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惟賢法師:楞嚴大義 第二章《楞嚴經》概述 三、關於阿難贊佛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關於阿難贊佛偈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這就是阿難贊佛偈,阿難聽佛說《楞嚴經》,必須要轉妄心為真心,其中包括很多道理,比如“七處征心”、“八還辯見”等。阿難聽後,贊揚佛說,故有此偈。

  關於阿難的事跡,大家應該知道。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兩側,一邊有個年輕比丘,一邊有個老比丘。年輕比丘就叫阿難,老比丘叫迦葉。他們都經常在佛身邊,不同的是,阿難多聞,智慧很高,特別聰明,佛講經說法,他就記在心裡,因此多聞第一。迦葉修頭陀行,就是苦行,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穿百衲衣,持戒精嚴。

  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阿難是佛的堂兄弟,是在佛成道之日的當天晚上,降生於王宮,他降生時很吉祥。阿難是印度語,翻譯成中國語,就是歡喜、慶喜。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是僧團中最年輕的一個,他從侍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成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一)佛的遺教

  佛涅槃時,阿難哭啼,他易動感情。當時阿耨樓陀尊者很冷靜地說:“不要再哭了,佛入涅槃,有大事必須請示佛。”這時,阿難才勉強冷靜下來,開始問佛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問:“佛啊,你在世時,我們依靠你,依佛為師。那麼你圓寂後,我們又以誰為師呢?”

  阿難意在失掉依怙,心內徬徨。

  佛答:“佛在,依佛為師。佛示寂後,以戒為師。”

  能夠以戒為師,守戒,就等於見到佛。所以《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都講“佛子離佛數千裡,當念佛戒”,念佛戒,佛就在身邊,也就等於見佛。

  第二問:“佛在時,我們跟你住在精捨,佛在祇園精捨、竹林精捨等地說法。現在佛不在了,不在精捨說法,我們又依何而住呢?”

  佛答:“你們要依我所說法,三十七菩提分裡面的四念處而住。”

  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念處就包括學佛人的人生觀、世界觀。

  觀身不淨,我們不要留戀五蘊身這個色殼,它是不干淨的,它裝滿了屎尿糞便,臭穢不堪。有這個觀察,就不會為此身體妄想,攀緣,處處為了自己。

  觀受是苦,我們受的無非都是苦,生老病死都是苦。眾生在娑婆世界是苦多樂少,所謂的樂,吃得好、穿得好,也是變化的、空的,結果也是苦。你能這樣觀察,對世間就有厭離心。

  觀心無常,對世間一切心法,包括心變的色法,一切都是變化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空,事物有興衰成敗,不單人生最後要死亡,宇宙地球都要毀滅,都是空,一切都是無常的,有這個觀念,就可以一切都放下,不攀緣,增長厭離心。

  觀法無我,森羅萬象,沒有個實在的我體,本來就是變化的,找不到“我”的存在,都是五蘊四大假合,到哪去找個“我”啊?!明白這個,就能達到“無我”的境界。

  所以依四念處而住,就是以佛法修行,保持正念,那麼處處都是道場。如不能保持四念處,沒有正念,即使在道場中,也仍是一個俗人凡夫,對於修行起不了作用。縱然形式上有道場,有師父,有佛菩薩像,但如果你沒正念,對你本身沒一點作用,你仍舊是個凡夫。這個道理很深刻。

  第三問:“佛圓寂後,對佛講的法,我們集結成經典,請問佛,開頭怎樣寫呢?”

  佛說:“你寫‘如是我聞\’,再接著寫時間、地點。”

  如是:這部經典。我聞:我親自聽到。我,代表阿難。

  第四問:“在僧團中,有好人,有壞人,佛在世時,僧團中還有調皮的人。對於這種人,我們怎樣對待呢?”

  佛說:“對這種人,要默擯。”

  默擯就是大家孤立他,冷淡他,使他自己覺悟,自己緊張,使他改悔。後來馬祖建叢林,百丈制清規。叢林規定,對那些不守清規的,嚴重的驅逐,不共住,就是當時佛說的“默擯”。

  以上這四個問題,就是佛要入涅槃時阿難啟問的,即佛的遺教。後來佛荼毗,迦葉舉火,火化後,有各種各樣的捨利子。當時,佛的護法,全印度的東南西北中,有八個國王都趕來,最後來告別佛,迦葉就將佛的捨利交給他們,每個國王一份,分別建塔供養。

  (二)宣講《楞嚴經》的緣起

  佛在世時,有很多弟子,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隨弟子,其中在比丘中有十大弟子:

  (1)捨利弗,智慧第一;(2)目犍連,神通第一;(3)摩诃迦葉,頭陀第一;(4)阿那律,天眼第一;(5)須菩提,解空第一;(6)富樓那,說法第一;(7)迦旃延,論義第一;(8)優婆離,持律第一;(9)羅睺羅,密行第一;(10)阿難陀,多聞第一。

  十大弟子各有特長,都是上首。佛涅槃後不久,就在王捨城附近的七葉窟,以迦葉尊者為首,結集三藏:經藏、律藏、論藏。由阿難誦出經藏,優波離誦出律藏,富樓那誦出論藏。這就有了藏經。

  《楞嚴經》是由於阿難的一段因緣而說法,這在經上序分裡就有。據載:有一天,恰恰是陰歷七月十五,盂蘭盆會圓滿日,這天修供,供養三寶,供養僧眾。依照當時印度的風俗,民間是家家戶戶設供,僧眾集體接受供養,起碼三百人或四、五百人沿戶接受供養。阿難那天因事耽擱,沒參加集體供養,就一個人去接受供養,因此就出問題了。

  摩登伽女的母親會咒術,可以迷惑人。摩登伽女見阿難長得莊嚴,很好看,是一個美男子,就請母親用咒術將阿難弄到屋子裡。她母親用咒術,將手巾搭在盆子上,盆裡裝著供養。摩登伽女的母親把盆端出去,阿難受咒術所迷,迷迷糊糊的,就進了摩登伽女房間,甚至坐到了床邊。此時阿難心中明白,要犯戒,怎麼辦呢?於是就念佛。佛知道了,就遣文殊到這裡來,文殊一持咒,阿難就清醒了,文殊把阿難與摩登伽女帶到佛前,請佛教化,因此佛就說了這部《楞嚴經》。

  《楞嚴經》中心思想就是修楞嚴大定,也即是王三昧,修此定要時時處處觀身體,觀世界,如幻如化,不要貪戀,其根本就是斷除貪愛、欲愛。能斷貪愛就可斷嗔、斷癡、斷煩惱,消滅無明,這樣就可以去妄歸真,消除顛倒,恢復真如法性,恢復如來法身。這就是《楞嚴經》的中心思想。要修行、修定,首先要斷欲去愛,這不管是出家還是在家都要注意的問題。

  淨土宗祖師有這麼兩句:“念不一不生極樂,愛不斷不離娑婆。”你念佛,假若不達到一心不亂,不始終一致保持正念,則生不了極樂;念佛如不斷欲去愛,還有貪愛心,你不會到西方,只有在娑婆世界,流轉受苦。修行人首先斷欲去愛,也即斷貪,貪斷了才可以斷嗔、癡,斷一切無明。貪不斷,什麼都可以干。社會上荒YIN的人,貪色、貪錢財的人,到最後無惡不作,沒有好結果。

  印度祖師龍樹菩薩,是般若宗第一代祖師,懂密法,懂唯識,也懂淨土,被尊為八宗祖師。但他未出家時,是外道,學邪法,會隱身術,他一念咒,身體就不見了。他憑此本事,就伙同其他外道,潛入國王宮中YIN亂婦女。結果國王發現了,當他們正在YIN亂的時候,就把宮門封了,派武士持刀到處砍,寸土不留,結果龍樹菩薩的同伙很多都被砍死了。由於他有隱身術,人也聰明一點,就跑掉了。

  從此後他覺醒了,知道痛苦的根本就是貪欲、愛欲,沒有貪欲、愛欲,就沒有痛苦。此時他悟到:欲為苦本。於是他發心出家,依止正法修行,由於智慧很高,後來開悟,成為八宗祖師。所以修行必須要斷煩惱、無明,要捨欲去愛,否則害人害己,不單是這一輩子,生生世世都不得解脫。

  (三)阿難贊佛偈大義

  《楞嚴經》是一部智慧經典,其中教理深,有許多名相,各有定義,聽時一定要用心,文化程度高的可能很快會理解,文化程度低一點的細心聽,慢慢熏習,能夠聽比不聽好。種子要熏習,熏習後將來才會發生現行,這是很細微的,也很重要。種子是因,因緣成熟會發生現行,善因得善果,無漏因得無漏果,這是必然的。

  “妙湛總持不動尊”這是贊佛三身。佛有化身、報身、法身,這三身就是修首楞嚴定。楞嚴定是定中之王、王三昧,有這個因即可感得佛的三身。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有因就有果,因果相連。

  “妙湛”就代表佛的報身,“妙”者即微妙,不可思議。“湛”就是深湛,代表清淨光明,猶如明淨之鏡可以射出光輝。這就代表智慧很高,智慧圓滿,智慧之光遍照十方世界,光明遍照。一般來講,報身就是般若智慧所感果,也就是智慧圓滿。

  “總持”代表如來化身。化身就是現種種身,有應化身和變化身。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入滅,現佛身教化眾生,為應化身;現九界身救度眾生,為變化身。“總持”指這一化身能隨機教化,總持一切善法、一切功德。之所以佛現化身,也就是使一切眾生能夠修行一切善法,積累功德。佛降世,是一種悲願,為救度眾生而來的。佛菩薩現化身,也是一種悲願,為了救度眾生,你有緣見到,或在定中見到,那就是見到佛的化身。

  “不動”代表法身,即真如法性境界,此種境界不生不滅。眾生境界屬有為法、世間法、有漏法,有生滅;到如來法身境界,法身不變動,不生不滅。所以真心境界不變動,不生滅,不像我們眾生有生滅,世世生生輪轉不息。佛是永離生死,法身不動的。

  “妙湛總持不動尊”,這是贊揚佛的三身,此三身都是指佛證得最高菩提以後,所得佛果。

  “首楞嚴王世希有”,我們修楞嚴定就可恢復佛三身,證得佛果。首楞嚴又指密因,什麼叫密因呢?這個真心、法性、佛性,人人具足。《法華經》比喻為“衣裡藏珠”,就是衣服裡面藏著一顆如意寶珠。這裡比喻就像土裡埋一顆夜明珠一樣,因被埋住了,所以就不放光,挖開以後,珠子就會放光,此珠人人都有,只不過一般人不知道這個秘密,學佛人就要經過修學的階段,把珠子的塵垢去掉,恢復佛性,讓這顆明珠發光。所以修定,修三昧王,首楞嚴定就是這個密因,很秘密,叫密因。

  何為“首楞嚴”,首楞嚴定稱王三昧,三昧中的王。定成功以後,就可獲大自在,證得佛果。“首楞嚴”翻譯成華語就是指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代表什麼呢?就包括一切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在佛教的法相裡面就包括有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十二處、十八界、七大。

  五蘊:又作五陰,指色、受、想、行、識之五法。

  六根:根者,能生之義,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官。

  六塵:又名六境,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為六根所緣之外境。塵,染污之義,指能染污情識,使真性不能顯發。《涅槃經》中稱此六塵,名六大賊,以能劫奪一切善法故。

  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而生的見、聞、嗅、味、覺、思的了別作用。

  十二處:六根加六塵,合稱為十二處。處是出生之義,六根為內六入,六塵為外六入。

  十八界:六根六塵出生六識,合為十八界。六根為內界,六塵為外界,六識為中界。此中因根對塵,中間發識以了別境界。如眼根為能發,眼識為所發,色塵為助發。眼根如是,余根可類推。每一根的根境識,必須同時具備,才會發生效用。

  七大:既代表物質種子體性,又代表精神境界。七大指: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見大、識大。地大以堅為性;水大以潤濕為性;風大以動為性;火大以暖為性;空大,指虛空的體性廣大。這些代表物質方面的可見或不可見的物質。見大,為眼根之見性,指精神作用,能夠認識一切事物,由於色性周遍於法界,見性與之相同,亦周遍於法界,故稱為見大;識大,識就是分別,能夠分別認識就是識的原作用,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而出,遍周法界,隨眾生心,循業發現,以由根境無邊,識亦無盡,含吐十虛,寧有方所,故名識大。

  以上“地、水、火、風、空、見、識”叫做七大,此“七大”都是不出一心,唯心所現。此心代表真心,真心在眾生境界受無明所障蔽,所以就有五蘊世界、眾生世界、器世界。這是真心之體發生的妙用,唯心所現。所以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七大,就包括在一切事裡,這一切事相,唯心所變。這個現象,這個法相是虛幻的,幻化不實。如《金剛經》所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能見幻化是假有的,就知空,可消滅妄情,轉過來逐步去掉塵垢。猶如一面鏡子,長時間不擦,就有很多灰塵,經修行轉化後,即可以去掉污垢,鏡子便會發光。所以叫究竟堅固。這一切事,你能由表到裡,由相到性,觀察一切事如幻如化,就可證得般若智慧、金剛般若。有此大般若就可證得如來法身、如來應身。

  “究竟”就是法身,有法身就有報身,就是徹底地、圓滿地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堅固”就可以同時證得涅槃,得到解脫。涅槃是常住不變的,但佛菩薩的涅槃是大涅槃、無住涅槃。一方面保持清淨常住不變,另一方面又以悲願現應化身,度脫眾生,所以稱大涅槃,又叫做無住涅槃。

  “一切事究竟堅固”,就代表首楞嚴的意思。我們現在就是要修這個定,作為證得佛的三身的因,因完成以後就可以得佛的三身的果。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就是這個道理。你種了這個因,就必然要得這個果。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學佛過程中要盡量種因,就是我剛才所講,文化高的會了解得多一點,文化低的雖然了解不深,但是能夠聽,久而久之,就會了解,這就是種因,逐步逐步種因。一分善法就會有一分功德,功德不落虛空,有因就必然有果!學佛應相信這點。

  你不要說我不懂就不聽,種了善因還不順利,我就不種善因!那就糟糕了。或者是你在學佛,有人諷刺、批評,或者阻礙,你就動搖了、退轉了,這也很糟糕,要八風吹不動才行。必須要有堅定的精神,始終如一的精神,這樣就會得圓滿果報。

  “首楞嚴王”,首楞嚴定是“王三昧”,三昧之王,是去妄心、恢復真心的。修這個定,就是直接恢復如來真心,這是很高的,世間沒有,所以叫“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消除我多生累世以來、無始以來的顛倒妄想。什麼叫顛倒妄想呢?就是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也即是“常、樂、我、淨”。

  一般世間之人,執著於一切都是常有的,認為我的家庭是常有的,我的地位應該常有,我的財產應該常有,外道則執著神我是常有,當皇帝想萬歲萬萬歲。認為是常有,這就是顛倒。

  “樂”呢?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快樂的,我要享樂,我的享樂境界是永久的,在佛法來講世間一切都是苦的,並不是樂的,但一般人認為是樂的。社會上的人一天到晚跑來跑去,究竟是為了什麼?為了享樂,為了吃得好、穿得好,結果不知道是苦。有些人到夜總會去,跳舞唱歌,花天酒地,縱情聲色,認為是樂。結果錢花了,精神耗費了,導致夫妻不和,家庭破裂,結果是苦。這些在佛法看來都是苦,“以苦為樂”。

  “我”呢,就是執著“我”的實體,認為五蘊之我是實在的,而佛法卻認為是“假我”、假軀殼,生老病死,都是變化的。

  “淨”呢,就是干淨。佛法講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是污濁的,並不干淨。“我”本身並不干淨,世間一切都是污染的。世間上為什麼有人造業,都是因為這些顛倒妄想: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叫“常樂我淨”。修楞嚴大定就可以消除這些顛倒,消除虛妄分別,轉妄心為真心,起這樣的大功用。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修楞嚴大定,就可以不經歷阿僧祇劫,不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就可證得法身,證得般若智慧,由般若因證得法身的果。

  “億劫”即億個劫。佛教對於“時間”之觀念,以劫為基礎,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毀滅之過程。有關劫之分類,諸經論有各種說法。總的來說就是指不可計算的極長時間。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這都是阿難發的大願。阿難這樣發願,我們也要這樣發,他代表所有弟子發這個願。我們現在發願,很快就會證得佛果,成為寶王,最尊貴的王。佛稱法王,即法中之王,能講演妙法,弘揚真理,是很尊貴的,而且具足大自在,是寶王,象寶一樣的珍貴。

  “還度如是恆沙眾”,成佛之後,現化身,以悲願心度所有眾生。恆沙,形容眾生很多,如恆河裡的沙。恆河,是印度的一條河,源起喜馬拉雅山,流經印度。以悲心度世間上受苦受難的很多眾生。眾生在苦難中,在生死流轉中,我們要去救度。

  生死分為兩種生死,一種叫分段生死,一種叫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在菩薩修行的第二個阿僧祇劫——七地位徹底伏除俱生煩惱障的現行才能結束,分段是什麼?就是一輩子一輩子的分段受生。七地以後,由於俱生的微細所知障,其現行和種子還在,從第八地一直到十地,種子、現行時起時伏,就像生死一樣,在變易中,叫變易生死。

  從初地到十地,證一分真如,就斷一分煩惱,分分段,分分證,真如不圓滿以前,還要入生死,盡管已經脫離了六道輪回,但是還可以乘願再來,乘其悲願,再到人間,度化眾生。

  有些吊唁大師的文,我們希望他們乘願再來。他們已經往生了,已經蓮花化生了,入了見道位了,屬初地以上的菩薩;他們已解脫了六道輪回生死,但還沒證佛果,本著悲願還可下生。因此我們希望他們乘著悲願再到人間,教化眾生。所以菩薩在世間,就是乘願再來,他的任務就是度眾生,以悲願度眾生。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發願將此深心供養無量無數諸佛,供養無量無數佛剎眾生。塵剎,就象微塵那麼多,佛剎是有佛也有眾生。以我深心來供養佛,供養眾生,這樣子就名為報佛恩。

  所以學佛人為了學佛,為了護持佛法,為了救度眾生,哪怕捨去頭目髓腦,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怕,這是一種願力,這樣才是真正報佛恩。四恩有: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報四恩是種福田、種悲田、種恩田。報三寶恩是種福田;報父母恩、國家恩是種恩田;報眾生恩是種悲田。能報三寶恩的人肯定會報眾生恩、國家恩、父母恩,這是肯定的,是個根本。

  一個有道心的人、信仰很堅定的人既能供養三寶,也能孝養父母、報答國家、救度眾生,所以,信心、道心是學佛根本,相當重要。一個失掉信心、道心的人,不單是信仰佛教不忠誠,不會始終一致,對父母、六親眷屬、國家、人民根本就談不上報答,不會孝順父母,不會愛國家,不會救人,因為他連根本都丟掉了。所以發《四弘誓願》很重要,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阿難發的此願就完全包括了此四弘誓願。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這是贊揚佛,同時進一步在佛前發願。

  “大雄大力大慈悲”,都是贊佛的。大雄,為佛之德號,就是大威德、大神通。佛有大力,能除四魔:天魔、煩惱魔、死魔、五蘊陰魔,故名大雄。大力,就是說有無上的智慧,就有大勢力。西方三聖有大勢至菩薩,什麼叫大勢至菩薩呢?就是有最高智慧,可以產生最大的威力,有大勢力,所以叫大勢至菩薩。大雄大力大慈悲,產生最大的力,有大慈大悲心。對於眾生,慈能予樂,悲能拔苦。

  “希更審除微細惑。”就是希望佛加持我,使我能消除粗重煩惱和微細煩惱,求佛加持,增加智慧。有智慧就可辨善惡、是非、真偽、邪正。微細惑,指微細的煩惱。

  粗惑:就是見惑。指不明因果道理,事理不分,是見解上的錯誤。認為事件有始有終,人死了就沒有了,事物是偶然、自然的,沒有因果定律等等,這都屬知見錯誤。以佛法來觀察,世間上的很多學術、論調,在思想上錯得很,引人入盲,就是走狹路、死路。

  思惑:盡管懂理,但不修行。遇事盡管明白,但偏偏要起煩惱。有些學佛人不實際用功修行,習氣沒除,沒有得到受用,盡管懂得一些因果道理,但是一遇到具體事便生貪嗔癡,貪愛心、嗔恨心,都起來,就發無明火,不能忍耐等。

  見惑迷於理;思惑迷於事,即迷於事相,遇具體事忍不住起煩惱。

  塵沙惑:形容宇宙森羅萬象,象塵沙那麼多,對所有這些森羅萬象不了解,不明白這些道理就發生障礙,就有執著,有煩惱。

  具體來講,見惑、思惑屬煩惱障,塵沙惑屬所知障。迷於中道之理為障中道之惑,即無明惑。分析起來,見惑屬粗惑;思惑、塵沙惑、中道惑都叫住細惑,是很細的惑。我們學佛斷煩惱,不但要斷見惑,還要斷思惑、塵沙惑、中道惑。能夠證得三身四智就可以斷粗惑、細惑。

  天台宗“一心三觀”為:空、假、中。見空得般若,見一切幻有、假有得解脫,見中道、修中觀就可斷無明惑,得法身,所以因空得般若,因假得解脫,因中證法身。這是《法華經》講的,所以天台宗《法華經》的思想與《楞嚴經》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在十方世界都能演教弘法。道場,即是講道弘揚佛法之場,是修行的地方,也是弘法的地方。成佛後,十方世界都是我們的道場,都可以講經說法度眾生。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舜若多”指虛空。“舜若多性”指虛空之性。盡管虛空可銷亡,地球可銷亡,但是我的心不退轉,不會動。什麼心?“爍迦羅心”!“爍迦羅”為精進、堅固之義,“不動轉”,代表很堅固的願心。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願力。阿難尊者的願力也是來自地藏菩薩的願力,都是一樣的。大地虛空山河有盡,我的願望卻無盡。《地藏經》裡講到地藏菩薩救母親,從他母親口中以及他在地獄所見到的地獄眾生現象,聯想到大地眾生苦,從而發心要報眾生恩,由報母恩進一步擴大報眾生恩,要孝眾生,這是佛門的大孝。

  釋迦牟尼佛也很孝順,他父王在病中,他親自送湯藥,父親死後還為其抬棺。母親未得到度脫,還升入忉利天為母親說法。整個《地藏經》都是這樣,講地藏菩薩的事跡,講孝道、因果、供養、發願、度生,冥陽兩利。孝道是人之根本,中國古代儒家講孝道,古聖先賢,以孝為本。有人認為出家人出了家什麼都不要了,也不講孝,殊不知這是錯誤的。出家人要報父母恩,不單是報父母恩,還要說法度眾生,盡大孝,報眾生恩,這個願望更大。

  以上都是阿難的願望。

  “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這是贊揚三寶。

  “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佛頂首楞嚴,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金剛藏菩薩。”這是贊揚大乘三寶。釋迦牟尼佛代表佛寶,是這部《楞嚴經》的本師、本尊。佛頂首楞嚴代表法寶,這部經是講的《佛頂首楞嚴經》,是講去妄歸真、恢復真心的這麼一部經。觀世音菩薩、金剛藏菩薩就代表僧寶。

  為何這裡提出觀世音菩薩、金剛藏菩薩呢?是有其深意的。

  《楞嚴經》有二十五圓通章,表修行方法,二十五位證得圓通的菩薩,從根門入手,前面講的“一切事”(五蘊、六根、十二處、十八界、七大),二十五位菩薩從這些事相中,觀察一切如幻如化,證得圓通。這中間有兩位菩薩,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

  觀世音菩薩修行從耳根入手。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起的作用是: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知。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為六根所緣之外境。

  觀世音菩薩用功是從耳根著手,耳能聞,聽外面的聲音、廣播的聲音、說話的聲音、流水的聲音,一切聲音從耳根入,因為耳根有聞的作用、聽的作用。但觀音菩薩用功修行時,此能聞之耳不外觀而內觀,因外觀易攀緣、追逐,內觀就是直觀聞性,聞性就是佛性。一切見聞覺知,都是真心發生的妙用,能內觀聞性,不外觀,不外聞,就可以直證真心,恢復真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是由根入手,守根伏意,這樣念佛就可證圓通。

  《楞嚴經》上文殊菩薩贊揚由聞入手,有首偈子: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趣三摩提,

  實從聞中入。

  我們世間上真正的佛法是從文字般若,由音聲而悟道的。聽後,反觀聞性,可以恢復真如,所以觀世音聞不外聞而反觀聞性,由耳根入,可以斷六結,就是六種煩惱、六種障礙,從而證得圓通。大勢至菩薩守六根、伏意,保持正念,一心念佛,可證圓通。贊揚大勢至菩薩的偈: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入三摩地,

  斯為第一。

  所以《楞嚴經》提到的修行方法,就是從根門入手,能夠守六根,或者從每一根入手,可證圓通,達到六根互用,就有神通。

  “南無金剛藏菩薩”,金剛藏菩薩是密教護主。密教分兩部:金剛界和胎藏界。金剛界即金剛藏,或者叫金剛手,主要重智慧。胎藏界主要就是重理性,代表如來藏。“金剛藏菩薩”,指我們有智慧,就象金剛一樣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嘛!《楞嚴經》的密咒《楞嚴咒》,也是屬於金剛界。

  所以這裡的觀音菩薩、金剛藏菩薩都是大乘三寶。釋迦牟尼佛代表佛寶,其中也代表十方佛,首楞嚴代表法寶,觀世音菩薩、金剛藏菩薩代表僧寶。

 

上一篇:古今大聖大賢之所生,皆其祖宗積德所致
下一篇:惟賢法師:楞嚴大義 第二章《楞嚴經》概述 二、傳入中國的翻譯歷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