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三十二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十二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十地品二十六之四

  第五難勝地

  將釋此地。五門如前。

  一釋地名目者。此地何故名為難勝地。為以禅波羅蜜發起善根慈悲喜捨。通達世法。下地不如。故名難勝地。

  二明此地修何行門者。此地以禅波羅蜜為體。余九為伴。

  三明善財表法者。雲去此地不遠有夜神。名寂靜音海。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善財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雲不遠者。不離菩提體而有禅波羅蜜行故。號寂靜音海者。明禅是寂靜故。音海。是表定能發慧用故。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者。表摩尼名離垢寶明禅定離垢故。幢者。明法性定體不隨境動。明境界與心當體自定。為無自性故。莊嚴者。以無作性禅用嚴萬行故。蓮華者。表行無染故。明行性不異無作禅俱無性故。得菩薩念念出生廣大喜莊嚴解脫門者。表無作性禅。體同法界。故雲廣大。常居生死常行萬行。禅悅無憂名之為喜。以定嚴慧名曰莊嚴。不迷靜亂名為解脫。此名難勝地者。為明以定體善知世法無定亂性勝於定亂故。名難勝地。為過三界惑復不證涅槃。三界及涅槃。總不能壞。其無依住之智慧。故名難勝地。夜神者。表無依住中智慧處生死之長夜破一切眾生迷故。此夜神所將名目及所坐之座。表法。大意明不壞無依無作無性自體之禅。用彰萬行以寂起用故。善財問言。此解脫門為何事業。行何境界。起何方便。作何觀察。夜神答言。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不可壞樂欲心。我發起攀緣不退轉位永不退轉心。已下如是無量發起心。具如經說。意明住欲界心多者。便令使修寂靜定至。色界無色界禅多者。令入法性禅發起攀緣於後上上位中智慧方便廣度眾生等空無限大用故。不令守淨住禅樂故。此寂靜音海主夜神坐摩尼幢莊嚴蓮華座。百萬阿僧祇主夜神前後圍繞。表法性無作體遍周無盡行體亦遍周故。言百萬者。大數之長也。阿僧祇者。不可數也。此明寂用圓滿以名座及同住之眾。及住處近遠及法門名目。思之可解此地之意。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脫者。若以總相。三界同一解脫。若以別相。此地以禅波羅蜜為體。得上色無色解脫。為四地重治欲界細惑。此地重治色無色界細惑。既上界解脫下界自然同一解脫。以此一乘法門常以根本智以為進修。以無作智為禅體。以過上二界中息想禅故。得任理智法界自在隨緣無作禅。此明升進漸妙智體不離本智。此明前四地以三十七觀。重治前位欲界之習。知此地重以將定體用治上界之細惑。

  五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第一長科經意者。於此第五地。長科為十四段。第一從菩薩聞此勝地行已下有十九行頌。明大眾聞說第四地法門稱歎歡喜興供及請說後地分。第二爾時金剛藏菩薩已下。至得入菩薩第五地。有十行經。明十平等心入第五地向。第三佛子已下。至得不退轉心。有六行經。以十二種法住第五地分。第四佛子已下。有十四行半經。明善知十谛法門分。第五佛子已下至生大慈光明。有兩行經。明知谛智於諸眾生生大慈悲分。第六佛子已下至皆如實知。有六行半經。明以智觀眾生起真隨妄分。第七佛子已下至波濤之所漂溺。有八行經。明菩薩念眾生愚癡隨苦漂流分。第八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念一切眾生窮苦獨勵發心不求伴侶以己功德普令一切眾生得至如來十力智分。第九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菩薩以智慧觀察善根救護一切眾生令入涅槃分。第十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七行經。明菩薩住第五地能善知諸法分。第十一佛子已下一段。有八行半經。明此位菩薩以布施愛語同行善能教化眾生及自求勝法分。第十二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一行半經。明此地菩薩為眾生善解世間諸雜技藝分。第十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二行半經。明此地菩薩見佛廣狹及受職分。第十四菩薩四地已清淨已下一段。有四十四行頌。頌前法分。

  第二隨文釋義者。於初一段十九行頌。復分為兩段。一從菩薩聞此勝地行已下至瞻仰如來默然住。十七行頌。明大眾聞法歡喜興供稱贊分。二是時已下兩行頌。明解脫月為諸大眾請第五地法門分。於頌中文義。隨文自具可知。

  第二爾時金剛藏已下至入第五地有十行經。明以十種平等心入第五地分。如道非道智。明此地治見道疑修行任運八地方終。十地始自在大意。三地治上界禅粗惑。此五地重治上二界禅細惑。以此能除見道是非疑。第六地明得出世間中世間智慧自在。如十住中第六住海幢比丘。是其樣式。同此第六地。出世間中世間智慧自在故。以比丘表之。此十地第六地位中即以守護一切城夜天神。表以明出世間中世間智慧心城無有邪思惡賊所入。一切邪念總成智慧城故。此明第五地得難勝名者。為出世間無作本寂用定以終故。第六現前地世出世法皆悉了知智慧現前已終故。以此十地以智成悲故。以夜神表之。是故此五地除見道疑。六地除世間出世間智慧疑。

  第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住第五地法善修十二種法。如文可知。

  第四佛子已下一段有十四行半經。復分為兩段。一佛子已下至善知如來智成就谛有六行經。此位菩薩善知十種谛法門分。二此菩薩隨眾生心樂已下八行半經。明便述知谛之所由。經自釋訖。如第一段中善知此苦聖谛者。不同三乘厭苦忻淨方求聖谛故。但達此世間諸苦體無故。即苦無滅性。道無生性。當知苦體即不生不滅。即與聖道無二性故。故雲善知苦聖谛。已下三聖谛總如之。已下諸谛義。如經自具。

  第五此菩薩已下一段有兩行半經。明善知諸谛智已。如實知有為虛妄诳惑愚夫轉增大慈光明分。如文自具。谛者。實也真也。如實知見不虛。名之為谛。

  第六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已下一段有六行半經。明此位菩薩觀諸谛無有谛相。根栽本末無我無人之智。然不捨一切眾生。善知一切眾生皆從十二緣有生居五蘊宅中。復知緣體離我我所分。此一段如經自具。但以說法者以大慈悲心如文稱歎。善知苦縛體性自無為。

  第七佛子已下至波濤之所漂溺有八行經。明菩薩念眾生愚癡隨苦漂流分。如文自具。

  第八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此位菩薩愍苦發獨立志愍接眾生不待伴侶分。如文自具。

  第九佛子已下一段有五行半經。明所修一切善根皆救護一切眾生令入涅槃不為自求己樂分。如文可知。

  第十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七行經明此難勝地於世間出世間自利利他法具足及成就莊嚴佛身語意分。

  第十一佛子已下一段有八行半經。復分為兩段。一佛子已下至以種種方便行教化眾生有六行半經。明以布施四攝等十種方便教化眾生分。布施一。四攝二。後有八。通為十。如文自具。二佛子已下至常勤修學殊勝行法有兩行半經。明教化眾生恆相續分。如文自具。

  第十二佛子已下一段有十一行半經。明為利眾生修學世間一切諸技藝分。經雲印玺者。明玄既未萌。及如咒中結手印等。准王用玉為玺。銅鐵木為印。此明如龍樹等符印也。地水火風。明五行陰陽。覺鳥情等雲種種。余如文自具足也。

  第十三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二行半經。於中大意有十一種事。一明此地以願力故見佛廣多。二明供養。三明恭敬聽法隨力修行。四明出家聞法總持。五明住地多積修眾善。六明如真金以砗磲磨瑩轉更明淨。七明下地善不能得及。八明受職為兜率天王。九明入千億三昧現身千億事千億佛。十明以願力故其數甚過。十一明金剛藏說頌歎法。如文自具。

  第十四說頌中有四十四行頌。明重頌前法如文自具。意明難勝地以其禅體。治三界中寂亂障。契菩提根本無造作禅理不出三界不在三界。無有欣求淨穢等障。任理恆寂用自在。以定觀察為世技之妙能。

  第六現前地

  將釋此地。五門如前。

  一釋地名目者。何故名為現前地。為明此地世間出世間一切智慧皆悉現前。為善觀十二緣生故。為得十三昧故。

  二明此地修何行者。修般若波羅蜜為體。余九為伴。

  三明善財表法者。善財於此位中。見夜天號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在菩提場如來會中。坐一切寶摩尼王師子之座。無數夜神所共圍繞。現一切眾生色相身。現普對一切眾生身等。得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名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者。經雲。善男子。我於生死夜無明昏寐諸眾生中而獨覺悟。令諸眾生守護心城捨三界住一切智無上法城。明此第六地是所修之法門此主夜神是此六地所行之地行。恐修行者不解其事。以此法行二俱表之。住在菩提場佛眾會者。明行以菩提為體故。坐一切寶摩尼王師子座者。明以一切差別智慧為座體故。還依果亦爾。摩尼表智慧離染自他垢故。王者。明智慧自在故。師子者。依主釋。皆須觀知因果故。無數夜神圍繞者。表行遍周也。現一切眾生色相身者。對現色身隨根接俗故。得甚深自在妙音解脫者。明此位智慧自在善說教故。當以名義思之可見大意。此位說教由恐眾生不解其行故。以是聖者舉教及行。總彰令易解故。修行不錯謬故。十住第六住且明出世間中世間智慧。即以比丘表之。以十住且求出世心故。此十地中明長養慈悲。即第六地及余地。以女天表之。准此例隨位升進以知其意。

  四明此地於三界中得何界解脫者。此通三界及三乘出三界中世間出世間智慧解脫。為明善能分別三界中染淨等智慧自在故。得入明淨。隨順無生忍。如稱理契無生忍。即七地以出世間智慧。善能入世間智慧。隨一切眾生塵勞諸行。不異世間不壞無生。七地創修。八地畢功。九地方能說法自在。十地始悲智。圓成自在。若也取隨分無生。十住創心即分分有之。若也論始終不易。雖同眾生無量劫積修。元不移毫念。還依六相義。總別思之。若也但逐升進。即便乖其本體故。無虧本智了積修升降不遷。即理事非虧。即同異俱濟。即智愚全別。即因果無二。

  五隨文釋義者。二義如前。一長科經意者。於此第六地一段中。義分為九段。第一從初一段有十八行經約分為兩段。一有十七行頌。明聞第五地法門大眾歡喜興供稱贊分。二最下一行。明解脫月更請後地分。經文自具。第二爾時已下一段有九行經。明觀十平等法修六地之向。第三有十段經。明逆順觀十二緣生觀第四段有七行半經。明觀達十二緣生無體得空解脫分。第五一段有十行半經。觀十二緣大悲轉增精勤修習分。第六一段有六行半經。明此現前地得十空無相無願三昧分。第七一段有九行半經。明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不可壞心入佛智地分。第八一段有二十七行半經。明入此位中見佛廣狹分。第九一段有四十四行頌。明重頌前法。

  二隨文釋義者。於逆順觀十二緣生法有十段經。具如下列。一如觀十二緣法中義。第一段從佛子此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已大悲為首已下有十四行半經。明觀世間受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者則無生處。又明由有我故。常求有無。一切諸惡業邪道。皆由此生。邪道者。九十五種邪道也。罪行者。三惡趣也。福行者。人中及第六天已來散善福也。不動行者。色無色界八禅是也。及小乘三果分段生死乃至四果淨土菩薩變易生死。雖免粗苦。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皆名邪道。亦名不動行。積集增長者。三惡道積集增長惡業。欲界積集增長有為善業。上二界積集增長有漏八禅。聲聞緣覺淨土菩薩。積集增長淨業。成變易生死之身。一乘菩薩積集增長具佛悲智。雖總十二緣生。乘緣各有差別。若於三界中具縛凡夫。以十二緣成諸惡業。二乘觀十二緣空無體折伏現行煩惱。得有為無漏。淨上菩薩。以修四谛十二緣行六度門生於淨土。一乘菩薩以如來知見。修十波羅蜜四攝四無量三十七品助菩提行。成一切種一切智智。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無限圓滿佛大悲大慈大智佛果法門。及成法界無作自性緣起大圓明普光明智。恆以一切眾生生死海。便為一個道場。恆以十方佛剎眾生剎。住居毛孔。夫緣生之法性自本無。眾生橫計諸聖嗟歎。枉流生死無自覺知。故勞聖歎大悲示護。是故諸仁應當順理善觀離諸慢業便得識種業謝智果開敷三界報亡等悲垂俗任性緣起不沒死流對現色身應根利物。經雲。於諸行中植心種子。植者種也。於業田中種識種子為有取有漏。其漏有七。一見二諸根三妄四惡五親近六愛七念。復起後有。生來世生老病已下如文自具無明闇覆者。覆謂覆蓋自己如如之本智故。為智自無性逐境緣迷故。隨迷苦極自覺迷除故。以覺無我智無明即無故。迷我成妄覺我成智。覺之與迷各無自性。皆從緣而有迷悟故。為根本智自性無性故。不自了知非智。但隨境起。逐境情生。起於我見非至苦極厭苦求真。若自未厭苦源。設聖者化時不信從。斯發起有二種發心。

  一有久從生死苦厭苦發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覺聖智。亦名佛智自然智無師智。二依先覺者。勸令知苦本方能發心。夫發心者。有此二種。若言要。依先佛發心者。即有常過。即同外道常見。即先覺者。以誰為師。轉轉相承不離常見。若有古時常佛為展轉之師。即古佛自體自真不隨妄者。即不可踐其古跡。為真自常真不可以真隨生死故。即生死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眾生定有生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真故。此是斷見。此二種俱非不離斷常也。為一切眾生生死無性本無生死橫計生死本非生死。一切諸佛本無自性故。實無菩提亦無涅槃。而眾生妄謂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眾生能如是知者。名為發心。名為諸佛。名為見道。而能開悟一切眾生。是名達無明者。無明本無。諸佛亦無。名為覺者。但以無依住無體無性妙智。能隨響應對現色身。能以此理教化眾生。名為大悲。故不可得有證。有忻有厭。有取有捨。有古有今。有真有假。發菩提心也。如是發菩提心。不為長夜無明之所覆故。經雲。愛水為潤者。因愛有生故。我慢溉灌者。有八種慢。一慢二大慢三慢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不如慢七邪慢八骜慢。見網增長者。五見及六十二見等是。生名色牙者。由於諸見起貪與名色俱起。名色增長生五根者。由名色故。以眼耳鼻舌身。對名色生觸觸對生受。其身觸體有十二種。澀滑輕重冷熱饑渴堅濕暖動。眼色觸有二十五。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光影明闇煙雲塵霧粗細迥表空顯色故。耳聞聲有十一種觸。可意不可意俱相違因受大種因不受大種因俱大種世所共成所引遍計所執聖言所攝非聖言所攝聲也。鼻有六種香觸。好惡平等和合俱生變異。味有十二種觸。苦酢甘辛鹹淡可意不可意俱相違和合俱生變異。於前五根上所得。隨意思量名之為六十六種意法。以心起意。意識隨五根中所現名觸。意根隨取名受。受之不捨名愛。愛增長取。取增長有。有生已。將前六根上六十六種意識所緣。於諸趣中成五蘊身為生。生已衰變名老。終殁為死。於死時生諸熱惱。乃至憂愁悲歎眾苦皆集故。從此因緣故集已後一行半經。明緣生無體。妄謂生死隨順緣體。應如是觀。明十二緣體眾生情有而實理無善達理無緣性便即生死為不生死。此上一段。明由著我因有十二有支若作無我觀得離我所諸虛妄緣便為法界大智無作自性緣生故。

  第二段中有十行半經。明菩薩念一切眾生分。迷第一義谛。號曰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者。以明迷第一義故名為無明。真之為妄皆有依報。以有依報便有名色。為迷真相情識取境與受想行識及以六根同時而取名之為蘊。蘊不壞故名之為業。識心為主。六根及境三事和合而為所緣。共生四取者。情為名色為境。情識為能緣。受隨之名為行。尋思煩憂迷其淨智名之為蘊。六根境識三事和合名之為觸。因此五蘊對於六根。情識之上有十二支同時而有已下十二有支具如經文說。如是已上一段。明迷第一義而生五蘊。從五蘊上共生十二有支。

  第三段中有七行半經。明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明十二有支從一心起。以隨事貪欲迷真心故。妄心生為想。想心乖智妄辨為識。妄心所辨是識緣境。是行於行迷惑者所緣之境。謂實有故名曰無明。以心無明故便生名色。從名色六根妄心三事和合生觸正觸相應分別取著是受。余如經自具。此已上心境六根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一時無前後體妄作前後。迷如來之理智本來無作者故。橫生諸苦。波浪苦流不息故。

  第四一段有十五行半經。明無明及十二有支皆有二種業者。一由無明故。令一切眾生迷於無作智自性法界。二由無明緣生便作思想行緣故。故雲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迷法界智執成來世報。二由妄行心想識種便生。是故經雲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迷根本智種妄生識種令諸業有相續不斷。二由迷根本普光明智。所有無名相之微妙功德之名色。生識種所成生死業報之粗名色也。名色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識成名色由名色成識故雲互相助成。二由名色故對六根中現相。能令六根中情識取之。六根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迷無相體一相之理智。各隨別境別取境界色聲等異。二為六根現境識心相對妄情便起故。雲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觸能迷所緣便能受現世塵成諸喜怒。二由受現世塵故。成當來有苦果故。受亦有二種業者。一由迷一切法空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已下如文自具。此一段緣生皆從無明迷理智為首。

  第五段有四行半經。分為兩段。一佛子此中無明緣行已下至助成故有兩行經。明無明等十一有支皆總由迷本智以妄心成識更相助成分。於一一緣中皆有十二。以互體更相助成有一百四十四。於三世上各有一百四十四。總共為四百三十二。總由迷本真智。號曰無明。於無明中因境六根識三事而生五蘊。以五蘊對六根。緣生一切觸。總以意識為主。而隨根境識能作種種生死業緣乃至八萬四千一切塵勞從此而起八萬四千煩惱者。其名數至隨好光明功德品中具明。但自了識心根境三事一性。一性者。所謂無性。達無性理。以普光明智。普印諸境。妙用恆寂無明成智一切名為種智海。二無明滅已下兩行半經。明達無明成解脫緣。如文自具。

  第六段有三行半經。明無明愛取三事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二事不斷是業道。余分者。所謂名色觸受生老病死憂悲等是苦道。前後際及現在三世上前三段煩惱斷。即無三世及三段煩惱。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者。明雖有分別相似生滅了中虛無也。如束蘆葦。其相雖有一一中虛。明六根及境雖有法眼常虛。此明觀達也。

  第七一段有兩行半經。雲復次無明緣行者。有三世無明。無明緣行。是當念中過去是所緣前境故。經雲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為識受。是當念中現在。為明識受分別領受現在事故。愛乃至有是觀未來為愛有。二事是當念中未來故為是當念中識受。後方計實有成愛染故。於是以後展轉相續者。以此無明緣行識受愛有。成三世業苦果相續不斷。但無明滅即行滅。即識受愛有並十二有支總滅。是觀待斷者。明十二緣待觀方斷故。此以六相義該通。

  第八一段有兩行半經。總明十二有支。共成三苦。一無明行及六根是行苦。是迷境攀緣不息故是行苦。二觸受是苦苦。明受諸觸有愛憎生苦。以受觸時即有苦。更加貪戀及以憎嫌苦更加苦。余是壞苦者。於十二有支中。從名色識取愛有生老病死。七是壞苦。但觀無明滅即行滅。即三苦滅。十二有支滅。

  第九一段有五行經。明有三段斷滅生起十二有支之緣。一明無明緣行是生起義。無無明諸行亦無。余亦如之。二無明緣行者。是系縛義。無明滅行滅者。系縛滅是斷煩惱義。是解脫故。為大智慧相應故。三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是生起觀行力。隨緣觀十二緣自體無所有故。無明滅行滅者。以觀十二有支無體故。余亦如是。通總十二緣。但無明無即十二緣無故。

  第十段有四行半經。明以十種逆順觀十二有支緣起相續皆一心所攝。但以自業苦樂不同而有差別。不離十二有支。但如前三道不斷者。所謂心境無明。此三無者。余皆自無。若不斷者。三苦聚集。即行苦苦苦壞苦聚也。言其斷者。以無明即成不苦之妙用理智故。已上是長科第三段中十種逆順觀十二有支分。

  長科第四段中有七行半經。明作前十種逆順觀十二有支已達諸緣起性自無生。便得三解脫門現前。三解脫門者。一觀十二緣自性空無作皆自性滅畢竟解脫得空解脫門。二無有少法可得即得無相解脫門。三得前空及無相二門。更無余願求。唯有大悲教化一切眾生皆令畢竟解脫得無願解脫門。余如文自具。

  第五段中有十行半經。明此位菩薩得三空解脫轉增大悲分。於此段中復分為二。一佛子此菩薩已下至亦不畢竟滅於諸行有五行半經。明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甚可厭。患為成就眾生亦不永滅諸行分。二佛子菩薩如是已下至未圓滿故有六行半經。明菩薩觀有為法多諸過惡無有自性而恆起大悲得般若波羅蜜分。如經雲。為未滿菩提分法者。明此六地已得空無相無作出世菩提未得入俗大悲圓滿隨普賢行海自在菩提。復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者。明迷情緣即諸法無常轉變情稱理即一切諸法。性自無生。此心生即法生也。已下准知。如緣集即轉不集即不轉者。若無明緣行則轉。若無明滅即行隨。智起則起唯法起非無常遷戀故。已下准知。有為法多諸過患者。有情識所為。皆生老病死苦痛患。若以智悲所行皆普賢行也。已下准知。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者。已超聞思修慧。此一乘智慧。是佛智慧。是究竟無作普光明智慧也。此稱智遍周應根利物。不為而用。不思而應。自余如經自具。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者。言正覺菩提初心以成。隨行菩提十一地始滿。

  第六段中有六行半經。明得十空三昧現前分。自性空三昧者。不由修作任理無功而自現故。此雲正定。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何故以三為正。凡為作法以三度為正。昧者情識不現名之為昧。正智現前名之為三。又三者正也。何以故。以三為陽故正也。如十一月一陽生。十二月二陽生。正月三陽生為正月。以寅為木為日為火也。以火生於寅。又以日為智。以十二月正月為艮為山。為止。為門阙。為小男。為童蒙。是故聖者取之為法表。正月三陽已生。以從艮止。而生火也。明從定為止發起無作正智慧。明是入道啟蒙之門阙故。艮為童蒙。以明童蒙心止能啟大智慧日光明故。雲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以五蘊冥昧即正智便現又一止是正字。以一心止其道正故。故止一處無事不辦。第一義空三昧者。過一切有為無常法故第一空三昧者。明創過上二界息想定。亦過聲聞緣覺淨土三乘淨穢之定。又十方萬像一性名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者。過世情所識空過三乘住無作空也。得意生身故。合空三昧者。明與十方凡聖有情無情合故。起空三昧者。明寂用自在故。如實不分別空三昧者。明無情識故。示現根所見故。不捨離空三昧者。示現遠離過惡故。離不離空三昧者。處世界如蓮華居水故。以此十二昧為首。皆不離空無作無願。三三昧門為體。百千二昧總從此起。

  第七段有九行半經。分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皆悉圓滿有三行半經。明修十種無限心分。二佛子已下至常行不捨有四行經。明隨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佛智地分。三佛子已下至隨順無違故有兩行半經。明住此位菩薩般若波羅蜜行得隨順忍分。經雲不懼異論者。人天外道及三乘異論。入佛智地者。明從根本智入差別智地故。離二乘道者。二乘斷煩惱而證空。菩薩達煩惱而成智海故。雲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者。明煩惱魔是生死因也。陰魔死魔是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緣。住於菩薩智者。一切隨世差別智也。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者。明此地菩薩於三界中一切諸緣生法逆順觀徹得世間中出世間智慧滿故。故名增上。第三明利順忍者。准五忍中。是第三順忍。若准十忍中。是第二順忍。如三乘中五忍者。一伏忍。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忍。五寂滅忍。如三乘中地前三賢菩薩得伏忍。五地得信忍。六地順忍。八地無生忍。十地寂滅忍。十忍者。經文自具。如此一乘教中以十波羅蜜。以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通修習。位位中以十波羅蜜互為主伴。五位之上有五百個行門。分分微薄。以六相總別之義言之。時日歲月皆如是。猶如帝網重重參映一多同異皆不轉變。

  第八一段中有二十七行半經。約分為六段。

  一從初佛子已下至轉更明淨有九行經。明以願力見佛廣多及供養佛法僧分。

  二譬如真金已下至四種魔道所不能壞有六行經。明舉喻顯法分。

  三此菩薩十波羅蜜已下至第六現前地有兩行半經。明此地菩薩所修法門分。

  四菩薩住此地已下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可有六行經。明此位菩薩授職堪能教化一切眾生分。

  五此菩薩已下至說頌有四行經。明此位菩薩以三昧見佛廣多分。

  六從初一行頌至我為佛子已宣說有四十四行頌。重頌前法如文自明。

  已上八段已釋第六現前地。此地是善達緣生成世間。出世間智慧。第七遠行地以方便波羅蜜。成就入世間中出世間智慈之慧。

 

上一篇:第三十三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下一篇:第三十一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