕪雜的“枝葉”;從而“心”之“三”毒,“口”之“四”,過,其“生必無因” 可依。“阿難”,行者於“如是四”種根本清淨身心之“事,若不遺” 漏、忘“失”,則其“心”得恆住清淨界域,“尚”且“不”起一念攀“緣色”、聲、“香、味、觸”等外五塵,遠離一切諸塵之貪著雜染,如是則“一切魔事雲何”得有因緣“發生”呢?

  【诠論】

  蓋YIN、殺、盜、妄四波羅夷為一切大魔事生起之因,因斷即果不生;若於四種明誨敬持無缺,即斷魔因,魔事永寂。反之,若不持四種明誨,妄行四棄(四波羅夷),而自謂在修行、習禅,欲求無魔事,則有如椽木求魚,了不可得。

  2. 持咒除宿業障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哆。般怛啰。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注釋】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宿習”,宿世的習氣,習氣即惑業之種子。

  “一心誦我”:“一心”,有二義:一、專心不二,二、至誠虔敬。蓋以持咒若心不專注,以散亂心持之,一邊念咒,一邊攀緣外境,則成效不彰,此是持者之過,非神咒無力。再者,持咒須以至誠之心持之,不得起一念不信、或疑心,並且心理及態度皆須恭謹,不可玩忽、輕慢,否則輕法、慢法,非但持咒無效,且獲罪不小。

  “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哆,般怛啰,無上神咒”:“佛”為三界中尊,故“佛頂”為尊中之尊,於一切法門中,最為殊勝。又佛頂,梵語為“烏瑟尼剎”,義為“無見”,故又稱為無見頂,以佛頂之頂上肉髻,最上最密,一切世間、乃至聲聞、緣覺、諸大菩薩皆不得見。“摩诃”梵語,大之義。“薩怛哆”,梵語,白傘。“般怛啰”,梵語,蓋。合稱為:大白傘蓋。“大”,表如來藏心,以如來藏絕諸對待,離於二法,是故為大,此如來藏心是此咒之體。“白”者,清淨之義,以如來藏心離諸妄染,此是此神咒之相。“傘蓋”,能遮、能覆,如來藏心無有不包,普覆一切,此是此神咒之用,能遮止一切煩惱、魔障,蔭護一切如法受持之行者,令離熱惱之曝曬,立得清涼寂止。“無上神咒”,即指大佛頂首楞嚴咒。“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哆,般怛啰,無上”這些都是形容詞,用來表顯首楞嚴神咒之體、相、用。“神咒”之“神”字,表奧妙、深密、靈明、透達,非凡夫世間所能思議、蠡測。

  “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無為心”,無造作心,即無功用心、任運之心,非有為、有漏、無常之心。“心佛”,亦表本佛之義,以“心”是根本義。“從頂發揮”,從無見頂上顯現之化佛。“心咒”,藕益大師說:“五會神咒乃是密诠此妙心者,故名心咒,亦名咒心。”故“心咒”是指首楞嚴神咒全咒。

  【義貫】

  “若”修行人“有宿”世之“習”氣惑業種子“不能滅除,汝” 即“教是人,一心” 至誠不亂“誦我”所說之“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哆.般怛啰.無上神咒” (佛頂光明大白傘蓋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 於大定中之“無為心佛從” 佛“頂”所“發輝”顯現之化佛,“坐”於“寶蓮華”中“所說”之“心咒”。

  【诠論】

  由此可知,此經之大義為:先持戒斷“現行煩惱”,再持咒斷煩惱“種子”。以“現行”依於六識,凡夫得見得知,故較易自斷;而“種子”深藏於八識,深密微細,凡夫俗眼不能知見,故必須藉如來密咒之力,方能深入八識藏中而轉化、斷除之。換言之,可思議的、粗的“現行”,即須以可思議的淨戒而對治之;不可思議的、微細的“種子”,即以不可思議的神咒而對治之。

  故本經修學之大旨,其次第為:先了妄心、明本心、見本性,而後悟了如來藏乃一切染淨之本因,以依於如來藏而起八識、及一切依正;如是覺了,得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乃得開始發起正修;遠離六塵雜染,持清淨戒,斷現行煩惱雜染。其次依於如來神咒,一心奉持,而斷除宿習種子雜染。種、現既斷,心離一切煩惱覆蓋,即得重見如來藏本心,此時之“見”,只是遙見,而尚未得證入、未得契會;接著,由於修首楞嚴三昧,一切陰蓋悉除,入三摩地,即得契入如來藏心,證大圓通。茲表解如右: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YIN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雲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注釋】

  “歷劫因緣,恩愛習氣”:因為前段講到,若要斷習氣,須靠如來大白傘蓋神咒(首楞嚴神咒),所以此章講阿難與摩登伽女雙墮生死之因緣,是由於彼此宿世所結恩愛之習氣種子。

  “非是一生,及與一劫”:一般而言,夫妻之緣通常都不會只是一生或一劫,多半是至少五百世,也就是多生多劫的事,不會一生或一劫就能了,除非修行如來正法,乃能速了此種長劫之生死本因。佛在其他經中,亦言及阿難與摩登伽女之宿世因緣,例如:“佛言:是摩登女,先世時五百世為阿難作婦,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貪、相愛、同於我經戒中得道,於今夫妻相見如兄如弟,如是佛道何用不為?”(《佛說摩登女經》——《大正藏》十四、頁八九五。)

  “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佛一宣說神咒,敕文殊持咒往護,惡咒立即銷滅;摩登伽女一聞神咒,由於咒力加持,宿習之種子即得滅除;接著見佛、聞法,於是愛河干枯,而頓三果。最後經文殊抉擇究竟之圓通法門後,又大悟而證四果。這是據吳興、仁岳法師的《楞嚴經重聞記》所說。但《楞嚴正脈》評說:“四果雖由聞法,推其拔脫之力,仍當歸功於咒:非咒拔脫,何由而得聞法以至證阿羅漢哉?”此論確實的當,蓋此經始自神咒破邪,中輔以顯說、開示悟入,終依神咒起修,由咒力加持,速斷宿障而得證真。

  “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塵”,比喻習氣。“順風”比喻神咒。將灰塵順風一灑,塵盡飄散;此比喻習氣若遇到神咒,悉皆飄散,有何困難、險阻呢?因為若無如來神咒,則在修行中即慮或有境界障、煩惱障等困難險阻。

  【義貫】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無數“劫”之“因緣”,其所依之“恩愛習氣”種子,“非”只“是一生及與一劫”,乃是多生多劫所成,本難解脫,然經“我一宣揚”神咒及正法,摩登伽之“愛心”即“永”解“脫”,頓“成阿羅漢。彼尚” 且本是一介“YIN女”,原“無心”於“修行”,但由於神咒不可思議之“神力冥資”,尚能“速證無學” 之果位;“雲何汝等在” 此“會”中之“聲聞”眾,既已回小向大,發心“求最上乘”,心中“決定”必定要“成佛”道;既已有心,又有如來神咒加持,欲除宿習之障,“譬如以”微“塵揚於順風”,微塵盡皆飄散,如此修行,尚“有何艱”難“險”阻?

  【诠論】

  末法時期,魔強法弱,故修行者,於教理之聞思修外,仍須仰仗如來真言加持,方能度諸險難。誠如長水、子璇法師雲:“前雖廣說持戒清淨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離魔事,然有無始宿習垢障塵沙,如影隨形,與道為妨,於修行者一切時障,或數病、數惱、多YIN、多嗔,或遇邪師,或遭魔娆,諸難競起,皆是無始不善宿因、邪思業種,熏識現行,常與正道以為冤敵。凡夫始學,道力微弱,不能排遣,故佛有妙神咒,能滅宿世惡習,令無娆惱,道力速成,不遭退屈。前說定慧破煩惱障,復明戒學但止罪業,今說神咒,能破宿殃,兼除報障。三障苟亡,不證何持?”

  又:關於摩登伽女的證道因緣,據《佛說摩登女經》雲:“佛問:‘汝追逐阿難,何等索?’女言:‘我聞阿難無婦,我又無夫,我欲為阿難作婦也。’佛告女言:‘阿難沙門無發,汝有發,汝寧能剃發不?我使阿難為汝夫。’女言\‘我能剃頭發。’佛言:‘歸報汝母,剃頭發來’……女還到佛所言:‘我已剃頭發。\’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洟(tì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有夫妻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身中惡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羅漢道。”(惡露即是男精女血,女血即指卵子或月經之血。)

  “佛知已得阿羅漢道。”即告女言:‘汝起至阿難所。\’女即慚而低頭,長跪於佛前言:‘實愚癡故逐阿難耳。我今心已開,如冥中有燈火,如人乘船,船壞依岸,如盲人得扶,如老人持杖行;今佛與我道,令我心開。’以上即是摩登伽女的得道因緣。(《大正藏》卷十四、頁八九五)

  第二節坐道場修定慧

  1﹒因戒生定

  【“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閒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注釋】

  “坐道場”:“道場”,有二義。一、修道或證道之處;二、傳道之外,即講經說法之處。這裡是佛修道之處。“坐”者,不動也。故“坐道場”即是於修道之處所身心不動;這個“不動”,並非指一直坐著不動,而且也不能說只有在靜坐時才不動,而是於道場中修道時,於行住坐臥、一切時中,身心皆不動搖;又,不動者,不為煩惱所動,不為內外一切境界所動,乃至一念不生,故不動;言一念不生者,為無一妄念、惡念、邪念生起,非無善念也。若如是者,即名坐道場,故稱不動道場。

  “先持比丘清淨禁戒”:法如是故: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故先持戒,淨身語二業,再進修禅定,以禅定水洗滌心垢;垢盡心明,本智顯發。是故欲修無上法,最先須持佛戒。然而此處經文既說持比丘戒,那麼在家眾當如何?須知本經所說法門最究竟之實法,非一時權便之法,故修學者的條件當然也是要求最高的,故須出家,方能修究竟無上道。又,既然心慕如來無上道,志出生死,捨此無他,即應捨生死貪愛,如法出家,受學如來三無漏學,方得名為真正虔誠發心修行無上道者。至若在家眾,若至誠慕道,但為因緣所限,尚未能出家,欲修此楞嚴法門,則或可如法受持五戒及菩薩戒,然後進修此法門,以至誠所感,或亦可入深三昧,大發圓解,亦殊可能。

  “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為其師”:“第一”,指德、臘俱長。“師”,指戒師。於此法門之修學,不但須要出家,且須依最清淨大德求得淨戒。

  “戒成已後”:“戒”,指戒體。謂如法登戒壇,成就最清淨戒體之後。

  “著新淨衣”:所著之衣,裡裡外外皆須清淨;若無新衣,即將舊衣洗淨;若有破損,須得妥為補綴。如是內具淨戒,外著淨衣,即內外俱淨、表裡如一,為證性相一如作因。

  “然香閒居”:“然”,同“燃”。“閒”者,不忙碌、勿迫,以放下一切世俗作業,內外無事,無有外骛(wù追求),無有攀緣,故稱為“閒”。又,“閒”即是暇,修道之人即是“有暇之身”,不同於世俗之人,忽忽遽遽(jù匆忙)來來往往、紛紛擾擾、棲棲皇皇,無一刻得暇:身無暇、意無暇、虛勞不斷;上班也忙,忙著上班;下班也忙,忙著下班;放假也忙,忙著做家務,忙著度假、忙著陪孩子老婆、忙著吃喝玩樂、忙著與親朋交際——無有一刻不忙,只是換個方式而已。故世俗之人,即是“無暇之身”。坐道場修行之人,以俱放下一切世間作業,故能“閒居”,靜坐攝心。

  “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一百八遍”表能滅一百零八煩惱。行者以淨戒違其現業,神咒除其宿種,種現齊修,故魔不能得便。又,先誦咒,以神咒之威神力,感得天龍八部、護戒神王、金剛明王,皆來擁護,故道場嚴淨。因此古來打禅七之道場,皆有先作“楞嚴會”以除魔事之傳統,蓋據此而來。

  “然後結界”:“結界”,在建伽藍(寺院)之前,或欲設傳戒之戒場,或欲設立修道之場所,即依顯教、密教之“作法”或“儀軌”,或毗尼中所制之“羯磨法”,而定其道場之區域與界限,並清淨、加持之,稱為“結界”。其作法所限定之地,稱為“結界地”。結界有兩種:一、自然界,即以自然環境作界限,如山、河、湖、島、洲、林、樹、巖等為界。二、作法界,為以集僧作羯磨所結之界。此作法界又有攝僧界、攝衣界、攝食界三種,這些都是方便僧眾集合、說戒、誦戒等之用。以上為顯教之結界。密教於每次修法時,皆有結界。密教之結界有五種:地結、四方結、虛空網、火院、及大三昧耶;並且於每次修法末了,皆須解界,又,結界即是嚴淨、守護、加持之義。凡建道場,不論永久或短期者,皆須先結界,如世間人欲開墾一塊地,須先圈定其范圍,隔除閒雜人等,以維現場安全,然後施工;建立道場修行,亦復如是。

  “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此時,由得咒力加持,及已之定心,而得住於止觀:於止觀中,求祈現在十方佛國中之如來,不違本誓,放光加持。“灌頂”,即是如來以其一切智海之水,灌行者頂,令速得如來之一切智智,此為一切加持中之最上者。

  【義貫】

  “若有末世”之佛弟子,“欲坐道場”修行大定,須“先”受“持比丘”之“清淨禁戒”,且於受戒時,“要當選擇戒清淨者”,德、臘“第一”之“沙門,以為其” 戒“師,若其不遇真” 實“清淨”大“僧,汝”所受“戒律儀必不成就”。於無漏“戒”體“成”就“已後”,即成道器,能堪修大行,魔不能壞。然後沐浴、“著新淨衣”,表裡俱淨,“然香”供佛,“閒居”靜坐攝心,接著“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以此咒力加持內外,“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於止觀中“求於十方現” 在“住”持所化“國土”諸“無上如來”,以本誓願力,“放大悲光來灌其頂”。

  【诠論】

  如是一切如法修行,十方如來悉知悉見,以本願力護念加持,所作修行無不果遂。

  2﹒因定發慧

  【“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YIN,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注釋】

  “白衣檀越”:此為在家男女二眾。“檀越”為華梵合言;“檀”,梵語,具言為檀那(Dana),布施之義。“越”,超越,以布施能超越貧窮之苦海,故稱檀越。貧窮有兩種:財貧及法貧。施財得超越財貧,施法則得超越法貧。前段說欲修此法者須受比丘戒,此段雖許在家二眾亦可修此大法,然亦須持戒清淨,不只持在家五戒、菩薩戒、且須行梵行,如同出家,身不行YIN(邪YIN、正YIN俱除),亦除心YIN,如是方堪修此勝法,具如下說。

  “心滅貪YIN”:即行梵行,及特如來清淨明誨。

  “持佛淨戒”:並且不論出家、在家,皆須持佛之一切淨戒。

  “發菩薩願”:即是發菩薩之四弘誓願,以此四願為一切菩薩大願之根本,須發此四大願,方具菩薩種,堪修大行,紹佛種性。

  “出入澡浴”:“出入”,指若出了道場又再進來,即須沐浴以淨身,以免在外面染上不淨物,而為惡鬼神等穢物所附,隱於道場,乘虛作怪,為害不淺。故於專修時,“護淨”之事非常重要:身心內外不可藏納任何不淨。

  “六時行道”:一日之中共有十二時,晝夜各有六時,其中六時行道,六時靜坐;行道即包含經行、禮佛、誦咒等。行道與靜坐交替而行,如子時行道、丑時靜坐、寅時行道、卯時靜坐等,如此則動靜合宜,調合昏散。然而不論是行道或靜坐,其所修皆是依於“返聞自性、入流亡所”而行。

  “如是不寐”:“寐”有二義:一、昏睡,二、忘失。修道時若作短時養息,亦不可如常人昏睡不覺,須右肋而臥,心作光明想,以除無明及昏忱蓋。除此之外,於一切時中,念念之中皆不能忘失“返聞自性”,故稱不寐。

  “我自現身”:於修行中,若見有佛、菩薩現身,須善了知是否為魔事現前,或只是自心一時妄現之幻象,而並非真正佛菩薩現身;其方法即如古德所說:“若見佛像,當觀空寂,(觀諸本不生,一切諸法,自心現量),如是觀了,若是真佛,其像顯然,若是魔事,其像則滅。”

  【義貫】

  “阿難。如是末世” 持戒“清淨”之“比丘,若比丘尼”,或持戒之“白衣檀越”,其“心滅”除“貪YIN”,行清淨梵行,且“持佛”所制一切“淨戒”,並“於道場中發菩薩” 四弘誓“願,出”道場後復“入”之時皆須“澡浴”淨身,執勤護淨,“六時行道”、六時靜坐,善攝其心,“如是”明覺不昏“不寐,經三七日” 勤行精進,“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 速得“開悟”。

  第三節 建立道場、結界軌則

  【阿難白佛言: “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雲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注釋】

  “末法修行建立道場,雲何結界”:於末法之時修行,由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建立道場不是一件小事,須盡心盡力,如法如儀,清淨莊嚴,方能免除魔事。

  【義貫】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 的“無上”慈“悲”教“誨,心已開悟,自” 已確“知”於“修證無學道”方面定當“成”就。然而“末法”時期的眾生“修行建立道場”時,應“雲何結界”,方符“合”諸“佛世尊”所制之“清淨”儀“軌”法“則”?

  1﹒淨地、結壇

  【佛告阿難: “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郁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方圓丈六,為八角壇。”】

  【注釋】

  “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雪山”為橫亘於印度西北之山脈,有以喜馬拉雅山為雪山者;亦有以蔥嶺西南的興都庫什山脈主雪山者。此雪山以其終年積雪,純一潔白,又高峻難至,故用來象征純白無染、凡夫難證、至高不動的真如本性,為不變之理體。“大力白牛”象征自性清淨之根本正智。亦即《法華經》所說之“大白牛”。“大”,表一佛乘。“白”,表純一無雜,以其心不雜凡外權小。“牛”,表力大,能忍辱負重,發長遠心,馱負眾生至無上菩提。

  “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香草”象征三慧,“清水”象征正定。此牛唯以三慧及正定為飲食:食三慧草、飲禅定水;即以清淨法食為食。

  “其糞微細”:“糞”表清淨法食消化之余,象征由戒生定、因定發慧之轉化。

  “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泥”,塗。建立道場,修行密法,須先淨地,將原地之土除去二、三尺(此表淨除現行業習),覆以新土(表淨持佛戒),再用大白牛糞(表正定)加旃檀香(表般若慧),塗在地表上。又,大白牛糞,亦表佛力及菩薩力,而旃檀則表行者之自力,內力外力和合,以塗“心地”,表反熏八識之意。

  “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如果不是如來所說的一乘大法(雪山),則一切凡外邪小之法盡皆不淨(臭穢),不能拿來反熏行者之八識,淨嚴心地(塗地)。

  “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黃土”:“平原”,指其他菩薩或祖師所說之法。“穿去地皮”,表離其文字相,“取其黃土”,表得其菁華,悟指月之指。又,“穿去地皮”亦表破我、法二執之表相,然後解陰結、而破五陰。

  “和上栴檀、沉水、蘇合、薰陸、郁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雞舌香”即丁香。十種香表十波羅蜜:檀、戒、忍、進、禅、慧、方、顯、力、智。一般顯教講“六波羅蜜”,於密教中,如《華嚴》等大經,如來則為諸菩薩說“十波羅蜜”,令速證毗盧法身。以本經乃圓攝顯密二教之理事,故於理上亦凡顯入密,以期令行者速入如來自證秘密境界。

  “細羅為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細羅為粉”,表行者於十波羅蜜須精參密行,完全通達融會,無有擀格。“以塗場地”,以郊嚴心地。

  “方圓丈六”:“丈六”,為如來化身之身量,表令行者速得佛身故。

  “為八角壇”:“八角壇”以理上言,即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以行“八不中道”,即離四句(生滅、斷常、一異、來去)、絕百非,如是即顯如來真如法身。“壇”,為供養處;於理上言之,此八不中道為最上供養。於事上,則“八角”表八供養:嬉、鬟(huán〈古〉婦女梳的環形發髻。)、歌、舞、香、花、燈、塗;此亦即真言密教之八供。

  【義貫】:本節從略

  【诠論】

  自此以下,為佛開示如何建立道場、設法壇、備供具、供品等。因為修行聖道,牽涉到六凡、四聖、一切染淨、依正諸法,所以本有許多凡夫無法通達的不可思議之處,道場的設立須理事兼顧。然而不管如何建立,總離不了清淨及莊嚴二法;又,清淨為內外清淨,莊嚴為內外莊嚴;內外清淨故能離障,內外莊嚴故能成就一切聖法。然須先清淨,而後能莊嚴;以清淨為體,以莊嚴為相、用。把握這兩個原則,方能開始建立道場。

  又,須知此中種種事相,都含有深義,一般稱為“表法”。表法的“表”字,是表徵或代表之義,也就是文學中所說的“象徵”(symbol)。象徵之義,為以某形象來表徵某種意義,如以玫瑰代表愛情,以骷髅代表死亡,即是象徵之義,又稱為“表法”。然而“表法”與“譬喻”有何不同呢?於文學中,譬喻(simile)系顯喻(明喻),而象徵則為一種隱喻(metaphor)。譬喻之中,一定有一個“如”字、或“像”字、或“仿佛”、“好象”、“猶如”等,舉例言這,“人生如夢幻”就是譬喻(顯喻);“你是我夏天的太陽”、“音樂性是詩的靈魂”都是隱喻。隱喻有很多種,象徵(表法)是其中的一種。為什麼要解釋這些呢?因為佛在講甚深法的時候,常常都用譬喻的方法來說(因此佛經是文學性及詩意很高的作品——然而佛卻不是為了文學性或詩意而運用譬喻。)其實“譬喻”即是佛十二部經的一種。那麼佛為什麼於說法中要廣用譬喻呢?因為佛所說的道理很深奧,非已證入聖慧眼的人,無法現量知見,因此佛只好以種種“比量”言詞,令聞者睹近,漸漸深入,最後達於本源的“現量”境界。因此佛在《法華經》等經中說:“諸有智者,應以譬喻而得開悟。”這裡的“譬喻”即包括了顯喻及隱喻。《金剛經》中的譬喻多為顯喻(舉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法華經》中的譬喻多為隱喻(如:三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化城;浪子回頭的故事等)。這些隱喻(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諸佛之“密語密義”),學者必須了解其所代表的意義(文字背後的意義),這樣修來才有意義。而此處所說“設立道場”的種種事相,也多半涵攝某些密義或深理,並非純粹只是表面的莊嚴。因為事相上的嚴淨又含藏了理上的深義,理與事兩相和合,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法力,這就是如法設立壇場的用意所在。

  附帶提一下,設立壇場時,理或事皆不能偏廢,但由於我們在時間空間上,與佛世時大不相同,有許多事相上的物品實在無法一一完全照辦,例如此段經文中說用大雪山的牛糞來塗地,在此情況下,恐怕只能盡量於事相上配合經文而作,或用相近之代用品,但猶須通達其理,如理而作,如此即使於事上有所不逮,亦庶幾無大過矣。

  最後,關於前面所提的“護持道場清淨”一項,有必要再詳加說明一下。所謂“護持道場清淨”或“護淨”,對於佛法的修行人而言,於專修、靜修、或閉關時,特別重要。“護淨”的內容,最主要的當然是指“淨戒”;若以此修大佛頂法來說,當然是要依“四種清淨明誨”去修,以為首要。其次,在家或出家,都應依其已正式受持的戒法來修持,即是所謂“具戒清淨”;若已受菩薩戒、三壇大戒者,即應依“菩薩三聚淨戒”而修。接著再依佛頂三味法修持,以達“淨念”、“淨業識”,念念護持自心清淨,相續不斷——這就是積極的、主要的“護淨”之行。此等諸行是護淨之“本行”或“本因”,但光是有本行之因也還不能成就其事,仍須有許多“助行”或“助緣”,因緣和合則事易成就。故“護淨”之助緣以及助行亦不得忽視或忽略,亦須虔敬如實而行。

  那麼什麼是護淨的“助行”呢?簡言之,即行者自己的身體以及道場的環境,皆須護持清淨,勿使污穢、髒亂。首先,佛案、佛龛、供桌、供具皆須常擦拭,維持干淨;乃至地板、地氈、行者的起居處或臥房、書桌、浴室、廁所、馬桶、洗臉台等皆須整理干淨整齊。早起後,被子、蚊帳皆須折疊收拾。最重要的是:每天必須沐浴一次,內衣褲須每天換。若依密法修習,有些經軌中還規定要“六時澡浴”,這可能是因為印度氣候濕熱,容易出汗,再加上禮佛、經行流汗更多,故須常洗。在此講一則事:二十多年前,在香港有位在家的“上師”,他在書中教人閉關時,特別叮囑行者“不要洗澡”(或不可洗澡)。這在佛正法中是沒有這樣的作法與說法,而且正好相反。

  又,如果行者是出家眾,更須如常剃除頭發,至少半個月一次,這才是如法行。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禅者的翹楚,他在他自撰的年譜中說,他在山中獨自閉關修行數年之後,經常入定;但因遠離人群,無人供養四事,故衣食皆很艱難;吃得很少,衣服已破爛,不堪蔽體。然而精神奕奕,步履如飛。他結束閉關後,為了於修道上更進一步,於是打聽到當時的一位極有修行的出家長老大德之處,徑去請益。到了以後,如法頂禮,說明來意,老法師見他頭發俱長,衣不蔽體,於是問他:“你如是形貌是誰教你的?虛雲和尚答:“沒人教我,是我自己這麼作的。”老法師說:“你這是在修外道,不是在修佛法!”真是一語中的!一點不錯,在佛法中,諸佛菩薩及佛弟子都是清淨莊嚴的,他們即使勇猛精進,也是要保持身心與環境清淨莊嚴,生活正常。若因修行而搞得像流浪漢似的骯髒邋遢髒臭,那是外道,不是佛道。即使到現在,也常見有出家眾掩關修行,雖有人護關,但出關時卻留著長發、長須,看來倒比較像武當山的“道人”,不像佛門高僧。故知其作法是謬誤的。

  又,為佛弟子,應常念我本師釋迦如來,初發心出家時,即自剃發須,故為佛之出家弟子,不論在閉關或平時,都應如法依律剃除發須,不應蓄發、留胡子,有違威儀。

  以上為關於專修或建道場時的“護淨”,行者應如實於理上解、事上行,不可偏廢,亦不掉以輕心,更不可說:“我只要心清淨就好了。”作這樣的惡取空邪論。試問:倘若你的身體、衣服、居住環境、以及佛堂都一片髒亂,如是,你如何能維持你的心清淨?又,身體與環境之染淨即是心中的染淨之反應:心清淨,即與清淨的法相相應;心染污,即與染污的法相應。故若身體與環境垢穢,而其人尚在其中生活、居住,若說此人能令其心清淨無染,那是很可疑的,也很不配稱或相應。再者,若於身體與居處不能作到護淨無染,那是依正(依報、正報)不淨。以此依正不淨之因緣,便會感得“樂穢”的惡鬼神前來親近及擾害;當然,因為護淨不力,身境污濁,清淨的護法菩薩、鬼神亦不樂居,因而遠離。進而言之,若能護淨,不論是“淨戒”、“淨地”、“淨壇”、“淨身”,即表示對法的尊重、以及對修道的誠意。試想,我們要請客時,尤其是請貴客,並非只准備豐富的飲食即可,而環境卻一團髒亂,那對客人是一種不尊重。更何況欲修無上定慧三昧時,須要請諸佛菩薩慈悲前來降臨、受供、加持,並請諸天護法來護持;要請如是貴客,你怎能到處髒兮兮的,又不肯勞駕整理整理,卻光說你很誠心,這樣若非虛偽,就是邪見、或妄語,表裡不一致。須知,修行一開始就是要排除一切障難,做到內外一致,最終達到表裡一如,性相融通。以此之故,所謂“淨戒”、“淨地”、“淨壇”、“淨身”也就是為了要成就一個“淨緣”,以達成“淨身語意”、“淨三業”、“淨念”、“淨業識”、“淨八識”等的究竟目的。法如是故,如是因即如是果,因此在護淨的工夫上,為了種種“淨緣”所作的種種“淨行”必不可廢,須如法行,修行方無障難。

  2﹒莊嚴道場

  【“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沉水,無令見火。”】

  【注釋】

  “壇心”:象征中道因心,即真如本體。

  “金銀銅木所造蓮華”:“金銀銅木”,表行者可隨能力及因緣而置,不必拘泥。“蓮花”,表染淨不二,於染離染,因果同時;此是頓教義。金銀銅木各種材質的蓮花亦表示:不論行者本來的根器、資質如何,只要發心修無上道(欲成蓮花),則功不唐捐,究竟必至佛地,以真如本無二致故。

  “華中安缽”:“缽”,象征如來藏,以“缽”名為應器,或應量器,故是如來藏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隨緣應化而不變:本體不變,而能隨緣應化。於“花中安缽”,即表行者於如來妙法中安其本心,安住妙法也。

  “八月露水”:“八月”,月最圓時,又是表示此理最圓。“露水”,禅定水,甘露水,此指首楞嚴大定之水,能洗滌一切煩惱罪垢。此定水乃依最圓滿、中道純真之理(如來密因)而來。

  “隨安所有華葉”:表以如幻智聞熏、聞修,成就中道妙慧,無不具足。

  “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八圓鏡”,表八識轉為智慧。“鏡”即是智,以智能照故。“各安其方”,表示不離當處,即處而轉;亦表即體而轉:但轉其名、相,而不轉其體,是名為“轉智”。

  “圍繞華缽”:此表所修一切轉智(能轉之智),究竟皆依如來藏(缽),及其所現妙法(華)。

  “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鏡外”,表行者自身之外。“建立”,成就。“十六蓮花”:此須以密教乃得明之:行者(或本尊)之四方(東、南、西、北)各有四佛,四佛之四方,亦各有四大菩薩為其眷屬,四四一十六,故十六蓮花即表四方佛之十六大菩薩。四方佛即東方阿閦(chù)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此四佛為表中央毗盧遮那佛之四智。

  “純燒沉水”:指一心依如來密義純修無上正法,不雜修其他。

  “無令見火”:只有沉水香之香煙缭繞,表不躁進,而致令功夫白費;以於燒香之時,若見火而無煙,則所燒之貴重沉水,皆成白費。

  【義貫】:本段經文之義貫隨順此段而作,故其方式有別於其他義貫,茲特說明之。

  於行者自心中(“壇心”),隨緣而修治成就(造)於染離染之妙法(蓮華),並將德才之如來藏心,安置於此妙法之中(安缽——安心)。若欲進一步安心,則於心中依於圓滿中道(八月)成就首楞嚴大定之禅定甘露之水(露水);即於定中修種種中道妙慧(水中隨安所有華葉)。次以此大定、妙慧熏八識成淨智,不離本處(八圓鏡),不離本處,即體而轉(各安其方),攝歸如來藏(圍繞華缽)。於自本心外(鏡外),為破一切邪、顯一切正,更成就(建立)四佛並其眷屬四大菩薩(十六蓮華),皆如法供養熏修(十六香爐),並以無量淨法,莊嚴此薰修(莊嚴香爐)。一切修行純依如來密義無上正法(純燒沉水),且如實修行,勿令躁進而唐捐其功(見火)。

  3﹒備供養物

  【“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為煎餅,並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姜、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

  【注釋】

  “乳為煎餅”:以乳煎餅,亦即乳煎餅。

  “並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姜、純酥、純蜜”:乳加砂糖、油乳餅、乳米粥(糜即粥)、乳和眾香煎汁成膏(和合眾香稱蘇合)、以蜜浸姜、純酥(即將“起士”再提煉而成)、純蜜,加上面的乳煎餅,共有八味,象征所修的八不中道或八正道。內自利八味成就,外利他八味成就,共十六味。以此十六味供養十六尊。

  【義貫】 本節從略。

  【“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爐內,燒令煙盡,享佛菩薩。”】

  【注釋】

  “每以食時”:“食時”指中午齋食之時,因為諸佛在日中受食,所以每日在日中供奉佛菩薩。

  “若在中夜”:因佛在中夜不受食,故只以酥或蜜燒令煙盡以享之。

  “兜樓婆香”:此香中國不產,故只譯其間。據《異物志》說:此香產於海邊國;或說產於鬼神國。亦有譯為香草或白茅香的。

  “享佛菩薩”:“享”即供養。

  【義貫】 本節從略。

  【诠論】

  此節經文所說,以香水浴炭,及投酥蜜於炎爐內,其實即是密教所主的“護摩”。護摩,梵文之音譯,其意義為火供。亦即將供品投火燃燒之,以為供養。

  4﹒安奉佛像

  【“令其四外遍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於當陽張盧捨那、釋迦、彌勒、阿閦(音同觸ㄔㄨˋ)、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刍瑟摩、並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毗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左右安置。”】

  【注釋】

  “四外”:即八角壇的四邊之外。

  “遍懸幡華”:“幡”代表密咒,“華”代表密因。密咒能摧邪輔正;密因為十度萬行之本。

  “當陽”:面對陽光,即正位,座西朝東。

  “盧捨那”:梵語,義為淨滿,為報身佛。一說為毗盧遮那之略;按此實不確,否則法身佛與報身佛之名乃夾纏不清。故不應依此釋。

  “阿閦”:即阿閦鞞(bì)佛,義為不動佛,居於毗盧法界之東方。

  “諸大變化觀音形像”:觀音菩薩的種種化身像,例如千手觀音、准提觀音、如意輪觀音等等。

  “烏刍瑟摩”:即火頭金剛,與穢跡金剛同體異名。

  “藍地迦”:即青面金剛。

  “軍茶利”:五大明王之一,為南方寶生如來之忿怒尊。

  “毗俱胝”:即毗俱胝觀音,即毗俱胝觀音(Bhrkuti),亦即七俱胝觀音,也就是准提觀音,或准提佛母。《不空羂(juàn)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卷下雲:“毘俱胝,周言嗔目。”因為此尊也是屬於觀音的忿怒尊,為觀音示現明王相以調伏惡眾生者。

  “頻那夜迦”: 又譯為毘那夜伽,象頭人身之鬼神,又稱歡喜天,系常愛擾害修行人之惡鬼神;然亦護持如法修行之行者。又,有人將頻那與夜伽分開為兩種,實是訛誤。

  【義貫】:本節從略。

  【诠論】

  此節依密教言之,即曼荼羅之安置法。此曼荼羅分三重,內重安十方如來及諸菩薩;第二重為觀音及金剛藏:觀音為蓮花部,主悲;金剛藏為金剛部,主智。悲與智為諸佛菩薩之主要法門,故安其左右,為第二重。第三重分三類:(1)帝釋天、梵王、四天王為諸天護法;(2)藍地迦、頻那夜伽為護法鬼神;(3)烏刍瑟摩、定荼利、毗俱胝為金剛明王;此第三重系外護。又,於密教,諸天及鬼神又合稱為外金剛部,以護持真言行者。宋·溫陵大師說:“末法修行,凡賴於此,一有阙焉,必不成就。”此言甚符密教之義。

  【“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注釋】

  “又取八鏡覆懸虛空”:“八鏡”,此八鏡表諸佛於果位轉八識為大圓鏡智。“覆”,普覆。“懸”,不著。“虛空”,住於虛空,虛空表清淨、平等、不動、一相、無盡之境界。此句謂諸佛果德之大圓鏡智,普覆一切眾生界(覆),然亦不著、不即不離(懸),住於一相清淨、究竟平等、不動、無盡之境界,普照十方剎土。

  “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壇場之鏡”,表行者之因心,亦即一切眾生這本心。“方面相對”,每一方皆面面相對,“相對”即相應義。此謂諸佛之果德,與行者之因心,一一相應:行者之心向慕於佛,如子念母;諸佛之心眷念眾生,如母憶子;母子相憶相念,故心心相應。行者心中有佛,諸佛心中有行者,果德與因心,遙相對應,戀慕不已。

  “使其形影重重相涉”:“相涉”,即互入、相融、不相離;表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由因生果,以果該因;因果畢竟不相離,互融互攝。此密義即:“初發心即成佛道”(《華嚴經》)。亦是:一發心已,畢竟成佛(《法華經》義),以有因必有果故。

  【義貫】:本節從略。

  第四節正修三昧(正行)

  1﹒三七日加行證得三昧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恆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願教。

  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即於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琉璃。”】

  【注釋】

  “至誠頂禮”:以最虔誠、專一不二之心頂禮三寶。十方如來是佛寶,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是僧寶,所持神咒是法寶。三寶是佛道之根本,故於修佛頂大定時須從根本起修,從根本建立,方得成就;至誠禮三寶即是修其根本。

  “恆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晝夜十二時,前六時頂禮,後六時誦咒。“圍壇”即繞壇。“行道”即經行。此時一邊誦讀咒,一邊繞壇以經行。

  “一時常行一百八遍”:此時所持之咒指咒心,不是大咒。於“一時”中要持一百零八遍,因此一天六時共須持誦六百四十八遍。首楞嚴咒心為“哆姪他、唵,阿那隸、毘捨提,鞞啰跋阇啰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謗尼泮,虎合牛(xīn)都盧甕泮,娑婆诃。”

  “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在初七中、禮拜、持咒後,心得安定、明淨;此時以此明淨之心發菩薩願,則所發之願,得與淨心相應,深入八識,為無上菩提種。此後,依此種子而熏修,速得成辦,轉現行業。“一向”,意即不須再分晝夜六時,將心力集中、相續不斷,則熏種易成。

  “我毗奈耶先有願教”:“毘奈耶”律藏、戒經。如《梵網經》、《優婆塞戒經》、《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王》、及菩薩《四弘誓願》等。於此等經中,佛皆教敕菩薩發菩薩願。

  “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啰咒”:此時修行更進一步,時間無是斷,所念之咒亦不限遍數,只“一向“持咒。”一向“此指專一且不停之意。

  “鏡交光處,承佛摩頂”:壇中之鏡與懸空之鏡中間,諸佛顯現:佛身顯現於鏡中,我身亦顯於鏡中;這些鏡中所現之諸佛如來,更來親手摩我頂。“摩頂”者,安慰、嘉許、以及加持之義。安慰者,安慰行者之苦,令得心安。嘉許者,嘉其修行之志願及其精進、誠信等。加持者,以佛力,令速消宿障,速得開悟。

  “即於道場修三摩地”:經此三七日,如法次第精進,蒙佛慈悲示現、加持,即可開始正式修三摩地。

  “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此謂,若能如是如法精勤修此首楞嚴法門,則雖末世障重福薄,亦能令其身心得光明清淨、發慧開悟。

  “猶如琉璃”:指內外映徹。

  【義貫】 本節從略。

  【诠論】 此最初三七日,即是“前行”,三七日後,方為“正行”,開始正修三摩地。

  ⒉ 百日證果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

  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注釋】

  “若此比丘本受戒師”:“此比丘”指此專修首楞嚴大定之比丘。“本”,原本。“本受戒師”,指他從前受大戒時的戒師,即三師、七證。

  “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同會”,指此一同專修三摩地的同志。“十比丘等”,《大方等陀羅尼經》雲:“行此法時,十人已還”,意即:最多可十人,若不到十人,則十人以下,六、七人,或七、八人亦可。(《大方等陀羅尼經》見《大正藏》卷二十一)

  “其中有一不清淨者”:“不清淨者”,指持戒不清淨。戒尚不淨,如何修定。此指殺、盜、YIN、妄等重戒。

  “如是道場多不成就”:“不成就”指佛菩薩不降臨,龍天不護,正定難修,妙悟難發。所以要修行,選擇師友不可不懼。若無同行淨侶,則不可勉強,寧可獨自精進,免得為他所累。

  “得須陀洹”:這是藉小果之名而論其所證。約當於住位菩薩的“初發心住”。

  “縱其身心聖果未成”:“聖果“指無學果。此謂縱使未能成無學的聖果。

  “決定自知成佛不謬”:以其心明淨故,清楚地知道自己決定成佛,此事斷無錯謬。

  【義貫】 本節從略。

  【诠論】 前面“前行”的三七日,是日夜不寐地修“常行三昧”。今“正行”百日,不起於座,是修“常坐三昧”。

  【“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注釋】

  “汝問道場”:因阿難在前面問:“末法修行,建立道場,雲何結界?”

  “建立如是”:佛則詳細地答以如何擇地、淨地、設壇、安像、供養、備莊嚴具、三七日“前行”禮佛、持咒、經行,百日“正行”修三摩地。如是建立壇場、道場,乃至建立自心定慧菩提場。

  【義貫】本節從略。

  【诠論】

  建壇修法,實非易事。因此下文說,若誦大咒,即使不入道場,(亦即不照上文那樣建立壇場),佛亦聽許。然而須知,如果有能力建壇場,仍是以設壇為上;但是須注意的是:若設壇、請佛及諸聖、諸天莅場加持、護念,則同修者必須清淨,否則即使設壇,亦不能成就三摩地。又,這並不是說:若不設壇,光持咒,便可於戒不清淨。若戒不清淨,連修定的資格都沒有,如何得成楞嚴大定?

  第三章重說神咒

  第一節 阿難祈請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伫聞如來秘密章句。】

  【注釋】

  “未證無為”:阿難但求多聞,不務真修,所以只證了初果,尚未證四果的無為之道。

  “遭彼梵天邪術所禁”:“梵天”,即先梵天神咒。“禁”禁制。

  “心雖明了,力不自由”:在那當口,心中雖明白,但因未全道力,故無自由分,即所謂心有余而力不足,徒呼負負;如人微醉,心雖清楚,但口齒、手足、行動,皆不自由;為惡咒所制,亦復如是。

  “賴遇文殊,令我解脫”:謂文殊將咒往護。“解脫”指解脫邪咒YIN欲之難。

  “冥獲其力,尚未親聞”:“冥”,暗中。因文殊淨咒往護,以如來神咒破邪咒時,只是密誦真言,沒有出聲,所以旁人不聞,故說是“冥”。“力”,加持力。

  “如來秘密章句”:即秘密神咒之微妙章句。

  【義貫】 本節從略。

  【诠論】

  神咒稱“秘密”者,有四義:

  一、以此為如來自行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余人不解,故稱秘密。

  二、功用秘密,以神咒之神功叵測,具不可思議之力用,故稱秘密。

  三、非器不傳,故稱秘密。凡欲習真言,須具正信、具戒、發大心者,余人不傳,故稱秘密法門。

  四、具“三密”義:身密、語密、意密。如來身語意,與眾生之身語意,皆悉甚深不可思議,故稱三密。如來神咒即是依聖人之三密而發,故稱“秘密神咒”,或“真言密咒”。

  第二節 如來重說五會神咒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注釋】

  “肉髻”:為佛之三十二相之一,稱為見頂相。《無上依經》雲:“佛頂骨湧起,自然成髻,其色紅赤,在青螺绀發之中,即無見頂相。”無見頂相表如來藏,為法身之本體。

  “湧百寶光”:光從頂放,表般若妙智。其光有百寶色,表般若妙智具無邊解脫之大用。

  “金剛密跡”:亦稱密跡金剛,以此等金剛密護行人及佛法,行跡隱密,不為凡夫所覺知,故稱密跡。

  “擎山持杵”:“擎山”,喻護持佛之正法,以佛之正法重大如山,然金剛菩薩以其願力、神力、及佛之加持力,故得擎持之。“持杵”,杵以破邪、鎮魔。故金剛護內時有如“擎山”,制外時有如“持杵”。

  “遍虛空界”:此等密跡金剛非只一、二,其數乃無量,遍滿虛空,可知如來神力不可思議,若依教如法受持,則密護無邊,定當成就。

  “畏愛兼抱”:“兼抱”兼有,即又愛又怕。此指畏其威而愛其德。

  【義貫】 本節從略。

  【诠論】

  佛為何不直接親口宣說神咒,而要由無見頂相上的光中化佛宣說神咒?此有三層意義:

  一、無見頂相上的光中化佛表示此佛為“無為心佛”,是為如來藏心之無功用行,正願如來神力。

  二、此經為顯密一體,此節則正為由顯入密之關鍵,故如來示現大神變、令眾生於如來神力及如來神咒不可思議之力,起大信心。

  三、咒從頂上化佛口中出,表此法門是“佛頂法”,此咒是“無上咒”。

  又,專修此法門者,於誦咒之時,心中之觀想即可以此節經文所述之境為觀想境。

  1﹒首楞嚴五會神咒咒文(漢譯全咒)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如來頂髻大白傘蓋無有能及甚能調伏陀羅尼)

  (注:①本書所錄之楞嚴咒系采用一般通用“課誦本”之版本,以與實際所誦者配合,以期解行能夠一致。)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第一會】

  南無薩怛他,蘇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寫。南無薩怛他,佛陀俱胝瑟尼钐。南無薩婆,勃陀勃地,薩跢鞞弊。南無薩多南,三藐三菩陀,俱知喃。娑捨啰婆迦,僧伽喃。南無盧雞阿羅漢哆喃。南無蘇盧多波那喃。南無娑羯唎陀伽彌喃。南無盧雞三藐伽哆喃。三藐伽波啰,底波多那喃。

  南無提婆離瑟赧。南無悉陀耶,毗地耶,陀啰離瑟赧。捨波奴,揭啰诃,娑诃娑啰摩他喃。南無跋啰诃摩尼。南無因陀啰耶。南無婆伽婆帝。嚧陀啰耶。烏摩般帝。娑酰夜耶。南無婆伽婆帝。那啰野拏耶。盤遮摩诃,三慕陀啰。南無悉羯唎多耶。

  南無婆伽婆帝。摩诃迦啰耶。地唎般剌那伽啰。毗陀啰,波拏迦啰耶。阿地目帝。屍摩捨那泥,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無悉羯唎多耶。南無婆伽婆帝。多他伽跢俱啰耶。南無般頭摩,俱啰耶。南無跋阇啰,俱啰耶。

  南無摩尼俱啰耶。南無伽阇俱啰耶。南無婆伽婆帝。帝唎茶,輸啰西那。波啰诃啰拏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無婆伽婆帝。南無阿彌多婆耶。

  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阿刍鞞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鞞沙阇耶俱盧吠柱唎耶。

  般啰婆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無婆伽婆帝。三補師毖多。薩憐捺啰,剌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捨雞野,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剌怛那,雞都啰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帝瓢,南無薩羯唎多。翳昙婆伽婆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钐。薩怛多,般怛嚂。南無阿婆啰視耽。般啰帝揚歧啰。薩啰婆部多,揭啰诃。尼揭啰诃,羯迦啰诃尼。跋啰毖地耶,叱陀你。阿迦啰密唎柱。般唎怛啰耶,儜揭唎。薩啰婆,盤陀那,目叉尼。薩啰婆,突瑟咤。突悉乏,般那你伐啰尼。赭都啰失帝南。羯啰诃,娑诃薩啰若阇。毗多崩,娑那羯唎。阿瑟咤冰捨帝南。那叉剎怛啰若阇。波啰薩陀那羯唎。阿瑟咤南。摩诃揭啰诃若阇。毗多崩,薩那羯唎。薩婆捨都嚧你婆啰若阇。呼藍突悉乏,難遮那捨尼。毖沙捨,悉怛啰。阿吉尼,烏陀迦啰若阇。

  阿般啰視多具啰。摩诃般啰戰持。摩诃迭多。摩诃帝阇。摩诃稅多阇婆啰。摩诃跋啰盤陀啰 . 婆悉你。阿唎耶多啰。毗唎俱知。誓婆毗阇耶。跋阇啰,摩禮底。毗捨嚧多。勃騰罔迦。跋阇啰,制喝那阿遮。摩啰制婆,般啰質多。

  跋阇啰擅持。毗捨啰遮。扇多捨,鞞提婆,補視多。蘇摩嚧波。摩诃稅多。阿唎耶多啰。摩诃婆啰阿般啰。跋阇啰,商揭啰制婆。跋阇啰俱摩唎。俱藍陀唎。跋阇啰,喝薩多遮。毗地耶,干遮那,摩唎迦。啒蘇母,婆羯啰多那。

  鞞嚧遮那俱唎耶。夜啰菟瑟尼钐。毗折藍婆,摩尼遮。跋阇啰,迦那迦波啰婆。嚧阇那跋阇啰,頓稚遮。稅多遮,迦摩啰。剎奢屍,波啰婆。翳帝夷帝。

  母陀啰羯拏。娑鞞啰忏。掘梵都。印兔那,麼麼寫

  【第二會】

  烏合牛。唎瑟揭拏。般剌捨悉多。薩怛他,伽都瑟尼钐。虎合牛。都盧雍。瞻婆那。虎合牛 。都盧雍。悉耽婆那。虎合牛。都盧雍。波啰瑟地耶,三般叉,拏羯啰。虎合牛。都盧雍。薩婆藥叉,喝啰剎娑。揭啰诃若阇。毗騰崩,薩那羯啰。虎合牛。都盧雍。者都啰,屍底南。揭啰诃,娑诃薩啰南。毗騰崩,薩那啰。虎合牛。都盧雍。啰叉。婆伽梵。

  薩怛他,伽都瑟尼钐。波啰點阇吉唎。摩诃娑诃薩啰。勃樹娑诃薩啰,室唎沙。俱知娑诃薩泥帝口隸 。阿弊提視婆唎多。咤咤罂迦。摩诃跋阇嚧陀啰。帝唎菩婆那。曼茶啰。烏合牛。娑悉帝薄婆都。麼麼。印兔那麼麼寫

  【第三會】

  啰阇婆夜。主啰跋夜。阿祇尼婆夜。烏陀迦婆夜。毗沙婆夜。捨薩多啰婆夜。婆啰斫羯啰婆夜。突瑟叉婆夜。阿捨你婆夜。阿迦啰,密唎柱婆夜。陀啰尼部彌劍,波伽波陀婆夜。烏啰迦婆多婆夜。剌阇壇茶婆夜。那伽婆夜。毗條怛婆夜。蘇波啰拏婆夜。藥叉揭啰诃。啰叉私,揭啰诃。畢唎多,揭啰诃。毗捨遮,揭啰诃。部多揭啰诃。鸠盤茶,揭啰诃。補單那,揭啰诃。迦咤補單那,揭啰诃。悉干度,揭啰诃。阿播悉摩啰,揭啰诃。烏檀摩陀,揭啰诃。

  車夜揭啰诃。酰唎婆帝,揭啰诃。社多诃唎南。揭婆诃唎南。嚧地啰,诃唎南。忙娑诃唎南。謎陀诃唎南。摩阇诃唎南。阇多诃唎女。視比多诃唎南。毗多诃唎南。婆多诃唎南。阿輸遮 . 诃唎女。質多诃唎女。帝钐薩鞞钐。薩婆揭啰诃南。毗陀耶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波唎跋啰者迦,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茶演尼,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摩诃般輸般怛夜。嚧陀啰,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那啰夜拏,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怛埵伽嚧茶西,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摩诃迦啰,摩怛唎伽拏,訖唎擔。

  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迦波唎迦,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阇夜羯啰,摩度羯啰。薩婆啰他娑達那,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赭咄啰,婆耆你,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毗唎羊,訖唎知。難陀雞沙啰,伽拏般帝。索酰夜,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那揭那,捨啰婆拏,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阿羅漢,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毗多啰伽,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跋阇啰波你。具酰夜,具酰夜。迦地般帝,訖唎擔。毗陀夜阇,嗔陀夜彌。雞啰夜彌。啰叉罔。婆伽梵。印兔那,麼麼寫

  【第四會】

  婆伽梵。薩怛多,般怛啰。南無粹都帝。阿悉多,那啰剌迦。波啰婆,悉普咤。毗迦薩怛多,缽帝唎。什佛啰,什佛啰。陀啰陀啰。頻陀啰,頻陀啰,嗔陀嗔陀。虎合牛。虎合牛。泮咤。泮咤泮咤泮咤泮咤。娑诃。酰酰泮。阿牟迦耶泮。阿波啰,提诃多泮。婆啰波啰陀泮。阿素啰,毗陀啰,波迦泮。薩婆提鞞弊泮。薩婆那伽弊泮。薩婆藥叉弊泮。薩婆干闼婆弊泮。薩婆補丹那弊泮。迦咤補丹那弊泮。薩婆突狼枳帝弊泮。薩婆突澀比口犁 ,訖瑟帝弊泮。薩婆什婆利弊泮。薩婆阿播悉麼口犂 弊泮。薩婆捨啰婆拏弊泮。薩婆地帝雞弊泮。薩婆怛摩陀繼弊泮。薩婆毗陀耶,啰誓遮口犂 弊泮。阇夜羯啰,摩度羯啰。薩婆啰他娑陀雞弊泮。毗地夜,遮唎弊泮。者都啰,縛耆你弊泮。跋阇啰,俱摩唎。毗陀夜,啰誓弊泮。摩诃波啰丁羊,乂耆唎弊泮。跋阇啰,商羯啰夜。波啰丈耆,啰阇耶泮。摩诃迦啰夜。摩诃末怛唎迦拏。南無娑羯唎多夜泮。毖瑟拏婢曳泮。勃啰诃牟尼曳泮。阿耆尼曳泮。摩诃羯唎曳泮。羯啰檀遲曳泮。蔑怛唎曳泮。唠怛唎曳泮。遮文茶曳泮。

  羯邏啰怛唎曳泮。迦般唎曳泮。阿地目質多,迦屍摩捨那。婆私你曳泮。

  演吉質。薩埵婆寫。麼麼印兔那麼麼寫。

  【第五會】

  突瑟咤質多。阿末怛唎質多。烏阇诃啰。伽婆诃啰。嚧地啰诃啰。婆娑诃啰。摩阇诃啰。阇多诃啰。視毖多诃啰。跋略夜诃啰。乾陀诃啰。布史波诃啰。頗啰诃啰。婆寫诃啰。般波質多。突瑟咤質多。唠陀啰質多。藥叉揭啰诃。

  啰剎娑,揭啰诃。閉口隸 多,揭啰诃。毗捨遮,揭啰诃。部多揭啰诃。

  鸠盤茶,揭啰诃。悉干陀,揭啰诃。烏怛摩陀,揭啰诃。車夜揭啰诃。阿播薩摩啰,揭啰诃。袪革,茶耆尼,揭啰诃。唎佛帝,揭啰诃。阇彌迦,揭啰诃。捨俱尼,揭啰诃。姥陀啰難地迦,揭啰诃。阿藍婆,揭啰诃。干度波尼,揭啰诃。什伐啰,堙迦酰迦。墜帝藥迦。怛口隸 帝藥迦。者突托迦。尼提什伐啰,毖钐摩,什伐啰。薄底迦。底迦。室隸瑟密迦。娑你般帝迦。薩婆什伐啰。室嚧吉帝。末陀鞞達嚧制劍。阿绮嚧鉗。目佉嚧鉗。羯唎突嚧鉗。

  揭啰诃,羯藍。羯拏輸藍。憚多輸藍。迄唎夜輸藍。末麼輸藍。跋唎室婆輸藍。毖栗瑟咤輸藍。烏陀啰輸藍。羯知輸藍。跋悉帝輸藍。邬嚧輸藍。常伽輸藍。喝悉多輸藍。跋陀輸藍。娑房盎伽,般啰丈伽輸藍。部多毖哆茶。茶耆尼,什婆啰。陀突嚧迦,建咄嚧吉知,婆路多毗。薩般嚧诃凌伽。輸沙怛啰娑那羯啰。毗沙喻迦。阿耆尼,烏陀迦。末啰鞞啰建跢啰。阿迦啰密唎咄,怛斂部迦。地栗剌咤。毖唎瑟質迦。薩婆那俱啰。肆引伽弊,揭啰唎藥叉,怛啰刍。末啰視,吠帝钐,娑鞞钐。悉怛多,缽怛啰。摩诃跋阇嚧瑟尼钐。

  摩诃般賴丈耆藍。夜波突陀,捨喻阇那。辮怛口隸 拏。毗陀耶,盤昙迦嚧彌。帝殊,盤昙迦嚧彌。啰毘陀,盤昙迦嚧彌。侄他。唵。阿那口隸 。

  毗捨提。鞞啰跋阇啰陀唎。盤陀盤陀你。跋阇啰,謗尼泮。虎合牛都嚧甕泮。莎婆诃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終)

  2﹒首楞嚴五會神咒注釋義貫

  (1)第一會注釋義貫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第一會】

  南無(皈命)薩怛二合他(如來)蘇伽多耶(善逝)阿羅诃帝(應供)三藐三菩陁(陀)寫(正等正覺)1 薩怛二合他(如來)佛陁(佛陀)俱胝(億)瑟尼二合釤(钐)(烏瑟膩沙、頂髻) 2南無(皈命)薩婆(一切)勃陁(佛陀)勃地薩跢(菩提薩埵)鞞弊(眾) 3南無(皈命)薩多南(七)三藐三菩陀(正等正覺)俱知南(百億) 4娑捨啰二合婆迦(聲聞)僧伽喃(眾) 5

  【注釋】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此題目乃是一般顯教中的通稱,實則在梵文原本的咒中,一開始即提出此咒之名為“statagatha,如來”“usnisa,烏瑟膩沙,頂髻”“sitata,悉怛他,白”“patram,般怛啰,蓋”“aparajitam,阿帕啰吉他,無有能及,無上”“pratyungira,波啰提甕吉啰,甚能調伏”“dharani,陀羅尼,總持”。以上合起來為:“如來頂髻白蓋無有能及、甚能調伏陀羅尼”,此為本咒最正式的全名,簡稱為“大佛頂咒”、或“大佛頂神咒”,因此在密教中,此法門也就稱為“大佛頂法”;至於“楞嚴咒”、“首楞嚴咒”、或“首楞嚴神咒”,則是顯教中的通稱,那是因為此咒出於《首楞嚴經》,故如是稱之。又,因為《楞嚴經》的經題全文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故密教中通常亦將此經稱為《大佛頂經》。因此可知,密教取其首,取其因(大佛頂),而顯教取其尾、取其果(首楞嚴)而立名:一重如來不可思議功德之力,及其密因;一重楞嚴大定之力;而顯密之宗旨所在亦因此而顯。

  “南無”:namah,音為拿摩(namo),不念“nan wu”,“無”字,應以中國方言(或原來中原之音)念之,那是古代大師譯經時所用的音,不是今之北平話。“南無”義為:禮敬、歸命。

  “薩怛他”:即“薩怛他誐他”,梵文stathagata,如來,與“哆陀伽他”同,只在最前加一個“薩”字,但此“薩”,只為子音,應與第二字合念,即是古人所稱的“二合”:古人在譯咒時,常會在咒文間加“二合”、或“三合”,以小字標出,表示此二字為“二合之音”,如此處“薩怛”下,當有“二合”標出,表示此二字為“二合之音”須取“薩(sa)”字之聲母(即其子音s)加“怛(da)”字之全音,而成為(sda)。此與中國傳統音韻學中的“反切”又不同。古代大師翻經時,常加“二合”、“三合”,令學者能讀出正確的音,但後代傳抄時,常將這“二合”的讀音標示略去,故後世的人便常把原本應合起來念的音分開來念,例如“娑婆诃”即是一例。“娑婆”二字之下應有“二合”標示,而讀作(sua ha)才對,而非(so po ho)或(sa po er)等等。

  “蘇伽多耶”:(sugataya,蘇加他押),又譯為“素誐他”,義為善逝,如來十號之一。

  “阿啰诃帝”:arhate,義為應供,亦如來十號之一。

  “三藐三菩陀寫”:samyaksambuddha,正等正覺,或略稱等正覺、正等覺。

  “佛陁(tuó)”:Buddha,佛陀。

  “俱胝”:koti,億。

  “瑟尼钐”:snisan,與“烏瑟尼沙”usnisa同。唯“沙”為單數,“釤”為復數。義為:頂髻,頂上肉髻,無見頂相,為如來三十二相之一,系三十二相中之最勝者,以其處如來頂故。

  “薩婆”:(sarva,薩爾瓦、薩爾乏),一切。蓋梵文“ ”之音,在v與b之間,又有點像w(烏)音,中英文都無此音,故古代漢譯系取其“b”之一端,而近代拉丁拼音則取其“v”之一端。

  “勃地薩跢鞞弊”:“勃地薩跢”,即菩提薩埵(Bodhisattva),即菩薩之全稱,義為大道心有情,或覺有情。“鞞弊”bhyah,眾也。

  “薩多喃”:saptanam,七。此與“准提神咒”一開始的“南無薩多喃”是一樣的。

  “俱知南”:koti,俱胝,億也。“喃”nam,表復數,眾多也,合言,亦即數百億之謂也。

  “娑捨啰婆迦”:sasravaka,聲聞。

  “僧伽喃”:samghanam,眾。一般所說之“僧”或“僧伽”,即是此字。“喃”,同樣為復數義。

  【義貫】(1句——5句)

  皈命如來、善逝、應供、正等覺,皈命一切佛陀億萬之佛頂(無見頂),皈命一切諸佛菩薩,皈命七俱胝(七百億)正等覺並諸聲聞眾。

  【诠論】

  諸佛菩薩密咒中之密語,其意義並非只有表面一層,故自古翻經大師皆有“多義不翻”及“密義不翻”之約定俗成。如今在此所作之注釋及義貫,亦僅供學者參考,並非如來密咒之義一定就是如此,或僅有此義。

  又,有些人有一種誤解,以為密咒是沒有意義的,或密咒之意義系“不可說”,而且阻人探索其義。這是錯誤的,也是矯枉過正。正說應是:如來密咒,義深無量,並非無義。試想:如來怎會作“無義語”?須知如來所說,其名、句、文,一音一字一詞,悉皆有義;不但有義,且有深義、有廣大無量義;故可知若說密咒“沒有意義”是決定錯誤的。

  其次,古代大師譯經時,亦常於咒文中,以小字將咒文之義譯出,如本書所作者。請參閱《大正藏》中《楞嚴咒》、《大悲咒》等之古代注釋。

  再者,說密咒之義“不可說”,而禁止人研討其義,以為如是即會“傷害”了密咒的“神秘感”,或令持咒者分心、或生分別心、或打妄想,這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並且是多余的顧慮。事實上是,若有因緣,而能如法學習密咒者,其本身的根器(尤其是信根)、因緣都應已具足,不會因為揭開密咒“神秘的面紗”之一角,而妨礙他的修行,或障礙他(如分別或打妄想);實際上

 

上一篇:父母誰的壽命遺傳孩子
下一篇:成觀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第二篇 悟後依體起修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