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遇到修行並選擇修行,一般都是相信通過修行能夠達到自己期許的某種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有的能夠一路比較順利的達成自己的願望,有的則是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實際上在中途已經放棄了修行,起心動念全體都是有為法與凡夫心。個人認為,能否真正的享受修行,是達成願望還是中途放棄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種行為,哪怕是有著再崇高的理由,如果一直是很苦逼的生熬硬挺,這種感覺想必沒有人會喜歡。心力強的人能堅持的時間長一點,心力弱的人則很容易半途而廢。
之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是因為有八萬四千根性,每個人的入道因緣都不一樣。從凡夫的角度講,每個人享受的契入點不一樣。切入這個契入點之前,對業習的約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也就是戒。找到契入點了,就如同游子歸家一樣,安閒自在。然後根據這個點來調整自己和目的地的坐標,以盡快達成自己的願望(大致有實現世間抱負與出世間了生死兩個領域)。五百羅漢形態各異,表法的意義就在於每尊羅漢的契入點都不是一樣的。
進入契入點,是體驗到修行享受的關鍵。有功夫沒功夫,實際也是在這個地方上。有功夫的時候是享受,沒功夫的時候是受罪。曾經看到很多歷史上有德行的人都是別人再三邀請還不情不願的出來從政當官,當時覺得是矯情。從功夫的角度來看,這絕不是矯情。人家好好的享受自己的安閒世界,你這邊弄一大堆俗務讓人勞心費神。真正有功夫的人沒有人願意干這個事,只是有的時候因緣所致沒有辦法才不得不為之。箪食瓢飲的安貧樂道,樂從何來?靜坐,打拳,讀書,走路,吃飯,甚至呼吸、心跳都可以是切入這個契入點的基點。進入到契入點,如同嬰兒回到母親的懷抱,那種安樂感和歸宿感是任何外在的物質刺激和欲望刺激都無法比擬的。你給一個嬰兒再多的財富和再好的環境都沒有母親的懷抱讓嬰兒更加有安適感。萬物泯然靈光缭繞卻又不蒙不昧的修行享受,遠遠超過母親懷抱帶給嬰兒的安樂感。
經常有修行享受的人,不會主動的撥尋世緣,更不會瞞因昧果破壞自己的享受。只會想辦法讓自己的這種享受感蕩漾、擴散到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外在的表象就是越來越自律,越來越與世隔絕。修有所成者則興無緣慈,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無私的幫助、利益他們。祖師大德普渡眾生前經常幾十年的離群索居所為何來?如果這個人表現出來很有功夫,但是凡心熾盛凡性依然的話,那麼可以肯定這個功夫基本是嘴皮上的功夫。顏回的箪食瓢飲不改其樂不是作秀,那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生存狀態,無論貧富貴賤都影響不了他的享受。
進入契入點的途徑雖然不一樣,但是前提是一樣的。就是人性必須豐滿。人形有瑕疵可以通過整形手術來矯正,人性的畸形卻只有通過內在的自我調整和外在的行為自律來恢復。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宗教還是普通的教育始終都是導人以行善為本,因為這才和人的本性相契。《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善到極處心自安,心安神才能安,神安了才有可能在因緣契合的某個剎那契入你能享受的修行的樂園。就算不能進入那種殊勝享受的修行狀態,最少能讓自己的心力專注、相應於正命正行和真正的修行,會有一種如同醉心於自己感興趣的運動一樣的快樂感而不至於覺得過於辛苦。內心沒有真正的善,不要說享受修行了,連心安都不可能。基本都會被業力所攝,使得自己的心力總是專注、相應於削福造業的因緣。有正命正行和修行領域的因緣時被看不見的索債怨家所擾,不是不能專注自己的心力,就是力行難以相應,苦逼無比。浮躁、憂患不安的氛圍告訴了我們什麼?釋放不安的磁場和思維波的人太多,不善太多。尤其是那種重業結群體,釋放的氣息會讓人極不舒服。這也是功夫沒有成就前修行人簡緣縮務的因由。
前提具備了,適當的方法就是我們契入享受自己修行的工具。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比如念佛,不管是出聲、默念還是金剛持,是坐著念還是走著念,或是站著念或是隨息念,哪種方式能夠讓自己的心力更專注,念佛更親切,哪種就是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出聲多易傷氣,默念多易傷血,古大德多是金剛持)。
因業緣業習而生的報身,需要矯正的方面確實很多。這個矯正階段必要的苦是誰也避免不了的,不過這個苦和惡業現前的苦不一樣,是出苦之苦,苦盡則甘來。方向清楚,目的明確,自然守得雲開見月明。否則一味的只是堅持,一味的只是受苦,基本很難達成所願,就算可能也有達成願望的一天,這個過程未免太過無趣了一些。
末學的一孔之見不足為道,也深恐因為自己識淺見拙而惹人見笑,視為飄進眼裡的塵埃。但是又想,如果因為有我這粒塵埃夾雜在眼裡不舒服而導致大家注意防護,比如在霧霾漫天的時候謹慎張眼四望或者戴上眼鏡,不再受到更大的灰塵的傷害的話,似乎也有一點用處。因此也就顧不上怕人見笑,也不顧自己這粒灰塵對大家眼睛的傷害而獻拙。此文若有些許功德,回向法界眾生;若為邪見以及錯謬之處,末學求哀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