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他人無理待之即予我們最好的恩惠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都有無量無邊的業障,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這一生當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順境或逆境都要感恩。

  可能有人會想,他對我不好,對我有所虧欠,怎麼有辦法感恩?其實要感恩。因為對方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還債,讓我們消業障、增福德。同時,這樣的境緣,正是讓我們修忍辱的好機會,是修行上的一種莊嚴。因此,佛陀說,“人家對我們無理的對待,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惠”。

  有的修行人,雖然修行,但不曉得修行的真正意義,還是跟過去世俗的習性、觀念一樣,認為他對我無理。一般來講,無理一定要討一個公道,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對修行人來說,別人的無理,正是我們償還業債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修忍辱度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增加功德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實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時候。所以不應該計較、甚至憤恨在心。

  因為有菩提存心,所以看一切眾生都比寶物還要可貴,就像剛剛所講的,“以善為寶,以仁親為寶”,那修行人就是“以眾生為寶”,珍惜眾生,從內心深處,想為眾生帶來利益、帶來安樂。

  有好處、有利益、有成就的、有成功的,都默默地、主動地奉獻給對方;對方有過失、有苦惱、有虧損、有失敗,就主動地、默默地承擔,這才是修行人。

  如果遇到無理、非理的對待,修行人只會對他生起大悲心,是不會生起嗔恨心的,如果生嗔恨心那就不是一個修行人了。當然,我們是凡夫,說要完全生起大悲心是不容易的,可是至少要做到“不含怨過日落”。一有不好的念頭,起情緒、發牢騷、憤恨的念頭,就立即反觀自照,立刻把嗔恨心消除。

  修行之人,常懷感恩

  很多人都是習氣做主,受情緒掌控,可是一個修行人,必須要理性當家,而不是情緒當家,要“理性而不情緒,慈悲而不嗔恨”,凡事要往正面去思惟,絕不可朝負面思惟。不管對象、事件是如何,只要往正面思惟,就會帶來正面的效果;如果往負面思惟,就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凡事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面對鏡子,鏡子所顯現的,就是我們所展現的——好、壞、美、丑、寬容、計較,我們的身口意就是這樣。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所處的環境、他人對我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自己感召來的,如果我們沒有那樣的業力,是不可能感召來這種環境的。因此每個人必須為他自己所遇到的負完全的責任,其實這也是佛法中有關信解三世因果業報的根本道理,相信因果的佛教徒,自然會朝此方向去實踐。

  也就是說,我們所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我們都有責任,而且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因為這都跟我們的業力有關系,所以我們應該反觀自省、自我忏悔,而不是去責備外界的人、事、地、物。

 

上一篇:佛祖不度人自己度自己
下一篇:第二十二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