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咒頌念
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大佛頂首楞嚴經 第9套 圓瑛法匯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講題: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日期:2009.6.25-2009.7.11 文殊講堂 片數:共6片(本片為第5片) 編碼:091[DVD簡體版] 內容概述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圓瑛法師《講義》第532頁-第640頁 從532頁“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639頁) 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2009.07.05 628頁,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28頁,中間經文,【子二 如來拂深情而責執吝 (分六)丑初 就喻拂情伸意二 迭拂諸情令盡三 直斥耽著戲論四 現證戲論無功五 正勸勤修無漏六 更舉劣機激責】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如是。】 二乘人著因緣,外道認為是無因的自然論;現在佛陀用室羅伐城當中,一個精神病的演若達多,來作比喻,徹底的除去自然和因緣,讓他們從這個比喻當中,去了解我們的菩提真性。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佛告阿難:就像這個室羅伐城當中,有一個精神病的演若達多,這個狂性因緣,因為他早上起來照這個鏡子,突然發狂奔走,原因是說,在鏡子裡面可以看到自己的眉和目;但是嗔恨自己的頭看不到自己的臉,因此就狂奔,認為這個頭有這個魑魅占去了,因此就狂奔在找這個頭,這個叫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不狂性就是所謂的菩提真性,自然就顯現了。所以這個狂性就比喻作無始無明,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你只要把無始無明若得除滅,那麼這個菩提真性就自然而出。因緣、自然,就是佛家所說的因緣法,和外道所主張的無因的自然論,如果窮究起來就不出這二個:因緣跟自然。理窮如是,就是窮究佛教的因緣法,和外道的自然無因論,推究到最究竟的理,也不過是如此。 【即如,乃即就前喻,以推阿難所執,因緣、自然之情。達多狂性,喻無明,】這個無明,【以為能障菩提之因緣;若得除滅,】意思就是如果狂心,【合狂心若歇。不狂性,喻菩提,】所以除滅就等同,“合”就是等同,狂心若歇;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以狂性若得除滅,】則不狂性的菩提真性,(【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合歇即菩提。】就等於說歇即是菩提的意思。【在汝所謂因緣、】佛教所主張的,和外道所主張的自然無因論的道理,(【自然之理,】)【研窮起來,必定如是。汝實未知,我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殺、盜、YIN三緣斷故,三種相續的因不生。【狂性因緣,若得除滅,此本非因緣。又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此亦非自然。】這什麼意思呢?說:若得除滅,其實本來就沒有能除、所除,所以,這個本來就不是因緣法。又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這個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假借悟了、歇的功夫才顯現菩提,所以,此也不是自然無因論,而有這個菩提自性,也是必須借重因緣,所以這二種都是非,非因緣、非自然。【以下約頭】、【狂雙拂,】這個“頭”要頓點,底下就“頭”跟“狂”二個角度,來除掉自然和因緣,在頭的部分,除掉自然跟因緣,在狂的部分,也除掉因緣跟這個自然。換句話說:頭非因緣、非自然;狂也是非因緣、非自然,叫做雙拂,“拂”就是除掉,雙拂,除去的意思叫做拂,除去非因緣、非自然,從頭的角度、從狂性的角度,它們二個都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因緣、自然二計皆非。】 629頁第三行,經文:【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說:阿難!演若達多的頭,這個演若達多,頭怎麼樣呢?頭本自然,意思就是說:這演若達多打從一出生,那個頭本來就是自然存在,好好的一直在那邊,叫做頭本自然。阿難!演若達多從一出生,他那個頭本來是自然,好好的存在,並沒有遺失。意思就是:一出生,他頭本來是自然、好好的存在的。那麼頭好好的存在,怎麼樣?本自其然,這個“本”就是本來應該,這個“自”就是時常。本來應該自然時時常常的,“其然”就是好好的存在,就是:本來就應當時時刻刻,“其然”就是沒有變化,一直存在,這頭本來就一直在那邊,無然非自,“無然”就是若非如此的話。如果不是頭一直存在在那邊,打從一出生,頭就一直存在在那邊,那麼就非自,這個才是非自然,“自”就是自然。若頭非如此的一直存在在那邊,則變成才是非自然的。所以佛就發難雲:何因緣故?到底是何故,到底是什麼緣故,而怖頭狂走? 整句把它貫串下來的意思就是說:阿難!演若達多這個頭,打從一出生,本來就是自然、好好的存在在那邊,並沒有得跟失。好好的存在在那邊,本自其然,本來就應當時常好好的存在在那邊,並沒有得到頭,也沒有失去頭。無然非自,如果不是這樣的存在,好好、好端端的存在,就變成不是自然了。所以,若非如此才是非自然。何因緣故,怖頭狂走?也就是:是何故?為什麼因緣?這最主要的是講何故。說:何因緣故,就是何故,怖頭狂走?為什麼恐懼這個頭而狂走?因為認為這個頭不在、不存在,所以狂走,狂走就是要去找頭,他認為頭不存在,被魑魅占據了,因為頭看不到自己的臉,因為恐怖而去找頭,叫做怖頭狂走。 【此約頭拂自然。】“拂”就是除掉,就等於非自然。這個就是站在頭的角度,來除掉這個自然的無因論。【頭喻菩提之真,前二句標定,】標定【頭為自然。謂演若達多之頭,若本來是自然。】存在的。【三、四二句,本自其然,無然非自者:即是既本來自然,】就是根據上面那一句的意思,(【牒上句意,】)【即應常時自然,】就是沒有任何的得跟失,沒有什麼改變。【無時而不自然也。】時時刻刻都很自然。【末二句反難,以何因緣之故,忽怖無頭,而狂走覓頭耶?既然狂怖妄出,則頭不得謂為自然矣!】為什麼呢?不可以說它自然存在,因為狂怖是妄出的,還以為他是遺失了頭。所以,既然狂怖妄出,則頭不得謂為一直自然存在,正因為他狂怖妄出,所以頭認為不是一直自然存在,因為狂怖而出,誤認為遺失這個頭。 【法合,謂眾生真性,若本來自然,無有那一時,】不是自然存在,(【不是自然,】)【何因緣故,】又起無明,【復起無明,】迷了這個真心,追逐那個妄,(【迷真逐妄,】)【今欲返妄歸真耶?既有無明妄動,則真性不得謂之自然矣!】因為卡到了妄,所以真性不能說自然存在,沒有除掉無明,真性顯露不出來。【此中破自然,】破這個自然,借著這個頭來破這個自然。【只破自然,】就是說:自然破自然。【不是以因緣,對破自然。】以前只借重佛教的因緣法,破這個外道的無因論的自然;現在不是,現在是自然而破自然,所以叫:此中破自然,也只破自然,不是用因緣法來對破自然。【若對破則成矯亂,何因緣故句,即何故也。】 629頁,倒數第二行,【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說:若自然頭,意思就是說:若本自然之頭,若本來自然的頭,自然存在這個頭,借著某一種因緣,借著什麼因緣呢?就是照鏡子的因緣,頭,若自然頭,因緣故狂,就是說:如果那個本來的頭,借著某一種因緣,也就是照鏡子的因緣故,令心狂走,何不自然,那麼為什麼不把本自然的那個頭,也因為照鏡子的因緣,故失就是真的失去了頭。 這一句話的重點在強調什麼?就是照鏡子而認為失去頭,不是真正的因緣,是假的,是假的。我們今天有無明卡住了,不是真正的失去真心。 這一句話再講一遍:佛陀的用意就告訴你:你借著照鏡子的因緣狂走,這不是真正的因緣,只是因為妄出、妄動是狂心。如果是這樣照鏡子,可以讓你狂心狂走、狂奔而走,那麼為什麼不借重照鏡子的自然這個因緣?這個本來自然的頭,為什麼不會因為照鏡子,而真正的失去了這個頭?頭就比喻菩提真性。 這一句整句再講一遍: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如果本來自然存在的那個頭,可以借重某一種因緣——就是借重照鏡子的因緣,令心狂奔而走,那麼,何不本來自然的頭,也借著照鏡子的因緣,而變成真的失去那個頭?這一句話在強調什麼?這一句話在強調:照鏡子的因緣失去頭,這不是真正的失去,所以意思就是:不是因緣法的意思。頭本來就不失,沒有得、也沒有失,借著某一種因緣,而失去頭在找頭,其實不是真正的因緣。表示說:我們頭本來就沒有得,也沒有失,不必借重因緣。如果因緣可以讓你狂奔,那麼為什麼不照著鏡子的因緣,而頭真正的失去呢?所以照鏡子因緣要找頭,不是真正的因緣,是妄的意思。 諸位!最後一行,【此約頭拂因緣。】“拂”就是去除,前面是就頭除去這個自然,現在站在這個頭的角度,要告訴你是非因緣。簡單講:拂自然就是非自然;拂因緣就是非因緣,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就頭來講,來談這個非因緣,【文中雖有自然,及狂字,但惟帶言而已。恐聞前喻,】恐怕聽到前面的比喻,【自然被破,】自然被破,怎麼樣?【轉計因緣,】轉計這個因緣。【故獨約頭辨,以明非因緣也。若自然本有之頭,由照鏡因緣之故,狂怖無頭;】恐怖說自己沒有頭。【下二句反難,何不以自然之頭,由照鏡因緣之故,】遂真正的失去這個頭。(【遂真失耶?】) 為什麼?【法合:】意思是說:【謂本來真性,】由必欲加一個明字這個因緣,(【由必欲加明因緣,】)【故起無明,何不以本來真性,由無明因緣故,】而遂真正的失去這個真如自性、菩提的真性?(【而遂真失耶?】)事實上,無明不管有沒有,菩提的真性都沒有增減,都沒有增減。 630頁,中間經文:【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本頭,演若達多這個頭,本來就沒有失去,只是一時狂怖之心。所以,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什麼意思呢?本來那個頭自然存在,並沒有失去,沒有失去就是沒有得。只是一時狂怖之心妄出,無因而妄出,妄出當然就是無因,狂怖之心,無因妄出。這個頭非但無失,也曾無絲毫的變易,也從來沒有絲毫的變易。則何借因緣?借因緣做什麼?去找失去的頭呢?又何必去借這個因緣,去找這個失去的頭?有增有減叫做因緣法,生滅叫做因緣法;可是這個頭本來就沒有得跟失,何借因緣?又何必去借這個所謂的生滅因緣,去另外找失去的頭呢?因為頭本來就不失去。 整句的意思是什麼?整句的意思是說:本來這個頭就沒有失去,只是一時狂怖之心,無因妄出,頭非但無失,也曾無絲毫變易,則又何必借重這個因緣?所以跟因緣沒有關系。何必借因緣,然後如果加幾個字更清楚:去找失去的頭?整句就是:何借因緣去找失去的頭?這樣整句就看得懂。 630頁,看注解,【此結明非因緣,】這一段是在告訴你:不必借重因緣。記住!什麼叫因緣?能所不斷叫做因緣;增減不斷叫做因緣;生滅不斷叫做因緣;剎那不斷叫做因緣;空性不可得叫做因緣,你一定要好好的體會。所以此結非因緣法,【申其正義。以本有之頭,雖由照鏡因緣狂走,其頭依然不失。設有人,見達多之狂走,問雲:‘何為狂走?’】你為什麼發狂而走?【答曰:‘我要覓頭。\’】我要去找我的頭。【彼人以手摩其頭曰:‘這是甚麼?’】你要找頭,那現在這個是什麼?【達多始覺,頭還不失,】頭沒有失去啊,【狂怖無端妄出,既狂之時,頭原無失,】意思就是沒有失去。【歇狂之後,頭亦無得。】這個比喻真性並沒有得跟失,它永遠一直存在那個地方,不必借重任何因緣去找。【而狂起狂歇,不關本頭之事,】意思就是:不必借重因緣。【其頭非但無失,曾無絲毫變易,則何所藉因緣耶?】這一句在強調:了解因緣也是空,當體就是真心。 【法合:真性常住不失,無明忽然妄起,無明雖起,真性不變,妄起之時,雖迷不失;妄滅之後,雖證無得。妄起妄滅,與真性本不相干,則真性亦不屬因緣矣!】所以,佛法為什麼要用悟的?就是它不屬於因緣法,如果你一直拼,不知道緣起就是生滅的東西,你一直念佛、一直拜佛,可是不知道心性就是佛,不知道:喔!念南無阿彌陀佛,原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我本性的事;我的拜佛,原來拜佛是我本性的事。那麼,這樣借重這個念佛、拜佛的因緣,開采自己的如來藏性,同時信、願、行具足,這個就是真正的淨土法門,心淨則國土淨嘛!想要往生淨土,卻不了解如何讓心淨,那麼就叫做雜修,夾雜煩惱而修。所以研讀《楞嚴經》,它有正面的幫助你的心性,更可以讓你往生淨土更順利,一點都不妨礙的。 630頁,倒數第二行,【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本狂自然,意思就是說:若說本來這個狂性是一直自然存在的,就應當本有狂怖;本來就常常有狂怖的存在,那麼請問未狂之際(就是之時),在還沒有發狂這個時候,狂何所潛?這個狂性到底是潛藏在哪裡呢?意思就是說:我們了解,所以狂它不出於自然,因為沒有狂之際,狂到底潛藏在哪裡?狂性到底潛藏在哪裡的意思就是說:所以我們了解這個狂,絕對不是出於無因的自然。 再講一遍:前面是用頭來非自然、非因緣;在這裡特別注意,這裡是用狂的心來非因緣、非自然,要特別注意!前面是用頭,現在是用狂心,來破除因緣跟自然法,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所以前面都是講頭,現在都是講這個狂性,稍微注意一下。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若說本來的狂性是自熱而然的存在,那麼就應當常常有狂怖的存在之性,那麼請問你:未狂的時候,還沒有發狂之前,那個時候,到底這個狂性是潛藏在哪裡呢?意思就是說:你不能說這個狂,在還沒有發狂之前,到底潛藏在哪裡?那麼發狂的時候到底是怎麼來?意思就是說:了解狂它絕對不是出於自然,就是非自然。意思就是:還是要借重一個因緣。】 【此約狂拂自然。】自然就是無因,狂非自然而有,就是表示這個狂非自然。【狂喻無明之妄,若謂本來狂是自然,即應本來常有狂怖。】631頁,【下二句難雲:既是常有,而未發狂之際(時也),其狂】狂性,到底【潛藏何處?難道身心之中,有潛狂所在耶?既無潛狂之所,】則那個狂性絕對不是自然一直存在的, (【則狂非自然矣!】)非無因,自然一直存在的,一定有原因的,必須借重因緣的。【首句作狂本自然亦可。法合:無明若是自然,】而有,其實那是妄。無明若是自然而有,意思就是說:它就是有體性了,無明若是有體性,本來就是一直存在的。【則本有無明,】那麼我請問你:【當一念未動之時,清淨本然心中,】無明到底是潛藏在清淨本心當中的哪裡呢?(【無明何所潛藏?】)【以真元無妄故,何得謂無明為自然?】怎麼可以說無明是自然存在的?無明是無因而存在的?因為無明它本身就是妄,不可以講它是自然存在的,因為它是無實體性的,沒有實體性的。所以怎麼可以說:無明為自然存在的呢?不可以講,因為無明本身是妄,它沒有實體性,它根本不存在。那麼,為何因緣會有無明呢?很簡單,就是沒智慧! 631頁,【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不狂自然,若不是,“不”底下加一個:是,不是;“狂”的底下加:出於,那麼意思就看得出來,若不是狂出於自然,反過來講就是狂出於因緣;這一句是轉折語,但是它並不很明顯。說: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於自然,那麼,這個狂便是出於因緣;但是,因為他沒有寫得很清楚。所以這個《楞嚴經》,它難就是難在這個地方,它太省略了,一般人實在是看不來!若不是狂出於自然,就是這個意思。 說: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若不是狂出於自然,那麼便是狂出於因緣,轉折的意思。那麼,又有何因緣而狂走呢?底下告訴你絕對不是因緣,答案在哪裡?但是頭本無妄,所以這個中間加,“頭”的上面加:“但是”,頭本無妄。諸位!頭本來就沒有狂妄的存在、妄性的存在,頭它就一直存在啊,但是頭本無妄,無妄就是本真,頭並沒有增減,所以頭並不是因緣,讓它得或者是失,無增減就是無妄,無妄就是非因緣法。所以,這個狂是非因緣法的。為什麼?因為它是無妄,有妄才講因緣,因為妄是有增有減,有生有滅,所以有妄才講因緣。現在頭本無妄,頭不是因緣法,但是,頭本來就無妄。意思就是說:那麼頭本來就是無妄,就是本真,頭並沒有增減,所以它不是因緣法。無增無減就是無妄,所以無妄就不是因緣法,那麼則狂絕對不是因緣法,狂不是因緣法。為什麼?因為有妄才叫做因緣法,頭本來就沒有得失,何必借這個因緣呢?所以,何為狂走?那麼為什麼他這樣狂奔而走?實在沒有意義!前面那一段是狂不出於自然,而這一段,狂也非出於因緣,為什麼?頭本來就無妄。 所以整句的意思,加起來的意思是說:若不是狂出於自然,這個狂便是出於因緣,那麼又有何因緣而讓他狂走呢?但是,頭本來就沒有妄,無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沒有增減,沒有增減就不是因緣法。那麼沒有增減就是無妄,無妄就非因緣法,那麼這個狂很明顯的不是因緣法。為什麼?因為有妄才稱為因緣法,既非因緣,何為狂走?又為什麼他這樣狂奔而走呢?實在是妄上加妄,連因緣法都不存在,因為頭本來就沒有得失。 此約狂去除這個因緣。(【此約狂拂因緣。】)在這裡強調:《楞嚴經》的這一段,跟《義貫》的這一段,切入的角度,在文字上的角度是完全不同;但是,究竟義講的是完全一樣,符合佛義的。所以,這一本《講義》的注解,就必須用《講義》的角度來诠釋,不可以用《義貫》的角度。所以我已經講過,在此強調:二位大德都是讓一切眾生受益的,他們的初發心,都是佛的心、都是菩薩的心。那麼,在一般初學佛法的來講,他看了會有一些不同,內心會起矛盾;可是在師父看起來,它並沒有矛盾,只是文字上切入的角度不一樣,而究竟義,他都在诠釋一樣的東西,所以師父尊重二位大德,跟他保留;那《講義》,就必須用《講義》——圓瑛法師的注解來講這一本,不可以穿插。那麼《義貫》的诠釋,跟這個《講義》這一段是完全不同,而究竟義是一樣,可是,他講的也是佛的意、本意,這文字就由個人解讀,只要符合佛義、究竟義,我們就這樣的尊重他們,尊重他們。 底下,此約狂拂(就是拂去因緣),就是非因緣。【首句反言,不是狂出於自然,即是翻成因緣。】意思就是:如果是狂出於因緣的話,好!就解釋了,【頭本無妄者:謂狂怖之時,頭本不失,即當常無狂怖,有何因緣,而狂走耶?頭本無妄,則狂非因緣矣!】諸位!一定要記住師父的話,有能有所叫做因緣法;有生有滅叫做因緣法;有增有減叫做因緣法,你要永遠記住這個。那麼,這個頭本來就沒有得失,當然就不是因緣法了。【首句作狂不自然亦可。】不自然就是不出於自然,意思就是:就是出於因緣,狂不自然也可以,不狂自然也可以,首句如果說狂不自然,就是狂不出於自然,就是出於因緣,它因為有轉折語,但是因為它太省略了,所以看不來! 【法合:謂無明不是自然,】如果說無明不是自然而有的存在,諸位!自然而有的存在就是要有實體性。【是因緣者,畢竟以何為因?】在這裡找了,以何為因呢?【然真性宛在,不曾遺失,為何因緣,而背覺合塵耶?若真性有失,可說因緣,】記得!有得有失就列為因緣;真性從來沒有失啊,如果真性有失,你可以說是因緣,對不對?可是,【真性不失,】這當然【則非因緣矣!】所以沒有得失,當然就不是因緣法了。這個你一定要了解,因緣法能所不斷、得失不斷、生滅不斷,無常不斷、緣起緣滅不斷,這個才叫做因緣法;絕對的真如自性,根本就沒有得失,哪來是因緣呢?【以上喻明真性與無明,俱不屬因緣、自然矣。阿難一向溺於權宗,】就是方便法,不究竟義。【不知衣裡神珠宛在,輾轉他方求食,因緣之見,固不能忘也。】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先解釋一遍,這一段對初學佛法來講很難,像無字天書那麼難!對老參來講,聽得很吃力:到底是在講什麼?很難!這就讓大家了解,佛法不是你想像得這麼簡單,念二、三句佛、持幾句咒,就叫做修行,對這個佛教的認知度太膚淺了!對不對?這一段沒有用心聽,你出家、在家、出十五年,你都聽不懂他在表達什麼。 底下,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頭;這一段在表達什麼?叫做知真本有;識知狂走叫做達妄本空,這先把表法的列出來。好!若悟本頭就是知真本有,識知狂走就是達妄本空,好!解釋一下:若悟本頭,如果一旦有一天悟了本有之頭,從來沒有失也沒有變,並無失去,一直好端端的一直存在在那邊。識知狂走,識知:也了悟、知道彼狂走,意思就是無明妄動。識知狂走之性相;重點在哪裡?根本與頭之有無實在不相關!你要牢牢記住這一句話。識知狂走,這個“知”的底下加一個:彼,意思更清楚。識知彼狂走,那一種狂走的行為、的性相,根本與頭之有無實不相關!這一句話的重點在哪裡?無明的妄動,其實跟真心根本就無關!諸位!那麼,了悟這個彼之狂走的性相,根本與頭有無實在是不相關,這個時候變成因緣是戲論,外道的無因論、自然,無因論也是戲論!為什麼?本來沒有增減,妄本來就空。所以若悟本頭,真——這個頭,本來就存在,知真本有;識知狂走,達妄本空,無明本來就空,真心本來就有,你講因緣不對,因為它沒有任何的東西增減。但是自然也不對,為什麼?也不能說佛性自然無因而顯,一定要借著因緣;講因緣是破自然,而講因緣還是不對、不究竟義,就是這樣子。所以,你也不能說它是因緣,為什麼?因為頭本來就存在,沒有得失,所以不是因緣。你也不能說頭無因的自然,自然無因論。為什麼?也必須借重悟的指導,所以,變成才能顯示這個真。所以因緣跟自然其實都是戲論,不究竟。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632頁,【滿慈執無明有因,】就是滿慈執著那個無明是有因緣、有因的,不知道妄本無因。【阿難疑真性同自,】就是自然外道的思想,前面不是有講嗎?變成了外道的自然無因論變成第一義谛了,佛的第一義谛了,昨天就有講過了。所以,這個“自”是自然,外道無因論的意思。滿慈執無明是有因緣的,而阿難懷疑真性就變成了外道的第一義谛了。【皆由不悟本頭不失,】意思就沒有得失、沒有增減。【狂走無端,】無端就是毫無理由。【所以墮入因緣、自然之二計。】底下要注意,就頭來講有二段,那麼就狂來講也有二段。先講頭,標號A:【若悟本頭,雖狂不失,則頭非自然;】這一句話什麼意思?如果悟了這個本頭,本來就沒有得失,所以雖狂實不失,雖然狂,但是頭本來就不失,則頭非自然,很清楚的,頭非自然。為什麼?它必須借著因緣,才悟知道本頭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無。。。如果要讓他認識頭,還是要借重因緣,喔!指點一下,才知道頭本來存在。所以,頭也不能說是無因的存在,還是必須借重有人指導。我們悟了這個本頭,雖然怎麼樣?狂,怎麼樣?但是不失,那麼這個頭就不是自然,則頭不是自然無因,還是必須借重因緣,才能夠認識本來的頭。依然宛在是什麼意思?【依然宛在,則頭非因緣;】為什麼?頭一直存在,則不必借重於因緣。為什麼?它從來沒有得失啊!這個是就頭來講,非自然也非因緣。前面講依然宛在就是B,底下C:【若知狂走,未狂元無,則狂非自然;】意思就是:如果識知這個狂奔而走是妄,那麼請問:未狂之時,本來就沒有狂性,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狂性非無因之自然。意思就是:狂之出一定有它的原因,不會無緣無故就狂的。所以這一段是說:若知狂走,未狂元無,則狂非自然的存在。意思就是說:如果識知狂奔而走是妄,那麼,未狂本來就沒有狂性,那麼這個狂並不是無因而自然存在的,意思就是:狂有因緣故,所以才狂。D:【頭本無妄,則狂非因緣。】這個頭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妄,連真都安不上,因為頭本來就好端端的嘛!則狂就不必借著因緣而生,因為沒有得、沒有失,所以頭本來就沒有妄,連立一個真都不行!為什麼?因為妄而去找才有因緣,有增有減叫做因緣,頭本無妄,那麼就連真也沒有,無妄就是連真也沒有。對不對?不必加一個真。頭本無妄,則狂就不是因緣而出的。 【首二句約頭約狂,皆雙拂】“拂”就是除。【二計,】就是非自然、非因緣法。【上句知真本有,下句達妄本空。若明斯義,則因緣、自然,俱為戲論,全無實義。此正銷阿難之現疑,兼防滿慈之又執。】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是因緣、自然,俱屬戲論之故,】所以就是非因緣、非自然,有增有減叫做因緣。那麼,這個自然就是無因,無因也不對,也必須借重因緣才能夠顯出菩提心。所以,三緣斷故,即菩提心,這個菩提心非是因緣法,因為它不是增減;也非無因自然而有,因為必須借重因緣才顯出菩提心。所以,講因緣、講自然,都是戲論之故。【我先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三種分別之緣斷故,則菩提非自然;】菩提非自然無因而生,必須借重因緣。【妄離真顯,】這個妄是指自然的無因論、因緣的生滅增減法;這個妄是指分別心,或者指執著心。這個分別心、執著心,自然的無因論,因緣的生滅增減法、妄有能所的因緣法,統統要離,讓它絕對獨立存在,真就顯,所以叫做妄離真顯。意思就是說:自然的無因論要離,因緣的生滅增減、妄有能所的因緣法要離,分別心要離、執著心要離,真心就會顯露出來。【當下即是,則菩提非因緣矣!】沒有增減。所以,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一定要悟,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看看六祖所講的,這不是講菩提自性非因緣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以故?為什麼?菩提真心不是因緣法。所以,這個佛法它不是拼,拼是生滅法、修是生滅的東西,它是用悟的東西,然後修是方便除去習氣,叫做借重因緣而修。所以你要曉得,所有的修其實都不存在,而不修就更糟糕!所以邊修邊放下。。。慢慢的這樣子,修而不修,不修而修,斷而無斷,無斷而斷。所以,修行一定要趁年輕,趁年輕!對不對?你不趁年輕,老的時候視力不佳、體力不佳,那麼就很麻煩,就變成老而不修,叫做老不修,這樣就很麻煩了!所以,要有開大般若智慧,開大般若智慧就了解佛的心。對不對?所以智慧很重要的,有一個廣告是不是這樣講的?我不太會講話,但是我講話很實在,介紹你吃文殊智慧保肝丸,服用之後,去火葬場火化,你就知道效果!(笑)對不對?服務電話0800-092-000,(笑)廣告打得這麼凶,實在是阿彌陀佛!廣告嘛!這個就是大智慧的重要。所以今天講了這個,對初學佛法來講很難,也很深!【此佛重伸自己所說,歇即菩提之意。】就是菩提皆因緣而顯,非因緣而生,你一定要很正確的觀念。 好!底下,【丑二 迭拂諸情令盡】 經文:【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解釋一下:若說有菩提心而生,有這樣的觀念,有生滅之心而滅去,如果你認為,有一顆菩提心生出來,有生滅心把它滅去、滅掉,注意!此但凡情生滅之見,這個是凡情生滅之見,有一種東西生,有一種東西滅,諸位!這個仍然是生滅,非真菩提心。看就知道啊,菩提心生,生滅之心滅,那個最後一個字不就是生滅嗎?菩提心“生”,你看那個生字,生滅心“滅”,這個還不是生滅嗎?如果你認為有一顆菩提心生了,我把生滅之心滅掉了,此但凡情生滅之見,還是生滅,非真正的不生滅的菩提心。 【承上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不可作菩提心生想。以菩提真心,元是本有,但由了因之所了,】“了”就是顯,了因就是修行,是透過修行顯出這個菩提心。【不是生因之所生。】不是任何。。。菩提心可以生出來,不是任何生因之所生,就是因為菩提心本來就是無生,不是任何生因而生出菩提心的。所以,【向被狂性所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所以我前雲;看633頁,【故我前雲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上句三緣斷故,亦不可作生滅心滅想,】為什麼?【以無明狂性,乃屬本空,三種能緣分別之心,是枝末無明,雖言斷故,實無所滅。若說有菩提心生,有生滅心滅,此但是凡情生滅之見,非真菩提之心。】不是真正的菩提之心。 633頁,中間經文:【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這個連博士都看不懂!所以,佛從如來藏性流露出來的文字,全部都是心性的東西,這個沒有悟就完全看不懂! 滅生俱盡,這個“滅”,是指前面的生滅心滅,把生滅心滅掉的那個滅;這個“生”,是指前面所講的菩提心生那個生。生滅心滅,菩提心生,這個時候,一個滅一個生,俱盡,同時放下,此時名為無功用道,無功用道。但是若有自然,如果還有:“我自然無功用道”的這種觀念,如是則明,如是則明就是:如是有自然無功用道之心分明,所謂無功用道,自然心生,“我自然無功用道。”這個心產生。如果有這種觀念,對那個生滅心滅,對前面這生滅心滅來講,菩提心生、生滅之心滅來講,叫做對生滅心滅來講,此自然無功用道還是生滅法。 再講一遍:滅生俱盡,生滅心滅,菩提心生,這樣子二個統統把它滅掉,這個時候,我們叫做無功用道;但是這個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果還有說:“我擁有自然入於無功用道的功夫。”如是則明自然心生,如是則明就是分明,我還很清楚的,有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生,叫如是則明自然心生,這連接起來的意思就是說:如是,還很分明、清清楚楚的所謂的無功用道,這個自然無功用道,這能用功的心產生,那麼這個時候,對前面所講的生滅心滅,此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一生,這個對前面的生滅心滅來講,這個無功用道自然心生,仍然是生滅心,這個還是生滅心。真正的不生滅心是:生當體即空,就是不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滅,生死、生滅當下就是體空。所以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這個用比較的,要入於無功用道是不可能的,無功用道是絕對的心性流露出來的,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所以你在生滅法以外,要找一個不生不滅,你永遠找不到菩提。你要是說:我今天很煩惱很煩惱,我要離開這個環境,去找另外一個沒煩惱的地方!諸位!那個沒有煩惱的地方還是煩惱,只是稍微輕一點而已,沒有辦法徹底減輕痛苦。如果你在最煩惱的這個時刻,你懂得把執著放下、把煩惱放下、把分別心放下、把顛倒心放下,生滅當體即空,心性自然就顯,解脫的心就顯現出來,而沒有解脫的觀念。 好!看注解,【首句滅字,即生滅心滅;生字,即菩提心生,此但生滅;】意思就是說:還是一種生滅,此但生滅,這個還是一種生滅。【亦復俱滅,】這個生滅怎麼樣?亦復俱滅,菩提心生,生滅心滅,這個仍然是生滅,現在把這二個統統滅掉。【盡即滅也。而至無功用道,】這個時候,也不可以作自然無功用道之心生而想,【亦不可作自然想,】就是也不可以作我很自然的進入無功用道之心;“想”就是生,跑出這種觀念來。若有自然無功用道之心生,(【若有自然,】)【亦成對待。如是指上句,】如是指上面這一句。【若如是有自然,】無功用道之心,【則分明自然心生,】很清楚的、很分明的,自然無功用道的心產生。【對彼生滅心滅,】就是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即此自然,】)【亦是生滅之心,非真無功用道。】諸位!真正的無功用道是絕對,不是對生滅而跑出一個不生不滅,這是錯誤的、這是二分法,等同說不是生滅的因緣法,就是外道的自然無因。所以這個真正無功用道,是當體即空,了悟生滅當下就是不生不滅,這個是真正無功用道。【何以故?非絕待故。】為什麼?它不是絕對。所以什麼是佛?絕對的自在,絕對的平等,絕對的解脫,絕對的智慧。佛,什麼統統絕對,絕對的慈悲,絕對的喜捨,沒有任何的能所,就是佛的心性,才是真如自性。非絕待故,絕待才是佛,非絕待就是相待。【此中道理,更覺難明,故下以喻顯之。】 那麼,這一段看633頁中間這個經文,師父再徹底貫串一遍,你看看能不能體悟? 第一個,“滅”生俱盡——生滅心滅,這個“滅”,第一個“滅”字——生滅心滅;第二個,“生”——菩提心生,這二個統統把它滅掉,俱盡:統統滅掉,此時名為無功用道;但是,若還有“我自然入於無功用道”這種觀念,如是則非常清楚的,所謂的自然無功用道的心就產生了。那麼,對前面的生滅心滅來講,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仍然落於生滅,因為它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底下,看左邊的經文: 【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這一段要注意,很注意聽! 無生滅者是指什麼?這個“生”就是菩提心生,“滅”是指生滅心滅,無菩提心生,也沒有生滅的心滅,這個就是前面講的:滅生俱盡;當然這個不是指本性的不生滅。這前面不是說:滅生俱盡嗎?滅生俱盡,在前面這一段,他把它引用四個字來解決,“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這一段,他用這個滅生俱盡,往左邊移就是:無生滅者,沒有菩提心生,也沒有生滅心滅,這個時候,滅生俱盡的時候(不是本性的真正不生滅),名為自然,如果你把它叫做無功用道的自然之心,用二分法,那麼你會很麻煩!就像世間人把它分為:非因緣就是非自然,不是和合性就是非和合性。就像世間人用二分法,怎麼樣二分法呢?把諸相雜和,成一體者,把諸相雜和,就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合在一體,叫做成一體者,名為和合性;因緣叫做和合性,因緣之和合性。怎麼樣?然後把非和合的就稱為本然性,本然就是我們稱為無功用道的本然性,而這個時候,誤認為這個時候就是真心。 所以,這一段經文再念一遍: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再慢慢的解釋一遍:無生滅者,就是指前面的滅生俱盡,沒有菩提心生,還有生滅心滅的那個時候,我們稱為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你如果用這樣的稱呼,注意!就會變成世間人把它二分法,一個是和合因緣性,一個是非和合的自然性,就變成這樣分了。好!諸相雜和成一體,諸相雜和,就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合成一體的,這個時候,我們稱它叫做因緣和合之性,就是和合的因緣性。這個時候,只要有諸相雜和成一體,這個時候,我們稱為因緣的和合性,這個就是二分法裡面的一種和合性。好!我們另外一種,如果不是因緣法、不是和合性的時候,怎麼樣?非,這個時候非和合性,二分法了,非和合性、非因緣法的時候,我們稱為無功用道的本然性。意思就是:此時非和合、非因緣法,我們稱為本然無功用道之不生滅心性,這個時候,誤認為非和合的非因緣法,把它誤認為這個時候就是真心,不知道說這個是從因緣的和合性跟非因緣,就是非和合的因緣性、非因緣法來分出來的,這個不是真心,因為它是二分法。一個是分因緣的和合性,一個是非和合,非和合就是非因緣,那就是所謂的自然。那麼非因緣法,就是所謂非和合性,稱為本然,那麼我們稱為本然,就是無功用道的本然的心性,所以,誤認為這個時候就是真心。所以因緣是和合,把它當作是妄;那麼非因緣,就把它誤認為這個時候已經是真,以此不生滅的真,把它當作這是不生滅的真心。就是說我們前面講的:因緣和合之性是妄,我們把非和合稱本然性,誤認為它是真心,就是用二分法劃開來。這一段,《講義》跟《義貫》是完全不同切入點。 好!看小字的,【此喻顯自然,】這個用比喻來顯這個自然性 。【亦是生滅之理。】亦是,也仍然是不離生滅。【首二句牒上。無生滅者:即牒滅生俱盡。名為自然者:即牒無功用道。下喻自然亦非真,猶此世間,諸相雜和,藥丸藥餅之類。成一體者,名和合性:喻生滅因緣法。對此和合,遂將非和合者,稱(即名也)本然性,】把和合稱為妄,把非和合誤認為是真,叫做稱本然性。【喻不生滅之真,此真乃對妄所立之真,】意思就是說:這個非和合是對和合所立的,知道嗎?非和合的真,是對和合所立的妄,知道嗎?妄。這個時候要顯出真了,此真乃是對妄所立的真,那麼,對立的,就不是真正的真心了。【非真菩提心。如下文偈雲:‘言妄顯諸真,】說妄是為了顯真,如果你還執著一個真,那就麻煩大了!所以在這裡特別連真心都要遣,才是真。【妄真同二妄。’】這個就是讓大家進入絕對的真,意思就是:這個真心不是對妄心來講的,是妄當體即空就是真,並不可以說,妄,另外跑出立一個真心,妄跟真來對立,這個絕對不是真,真心,如果是由妄心襯托出來的,這個真心仍然是妄。所以言妄心是為了顯種種的真心,如果你誤認為有一種真心,離開妄心而立一個真心,那麼,妄心跟真心統統叫做妄,意思就是:真心是絕對的存在。【是知無真可立,將欲立真,已非真真如性耳。】已非真:不是真正的真如自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要講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心,那麼,無論是本然、非本然;這個“非然”就是非本然,要放下。和合就是指因緣,非和合也要放下,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統統要放下。合然俱離,這個“合”是指上面,指和合、非和合;“然”是指本然、非本然,這二個字是包括了很廣。“合”是指上面的和合、非和合;“然”是指上面的本然、非本然,俱離,統統要遣,統統要放下。離合俱非,底下這個“合”字很重要,這個“合”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叫做離跟即統統非,就叫做遮照同時。這個“離”字包括前面,全部包括在內。這個“離”字就是離前面所講的: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統統要離,叫做雙遮義。那麼,離合俱非,這個“合”字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即心即佛那個即。注意!這個特別注意,這個“合”字跟前面的和合、非和合完全無關,就是即字,指離即俱非,這個“合”字就是即的意思,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這個是雙照義;俱非就是統統放下,俱非就是遮照同時。 再講一遍:離合俱非,就是“離”字跟“合”字統統放下,統統放下,俱非就是統統放下。這個離合俱非,“離”字是指上面的,離本然、非本然,離和合、非和合,這是雙遮義。這個“合”就是即,即於本然、非本然,即於和合、非和合,就是雙照,這個叫做俱非,俱非就是俱離,統統要放下。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好!再講一遍:如果要講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心,那麼,無論是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離,那個和合、非和合要離,然:本然、非本然要離,統統要離!底下,離合俱非,這個“離”字:全部要離,離,本然、非本然要離;這個“離”,和合、非和合也要離,叫做雙遮,就是止。這個離合俱非的“合”字就是即字,就是即本然、非本然,即和合、非和合,同時存在,叫做雙照,俱非:統統不是,也要統統放下!雙遮雙照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到這個時候進入絕對的狀態,叫做沒有戲論法。 【此極拂妄情。妄盡真顯。本然即自然,和合即因緣。首二句單遣,非即遣也。以非本然,遣本然;】本然,然後底下那個非本然,就是把它遣掉,以非本然而遣除本然,就是沒有本然這個名詞,本然當體即空,所以無論是本然、非本然。【以非和合,遣和合。】和合,還有非和合,用非和合來遣這個和合。【第三句,合然俱離,是雙遣,離亦遣也。合字,兼和合與不和合,俱遣乃遣第二句。然字,兼本然非本然,俱遣乃遣第一句。俱離,與下俱非皆當雙用。第四句離合俱非,離乃俱離之離,】第四句的離合俱非,這個“離”乃是俱離之離,統統要離,離合俱非。【合非和合之合,】這個“合”字,離合這個“合”字,非和合之合,上面已經解釋過了。這個合字乃是即字的意思,(【乃是即字之義,】)【即是不離也。】不離。【離和合非和合,】離【本然非本然,此雙遮也;】那個“合”字就是即,即就是不離。【合(即也)和合非和合,】即【本然非本然,】也就是說:不離和合、非和合,不離本然、非本然,【此雙照也。俱非,即遮照同時義,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此對第三句。】來講的,俱非,就是遮而照,照而遮,此是對第三句。【遣之又遣,更無可遣,諸情皆盡,情盡法真,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翻回來,師父從628頁一氣呵成,把它解釋一遍。 628頁,經文,看經文就好,師父就直接解釋。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這個狂性的因緣,有一天若得除滅,那麼這個菩提不狂性,就自然而出。你所謂的佛教所說的因緣、和外道所主張的自然無因論,窮究、研窮究到它最徹底的理論,就不會超過佛教所說的因緣,和外道所主張的無因自然論,或是自然無因論。理窮如是,這個道理窮究到最後必定是如是。 629頁,經文,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這個演若達多,頭本來從一出生,就是那麼自然的、好端端的存在,本來本自其然,本因時常自然的、好端端的一直自然存在。無然非自,無然就是若非如此自然的存在,就變成非自然了。佛反難雲:那麼何因緣故,就是何故,怖頭狂怖,妄失這個頭而狂奔妄走。 629頁,經文,若自然頭,若本自然之頭,借著照鏡子的因緣——因緣故狂,借著照鏡子的因緣,所以令心狂走,何不本來自然的頭,借照鏡的因緣,故讓他真正的失去這顆頭?這表示借著照鏡子的因緣,失去這個頭,這不是真正的因緣,它只是妄。 翻過來,630頁,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這個本來的頭,只是一時狂怖之心,無因妄出,頭非但無失,也從來絲毫沒有變易,則又何必借這個因緣,去找那顆頭回來呢? 630頁,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若說本來的狂性是自然存在的,那麼就應當常常有狂怖存在;那麼未狂之時,這個狂性到底潛藏在哪裡呢?所以這個狂不出於自然,一定有個因緣的。 631頁,中間,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於自然,就一定狂是出於因緣法,那麼有何因緣而狂走?但是我們知道,頭本來就無妄,無妄就是本真,頭並沒有增減,也不是因緣法,無增無減就是無妄,無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非因緣法。所以頭本無妄,則狂非因緣,為什麼?有妄才叫做因緣。是不是?何為狂奔而走呢?實在是毫無意義! 631頁,若悟本頭,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頭,知真之本有,識知狂走,識知彼狂走之性相,根本跟頭的有無實在是不相關,因為頭本來就存在。所以,識知狂走就是達妄本空,無明這個妄動本來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若悟了本有之頭,知真本有,了解識知狂走,達妄本空,這個時候,生滅因緣,增減、能所的因緣法,跟外道的無因的自然論,統統叫做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就是菩提心。 632頁,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若說有菩提心而生,有生滅之心而滅去,此但是凡情生滅之見,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633頁,滅生俱盡,生滅的心滅;生:菩提心生,這個時候,把生滅心滅、菩提心生二個統統滅,此時一般人認為這個叫做無功用道;但是如果你還有“我自然入於無功用道”這種觀念存在,那麼很清楚的分明,我有這個無功用道的自然心生,那麼這樣的觀念,對彼生滅心滅來講,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一生,這個仍然是生滅,不是佛的菩提心,不生滅的菩提心。 633頁,倒數第四行,無生滅者,當滅生俱盡,沒有菩提心生,也沒有生滅心滅,這個通常名叫做自然無功用道的心,這樣的心,是誤解了佛教的真心,用二分法。為什麼?就像世間人用二分法,一個把它分和合因緣性,一個把它非和合,就叫做本然性。猶如世間人二分法,把和合性歸納成因緣,把不和合性歸納成本然。那麼,什麼叫做和合性呢?就像諸相雜和,二種不同東西合在一體,名叫做因緣和合性。轉過來講,用二分法來理解因緣的和合性,這個我們稱為妄的話;把它非和合性的本然性,又誤認為這個是真,用二分法的。因緣法叫做妄,那麼,非因緣法又誤認為真,這個不是真正的不生滅的真心,稱本然性。要怎麼樣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呢? 翻過來,634頁,要怎麼樣真正的菩提心生呢?如果要講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心生,那麼,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離,上面的和合、非和合要離;上面講的本然、非本然也要離。離合俱非,講到離跟合,其實是不對的,離就是離於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不對。即,這個“合”就是即,即,即於本然、非本然,即於和合、非和合,也不對!為什麼?二個統統要放下,俱離。到了這個時候,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要離;到這個時候,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要即,這個即跟離統統不對,因為這個也不是菩提心生。所以菩提心,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心生,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全部離,合然俱離,離合俱非,到這一句的時候,方名無戲論法,這個才是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心生出來。 聽得懂嗎?好!程度很好,非常好!我都怕大家聽不懂,既然大家都點頭,這樣很好! 635頁,【丑三 直斥耽著戲論】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 這一句話,也算是責備,也算是鼓勵,就是你修行的方法要對,要不然菩提涅槃太遙遠了,方法不對就沒辦法了! 【阿難前雲:‘不歷僧祗獲法身。\’此佛謂曰:‘菩提涅槃,尚在遙遠。’以阿難倒想】顛倒之想叫做倒想。【雖銷,細惑全在,】思惑,還有界外的無明,細惑全在。【故於無上菩提,無余涅槃,尚在遙遠。斷雲:】佛斷定了:【非汝歷劫,辛勤勞苦,所能修證。】為什麼?狂心不歇,沒有辦法。【如是與佛前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豈不有乖前後乎?當知前者,能捨戲論,何藉劬勞,何須歷劫,今以阿難,戲論未捐,縱經塵劫,斷定難成,下則明言以告之。】 【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祗益戲論。】 這一段特別的重要,就是把佛法當作學術來研究,而不履行、實踐佛的教法,是沒有用的!嘴巴一直講:放下、要慈悲。可是就不照著做;“要精進啊!”,卻懶惰。聽經聞法趕時髦:大家都來聽,我也來湊湊熱鬧,我來種種善根!從來就不是腳踏實地的去修行——說放下,他就真的全部放下;說不執著,就真的不執著;說無诤,就真的無诤;說不計較、不比較,就真正的不計較,也過著不比較的日子,這個是佛的好弟子,說了就真的去實踐、去做。要不然就像佛講的這個: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這個十二部經是十二種分類,十二種分類。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祗益戲論。 諸位!翻開《表解》七四頁,十二部經,簡單來看一下,我們在《十四講表》也講過了。這十二部經就是十二種分類,不是說所有大藏經只有十二本經,不是這個意思。十二部,“部”就是分類,大藏經把它分類,就是分成十二部。 一、 叫做長行,這個就經文的體裁來講的,這經文寫得很長。謂經文中,直宣說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數長故。叫做長行文。 第二、叫做重頌,重頌就是宣說於上,長行文講完了,用偈頌再講一遍。所以,更以偈頌結之,就是以偈,宣說於上,就是在前面長行文講完了,後面用重頌,再一次的用偈頌來講這個長行文,既宣說於上,更以偈頌結之。 第三、叫做授記,佛於菩薩、緣覺等,授與未來懸說之教。那麼,這個授記,小乘沒有,小乘沒有授記這個,小乘只有九部,大乘有十二部。 第四、叫做孤起,這個孤起叫做孤起頌,跟前面的重頌不一樣,前面的重頌是長行文講完了,再一次的依據長行文的義理,再重新頌一遍,這個重頌字句很工整的。第四、叫做孤起頌,無關於前面的長行文,叫做孤起,單獨而起的偈頌叫做孤起頌。這十二部經中有伽陀跟祇夜二者,皆是偈語之體。然祇夜為重說前面之經文而結以偈文,那麼就是重頌,故約重頌。伽陀則不然,為單結之偈文,這單結就是跟前面的長行文義理無關,單獨起來的偈頌,所以這個叫做孤起頌。所以孤起意思就是跟長行文無關,單獨而起的偈頌。 第五、叫做自說,無問而自說,如《彌陀經》等。諸位!小乘沒有,小乘沒有無問而自說。所以前面,授記,小乘沒有;無問自說,小乘也沒有。 第六、叫做因緣,什曰:“力強為因,力弱而緣。”僧肇法師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相假,就是因緣要互相假借才有辦法,因相假就是要因緣相借力,借力使力,然後才能成立。這個叫做因緣法,所以佛常常講因緣。 第七、叫做譬喻,佛講了很多的譬喻。以已知之法,然後怎麼樣?顯未知之法,這個叫做譬喻。 第八、本事,謂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顯揚聖教論》裡面講:“本事有謂,如來說聖弟子前世等事”。佛陀的弟子等等,宣說聖弟子前世等事,叫做本事。就是佛弟子菩薩、聲聞,過去世到底做什麼行業,本事。 第九、叫做本生,如來說昔為菩薩時所行的,行業之經文。就是佛陀常常講:以前前世是什麼、無量億劫前是什麼。 第十、叫做方廣,方廣是小乘也沒有。所以小乘沒有三種:沒有授記、沒有無問自說、也沒有大方廣。那麼,方廣遍十方,既深且廣,當然就是大乘經典了。所以方廣是大乘經典的別名,小乘當然沒有了。大乘經之通名也。什麼叫做方、方廣?“方”是遍十方,“廣”:周沙界之廣,遍十方、周沙法界之廣。 第十一、未曾有,記佛菩薩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事。與說種種不思議之法。未曾有。 第十二、議論,經文中設問答,問跟答,一問一答。而辨明諸法性相之處,名為議論經。叫做議論。 所以這個長行,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自說,就是無問自說;六就是因緣;七、譬喻;第八、本事;九、叫做本生;第十、叫做大方廣,簡稱方廣;第十一、叫做未曾有,就是記佛菩薩不可思議的事情;那麼第十二、叫做議論,就是論辨性相,諸法的性相。好!簡單介紹一下。 好!翻回來635頁,【此出其難成極果之所以。雖復憶持下,以阿難多聞第一,非惟能聞,復能憶持不失,又非惟憶持我一佛所說,亦能憶持十方如來所說,十二部經;】也就是這是一句一句的偈頌,【即:長行、重頌、並授記,】這個是第一頌。【孤起、無問而自說,】這是第二個偈頌。【因緣、譬喻、及本事,】第三。【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部,】後來的人把它連接,用七個字七個字讓你好背,那麼就把十二部經典很容易的背起來了。好!十二部經,即;諸位!把筆拿起來,長行,標號一,這是從文章的體裁來講的。二、重頌,也是從文章的體裁,它是重復的跟這個長行文再頌一遍。第三、並授記,小乘沒有授記。第四、叫做孤起頌,孤起無問而自說,標號四;前面並授記,授記,標號三,這個孤起,標號四;無問而自說,標號五,叫做孤起無問而自說。剛剛已經有解釋了孤起頌,跟長行文無關,單獨而起的偈頌。底下,因緣譬喻及本事,因緣,標號六;譬喻,標號七;及本事,標號八,因緣譬喻及本事,整個就是三部了,十二部的三部。本生方廣未曾有,本生,標號九;方廣,標號十,這個也是小乘沒有的,未曾有,標號十一。底下,論議俱成十二部,論議,標號十二,十二。所以那個方廣的第十,小乘也沒有。好!我再念一遍: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部。【小乘九部,大唯三。】大唯三,就是說:大有加三部的意思。整個經典分成三種體裁,叫做大唯三,再分為九類,不是說大乘只有三部,不是這個意思。意思就是說:大乘的經典分長行、重頌跟孤起頌,意思就是:整個經典分為此三種體裁,再分為九類。那麼,小乘九部的意思就是:十二部中,除了授記、無問自說、方廣,大乘有這三種,小乘沒有。所以小乘九部,就是除去授記、除去無問自說、除去方廣,就是小乘九部。大唯三是指它的這個經典分為三種體裁,那麼三種體裁就是:長行、重頌跟孤起頌,叫大唯三,長行文、重頌、還有孤起頌,大唯三。【清淨妙理:指大乘三部,清淨實相妙理,圓頓法門,如恆河沙。喻雖復聞持之多,不肯從聞、思、修,祗是資益戲論,】只是戲論而已,【所以難成極果。】 636頁,【丑四 現證戲論無功】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就是摩登伽女之難。你雖談說這個種種的因緣和自然,也非常的決定明了,人間都稱你阿難多聞第一,這只是博得一個虛名,對生死沒有幫助的。所以,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前三句即祗益戲論,博得多聞之名,雖積劫(即歷劫)多聞熏習,非有真修,】所以這個修行,真修是很重要的,說放下,你的心就是真的放下,不要碰到什麼事情又假借種種的理由,又自己放不下:是因為因為怎麼樣,所以我放不下!我因為因為怎麼樣,所以我才這樣子。不必這樣子! 日本有一個禅師,已經大徹悟了,大徹悟了;這是一段公案。大徹悟的時候,有一天,他這個道場外面,突然人家抱了一個剛出生的小孩來,哇哇在哭,一看,他(師)就把他抱起來去養,養。然後就開始閒言閒語了:哎呀!這個和尚怎麼樣子啊,不淨啊!然後又怎樣:哎呀!有孩子啊!大家都不曉得來龍去脈,大家都不曉得來龍去脈。然後他就去化緣這個奶粉。還沒有把這個孩子抱來的時候,竟然是哪裡,有一個小姐年輕,在家,肚子很大,一直一直大起來。。。一直大起來!一直大起來的時候,她媽媽就逼問她,說:你這個孩子是誰的?一下子跟外面的年輕人有了,她不敢講,她就隨便講:某某禅師!哇!她的某某禅師是爸爸、媽媽最尊敬的,啊!他對我女兒這樣子,還生了一個!她的父母親就跑去興師問罪,要去興師問罪。興師問罪的時候,這個禅師就一直聽他一直講、一直罵、一直批評,這個禅師說:喔!是這樣子喔?就回答說:喔!是這樣子喔?父母親一直罵,出家人怎麼樣啦,一直批評。罵,那禅師就:喔!是這樣子喔?也沒有任何解釋,他也是繼續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這個孩子因為吃奶,禅師本身是男眾,也沒有奶,就到處去跟人家化緣,化緣這個牛奶,小朋友、小孩子、嬰兒能吃的東西,就化緣。。。去化緣的時候,人家就:哼!瞧不起:生了一個就很可惡了,還給我化緣!人家都不理他,然後到處的譏笑、諷刺,然後這個禅師就說:喔!是這樣子喔?他什麼都沒有回答,又把孩子抱回來,有多少就慢慢養。。。經過了一、二年,這個女孩子看到這個禅師是一直很難過,因為這個不是他,然後嫁禍給這個禅師,這個女孩子自己心過意不去。過意不去的時候,就去跟她爸爸、媽媽講,說:爸爸、媽媽!其實這個不是禅師的!說:啊?不是禅師的?那是誰的?她說:是市場、菜市場一個賣魚的年輕人的,我是真的跟他有的,因為你們太嚴格了,我想找一個人來頂罪,因為出家人最無诤。說:哎呀!你這個死丫頭,害死爸爸、媽媽,那個禅師是爸爸、媽媽最尊敬的!就趕快拉著那個女兒,到寺廟去跪啊、拜啊,跟禅師求忏悔,禅師聽到一直忏悔很虔誠,就說:喔!是這樣子喔?然後趕快把這個孩子抱回去,就什麼都沒有回答,“喔!是這樣子喔?”抱回去。然後這個年輕的夫妻一直很過意不去, 她的爸爸一直對不起自己的上人,為什麼污蔑上人?就搬了很多的供養,然後發動他們那邊的信徒,說:這個是個聖人,他受到委屈,什麼統統不解釋,我們要去供養他!搬了很多的飲食,然後要發心籌錢,要把它翻新的。這個事情,就直接來到大殿,禅師正在打坐,他講了很久,跪著表示很忏悔,誤解了上人、禅師,然後禅師睜開眼睛說;因為他報告完了,他(師)說:喔!是這樣子喔?這個公案,我們看了就是很驚訝,就是一個真正悟道的人,他是完全沒有什麼事情,你無論對他任何的侮辱,當一個人受到真正委屈、冤枉的時候,他一句都不解釋;他受到很大的供養跟榮耀的時候,他一句也不講!為什麼?這不關他的生死的事情。這是我看了這個公案、禅師裡面,很讓人感動的一段,非常讓人感動的!就是一個真正悟道的禅師,他連談他都不談,受盡一切的侮辱,不解釋;受盡一切的供養、贊歎、建道場,他連動念都沒有,因為這個不關他的生死的事情。是不是?可見一個人的修持,可以照他的侮辱、委屈,或者面對一切的贊歎,乃至一切的供養,因為這個禅師是大悟的人,都能如此的心情,這就是真正的解脫的人,解脫的人。 前三句只益戲論,博得多聞之名,雖積劫(歷劫)多聞熏習,非有真修,【徒聞無功,所以不能免離摩登伽女,YIN術所加之難。】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YIN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干枯,令汝解脫?】 又何必要等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YIN火頓歇。摩登伽女本來是YIN女,YIN火頓歇,得阿那含,阿那含就是三果,哇!這個YIN女一下子聽佛言說,竟然證三果阿羅漢!所以我告訴你:你不能瞧不起妓女,這一跳,比阿難更厲害,阿難才證初果啊;這個YIN女,就是妓女,聞佛說法,一下子立刻證三果阿羅漢!在這裡也跟大家勉勵一下,勉勵一下就是說:如果是男眾、女眾,你覺得說這個YIN欲心太難控制了,慢慢等,等因緣,稍微控制一下,怎麼樣?如果聽經聞法,這一下子,三果就現前了!但是,一般人沒有碰到佛,可能很難,這個摩登伽女也是示現的。對不對?我們一下證三果,那當然就是像芒果啦、蘋果啦、百香果啦,就會准備三種水果,(笑),三種水果。我們大概很難像這樣,一下子證阿那含,哇!開什麼玩笑?是不是?以前佛在世的時候,這個證果像跟吃飯一樣的簡單,真的!證果跟吃飯一樣,一吃飯就好幾個證果了,一吃飯又好幾個證果了。於我法中,成精進林,這個“林”就表示證果很多,精進林,愛河干枯,令汝解脫。 【此二段舉事驗證。何須即反顯多聞無功,若多聞有功,何須待我楞嚴神咒之力,使摩登伽心中,YIN火頓歇,】所以,這個楞嚴咒,諸位!要好好的誦,所以上完《楞嚴經》,誦個楞嚴咒是挺重要的!【使汝阿難,如從夢覺,方脫YIN難。YIN火者,YIN欲屬火,凡多YIN之人,相火必旺,】相火就是外貌,相火必旺。是不是?【YIN心一動,YIN火便熾。摩登伽宿為YIN女,YIN火更旺。】旺就是燒不退,【頓歇者,以正咒能破邪思,邪思頓息,故YIN火頓歇,頓斷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此雲不來,再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於我法中,成精進林者:在我佛法之中;成為精進林,林是喻其進速,】就是進步非常神速,剎那之間就開悟證果!【而證之多也。不從初二果階級,頓證三果,】哇!這個速度真是快!想起來實在是羨慕,在座諸位!你有沒有想過?今天如果你跟佛在世,早就什麼果統統證了,不必坐在這裡辛勤勞苦,對不對?佛在世的時候可惜沒有碰到;不過末法時期還碰到師父,還算不錯!對不對?還有這個因緣嘛!佛在世失去的這個因緣,二千五百年後,還有楞嚴大法這個因緣,不錯不錯,大家要好好的珍惜,一堂課都不能缺席,說不定頓證三果,很難講!【故以稱焉。】 【愛河干枯者:愛為生死本,因愛則有欲,因欲則受生,因生必有死,愛欲溺人,故喻如河。YIN火頓歇,愛欲便斷,得超欲界,故曰愛河干枯,令汝解脫YIN難也。阿難固是大權示現,登伽亦是逢場作戲,】摩登伽女!對不對?這摩登伽女最好記了,你把它記:摩登番茄女,到死都會記得,我們《楞嚴經》講的:摩登番茄女!摩登伽女!【一以見多聞之無功,一以顯神咒之有力,而登伽YIN火頓歇,顯咒力能除障;得阿那含,顯咒力能成益也。】 【丑五 正勸勤修無漏】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諸位!這一句特別重要,就告訴你要在哪裡下手?而且千萬要記住佛的話:是故阿難,你雖歷劫;還不是修一天、二天啊,歷劫啊!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秘,第一個秘:非口所說、非口所宣;密,第二個密字:非心所測。第一個,不是嘴巴能講;第二個,不是心所測,第二個密就是不可思議。如來秘密,如來秘:就是非口所宣;第二個密:非心所測,這個妙嚴:妙莊嚴。如果你歷劫憶持如來,這樣子聞而不修,聞如來的秘密妙嚴正法,也不如一天,不如一天喔,怎麼樣?修無漏業。是什麼叫無漏業?圓頓佛果的無漏業,圓頓佛果,就是下手是不生滅的根性,你要記住這個。修無漏業不是那個無漏業,是圓頓佛果的無漏業啊,因地心就是果地覺的無漏業。諸位!如何進趣無漏業呢?就是跟六祖講的一樣: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意思就是哲學家講的: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愛恨交織一定會毀掉自己的!佛陀告訴我們:心靈的污染就是最可怕的,很可怕的!因為他染污了自己的清淨心。就像鐵之生銹,佛有譬喻:鐵的生銹腐蝕自己;心靈的污染,也是腐蝕自己的清淨心。所以諸位!這個愛、憎愛,是一切痛苦的開始。六祖也是講:不思善、不思惡,就這麼時,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世間的二分法你要放下,愛跟恨放下,善跟惡要放下,是跟非;有是非,但是一定還是要放下,本性無故,因為本性本來就沒有這一些,著就是不對,執著就是不對。所以在座諸位!一定要聽佛的話,你過去恨哪一個眾生,你記住,用最短的時間,乃至今天聽了以後,從現在,乃至於明天,見到你的仇恨的人,統統放下,一筆勾銷!再來,這個愛會比較困難,寬恕一個人比較容易。這個夫妻之間的感情和愛欲,這個非常困難!或者是朋友、父母、子女,這個愛是很難斷的,諸位!真的沒有辦法,很難!這個愛欲包括親情、包括男女,包括情執,這個愛欲包括的范圍很大,包括世間的貪。所以你要寬恕一個人,恨,這個容易;但是這個愛,執取相,這個非常難!所以,你今天雖然是學佛,譬如說你現在正在談戀愛,假設說,男的談戀愛,諸位!你現在也有女朋友了,你說那一剎那之間,要把你的愛人、你所欣賞的人,要從心中喔,從心中除掉,諸位!沒有辦法,這個需要時間,“叫我如何不想她”,很難!所以常常講:I miss you so much.這一講起來,美國人更熱情,美國人熱情如火:I want you.Ineed you.I love you.這美國人一講起來很震撼的:我要你、我需要你、我愛你!糾纏至死,這個難,這個是非常難的,這個騙不了人的!所以諸位!你這個愛,父母親、子女的愛、男女的欲愛、對世間名利的欲愛,你一定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常常觀想火葬場的那個時刻,一定要這樣子觀想,一定要用正確的眼光。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火化觀,火燒。在《阿含經》裡面講:凡是所愛的東西,你一定要觀想放一把火燒掉,你最愛的名牌,放一把火燒掉是什麼?焦黑啊,沒有名牌。你那個愛人死了以後,放一把火燒掉,咦!變成火灰!諸位!這個愛欲就慢慢慢慢的干枯,生死就會了,你就有辦法解決。 所以這個,多少的年輕人寫信來問師父,他說:我實在不知道怎麼斷這個情,真的不知道如何斷這個欲,我統統知道四大無我,知道不淨觀、苦觀、空觀,可是遇到那個欲,就是沒轍,就是沒有辦法!有一對年輕的夫妻,他爸爸、媽媽有一天往生了,車禍同時往生,很難過,非常難過,來到師父這裡,我就告訴他:你七七四十九天要好好的做功德!怎麼樣?吃素,可以嗎?可以!做功德行不行?行!你看你們的經濟能力,我們出家人不跟人家談這個,怎麼做功德啊、印經典啊!最後:七七四十九天要斷YIN。他一聽到這個:師父!這沒有辦法!父母親死了,四十九天斷YIN,年輕人說:師父!這個沒有辦法!我說:你很老實,你很誠實的人,你非常的誠實,你面對自己的愛欲,仍然敢勇於說沒有辦法!所以這個愛,它需要時間克制一下,時間慢慢慢慢。。。為什麼?他出家有這個好處,他就是今年不碰、明年不碰,三年、五年、十年,他就會慢慢慢慢的他就會淡。所以現在,諸位!沒有男女關系的人是福報很大的!如果你這個家庭,為了維護這個家庭,那麼,不要觀想這是樂事,要觀想如同嚼蠟,就像吃這個蠟燭一樣,索然無味:我只是應付一下,我只是應付我的老婆,或者是應付一下我的老公。這個是很重要的心態,不是因為取樂而在一起,這個佛教裡面觀想:是為了我的責任,我為了我的家庭,我不得不這樣做!諸位!修行是心法,要不然的話就麻煩大了,很多搞到最後就會離婚!像受菩薩戒的人,一下子:我要斷這個愛欲!受菩薩戒,問的人最多是什麼問題?最多的問題就是說:師父啊!我受菩薩戒,我的媳婦,怎麼樣?生了,生孫子了,那我現在怎麼辦?我要煮葷給她吃啊!問最多的就是這個!我女兒生了以後,回到我的家,她剛好是怎麼樣?一、二個月以內要坐月子啊!你看,問這個問題啊,她還受菩薩戒,她是很苦惱很苦惱:這怎麼辦呢?所以我就告訴她:像有這種情形,我指引你、建議你,去那個坐月子中心。對不對?你用什麼給我女兒吃、用什麼給我媳婦;台灣有這個坐月子中心,知道嗎?媳婦事,不關我的事情,我只付錢就好!這個有一點逃避這個因果的法律;但是也很無奈!所以受菩薩戒的問的這個問題,是天天問、年年問、每一個月都問、人人問,問個不停,就是一直問這個問題。你受菩薩戒,我可以單刀直入跟你講:“煮葷的沒關系”?那這個因果我來挑啊!是不是?我什麼時候也沒有這樣講。台灣的佛教,為了這個事情,比丘跟比丘分成二派,有一些在家居士去受菩薩戒,這一群的法師就告訴她:為了家庭圓滿,你一定要開緣,要煮給女兒吃,煮葷,你受菩薩戒可以煮,也可以怎麼樣?煮給媳婦吃,不打緊,佛法,世法出世法,本來無二法。這個比丘講的、戒師講的,實在也很有道理。另外一群的比丘、戒師;又受戒了,又跟這一派的,持戒非常精嚴:你今天既然來受菩薩戒,寧死不犯戒!知道嗎?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戒在人在,戒亡人亡!講的。。。這樣講也沒錯啊,於是就:持!持!再來聽這個法師講,還是開緣好;再來聽這一群戒師講,還是持戒好,還是不要煮,就算女兒、媳婦餓死也不管了!我告訴你:這個問題問到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指我啦,很煩,太多了,重復又重復,今天問、明天問、今年問、明年問、每天都問,我以後要寫一份:一函遍覆,就是我這一封信,有問這個問題,統統寄出去!對不對?自己想辦法!對不對?做一個比丘的,隨隨便便就講:“你一定持”嗎?一定持,家庭分裂啊,我就是不煮給你吃啊!媳婦或者是女兒,那怎麼辦?要坐月子啊!所以我建議她去坐月子中心,我沒有罪,你出錢就好,你觀想出錢是給她去吃素的,你管她吃什麼!與我無關。不然真的沒有辦法解答!是不是?所以這個要自己衡量。如果是我真的是受菩薩戒,煮給媳婦。。。或者是不煮給媳婦吃,家庭不圓滿;不煮給女兒吃,家庭也不圓滿、老公也生氣,鬧到婚姻快離婚了,就這樣!不然怎麼辦?你以為法師紅包好收喔?好難啊,很難啊,這個,你請任何一個法師來,他根本就不會回答,你回答這個也是死路一條,你回答這個也是死路一條,根本沒有辦法回答嘛,到底是要煮還是不煮?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到最後,干脆去擲杯筊問佛祖了,不然怎麼辦?為了家庭圓滿,也對啊,要不然離婚啊!真的很嚴重的,你不曉得碰到那種很嚴重的家庭,因為煮素食,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有時候碰到那個不講道理的,不是你想像的可怕,是很可怕的!真的!離婚都有可能!所以看你要持戒,還是要用菩薩的心腸,圓滿整個家庭?對不對?後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所以師父已經講了:法無定法,有時候,佛教的智慧跟慈悲,真的沒有辦法解決!為什麼?因為它有時空性的不同,時間跟空間性的不同。所以這個叫做法無定法,所以我們今天講的就是師父的苦衷。所以拜托大家,不要再問這個問題了,真的!一直問、重復的問。 底下,【是戲論無功之故。阿難多聞,非是一生,故曰,汝雖經歷多劫,有聞持之力,能憶持如來,秘密妙嚴;無上之法,非口所宣曰秘,非心所測曰密。此二字即不思議,清淨妙理,莊嚴一乘,即《法華》之大白牛車,張設幰蓋,】幰蓋就是車幔。【眾寶嚴飾。縱能憶持,人間只是稱汝多聞第一,未全道力,汝所自知。】 【不如一日,修無漏業者:此無漏業,不可作二乘所修解,當指圓頓修法,】因為這個《楞嚴經》是圓頓大法。【與前後文,要相照應。】638頁,第一行,【以多聞不及修習,】就是要去實踐,你知道嗎?修行就是要去實踐,說放下就真的放下;說好好念佛,就一心一意,全心就是佛。【故曰不如一日,狂心頓歇,不隨世間、業果、眾生,三種而起分別之心,此即背塵合覺,逆彼無始生死欲流,故得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憎愛是二種苦因,生死是二種苦果。憎愛不必別作他解,即是異見成憎,同想成愛。若能不隨分別,則塵既不緣,憎愛何自而生?苦因既斷,苦果自離,此即修無漏業,示多聞人,就路還家之法,不出流而聞塵,但逆流而照性。】不出流,這個心不往外緣的意思,不外流而聞外面的聲塵。但逆流而照性,就是觀照不生不滅的心性。【即下文偈雲:‘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意思就是說:你要持佛之佛語,與其你持佛之佛語,不如你反觀你的自性,何不反聞聞自性?第一個“聞”就是反聞,第二個“聞”就是自性。你將要聞持,聽聞那個佛所講的法,何不反聞聞你的自性?佛講的法是外塵,你現在用的要你的自性。【正與此文相合也。】 638頁,經文,【丑六 更舉劣機激責】 【如摩登伽,宿為YIN女,由咒神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摩登伽女後來變成比丘尼。 【此舉登伽,以激阿難。宿為YIN女,三障具足:YIN心煩惱障也;宿世YIN習業障也;現受女身報障也。由仗楞嚴神咒威力,銷其愛欲,即YIN火頓歇,愛河干枯,而煩惱障已除。法中者,在佛法之中,成精進林,而業障亦斷。名性比丘尼,列僧寶數,則報障已轉。】所以真正發心出家剃度,他的業就一定會轉;我指的是真,不是賴佛偷生,不是現一個僧相,混日子的那一種比丘。我們講的是說真的發心,要修行了生死的、發大菩提心的,只要一現僧相,他就轉變,轉變了!所以我去排紫微斗數,說我一定活不過四十九歲,五十歲那個是死劫,師父啦!就說我五十歲那個是死劫,沒有辦法,絕對沒有辦法躲過,沒有辦法!除非這個人做極大極大的功德,才有辦法轉過來,就是這個是出生他就四十九、五十,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劫數,這紫微斗數排下去,叫做死劫;本來你們師父應該死的,(師父指自己)死劫。還好,今年算一算,我臉看不出五十,但是實際是五十多。所以,這個劫算是躲過了,躲過了。這個也要勸勸大家就是說,還是要做大功德,多多念佛、多多誦經、放生、吃素,要好好的護持正法、聽經聞法,你有任何的業障,乃至於有生命的危險,佛菩薩會加被我們的,做得讓佛菩薩真的很感動。可能我也真的很認真的在做,可能那時候四十九歲、五十歲,可能有龍天護法就說:哎呀!這個還要再講一次《楞嚴經》,不可以讓他死!可能也是宿世做了一些善事,或者是說放了很多生,師父也放了很多生,也弘揚了正法,救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當然,這是在事相上講的啦!所以這個報障已轉,可能是這樣子啦!要不然我的命盤是四十九歲、五十,而且是死劫,而且一定要死。【此文具有四悉檀利益:】一、【親聞神咒,驅邪歸正,即世界悉檀,】這“悉檀”就是一切成就的意思。【得歡喜益;法中為尼,精進修行,即為人悉檀,得生善益;銷其愛欲,即對治悉檀,得滅惡益;頓證阿那含,則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這四悉檀以前就講過了。 639頁,【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解釋一下,說:這個羅睺羅的母親,就是耶輸陀羅;這《法華經》中,耶輸陀羅後來授記為具足千萬光明如來,叫做耶輸陀羅,佛未出家的同修。這個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這個貪愛,就包括一切的名啊、利啊、男女,包括情執。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尚留觀聽,這個“觀”就是見,“聽”就是聞,就是為什麼還停留在見聞覺知的分別心?尚留觀聽之分別心,為什麼還停留在見聞覺知這顆分別心、意識的分別心?為什麼不用不生滅法的圓修圓頓法,而直趣無上的佛果?佛陀是這樣的勉勵。人家女流之輩耶輸陀羅,對不對?還有那個摩登伽女,都是怎麼樣?耶輸陀羅已經證四果阿羅漢了,人家摩登伽女證三果阿羅漢,而你呢?阿難呢?你是大丈夫啊!是不是?勉勵,佛勉勵一下阿難。 底下,【羅睺羅,是佛之子,非是欲愛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雲覆障。耶輸陀羅譯雲名稱,是女中有名稱者,是佛之妻。佛為太子時,十七歲結婚,但是無情夫妻,並未同房。太子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佛,耶輸陀羅,同佛姨母,】佛之姨母。【發心出家。】所以大乘佛教有時候讓人很難去理解,為什麼?沒有夫妻之行,為什麼會有兒子呢?是不是?所以這個就是大乘佛教,很多讓人家打問號、懷疑的地方,解釋不通。最主要顯示說佛是清淨的、是不可思議的,成就佛道,他本身修無量劫來;所以,有的經典記載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俗家的時候,因為沒有夫妻之行,他為了有兒子,有向上蒼祈禱,他想要出家,所以佛陀用手指頭指著這個耶輸陀羅的肚子,從此以後就懷孕了。也是神話。有什麼辦法呢?大乘佛教很多都是解釋起來連大乘法師解釋起來都搖頭,都搖頭!有一個法師,他解釋,就是講經講得很熱衷,很熱衷,就說:人壽在八萬歲的時候,減壽減到二萬歲的時候;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一百歲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降生。這個時候人類的苦很多,五濁惡世,一直減一直減。換句話說:人壽到百歲的時候,就是一直減。然後講完的時候就問:你們有沒有問題?就有個醫生就舉手了,你有什麼問題?他說:師父!我們醫學上不是這樣講的,醫學上是說:以前醫藥不發達,人平均的歲數,只能活到四十歲、五十歲,因為那時候牙科不發達、咀嚼能力不夠,傳染病、瘟疫,所以那個時候戰爭;我們現在人類平均的壽命,以台灣來講是七十五歲。換句話說:在二、三千年前,平均的壽命,是不到四十歲、五十歲的,因為那時候傳染病、醫藥不發達。師父!人的壽命是愈來愈長的,您為什麼一直講說人的壽命是愈來愈短,每一百年減一歲?這一問,他是醫生啊,一問,他科學根據啊,一問,法師不會回答;我當時在場啊,法師不會回答,大乘法師。他說從二萬歲一直減,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一百歲;這底下的醫生一下子反駁過去,法師愣住了,連答都不會答!這大乘佛教,有讓大乘的法師困難的地方、困擾的地方,就是這樣,不會回答。意思就是:人類的壽命是愈來愈長,不是愈來愈短,師父!您講錯了!所以那個看佛經,師父那一天已經有講:要活看,不是死看。後來那時候我在,可是我們不敢回答。人家問說:慧律法師!這一句應該怎麼回答?要怎麼回答呢?如果你碰到這種,我說:很簡單啊,要活看啊!記得!每一百年減一歲是計算數目,計算長時間而已,是表法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是計算時間,不是人壽真的二萬歲,你要這樣講,經過久遠劫的演化,人壽大概到一百歲左右,五濁惡世就會出現,要這樣活的來回答。說:喔!那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你看看,不然不會回答。有一個人也是講得。。。大乘佛教的法師,也是講說:釋迦牟尼佛是從這右脅而生。每一個都是這樣,講。。。右脅而生。然後就也是個醫生,他說,舉手:師父啊!(師父舉起自己右手臂)這個右脅而生,這裡根本就不是產門,怎麼右脅而生呢?然後這大乘法師就說:佛神通不可思議,就是從這裡生啊,不要懷疑,佛有大神通!懷疑。後來這個法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用權威性讓他直接相信,他還是不相信啊!就來問師父,就問我,他說:這個大乘的右脅而生,法師!那怎麼解啊?我說:那是表法的,婆羅門從頂部而生,是不是?從這上邊、從頭。那麼這個貴族就表示從中間,這個就是心,就是表示從這個右脅,跟心的位置是一樣。釋迦牟尼佛是貴族嘛,是從右脅而生,是表示他是貴族的階級,它是表法的,你還認為佛陀真的從這裡生啊?還得了?從這裡生,誰會成佛啊?人人都要從這裡生才能成佛啊!對不對?不然從這裡生的舉手?(師父指右脅)沒有啊!這個當然是表法的,
|
|
|
|
|
|
上一篇: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六
下一篇: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