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華嚴經講話 一、沙漠綠洲中盛開之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沙漠綠洲中盛開之花——華嚴經

  沙漠之綠洲——於阗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裡木盆地西南部之和田縣,為南接昆侖山脈之城鎮。公元一九一三年時,稱為於阗縣;公元一九五九改為和田縣。此即沙漠之綠洲——昔時之於阗。

  和田縣,為包括自昆侖山系北流之白玉河與黑玉河等流域之大綠洲。因白玉河盛產白玉、黑玉河盛產黑玉而聞名。自河床所采收之玉,古來即為於阗之特產,西向至伊朗、伊拉克,東向則中國,為重要之貿易品。因貿易而令於阗致富。除玉之外,尚有絹布,以及飾樣華麗之地毯、褥墊等,頗受各國珍視。

  於阗因位於東西貿易之要地而繁榮,更因吸收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而形成其獨特之文化。伊朗系之瑣羅亞期德教於此盛行,佛教亦傳入,且建有佛寺。

  據《北史》卷九十七〈西域傳〉載,於於阗,人民亦重視佛法,寺塔、僧尼甚多。其王亦信奉佛教,於六齊日時,必躬自灑掃,以谷物、果物供奉於祭壇。

  於城南五十裡處,有寺院名贊摩寺。即昔時羅漢比丘盧旃(毗蘆捨那羅漢)為王塑造盆浮圖之所。又佛足石上,明顯的留有佛兩足之跡。

  於阗西向五百裡處,有比摩寺、相傳為老子為教化胡人而成佛之道場。

  如此盛傳佛教之於阗國之廢墟,現今於和田縣城之南方約二十五公裡處,有其古城之遺址,此即史書所謂之「西城」。遺址中殘留有不少土堆及建築用牆柱。都城南方有石塔,其高約六公尺余,周圍約六十公尺,四周散置無數泥塑之殘片。石塔附近有房捨之遺址,為流砂所覆蓋蓋。此處曾發現泥塑之佛像頭,可知此房捨為寺院之遺址。公元一九七八年冬,曾於此寺院遺址中發現漢代「錢」之貯藏所,據稱曾出土五铢錢(漢代錢之名稱)九十余枚。

  此寺院究竟為何名稱?據稱測,或為《法顯傳》所雲瞿摩帝(Gomati)大寺。

  絢爛一時之寺院與行像

  老法顯為求殘欠之律藏,自長安出發之時為晉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一說公元四○○年),恰於鸠摩羅什抵長安之前,亦為《華嚴經》之譯者佛馱跋陀羅(覺賢)長安安之前七、八年。

  法顯與慧景、道整、慧嵬等,為求戒律,自長安出發,經現在甘肅省西寧,至張掖,又經敦煌,渡沙河,而抵鄯善(樓蘭)。此國約有僧四千余人,為一佛教國,然皆信奉小乘佛教。法顯一行於此逗留約一個月,即向西北前進,約行十五日,至烏夷國(焉耆回族自治縣)。烏夷亦為小乘佛教國,有僧四千余人。自此再經一個月又五天之行程,始達於阗。

  依法顯之記載,可獲知公元四○○年前後於阗佛教之狀況。於阗國家富裕,人民信奉佛法,約數萬名僧侶,研學大乘佛教。為約大於鄯善、烏夷等國十倍之大佛教國。每戶人家門前皆立一小塔,雖為小塔,其高約二丈余。

  此國中,為接待旅游僧或客僧,造有高大僧房。當國王得知法顯一行將至時,特敕留於瞿摩帝寺,此寺為大乘之寺,約住三千名僧侶。食堂中之威儀,皆依戒律行事,人眾雖多,卻寂靜無聲,法顯亦頗為驚歎。

  慧景等三人先行出發向竭叉國前進,法顯為觀此國之佛教儀禮——行像,而自行留下。所謂行像,即將佛像安置於裝飾華麗之花車上,游行於市區,供人瞻仰。此為佛誕日之重要行事之一。自印度、西域,以至中國,均以四月八日為中心而舉行之。

  於阗國有十四所大伽藍,自四月一日起,即清掃道路、張燈裝飾,並於城門上懸掛飾幕以為莊嚴。國王、王妃以及女眷等皆入其中。研學大乘佛教之瞿摩帝寺之住僧,因深受國王之尊敬,故於行像儀式時,均列隊緩步於列之前。

  行像之車輛,於城外三、四裡處裝置,其車為四輛車,飾有高約三丈余之御殿,七寶莊嚴,幢幡為飾。佛像立於車中,兩旁為菩薩像,以金銀裝飾而成之飛天像,則懸掛於半空中。

  行像之車抵城門約進步前時,國王即卸去王冠,著新衣,在裸足、捧香華之侍者隨從下,出城門迎接佛像,國王頂禮佛足,為佛像散華、燒香。

  當佛像抵城門時,於門樓上之王妃及侍女等,均紛紛散花供養。

  於阗計有十四所大寺,每日一寺行像,十四寺結束時,已至四月十四日。此十四日間,於阗城內皆為慶祝釋迦佛之降誕而歡愉。

  《法顯傳》中,又記載著於阗另一寺宇——王新寺,王新寺位於城西七、八裡處。自創立以來,已有八十年歷史。據雲,系歷三位國王之經營始完成。佛塔高約十五丈,堪稱為一大塔。塔之建築,以金銀為主,並飾以眾寶。佛塔之後為佛殿,佛殿之柱、扉、窗等,皆以金塗之。其間亦有裝飾嚴麗之僧房。五世紀初,於阗之寺院,其堂皇、莊嚴,於此不難窺知。

  向流沙去之法領與渡海而來之覺賢

  於於阗佛教全盛之時,有一漢族之求法者朝於阗而來,其名為支法領。支法領至於阗時,曾因於阗之大乘佛教興盛,以及大伽藍聳立興歎不已。支領自漢地至於阗,乃為求大乘經典而來。於國王信奉大乘教,且自行供養大乘經典。

  支法領於於阗滯留時,風聞一重要情報,即於阗國東南三十裡處,有險峻之高山,其中秘藏無數大乘經典,由國家派人守護,且嚴禁持出國境。

  支法領得知此事,即懇請於國王,請將《華嚴經》讓其持往中國流傳。國王感於支法領之求法心切,特允其請。支法領遂將《華嚴經》之前分三萬六千偈之梵本持歸長安。

  此外,與法顯同時出發,向印度求法之智嚴,迢迢抵達罽賓國。於罽賓國見到僧侶們戒律嚴謹之清淨生活,衷心頗有感受,心想:中國之僧侶,有求道之意志,但卻無真正指導之師,因此,於佛道乏人悟得。於是,智嚴即遍求罽賓僧侶,至東土教化。

  時人告言「有佛馱跋陀羅(覺賢)者,生於天竺耶呵利城,姓釋氏,代代崇佛。八歲出家,承佛大先禅師授禅法,現游化於此。」智嚴聞言,即確知此人乃弘禅、律於中國之人選。

  佛馱跋陀羅者,即中國人所謂「覺賢」,此後,即以覺稱之。

  佛馱跋陀羅智承智嚴之懇請,遂決心遠赴漢土,且決定不經絲路,改由海路至中國。

  翻越蔥嶺以外,自印度經陸路至中國,有二種路線:一即經由喜馬拉雅山脈,即現今之尼泊爾,再橫斷經西藏,通過青海省,抵達蘭州,再至長安。一即經過緬甸,自雲南入四川,再經長安而洛陽。此中,不論何路,均需攀爬雪山(萬年積雪之高峰),因此,覺賢決意不行此路。

  覺賢沿恆河南下,於恆河口附近登船。想覺賢當時所行之路,定為通商之道路。覺賢渡過緬甸,經由泰國,達東埔寨,再由海路沿印度支那半島而至河內、番愚(廣州)。《高僧傳》載其自交趾上陸,其意或謂沿途中之港口,或於緬甸南部上陸,橫斷印度支那半島而達交趾,再自交趾沿海路至中國。

  自交趾出發後,覺賢充分地發揮其超人能力。即船行至一小島附近,覺賢告知船宜於此停泊。然船主卻以客船順風難值,乃隨風再行,約前進二百余裡,忽遇風向逆轉,船仍被迫返回小島。時,又值順風,眾皆主張前行,惟覺賢反封。不久,乘風前進之船支遭顛覆。其後,於暗夜時分,覺賢告知現宜出發,卻無從其言者。覺賢遂自解纜,僅自船前行。是後,凡逗留該處之船支皆遭海盜洗劫,或被殺害。

  此事說明覺賢頗具有神異之能力,及通曉航海之術。船自交趾出發後直抵青州東萊郡。山東半島之登州港,古來即為東亞各海上交通之中心地,自交趾出發,理應於廣州上陸,卻遠漂至山東半島。法顯亦然,返國時,亦顯著於山東半島青島附近之牢山。

  持戒之覺賢與破戒之羅什

  於登州上陸之覺賢,聞鸠摩羅什於長安,遂前往長安。其至長安之時,據推定當為公元四○六年或公元四○八年頃。

  覺賢抵長安後,於公元四○一年至長安之鸠摩羅什甚表歡迎。自西域經涼州,而抵長安,當時飄泊之羅什,或想從覺賢處多少獲些印度、罽賓等地之最新情況。然而,當時以羅什為中心之長安教團,與覺賢之間,似不能融洽相處。覺賢本為嚴守戒律、修持禅觀之禅者。而羅什卻為被迫而犯女色之破戒僧。於羅什之教團中,覺賢似為不受歡迎之人物。羅什教團之僧眾,頗受後秦國王姚興之護持,然亦因而附會於政治權勢,且常出入於姚興之宮延內;相反地,從不步入宮中之覺賢,獨自孤高絕俗,因此,頗令人感到不對味兒。被羅什及教團,包括政治權力者視為異端之覺賢,終於從長安被擯逐。

  覺賢與弟子四十余人離開長安,自西域返國之寶雲亦與覺賢同行。

  覺賢一行蒙蘆山慧遠之厚愛,遂奔向蘆山,承慧遠殷殷款待,公元四一一年,覺賢於蘆山翻譯禅經。

  約隔一年,覺賢下蘆山,西行至江陵。公元四一三年二月,劉裕自江陵欲返建康,邀覺賢同行,覺賢遂至東晉之都,入住建康之佛寺。時建康之僧眾,頗仰慕覺賢孤高之風格,皆致之以敬意。

  支法領與覺賢之相會——六十華嚴之翻

  自於阗求得《華嚴經》梵本返回長安之支法領,此時亦離長安抵達建康。聞覺賢住於道場寺,遂商請覺賢翻譯《華嚴經》。覺賢欣然受請,始譯於晉義熙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三月十日,至元熙二年(公元四二○年)六月十日完成,費時二年又三個月,此即六十卷之《華嚴經》(晉經、舊經)。

  是後,又比對梵本校訂,於永初二年(公元四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成。時筆受者為法業。法業乃嚴持戒律之僧,通曉小乘佛教之教學,此次筆受《華嚴經》,實為中國人理解《華嚴經》之第一人,想法業受此破天荒之教法,死亦可瞑目矣!

  時,道場寺之僧眾,頗驚歎於大乘經典《華嚴經》之內容迥異於過去之所學。究竟毗盧捨那佛是何種佛?所謂光明正大者又若何?過去之佛教從未如此說,甚至有人懷疑是否受瑣羅亞斯德教之影響而說明?是否為真正之佛教?

  通曉小乘教法之法業,於接觸此一出奇之經典內容後,遂將其要旨撰寫成書,即《華嚴旨歸》二卷。法業乃欲漢土眾人皆能理解華嚴教法,而熱心撰寫。至後時大成華嚴宗之法藏,於其著書中亦謂「大教濫觞,業之始也。」(《華嚴經傳》卷二)

  迄今為止歎未曾有之教法,《華嚴經》之梵本,若僅置於桌旁,或該受不敬之罪,因而考慮建堂祭祀,此即華嚴堂之建築。位於道場寺一隅之華嚴堂,曾經入內參拜者,或許不僅支法領、法業二人,道場寺之僧眾、一般之信眾,參拜華嚴堂者相信為數不少。

  獲見於沙漠中之第二華嚴經——毗蘆捨那羅漢與實叉難陀

  公元四○○年頃,法顯所見之佛塔,佛殿,僧尼完備之於阗王新寺,於經過二百余年後,玄弉亦翩然而至。玄弉至此拜訪時,其寺名稱為娑摩若寺。高百余尺之佛塔聳立著,靈瑞事跡時可聞悉,從佛塔中偶亦放出神光。

  其時,王城之南十余裡處有毗蘆捨那寺,為一大寺。此寺即《北史》卷九十七所述之贊摩寺,系於阗國之先生王為毗蘆捨那羅漢所建。毗盧捨那羅漢乃來自迦濕彌羅國之比丘,常於林中入定。王為之建造伽藍,並請其弘揚佛法。其名為「毗盧捨那」,恰與《華嚴經》教主同名。

  據玄弉之記錄,七世紀前半之於阗,國王頗敬重佛法,自謂即毗沙門天之末裔。國內有百余伽藍,僧徒五千余人。與四○○年前同為大乘佛教盛行之國。據雲,昔時如來曾至此地為天人說法。

  牛頭山之內亦有石室,有阿羅漢於中入滅盡定,系為等待彌勒佛下生。雖經數百年,但卻不改其姿態。

  唐人時之於阗,有名為實叉難陀(公元六五二——七一○年,學喜)者。時則天武後尊崇大乘,欲求《華嚴經》完整之梵本。據雲於阗有所珍藏,遂遣使者至於阗,求《華嚴經》之梵本及翻譯者。時應機而來者即實叉難陀。

  公元六九五年,始譯於東都大遍空寺,武後亦自臨御法座,撰寫序文。菩薩流志與義淨讀誦梵本,復禮、法藏協助翻釋。公元六九九年完成於佛授記寺。此即新譯之八十卷《華嚴經》 (唐經)。

  唐經與晉經兩者比較,唐經文字較流暢,且內容亦自晉經之「八會三十四品」調整為「九會三十九品」,形態上較為整然。

  公元七○四年,實叉難陀為探視衰邁之高堂老母,遂返回於阗;公元七○八年應中宗之請,又至長安;公元七一○年十月示寂,年五十九。火葬後惟舌不壞,遂將之送返於阗。又於長安城北門之外,古燃燈台附近,建造七層寶塔,時人稱之為華嚴三藏塔。

  《華嚴經》為不可思議之經典。不論晉經或唐經,其梵本皆存於於阗。於阗乃大乘佛教興盛、保存大量大乘經典之所。公元七九八年,般若三藏所譯之四十卷《華嚴經》。並非完本,僅〈入法界品〉而已。此四十卷《華嚴經》,系公元七九五年,南天竺烏茶國之師子王,將手書之《華嚴經》梵本呈送唐德宗者。

  《華嚴經》之二種梵本皆在於阗被發現,此或顯示著《華嚴經》系於於阗編纂之可能性頗大。且如前所述有關於阗之傳說,所謂毗盧捨那羅漢,恰與《華嚴經》之教主同名。

  沙漠中之綠州於阗,即今之和田縣,雖昔時之城址及寺址皆成廢墟,在此地曾為信奉大乘之佛教國,且藏有多數大乘經典,其中之一即《華嚴經》。此經之梵本中歷三百年之久仍存在於於阗,一於公元四二○年、一於公元六九九年分別譯成中國之語言。

 

上一篇:華嚴經講話 二、贊佛之歌
下一篇:華嚴經講話 譯者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