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十地品二十六之二
第四隨文釋義者。於此品經中長科為四段。一序分。二正說分。三動地興供分。四說頌歎法分。
一序分者。從初爾時世尊已下。至法界智印善印故。於中有四段經。名為序分。
二正說分者。從爾時十方諸佛各伸右手已下。至三十九卷中受持修習然後至於一切智地。此一段是正說分。
三動地興供分者。從爾時佛神力故已下。至而說頌言是。
四說頌歎法分者。從其心寂滅恆調順已下。至三十九卷經末是。
第一序分中。復分四段。
一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已下。至說不可盡。有十八行經。歎諸來菩薩志德分。
二其名曰已下。至而為上首。有十八行經。是菩薩列名分。
三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至滿足一切智智故有二十五行經。明金剛藏菩薩入定同號諸佛皆來現前勸念令說十地法門分。
四爾時十方諸佛已下。至法界智印善印故。有九行經。明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十種力令說法自在分。
隨文釋義者。從爾時世尊在他化自在天王宮者。明如來智身應位而現故托處表法。明此菩薩十地道終至欲界頂故。又為眾生故。而修行十地。非為己自有所求故。名為他化。又為十地道終降心境魔得自在故。入離垢三昧。白淨清潔法合然故。處欲界頂。常處三昧不住淨心。不居禅界故。為明此十地功終法雲普潤不拘垢淨對現色身故。於此天說此十地故。如故初會中自在天王獲益頌曰。佛身周遍等法界。普應眾生悉現前。種種教門常化誘。於法自在能開悟。
問曰。何故如來降此他化天中。何故不雲天王遙見佛來及敷座迎送莊嚴偈贊等事。
答曰。此位但依前兜率天宮法門回向願行悲智之法。行之更無異法。以此不陳余事但積德依前願海功終智極。不假更須法事。表其升進和會。但依前法故。
又問。何故不次第至化樂天因何越升他化天說其十地。
答曰。明十地向前須依次第和會理智悲願升降會融得所十回向和融悲願理智齊均廣狹稱周法界等眾生量表法處於中道還於處中處說中道之義說十回向和會悲願理智。即於欲界處中以兜率天。是上下俱有二天故。說十地處中。即於欲界上際色界下際。欲明不拘染淨即理智大悲自在故。又說十一地等覺法門。於第三禅說。表利眾生之行滿法樂利生似彼三禅禅悅為樂。第四禅表佛果周妙用圓滿故。又十地超化樂。十一地超二禅。又明倍倍智高越次第故。摩尼寶藏殿者。表無垢大悲能含覆育物故。明此位一無情取自安樂心但饒益眾生長大悲故。故處摩尼無垢寶藏殿表之。與大菩薩眾俱。即是金剛藏等三十七表三十七助道法眾。解脫月一人明一一助道下當體皆是解脫清涼樂故。明即助即正道為地前見道正見已終十地助顯成熟不同三乘。十地見道地前資糧。為此一乘教。從初依如來根本智發信心修薩婆若智故。不依空觀折伏現行煩惱。十地方得意生身故。此教雖說如來無量色受想行識及心意者。明不壞俗境以達成差別智故。非同伏惑留生往生淨土故。或雲三千之境為佛境故望此教中初信心之中。但約無限佛境。塵含十方。毛容法界。為信進修行。不雲三千大千為佛報境一如賢首品。是所信忻修之門。發心功德品。是十住悟入之德。經雲。其諸菩薩皆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者。菩提有五。一小乘菩提。二二乘菩提。三空觀行六波羅蜜菩薩菩提。四修十種相似真如觀修十波羅蜜有十真如障十一種粗重二十二種愚癡菩提。五依十種如來智修十波羅蜜以無盡劫為一剎那際契無盡多生為一生一念迷解即佛智慧菩提。此明依根本智發菩提心。如起信論。亦有此文。依本覺故而有不覺。又雲。覺心源故名究竟覺。明知依如來智上而有不覺。依無明上而有覺者。於此覺者隨根種性。有此五種覺法差別。如此經菩提並一乘佛果根本智上不退菩提。如起信論說。或言超劫成佛。或雲。我於無量劫修行成佛道者。皆為懈慢眾生作無數方便。或雲。要經三僧祇方得成佛者。此皆逐世情說為三乘。不依根本智發心。此教依智發心。若以智論之不隨迷情。直以不可數阿僧祇劫以為無時。以此無時假施設一剎那際。攝無限三世劫。無限三世劫。總不出一剎那際。經雲。智入三世而無來往。如是三僧祇劫。情有智無。以智收情。情居智內。無量劫情有在剎那際智中。若取情虛智實元來總無時體。始終無時可遷。二事校量。只可從實不從虛也。經雲。悉從他方世界來集者。以從十回向法來成十地。名之他方故。法界性中無別他方。以未至位處。名他方故。乃至諸位例然。住一切菩薩智所住境者。但五位菩薩智境。總同。至此十地中佛智境故。入如來智所入處者。為依如來根本智發心入行差別智成大悲故。善入一切菩薩禅定者。一如十定品。說三摩缽底神通明智明。三昧能起智印神通。三之雲正。此雲正慧。以三摩者。三昧。缽底者。慧於一念頃無所動作。悉能往詣一切道場者。以三昧智印性自遍故。無表裡故。明常與智俱無散動故。其名曰金剛藏菩薩者。以智慧為金剛。能破諸惑故。藏者。明智德遍周名之為藏。寶藏菩薩者。法寶遍周名之寶藏。蓮華藏菩薩者。明於眾。行及涅槃生死無所染著故。德藏菩薩者。明眾德圓滿故。蓮華德藏菩薩者。明無染眾行莊嚴智德故。日藏菩薩者。明大智照用也。蘇利耶藏菩薩者。此雲日之照用也。無垢月藏菩薩者。明大慈悲心照俗破煩惱焰故。於一切國土普現莊嚴藏菩薩者。明福智二事遍周故。毗盧遮那藏菩薩者。雲光明遍照之智。如是諸菩薩。以名下義解之可見。此一段有三十八個菩薩。如三十七個菩薩同名為藏者。即表三十七助道行門。如解脫月一人。即表三十七助道行中助菩提分清涼之果故。與諸菩薩作請法之主故。令諸大眾聞法修行得清見者。悅意如華故名悅意華也。優缽羅德藏菩薩者。取青蓮華為喻。以義取之可知。星宿王者。明自在無礙差別智分明故。
第三入定分中。有二十五行經。義分為四段。一爾時金剛藏菩薩。有一行半經。總有三句經文。明金剛藏菩薩入定分。二入是三昧已下。至而現其前。有兩行經。明同號諸佛來現前分。三作如是言已下。至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有十六行經。明以二十六事因緣入此三昧分。四善男子已下。有五行經。明十方諸佛勸金剛藏菩薩令說法分。經雲。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者。以如來智慧以為信進修行所作一切佛事。總是佛神力無我自作故三昧名。菩薩大智慧光明者。即是如來眉間所放。十地智慧中道之光明。名菩薩力焰明亦是初會中如來放眉間光。明名一切菩薩力智光明。總是十地道終佛智慧光明。今入三昧。還是此之智慧三昧說十地道之智慧。名菩薩大智慧光明。以根本智成菩薩大悲行故。十方各過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諸佛同號金剛藏者。十億表數之圓滿無盡故。雲世界外者。從十住十行十回向中佛果為外。今成此十地智德佛果名來現其前故。所以與入定菩薩同名者。明入定者。智慧會及與本位佛智合故。言十億佛剎微塵為數者。明無作智用體遍周故。言十億佛剎微塵數佛共加者。明位至會源自力與佛力會故。故下文亦是汝勝智力故。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者。明升此十地法門皆以十回向中一切諸佛本願發起若無十大願回向此位不能自成故。威神力者。由初發心皆乘如來一切智乘。威神之力而升此十地故。不離如來所作一切智用故。若不由乘如來一切智乘。雲何至此十地之位。此智通因徹果同智地故。是故於此教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位有佛果故。此十地十一地中佛果取十回向中佛果同妙用也。通十信並五位進修中有六十重佛果。若但取入位有五十重佛果。通修行因共有一百重因果。以佛本位中十波羅蜜自具十重因果。明修行者。皆依此佛本因果上起。五位修行升進。以依本起名一百一十城之法門。總通取十回向中佛果同名為妙。以此十地十一地不更別立佛果之號。以十地十一地法同十回向法故。如佛本位十波羅蜜者。如初會舉果勸修中如來是佛果。次十個菩薩上名同號為普者。明佛果位中普賢菩薩修十波羅蜜隨行名殊。此是佛本因果行門故。四十眾神天仿此而起。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位。進修行別。十波羅蜜亦隨升進行上亦名別。通十普賢四十眾神天有五十。以十波羅蜜隨行五位上升進。即有五十個菩薩行因五十個佛果。通為一百。常不離本佛果本十個普賢行名十。十通四十眾神天為五十個波羅蜜行。一中攝十。即有五百種差別智門。方成萬行圓滿佛也。即安立一剎那際。為升進始終之時。例如龍女是剎那不出三生成佛。亦取十定品中以剎那際降神初生及入涅槃。以為時體本來如是。見時日遷者。情隨妄想也。已上釋汝以毗盧遮那如來應正等覺本願力故威神力故竟。此一段識本發心及成果之因緣。皆乘初會中毗盧遮那智力十普賢行四十眾神天所行行力。仿此而修。名乘佛神力。是如來願力亦是汝勝智力故。已下十二行經。都舉入三昧之所為。有二十四因緣。文義可知。第四段善男子。有五行經。是勸說分。有十事因緣。如文自明。雲滿一切智智故者。一滿根本智。二滿差別智。
第四諸佛與力加持中。義分為三。一明諸佛十種加持。二明十種因緣法入是三昧。三明諸菩薩請說法。一爾時已下。至具足莊嚴。有五行半經。明十方諸佛與金剛藏菩薩十種力加持分。二何以故已下。有四行經。明舉十種因緣法合入是三昧分。於此欲說十地法時諸佛加持有六。一十方諸佛同名現前加。二毗盧遮那本願威神加。三諸佛與金剛藏十種法力加。四諸佛以言贊歎加。五諸佛各申右手摩頂加。六如來放光灌頂加。三如來菩薩請說有四。一如來放光光台勸說。二解脫月三請。三諸菩薩同請。四通諸佛放光勸說。總有六種加持四重請二勸說。
第二正說分中。從爾時十方諸佛各申右手已下。至動地興供以來。正說十地。且從初第一歡喜地中。長科為十段。一爾時十方諸佛各申右手已下。一段有十六行半經。明十方諸佛手摩金剛藏菩薩頂令起正說十種地名分。二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長行有五行。通偈頌有十行經。明金剛藏菩薩默然不說法。解脫月菩薩知眾之心。為眾請說十地法門分。三爾時大智無所畏金剛藏菩薩已下。長行通偈頌有七行經。明金剛藏菩薩以申默然不說之意。四爾時解脫月菩薩已下。通頌有九行經。明解脫月菩薩重請說法分。五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長行及頌有九行經。明金剛藏菩薩恐劣解隨識者不能生信分。六爾時解脫月菩薩已下。一段通頌有十四行經。明解脫月三請。此眾堪聞。若有得聞佛所護念願說無疑分。七爾時諸大菩薩眾已下。並頌有六行半經。明大眾同請分。八爾時世尊已下。並頌有二十一行經。明十方世界如來各放眉間光灌金剛藏菩薩頂。互相照燭光作成台。光台出音聲勸說十地分。九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長行並頌有十三行經。明金剛藏菩薩歎十地法門甚深出過情意識。唯智所知非言所及。承諸佛威神略說少許分。
十佛子若有眾生已下。至卷末已來。是正說。第一歡喜地行門分。
此十段門中。大意有十。文自具足不煩更釋。其十事者。一諸佛摩頂明印可許說。二總舉十種地名。二默止待請方宣明法可貴不輕授物。四解脫月知時而三請。五金剛藏菩薩恐器劣而三止。六大眾鹹同請。七明堪聞者諸佛所加。不堪者元自不聞。八明光台出音勸說。九明佛光灌頂。十明金剛藏菩薩辭近法深略說少分。大意明此十地體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一地互作依止故。是故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總有十地行門次第。為以一個如來自在無礙大智同行一個十波羅蜜。以為方便進修故。總是初會十普賢法故。是故解脫月菩薩言。以字母等喻一切書字及數說無離字母。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明此十地為本明此十地法通因徹果不離如來根本智。依十普賢行。修差別智。滿薩婆若海故。是故從初舉果勸修中放眉間光。名菩薩力智光明。入佛足下輪中。用成十信。今還於如來眉間放光名菩薩力焰明。灌金剛藏菩薩頂。用說十地。足下光明以果成因生信。此光明說十地是所信之果終。是故今還放初信之十地智果之光。用灌加持金剛藏菩薩頂。令說此十地之行。從頂入者。明十地是一切菩薩中道之智果頂故。至一切智之盡處故。是故如來出現品法界品。總於如來眉間放光。總明果體智光圓滿處故。又光從頂入者。明以從智頂處世行悲。稱十回向中所發大願令行滿故。明此十地長養大慈悲門赴所願滿足故。是以善財知識以十女天表之。十一地明悲滿從智遍利眾生。以佛母摩耶生佛表之。須妙得其意方可知真。成信解之門升進之路。不窮大教無可以指南。從第十正說歡喜地行相門中。又分二義。一長科此位。二隨文釋義。
第一長科此位者。於此歡喜地中。長科為十二段。一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已下。有十七行經。明初從凡夫地起三十種廣大志樂深心入菩薩位生如來家分。二佛子菩薩住歡喜地已下。一段有二十三行經。明菩薩初入地位多歡喜分。三佛子此菩薩以大悲為首已下。一段有十六行經。明入初地已又生三十四種廣大志樂分。四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下。有五十八行經。明住歡喜地興發十種無盡廣大誓願分。五佛子此大願已下。有七行半經。明前十無盡願以十無盡句而能成就分。六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下。有八行經。明發十無盡願已得十種利益心十種信功用分。七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已下。有十八行經。明菩薩知真愍俗隨迷緣生起大慈悲分。八菩薩摩诃薩已下。有二十一行半經。明入初地菩薩隨順大慈大悲行施分。九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已下。有十八行半經。明以大願力得見多百千萬億佛及行四攝攝眾生分。十佛子菩薩摩诃薩已下。有二十八行半經。明菩薩入初地時善問地地次第進修對。治障礙分。十一佛子菩薩摩诃薩已下。有二十行半經。明菩薩入位受職分。十二若人集眾善已下。有四十六行頌。頌前之法分。
第二隨文釋義者。從初段中。經雲。佛子若有眾生深種善根者。即如此段中生三十種志樂廣大是也。善修諸行善集助道者。即十波羅蜜三十七助菩提行觀是也。從四念觀常念觀身空無性相觀。受不在內外中間。觀心無住觀法無我。勤行此觀名四正勤。心稱所觀得法無我名四如意足。以得法無我故獲得五根。以觀達真不退名五根。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以不退生死正信根成故。隨行不染不與情俱。名之為力。力者。如前五根隨境不退不與情合。但與智俱。名之為力。即便獲得七菩提分法。七覺者。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捨覺支。猗覺支。此心稱理為猗定覺支。以得此七種覺支分獲得八種正道分。八正道者。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語。正業。正命。是也。解雲。以入佛智名為正見。以智觀法名正思惟。依五位法而行修名正精進。常與智合不與情俱名為正念。心無生滅而能發起諸佛智慧。及起無量大神通力名為正定。善能分別人天外道三乘一乘邪見正見邪定正定邪行正行。名為正語。善簡自他一切邪業。善顯佛智慧等一切眾生同共有之名為正業。令一切眾生人天外道世間生死及三乘出世解脫法門。皆令回向如來根本一切智心。本無情動。名為正命。如三十種廣大志樂。如經具明。從佛子菩薩始發如是心已下。有五行經。都結菩薩能發此三十種廣大志樂始發如是心。即超凡夫地入菩薩位生如來家。此一段通收前十住中初發心住。同此十地中初歡喜地。生如來家為真佛子。為明同乘一如來智慧為體故。明五位中差別行及差別智無前後始終一時同進故。非同三乘逐情法故。法行雖廣是一佛智印。諸法非前後故。故此十地法返成前十住十行十回向法。非是此十地別有法來。猶如蘿菔從根生葉。復以葉滋根。亦如種谷以果生苗苗熟果成還初果也。如善財見慈氏如來。慈氏如來還令卻見文殊。明果不離因中果也。又如人初生至三十而長終但以長初生為大故。非別有大來。又初生至老大時無先後也。以智為先導。非情所收。無先後異也。此一乘五位法門。智為先導。無先後故。五位之行教辯升。進同異差別。雖立升降差別。但明一法界智中階級。非如情見階級故。以智照之可見。亦如龍女一剎那際三生具行成佛是也。三乘之種不體會法華經會權就實之意。反雲是化要經三祇劫方得成佛。此是法界大智宅外門前之見也。猶住草庵。且免三界粗苦之樂。得三種意生身。住火宅門外。權設三車。是以機案有憑據之乘以淨土穢土有二別故。未入法界大智生死涅槃無依住故。智悲無限佛本報居華藏海宅故。以眾生海即佛海故。眾生智是如來智。於一毛孔以智所觀。一切剎海凡聖同在其中。於剎那中普見無限三世劫海。無有始終。不同權教定時劫淨穢全作差別法故。此經十地之法門莫以三乘留惑。或以願力不取淨土。留身穢境。以悲化眾生等解。皆不稱此之法界普光明大智本宅之門。須改三乘之見網眇目者。令圓滅存留惑及淨穢土之漏身。始可稱智身之廣大入此不動廣大智身。方名歡喜地不動相應也。亦是十信中不動智佛為體。十住十行十回向隨升進立名。至此位。歸本名故。論主乃為頌曰。
無限智悲成佛德佛以智悲成十地
還將十地成諸位前後五位加行門
不離十地智悲起是故十地初發心
發心即入十地智雖然五位方便殊
只為成熟十地智猶如迅鳥飛虛空
不廢游行無所至亦如魚龍游水中
不廢常游不離水如是五位行差別
不廢差別不離智所有日月歲差別
以智法印無別異智體不成亦不壞
以明諸位除習氣了習無習悲行成
萬行常興無作智
如是無礙智是觀達。無礙因觀所成。皆以自然無作智為體。亦名不動智無依。無可動故。如是安立五位升進之門。有十一事因緣。何者為十一。一令發菩提心者不滯一法而生懈慢。二令發菩提心者得智修行諸行。三令發菩提心者以願起智從悲。四令行慈悲者堅固圓滿。五令發菩提心者自治隨俗習氣。以諸波羅蜜令升進智悲之境。六令發菩提心者從位知行對治習惑進修智門。七為發菩提心者簡辨三乘一乘及人天等差別諸行。八令發菩提心者自知自行所至之緣。九令發菩提心者明三乘一乘攝化廣狹福智減增。十明古今諸佛化儀常爾。十一如煉真金不離金體十度煉冶轉更明淨。且略釋歡喜地。十二門中初門十七行經竟。自余如下更明。
第三次釋第二段中二十五行經。分為五段。一佛子菩薩住歡喜地已下。至多無嗔恨。有兩行半經。此一段明菩薩入初歡喜地多歡喜分。二佛子已下。至復作是念。有五行半經。明正說此位菩薩歡喜地意有十種歡喜。如此一段。明見聞念諸佛法故生歡喜分。三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故已下。至何以故。有六行半經。有十種歡喜。明自知得佛智慧永離苦源。此一段入法故生歡喜分。四此菩薩得歡喜地已下。至何以故。可有兩行半經。明入此歡喜地已能離五種怖畏分。五此菩薩已下。至毛豎等事。有七行經。正說離五怖畏所緣分。此之已上二十五行經。如文自具。不煩更釋。
第三段從佛子已下。有十五行半經。分為三段。一從佛子已下。修一切善根而得成就。有一行半經。此一段更勸勤修信進助菩提行無疲懈分。二所謂信增上故已下。至上上殊勝道故。有十二行半經。此一段明以三十種法增上進修淨治此地法分。三佛子已下。有一行半經。此一段明都結勸修住地分。如上十五行半經。經文自具。不煩更釋。
第四段五十七行半經。分為十二段。
一佛子已下。至如是大作用。有一行半經。是都舉此地所堪為十大願分。
二所謂已下。至無有休息。可三行半經。明願以一切供養具供養一切諸佛如法界虛空界無休息分。
三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三行經。明願一切佛法護持無休息分。
四又發大願已下。至無休息。有四行半經。明願一切世界佛出興世皆往詣供養為上首受行正法無休息分。
五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四行半經。明菩薩廣大行不離諸波羅蜜淨治諸地有總別同異成壞等六相如實說教化眾生無休息分。此一段如五位升進。隨位安立十波羅蜜十菩薩行十佛世界十佛名號。總是一波羅蜜中隨行成名。於五位中俱有五百。為一波羅蜜中具十。十中具百。隨五位上加行同異上有五百。即如初會中菩薩神天等眾。一眾有十。十眾有百。五十眾上有五百。各各位中隨當位菩薩神天名下義。是波羅蜜行。又善財四眾各具五百者。是為一中具足十義。名之為總。其行殊途。名之為別。一智無二。名之為同。隨行報殊。名之為異。能成別報。名之為成。因果本虛。名之為壞。為行行無體故。且如波羅蜜一中有此六門。一能破悭貪等十煩惱結。名之為壞。二能成善果。名之為成。三眾惑雖多捨通多法。名之為總。四殊招別果。名之為別。五終歸一智。名之為同。六隨惑對治。名之為異。此之六相之法。於一切法中總具此六門。一一人法行門中。以智觀之可見。若一一法門中無此六義皆偏見也。又一波羅蜜上見十波羅蜜。即捨義通該無法不遍。余准例知。
六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五行半經。明願化一切三界四生眾生皆安住一切智智廣大無休息分。此一段明教化三界四生法。欲界心多者。勸令觀諸法苦空無常對治欲惡。修諸善法樂清淨定。淨治心垢離貪嗔癡慢。破欲界業得寂淨樂。色界心多者。住息想禅。生有漏善界方便。勸修十波羅蜜慈悲喜捨。令方便成就自體無作大寂定門。離息伏想。現一切智。成就無量巧方便智。教化眾生。若無色界心多者。方便教化修廣多聞慧。分別世間一切事業令無迷滯。無定亂體起大願力。成就神通供佛法僧。修一切種一切智智。教化一切無盡眾生皆成佛故。如是依根發起調伏。使令皆至一切智智者。根本智中修差別智也。如根本智。依無作定顯差別智。依根本智加行起觀方成。或自力不終。佛菩薩先達之者學而方得。
七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有四行經。明願以智明了粗細世界廣多無限分。有形世界名粗。無形世界名細。亂住者。多類雜居。如此閻浮提諸雜居世界是也。側住如四天王居處是。倒住者。如胡蜂巢等是。正住可知。若入者。如土居眾生。只若入不欲出。若行者。如人等身中八萬四千戶蟲居而人或行住坐立者是也。若去者。如流水居眾生其一向流去是也。帝網差別者。如天帝網重重光影互相容也。如是世界重重共住。即華藏莊嚴世界是。與眾生世界海共住。業不相妨。猶如帝網互相容而住。各依自業相見。如經雲。一切種一切智智者。明菩薩大慈悲種。由大願力助成一切智。由定方現差別智。由觀助成。總以此知之。皆依根本智起無限智門。總由此也。
八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六行經。明願佛國互相參入莊嚴分。此一段明入智境界佛剎如光影互相參現故。
九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七行經。明願諸菩薩同志行無怨嫉分。
十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有五行半經。明願乘不退輪行菩薩行身語意業見聞者無空過分。
十一又發大願已下。至無有休息。可十行經。明願於一切世界隨眾生欲示現成佛。入涅槃分。
十二佛子已下。可有兩行經明都結十種大願滿無盡願分。
第五佛子已下。有七行半經。於此段中分為兩段。一從佛子已下。至眾生界盡我願乃盡。有五行半經。明十盡句分。二而眾生界不可盡已下。至無有窮盡。可有兩行經。明願不盡分。言世間轉法轉智轉界者。明眾生三界流轉法流轉智流轉眾生界盡菩薩願行方盡如是不盡願行不盡。
第六佛子已下。一段有八行經。分為三段。一明發十盡大願已得十種柔軟心。二得十種信。三舉要言之已後。一行都結。如文可解。
第七一段十七行半經。分為五段。此一段是當歡喜地中第七地相觀苦成悲門。一佛子已下。至如是廣大。有三行經。先舉佛正法甚廣大分。二而凡夫心墮邪見已下。至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有六行經。明凡夫心墮邪見而生苦趣相續不斷分。三所謂已下。至如是眾生生長苦聚。有四行經。明十二因緣有支為生因分。四是中皆空已下。至不覺不知。可有兩行經。明眾生不知身空無我分。五菩薩已下。至大慈光明智。可有三行經。明見眾生苦發悲愍分。此一段十七行經。約立四門分別。一舉體示迷門。二凡夫迷體成苦門。三不了緣生無體流轉門。四菩薩達真愍苦接生門。
第一舉體示迷門者。即如初三行。是舉諸佛正法如是甚深如是寂靜如是寂滅如是無相等。愍念凡夫不悟邪見無明長夜覆翳輪轉苦流。
問曰。一切眾生體自真理智等如來。何故從迷成諸苦業。
答曰。為真如理智體皆無性。無性理智不能自知。若也自知不名無性。但有眾生緣隨境流轉。不如善惡。為隨境變。業有差殊。或因佛菩薩為說苦因。或自因苦生厭。方求正見不苦之道。若也未厭苦果終不信聖言。未可自知是真是假是苦是樂。但受得其生都無厭患。驚怖熱惱都不覺知。若不深自勤修責躬匪懈作諸定觀入法界之真門者。終未可盡其苦源也。
第二凡夫迷體成苦門者。如後凡夫心墮邪見已下。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有六行經是。於此段中所受苦生有十八種煩惱。皆依二種煩惱起故。雲何為二。一根本無明為長夜所覆。二邪見逐境常流轉不息。此二種無明。非達得成根本智。方成智用。非三乘空觀能斷得故。是故勝鬘經雲。聲聞緣覺及淨土菩薩。但能折伏現行煩惱。不名為斷煩惱。為折伏故。得變易生死。菩薩得隨意樂生身。皆有忻厭。自他佛剎皆未得法界普光明智。未得與十方諸佛同一智海永絕邪見自他取捨一切見流。為迷前二種無明妄生厭捨。別證真如及空相。迷大智故。是故淨名經雲。一切煩惱諸塵勞門。以為佛種。此無明邪見一乘菩薩達而成智。三乘折伏現行。亦雲留惑潤生。此乃皆非稱智而說。不同一乘依不動智上自有無邊大自在用門。如十信位中十個智佛。是以不動智佛為首。如此無明及邪見。與一切煩惱而作根本。自余已下。一切諸煩惱皆從此生。總名隨煩惱。為依根本而有故。如無明通總名邪見。因境起識為因。六根中見名色等。為名色對六根作境。因境識種取著。名之邪見。為迷真理智號曰無明。以名色識種起邪見。三種對於六根。根根之上皆具有三。且如耳根聞聲。知如是聲。皆有名色識起邪見等三種。如眼根鼻舌身意。總具此三名色識及六根。以名色為境根為主。識為取思之可見。是故此經雲。不離此名色增長生六處聚落。於中相對生觸觸生受受生愛愛生取取生有有生老死等是也。如憍慢。二種為增長。無明能成增長苦種令不摧壞。是故經雲。立憍慢幢入渴愛網中。如愛為津潤無明能潤生死。常流轉故。為非愛不受身。如谄诳。是稠林無明。為自迷覆廣多故。為凡夫常所行無暫間斷故。此非修定業。不可制之。如悭嫉二種。是常計無明。與惡道生死更加勝因。是故經雲。心與悭嫉相應不捨。恆造諸趣受生因緣。如貪恚愚癡。是集業無明。是故經雲。貪恚愚癡積集諸業日夜增長。如忿恨無明。與嗔作因。是故經雲。以忿恨風吹心識火熾然不息。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此是常流無明恆流轉不息。明是四流大河常流不息成大苦海。若心無念諸流頓竭。若也智現便成法流。如是十二有支互為主伴。則一支上有十二支。總一百四十四有支。以成無邊生死。已上十八種煩惱無明。皆依十二有支以為根本。十二有支依名色邪見為本。若以無作定門印之。八萬四千塵勞。總為法流智海。如是無明名色。對五根。有觸受想行。總以心生意取為主。如是九緣同起了境名識。以此十事總名無明。總名邪見。作一切煩惱迷心及境。名曰無明。境者。名色是也。六根對境邪見隨生。
第三不了緣生無體流轉門者。此之一段明迷真逐妄所生之因。從所謂已下。至生長苦聚。四行經是。所謂因依名色。對六根所緣。生觸以觸故。六根取受。因受生愛。因愛生取。因取生有。有生故有老死憂悲苦惱。以名中具色。色中具名。名色二存聲香味觸總在其內。以有有表色無表色故。但心意眼耳鼻舌身意所緣擊發成惑者。皆為觸。唯如來無為純與智俱無法觸也。眾生觸受成三界之煩惱。聲聞有厭生死證涅槃觸受。淨土菩薩有淨穢二種觸。一乘菩薩有圓和智悲未自在觸。如是諸觸以智明觀。以成智用。是故淨名經雲。受諸觸如智證。又法本不生今則不滅。是明緣生體自性無性非生滅法。凡夫不了號曰無明。但知心境本無即起唯法起。常是智境非生滅緣。以定慧觀照即自然開解。
第四菩薩達真愍苦接生門者。即從是中皆空離我我所。至大慈光明。智五行經是。如是十二有。支一切眾生。從此而起前十八種煩惱。而流轉生死。無苦不受。聲聞緣覺淨土菩薩厭而伏之現行不起。一乘菩薩以此十二有支而成根本智。起差別智。教化眾生住持善法。及成菩提心。意明迷悟不同非十二有支與智異故。如勝鬘經亦同此說。如上十八種煩惱。如邪見無明。十住初發心住上初生如來智慧家時。正使能作惡道。邪見以除故。習氣微薄。未盡憍慢等十八種總爾。以十種故。十行十回向法中有十法加行治之。漸漸微薄至十地。以正智增明。唯有見道隨行法執。無隨三界現行。習氣不善之業。如悭嫉忿恨嗔五種。入十地中習氣已無。自余至七地。悲終智滿方成隨願智用。只可名為達煩惱而成智用。不可名為斷煩惱故。法執現行至七地故。法執習氣十地方無。如算數廣大愚隨好功德愚。此二愚至佛果行終方見盡。如阿僧祇品隨好光明功德品是。是故如來自說二品。明經佛果二愚是故。明十二有支微習直至佛果方盡。以此安立五位十度。十十治之。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法則皆體相似。以明治習階級不同。如是五位十波羅蜜。皆初三波羅蜜。以治從纏出世之道。如善財。十住中初及二三知識。以三比丘表之。次後三波羅蜜。以治出世間世間之惑。即以彌伽長者解脫長者海幢比丘表之。次以方便波羅蜜以下。願力等三波羅蜜門。以治入世間中出世間令悲智自在。即以休捨優婆夷仙人苦行婆羅門表之。次以世間出世間智悲自在故。即以智波羅蜜以智生悲得自在故。即以師子幢王女名曰慈行表之。智自在如王也。以七住中以修悲生智。以此第十住中以智生悲故。為王女也。明以智波羅蜜以智成悲而自在故。此明五位進修。位位有此四種勢分差別同異。至善財知識。一一差別同異重明。方得了其五位解行同異。從此十地法門。亦如上有此四種治惑差別同異。一從初地至第三地。是治世間中染成出世間習。四五六地是治出世間中世間智慧不自在習。七八九地是治入世間中悲智不自在習。是故八地位中諸佛以作三加七種勸發以用防之。如八地位中。具明第九第十地智波羅蜜治世間悲智得自在故。是故以如來為太子時第三夫人瞿波表之。明大慈大悲已滿。是表慈悲法悅義。如善財於十地中表法。有九個女天一個佛妻。為明此十地法門長養大慈悲門令圓滿自在故。故以女天表之。至彼位具明。仍普賢利他行未自在。大略約敘五位升進。大意有六。一十住明創生佛家且除正使煩惱。二明十行治隨世現行習惑。三明十回向起大願力和融智悲使世間出世間無礙利物。四明十地長養蘊習悲智功圓。五明十一地普賢行滿。即普賢行品是。及十定品已後是。六明成佛位終即如來出現品是。如離世間品。明進修佛果以後普賢恆行。法界品即前後一部之經皆是以法界為體。如是以法界大智圓通。總無一法一時有前後差別。以智照之可見。如是五位中差別行位。總在初發心住中。以願行智悲普印令圓滿故。教雖前後。願行悲智法是一時。時亦不異。法亦不差。是故發心之士。應如是修。如是圓滿。不離如來不動智之體圓滿故。於一佛果智悲始終徹故。普見一切眾生是佛國土無出入故。教化迷如來智中眾生令依本故。令諸眾生於自智中普見諸佛同一智故。不於自智生別有佛想故。令一切眾生不於自身起內外遠近見故。以一智印印之。破情有大小長短量故。如是修行。即是令諸眾生佛種不斷故。為諸眾生說如斯法。是故能令法種不斷。普令一切眾生普見自身同佛智海入佛知見。是故能令僧種不斷。一一如是觀察而令心境如是相應。
第八一段二十一行半經。分為三段。此是初地中第八地相。第一佛子已下。至凡是所有一切能施。有兩行半經。明一切能捨分。所謂已下。至是名菩薩住於初地大施成就。有六行經。明此位中為求佛智故於身命財無吝惜分。於此段中其施有三。一財寶施。二象馬妻子施。三頭目眼耳身肉施。第二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已下。至於佛教法能說能行。有十行經。明此位菩薩成前施已得十種利益分。一明大慈悲大施所緣。二明所施為求正法所為救眾生故。三求出世智無疲勞心。四於一切經論無怯弱心。五善籌量上中下眾生隨力而行成世間智分六慚愧莊嚴修自利利他之道七勤修無退。八成堅固力。九供養諸佛。十於佛教法隨說能行。第三佛子已下。至依教修行。有兩行半經。明總結成就十種淨諸地法分。具如經說。如此段中。已如上信慈悲喜捨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以教修行。以為法門。淨治行地。以檀度為體。余九為伴。
第九段中十八行半經。約分為三段。一從佛子已下。至回向無上菩提。有七行半經。明以願力得見多百千佛並及悉承事供養分。二佛子已下。至隨意堪用。有七行經。明因供養佛獲勝益分。三佛子已下。至隨意堪用。有四行經。明金師煉金數數入火喻菩薩修行轉增上分。此一段如文自具。
第十段有二十八行經。約分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成於如來智慧光明。有十四行經。明菩薩入初地已更求此地。及十地入如來地相因果分。二佛子已下至悉免憂患。有六行半經。明以商主所往大城。喻菩薩問於諸地行相安危一時齊備所資具分。三佛子已下。至百千阿僧祇差別事。有七行半經。明菩薩修行善知地相安危主道眾生令得無礙解脫如商主分。
第十一段中。有二十行半經。是正答前所問。佛菩薩善知識初地及十地因果分。於此段中。復分為二段。第一從初佛子已下。至一切智智。有八行經。於中大意有五。一正舉初地之果。二明能護持正法。三明所行四攝之行。四明一切所作不離念佛法僧。五明不離念具一切智智。如一切種者。是以加行大願助成大悲種故。一切智智如前已明。又起大志樂修一切智及差別智。廣行大悲種。由熏修所生。如一切智由定顯發故。差別智由依師教先達者修學方成。皆依根本智而有。或因自根力上上觀達得明解之徒必藉師教。第二復作是念已下。至而說頌曰。有十二行經。明此位菩薩能捨家妻子修出家法。得見百佛境界法門分。於此十二行半經中。大意有八。一堪與眾生為首。二堪與求一切智及差別智者為依止。三明難捨能捨。四明出家勤行精進。五明所得三昧有百。六明依報見佛之數。七明以願力見佛增廣。八明重說。其頌如上。見多百佛者。即是華藏智境。一佛剎海融十方諸佛剎海。互參遍徹之多百。非如三千大千世界佛境限之百佛故。乃至身塵毛孔等周法界虛空界之百也。不可如情所知之百佛故。此是智境無限中多百。但以定安立隨位升進之法。明其升進。然其一一佛境不可存其中邊量見。但如自觀身智境無中邊見。何得論佛境有邊量見。此初地中間十地及如來地法為一地。通修十地及佛地法故。此中因果依十回向中佛果名妙。以十地但成就十回向中大願海令滿彼大願行故。亦不離初信心中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文殊師利普賢等行。如經頌曰。佛子始發生。如是妙寶心。則超凡夫位。入佛所行處。
第十二說頌中。有四十六行半頌。明重頌前法。如文自具。夫驗經所說入此初地法。乃至是創始具足凡夫。能發廣大願行能趣入故。非是由因地前行解而來者。意明設教備明修行滯障節級安危。然發心者一時總頓修。居一時一行之內。非是要從節級次第來修。以總別同異成壞六相法。圓融可見。於此六字三對法中。一字有六且如人類之。余可准知。如一人身具足是六相。頭身手足眼耳鼻舌等用各別是別相。全是一身一四大。是總相。一空無體是名同相。不廢如是同無異性。頭身手足眼耳鼻舌等用有殊。是為異相。頭身手足眼耳鼻舌等共成一身。名為成相。但隨無作緣有。各無自性。無體無相。無生無滅。無成無壞。名為壞相。又一切眾生名為總相。愚智區分名為別相。皆同佛智而有名為同相。隨執業異名為異相。所因作業受報得生名為成相。心無所依業體無生名為壞相。又十方報佛名為總相。眾寶所嚴身土差別名為別相。同一法身理智無二名為同相。智隨行異名為異相。成就眾生名為成相。能所皆無無得無證名為壞相。又以一智慧該收五位名為總相。行解升進名為別相。同佛根本智名為同相。修差別智名為異相。成大菩提具普賢行名為成相。智體無依用而不作名為壞相。又三世久劫差別名為別相。以智普觀在一剎那名為總相。隨業長短名為異相。情亡見盡長短時無名為同相。智無依住名為壞相。應根與法名為成相。約舉五翻六相同異。自余一切法准此例知。又明一字中有六相義互為主伴。十玄義亦在此通。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一多相容不同門。三諸法相即自在門。是其義也。
六相義【圖】。
此一字中有六相一切字。
一切法皆有此六相。
若善見者。得智無礙總持門。於諸法不滯有無斷常等障。可以離情。照之可見。此六字義阙一即理智不圓。是此初地中觀。通世間一切法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