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糾正:關於許願,還願和發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任何去過寺廟的人對許願、還願這件事都不陌生,甚至這已經成為宗教活動的標志性目的。大凡遇到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都會去佛菩薩面前許下願望,如果事後‘靈驗’,便虔誠的按照之前許願時的‘約定’還願。

  大概運作流程是:[許願]——希望某某事情有一個某某滿意的結果,請佛菩薩保佑。如果真的辦成了,一定如何如何的做,還願以表謝意。

  [還願]——當事件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後,便按照事前的約定還願。

  這個過程和經濟社會裡簽訂合同沒什麼區別,基本原理都是按合同約定辦事,然後得報酬(當然,有時也會先預付些香火錢)。說白了也就是個相互利用的關系。這樣的許願和還願無論看似多麼的虔誠,無疑是對佛教的亵渎,對佛菩薩的亵渎。所求‘靈驗’者,無非也只是因緣巧合,實在與佛菩薩加持無關。

  那麼,佛教講的許願、還願是什麼呢?

  佛教經典裡你是找不到[許願][還願]這兩個詞的,但是會經常見到[發願]這個詞。

  [發願]和[許願]有什麼區別?

  [發願]簡單的理解就是——我希望通過我的某些行為達到某種結果,請求佛或菩薩們護助,協助我圓滿這個願望。前題是這個行為和所希望的結果是符合道理的。

  [發願]和[許願]的區別在於,[發願]以行為為因;[許願]以結果為因。舉個事例來比喻就比較清楚了。

  比如求財。[許願]的人會說:求您神力給我帶來財富,事成之後我會如何如何修廟、造像等等來報答您。

  [發願]的人會說:由於我往昔的貪婪、吝啬、偷盜等等非法的原因,造成現在財富不圓滿的現狀,我發願忏悔往昔的種種過錯,發願廣行布施,遠離貪吝,終不捨棄這個願望。如果我的願望是真實不虛的,那麼請您幫助、加持我使得財富圓滿。

  [發願]的真實不虛很重要,一定是思考過的,信念堅定的願望,而不是委曲求全的糊弄。這裡又牽扯到一個常常掛在嘴上的詞——心誠。

  心誠的定義在佛經中是有。

  [爾時,堅淨信菩薩摩诃薩問地藏菩薩摩诃薩言:‘所說至心者,差別有幾種?何等至心,能獲善相?’]

  (那時,堅淨信菩薩問地藏菩薩:所說心誠至心,有幾種情況?那種心誠至心能獲得最佳結果?)

  [地藏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我所說至心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初始學習求願至心;二者,攝意專精,成就勇猛,相應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獲善相。此第二至心,復有下中上三種差別,何等為三?一者,一心,所謂系想不亂,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謂專求不懈,不顧身命。三者,深心,所謂與法相應,究竟不退。]

  (地藏菩薩回答說:善男子,我所說的心誠至心,略有兩種。哪兩種呢?一,當開始學習時,希望得到一個結果的心誠至心;二,攝意專精,成就勇猛,明白道理,認識道理後的心誠至心。得到這第二種心誠至心的人,能獲得最佳結果。這第二種心誠至心,還有上、中、下三種差別,哪三種呢?第一,一心。系想不亂,心住了了;第二,勇猛心。專求不懈,不顧身命。第三,深心。與所學的佛法道理相應,究竟不退。——引自《占察善惡業報經》

  [發願]裡的行為因素本身就包含了[還願]的意義,依照願望去作就是在[還願],不需要另外的[還願]。

  學會[發願]是至關重要的。即便有些事情目前無力做到,只要始終堅定一個願望,象保護種子一樣守護她,依照這個願望合理合法的行為,始終會有開花結果,所願圓滿的一天。

  祝願每一位發願者發願時都能做到[真實不虛],事半功倍,所願圓滿。

 

上一篇:印光大師:但各守一法,以期自利兼以利於有緣者,則可耳。
下一篇:淨空法師:古人留下的東西,精華,沒有糟粕,啟蒙的東西兩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