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一代武俠小說宗師古龍的神奇佛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古龍簡介

  古龍(1938.6.7—1985.9.21),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他在1969年創作了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武林奇書《蕭十一郎》,贏得讀者的廣泛贊賞。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镕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古龍為人豪氣干雲,才華驚人,以無比豐富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在感悟中創作

  科技越來越統治著人類,人性越來越不得不去適應日新月異的新機器。人們活的越來越匆忙,生活被簡化為盡快的賺錢和盡快的花錢。沉思成為奢侈,回味變成浪費。生活節奏加快了,然而卻沒有了生活,天天與人爭分奪秒 ,歲歲卻感到年華虛度,心靈的原野一片荒蕪。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精神疲憊,要發狂,變態極端的人越來越多。人心日益浮躁,情感日益冷漠。

  而佛教正是教人幸福美滿的宗教,佛教的目的就是避免我們發狂或者受損傷,使我們內心深處固有的一切創造性和善良的本能自然釋放出來。讓我們得到情感的舒展,給我們的心靈一個寧靜的歸宿,讓我們享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愛心、寬恕、協和。

  古龍正是這樣一個有著濃重佛教文化情愫的小說家,他任性而作,任性而行,真正活到了佛家所所說的“自性”的自我,古龍的小說同樣也反映出這種佛教文化。

  雖然他畢業於台灣淡江大學西文系,但畢竟他是中國人,在他骨子深處仍有深深的佛教文化印痕,在林清玄看古龍系列中,林先生有一篇文章《酒色財氣都戒掉了》寫道:“古龍不喝酒的生活是十分平淡而安靜的。他每天五點半起床,看過早報,再喝杯牛奶,吃幾片餅干休息一下,構思正寫的小說。八點開始寫作,一直到十二點,工作四個小時。中午到外面吃個飯,散步一個半小時。下午靜養或讀書,偶有朋友來聊天。晚上練毛筆字。”

  看這份時間表,簡直不像古龍,像是一個和尚,古龍說:“我現在的生活與和尚沒有兩樣。酒色財氣、吃喝嫖賭、聲色犬馬,這些我過去最喜歡的東西,現在都戒掉了,現在連脾氣都不發,你信不信!閒來無事,讀讀禅宗的書,看一點佛經,這不就是和尚的生活嗎?”

  據古龍說,他回到這樣單純寧靜的生活,反而找到真正心靈的平安,即使有寂寞的時候,也感覺是充實的。尤其是腦筋清晰明淨,可以寫出真正有代表性的、好的武俠作品。像這幾 天,離散了三十年的父親登報來找兒子,他也能淡然處之,他說:“我自已也離過婚,深知破碎的婚姻都有苦衷,經驗婚姻的敗,每個人都會痛苦。那麼做兒子的,有什麼資格對上一代人的婚姻提出看法或評論呢?”

  古龍形容自己遇到這件事的心情,就像走在路上,空中突然落下一個花盆打在你頭上,你有什麼選擇呢?你只能說幸好掉下來的是陶盆,不是鐵盆,甚至,幸好是花盆,而不是飛機。“要是以前遇到這樣的事,一定激動不已,喝幾天幾夜的酒,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哪裡還能靜靜的坐在這裡聊天呢?”對於自己心境的改變,古龍言下頗有欣慰之意,“一笑”(出自《佛說阿彌陀經》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不只是他現有的心情,也幾乎是他現在的人生態度。

  他最感慨的是:“有這麼高的心情境界,有這麼深刻的徹悟,唯一遣憾的是失去了健康。”

  另外,在林先生另外一篇文章《敬酒罰酒都不吃》[5]中,古龍曾經大徹大悟般說:“其實,這幅字(一笑)很能表現我現在的心情轉變,過去開懷痛飲是要掩飾內心的空虛,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裡面有忍才能換;後來不能喝酒了,是看到陌上的花也可以醉了,境界高了一層。現在呢!現在只有一笑,對任何事都一笑置之了。”

  笑是佛教對世間諸事反抗而取的一種智慧的心態,是一種放下的明智之舉,真正的放下可以變大地做黃金,攪長河為酥酪。如佛寺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又如: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由此可見,古龍的生活也是富有佛禅味道的,另外他也有佛陀要求的大慈悲心,多次為孤兒院大量捐款。善於為別人著想,布施助人。

  有了佛教文化浸潤的古龍,才有了佛教文化在他小說中的蘊藏。

 

上一篇:五件最損財消福的事,千萬不要去做
下一篇:百年佛教之謎,慈禧為何哭著跪拜虛雲老和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