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第十會在給孤獨園說法界門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一
將釋此品六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釋如來所居之處。四釋說法之主。五釋所集之眾意。六隨文釋義。
一釋品名目者。此品何故名為入法界品。明信樂者。從迷創達。名之為入。身心境界性自無依。名之為法。一多通徹真假是非障亡。名之為界。又純與智俱非情識境。名之為法界。又達無明識種純為智用。不屬迷收。是無依智之境界。名為法界。又以智體無依無方不遍。普見真俗總不思議。毛孔身塵參羅眾像無邊境界佛剎重重智凡同體境像相入。名為法界。又一塵之內普含眾剎。無空不遍。無剎不該。不壞報境。重重無盡真通理徹名為法界。又以一妙音遍聞剎海。以一纖毫量等無方。大小見亡物我同體識謝情滅智通無礙。名為入法界。此約智境普名。勿依肉眼情識所見。
二釋品來意者。前明自己如來出現。又明心無所染名離世間。此乃純是法界無虛妄界。以是此品須來也。此品是一切諸佛成道之己智之常果。無始無終。亦是前之五位進修。以此為體。至此慣習滿故。任智施為還源本法。
三釋如來所居之處者。
何故前余會之首。皆雲不離菩提之場普光明殿。又三會同居普光明殿。此之法界一會。何故不同前會。直言爾時世尊在室羅筏國逝多林給孤獨園者何意。
答曰。為明前普光明殿說十信心。以次說十住十行等五位。六位升進之門。為不離菩提體上而有進修。故言不離菩提場如來成正覺之體。恐失經之本意故。須重敘。三會同在普光明殿者。明信進五位修行已終。不移普光明根本不動智體為境。非妄情故。時亦不遷剎那之際。此法界會。直言在室羅筏國逝多林明前約。位升進已終。此會明自己成佛果滿度眾生之行故。在人間國邑園林。又化二乘聲聞緣覺及淨土菩薩。即純以自在法界為體。不立五位菩提及行可修。亦無差別智普賢願行可學。總是佛果已滿。普賢行已周。恆遍十方利眾生法不須和會。以此直言逝多林。如眾流入海諸河名亡。但以法界為名。不同以前五位升進和會行相故。在室羅筏國者。舊雲捨衛國。雲室羅筏國者。此雲好道。亦雲聞物。以此城中人好學道德余國聞其國中有多人物故。以人之道德以成國之名。逝多林者。逝者往也。度也。速也。為佛世尊在此園居一切眾生而往佛所。速得度脫以佛度眾生廣多故。故因立名也。林者此園有林故。亦以如來行多。以法界普覆蔭遍含生故。以佛行為林。以林為蔭覆。得清涼義故以法界清涼。蔭眾生煩惱熱。令清涼故。故曰逝多林。若以因置寺園之時。以所施成名。以只陀太子植林須達長者置園。以長者濟乏所求孤老皆惠。亦號祇樹給孤獨園。今以約如來智德遍含廣多濟物。號為逝多林。園此方名寺。彼方名園。若法界體用智境普含。以法界無限智境為逝多林園。非以肉眼情識所見也。乃是塵剎遍含之園也。
四釋說法之主者。此說法之主。亦是前菩提場毗盧遮那如來。亦是於五位法中諸菩薩自成之佛。亦是當來彌勒如來所成之佛。亦是三世古今一切佛故。以法界中智體無三世古今延促之情見故。以法界中無新舊成壞佛故。以法界輪度眾生入涅槃。不移法界一毫一微塵體用時分不異故。在凡情妄見異。在法界見見一切眾生初發菩提心乃至成佛轉法輪智一切三世諸佛成佛一切眾生成佛。同住一剎那一微塵一法身一智慧一言音一解脫一神通一不思議一報境界一蓮花座。重重重重無礙無礙。此約智眼實見。不可隨願肉眼妄情所知。若有能如是真實信解者。當知此人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坐佛道場得如來智。為能信自他身心總一法界大智之體之用故。此法界中能說法教體。約舉其十。一以如來神力為能說教體。以佛神力所見法故。二以不思議為教體。所現音聲法門非口言心思任法現故。三以虛空為教體。所現諸法境界如虛空故。四以光明為教體。以此如來眉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如來放眉間光明現諸法故。五境界為教體。以一一境界互融相含含十方佛剎法故。六以佛報果為教體。現昔往業所修行法門所莊嚴故。七以法性為教體。無身心可證修故。八以菩薩名號為教體。一一名號之中約所行法以成名故。九以菩薩等名數為教體。列普賢文殊五百菩薩。十十同名。表五位因果法界境中一多齊圓滿故。十以普光明智為教體。十方世界一時應根普現化故。如是說法教體無量無邊。且約舉其十。若以能聞受教之人。約以六事相應。眼耳鼻舌身心六處觸受得無所著。以為能聞及所受教之人。非獨耳根聽聞以為聞教之者。
五釋所集之眾意者。此會初所集之眾。有一百四十二個菩薩。普賢文殊二為之首。自余一百四十個菩薩。十十同名。都雲五百。經雲菩薩摩诃薩五百人俱又下文雲。此諸菩薩皆悉成就普賢行。如是五百菩薩。皆以文殊為法身。根本智之體。普賢為差別智之大用。如是一百四十二個菩薩。雲何成五百之數。自天冠菩薩已下一百個菩薩。是本法界果體中本十波羅蜜之行。互融十中一一中具十十中具百。是法界中等一切眾生。萬行大用之門。十冠菩薩已下。是法界中行果也。自初日光焰幢等十幢菩薩。十力菩薩。十藏菩薩。十眼菩薩。如是四十個。皆以文殊普賢二行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中。通普賢文殊四十二賢聖行中。各以十波羅蜜。會融理智大願大悲。進修四十心之諸行。一波羅蜜中具十。十中具百。於四十心中成四百。加後法界本果中百波羅蜜成五百。皆以普賢文殊為體用。以四十二聖行中。以四百個波羅蜜門。至此法界本果行中。天冠菩薩已下一百個菩薩行果。會同入法界故。故號為五百。此明四十心進修之佛果。會法界根本無進修之本果行故。自十冠菩薩。所以為法界中本行果。冠是頂上莊嚴。明法界是本佛果萬行之頂故。以名下之義及所嚴飾知之。為此經名目嚴飾住處眾數皆是法門。他皆仿此。次下有五百聲聞眾。是得聞此法眾。次下有無量世主眾。已下他方所來十方鹹集之眾。皆是法界本行因果。五百聲聞眾。是示現不聞不見此法界不思議神力眾。如是五眾。隨文釋義方明。且略言爾。
六隨文釋義者。於此品中長科為兩段。
第一從爾時世尊在室羅筏國已下。至第六十一卷中一切法界教化成就一切眾生而亦不離此逝多林如來之所。有一卷半余經。明如來入師子嚬申三昧。及放眉間光現法界門。令諸菩薩以五位升進佛果。入法界無進求自在佛果分。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直至經末已來。為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東行就根利生成行表法。令後發心者不迷其行。令易開解分。又於初段逝多林中復長科為二十七段。
一爾時世尊已下。至與五百菩薩俱。有一行半經。是當品序分。
二普賢菩薩已下。至如是等菩薩摩诃薩五百人俱。有四十九行半經。為列眾分。
三此諸菩薩皆悉成就普賢行願已下。至以大光明網照法界故。可有八行半經。歎前菩薩志德分。
四及與五百聲聞已下。至於佛智海深信趣入。有三行半經。明列聲聞眾及歎德分。
五及與無量諸世主俱已下。至求一切智。有四行經。明列世主眾及歎德分。已上五段是列眾分。
六時諸菩薩大德聲聞已下。至如來智。有三行經。明諸大眾同心念請如來十種法門分。
七一切世間諸天及人已下。至一切智廣大願力。有六行半經。明能信解開示此法之人皆自非得加被方知分。
八唯願世尊已下。至願皆為說。有十二行半經。明重請佛說隨順菩薩及眾生法及如來往昔所行之行成道等有三十問。請佛為說分。已上三段請法分。
九爾時世尊已下。至靡不鹹以摩尼所成。有十三行經。明如來以三昧力顯示往昔所行報果莊嚴十方及此大莊嚴樓閣廣博分。
十爾時復以佛神力故已下。至周遍十方行列莊嚴。有十六行經。明以佛神力忽然逝多林地嚴麗廣博周遍十方分。
十一時逝多林上已下。至皆住虛空周匝遍滿以為嚴飾。有七行經。明以如來往昔善根及自法力莊嚴虛空分。
十二何以故已下。至如來身住逝多林菩薩眾會皆悉充滿。有十四行經。明歎如來神力自在莊嚴大眾圓滿都結十方同然分。
十三見普雨一切莊嚴雲已下。至而為莊嚴雲。有十一行經。明十方虛空雨寶雲莊嚴虛空及以寶地分。
十四爾時東方過不可說佛剎已下。至與其眷屬結跏趺坐。已上有十段經。十方菩薩來集分。以上六段是答前兩度共四十種問。已下亦是前之五段答前問佛三昧神力及佛報境。次下十方來集菩薩眾。是往所修行身於依報中。答前往因所修諸地十波羅蜜。以明行滿故。莊嚴身亦滿。有十個佛國十佛名號。是所行行中因果。十佛皆號王者。皆明佛果智自在。菩薩以網羅覆其身。皆明教網具足。
十五如是十方一切菩薩已下。至皆是如來威神之力。有二十五行經。歎如上十方諸來菩薩志德用分。
十六於時上首諸大聲聞捨利弗已下。至不見如是廣大神變。有五十行經。明如上聲聞無如是善根之種如來居逝多林神變莊嚴廣大佛剎菩薩眾海為宿世無善根皆悉不見分。
十七佛子如恆河岸有百億無量餓鬼已下。至下頌有十種喻。比聲聞無有廣大菩薩善根。在其會中不知不見如來自在分。其所有十喻經文自明如是。聲聞示同不聞不見如來變化神力境界菩薩眾海。令諸實是聲聞回心種如來大願大智大慈悲。常處生死廣利眾生故。
十八明毗盧遮那菩薩等十菩薩說頌分。已下有十菩薩。並是十方來者。各說一頌各隨自名。各自歎自法。是一切諸佛諸菩薩行。皆隨菩薩名下義表其頌意可見。如初毗盧遮那願光。明菩薩是種種光明直是佛果。願光者。是佛果中菩薩行。從初總歎。令諸菩薩觀察逝多林如來境界。次下九個是總中別。各隨菩薩名下義取所頌之法也。如不可壞精進王者。還頌不可壞精進義王者自在義。已下仿此准知。
十九爾時普賢菩薩已下。至演說此師子頻申三昧。有六行經。明普賢菩薩以十等一切方便門欲演說師子頻申三昧分。
二十何等為十已下。至佛子此十為首。是十種不可說法句分。
二十一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法句都結通已下六行經。是普賢菩薩觀佛境界說頌分。於此十行頌中重頌前十無盡句法。意明法界體性無礙。一多互參大小相入。毛孔微塵悉含一切諸佛剎海。一一境界皆互容無礙。頌雲。一一毛孔中。微塵數剎海。悉有如來坐。皆具菩薩眾。如經具明已上二十一段經。明如來以師子頻申三昧。令五位中升進普賢萬行法門會入法界。性自圓滿本無和會。普賢行故。自此已下如來放眉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門。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門。
已上二十一段且會法界中。普賢差別智無礙行滿。還令普賢說頌歎法已下放眉間光即明己法身根本普光明智與法界中無礙自在。差別同異普賢行門。理智體用一時同會。即令文殊說頌歎法。以文殊普賢二體成真俗二智法界平等恆然法門。此法界中體用二門。若無普賢即差別智不行。即趣寂無悲行。若無文殊。即普賢行是有為。是無常故。以此二人之法門成一法界之體用。一切諸佛法總如是言其佛者。但於此二人體用中無所住名之為佛。言住佛所住者。佛住無住。但於此文殊普賢理智萬行體用中。而無所住之智。而得佛名。是故前普賢是以行彰理門。後文殊是以理顯行門。為言诠立教即名有前後。約其法界二法同資元一體用故。且以如來舉緣表法即師子頻申三昧屬普賢門。眉間毫相光明即屬文殊門以光明是法身妙慧所顯得。根本智所起師子頻申三昧。是差別智中行故。二人同體方成法界自在之門。表根本智自性無言。作用言說是普賢所收。若也三法別行。即是人天生死。設得道者名為眇目矬陋。或止宿草庵。不入法界大宅門故。師子頻申三昧者。是五位中進修已滿理智會融。已終加行疲極頓亡。法悅充滿不屬升進。任智普周現化神通。不為而智境應用不作而佛剎互參。極微不為小。而無盡佛剎海處中盡。虛空不為大。恆十方鹹處纖毫之內。此乃縱任智海現寶剎而互參。名曰頻申。稱理而一多身境相含。名為三昧。頻申者。舒適悅樂無勞之義。意明前五位升進。緣有為無為融通作意疲勞相。此法界是升進已滿。任智適悅眾法自成。無作意勞倦故。已下放眉間毫相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門。此以法身根本智顯行自在門。屬文殊師利。即下以文殊說頌歎法。明令此文殊普賢理智法同行故。即佛果自然圓滿。但體理智體用法界之意。不可逐於紙素竹帛著錄抄寫前後名言。為名言不可一時。但取理智知其總別同異成壞。然為迷情初啟。先須諸善行方便。以顯理門。因理智明。如十波羅蜜中。九波羅蜜是行。唯智波羅蜜是果。余九波羅蜜是助顯智之方便體用。以是如來出現品前先明普賢行滿。出現品內方明果行一時。文殊普賢佛以光加二人。共為一個理智萬行體用。今此初以普賢會法界。大用之體。現師子頻申三昧之門印之。以三昧是行故。次眉間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門。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者。即明法身根本智照現差別智為一體用方名入法界門。是故已前二十一段經。是以行會理。無著門即以普賢為主文殊為伴。以下如來放眉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門。即以理會行。圓融自在無礙門。即以文殊為主普賢為伴。如是主伴參融方名法界自在。從爾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如來師子頻申廣大三昧故。已下直至不離此逝多林如來之所。名以理會行圓融自在無礙門。於此段中復分為六段。
一爾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如來師子頻申廣大三昧已下。至入如是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佛神變海方便門。有四十三行經。明諸菩薩蒙佛光照得無量神變海方便門分。
二雲何為種種三昧已下。至入毗盧遮那如來念念充滿法界三昧神變海。有六十六行經。正說所入三昧之名分。
三其諸菩薩皆悉具足大智神通。已下至悉見於佛。光明所照有五十三行半經明諸菩薩蒙佛光明所益之德分。
四爾時諸菩薩得不思議正法光明已下。至說頌有二十行。半經明諸菩薩所得三昧神通現變化雲莊嚴逝多林及十方國分。
五已下一段有二十六行頌。明文殊師利說頌重頌前法分。如文具明。已上明佛光所照諸菩薩蒙光照入頻申三昧普賢境界方便門。但是一切三昧總是方便行門普賢境界。總是文殊法身根本智所成就故。
六爾時彼諸菩薩已下。至不離此逝多林如來之所。有六十三行經。明菩薩以佛三昧光明照故得如上三昧及無限大悲無限神通無限饒益眾生分。二十七段經文。總明答前菩薩諸世間主前後四十問。
六隨文釋義者。從初列眾之中有二義。一釋菩薩名。二釋聲聞名。初釋菩薩名中。有六段意趣。
一從初一百四十二個菩薩。以普賢文殊二菩薩及佛。是總該五位及法界因果。通收一部經之總別同異成壞法也。
二從初十個同名號為幢菩薩。是十住位中法慧等菩薩。至此法界無作果。號之為幢。為以彼初發心十住智慧摧壞煩惱。至此法界果位。號之為幢。
三次已下有十個威力菩薩。明從十行中功德林等十林菩薩至此法界果中號為威力故。明以眾善行威力故能成法界果行故。
四次已下有十個同名藏菩薩。是十回向中金剛幢等十個幢菩薩。至此法界果中號名為十個藏菩薩以彼十回向。以回向摧破偏見會。融理智悲願。能成眾德。至此法界果中。號之為藏。
五次已下善眼等十個同名為眼菩薩。是十地位中金剛藏等三十七個藏菩薩。至此法界果中。號之為眼故。以彼十地中含藏眾德。則法眼分明普見法界故。此已上四十個十十同號菩薩法界果前四位。以此四十心通普賢文殊。為四十二賢聖道。以成法界果門。今至本故。
六次已下有十個菩薩同號冠。直至列菩薩眾末。有一百個菩薩。是法界中根本智上十波羅蜜之行。為一波羅蜜中互體圓融。即一中具十。十中具百。如是天冠菩薩已下一百菩薩。即明百波羅蜜行也。通前四十個菩薩。皆具十波羅蜜。四十中有四百個。隨位進修波羅蜜。通此法界果中百波羅蜜。共為五百。是故經雲。如是五百人俱此諸菩薩皆悉成就普賢行願者。即普賢文殊及佛根本智。三人法行遍故。與如是五百行門。以為自在體用。乃至無盡。如下五百童子童女優婆塞優婆夷列五百。總約此五百行門立名。一萬龍。以約隨智萬行。六千比丘。約加信及五位中五百行門通收。故雲六千。
第二釋聲聞眾名者。捨利弗以其母眼明利如鹙鹭鳥目。以母之目似鹙鳥狀。以為子號。大目揵連者。此雲采菽氏。以母姓菽以為名故。母是綠豆仙之苗裔故。摩诃迦葉者。以身金色能飲日光。亦雲是飲光。仙人之裔也。摩诃此雲大。離波多者。此雲供養。須菩提者。此雲善現。阿[少/兔]樓馱。此雲無滅。難陀此雲歡喜。劫賓那。此雲黃色。是往昔黃頭仙之裔也。迦旃延者。是一宗之姓。是此胤故。延為胤也。富樓那者。母號滿慈。以取母號。如是十大聲聞示同不聞不見如來不思議法界變化之事令。樂小法者趣求大故。前五百聲聞及世主是先已有種者。能隨佛所行故。師子者。無畏也頻申者適悅無疲勞也。此明無作縱智自在不為而應無限深法自成也。以無功圓滿也。如前已釋。入此頻申。三昧莊嚴樓閣忽然廣博無有邊際者。廣大博寬也。言此樓閣忽然寬大與法界虛空等故。明如來境界恆自無邊。眾心迷解一念相應。無法不等故。心如虛空遍含法界。故雲忽然廣博無有邊際。此乃引導後徒。非現前之眾。金剛為地者。法身感果所得報成故。無量寶華及諸摩尼普散其中處處盈滿者。總別眾行之所感生。琉璃為柱者。無垢淨心住持悲願之所報感。眾寶合成者。明柱上莊嚴。具足眾寶。明以一淨心中住持萬行無所傾動。大光摩尼之所莊嚴者。根本智之感生故。閻浮檀金者。其金柔軟明淨甚過常金。柔和恭慎心所感生故。如意寶王周置其上以為嚴飾者。從根本智起差別萬行。自在無礙饒益一切眾生之所感生。危樓迥帶者。危者高也。迥者遠也。帶者以眾寶嚴映。總言寶樓高遠。映帶互嚴以遍法界。其中眾多寶樓互嚴映徹。以樓傍閣道傍出棟宇。相承猶連接也。言一一滿法界窗闼交映者。明寶閣上門窗映徹明淨無障。階墀軒檻者。層級為階。階下平地砌寶為墀。階上寶板為檻。檻上寶竿為軒。登樓賦雲。憑軒檻以遙望。此之是也。種種備足都言萬寶備嚴。大約閣是差別智感成。樓是本智起觀照用。超諸境界感報所成。或人天形像寶為莊嚴。利益人天行所報成。寶網是教寶。垣牆是戒寶。樹是依蔭眾生之行。寶幡是回向之行。寶河是慈悲之行。一一如是約智眾行。所成報故。又就以上報上。又加神通所嚴。初陳樓閣莊嚴。次陳寶地遍周莊嚴。次陳虛空莊嚴。次陳十方諸菩薩來集身相莊嚴。一一莊嚴皆映徹相入互體重重。十方諸佛菩薩眾海身土及莊嚴一一相入自在無礙者。但約法身根本智為體。差別智報得萬事合然故。設一切如來起一切神通。不離此智起大用故。無不自在。無不相入。無不明淨。如是之智以如上五位和會進修乃得成故。獨修一法不可得也。只可多不離一不可守一以為自然。此逝多林及一切法界國土莊嚴不離二法。一約往昔所修行理智大慈大悲大願眾行所成。二以佛菩薩不思議神通所嚴。如經自明。是答前諸菩薩四十問。從爾時東方已下十段經。明十方菩薩來集。明法界中佛果不可說佛剎微塵數本行。答前菩薩所問。總是自佛果行無盡遍周。是故世界名金剛燈雲幢。金剛燈雲幢者。明一切佛皆從此金剛智起大悲之行。摧破諸眾生煩惱。故名幢也。佛號毗盧遮那。勝德王者。即是行中之果。菩薩亦名毗盧遮那。願光明者。是明以果隨昔願行大慈悲故。王者。明佛果隨行種種自在無礙。以從金剛智起故。以是果行名同故。與不可說佛剎微塵數菩薩俱來者。言行滿令諸菩薩會此法故。故雲俱來。此明檀波羅蜜中主伴行滿。所有諸來菩薩皆以寶網嚴身者。明教行滿故。已下九方總以十波羅蜜。以次排之。總是一佛之金剛智上。總別同異之行仿此例知。已下如文自明。但釋經大意。法門經中自具。已前二十一段經是。以行會理門已釋竟。已上普賢為主文殊為伴。已下如來放眉間光名普照三世法界門。即是以理會行圓融自在無礙門。已下文殊為主普賢為伴。爾時世尊欲令諸菩薩安住師子頻申三昧。放眉間白毫相光明。名普照三世法界門者。以此光是法界身中根本普光明智。此智現前時。即見三世久遠如今一體。無盡劫生死。亦不移現前總無體性。成大智海眾法清涼。便以眾行起差別智知根利生普周剎海無有休息。名為普賢行。即經已下文中。獲不可說諸三昧門教化無限諸眾生門。具如經說。如文自具。
已上二十七段經。答前菩薩大眾所問四十法門竟。此法界法門。明智體自在以智力自現不藉如來口言。又令文殊普賢二人本位自宣本果之行。令易解故。不迷教之體用故。已上是一部經之始終圓滿。總法界體收。自已下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已下。名為就俗利生成行門。已前教中。但雲文殊師利不雲童子明此已下入俗化蒙以行立名。便名童子明已前總約佛果普光明智中起十方賢聖。以立化儀即覺首目首等五位諸菩薩。是皆通化無方潛顯自在。文殊為信首。不名童子。自此已下。以法界體中入俗草創化蒙。約行所行立名。即號文殊師利童子。以妙智慧化童蒙。入佛智慧生佛家故。此是三世諸佛。始發菩提心。初法身現根本智無性之理妙慧故。一切三世諸佛從此而初生佛家。從此而成就普賢大願行故。何故名為就俗利生成行門者。已前但雲升天。表行成就諸天未往入間俗中化利。此法界品已前一卷半余經。但有菩薩聲聞世主已得道者。未有處俗凡夫入此法門。自文殊師利童子從善住樓閣已下。是入人間。就根接俗。化利凡夫。令其得此法界道理。又令善財童子遍求善知識五十二人。以表五位三種因果文殊法身中根本智普賢差別智中行。於此二中無所住智。名之為佛。以此三法具足。名之為佛。以此三法遍與五位終始而作因果。名為乘如來乘直至道場。亦名乘法界乘。以法界還以此三種因果為體用故。前後五位因果例然。總以此三法為因果。此佛文殊師利普賢菩薩。與五十個善知識行。而作因果。而自無因果。為自佛果位中無所修無所行故。但與五位中修行者。作治染淨二障習氣生熟處。說名因果。然法身理智萬行自無因果。但以五位中加行治惑習氣。而立如是因果之名。以文殊師利往諸覺城人間。就根教化。令善財起加行位求五十三善知識。成一百一十因果法門令學者不迷其五位之行。使易解故。與後發菩提心者。作修行之樣式故。故名為就俗利生成行門。為與學者行樣式令不迷故。更有余意。至下就位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